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0/8/15 07:58:51
素灵词汇日知录(328)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吴崑:上文五者得守,则藏气冲和,故生。失守,则藏气败絶,故死。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0/8/15 07:59:27
素灵词汇日知录(329)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
郭霭春校:五藏:明抄本、吴注本“藏”并作“府”。按“五府”与下“精明”各府合。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0/8/15 08:00:05
素灵词汇日知录(330)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素问注释汇粹:新校正注:“详此‘岐伯曰’前无问”当属脱漏。故吴崑注本补“帝曰:脉反四时,阴阳不相应奈何”十二字。张文虎《舒兿室续笔》谓“岐伯曰以下三十九字与上下文不接,下《玉机真藏论》:。。。‘五藏受气’云云,乃岐伯之言,而上无岐伯曰三字,疑此文即彼篇错简。”张琦亦谓“此他经脱文,不可强解。”详此三十九字与下文“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云云,联系甚紧,恐非衍文。
李笠说:有余,谓五藏藏精恒有余也,不足,谓六府传化恒不足也。二“为”字皆犹“于”也。藏不足于精,府有余于消,此为阴阳不相应,病名关格。
(本条未完待续)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0:29
素灵词汇日知录(330)续
张景岳:此言四时阴阳脉之相反者,亦为关格。《禁服篇》曰: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以人迎为阳脉而主春夏,寸口为阴脉而主秋冬也。若其反者,春夏气口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当不足而反有余。此邪气之有余,有余者,反为精甚也。
素问注释汇粹:《吕氏春秋。勿躬》:“自蔽之精者也。”注:“精,甚也。”若此,则精指邪甚为是,张介宾注可从。
渔翁小笺:指高诱注。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1:49
素灵词汇日知录(324)增补医案一则
《杏轩医案》:吴某尝富后贫,体虚多郁,病患时疟,坚不服药,已半月矣。一夕忽发热不退,胸闷干呕。医投小柴胡汤不应。热盛汗多,神昏体倦,脉细无力,呓语声低。急延予诊。按仲师云:谵语有虚实,实则谵语,虚则郑声。《素问》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夺气也。“用补元煎合生脉散,两剂霍然。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3:18
多时未至,看到“无动”先生值法了,故发以代贺!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4:11
素灵词汇日知录(331)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四变,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动;上下,指脉象的浮沉。马莳:“四时有变,而吾人之脉特随之而上下耳。上下者,浮沉也。”
又,杨上善据《灵枢。禁服》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之义,注谓:“春夏之脉,人迎大于存口,故为上也;寸口小于人迎,故为下也。秋冬之脉,寸口大于人迎,故为上也;人迎小于寸口,故为下也。此乃盛衰为上下也。”可参。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5:20
素灵词汇日知录(332)
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郭霭春校:《阴阳应象大论》王注引“中规”下有“言阳气柔软”五字,“中矩”下有“言阳气盛强”五字,“中衡”下有“言阴升阳降,气有高下”九字,“中权”下有“言阳气居下也”六字。
丹波元简:按《淮南子。时则训》云: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应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虽与此章有不同者,而以规矩衡权配四时,当时已有其说,不唯医经也。
龙伯坚按:规矩权衡,是说脉象的弦钩毛石,现在列表如下:
四时 脉 象
《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 《脉要精微论》王注
春脉软弱,轻虚而滑,如规之
规 春 弦 弦
象。中外皆然,故以春应中规
矩 夏 钩 钩 夏脉洪大,兼之滑数,如矩之
象。可正平之,故夏应中矩
衡 秋 毛 浮 秋脉浮毛,轻涩而散,如秤衡散 之象 。高下必平,故秋以
权 冬 石 营 冬脉如石,兼沉而滑,如秤权
之象。下远于衡,故以冬应中权也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6:15
素灵词汇日知录(326) 勘误
王树文中医 2010-5-9 22:25:29
素灵词汇日知录(326)
仓廪不约着,是门户不要也。??
却波渔翁3:23:59
约
当是藏之误
却波渔翁3:24:27
敲错一字,罪过!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11/7/25 20:27:11
素灵词汇日知录(333)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郭霭春校:有道:“有”应作“之”,《圣济经》卷四第三、吴注引作“之”。为保:《甲乙》卷四第一下“保”作“宝”。《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云:“虚静为宝,言无思无虑,以虚静其心,惟神凝于指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