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6:56:19

真实假虚

实邪结聚的病,反而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这种情况,又称为“大实 如赢状”。例如“热厥”证,热邪郁结愈深,四肢厥冷就愈明显,脉 初按好像沉伏,但重按却应指有力,舌质红绛,或有焦黄苔,或见高 热神昏谵语等。因此,辨别虚实的真假时,要注意结合脉象和舌象, 体质和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但也有从实热内闭而转变为脱症的,临 床上尤当细辨。

虚喘       

虚喘多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临床表现有呼吸短促,动则喘甚 。肺虚者,每兼津液亏损,而见口渴,面色潮红、烦热,自汗、咽喉不利 、舌红干少苔或剥苔、脉细而弱,可见于晚期肺结核等。肾虚者,有偏于 阴虚或阳虚之别,偏于阴虚者,证治与上述类同;偏于阳虚者,多见恶寒 、肢冷和由下而上的水肿、舌质淡,脉沉弱,多见于各种心机能不全的病 变。

实喘       

喘是呼吸急促的症状,按病因病理和证型而有实喘和虚喘之分。实喘因邪 气壅盛于肺,证候以痰为主,常有外感风寒或燥邪所诱发。风寒型者,胸 满喘咳,头痛恶寒,痰稀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浮滑,此型多见于支 气管喘息症;燥热型者,喘而烦热、咽痛口渴、咳嗽胸痛、咯黄稠痰、舌 苔黄、脉数,此型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等。

虚火       

是指真阴亏损,引起的热性病症。伤阴症状明显,临床表现有低热,或午 后潮热,手足心灼热,口干、盗汗,唇舌嫩红或绛,脉虚数等。

实火       

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多见肝、胆、胃肠实热的症状。例如高热 、口干渴、烦躁、胁痛、腹痛拒按、便秘、头痛、口苦、舌苔厚黄.干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有力等。

虚热       

由于阴阳气血的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并分别有“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的证候。

实热       

外邪入侵体内,化热入卅,邪气盛而正气尚足,邪正相争引起的发热,表 现为高热,烦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数或滑数等。多见于感染性热 病的高热期。

虚寒       

指正气既虚而有寒的证候。表现为不欲饮食,口淡,吐涎沫,气短,大便 稀薄,或泻下未消化的食物,舌淡白,脉细微等。

实寒       

指正气不虚而寒邪结滞于内的病症。表现为口中和,舌苔白,四肢冷,小 便清,腹痛,大便秘,脉沉弦等症。

五虚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细弱、肤冷、气少、泄泻而小便清利 、饮食不入等五脏俱虚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能进食、腹泻止,是胃气恢复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实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洪盛.皮肤灼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精神昏乱等五脏均有实热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有汗出、 二便通畅,是邪气有出路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闭       

指疾病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出现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 理。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故又称“内闭”。见于中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均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种病变的综合表现,称为“闭证 ”,即: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两手握拳,痰涎壅盛、脉弦急或洪数等。其中兼有热象的为“阳闭”;兼有寒象的为“阴闭”。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6:59:31

六经辨证

脱       

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埋。它的综合表 现,称为“脱证”。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而泄为特点,故又称 “外脱”。在严重的脑血管病变(中风等)时,又常以“内闭”和“外脱” 为辨证分型的基础。但脱症包括的疾病很多,临床上一般把中风、大汗、大 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休 克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 则称“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

六经辨证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 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 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 ,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 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 少阳病”。以上三种类型称为“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 。

病邪向内发展的另一种病理转变是走由阳证、热证转变为阴证、寒证,出现腹满、呕吐、泄泻的,称为“太阴病”。出现神倦、脉微细 、恶寒肢冷的,称为“少阴病”。病情比较复杂,寒热交错出现的, 称为“厥阴病”。以上各类型称为“三阴病”。三阴病的性质属阴、 属寒。故一般不发热。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 ,结合伤寒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它又是外感热病过 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彼此有一 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并病”,也可以互相转变。 六经辨证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经的主证和热型,但对于热性病的辨证还有它的局限性,应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较全面。

太阳病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 ,营卫失调所致。有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有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有汗,脉浮缓。

阳明病       

六经病之一。本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种类型。经证的主症是身热,不恶寒 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腑证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使闭,潮热、甚则谵语、脉沉实有力。这是因热盛津伤,热结胃肠所致,属实热 卅证。

少阳病       

六经病之一。少阳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 胁满闷.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热型的特点是往来寒热,既非发 热恶寒,全身疼痛的表证,又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的卅证,而且有 胁大硬满等症状,说明病已不在太阳之表,但也未入阳明之卅,故把少 阳病称为“半表半卅”证。

太阴病       

六经病之一。大多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一般特点是没有发热。太阴病常 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与阳明病同为 卅证,但性质相反。阳明属实热,太阴属虚寒;阳明病是胃肠燥热,太 阴病是脾胃寒湿。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7:02:27

少阴病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是因 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卅寒证。若肾阴受伤较甚,则可见心烦失眠的 虚热证。

厥阴病       

六经病之一。厥阴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此较复杂,同时也是此较严重的 阴经病,其特点是寒热错杂、厥热胜复。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厥多热少或厥少热多,神识昏乱、口渴、咽干、气上冲心,心中觉得疼痛而有 热感,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等。

经证       

经证和腑证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证候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 病邪侵扰经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证”;若结于腑的称为“腑证”。临床上经证,腑证一般指三阳经疾病而言。经证和腑证的划 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恶寒、头痛,发热; 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心胸烦闷等,称为“ 经证”。

腑证       

指三阳经病变影响到所属的腑而言。如太阳病见有少腹胀.小便不利,是 水蓄于膀胱(膀胱为太阳之俯);阳明病见有腹痛、大便秘结,是热结于 胃、大肠(胃为阳明之腑);少阳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是热郁于胆 (胆为少阳之腑)。都称为“腑证”。

并病       

指伤寒一经的证候末愈,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如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 与少阳并病等。
二阳并病        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 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 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合病       

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加“太阳与阳 明合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少阳合病”、或“三阳合病” 等。详见各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       

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 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卅热偏盛,热 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       

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 病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 肛门灼热等卅热症状,故称。

阳明与少阳合病       

有两种情况:一是合病偏重于少阳经,如虽见阳明病的潮热, 但大便不秘结,小便也正常,而少阳病的口苦、胸胁满闷的症 状此较明显;一是合病偏重于阳明经,如虽见到少阳病的口苦 咽干,但阳明病身热口渴的症状比较显著,而且还出现下利热 臭粪水,脉滑数等里热偏盛的症象。

三阳合病       

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如 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腹部胀满、身倦沉重、转侧困难,语言不利 、口不知味、骤看时颜面似有污垢样、神昏谵语、小便失禁等。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7:14:11

坏病

指伤寒病因治疗错误,病情变坏。由于身体的强弱、发病的新久及误治程 度的轻重等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变证。例如误用汗法,有汗出不止、心下 和脐下悸动等症。滥用吐法,出现饥而不能食、或朝食暮吐、或当恶寒而 不恶寒、心中烦热不欲近衣等现象。滥用下法,发生心下胀闷作痛、泄泻 、腹部胀满、吃东西不消化等。误用火熏等法,就可能出现身体发黄、大 便下血,或四肢寒冷、大汗淋漓、濒于虚脱,或气从少腹上冲心下等症。

变证       

由于治疗上的错误(如不适当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实证而用壅补等 )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实转虚或由简单转为复杂 的情况。例如伤寒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发生心悸怔忡、胸闷不 舒等,这是误汗的变证;又如麻疹透发不畅,疹毒内陷,出现疹点内收而 喘逆等变症。

传变       

指伤寒病过程中一般的和异常的发展情况。“传”是传经(“经”指伤寒 六经病),即病倩发展循着一定的规律之意,如太阳传阳明,或传少阳。“变”是变化,即病情变化超越规律之意,如阳证转变为阴证,或转变为 其它寒热夹杂的证候。

病传        指疾病的转变。
欲传        指病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原先没有汗出,现在见到微汗而 热不退,心烦,同时又想喝水,脉象较数的,这是寒邪逐渐化热,将传入病的症象。

经尽       

伤寒病在某一经中,经过一定日期的治疗,病情逐渐痊愈,即使有些余邪 ,也可在本经阶段内消除,不传别一经。

直中       

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没有三阳经的证候,而出 现三阴经的证侯。故又称“直中三阴”。

传经       

伤寒由一经传入另一经,即由一经的证候演变为另一经的证候。 传经实际是病证进行演变。分为:
“循经传”:指太阳而阳明少阳,再太阴、少 阴而厥阴的顺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但不一定要传遍六经,如果病人的正气充沛,抵抗力增强,治疗得当,传经可终止。
“越经传”: 指病邪越经而传,如太阳经不传阳明而传少阳。
“表经传”:指互为表经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都是互为表卅。故太阳传入少阴即称为表经传。

过经       

指伤寒病在病程中由一经的证候转入另一经的证候。如太阳病“过经”,出现少阳病的证候.就表明这时患者的太阳表证已经解除。过了传经 的日期。假如太阳病过了七天(伤寒传经以七天为一候)以上,就称为“过经”。

不传       

是指外感病不论病程长短,主症主脉不变,反映病邪仍然在一经的。如太 阳病浮脉不变,恶寒头痛的症状依然存在,虽发病的日期较长,仍属太阳病。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7:16:20

再传

古人认为伤寒六经中从太阳到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一天传一经,如果到第六天病末痊愈,第七天又将再传太阳。事实上,伤寒一天传 一经的说法,完全脱离实际,在临床上也很难看到从厥阴再传太阳的。

顺传       

指疾病顺一定的次序传变。如伤寒阳经由表而卅,从太阳传入阳明,或传少阳。或阳经传入阴经(阴经是首太阴,末厥阴),均是顺传。温病由上 焦手太阴肺传中焦足阳明胃,又传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 入气分、营分.血分等,都称“顺传”。

逆传       

与顺传相对而言。温病的传变,顺传是由卫到气,由气入营及血。若病在卫分随即见营、血分症状的,称为逆传。如“逆传心包”之类。

病发于阳       

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六经辨证中辨别阳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阳经的病变。

病发于阴       

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卅。六经辨证中辨别阴证的基本原则,即病人无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阴经的病变 。

卫气营血辨证       

是应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一般来说,初起病在卫分,显示 较轻较浅;由卫分到气分,显示已病进一层,入营分则病变逐渐 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则最重。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并不是截然划分,而是互相联系的。一般是顺序传变的,但有的疾病不一 定按顺序出现,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营分、血分;或由卫 分直接传至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传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证候作具体分析,概要 分清四者的区别,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参见有关各条。

卫分证       

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或身痛 、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或见鼻塞、咳嗽等。以发热 、恶风寒为特征。卫有卫外的意思。一身的表层,叫“卫分”。内与肺 气相合(“肺主皮毛”),有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功能。 若邪气侵入体表,使卫气功能失去正常,出现卫分证候,称为“邪犯卫 分”。

气分证       

是温热病的化热阶段,大多由卫分证的发展而来。临床表现有发热甚、不思寒、出汗、口干渴、面红、呼吸气粗或有气喘、小便黄赤而少,大 便秘结、舌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以不恶寒但恶热、舌苔黄为特征。 临床上有湿热相兼、热结胃肠、热郁于肺,或热毒壅盛等情况。气分热 盛最易伤津,必须随时注意保存津液。“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但也包括肺、胆、脾、胃、大肠等脏腑,范因比较广,病程也比较长。病邪 由卫分传入气分,或由伏热内发,表示病势转深,邪正相争趋于激烈阶 段,邪正俱盛。气分证发展,可传入营分或血分。

营分证       

是温热病邪气内陷的深重阶段,大都由气分证传变,也有由卫分证逆传 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心烦不寐,或见神智不清、谵语、斑 疹隐现、舌质绛、苔黄糙或干灰、脉细数等。“营分”是介于气分和血 分之间。营是血中之气,营气内通于心,病邪传至营分,显示正气不支 ,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 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深重。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7:19:37

血分证

是温热病病情发展到最深重的阶段,多是营分病的进一步发展。以伤阴 、耗血、动血为特征。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躁扰不宁、斑疹显 露、色多深紫、舌色深绛或紫晦、脉细数,甚则神志不清、谵语发狂, 或抽搐昏迷、吐血、衄血、便血等。多见于急性热病极期及外科急性化 脓性感染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或败血症。“血分”是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 的最深入一层,包括心、肝、肾等脏受病。临床上外科急性疮疡疾患, 也常被称为“血分”的热毒,但意义不同。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 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

上焦 :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 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

中焦:足阳明胃经病有发热不 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经病有身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 呕恶、苔腻、脉缓。

下焦:足少阴肾经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 于手足背、心躁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经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 憺、手足蠕动、甚则抽搐。

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证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初期病在上焦,极期病在中焦或逆传心包,末 期病在下焦。这种自上而下的传变,虽然和卫气营血辨证纵横的角度不同,但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病因辨证       

辨证施治方法之一。不同的病因可以通过人体内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 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提供治疗用药 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烦躁、发狂、神昏多属 于“火”等。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审证求因”。临床上常结合八 纲辨证来互相补充。

气血辨证       

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分别进行辨证施 治的方法。其中,气的病症多指机能性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症,由于血的生成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所致,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 厥”等。各详本条。

顺证       

是指病情按一般规律发展,正气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邢不能损害重要器官;或症状由重而轻有好转的趋势。例如小儿麻疹分三个阶段:疹前期:从发病到疹点透布;出疹期:从见点到疹点透齐,由上而下,颗粒 分明,色泽红活;疹回期:从疹点透布到消失,疹回热退。凡顺利经历这三个阶段,没有变证的,即是顺证。

逆证       

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而突然变得严重,有恶化的起势。例如小儿 麻疹过程中发生变证:风寒闭塞:身热无汗,头痛,呕恶,疹色淡红而 暗;毒热壅滞:面赤身热,烦渴谵语,疹色赤紫而暗;正气虚弱:面色[白光]白,身微热,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红;合并咳喘(肺炎);合并喉痛(喉炎);合并腹泻(肠炎),或发生其它严重情况。病情 发展异常,都是逆证。(◎按:[白光]为一个组合字)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7:22:22

五夺

语出《灵枢.五禁篇》。夺,耗损之意。指临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现五种气血津液耗损的情况时,不论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均禁止使用泻法:肌肉过度消瘦,身体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大汗出后;大泄泻后;新产大出血之后等。

五善        指患疮疡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起居安宁,饮食知味;大小便正常 ;脓稠,肉色好;精神充足,

语音清朗;服药后病情好转。指痘疮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饮食如常;二便调匀;痘疮色泽红活坚实;脉静身凉,手足和暖;声音清亮,动止安宁。

七恶        指疮疡的七种险恶证候。有二说:齐德之说:
一恶,烦躁时嗽,腹痛 渴甚,或泄痢无度,或小便如淋;
二恶,脓血既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 ,痛不可近;
三恶,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
四恶, 粗喘短气,恍惚嗜卧;
五恶,肩背不便,四肢沉重;
六恶,不能下食,服 药而呕,食不知味;
七恶,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

陈实功说 :一恶:神志昏愦,心烦舌干,疮形紫黑,言语呢喃;

二恶:身体强直, 目睛斜视,疮流血水,惊悸不宁;

三恶:形容消瘦,脓清臭秽,疮处软陷 ,不知疼痛;

四恶:皮肤枯稿,鼻动声嘶,痰多喘急;

五恶:形容惨黑, 口渴囊缩;

六恶:周身浮肿,肠鸣呕呃,大便滑泄;

七恶:恶疮倒陷,形 如剥鳝,四肢冷逆,污水自流。

指痘疮(天花)的七种险恶证侯。一恶 :烦躁闷乱,谵语恍惚;二恶:呕吐泄泻,不能饮食,三恶:干枯黑陷, 痒塌

破烂;四恶:寒战咬牙,声哑色暗;五恶:头面顶肿,鼻塞目闭;六 恶: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七恶:腹满喘逆,四肢逆冷。

五有余,五不足       

语出《素问.调经论》,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 和不足。据脏象学说有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的理论,此五者实指五脏的有余和不足。五余为邪气有 余,属实证,不足为精气不足,属虚证。临床表现: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呼吸不利而气 短;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不足则四肢不能随意运用;志有余则腹胀、泄泻,不足则四肢厥 冷。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8:09:06

6、中医名词术语

辨证施治(辨证论治)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判断 为“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参见“辛凉解表”条),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

中医所说的“病”和“证”,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病”是一个总称,“证”是“病”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病的病 因、病位、性质和病人身体强弱等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一种病可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证”。例如热性病由于病因、病位、病人身体强弱等不同,证侯表现也不同,可以出现表证、卅证、半表半卅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等不同性质的“证 ”。而同一个“证”可以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如表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对于疾病所表现的“证”辨别清楚, 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同时,因为病和证的关系不可分割,所以要注意两个问题:

1. 辨证施治要注意疾病的特征。例如喉病中的烂喉痧与白喉不同,烂喉痧主要症状是局部红肿糜烂,并有赤色皮疹等;白喉主要症状是咽喉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之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

2. 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有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整体观念      

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变化着眼,这就叫“整体观念”。例如在变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毒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下消”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它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黄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在治疗用药方面:须协调阴阳。如肾阳过盛,肾阴不足,以致发生阳亢现象,须“壮水制火”;或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发生阴寒现象,须“益火消阴”。

间接治疗。各脏之间有相互联系,某脏病可用治另一脏的方法来解决。如“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

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在针灸方面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还有“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7/30 18:11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8:18:17

同病异治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等的区别。

异病同治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 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治病必求于本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 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 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 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 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治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 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早泄,苔淡白,脉沉细。 使用一般的温热药没有效果,经周分析,知道这是肾阳虚,应该用温 补肾阳的治法。参阅“温肾”条。

衰之以属      

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疗方法。“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衰之以属”是先明确证候的性质,然后与药性分类相联系,决定治法。例 如: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用温药以治凉(较轻的寒证), 用凉药以治温(较轻的热证)。这就是“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参阅“清法”、“温法”条。

治未病      

有预防的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例如肝气郁结证,防止肝病传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须与治肝药同用。参阅“培土抑木”条。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 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四季的 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也应注意气侯 的特点。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 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对于患风寒感冒者用辛温 药可以稍重,使风寒从汗而解,但也须考虑病人的体质。

因地制宜: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 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侯,治疗须兼 顾湿热;北方少雨干燥,有时出现燥证,须区别凉燥、 温燥进行治疗。而且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更须加以注 意。卅
因人制宜,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要针 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 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 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 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 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 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诊疗时要注意患者职 业。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7/30 18:21:01

标本同治

标本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是通过辨别病证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准则。标本有多种含义: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 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 病的新与旧,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与原发是本,新病与继发是标:从疾 病所在来说,在内的为本,在外的为标。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从 标本的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适当的治疗。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矛盾不止一个,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治其根本。但矛盾 常有变化,有时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上升为主要矛 盾。如阴虚发热的病人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慢 性的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胀严重, 有窒息的危险,成为主要矛盾,就应先治喉病,这是“急 则治标”。如果喉头肿痛已经消除,而阴虚发热末愈,就 继续治疗阴虚,这是“缓则治本”。

标本同治       

也就是标本兼顾。例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 止是邪气盛(标)。这时标本俱急,须以扶助正气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标本同治中也有区别,如果正气不太虚, 邪气还盛,扶助正气药可以少用些,清化湿热药可以多用些:如果正 气大虚,邪气稍衰,扶助正气药必须重用,清化湿热药可以少用些。 这些治法都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眼的。

扶正袪邪       

“正”是人体的正气,“邪”是致病的病邪。扶正是用药扶助正气, 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袪邪是用药驱除病邪,也是为了扶助正气。凡病邪盛而正气也较强的实证,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实证期可单用 袪邪法,如解表、清热、解毒、泻下等。但在转为阴塞证有虚脱倾向 时,病邪旺盛,正气衰微,须采用扶正法,如“回阳救逆”法。此外,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可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邪实而正 较虚时,重在袪邪,佐以扶正。如正已虚而邪较衰时,重在扶正,佐以袪邪。又如杂病的肝硬化变腹水晚期,病程拖延日久,病邪顽固, 正气也往往不足,治疗也应以扶正、袪邪同用,“攻补兼施”,一方 面用“逐水”或“利水”药,另一方面适当用补益药扶助正气。

逆从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就是说,用药逆证候而治是“正治”法;从证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详该条。

正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逆治”,“逆”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如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1、中医名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