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发热、阳虚则外寒
阳虚发热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 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 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 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则外寒
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 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 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两阳相熏灼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 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 病症误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 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脱阴
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 难》:「脱阴者目盲」)。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的真阴耗 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 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脱阳
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 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 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阴竭阳脱
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 ”。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 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
阴阳两虚
即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 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 ”条。
结阴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 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结阳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 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 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 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 盛格阳”、“戴阳”等条。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营气不从
营卫不和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 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 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 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 “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 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 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 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
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 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 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营气不从
指血脉卅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 》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 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 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下厥上冒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 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 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上厥下竭
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 厥证”条。
上损及下
指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 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 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 (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 下的传变,故称。
下损及上
指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 )、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 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下陷
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内陷
指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 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升降失常指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 气、厌食、泄泻等证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 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 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 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 濡滑等。
温邪上受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 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逆传心包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 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 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卫气同病
指表邪入卅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 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热盛气分
指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卫营同病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气营两燔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 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 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热胜则肿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热盛风动
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 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 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风火相煽
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证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证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热深厥深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 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 做热深厥深。
湿热内蕴,热郁(热遏)
湿热内蕴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 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 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 病等。
热入血室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
指冲脉。认为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女子 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
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 涉及胁下、少腹;
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 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热伏冲任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 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热结下焦
这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 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热伤筋脉
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 等。
热郁(热遏)
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 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伏热在郁
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 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或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瘀热
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卅的热证;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热在积
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卅,有两种情况: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卅,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血分瘀热
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 瘀热在卅”条。
热入血分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机。血分是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证为其特征。
寒趣生热,热极生寒
血分热毒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久热伤阴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 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少阴热化
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 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少阴经络而见咽痛 的,称为少阴热证。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是寒化。少阴热化,是 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阴火
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虚火上炎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 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壮火食气
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的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 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火”,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 腐蚀或损耗之意。
寒趣生热,热极生寒 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 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 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证,当病情 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 热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 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化热
指外感表证传卅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 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 病邪已是化热入卅。
化火
指热证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 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证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证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证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化燥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风湿相搏,寒伤形,热伤气
燥结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化风
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 等有关各条。
虚风内动
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 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 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湿阻气分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 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风湿相搏
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 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湿郁热伏
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卅,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 “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
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 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水逆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寒化
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 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寒伤形,热伤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 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 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寒包火
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证。
寒热错杂
指寒证和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表热卅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
伤寒格热
“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证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寒凝气滞
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 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 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寒湿寒生,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寒从中生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证侯均为“寒从中生”(“中”字在这卅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痹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
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证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痼冷(内有久寒)
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 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 患者。
寒则气收
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 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寒胜则浮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卅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风胜则动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燥胜则干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 等伤津症状。
湿胜则濡泻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 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 状。
\
湿胜阳微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气化不利
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 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 化气”条。
水不化气
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 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气血失调
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 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 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 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 有关。 太好了,一直都想找中医术语集合呢 原帖由 秋雁南飞 于 2007/7/29 13:55 发表
太好了,一直都想找中医术语集合呢
这文章我收藏很久了,中医名词术语,承于古,启于今,术语浅显通俗,把文章编辑集合……
气的名词
气有余便是火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 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 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虚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白光]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 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气虚者,肺虚也。」
气怯
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气滞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气郁
即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濇等。参见“ 肝气郁结”条。
气逆
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气机不利
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 不通症状。
血虚
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 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 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血脱气脱(气随血脱)
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 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 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血随气陷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