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 按正治法投以温热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 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样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 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 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这就使病人能受纳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反治法又叫“从治”,即采取顺从疾病假象的治法。 实质上,反治法仍是正治法。热因热用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须用温热药治疗。例如病人 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使之 饮又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是假热。须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煎成 冷服。因为热是假象,而寒是病的实质,故须用热药来解决。
寒因寒用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例如病人 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煎汤热服。 因寒是假象,而热是病的实质,故仍须用寒药来解决。以上二条,《素问.至真要大论》原作“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后人与“寒 因寒用”、“通因通用”联系起来看,改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今从之。
塞因塞用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满,时胀时减,喜用手按摩,得热就感到舒服,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同时有舌质淡、脉虚大,就知道这种痞闷并非实证,而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党参、白朮、 茯苓、半夏、陈皮)治疗。
通因通用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治通利病症的方法。例如饮食积滞在内,胸脘痞闷,腹中胀痛,不思饮食,大使泄 泻,须攻逐积滞,可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黄苓、黄连、神曲、白朮、茯苓、泽泻)治疗。
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 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黄,脉洪数,用酒蒸 大黄适量轻泻。
下病上取
下病上取《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 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 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 桑白皮、麦冬、茯苓、黄芩、木通、车前)从上焦治疗。
阳病治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 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 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 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 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 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可用实脾饮(厚朴、白朮、木瓜、木香、 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 疾病的症状在阴经,而针刺阳经。例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变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 风门(足太阳膀脱经穴)。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 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参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条。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 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 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原,以消 阴翳”条。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 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壮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 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么,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例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骨蒸酸痛等,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 苓、丹皮)治疗。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 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 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严 重时,那么,这种寒证就是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 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 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阳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 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附 子、肉桂)治疗。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实的,用去邪气的泻法治疗。须用泻法的实证,如燥屎、痰饮、瘀血、食滞、寒积等,选用寒下、润 下、袪除痰饮、袪瘀、消导、温下等治疗方法均是。参阅“下法”、 “袪痰”、“袪瘀”、“消导”等条。
虚则补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 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热者寒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热的,用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 有表热、卅热、虚热、实热等不同。实热属于表的,用“辛凉解表” 透邪;属于卅的用“清法”;虚热用“滋阴”以退热或“甘温除大热 ”等法。
寒者热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寒的,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 有表寒,卅寒等不同。治表寒用“辛温解表”或其它温散表寒等方法 ;治卅寒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方法。
客者除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外来邪气的,以药物等袪除之。“客 ”指外来邪气。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饮食积滞及疫疠之 邪等,治法有“袪风”、“袪寒”、“清暑”、“袪湿”、“润燥”、“清火”、“消导”等法。疫疠之邪侵袭而发病,病情比较复杂,须按照具体情况处理,但驱邪的目的是同样的。
逸者行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逸,是气血逆乱:行,是调理气血,使 之恢复正常。例如:肝气横逆,两协窜痛,须用“疏肝”法行散,则 胁痛自止。又如妇女下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黑有块,苔灰暗,脉涩 等血瘀下焦之证,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经痛自止。
留者攻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气、血、痰、水等都能留滞。气滞须“行气”,血滞而瘀须“袪瘀活血”,痰饮滞留必须“涤痰”,水留于内应予“逐水”法。
燥者濡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 ;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急者缓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急,是拘急之证;缓,是使拘急之证缓解。例如:有的因为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有 的是热邪侵袭,“热极生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
散者收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 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或遗精滑泄,日久不 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
劳者温之,坚者削之
劳者温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虚劳病气虚的,使用温补药调养。例如 中气不足,因而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少气,不想说话,舌嫩色淡, 脉虚大,须用“甘温除大热”法。
坚者削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坚指有坚实的症积,应当用药攻削它。 例如瘀血阻滞,腹中产生积块,推之不移,须“破瘀消症”药,逐渐 攻削,使之消失。
结者散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聚之证,应当消散。例如:浊痰结成瘰历,经久不消,须用“软坚散结”法。
下者举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 当用补中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 补中益气药升举中气,于是脱肛可收。参见“补气”、“升提中气” 条。
高者抑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高,指向上冲逆的证候;抑,是降抑的 作用。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降逆下气”法。
惊者平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是心神慌乱而不安宁;平,是指用镇静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气血上逆,出现有余的病症,例如癫 狂病患者躁扰不宁,当用镇静剂中的“重镇安神”法;一是心血亏损,出现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惊,当用镇静剂中的“养血安神”法。
微者逆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微,指病证明显而较轻,如热证、寒证,只须针对病情,采用“逆治”的“正治法”即可。
甚者从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证。如 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 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从治”的“反治法”。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间,指病势缓而较轻,且症 状较多;并行,指参用主药、佐药的方剂。如咳嗽日久, 痰白而多,容易咳出,胸闷恶心,大便不实,舌苔白滑而 腻,当用具备主药、佐药的“燥湿化痰”法。甚,指病势 危急严重而症状较少;独行,指专一有力的方剂,用以挽 救。如突然出血不止,面色[白光]白,气短脉微,阳气欲 脱,须用专一有力的独参汤。
因其轻而扬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是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是顺病势向外发泄。意思是病邪浮浅的表证,可以用向外发泄 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重而减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在卅,病邪内结;减, 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 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因其衰而彰之
因其衰而彰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病邪将尽而正气未恢复;彰,是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而病邪尽去。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 后,肿势大体消退,可改用温阳健脾,如胃苓汤(苍尤、厚朴、 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以加强脾的运 化水湿功能,消除余肿。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 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肉形体逐渐丰满。参见“健脾”条。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当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 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药物,如熟地,肉苁蓉,鹿角胶等药。
其高者因而越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 位。凡停留在这些部位的痰涎食积等有害异物,可用“吐法” 把它消除。
其下者引而竭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 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参见“下法”、“利湿 ”条。
中满者泻之于内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气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脘腹胀 痛,可采用“消导”之剂。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夺,是失的意思。血和 汗同出一源,所以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损失而又发汗,汗 液耗损而又去其血,汗血两失,会加重病情,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治疗手段。
热无犯热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寒证,那么在炎热的夏天,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发生变证。但如果是表寒 证,须用属于热药一类的辛温发表药,就不在此例。不过夏日用辛温 发表,对于方药须有选择,剂量必须斟酌。
寒无犯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 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但如果是卅有实热结 滞,须用寒凉的攻下药,就不在此例。不周冬日用寒凉攻下,对于方 药应有选择,剂量也宜斟酌。
发表不远热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卅是避忌的意思。风寒在 表,非辛温药不能散,所以发表药不避忌温热药(参见“辛温解表 ”条)。但风热在表也有用辛温药的,不过配伍不同,如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咳嗽气急,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 合用而成为辛凉解表剂。参见“辛凉解表”条。
攻腹不远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腹是避忌的意思。热积于 腹,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卅不避忌寒药(参见“寒下”条)。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药的,但配伍不同,如大便寒 秘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大黄苦寒、附子大辛大热,细辛辛温,合用而成为“温下”剂。无犯胃气
胃气是胃的功能的体现。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 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其它脏腑必须获得水谷的精气,才能维持其 功能。所以前人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说,在处 方用药时,必须注意到不要损害胃气。例如用苦寒药或泻下药过度, 能损害胃气,使用时必须掌握分寸。但这是一般的原则,如果病邪足 以损害胃气,必须使用苦寒药或泻下药时,那也应当放手使用,正是 为了保护胃气。
木郁达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病;达,是使之畅达。例如肝气郁结,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 食欲不振,腹痛腹泻,须用“疏肝”法治疗。
火郁发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 势利导、发泄之意。例如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 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 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参见“泄卫透热”条),又如 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 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
金郁泄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是指肺气不利;泄,是使之宣通。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则须用“ 宣通水道”法。如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出现鼻寒、喉痒、咳嗽、 痰多、苔薄白等症,须用“宣肺化痰”法。
土郁夺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是指湿邪郁阻中焦;夺,是指袪湿而不使滞留。例如湿热郁于中焦,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 舌苔黄腻,用“苦寒燥湿”法;或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用“苦温化湿”法。
水郁折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折,是调节制约之意。调节制约的根本在于肾。与肾有关的水气郁滞,例如肾 阳衰微,症见颜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开始,延及下半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或肝肾阴虚,症见轻度 浮肿,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脚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须用“滋养肝肾”法。此外,如“ 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
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如肝有 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饥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 用六味地黄丸(见“壮水制火”条)。针灸方面:所 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曲泉”是肝 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
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 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 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 脉弦数,可用泻心法(参见“泻心”条)。针灸方面 :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行间”是 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 的间接治疗。
八法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但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 《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三法
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 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 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 水. 通经行血、降气,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 一家的主张。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它五法。
汗法(发汗法)
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挠、 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 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著)等。发汗解表 以汗出邪去为合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 起虚脱。凡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的都禁用。 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应配合益气、滋阴等药 同用。
解表
即汗法。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称。
辛温解表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著, 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 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 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 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 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豉),适用于感冒风寒的轻证。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指使用药物性味辛凉、发汗力弱但有退热作用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 症。如果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凉 平剂,治风热表证的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 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荆芥穗辛温,但与多数辛凉 清热药同用,本方仍是辛凉解表方。辛凉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温药 的,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热,加杏仁、甘草,合成辛凉宣泄之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壅寒, 出现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等症。
解肌
是治疗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方法。辛温解肌的如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适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 白滑、不渴饮等症。辛凉解肌的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适用于身热重而恶寒微、微汗、口 渴、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服药后不必多盖衣被,使病人遍身稍稍出汗而 解。
疏表
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证较轻的(包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使用发表作用较弱的解表药(辛温的如紫苏叶、荆芥、防风等;辛凉的,如薄荷、 桑叶、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证。
疏风
即疏散风邪。治疗外感风邪,使用善于袪风的药物。风寒表证用防风、白芷、高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症骨节疼痛用羌活、桂枝等。
透疹
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不致发生变证,叫做“透疹”。
透斑(化斑) 热性病裹热盛,斑点隐隐有向外透达的趋势时,采用清热,凉血的治法(如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 粳米等),使斑点向外透达,以袪除病邪。这种治法原来称为“化斑”。至于“凉血化斑”,系在化斑汤中加丹皮、生地、大青 叶、金银花、去甘草、粳米适用于发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热较重之证。
透邪(达邪) 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 法,使病邪往外透达。
透表 即透邪、透疹一类治法。
透风于热外
见清、叶桂《温热论》。是治疗风温病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方法。风温病表有风邪,又有里热,使用辛凉解表法透达风邪,可使里 热势孤,然后再清里热,就容易收效(按:以后在温病治疗上发展为解表清里同用)。
辛开苦泄(开泄)
辛开苦泄(开泄)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泄里热。用辛味药开通胸脘的痰湿,用苦味药治胸脘的湿热。两者合用,治疗胸脘因痰湿热阻滞而痞闷胀满, 恶心呕吐等症,辛味药如厚朴、枳壳、姜半夏,橘皮等;苦 味药如黄连,黄苓等(后一法又称“辛开苦降”)。
透泄
用辛凉解表药透邪,用苦味药泄里热。参见“辛开苦泄”法。
调和营卫
是纠正营卫矢和、解除风邪的方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失和,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口不 渴等症。使用桂枝汤,可以纠正这种营卫失和的状态。方中主药桂枝 解肌袪风,使风邪从卫外泄;辅药芍药敛阴和营,佐以生姜、大枣, 协助桂、芍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全力合成调和营卫的作用,以 解除风邪。
开鬼门
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同魄)门,指汗孔。开鬼门,就是发汗法。
轻清疏解
由药力较轻的解表药与治咳化痰药组成,适用于伤风烦微痛、鼻塞、咳嗽等症。常用药物有:薄荷、牛旁子、桔梗、苦杏仁、橘皮等。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
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 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
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 发热,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用参苏饮(党参、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陈皮、桔梗、茯苓、木香、枳壳、甘草)。
助阳解表
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阳气虚的外感症,出现头痛、恶寒重、 发热轻、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苍白、 说话的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黄茂、党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芍药、 红枣)。
养血解表
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阴血亏虚(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的 感冒,出现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等症,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 根、豆豉、葛根、生姜、生麦冬、干地黄、甘澜水)。
化饮解表
由温化水饮药与辛温解表药组成,治疗表有风寒,内有水饮之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润、口不渴、脉浮 紧。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姜半夏、五味子)。
逆流挽舟
表里双解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 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例如:病人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作呕、大便 不通、服浮滑。用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枳实、桂枝、大枣、生姜),以其中的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其中的厚朴三物汤(厚朴、枳实、大黄)治里。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例如,病人高热无汗,身体拘急,面红目赤,鼻干口渴,烦躁,不能熟睡,说胡话, 出鼻血,舌干燥,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芩、黄连、黄柏、麻黄、淡豆豉、栀子、生姜、大枣、细茶),以麻黄、淡豆豉解表,以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里。
开提
病人原有表证,误服泻下药,病邪下陷,发生热泻,同时有身热,胸脘烦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袪表热,升提清 气;甘草和胃,协助葛根升清气;黄芩、黄连清里热。袪表里之热是“开”,升清气是“提”。
泄卫透热
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 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 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 ”。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金银 花、莲翘、白茅根等。
逆流挽舟
是治疗痢疾有表证的方法。痢疾初起,有的有恶寒、发热、身痛、头 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 壳、桔梗、茯苓、人参、甘草)治疗。古人认为痢疾的邪本来从表陷 入于里,用本方仍使邪由里出表,好像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现在认为 本方辛温香燥,适合于外感挟湿证,但痢疾多系湿热,本方就不一定 适合,所以多以解表药和导滞药、清利湿热药同用。
清法(清热法)
是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清除火热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袪暑、生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和其它杂病,以及 脓疡症出现热证等。对热性病使用清热法,应分清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按浅深程度使用清法。各个脏腑的热,应按各 腋俯病证表现的不同,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 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 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 弱及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法。
清气
是运用辛寒或苦寒等药物,清解里热。适用于热性病邪在气分,用以解热 除烦、透热出表。
辛寒清气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 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 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