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27 0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简句: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本条有倒装文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后。本条与上条的病理机转基本一致,是承上条再次说明表实兼水饮内停的主证,以及服药后寒去欲解之机。“伤寒”与上条以“伤寒表未解”同义,即伤寒表实证未解。上条所述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本条主证为咳喘,可见本证主证多为咳喘并见。咳喘乃由水饮上逆,肺气不利所致,本条外有风寒表实,内有水停心下,正属小青龙汤主治范围,故用小青龙汤治之。
寒饮乃为阴邪,故多不见渴,服小青龙汤后渴者,为寒饮将去,其病欲解之象。此渴非体内津亏,乃由寒饮将去,气机一时尚未通畅,不能布津上系所致,待病愈之时,气机通畅,水津四布,口渴自消。此口渴既不能用养阴药滋补,又不可多饮以致水停,可叫“少少与饮之”。
【选注】成无己: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张璐:风寒挟水饮为病在表者,故不渴。服汤后而渴者,是为寒去津伤欲解之征,所以虽渴而不必服药,俱当静俟津回可也。咳而微喘,为水饮上逆,今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世本小青龙汤主之,在寒去欲解也之下,错简也。
柯琴:水气在心下则咳,为必然之症,喘为或然之症,亦如柴胡汤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咳与喘,皆水气射肺所致,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汤已而反渴,水气内散,寒气亦外散也。此条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渴者以明之。服汤即小青龙汤,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转属阳明而成胃实矣。
汪琥:上条云渴,是未服汤而渴;乃津液不行而作渴也,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渴,乃津液既亡而作渴也,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
吴人驹:上条云渴,此条云不渴者,渴属间有者也,欲人不可因渴而致疑其非水也。不渴而渴,可以验水气之得解矣。
钱潢: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已消,胃中之寒湿亦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
张锡驹:伤寒心下有水气者,病无形之寒水,化而为有形之水气也。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而气生逆也。发热不渴者,承上文服小青龙汤而言也。服已而渴者,寒欲解而水未解,水津不能四布故渴,仍宜小青龙以散其水气。
讨论:对本条前半段的认识。注家看法一致。对“服汤已渴者”以后的后半段,出现了两种意见分歧。一种是顺文演义,以喻昌、张锡驹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服小青龙汤后渴者,是表寒已去而寒饮欲解,故仍用小青龙汤以助其欲解之势。大多数注家反对上述看法,认为本条有倒装文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之后,服小青龙汤后口渴,是寒饮去病将痊愈的表现。我们认为后者不仅文理通顺,而且符合临床实际。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提要】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主症及服药后向愈之机。
【简释】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应以小青龙外解寒邪,内消水饮。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饮内行的征象,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句下。
【验案精选】
哮喘(支气管哮喘) 王某某,女,19岁,入京打工妹。患哮喘5年,发则胸闷气喘,张口抬肩,痰稀色白易咳出,每逢着凉或贪凉饮冷而发,舌白脉弦。余初诊时虑其年轻体壮,投以定喘汤,不效(后学按:医非神人,故不效时有)。二诊时,病人主动告之:若病将愈则口渴。余忽有所悟,仲景在《伤寒论》中第41条云:“……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寒饮去则口渴,遂投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本仲景治喘之法)加生石膏(因有烦躁)桂枝9白芍9细辛五味子9干姜9杏仁9炙甘草6法半夏12生石膏30。服上药3剂,哮喘有减,但痰量仍多。上方加陈皮9、茯苓18〈取二陈汤之义〉,名为青龙二陈汤。连用7剂,哮喘消失,更以茯桂二陈汤加减调治月余,疲消喘平。《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第223页
原按:余以小青龙汤治咳喘,包括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其应用之根据在于舌淡嫩,苔白滑,痰清稀易出。临床体会,小青龙汤治咳喘,病人的稀痰消失较其他方药都快,甚为理想。此方数剂即可见效,咳喘消失后,要更以二陈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厚朴、杏仁等以治其本。余以小青龙汤治哮喘多人,毎遵仲景治喘之法,去麻黄加杏仁;若哮喘之人、痰黏稠,或痰黄者,断不可用此方。对痰清稀而多者,可于小靑龙汤中加入二陈汤,收效甚好。
按:以上按语所述小青龙汤证之舌、脉、痰辨证要点,该方加减法,善后处方转换法及该方禁用病证等,都是经验之谈,值得效法。但有两点商榷:一是有表证还应用麻黄;二是寒饮化热之痰黄者,应遵仲景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方法。
(3)、陈慎吾《伤寒论讲义》:【讲义】凡伤寒心下有水饮之人,若见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即以小青龙汤主 治(后学按:此语误人,非辨痰不足以用此方,非“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用桂枝汤之可比,如此,虽是大家,言一绝对,终将导人误入岐途,贻祸多多),不必尽如上条之繁复见证也。夫咳之剧者必见微喘,此喘由咳所生。曰不渴者,对下渴字而言,不渴非言病证(后学按:书读至此,有悟伤寒中多有中性之词,此“不渴”是其中一也)。如是可约为:凡伤寒心下有水饮之人,若见咳而发热者,以本方主治。再约之,本方为治伤寒因水而咳之主方也。若本不渴,服汤后反渴者,乃水去欲解之征。此段自“服汤已”至“欲解也”,为经中自注笔法,宜内括弧中。
【附注】本条无表不解、干呕及或见各证,非详于前而略于后也,但举本方重在治咳。咳者,以心下有水气,与其谓本方重在治咳,不如谓本方重在驱心下水也。(后学按:陈师此解,最妙!)上条推广方义,证无不包,本条归纳方义,完全扫净。
(4)、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钱璜说:与上文同义。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已消,胃中之寒湿已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
张璐说:“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也。”
“寒去欲解”,山田氏说:“寒即所谓水气,指心下停饮而言,理中丸条胃上有寒,四逆汤条隔下有寒饮等皆尔。虽然论中寒字又有以痰而言者,如瓜蒂散条,胸有寒即是也。盖饮与痰但非温养人身之物也。……一说寒为表邪,非也。”
(5)、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不渴]这正是本方之主证,本方是热性药,只有不渴才表明内部没有热证,所以和上节或渴一证,应该细心体会。
[服汤已渴者]言服小青龙汤之后,由不渴而转为渴。这是热药伤津液之故。
[寒去欲解]这说明寒水之证,已经除去,仅仅续发口渴一证,不必服药,只需少少与之水(后学按:与钱潢同解,疑源自钱氏),待其津回自复,如果再用寒润之药治之,则水气之证,会有反复之可能。
[小青龙汤主之]诸家认为此句当在“发热不渴”的下面,这是正确的,不然的话“服汤”二字没有着落,且发现渴证后,再服小青龙汤,其渴更会加重。
【按语】根据上两节的渴证,我们体会到头痛医头、足痛医足,为什么就不是正确的,因从现象上看渴证,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所以形成渴证的原因不同,所具的情况不同,因之治法不能一致,头痛足痛也是一样的,所以任何证状,都应该这样分析用药,古人所谓辨证用药,正是指这些地方而言。(后学按:诊治原则,谨记!)
(6)、倪海厦《人纪》:「小青龙汤」是由麻黄、芍药、干姜、细辛、桂枝、半夏、甘草、五味子组成的, 细辛是一味非常热的药,细辛是有毒的,临床上,细辛只开一钱,细辛长得细细的一根,下面有很多根茎,用它的根部,细辛一根独阳往上走,所以很热。因为里寒很盛,所以开细辛和干姜,把里寒去掉,让里面温热起来,把水气去掉,心下有水气,往上冒,所以会喉咙痒。五味子药没有寒热,五味子是止咳的,所以【本草】写五味子润肺,有时咳得很厉害的时候,气管都会咳破,用五味子。有时候咳得太厉害,会呕,用半夏,半夏会降逆也可以去水,所以胸腔的水,半夏也可以去,半夏还可以化痰,所以半夏与五味子合起来就能化痰止咳,张仲景的半夏是生半夏,半夏洗完就入药,生半夏有毒,也就是靠这毒把水排掉,能解半夏的毒就靠生姜和干姜,所以干姜与半夏并用在里面。生姜是散胃中之寒,干姜是温中去肺中之寒。桂枝、芍药、甘草此三味药是从桂枝汤来的。
「小青龙汤」的用法,就是表寒里寒的时候用的,开「小青龙汤」的时候,表里双解,所以表面上可以看到「麻黄汤」证,「大小青龙汤」都可以看到咳嗽,而且都有痒咳,都有水气在里面。
「小青龙汤」,一种是本身素体虚寒的人,得到「麻黄汤」证的时候用的,还有一种,本来是「麻黄汤」证的,没服用「麻黄汤」,而从「麻黄汤」证转成「小青龙汤」证,所以是「麻黄汤」证失治,而变成「大小青龙汤」证的,大或小则视病人身体的症状而变。
本来身体就是里寒的人,舌苔伸出来白白的,平常不会口渴,想喝热水(后学按:于细处启迪后学),里面寒很盛,就代表水很多,水发散不掉,停在里面,自然不会口渴,小便白白的,里寒很盛的人,一得到「麻黄汤」证,就表寒里寒了,水停在里面,呼吸的时候,横膈膜会上下移动,水气跟着一阵一阵往上冲,往上冲就会痒,所以咳一咳,会比较舒服。「小青龙汤」吐出来的痰是白色的泡沬,「大青龙汤」吐出来的是黄色的浓稠的,所以服「小青龙汤」会使里寒和水从表及小便解掉,所以「小青龙汤」下去的时候,会发汗发很多,用炙甘草把汗回逆回来,肠胃功能的恢复,就靠细辛和干姜,所以病人吃了「小青龙汤」,好了以后会很饿,因为肠胃功能恢复了。
小青龙汤方:略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后学按:此疑有二:栝蒌根为止渴之对症药?或为今人所不识之另外功能?)。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半夏本身去水的,所以有渴的时候,不会用半夏,因为病人的水饮不是很重是表寒水多,里水比较少,这时候半夏就拿掉,这里的半夏半升,大约是三钱。栝蒌根和天花粉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药行卖,栝蒌根和天花粉是一样的,而实际天花粉是黄瓜的粉,真正的栝蒌根,就是栝蒌的根茎,栝蒌根能生津止渴;中药里面所有能够止渴的药,都是西医所谓降血糖的药,因为糖尿病的人会口渴。若微利,如果稍微下利,就是水跑到小肠里面去了,把麻黄拿掉,真正在用的是加芫花,就是十枣汤里面的芫花,用大约一克到二克。若噫者,就是打嗝,人身上的水如果没排掉,就会停积在胸膈,停久了就变成饮,饮日久就变成痰,痰在胸膈就会恶心想打嗝,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把水利掉。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这是后人写的,实际喘的时候,不会把麻黄拿掉的。了解方剂后,再看四五条,伤寒,表不解,代表还有表证,心下有水气,心下就是胃脘的地方,因为有水气,所以水气往上的时候,会有咳嗽的现象。为什么干呕?因为本身胃没问题,但是水饮隔在这,产生的反呕。发热而咳,咳的很痒,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有没有这些或都无所谓,只要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这些现象「小青龙汤」都可以用。初期的肺稹水,当水气还没有盛的时候有三个汤方:刚开始积在皮肤表面的时候,肚脐以上积水用发汗,用「麻黄汤」下去把汗发掉。如果来不及,已经跑到里面,刚开始肺里面有一点积水的时候,咳得很厉害,这是「小青龙汤」证,到水积得很严重的时候,「小青龙汤」都来不及了,水已经积满,病人但坐不得卧,一躺下就咳,此即「十枣汤」证。
凡有咳嗽喘急,每逢寒暑辄发,吐痰沫而不得卧,喉中如结者,即为因心下有「水饮」,气喘的时候,天气冷就开始喘,这就是标准的「小青龙汤」证,因为人身上的温度和节气是搭配的,寒很盛的时候,就开始喘,这就是「小青龙汤」证。吐出来的痰,清清白白的,就是「小青龙汤」证,如果吐出来的是浓浓稠稠的,或黏稠胶痰状的,就是「大青龙汤」证。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所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这时候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不会口渴, 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小青龙汤用发汗的把水去掉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
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上篇。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宜速攻。
中者,受病较久,邪气渐深,正气渐弱,宜攻兼扶。
末者,病已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宜扶正气。(后学按:此解甚妙!)
(7)、冉注伤寒论:金鉴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也。后渴者,乃已汗寒去内躁之渴,非未汗停饮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之下,始与服汤巳渴者之文义相属,岂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当移之。(后学按:胡老希恕于金鉴多不屑,然其所解多合窃意,想同学四川李明斌兄二十年前即遵其师训苦背该书,其实多有实用也,故学习以用为主,不可持门第之见)123
钱天来曰:与上文同义。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巳消,胃中之寒湿巳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乜。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此与发烦目瞑、衄乃解之后,及不发因致衄者,皆以麻黄汤主之义相同。
柯韵伯曰:发汗利水,是治太阳两大法门。发汗分形层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浅深(后学按:真谓大师也),故发汗有五法。麻黄汤汗在皮肤,乃外感之寒气;桂枝汤汗存经络,乃血脉之精气;葛根汤汗在肌输,乃津液之清气:大青龙汗在胸中,乃内扰之阳气;小青龙汗在心下,乃内蓄之水气。其治水有三法。干呕而咳,是水在上焦,在上者发之,小青龙是也。心下痞满,是水在中焦,中满者泻之,十枣汤是也,小便不利,是水在下焦,在者引而渴之,五苓散是也。其他坏证变证虽多,而大法不外是矣。(后学按:真巨匠也)
丹波元简曰:按汪氏引扑亡论,小青龙汤主之六字,移在发热不渴字下,张璐志聪金鉴皆从其说。不知仲景章法,固有如此者,盖未考耳。
冉雪峰曰:此条是重申上文水气的意义,重心在发热不渴四字,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伤寒初步,当发热,甚则化热。热则耗蚀阴液,当渴。若外伤客邪是风热,化热尤为容易,这是病理生理,与物理化合演变的定义。上大青龙两条,首言中风,次言伤寒。此小青龙两条,只言伤寒,不言中风,是有分寸的(后不:且看师解)。心下有水气,是本条与上条从同。一曰呕曰咳,一曰咳曰喘,亦是本条与上条从同。惟上条臚叙主证,并未提到渴方面,仅于五或有证内,有渴一项。渴不是水气正面应具必具的证象,故本条补出不渴二字,以明昭其义,又推阐到服汤巳渴,诠说渴不是病的增进,是病的欲解(后学按:冉师之解,心下自知但不甚明,今明示之,是为大明),以补上条未尽意义。各句多以小青龙主之之句,当在不渴下,已现渴,已欲解,似无再服小青龙必要。陈注释为寒去欲解而水犹未解,仍不是惬,考康平古本不渴下原直接小青龙汤主之。其间并无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十一字,此十一字乃发热不渴句侧面时小字旁注,不知叔和所加,或叔和后所加,本条词旨简朴奥折,解人难索,注此二语,朗然豁然。为此注的,可算扶经之心,为研究伤寒的一个能手。得此则各注纷纷辨论,大可删除。大青龙方制,侧重开表;小青龙方制,侧重通里(后学按:故有前贤谓小青龙汤无表证也可用,其理在此),表里同是一样重要。人第知加倍麻黄为重剂,而不知麻桂姜辛合用,尤为重剂(后学按:真师矣),大青龙有禁条,小青龙无禁条,但内伤劳损,精竭髓枯骨蒸阴涸,一团邪火用之亦为大禁,此当着眼。自三十一条至四十一本条,系辨麻黄汤脉证方治,文气至此告一结束。故坊刻本有将第一条起至此条止,合为第一卷者,本编取材宋本,编次各异。其文理是可以互证互通的。
(8)、刘绍武《伤寒论阐释》:阐释:与上条一样,有水气,服了小青龙汤产生渴,这就意味着水寒已去,病将要好的现象。
这两条全是说水气,不渴是心下有水气的1个证据,第2个证据是口渴,小青龙汤是治水的方剂,吃了以后,口渴,也就是水去了。第40条、第41条,应是一个条文,传抄之间分为两条,而切合实际还是第4l条,叙述了心下有水气,引起喘咳,现名为肺水肿,水气的特征有二,一个是表现口不渴;二是咳吐涎沫,这个病属于太阳,太阴合病,以太阴为主(后学按:与冉师雪峰之解,异曲同工,然刘师绍武所解,却另开一思路),治疗重点是温化水饮,治哮喘,服药后由不渴转口渴欲饮水为病愈之征(两条合一条)。
(9)、张正昭《伤寒论归真》:【译文】外感病,胃脘停有水饮,症见咳嗽而且轻微喘息,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这是寒饮将去、病情欲解的征象,可继服小青龙汤。
【讲析】此条承前,以口渴与否辨心下水气的轻重及服小青龙汤后的转机。水饮内停,渴与不渴,多与饮邪的轻重有关(后学按:即往解家,多注是与不是,于轻重多少之上,未着眼,张师之解,又进一层。)。轻者,脏腑气化功能受制不甚,津液尚能上承,口多不渴。重者,脾受困,水不化气,津不上承,则常有口渴。此证口原不渴,说明水邪较轻。水邪既轻,而小青龙汤又为蠲饮散水之剂,故服后口渴便非饮邪增重所致,既非饮邪增重,又无热化伤津表现,则这个口渴就是“寒去欲解”的缘故了(后学按:排除法之用,虽有些牵强,但别开一生面)。“寒去欲解”所以反渴,是由于阳气乍伸(后学按:此“乍”字之用有点睛之妙),津液暂乏的缘故。
【按】此条旨在说明表寒内饮的患者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中病机(后学按:药中病机之征,眩冥是一,汗出也是一,此口渴又是一,张师之解,妙处一也),水饮欲去的佳兆,并非变证,示人不可见渴生疑而改弦易辙,而应“效不更方”,以求尽解,旧注于“寒去欲解”之文,遂谓“小青龙汤主之”为遥接句,云其“服汤巳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则不得再服小青龙,实悖仲景原意。孰知“欲解”并非“已解”,岂有停药不治之理?观文中仅云服汤已口渴,并未云咳、喘、发热诸症已除可知。(后学按:停服还是继服?此关键问题,用什么方,用多久,什么情况下可继续用,什么情况下必须随证治之,纵观诸书于此多无细述,或述而多不尽义,唯医案中略有提及)再者,此条紧承前条,其证相同.所主之方本不言自明,若欲指出服汤渴者不需再服之意,则尽可于“此寒去欲解也”处煞笔结句,何需再云“小青龙汤主之”。医经之文,性命攸关(后学按:此是真理),仲景岂能弄文采而迷后学?可见“遥接句”之说难以成立。此点于第46条中(后学按: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更为显而易见,可合参辨折之。
(10)、伤寒论现代解读:解读 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气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治疗。服药后,转为口渴的,这是寒饮已除,病情转向痊愈的表现。41条是对上条的补充,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后学按:胃阳得展,此误最妙)。临床上有些寒饮或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情转向痊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口渴是高血钠的表现,口不渴是水电解质平衡的表现,厌水是低血纳的表现。如果长期低血钠的病人经过治疗,低血钠状态得到纠正,病人就会由口不渴、厌水转变为口渴。因为口渴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都会有口渴的感觉,是人体需要水的警告;厌水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人是不会出现的;长时间的口不渴也是不正常的,也说明处于低血钠状态。低血钠状态容易引起水肿、胸水、腹水等第三腔隙积水,所以“心下有水气”应当与胃、肺的慢性水肿样渗出性病变有关。心下有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等概念,西医很难理解,“心下”指的是胃脘部,胃脘部在什么地方?大概在与膈相临近的腹腔上部,一般是指胃十二指肠,这里的“水气”怎么能引起咳、喘、痰呢?中医认为是“水寒射肺,故咳而喘”(陈亦人《伤寒论译释》410);或者认为“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伤寒论》120)。如果把“心下”理解为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理解为慢性炎性渗出物,“水气”为量少、稀薄、弥散、无形的渗出液;“寒饮、水饮”为有形渗出液;“痰湿”为粘稠的病理分泌物,这样就能和西医沟通。发汗、利尿都可以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在中医应用发汗、利尿作为治疗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的一种方法,中、西医是可以相通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参与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在中医则是肾、脾、肺(含皮毛)参与水气、津液的调节。“心下有水气”指的是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慢性炎性渗出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进行调节。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苛求现代中医,中医对于人体解剖不如西医精细、准确,这并没有影响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的客观观察(后学按:本书极有价值),例如中医揭示了肺与其它脏器之间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伤寒论》120)、痰蒙清窍喉中痰鸣、“中风之证……或痰涎壅盛”,分别揭示了肺与大肠、肺与胃脘、肺与心(主神明)之间的关系,这些在解剖学上没有直接联系的脏器,在功能上在病理学方面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至今也还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氯化铵是祛痰药,是因为它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的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而使痰液变得稀薄,使痰容易排除,胃和痰(肺)之间有了联系;用肠系膜上动脉结扎法、直肠结扎法制造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理模型,证明了肺与大肠之间确实有关系;在临床上中风病人的痰确实很多(说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与呼吸系统之间有关系),近代西医不仅没有科学的解释而且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却认为肺与心(主神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由此创造了许多方剂,可供选择。通过对无数病人的客观观察和药物治疗的检验,得出的理性认识,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这样得出的理论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客观真理。对于客观真理的科学解释,是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由落后到先进、由经验到科学实验、由解剖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这个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是无止境的,我们无须苛求前辈们,我们的后来者也无须苛求我们。科学实验也不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方法,动物实验更不是认识人类活动的唯一方法。现代中医学者们的伟大贡献是,他们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把古代中医学翻译成现代中医学,把中医学的精髓继承并遗传下来,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铺平了道路。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他们为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开辟了道路。
(11)、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语译 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作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主治。服药以后,转为口渴,这是寒饮己除,病将向愈的表现。
提要 服小青龙汤之后,发生口渴,是饮邪去而病将解的征兆。
浅释 本条是上一条的补充,既称伤寒,可知仍有表证。咳而微喘,是心下水气的主证,正由于水气在内,所以大多口中不渴,其发热是表邪未解,病机为表寒里饮,当然应该以小青龙汤主治。文末‘小青龙汤主之”句,也属于倒装文法,应在“发热不渴”句下,这一点大多注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而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临床上有些寒饮或痰湿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即将向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所以“寒去欲解”的推断,极有指导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小青龙证因水停心下,津液不能布化,有时会见到口渴,与本条服汤后发生的口渴,怎样作出区别?一是从全部病情来看,一是从服药前后的病情交化来看,只要略加注意,也是不难确诊的。415
……
选注 成无已: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程扶生:申明水寒末解,发热喘咳,治宜小青龙也。心下有水气,寒在膈上也,故咳喘发热,有痰饮,故不渴。服汤已而渴,则水寒解矣。此解水气之法,当用小青龙,非谓解后仍用小青龙也(后学按:张师正昭于此有另解,谓即中病机,当续用为宜。不知所从,仍宜临床验之)。
汪苓友:上条云渴,是末服汤而渴,乃津液不行而作渴也;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渴,乃津液既亡而作渴也。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缵论》亦云,‘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是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可也。”
钱天来: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己消,胃中之寒湿已去,但以发熱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416
《金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以后渴者,乃己汗寒去内燥之渴,非未汗停饮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当少少与水饮之以滋其燥,令胃和,自可愈也)。
喻嘉言:风寒挟水饮上逆,津液不下行,故不渴。渴则可知津液不逆,为寒去欲解之征也。寒去欲解,仍用小青龙汤,与上篇脉见单浮用桂枝汤,中篇脉见单浮用麻黄汤同意,大率以轻剂勘其欲解之势耳。(后学按:张师正昭之解源自于此,药关人命,不知何为临床所验而来?)
按语 各家对水气证渴与不渴的解释都很精当,《金鉴》补充服汤后口渴的护理也很有必要。惟喻氏认为寒去欲解,仍与小青龙汤,则于理不合,尽管强调说“以轻剂助其欲解之势耳”,仍难令人信服,而且小青龙汤也不应称作轻剂,许多注家对喻说持批判态度,无疑是正确的。417
……以上条文(31~41)内容大意:
一、麻黄汤证:1、恶风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2、二阳合病,喘而胸满,3、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
二、大青龙汤证——不汗出而烦躁——表寒里热。
三、小青龙汤证——无汗、干呕、咳喘——表寒里饮。
四、葛根汤证——1、太阳经俞不利——无汗恶风,项背强几几;2、太阳表邪影响阳明大肠——下利。
五、葛根加半夏汤证——太阳表邪干胃——呕吐。
六,随证治之:桂枝汤证误下:1、证:利逐不止,喘而汗出——邪陷肠热;治:清解里热——葛根芩连汤。2、太阳病十日以去(1)胁痛——邪传少阳——小柴胡汤。(2)脉浮细嗜卧——邪去正安——向愈之侯。
(12)、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提要】服小青龙汤以后的渴,是水气欲解。
【语释】口渴这一症状,虽然常是小青龙汤证的兼证之一,但必须与表证未解、发热而咳等同时出现,才能做为水气的兼证来认识。如果在未服小青龙汤之前本来不渴,却于服小青龙汤诸证已退之后才觉口渴,这是外邪已解,水气已去,暂时津液缺乏的缘故。既不是转属阳明,也不是正津受阻,不必治疗,俟其津液恢复,即能自愈。“小青龙汤主之” 一句,是补述“服汤已”的汤方,并不是“寒去欲解”之后,还要服小青龙汤。
【按语】从“服汤巳,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可以休会出经常痰喘咳嗽的人,表面现象是痰饮最多,实际是最易伤阴。小青龙汤中用芍药,就是为了补充阴液。
(13)、赵桐《伤寒述义》:赵桐曰:此服小青龙汤后渴者,知寒解也。心下有水气,上已言之矣。水攻肺则喘咳,表有邪则发热,水渍脾则不渴。小青龙,散寒饮,解表邪者也。夫行水者肾也,制水者脾也,散水者肺也。饮有多端,而治法不外三经。表不解,内有水气,亦当分治。如五苓(六十六)发汗利水责在脾,温肾助脾以运也。桂枝去桂加苓术(二十六)责在水,去水即以发汗也。小青龙责在肺,散肺而疏膀胱也。此等处学者宜深省焉。寒饮蓄则不渴,服汤已渴者,药燥故也。小青龙汤主之,当在章中发热不渴之下。写在句末者,《伤寒》多此笔法,非错简也。
(14)、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的主证和药后欲解的机转。
【心悟】本条采用倒装句法,“小青龙汤主之” 一句,应移至“发热不渴”之后。这样前段补述小青龙汤的主证,后段追述服小青龙汤后的机转。
本条与上条相比,病机完全相同。“伤寒心下有水气”,实际也是表寒不解,内有水饮。补述的证状只有微喘和不渴、前条渴是“或渴”,喘是“或喘”,这里把微喘和不渴作为主证来论。为什么呢?这是仲景有意突出寒饮的辨证(后学按:臆断之句)。因为一般而言,发热多兼见口渴,现在“心下有水气”,见发热而口不渴,是因为寒饮不化。水停心下,但寒在隔上、寒饮上逆于肺则咳。而今咳而微喘,说明寒饮在隔上不化成为主要矛盾。服小青龙汤后, 由不渴而转为口渴,说明寒去水散,病欲解除,只需要少少与水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上条所讲的“或渴”,乃水津不能上承,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本条所讲的“口渴”,是药后寒水已去,而欲愈之证,两者具有实质不同。
上条与本条所述的都是小青龙汤证。但上条侧重外寒水饮而以水停为主要矛盾。本条例重于外寒水饮以寒邪为主要矛盾,这是一个方证的两个方面。与38、39两条大青龙汤的笔法完全一致。其精神实质在于示人看问题要多方面去看,不要因一种倾向而掩盖另一种倾向,以致速诊乱经,失去方向。
(15)、黄竹斋《伤寒杂病论会通》:周禹载曰:其人痰饮素积,一感风寒挟之上逆,水停心下,肺受邪而喘咳。外邪即盛,势必发热。然未入腑,寒饮内溢,故为咳而不为渴。服小青龙反渴者,寒饮与热邪未散,津液未复也,更宜以小青龙汤治之。
张路玉曰:世言半夏辛燥,烦渴非所宜。因小青龙汤后服汤已渴,寒去欲解之语。不知痰去则气通火升,觉渴不过暂时,少顷津回气润,烦渴自除。先哲复有服二陈汤能大便润而小便长,痰去则津液流通之明验也。
《活人书》:脉浮而渴属太阳,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渴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根。
(16)、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此不待发表表不解,起病即识为小青龙证。然犹冠以伤寒之名,可知古人所谓伤寒,所包者广。又,此条但举主证,不言或然证,但举微喘,不言干呕,盖咳剧者必兼喘,而干呕却非必见之证,与下条合看,则小青龙之证候益明。服汤已,谓服过小青龙汤也。末句小青龙汤主之,即注明服汤已句,非谓寒去欲解之时,复主小青龙也。四十七条云,“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文法与本条同。盖《伤寒论》本有此等倒笔法,张璐张志聪《金鉴》等,以小青龙汤主之六字,移于发热不渴句下,殆不深考耳。
山田氏云:此条不渴二字,对下文渴字言之,非辨热之浅深也。其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故也,勿治之,俟津液回,其渴自止也。寒即所谓水气,指心下停饮而言,理中丸条胃上有寒(四百条),四逆汤条膈上有寒饮(三百二十七条)等皆尔。虽然,论中寒字,又有以痰而言者,如瓜蒂散条胸有寒(百七十三条),即是也。盖饮与痰,俱非温养人身之物也。
渊雷案:以上十一条,俱论麻黄汤一类证治。
(17)、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病机、症状与治疗。
本条所述与上条义同,都是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证治的论述。水气属阴寒之性,其发病,若病势轻浅,则应当不渴。但,若病势趋向深重,一方面水不化气,气不化津,津液匮乏,另一方面水气内停,阻遏正津不布,这双重因素都可引致口渴,甚至口渴难忍。因此,在小青龙汤证,渴与不渴都是或然症状,这是水气为病的两个侧面。
本证如果原本不渴,服小青龙汤之后反而渴,这是水气已去,津液不足之象。水气和津液都是人体内的水液,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水气(水饮)是无“气”之水,以病态形式存在,而津液则是有“气”之水(后学按:视角独特),以常态形式存在。水气(水饮)骤去,可导致津液的暂时、局部不足。因此,这里的口渴只是相对而言。
若水气内停严重,既不能化生津液,且又阻遏正津不布,故而可出现口渴难忍,而一旦水气去却,则又会由口渴变为不渴,这也是相对而言。
【启示与范例】
(一)杨某,半岁。1958年春出麻疹,巳恢;忽转“肺炎”,发热喘咳,喉间痰鸣,鼻翼扇动,面转青象,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泻绿水,小便短赤。此系疹后元阳内虚,寒痰壅闭,肺肾之气不接,清肃失降而致,即以小青龙加附子主之。
附片30g (先煎2~3小时)干姜12g法夏5g细辛3g麻黄3g五味子1.5g桂尖10g杭芍6g甘草6g。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盏许,次日复诊,喘咳稍减,发热巳退其半,再以四逆、二陈汤加肉桂,少佐麻绒、细辛主之。附片50g (先煎2~3小时)干姜12g半夏5g陈皮6g茯苓13g肉桂30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10g炙麻绒3g细辛2.5g。服后,又吐不少痰涎,喘咳巳去十之八九,鼻扇痰鸣已止,大便转黄而溏,小便淡黄,略进稀粥,颜面、指纹巳转红润,上方去麻、辛、陈皮,连服2剂而愈。(吴佩衡医案)(后学按:此案药、量之重,尤如神话,无以复加,非绝谙经方之性,何曾敢用,我辈只可望而却步也!)
按:本案麻疹后咳喘,证属寒痰壅闭,元阳内陷,故用小青龙汤发表化饮,加附子温阳扶正。
(二)楼源儒兄,伤寒,热重,脉沉数,舌淡白,肺气闭结,大小便失禁。麻黄细辛桂枝五味子炙甘草生姜各1g生白芍1.2g姜半夏9g。开水泡服。按,伤寒热重,为邪在表之象;而脉见沉数,是里有热之征;大小便失禁,有虚有实,此案认定为肺气闭结之候,而非虚证;从舌质来看,色淡白无苔,而非色深红苔黄,则非实热闭证可知,当系肺气不得宣达之故。治上焦似羽,非轻不举,故处方用轻剂小青龙汤微辛以开肺闭,以生姜之解表散寒易干姜之守,一味加减,具有妙义。药不煎,泡汁服,尤为神妙。半夏之药量独重,从舌淡白来看,当系内有伏湿,中焦失司,而用以调达中焦气闭,疏化痰涎之故。魏长春医案
按,小青龙汤不煎,而用泡水服法,系宗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之法,魏氏对范文甫先生的学术、经验推崇有加,这从《仁仁斋医学笔记》可见其一斑。范氏尚治郑右,失音多时,前方皆从阴虚着想,不效。舌淡红,苔白,寒邪客于肺卫故也。桂枝三分,生白芍三分,炙甘草三分,麻黄三分,生姜三分,五味子三分,姜半夏三分,细辛三分。夜间开水泡服,覆被取汗。范云:“吾友以小青龙汤治伤风失音不效,盖分量依照《伤寒论》原方,余减其量,泡茶服,则一服即效。不达经旨之义,其为无效也必矣。”
(18)、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机转。
.小青龙汤主之.应该接在.发热不渴.之后,属于倒装句法。.伤寒,心下有水气.与上一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含义一样,也是讲了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上一条所讲的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这一条补述咳而微喘也是适应证。上一条或然证中的口渴是由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所以在治疗时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这一条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的征象,所以张仲景说:.此寒去欲解也。.虽然渴,但不甚,怎么办呢?可不治自愈,少少与饮水即可。如果喝水喝得太多了,则有郁遏胃阳,导致水饮复聚之患。
(19)、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那么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病型上来讲,它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气,咱们《金匮要略》里面的水肿,他就叫水气病。水是这样,津液在仲景的书里常叫做阳气(后学按:此解为胡老重要观点!)。因为这个水它能化气,所以津液他也叫做阳气,后面有慢慢的讲到那再说吧,现在说多了让人更糊涂。
他说伤寒,心下有水气的病,咳而微喘,伤寒表不解呀,他有外邪里头再有饮,这个外邪冲动里饮,它咳逆微喘,这是很常见的病。发热有表证了,里头有水饮它不渴。“服汤已渴者”,服汤已就是吃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外解表而内去饮,表解了饮去了,它就要渴了,因为小青龙汤是热药啊,饮没有了,他感觉胃中干他渴。这个渴是服小青龙汤之后,一个效验的表现,就是有效了,他渴,所以它底下注解的几句话,“此寒去欲解也”。这个“寒”指寒饮,这个水气去了,这个病要好了。这个“小青龙汤主之”啊,应该在“发热不渴”之后。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不是吃完药渴了寒去欲解再小青龙汤主之,这是一个叉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吃完小青龙汤了,这人渴了,这是服药有效之验了,那寒气欲解也,它是这么一个文章。
头前这几节是由麻黄汤开始,讲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那个柴胡汤啊是讲麻黄汤传入半表半里的时候,它叉这么一节,它主要讲的是解表剂。他由桂枝汤讲到葛根汤,然后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这都是解表剂。你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那也是解表。那么在四十一条个以下,在解表两个主要方剂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他主要要分析这两个方剂的应用。
(20)、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还告诫医者对此口渴既不宜让病人恣情纵饮,也不需要用甘寒生津之剂,以免饮邪复聚再生不测之意。上条渴见于服药之前,是水气不化,津不上承之或然症;本条渴见于服药之后,是寒饮消解的反映,两者机制不同,不可混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