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9 2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刻苦,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5/6/20 11:40 编辑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少腹满,喘者小青龙主之
桂麻姜芍草辛三 夏味半升要记全
表不解兮心下水 呕喘尿短少腹满
若渴去夏取蒌根 三两加来功亦壮
微利去麻加荛花 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 只用一枚功莫上
麻去再加四两苓 能降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 须去皮尖半升量
小青龙汤桂芍麻 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风寒内停饮 散寒蠲饮效堪夸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汤洗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杏人半升,去皮尖。
(1)、伤寒论古今研究:噎:咽喉部有阻塞感。
【释义】本条主要是阐述表实兼水饮内停证的主证,或然证及其治疗。伤寒表不解,是言其有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等证存在。心下有水气,既说明了喘咳干呕等症产生的机理,又道出了本证与麻黄汤证的区别。本证发热恶寒等与麻黄汤证风寒外束无异,但因素有痰水内停.壅塞予肺,肺失肃降,必见咳嗽喘息,此为主证。然水饮为患,每随气机的升降而无所不至:若上干胃腑,升降失常,则干呕,水饮下趋大肠则下利,水蓄下焦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少腹满,饮随气上壅遏咽喉则有噎塞感。饮证多不口渴,如因水气一停,不能化气生津或布津上承,亦有口渴之象,但与津亏口渴病机迥异,当注意区别。324
本证与大青龙汤证同归表里同病,但一属表实兼内热烦躁,一为表实兼里饮喘咳。
本证的治法,应外散风寒,内散水饮,方用小青龙汤。本方为外有风寒,内有水饮而设,为表里双解之剂。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兼能利水。桂枝既能助麻黄解表,又与甘草配合,又能通阳和水。芍药破阴结、利水气、干姜、细辛散寒化饮,镇咳祛痰。五味子敛肺,既防辛散过度,又敛耗伤之肺气,故姜、辛、五味常常合用,一散一敛,以温化水饮而敛肺气。半夏化痰降逆,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共治寒饮咳喘。
小青龙汤以散寒除饮为主,若无风寒表证,仅见咳唾清稀痰涎量多,喘息不能平卧,遇寒则甚,苔白滑,舌质淡,或背部某一区域恶寒(即所谓背寒如掌大)等寒饮内缚之证,即可使用,但药物的更易和剂量的增减,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以表证为主者,应重用麻、桂,反之以其他药物为主,如兼有内热,可酌加石膏、黄芩;气逆咳喘重者,可加杏仁、苏子等;饮痰多者,加白术、云苓等;久咳伤肺者,可酌加补肾药。但痰热为患或风热咳嗽,则非小青龙汤所适用。
【选注】喻昌:风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水即饮也;水寒相搏,必伤其肺;或为多证者,人身所积之饮,或上、或下、或中;或热、或冷,各不相同,而肺同为总司,但有一二证见,即水逆之应也。予散风寒涤水饮药中,加五味子之酸,以收肺气之逆。干姜之辛,以泻肺气之满。名曰小青龙汤,盖取其翻波逐浪以归江海,不欲其兴云升天,而为淫雨之意也。
柯琴:发热是表未解,干呕而咳,是气为患。水气者,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伤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脏。心下有水气,是伤脏也,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又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变多,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咳;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满也。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复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证,此为大阳枢机之剂。
周扬俊:小青龙汤涤饮药也。人既风寒两受,乃以麻黄桂枝各半治之足矣。不知素常有饮之人,一感外邪,伤皮毛而蔽肺气,则便停于心下,而上下之气不利焉,于是喘满咳呕相因而见。尔时竟一汗之,外邪未解,里证转增何也?为水气所持,不能宣越故也。况水饮停蓄者,中州必不健运,才兼外感,遂令上逆,尚可徒以风药上升作患乎?于是以五味子收金,干姜散阴,半夏祛饮,此不易之良法也。而尤妙在用细辛一味,细辛为少阴经表药,且能走水,人之水气,大抵发源于肾,故少腹满小便不利,因而作喘,安知少阴不为遗害,乃以细辛搜豁伏邪,走而不留,而后已上主散之药皆灵动也要。然则龙之大者,善驾云泼水,荡天下郁蒸之气,龙之小者,不过赴江踏海,收一时泛滥之波,使之潜消而弗扬也,不亦神乎?
汪苓友: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该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生,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三焦,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
张锡驹:此寒伤太阳之表,而动其里之水气也。伤寒表不解者,表之寒邪不解也。心下有水气者,里之水气发动也。太阳主寒水之气,运行于肤表,出入于心胸,今不能运行出入,以致寒水之气,逆于肤表而不解,逆于心胸而为水气。水停于胃,则干呕,表寒不解则发热,或聚于肺则咳,或聚而不流则渴,或留于肠则利,或聚于上焦则噫,或三焦不能施其决渎,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或水气上凌则喘。以上诸证,不必悉具,见一即是也。
徐赤:外感寒邪,内伤饮冷,所冷则伤肺也。水寒相搏,肺壅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水气内渍,无所不传,故有或为诸证。小青龙汤表里双解药也,麻黄桂枝甘草以发表;干姜半夏细辛以消寒饮。刚燥之品恐伤其阴,白芍五味以护营血而固肾水,监制之法,制方之妙也。325
吴谦;伤寒表不解,谓脉浮紧,头痛,身疼,发热恶寒无汗之证仍在也。心下有水气,谓干呕而咳也。然水之为病不一,故曰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皆有水气之证,故均以小青龙汤如法加减主之也。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太阳受邪,若无水气,病自在经,若有水气,病必犯府,病府则膀胱气他不行,三焦之水道失通,停上焦则或咳或喘或噎,停中焦则或渴或干呕或满,停下焦则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凡水所行之处,皆得而病之也。小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内散三焦之寒饮,亦汗法中之峻剂,与大青龙汤并得其名,一以治太阳表实之燥热,一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
高学山:伤寒表不解,至发热而咳,为小青龙之正病,下文渴利五症,为小青龙之变病,细看加减自见。表不解,即下文发热是也;心下有水气者,脾肺两家之阳不足,以致不能分布水气,而屯积于心下也。然此症之表不解,非风寒之邪不解于表,盖因水气屯积心下,将胸分之阳抬高,而不容宽展,于是逼虚阳于上故热,逆肺金于内而咳也。
恽树珏:按水气,诸家均释作水饮,冠以或字者,为不必悉具之证,其说是矣,但证之经验,有不然者,此病咳与喘为具之证。细循方药,乃专治肺者,是所谓心下有水气,实即肺中有水气也。
李彦师:伤寒,即太阳伤寒提纲之病也,表不解,谓头痛恶寒发热之症未罢也。心下,胃之分也;水气,水饮也。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凋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夫心为阳中之太阳,为诸阳主气。脾为中央土,孤脏以灌四旁,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若离官之火不虚,斯中土温而水行,则上输华盖,下通州都,皆无往不利。今火衰无以生土,致脾不为行其津液,而水停心下,故水气上逆,则干呕;射肺,则咳,迫肺,则喘;水蓄而津液不行则渴,水入大肠,则利,胃气虚寒,则噎;阳气不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与小青龙汤,以外解表邪,内散水气也。
【讨论】注家对本条病机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水停心下指何处而言,有说在胃,有言在肺。一般说来,《伤寒论》所云“心下”多指胃言,但本条所述证情的主证,实际在肺,而诸或然证的出现,又非肺胃。总之,小青龙汤主治外有风寒内有饮停者,水停何处当据证而辨,不要过于拘执。发热是外感风寒所致,注家多无异议,唯高学山氏认为是“水寒之气遁虚阳于上”,此说既与仲景原文精神不符,也与临床实践相悖,故不可从。
【方解】本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宣散表邪,通畅阳气的作用;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温肺散寒,涤痰化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此即内经所谓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之意。诸药合用,共为解表涤饮,表里双解之剂。综上分析,可见本方重在涤化水饮,故以小青龙命其方名,古人谓取翻江倒海之意。986
对于方下的加减,疑点较多,后世颇有争议。如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均去麻黄。而麻黄为本方主药,且有平喘及利水之功.今去而不用,不易理解。故后世林亿等认为“疑非仲景意”,值得重视。
【选注】成无己: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面解矣。
魏荔彤:小青龙治水气者,治在里久积之阴邪,治风寒者,治胸膈暂郁之热邪。程氏谓下寒类者多上热,一句破的矣。学者识之。费晋卿曰:此方全为外有风,内蓄水而设,所以不用石膏者,因水停胃中,不得复用石膏以益胃之寒,故一变而为辛散。外去风而内行水。亦名曰青龙者,亦取发汗,天气下为雨之义也。陈古愚曰:此寒伤太阳之表而不解,动其里水也。麻桂从太阳以祛表邪,细辛入少阴而行里水,干姜散胸前之满,半夏降上逆之气,合五味之酸,芍药之苦,取酸苦涌泄而下行。既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缓之者,令药性不暴则药力周到,能入邪气水饮互结之处而攻之。凡无形之气从肌表出,有形之水饮从水道出,而邪气水饮一并廓清矣。
柯琴:夫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水气入心则为汗。一汗而外邪顿解矣。此因心气不足,汗出不彻,故寒热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其咳是水气射肺之征;干呕,知水气来入于胃也.心下乃胞络相火所居之地。水火相射,其病不可拟摹。如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于肠胃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耳。惟发热干呕而渴,是本方之当症。此于桂枝汤去大枣之泥,加麻黄以开玄府,细辛逐水气,半夏除呕,五味干姜以除咳喘。以干姜易生姜者,生姜之味气不如干姜之猛烈,其大温足以逐心下之水。苦辛可以解五味之酸,且发表既有麻黄细辛之直锐,更不藉生姜之横散矣。若渴者,是心液不足,故去半夏之燥热,加瓜萎根之生津,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与喘者,病机偏于向里,故去麻黄之发表,加附子以除噎,芫花茯苓以利水,杏仁以定喘耳。
钱潢:小青龙乃辛温发散,敛逆之药,故用桂枝全汤,去姜枣而兼麻黄之半,又加干姜细辛者,一以助麻黄桂枝之辛温发散,李时珍谓使寒邪水气从毛孔中散,一取其缓中去寒。温肺泄肺之功也,更加芍药五味者,所以收肺气之逆,皆控御节制之法也。……张元素云,细辛味辛而热,温少阴之经,能散水气,去内寒。李时珍谓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宣之,五味芍药,所所以收肺气之逆也。李东垣曰,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宜与干姜同用,有痰者,以半夏为佐,皆本诸此也。……既见微利,则知水气下走,当因其势而导使下泄,去麻黄者,恐内外两亡津液也,此说亦通。然表寒重而全未解者,尚当斟酌,若竟去麻黄而留芍药五味之酸收,其如伤寒表不解何?……此条或渴之证,乃水寒在胃,下焦之气液不得上腾而为涕唾,故渴。心下既有水气,岂可亦以瓜萎根为生津而用之耶?若未以为然,观下文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则知不必以撤热生津为治矣。若必用撤热,胡不去干姜之辛热耶?况半夏本辛滑之品,诸家俱以其燥津液而去之,何也?李时珍本草列之滑剂中云:引痰涎自小便去者,则半夏茯苓之属。又云:半夏南星皆辛而涎滑,皆泄湿气,通大便,盖辛能润,能走气,能化液也。或以为燥物,谬矣。湿去则土燥,非二物性燥也。以此推之,必非仲景所加,非王叔和即成无己辈,仿佛小柴胡汤之加减而增入也。以致朱奉议陶节庵辈,凡遇渴证,必去半夏而加瓜萎根,曾不梢揆时义,察其阴阳寒热.而率意妄为加减。每效前人之非而不觉,谓之一代名家,是耶非耶?噎者,心下有水气而胃气不通也。所谓水寒相搏,其人必馏。噎与馏同,盖呃逆也。夫呃逆,有火呃实呃冷呃之不同。此水寒相搏,故加附子以温散之,若寒甚而阳气虚者,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其虚阳亦可。小便不利而少腹满,为下焦无火,不能气化而出也,真阳不足,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则可矣。茯苓不过味淡渗泄而已,岂能助下焦气化之功哉?喘为肺气逆满之证,加杏仁以助麻黄利肺气可也。若加杏仁而去麻黄,施之于表不解之伤寒,恐未切当。若肺虚而喘,则又宜补不宜泻,非惟麻黄当去,并杏仁亦不可加矣。987
尤怡:微利者,水渍入胃也。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故去麻黄之发表,而加芫花之行水。渴者,津液不足,故去半夏之辛燥,而加瓜萎之苦润。若饮结不布而渴者,似宜仍以半夏流湿而润燥也。噎者,寒饮积中也。附子温能散寒,辛能破饮,故加之。麻黄发阳气,增胃冷,故去之。小便不利,小腹满,水蓄于下也。故加茯苓以泄蓄,不用麻黄,恐其引气上行,致水不下也。喘者,水气在肺,故加杏仁下气泄肺。麻黄亦能治喘而不用者,恶其发气也。
吴谦: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参考用量】根据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的古今医案350例资料统计,小青龙汤原方用药情况如下:桂枝最大用量47克,最小用量0.3克,常用量6-15克。麻黄最大用量47克,最小用量0.5克,常用量6-9克。芍药最大用量47克,最小用量1.2克,常用量8-10克。干姜最大用量47克,最小用量0-5克;常用量6-9克。甘草(炙)最大用量47克,最小用量0.9克,常用量6-10克。半夏最大用量40克,最小用量1.5克,常用量6-10克。细辛最大用量40克,最小用量0.21克,常用量3-9克。五味子最大用量40克,最小用量0.9克,常用量6—9克。我们将医案中药物常用量与原方中用药量做一比较,发现用药剂量多数较原方用量偏小,尤其是细辛,平均用药量仅为6.4克。笔者认为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本医案中收集的医案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儿科医案,而仲景原方则为成人所设。2.仲景原方为水煎剂,而本医案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散剂。3.细辛本身有毒性,这已被现代药理研究所证明,其毒性可使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亡,故现代医生在细辛用药量上较为慎重。本统计医案中细辛最大用量达40克,为水煎剂,病人服后并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但病案中亦有1例仅服用9克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后经抢救方脱险,所以,细辛在用药量上应因人、因地、因煎服法而定。
【煎服法】该方原煎服法为:此八味,用水一斗,先煎煮麻黄,待煎剂减去二升时,去掉上面的浮沫,然后加入其他药物,煎至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如果见有口渴,原方去掉半夏,加瓜萎根三两。若见微利,则去掉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到红色即可。如果患者出现呃逆现象,则去掉麻黄加炮附子一枚。如果见有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者,去掉麻黄加茯苓四两。若见喘促,则去掉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988
现代临床使用本方多为水煎日服,但亦有制成散荆,开水送服者。若病情严重者,还可采取水煎后鼻饲方法。本方属辛散峻烈之剂,在临证时,对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机能虚衰的患者,应当慎用。
【方用范围】1、小青龙汤治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和剂局方》细辛五味子汤(即本方)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御药院方》小青龙汤治妇人霍乱呕吐。《千金方》脚气上气喘息,初起有表邪者,本方加槟榔。《农医学六要》小青龙汤,用于杂病之腹胀水肿症,以发汗而利水。《医宗金鉴》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汤加杏仁。《张氏医通》小青龙汤治上冲头痛,发热恶风,或白膜血斑由咳嗽者。《眼科锦囊》有血证者最忌桂枝,不甚忌麻黄。用此方时,宜稍为变通,去桂枝,留麻黄,再加生石膏,服之亦可愈病.且妥善无他虞。《医学衷中参西录》
2、李氏,钱氏应用本方颇有体会,他们提出的辨证要点给人以明确的临床指标:(1)咳嗽,喘息,痰多而清稀; (2)恶寒,特别是背部有显著的寒凉感; (3)干呕,甚则呕吐清水,多因咳诱发;(4)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细滑、弦细; (5)口渴,或发热,一般发热不高。李氏等提出的指标,可法可去,不必悉具,只要有(1)、(2)、(4)条就可认为是本证。《上海中医药杂志》、《江苏中医》近人多以小青龙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叶氏常用在支气管哮喘有发作预兆时,或已突发时,观察到能起顿挫作用。《江苏中医》时氏用本方治疗支气管炎60例中属寒证者,有效率在80%以上。《上海中医药杂志》王氏用本方治疗嗜酸性白血球增多性哮喘也获良效。除支气管哮喘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也常用本方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有人用本方治疗肺心病的“寒饮型”其疗效也较为满意。《湖南医药杂志》
3、关氏等对小青龙汤证古今医案350例统计结果表明,小青龙汤广泛地应用于中、西医各种疾病之中,中医以肺脏疾患,西医以呼吸系统疾病多见。在350例病案中,具有中医病名诊断者26种,其中咳嗽、喘证,风寒感冒占85%。儿科常用于肺痨、百日咳。胡炳文老中医用本方治疗癫痫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妇科方面用于治疗带下、乳癖。此外,尚广泛用于水肿病.具有西医病名诊断者达31种,最常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日本汉医用本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急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较为多见,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本方还可应用于治疗青光眼等疾患。总之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各种疾病的诊断指标为;喘,咳嗽,咯痰,发热,恶寒,胸闷,舌淡或淡胖,苔白或腻或滑,脉浮、弦、滑等。 《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989
医案选录  案一喘证(支气管哮喘并肺气肿)  病历159310号,高××,男性,51岁,农民,居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1966年9月10日初诊。去年冬季患“喘病”经服药治疗而愈,近几日来莫明原因而又发“喘病”,呈发作性喘,喘则不能平卧,每次发作均先突然喘,喘甚则咳嗽,胸部憋闷不适,有少量白或黄痰。每天可有如上发作1-3次不定,但每夜不能平卧。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既往无其他病史。查体,发育及营养一般,舌被稍白腻之苔,脉象滑数,100次/分,胸廓呈桶状,两肺呈现低调鼓音,肝肺界下降至右锁骨中线第七肋间,心浊音界消失,心音遥远,心律整齐,未闻杂音,心率100次/分,两肺满布干性罗音。腹部因喘而腹肌紧张,未能触及肝脾,但右肋弓下4.O公分内仍有浊音,颇似下降之肝。随取小青龙加味:麻黄12克五味子10克半夏12克桂枝10克赤芍12克细辛3克干姜9克甘草60克白果12克。9月12日二诊,服药3剂,喘明显减轻,已能平卧,痰色变黄,食欲不振,舌苔转净,脉象变弱而和缓。两肺罗音消失。此邪去大半,但有化热之势,仍以前方加生石膏12克,再服4剂。9月15日三诊:喘症全部消失,除有少许咳嗽黄痰之外,余症均除,舌苔稍白腻,脉象缓和,78次/分,嘱将前方再服4剂后,另用4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为其善后调养。 《张仲景药法研究》
案二咳嗽  孙某,男,55岁。1985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咳嗽,气短,微恶风寒,咯痰清稀量多近二年,每感寒尤甚。今年入秋,咳嗽频作,痰稀如水,甚则夜间气短,难以平卧。脉象弦细,寸浮尺弱,舌淡苔白而润,形体消瘦,面足微肿。此为风寒外袭,引动内饮喘咳之证。治宜辛温散寒,温中化饮为法,佐以纳气之品。以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克,桂枝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苏子10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3剂,水煎服。12月17日复诊:咳嗽、气喘症减,痰量较少,但面足微肿,入夜难平卧。遵前法,守上方,将茯苓量加至25克,2剂,日服1剂,水煎服。12月20日三诊:咳嗽气喘,微恶风寒,诸症大减,夜已平卧入眠。守上方加党参15克,紫菀15克,补骨脂15克,2剂。12月23日四诊:痰量大减,咳喘微作,唯足微肿。守上方又投2剂,并嘱注意外感,并服双补脾肾丸以巩固疗效。《黑龙江中医药》
案三肺胀(肺气肿)顾xx,女,56岁,工人。肺气肿多年,天寒辄发,迩来胸板气短,发热恶寒,体温38℃,咳嗽,喉有粘痰,烦扰羞明,口干思饮不多,脉浮弦略带滑,舌苔薄白黄。脉症结合,与《金匮》肺胀近似,姑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法:蜜炙麻黄3克,桂枝5克,炒白芍9克,鲜生姜三片,肥大枣12克,炙甘草4克,光杏仁9克,五味子4克,捣干姜2克,北细辛3克,法半夏9克,通草4克,生石膏30克。服5剂,得微汗,寒热胸板、咳痰、气短均较好转。口干思饮次数亦见减少,体温37.4,肺之郁热宿饮,已有宣化之机,效不更方,原方再进5剂而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990
案四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陈××,女,14个月。初诊:1978年10月3日。其母代诉:咳嗽喉鸣,但无明显发热,饮食二便尚可。已一个多月,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神志清醒,稍微倦怠烦躁,哭吵不安。鼻上青筋明显,指纹色红紫,斜向内侧,已达气关。舌质淡红,苔白,中间稍厚腻。双肺闻及哮鸣音及湿性罗音。诊断:急性支气管炎。辨证:风寒咳嗽。原因脾气素虚,乳食不能运化,较易聚湿酿痰,水饮内停,加以风寒外袭,致肺气失宣,而痰阻肺络,喘咳缠绵。治宜宣肺解表,兼化痰通络理气,止咳定喘。拟小青龙汤合三拗、二陈加减化裁。药用:麻黄1克,细辛0.6克,姜半夏1克,北五味1克,生姜1片,苦杏仁1.2克,鱼腥草3克,天竺黄1克,陈皮1克,茯苓1.5克,甘草1克。水煎服,日1剂。2剂后,即霍然而愈。《朱清录医疗经验》
案五失音刘××,男,42岁,农民。1982年1月21日就诊。自述于去年5月,因感冒咳嗽,声音不扬失治而致音哑不能出声,伴耳聋,胸闷。某医先后用麻杏甘石汤、养阴清肺汤等方加减治疗无效。见患者形体肥胖,微有咳嗽,咳声有力,吐白色痰涎;时泛吐清水,胸闷,口渴喜热饮,饮而不多。舌质淡红,苔黄而润,脉濡缓。余用苓桂术甘汤从痰饮着手。处方;茯苓15克,桂枝6克,白术12克,甘草3克。2剂。二诊(1月24日)。病情无明显好转,且胸闷更甚,如有窒息之感,脉舌同前。拟祛散寒邪,宣利肺气,温化痰饮为治。以小青龙汤加减:桂枝7克,麻黄7克,杏仁6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五味子6克,法半夏6克,细辛4克,桔梗6克,枳实7克(后学按:此枳实之用何意?)。3剂。三诊(1月26日)。症见好转,声音虽仍有嘶哑,但其讲话能听清楚,耳聋、胸闷及泛吐清水均减轻。方已中病,继服3剂。 四诊(1月29日):声嘶耳聋全愈,胸闷咳嗽已罢,以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善后,随访一年未复发(后学按:善后之药为六君子汤)。  《江西中医药》
案六  呕吐(幽门不全性梗阻)  赵×X,男,48岁。1985年9月4日初诊。患者半年来经常在饭后2-3小时发生呕吐,呕吐物为涎沫夹杂食物残渣,遇寒加重,时发时止。伴脘腹闷胀,暖气纳呆,消瘦乏力,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蠕动增强,幽门钡剂通过缓慢。西医诊为幽门不全性梗。病机为寒犯胃腑,水饮中阻,寒饮互结,中阳被遏,脾运无力,胃失和降而致本病。治宜温阳化饮,予桂枝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干姜8克,麻黄6克,细辛3克,半夏15克,五味子9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两煎合和约250毫升,一日分3-4次空腹服之。3剂后呕吐基本消失,惟腹胀明显,上方加炒莱菔予30克,砂仁6克,连服6剂,诸症尽愈。1986年6月18日随访,身体健康,呕吐从未复发。《河南中医》991
案七水肿(肾病综合征)  马某,男,5岁,1985年1月21日初诊。全身浮肿,小便短少三个月。经某医院诊为肾病综合征,治疗无效,且逐渐加重。查患儿高度浮肿,按之不陷,腹胀满,双目闭合,阴茎肿如枣大,小便癃闭,屡用速尿亦不见效。伴呕恶不食,咳喘胸闷,苔白腻,脉滑数。此乃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水溢肌肤而为肿提壶揭盖而下道自通。药用小青龙去五味子(后学按:因其收敛?)加陈皮6克,杏仁6克,鱼腥草8克,石膏15克,防己6克。1剂后小便通利,肿减喘平,已思食。守上方并配合咳喘合剂治疗二十余天,诸症消失,尿检无异常。  《河南中医》
案八痹证(肩关节周围炎)  余××,女,49岁。1984年8月3日初诊。左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已近一年,时轻时重。近日增剧,并现红肿,西医诊为“肩关节周围炎”。舌淡红,苔白滑中微黄,脉浮紧。时虽盛夏,然其本为寒湿所致,故不拘时令,以小青龙汤加石膏治之:生麻黄5克、川桂枝5克,赤、白芍各12克,法半夏10克,北细辛3克,生、干姜各2片,生石膏15克,生葛根15克,生姜黄10克,六一散15克。服3剂后,疼痛顿失,红肿亦退,活动无碍,继上治疗2剂告愈。《四川中医》
案九  闭经戴x×,女,30岁,湖南湘潭县南谷乡人。1975年10月中旬,余随医疗队入南谷。20日晚,一农夫匆匆而来请余出诊。急赴病家,农夫诉其妻卧床2日,恶寒发热无汗。询病史一年来常吐痰涎,咳引胸痛,且闭经一年。病者前额肌肤灼热而躯体覆以棉被,脉紧而滑。余以为当务之急,乃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为大法。投以小青龙汤。处方: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白芍、五味子各10克,细辛4.5克,甘草5克,1剂,即煎服。次日,余自思学识浅薄,秋用小青龙汤,方中麻桂姜辛,性味辛烈,安否?遂邀医疗队西医师周老一同随访至病家。迎见病妇在厅堂打扫,与卧床就诊时判若两人。其述服药后汗出热退喘平,思食,服稀粥已两次。当晚并见月经来潮,经量中等。《新中医》
案十  肺水肿  廖某,男,19岁。原有风湿病史,7月23日咳嗽,咯血痰,呼吸困难,胸闷如压,两下肢浮肿,左心前区及右侧背部听到散在小水泡音,24日咳出血性泡沫痰150毫升,浮肿加重,烦躁不安,不思饮食,小便减少,X线等检查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肺水肿,用强心剂、镇静剂、吸氧而病情未见好转,使用本方加减治疗。予麻黄6克,白芍6克,桂枝4.5克,炮姜4.5克,细辛1.8克,五味子6克,制半夏6克,桔梗6克,杏仁9克,黄芩6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服1剂,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好转。两天后,原方去桔梗,杏仁,泽泻,加瓜萎仁9克,炙麻黄9克,大腹皮15克,服后咳嗽、咯血、痰量显著减少(40毫升左右)。心音清晰,两侧水泡音消失,逐日尿量增多,8月11日X线检查,肺水肿完全吸收。《伤寒论方古今临床》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注脚】〔1〕心下有水气:“心下”之病位可有两说:一指肺部;一指胃脘。曰为肺部,即《金匮》第12篇第11条所谓的“膈上病痰……必有伏饮”之说也。曰为胃脘,这需要从《内经》去求索。《素问咳论》有这样一段问答:“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致肺则肺寒(按: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肺手太阴之脉起 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总之), “形寒饮冷则伤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即外感寒邪,内食生冷,皆可伤及于肺,肺被伤, 故发为咳喘等症。
〔2〕噎:指咽喉部气逆梗阻感。
〔3〕少腹:少,通小。少腹,概指下腹部。
〔4〕熬:《说文火部》:“熬,干煎也”。与烘、炒、焙意近。
【提要】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证治。
【简释】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概括了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肺中伏饮)之病机。如此病机证候,《金匮》第12篇第11条论述最明确。其原文大意是说:痰饮潜伏于肺,肺气不利,故经常可见胸满喘息、咳吐痰涎等症。一旦气候骤变,或外感风寒,引动伏饮,内外合邪,病情加重,不但“满喘咳吐”等伏饮症状加剧,而且并发恶寒、发热、无汗或背痛腰痛等表证。所以用外散寒邪,内蠲水饮的小青龙汤主治。方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兼能宣肺平喘;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内积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亦制约温燥药之辛散;炙甘草调和诸药。原文所述或见证候,是水饮潜伏于肺,波及相关脏腑之病变。尤在泾:“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于,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之而为病,而其治法,虽各有加减,要不出小青龙之一法……加减法。微利者,水渍入胃也。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故去麻黄之发表,而加荛花之行水"。渴者,津液不足,故去半夏之辛燥,而加栝蒌之苦润。若饮结不布而渴者,似宜仍以半夏化湿而润燥也。噎者,寒饮积中也。附子温能散寒,辛能破饮,故加之。麻黄发阳气,增胃冷,故去之。小便不利,小腹满,水蓄于下也,故加茯苓以泄蓄水,不用麻黄,恐其引气上行,致不下也。喘者,水气在肺,故加杏仁下气泄肺。麻黄亦能治喘,而不用者,恶其发气也。”
按:小青龙汤证的五种或然症及加减法中,“噎者, 去麻黄,加附子”应深入领悟。小青龙汤证的基本病机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即外寒内饮。方中麻黄止咳平喘之功,取其辛温宣发向上向外之力,这种功力对发越外邪有利,而对下焦阳虚、水寒之气上逆所致的 “噎”则不利〔《金匮》第12篇第36条:“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故“去麻黄” 之发越阳气,“加附子”之补助阳气,确为上工治本之加减法也。
【方歌】
小青龙汤桂芍麻,五味姜辛草半夏,
外寒内饮咳喘病,肺胀化热石膏加。89
【方证鉴别】
1.小青龙汤证与大青龙汤证(38)两方证同属表里俱病之证,而病机有所不同:大青龙汤证虽热闭于里,但表证为多,以不汗出而烦躁为特点,治以发汗为主;小青龙汤证虽“伤寒表不解”,但饮伏于里为重,以咳喘为特点,治以化饮为主。尤在泾说:“大青龙合麻、桂而加石膏,能发邪气,除烦躁;小青龙无石膏,有半夏、干姜、芍药、细辛、五味,能散寒邪,行水饮,而通谓之青龙者,以其有发汗蠲饮之功,如龙之布雨而行水也。夫热闭于经,而不用石膏,汗为热隔,宁有能发之者乎?饮伏于内,而不用姜、夏,寒与饮搏,宁有能散之者乎?其芍药、五味,不特收逆气而安肺气,亦以制麻、桂、姜、辛之势, 使不相惊而相就,以成内外协济之功耳。”
2.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18) 两方证均为外邪引动宿疾,肺气上逆,属标本同治之法。然外感表证有虚、实之分,宿疾有喘疾、水饮之别,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表虚,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加厚朴、杏子降气定喘;小青龙汤证为表实,方以麻、桂辛温解表,桂、芍调和营卫,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温化水饮、敛肺止咳。
【大论心悟】 小青龙汤用途提要与“六辨”经验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主方祖剂。医圣张仲景于《伤寒论》之本条与下条,用之治疗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证候;于《金匮‘ 痰饮咳嗽病》篇之35-41条,用之治疗“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证候,以及正虚之人用之不当出现变证的处治方法。并于该篇第23条曰亦治“溢饮”。此外,于第22篇第7条用之治疗 “妇人吐涎沫' 总之,医圣用小青龙汤通治伤寒与杂病所致寒饮咳喘病,可知其用途之广。
古今医家继承和发挥了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用之广泛治疗内科病、内科病兼妇人病、小儿病、皮肤病、五官病之小青龙汤证,这丰富多彩的各家独到经验及误用教训,详见下列“验案精选”。
现代研究仲景学说的大家刘渡舟先生善用小青龙汤,总结出用好该方的“六辨”经验,引述如下:
第一,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目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见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
第二,辨咳喘:可见几种情况,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则加重。
第三,辨痰涎:肺寒金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凉。
第四,辨舌象: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可见舌质淡嫩,舌体胖大。
第五,辨脉象:寒饮水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
第六,辨兼证: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运行而变动不居,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六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关于小青龙汤的加减用药,仲景已有明训,此不一一重复。根据刘老经验,常在本方基础上加茯苓、杏仁、射干等药,以增强疗效。
小青龙汤虽为治寒饮咳喘的有效方剂,但毕竟发散力大,能上耗肺气,下拔肾根,虚人误服,可出现手足厥冷,其面翕热如醉状等不良反应。因此,本方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类以温化寒饮,此即《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精神。(《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第18页)
细辛用量考究
细辛是一味常用中药,中药学典籍《本经》说:“细辛一名小辛,味辛,温,无毒。治咳逆,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细辛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解热、抑菌、抗炎、抗痉厥、局部麻醉等多种作用,但其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黄樟醚用之过量,则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等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由此可见,古人“细辛不过钱”的戒律有其实践性和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细辛的内服用量是1~3克。因此,至今医生开方,若细辛用量超过3克,必须特别签字,以示负责。但是,目前有不少临床报导,重用细辛10~30克,最多者用到180克,未发生毒性及不良反应,却收到满意疗效。这就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医家对细辛的用量为何如此悬殊呢?道理何在?考究如下。90
1.“细辛不过钱”的由来与条件
“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始于宋*陈承撰写的《本草别说》,原书已佚失。《本草纲目》记载说,“承曰:细辛 ……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这就明确规定,细辛不过钱是指“单用末”,即单味用,作散剂服。若用于汤剂加入复方,则另当别论。
需要说明,目前的细辛商品多为全草,而古人用细辛是用其根部。如《名医别录》说:“细辛生华阴山谷,二、八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指出:“其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二、八月采根,阴干用。”还有许多古代本草书籍,在谈及细辛的采集时均说取其根部入药。古人用细辛只“采根”的经验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王智华等《上海中医药杂志》经 过对细辛根末与全草煎剂所含挥发油及黄樟醚的测定分析后指出:在相同剂量下,细辛根末中的挥发油含量近乎细辛全草煎煮10分钟后的3倍;又在相同剂量下,根末所含挥发油中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分别是全草煎煮10、20、30分钟的4倍、12倍和50倍(细辛全草煎煮时间越短,其煎液中的黄樟醚含量越高,故与根末中黄樟醚含量的相对倍数越低上述说明,根末中的有效成分与有毒成分均明显高于全草煎剂。还需要明确,黄樟醚的挥发性胜于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所以,经煎煮30分钟后,煎汁中还保存着一定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已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毒害。这就提示:细辛服用散末不论是根还是全草,都不可用大量,大量必须入汤剂。
综上所述,所谓“细辛不过钱”应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是用单味;二是用散剂;三是用根部。如果是用细辛的全草并加入汤剂复方中,则不必受“细辛不过钱”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有必要对经典医籍进行探讨。
2.《伤寒杂病论》有关细辛用量的探讨《伤寒杂病论》中所有涉及细辛的处方,统计结果是:《伤寒论》用细辛的方剂共6首,其中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均用细辛三两;麻黄细辛附子汤用细辛二两;第316条真武汤加减法曰“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乌梅丸用细辛六两。《金匮要略》用细辛的方剂共13首,其中射干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等5方均用细辛三两;厚朴麻黄汤、大黄附子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等4方均用细辛二两;赤丸用细辛一两;白术散后加味法曰“…… 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防己黄芪汤后加味法曰“……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侯氏黑散用细辛三分。上述统计可知,仲景用细辛的方剂共19首,有3种剂型。一是入复方汤剂,用量1~3两;二是入复方丸剂;三是人复方散剂。其中以汤剂居多,共15方,丸与散剂各2方。关于汉代与现代药物用量的折合量,考证说法不一,有汉代一两折今3克、10克、15克等不同认识。即以最小折合量计算,汤剂在汉代用1~3两,当今用3~9克,亦并非“细辛不过钱”。而仲景所制丸、散剂之细辛用量,经折算后均少于3克,可见其丸剂与散剂确实是“细辛不过钱”。仲景用细辛配入复方中,常用于温肺化饮以止咳平喘;或取其激发肾气以驱除邪入少阴之寒邪;或取其通阳之功以化气行水;或取其行滞之效以散结止痛等。但细辛芳香最烈,故其用法用量,最应讲究。
3.现代临床用大剂量细辛疗效探讨 当前,用细辛治病多为复方汤剂,其用量之大,大大突破超过了“细辛不过钱”的限制。例如:王华明等《上海中医药杂志》报道用小青龙汤治疗痰饮伏肺所致的支气管哮喘,方中用细辛6~9克,或重用9~15克。刘文汉《中医杂志》治头痛用细辛30克。刘贵仁《陕西中医》治头痛、哮喘、脑梗死、冠心病等,用细辛10~30克,在治疗顽痹(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重用细辛50~180克,且长服10个月之久。笔者临证,常用细辛6~12克配入复方汤剂,治疗痰饮咳喘、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阴寒性病证。上述重用细辛治疗各种病证,服药后均未发生过毒副反应,都取得较好疗效。但要明确,重用细辛必须煎煮30~40分钟,这是既取效而又不中毒的奥妙。若“单用末” 口服,还应遵守“细辛不过钱”的戒律。何永田《浙江中医杂志》采用细辛散剂吞服治疗寒性疼痛,从1克开始,每日递增至4~5克时有胸闷、恶心等。91
结语根据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理研究,细辛用量可以掌握如下原则:若用单味作散剂口服,特别是用其根部,仍应遵守“细辛不过钱”的戒律;若用全草入于复方汤剂,则不必受“细辛不过钱”的限制,但也不是用量越大越好,要结合具体病情掌握用量,如对于沉疴顽疾,小量无效时,可适当逐步加大用量。吕志杰《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验案精选】
〈一〉内科病
1.内饮外感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1)咳嗽口不渴,当脐痛,而脉细,头常眩晕。此乃手足太阴二经,有寒饮积滞,阻遏清阳之气,不能通达,故一月之中必发寒热数次,乃郁极则欲达也。病将四月,元气渐虚,寒饮仍恋而不化。先以小青龙汤蠲除寒饮、宣通阳气,再议。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诒按:此内饮而兼外寒之方,一月中寒热数次,或因兼感外邪,则此方的对矣。《增评柳选四家医案——王旭髙医案》第202页
(2)王某某,男,45岁。患者咳喘已十余载,往往冬发夏愈。今年起,自春及夏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背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饮邪内停,阻遏阳气,肺气失宣。治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阳。处方:炙麻黄3克,桂枝9克,姜半夏9克,五味子3克,干姜4克,白芍9克,细辛1.8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复诊:投青龙剂后,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亦减,前既中肯,毋事更张。原方干姜加至6克,细辛加至3克。三诊:青龙剂已服6剂,咳喘全平,已能穿单衣,睡席子, 夜寐通宵,为除邪务尽计,原方再服3剂。四诊,诸恙悉减,惟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必及肾,配都气丸常服,以图根除。顾介山.《江苏中医》
(3)柴某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10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 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内温肺胃以散水寒。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卧能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以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第18页
(4)余曾治虚性哮喘,病发多年,每冬必犯,发作时病势严重,痰吼气促,不能平卧。余诊其脉,尺沉细无力,寸关部亦都细弱。治以小剂的小青龙汤,加蛤蚧尾一对,分三次服,服后喘息顿减,亦能平卧,连服七八剂,诸症消失。《伤寒论临床实验录》第66页
原按:小青龙汤治支气管性哮喘有很好的效果。曾用小青龙汤治愈不同类型的哮喘35例,有的病势严重,乃至窒息。虽输氧、注射肾上腺素,亦不见减轻,后用小青龙汤加减治愈。本方治哮喘,必须善为加减,若不察其寒热虚实,遽投以小青龙汤,恐不一定见效。
2.寒饮化热哮喘(支气管哮喘) 孙某某,男,57岁。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5年,每逢冬季均发作,近年来一年四季常发。曾投各种西药无效,近10天病情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剧烈,痰多色黄,黏稠难咯。曾去某医院急诊,给静脉注射氨茶碱,并加沙丁胺醇喷雾吸入,然哮喘未能缓解,仍端坐呼吸,动则气急,身热汗出,脉滑而数,舌质紫暗苔黄腻。两肺密布哮鸣音,未闻及明显湿啰音。胸透提示:肺气肿,右心缘饱满。心电图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及右心肥大。中医辨证:寒痰热化,痰盛壅阻,肺失宣肃。治拟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处方:重剂小青龙汤加生石膏30克、鱼腥草30克、开金锁30克、鲜竹沥30克 (口服)以助清化热痰。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当晚服药1剂后约1小时气喘即平,未见明显出汗,两肺哮鸣音大减,睡眠转佳。翌日精神好转,咳痰易出,气急消失、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再拟原方继服2剂,以后递减本方剂量,并加入补肾纳气、固本培元之品调理。后随访,哮喘未复发。王华明《中成药》
按:此案病机为寒饮化热,临证时小青龙汤证常见如此变化。处方即师《金匮》第7篇第14条小青龙加石膏汤之法。92
3.肺胀季姓妇,年约三旬,住本镇:原因:乙巳二月,外感风寒,内蓄痰饮,抟结于中,不得下降,致成斯疾。症候:咳喘,倚息不得卧,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胸闷不舒,心痛彻背。诊断:脉沉而滑,舌苔白腻,此风寒痰饮,内外抟结,肺气不得下降而成肺胀也。疗法:用小青龙汤以驱风寒,合瓜蒌薤白汤以蠲痰饮。处方:麻黄四分,桂枝四分,淡干姜五分,北细辛四分,生白芍钱半,五味子五分,甘草五分,瓜蒌仁三钱(杵),干薤白三钱(白酒洗捣)姜半夏三钱。次诊:服后得汗,而寒热喘息俱平,惟身痛咳嗽未已,易方以桂枝汤和营卫,加干姜、五味子各五分,细辛三分以治咳。效果:一剂效, 二剂更瘥,因贫不复延诊,遂渐愈。《重订全国名 医验案类编》(袁桂生)第86页
廉按:小青龙汤为治风寒外搏、痰饮内动之主方,临症善为加减,莫不随手而愈。况合瓜蒌、薤白辛滑涤痰,当然奏效更速。接方桂枝汤加味,修园治身痛咳嗽。凡夹痰饮者,辄用五味、姜、辛,推为神应之妙法,故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不可不悉心研究也。
按:此案症见“心痛彻背”,可见其肺病日久,累 及于心,为心肺同病证。处方用“合方”之法,心肺兼治而获效。该方发表之药剂量较小,故表证未解也。
4.形寒饮冷咳喘
(1)水浴形寒,致发咳咳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初诊十月十八日。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张君志明为余之好友,尝患疗毒。自以西药治之,增剧。因就余以中药治愈,乃叹中药之神。自后恙无大小,每必垂询,顾余以事冗,居恒外出,致常相左。某晨,君又贲临,曰:咳嗽小恙耳,何中医久治不差?并出方相示,则清水豆卷、冬桑叶、前胡、杏仁、赤苓、枳壳、桔梗、竹茹、牛蒡、贝母、瓜蒌皮、冬瓜子、枇杷叶之属。因询之曰:君于夏月尝习游泳乎?曰:然。君之咳遇寒则增剧乎?曰:然。余乃慰之曰:此证甚易,一剂可愈,幸毋为虑。因书上方与之。越二日,来告曰:咳瘥矣。即为书下方调理焉。二诊:10月20日。咳已痊愈,但觉微喘耳,此为余邪,宜三拗汤轻剂,夫药味以稀为贵。净麻黄六分,光杏仁三钱,甘草八分。《经方实验录-附列门人治验》第50页)
原按:余屡用本方治咳,皆有奇效。顾必审其咳而属于水气者,然后用之,非以之尽治诸咳也。水气者何?言邪气之属于水者也。如本案张君因习游泳而得水也。其一例也。又如多进果品冷饮,而得水气,其二例也。又如远行冒雨露,因得水气,其三例也。更如夙患痰饮,为风寒所激,其四例也。凡此种水气之咳,本汤皆能优治之。顾药量又有轻重之分,其身热重,头痛恶寒甚者,当重用麻桂。其身微热、微恶寒者,当减轻麻、柱,甚可以豆豉代麻黄,苏叶代桂枝。其痰饮水气甚者,气重用姜、辛、半、味,因此四者协力合作,犹一药然,吾师用五味尝多至三钱,切勿畏其酸收。其咳久致腹皮挛急而痛者,当重用芍草以安之。否则,轻用或省除之,奏效不一。要之,小青龙方证,在里为水气,在表为咳(咳之前喉间常作痒)。其表证之重轻,初可勿拘,其舌苔亦不必限于白腻,遑论其他或喘或渴或利或噎哉!此皆经验之谈,不必泥于书本者也。本年夏,好友多人皆习游泳,耽之不倦,虽雨天不已,一月前后,十九患咳,余悉以本汤加减愈之。
曹颖甫曰:予近日治丁姓妇十年痰饮,遇寒即剧,日晡所恶寒而喘,亦用此方。方用麻黄三钱,细辛二钱,干姜三钱,白术三钱,半夏三钱,桂枝四钱。服经二剂,咳喘略减,而无汗恶寒如故。再加麻黄二钱,合五钱,细辛加一钱,合三钱,外加杏仁四钱、炮附子四钱,效否待明日方知。然则姜生治张君,两用轻剂而即效者,实由本年新病,不同宿疾之未易奏功也。
按:上述按语议论小青龙汤证“心下有水气”之 “水气”之由,并述本方“药量”治用之法,皆经验之谈,学者切识之。曹颖甫先生谈“新病”与“宿疾”疗效之别,此名医经验,诚为可贵。
(2)食冷伤肺,致发咳嗽 张其相兄未出室令爱,首春咳嗽,乃恣食生冷,肺受寒邪、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也。前医初作伤风,以苏、前解表,殊不知邪不在表,不知温肺,致寒不解,咳甚吐血。前医见血,遂改用归、芍、丹皮、苏子、杏仁、贝母以滋肺热。服二剂,遂发寒战栗,手足厥冷,身痛腰痛,咳吐冷水,脉沉细紧,表里皆寒。正合小青龙加附子证,用麻黄、桂枝、细辛、赤芍、干姜、附子、半夏、茯苓、杏仁、甘草。二剂手足回温;四剂通身冷汗大出,咳止大半;再去麻黄、附子,二剂痊愈。若泥吐血阴虚,迟疑其间,安得有此速效耶?《二续名医类案》郑重光、素辅医案第843页93
按:笔者近日(9年8月上旬〉治一42岁女性患者。主诉咳嗽1个月,病之始因,缘于1个月前天气炎热,吃了几天凉米饭而引发咳嗽。就诊于西医,输液用抗生素,无效现阵阵咽痒则咳,无痰。诊脉三五不调(听诊为房颤律,110次分)。有风心病史,曾做瓣膜手术,望舌淡暗苔薄腻黄白相兼。想到“形寒饮冷则伤寒”之训,处方以小青龙汤加附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喉痹经验)服药4剂,复诊:咽已不痒,咳不再发。初服药咳出黄稠,尔后为稀白,小青龙汤既治时咳而痰多,又治咳而无痰,神奇之方也。
5.上盛下虚咳喘 顾,饮邪泛溢,喘嗽,督损头垂,身动喘甚,食则脘中痞闷,卧则喘咳不得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二脏失司,出纳失职。议用早进肾气丸三钱,以纳少阴;晚用小青龙法,涤饮以通太阳经腑,此皆圣人内饮治法,与杂投腻补有间矣。小青龙去麻、辛、甘、芍,加茯苓、杏仁、大枣。《临证指南医案.痰饮》
6.夺精外感咳喘 封左,诊脉浮紧而弦,舌苔干白而腻,身热不扬,微有恶寒,咳嗽气逆,十四昼夜不能平卧。咽痛淡红不肿,两颧赤色。据述病起于夺精之后,寒邪由皮毛而入于肺,乘虚直入少阴之经,逼其水中之火,飞越于上。书曰:“戴阳重症也”。阅前方,始而疏解,前胡、薄荷、牛蒡、杏、贝之品;继则滋养,沙参、石斛、毛燕、川贝,不啻隔靴搔痒,扬汤止沸。夫用药如用兵,匪势凶猛,非勇悍之将,安能应敌也?拙拟小青龙、二加龙骨汤,一以温解寒邪, 一以收摄浮阳,未识能挽回否?尚希明哲指教。蜜炙麻黄五分,川桂枝八分,大白芍三钱,生甘草八分,熟附片钱半,牡蛎(煅)四钱,花龙骨四钱,五味子(干姜三分拌捣〉一钱,光杏仁三钱,仙半夏三钱,水炙桑皮二钱,远志八分。《丁仁医案》
原按:此案病在太阳少阴二经,呈上盛下虚之局。丁氏以小青龙汤温解太阳寒邪,内定喘嗽;以二加龙骨汤匡扶少阴阳气而摄浮阳,如此配合又寓《伤寒论》治 太少两感证的麻附细辛汤意。然不用细辛,恐其气盛而味烈,不宜于上盛下虚之证。据载,此药服两剂后,气喘渐平;去麻黄,又服二剂,颧红退,继用平淡之剂调理五六剂而痊。
7.血证外感痰喘 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又因感冒变成痰喘,不能着枕,日夜俯几而坐,竟不能支持矣。是时有常州名医法丹书调治无效,延余至。余曰:“此小青龙证也。”法曰:“我固知之,但弱体而素有血证,麻桂等药可用乎?”余曰:“急则治标,若更喘数日,则立毙矣!且治其新病,愈后再治其本病可也。”法曰:“诚然!然病家焉能知之,治本病而死,死而无怨;如用麻桂而死,则不咎病本无治,而恨麻桂杀之矣!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医名,我不与闻,君独任之可也。”余曰:“然。服之有害,我自当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遂与服,饮毕而气平就枕,终夕得安,然后以消痰润肺、养阴开胃之方以次调之,体乃复旧。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而不能行者,盖欲涉世行道,万一不中则谤声随之。余则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凡举世一有利害关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尽然,岂独医也哉?《徐大椿医学全集-洄溪医案-痰喘》
雄(王士雄,字孟英)按:风寒外束,饮邪内伏,动而为喘嗽者,不能舍小青龙为治,案中云“感冒” 是感冒风寒,设非成寒之邪,麻桂不可擅用,记者宜有会心也。
按:此案名医法丹书临证处方“顾虑”之心,古代有之,现今亦如此。医生虽有医术,却不能尽心尽责救治病人,此信任危机也!应加强医患之间的依赖关系,尽医道之天职。(后学按:此乃心声!)
(二)妇人病94
1.妊娠哮喘 郑某某,女,25岁,巳婚,云南省人。患慢性哮喘病已14年之久,现身孕4月余,住昆明军区某某医院,于1959年10月9日邀余会诊。询其病史,始因年幼体弱,感风寒而起病,药、食调理不当,风寒内伏,夹湿痰上逆于肺,经常喘咳,值天寒时令尤甚,迄今病已多年,转成慢性哮喘。症见咳嗽短气而喘,痰多色白,咽喉不利,时发喘息哮鸣,面色淡而少华,目眶、口唇含青乌色,胸中闷胀,少气懒言,咳声低弱,咳时则由胸部牵引小腹作痛,食少不思饮,溺短不清,夜间喘咳尤甚,难于平卧入寐,舌苔白滑厚腻,舌质含青色,脉现弦滑、 沉取则弱而无力。此系风寒伏于肺胃,久咳肺肾气虚,阳不足以运行,寒湿痰饮阻遏而成是证。法当开提肺寒、补肾纳气、温化痰湿治之,方用小青龙汤加附片,处方:附片10克杭芍10克麻黄10克北细辛6克干姜30克桂枝20克辽味子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服上方2剂后,咳吐大量清稀白痰,胸闷、气短及喘咳均巳减轻, 能入睡四五小时,食思见增,唇舌转红而仍微带青色,厚腻白苔退去其半:上方虽见效,然阳气未充,寒湿痰饮尚未肃清,继以温化开提之剂治之。方用四逆、二陈合方加麻、辛、桂,处方:附片200克干姜40克茯苓30克法夏15克广陈 皮10克北细辛8克麻绒10克(蜜炙)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甘草10克。服上方后喘咳皆有减少。治法不变,仍用此方,随证加减药味及分量,共服20余剂后,哮喘咳嗽日渐平息。再服10余剂,病遂痊愈,身孕无恙,至足月顺产一子,娩后母子均健康。《吴佩衡医案》第66页)
原按:昔有谓妇人身孕,乌、附、半夏皆所禁用,其实不然:盖乌、附、半夏,生者具有毒性,固不能服,只要炮制煎煮得法,去除毒性,因病施用,孕妇服之亦无妨碍。妇人怀孕,身为疾病所缠,易伤胎气而不固。审证立方用药,务使邪去而正安,此实为安胎、固胎之要义。《内经》云:“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乃有是病而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当之,故孕妇无殒,胎亦无殒也。余临证数十年,思循经旨,多有所验,深感得益不少。
按:妊娠早期,乌、附、半夏应当慎用;晚期,若辨证准确,可放胆用之。如此经验,详见《金匮妊娠病》篇之“附子汤”相关论述。
2.半产后感寒咳嗽 李子立兄令眷,年三十外,半产后未及满月,便乘凉食瓜果,中秋夜乘凉,外感风寒,即咳嗽恶寒,呕吐痰水,又当经水大行之后。前医不辨外感风寒,犹用调经养血补剂;见咳嗽益甚,又疑去血过多,阴虚咳嗽,再用麦冬、贝母,以致表邪不解,内冷益深,恶寒发热,汗出咳喘(后学按:此为有汗出!),坐不能卧,吐不能食,腹胀作泻,遍身麻木,筋骨冷疼,自疑必死,促备终事。急迎救疗,脉浮细而紧,余曰:“风寒积冷,表里皆邪,须重剂方解,无足虑也。”以小青龙汤加减,用桂枝、细辛、防风、赤芍、附子、干姜、半夏、茯苓、杏仁、厚朴,二剂得冷汗一身,遂喘定得平卧,如斯八剂,表邪解后,咳喘身痛甫退,旋即里冷发作,腹痛下痢白脓,转用附子、干姜、肉桂,合胃苓汤八剂,冷积消,胃气本厚,故易效也。《二续名医类案》(郑重光-李囿医案)第2906页
3.咳喘、痛经 王某某,女,45岁。素患喘疾近20年,尝以中西药治之,病情时轻时重。近几年发作,有加重之势。由亲戚介绍,请笔者诊治。患者面色黧黑,喘促抬肩,口痰不止,形如泡沫,脉弦尺弱,舌淡紫苔白滑;经来小腹痛甚,经血夹杂紫血块;两肺闻及干、湿啰音。辨证为寒饮伏肺,久病肾虚。治宜虚实兼顾,温肺补肾兼施。以小青龙汤原方各10克以温肺化饮;加熟地45克、当归30、陈皮10克、茯苓15克。取金水六君煎之意以补肾健脾,治生痰之源,服药4剂复诊,喘咳大减,听诊肺部啰音减少,且正值月经来潮,痛经不甚,血块不多,原方减轻发散药剂量,略加变通,着重从固本调治。《吕志杰医案》
按:此案患者久病哮喘,上盛下虚,以小靑龙汤合金水六君煎治之而获效,并意外地起到了调经止痛之功。本方之所以对痛经亦有殊效,既是熟地、当归调补冲任、滋阴和血之功,又是小青龙汤温经散寒之效,相得益彰。
4、咳喘、闭经戴某某,女,30岁。卧床2日,恶寒,发热,无汗。询问病史,1年来常吐痰涎,咳引胸痛,且闭经1年。病者前额肌肤灼热而躯体覆以棉被,脉紧而滑。余以为当务之急,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为大法:投以小青龙汤。处方:麻黄、桂枝、半夏、生姜、白芍、五味子各10克,细辛4.5克,甘草5克。水煎服。次日随访至病家,其述服药后汗出、热退、喘咳止、思食。当晚并见月经来潮,经量中等。罗国良《新中医》
按:《金匮妇人杂病》篇说:妇人之病,闪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经文所述,发人深省,夫小青龙汤 多温通之品,不仅能温肺化饮以治咳喘,并且能温通气血以调经通闭,故主治寒饮,而闭经亦通。此“异病同治”之法,治此愈彼之例也。
(三)儿科病95
1.内饮外寒而喘咳(支气管肺炎) 谭某,男孩,7个月。1955年7月上旬,其母抱来就诊。所云:病已10余天,经服中药6天无效。卫生所诊为“支气管肺炎”,打针服西药七八天亦无效。患儿张口喘急,喉中痰鸣,势如拉锯,胸高气满,皮肤灼热无汗,口内多涎,苔薄白而润,指纹浮青,小便清长,大便不泄。时值三伏,脉症合参,系表寒外闭,内夹饮邪,法取小青龙汤辛温散寒逐饮,嘱暂服1剂越日复诊:予问昨不见来?其母答曰:服先生药,病症好转,昨因天雨,有一谭医问之,为处一方,小儿服至第2煎时,气喘又急,随即手足如冰,两目 上翻,牙关紧急,人事昏迷。幸得邻近一老妪,用炒盐揩擦小儿腹胸肚背半时之久,人事稍醒,今烦先生再诊。视其患儿两目不干涩,鼻流清涕,舌淡白,指纹浮青,痰鸣。检阅谭方为葶苈、大黄、枳实、黄芩、胆星、桑皮、杏仁之属,予心中忖度,表寒服此寒凉,何异履霜冰至!表寒未罢,里寒又生,痰水相结,清道阻塞,故昏厥由是而生,寒凉损其胸阳,非桂附姜辛之温热,难以消其阴而复其元阳也。仍以小青龙加乌附,并嘱其母勿食荤腥油腻,以清汤白饭疏洁其乳,使无痰浊凝结,1剂气平烧退。三诊:仅有微咳,面色不华,体弱虚怯,改用八味肾气丸加五味子以培真元,嘱服2剂。越日四诊:孩儿诸证悉平,嬉戏如常,指纹淡红,舌红润无苔,投六君调理,转弱为强。《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第一集第4页
按:在哺乳期间,母病可影响及子。此案在治患儿的同时,“并嘱其母勿食荤腥油腻”,乃子病治母之法。
2.麻疹发热且喘咳(肺炎) 杨某某,住昆明大绿水河,有一女生甫半岁。1958年春出麻疹,已恢,忽转“肺炎”,发热喘咳,喉间痰鸣,鼻翼扇动,面转青象,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泻绿水,小便短赤。此系疹后元阳内虚,寒痰壅闭,肺肾之气不接,清肃失降而成是证,即以小青龙加附子主之。附片30克 (先煎2~3小时)干姜12克法夏5克细辛3克麻黄3克五味子15克桂尖10克杭芍6克甘草6克。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盏许,次日复诊,喘咳稍减,发热已退其半,再以四逆、二陈汤加肉桂,少佐麻绒、细辛主之。附片50克〈先煎2-3小时)干姜12克半夏5克陈皮6克茯苓13克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甘草10克炙麻绒3克细辛2.5克。服后,又吐不少痰涎,喘咳已去十之八九,鼻扇痰鸣已止,大便转黄而溏,小便淡黄,略进稀粥,颜面、指纹已转红润,上方去麻、辛、陈皮,连服2剂而愈。《吴佩衡医案》第108页
3.百曰咳
(1)百日咳一名呷嗽,旧名顿咳,此病带有流行性,患者多为小孩,病势多缠绵难愈。因忆某年寒假回乡,邻村远弯李某老丈偕两孙来诊,云孙儿患百日咳,服草药单方及多种抗生素未效,且愈发愈剧,病已数周。视其大孩7岁,舌白不渴,咳时唾白泡沫痰甚多,仿寒饮治法,用小青龙汤加杏仁、炙紫菀以温肺化饮。其小孩5岁,舌荅薄黄,咳时唾稠痰,汗多,索饮。用治热饮之法,以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紫菀、枇杷叶、冬瓜子、芦根以宣肺化痰。二孩服后皆有效。《李培生医学文集》130页
按:此案治百日咳,以小青龙汤为主方,或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都取得良好疗效。这充分体现辨证论治的原则。
(2)林某某,女,7岁。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黏痰方告平息。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脸有浮肿,食欲不振,严重时咳嗽则吐,舌白喉干,脉紧而滑……因拟小青龙汤与之。处方:麻黄1.5克,桂枝2.4克细辛1.5克五味子2.4克半夏3克百部3克。守方不变,共服7剂痊愈。陈玉铭.《福建中医药》
4.童子痨张某某之子,云南省永仁县人,年8岁。禀赋不足,形体羸弱,平素多病,时有腹痛,多痰慢咳而少食。此先天不足,脾虚不运,阴寒水湿内渍。1922年6月某日,受寒而起病,脉来浮滑,兼有紧象,指纹色淡而舌苔白滑、质含青色,涕青,咳嗽而加痰涌,发热,恶寒,头昏痛,喜热饮。缘由风寒表邪,引动内停之寒湿水饮,肺气不利,清肃不降,脾不健运,水湿不化,阻遏太阳经气出入之机,拟小青龙汤加附子助阳解表化饮除痰。处方:附片30克桂尖10克麻茸3克北细辛3克杭芍6克五味子2克小枣7枚生姜10克。服后得微汗,身热始退,表邪已解,但咳嗽痰多而清稀:此乃寒痰未净,脾肺之气尚虚,守原方去杭芍、麻茸加茯苓10克白术12克。连进2剂,饮食已如常……此证即所谓“童子痨“也。《吴佩衡医案》第70页
按:麻茸,即麻黄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96
5.小儿咳嗽,误治转成危症案 丁伯度司马之子,年甫一龄,于冬日患咳嗽之症时医用润肺止咳之剂,愈服愈咳。一连十余日,更易数医,愈形沉重。夜间尤甚,一咳百余声,大有不起之势(后学按:疑为百日咳),始延余诊视。见其经纹直透关,色暗而沉,吼喘不上,鼻孔扇动,神识昏迷,已濒于危(后学按:哮喘持续状态)。余云:“此症系寒入肺窍。因医误用滋润之品,以致寒邪闭锢,清道壅塞,是以如此。”斯时急宜用小青龙汤驱寒外出,其咳自止。伯度晚年得子,见有麻黄、细辛,恐其过于发散,意尚犹豫。余力肩其任,斯时病至危笃,非此方不能挽回。若再用寻常套方,不可救药。伯度见言之确凿,始行与服一剂,而病减去大半。因闭锢太深,三剂疫愈。《二续名医类案》温载之温病浅说温氏医案第3305页
原按:盖小儿之病,除痘、麻而外,与大人无异。仲景之方,只要认证的确,用之无不神效。然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证(后学按:早不读此书,憾也),又况时医并不读仲景之书,何由知仲景之方?误人不少,良可慨叹!
按:临床不少学者以小青龙汤为主方,辨证治疗小儿肺病咳喘,都取得显著而可靠的疗效。例如,李学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用小青龙汤为主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11例(重者结合西药治疗)全部治愈:李继功《山东中医杂志》用小青龙汤适当加减,治疗小儿哮喘性气管炎42例,治愈或显效者40例,此外,屈德仓等《新中医》用小青龙汤热敷(用水煎后之药渣,并分次加人适量药液,用薄布包裹后热敷)肺俞、脾俞等背部俞穴区治疗小儿咳喘30例,多数患儿3-5天治愈或显效:如此热敷法发挥了理疗、药疗、俞穴激发等三方的综合疗效,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笔者亦有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哮的经验。如付某, 在上初高中的五六年期间,每年其支气管哮喘宿病都因感冒而发作3-5次,笔者多以小青龙汤于2-4日内治愈。 现已上大学,不再复发。追根求源,当年张仲景即以小青龙汤治小儿咳喘,如《金匮》第7篇第4条曰“……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小儿服四合”
(四)小青龙汤用之不当案
1.久服小青龙汤而伤阴动血案 治一寒饮作喘患者,予小青龙汤2剂,咳喘颇见效。患者乃接连不断地服了12剂小青龙汤,感到头晕眩瞑,未几而发鼻衄,血流不止,乃到某医院急诊。诊治后鼻衄虽停,因失血过多,而体疲无力,心悸气短,又延诊治而始得其情。显而易见,这是由于过服小青龙汤导致伤阴动血的缘故。《伤寒论》对于大青龙汤的禁忌证,有所论述,如第38条的“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瞷,此为逆也”。然对小青龙汤的禁忌,不像大青龙汤说得那样具体,常引以为憾。后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始发现仲景对小青龙汤的治疗禁忌,以及误服本汤所发生的各种变证,已指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大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意义,使人为之一快。(刘渡舟.《中国医药学报》
2.久服小青龙汤而阳气虚脱案 治一咳喘患者,64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昨日下午锄麦受凉,发生咳嗽,喘息,大口吐清稀白痰,头痛身痛,恶寒发烧,体温39.5,脉浮,苔白滑。根据脉症,即予小青龙汤:麻黄、白芍、干姜、五味子、甘草、桂枝、半夏、细辛各9克。2剂,水煎服。10日后其子来云:其父病重,邀前往,及至,但见患者汗出不止,面青肢冷,心悸气短,喘咳不得平卧,语音低微,气不接续,舌淡,六脉沉微欲绝。问其原委,其子代诉:上次服了2剂药后,喘咳俱减,病好大半,照原方又服8剂后,反而加重。暗思:小青龙汤治疗喘咳,能起顿挫之功,但对于正虚体弱者不宜久服。因为方中固本扶正力量不足,久服宣散,下元益虚,故出现阳气虚脱之象,治当急于回阳救逆、纳气平喘。方用:炮附子30克茯苓20克半夏15克白术9克破故纸12克五味子6克白芍15克细辛6克肉桂6克干姜9克。3剂,再诊时,各症好转,面有喜色。守原方去干姜,加人参9克龙骨20克。连服5剂,诸症消失,后以蛤蚧定喘丸调理而愈。王勤生等《河南中医》
按:以上两个医案皆患者自误。医者之过在于没有预先告诫服药的“火候”。误治的教训提醒我们,临床应用小青龙汤,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对于慢性咳喘,上盛下虚,肾元虚衰之人,若使用小青龙汤,应酌情加减,标本兼顾。
3.误用小青龙汤以真武汤救逆案 (1)王某某,男,56岁。素有哮喘之证,每逢感冒或过劳即发。今因劳动后汗出当风,回家即觉恶寒发热,喘咳心悸,胸紧如石压,喉中如有物上涌之状,张口吸气。服小青龙汤后,发热而出大汗,头昏眩难以自主,气陷欲脱,面青肢冷,心悸短气,喘咳不得平卧,头昏眩,静则稍好,动则更甚,小便不利,舌质淡,六脉沉微欲绝,为误汗伤阳,水气上逆所致。拟方:炮附片30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茯苓14克肉桂9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6克生姜15克。服上药后, 各症好转,连服5剂而各症消失,乃以右归丸调理而愈。《中医杂志》
按:哮喘之证,病因颇多,治法亦自各异,似久病正气多虚。本案初为外感,但其素体正虚,可治标攻邪为主,亦应顾护正气患者。“服小青龙汤,发热而出大汗”,可知方中麻、桂等辛温发散之品用量较大,大汗出势必伤害巳虚之阳气,造成如误服大青龙汤之“厥逆”证。拟方以真武汤加减,振奋真阳而行水邪,其病故愈。97
(2)我有一婶娘,孀居有年,素患饮疾,时感外邪,其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胸闷咳喘,脉浮,既不缓亦不紧。再三思之,辨证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开了一张小青龙汤原方,那知药未尽剂即大汗出,胸闷咳喘加重。叔祖父闻讯来诊,急投大剂真武汤救之。我当时还不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叔祖父说:“误在诊断不详,虚实未分。汝婶素多带下,阴精暗耗,兼尺中脉微,证属气阴两虚,凡见此证此脉断不可汗,仲景早有明示。小青龙汤虽有芍药、五味之缓,亦难任麻、桂、细辛之峻,加之药量过重,错上加错。程钟龄有云:“当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 汗之不得其道以误人者”,正此之谓也。汝虽读《医学心悟》,却未彻悟。初诊若能以扶正解表,理气豁痰之参苏饮治之,倒颇为合拍。”我回答说:“婶娘是老辈,不便询其经带,尺中脉微,并未细切,既然初治药量已嫌过重,为何真武又须大剂?”叔祖正言斥曰:“胸中易了,指下难明,切脉不真倒未可厚非。但是‘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难意断’。《十问歌》忘记了吗?老辈子就该舍去问诊吗?治病岂能分亲疏?汝婶初治以重剂辛温解表,是犯虚虚之戒;药后大汗 出,已有亡阳之兆,必得重剂真武救逆而冀安,所谓‘无粮之师,贵在速战’。用药的轻重,当权衡病之浅深、虚实及传变而慎所从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经旨昭昭。看来,汝读书不求甚解,只知其然,未追思其所以然,今后须下点苦功夫才行。”他老人家语重心长,历今六十载,言犹在耳。《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陈源生) 第149页
4、小青龙汤证误补案 黄敬修兄店内,有同事鲍宗海者。因感风寒,喘嗽多日。就彼地某姓老医看视,谓其证属内亏,药与地归参术。予见方劝其勿服。宗海以为伊体素虚,老医见识不谬,潜服其药,是夜喘嗽益甚。次日复往加减,医谓前药尚轻更增黄芪、五味子。服后胸高气筑,莫能卧下,呷呀不休,闭闷欲绝。敬兄询知其故,嘱予拯治。予曰:“前药吾原劝其勿服,伊不之信,况加酸敛,邪锢益坚,如何排解。” 敬兄云:“渠与我同事多年,不忍见其死而不救。”揣摩至再,立方用麻黄、桂枝、细辛、半夏、甘草、生姜、杏仁、葶苈子,并语之曰:“此乃风寒客肺,气阻痰凝,因而喘嗽。医不开解,反投敛补,以致闭者愈闭,壅者愈壅,酿成肺胀危证。《金匮》云:‘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予于方中除五味、白芍之酸收,加葶苈、杏仁之苦泻者,盖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如救眉燃,不容缓待也。”敬兄欣以为然,即令市药,煎服少顷,嗽出稠痰两盂,胸膈顿宽。再服复查,又吐痰涎盏许,喘定,能卧。次剂麻桂等味分量减轻,参入桔梗、橘红、茯苓、苏子,更为调和肺胃而痊。《二续名医类案》(程文囿杏轩医案)第1019页〕
(五)其他
1.失音
(1)朱师母。伤风骤时音哑。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太阳之表不解,以致邪内及阴分。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厥阴之脉循咽喉之后。外邪搏之,则肺实,肺实则音哑,用小青龙汤两解表里,使风寒之邪去,则肺自用矣。又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扬之”之义,小青龙汤用量除半夏三钱外,余皆用三分。处方:姜半夏三钱桂枝三分白芍三分炙甘草三分麻黄三分生姜三分五味子三分细辛三分。开水泡服。《范文甫专辑》第84页
(2)郑右。失音多时,前医皆从阴虚着想,不效。舌淡红,苔白,寒邪客于肺卫故也、小青龙汤夜间开水泡服,覆被取汗。《范文甫专辑》第 84页
按:据原整理者介绍,小青龙汤重用姜半夏4钱以开结化痰利咽,余皆三分,取其轻清之气,发散表邪,以治“金实不鸣”。如此方法,用于治感冒失音,夜间开水泡服,覆被取汗,明晨音即扬,屡获显效。
2.瘾疹(荨麻疹)蔡某某,女,40岁。荨麻疹反复发作3年,每逢冬令即发。1周前,全身皮肤突起苍白色风团,以头面、颈项、两手为甚,风团呈地图状分布,剧烈瘙痒,浸涉冷水或吹风受寒后加重,得暖则减,皮肤科诊断为“冷激性荨麻疹”自觉畏寒恶风,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经用桂枝汤及扑尔敏治疗未愈(后学按:为何不效?)。此乃内有伏饮,复因风寒袭表,引动内饮搏于肌肤所致,治以祛风散寒化饮,方选小青龙汤:麻黄克桂枝12克白芍10克干姜10克五味子6克制半夏6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服3剂后,风团渐退,瘙痒减轻,继进5剂而愈。翌年冬天随访,病情稳定无复发。黄云《广西中医药》98
3.鼻鼽(变应性鼻炎) 患者卢某,女,28岁,职员。3年前游泳受凉后出现发作性喷嚏、鼻痒,大量清涕,日甚一日。1年来又出现眼痒、流泪、头昏等症。3年来服用扑尔敏、息斯敏、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均难以控制症状。检查鼻腔黏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强阳性。诊断:“变应性鼻炎”。予小青龙汤3剂。处方: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0克。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10剂,症状消除,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检查转阴。马学忠等《国医论坛》
按:本案患者因涉水感寒而发。鼻为肺窍,寒邪外束,侵犯鼻、目诸窍,予小青龙汤宣肺散寒、辛温通窍而获效。
【临证指要】小青龙汤具有外散风寒、内化肺饮、止咳平喘的显著功效,为治疗肺病寒饮咳喘(外寒内饮,支饮、伏饮)等症的祖剂、主方。该方偏于辛温发散,用之不当,有伐阴动阳之弊,故宜慎用,或随证适当加减用之。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痰饮之源。始于水气。水气之病。则起于伤寒。使寒沍皮毛。早服麻黄汤。一汗之后。表气当从汗孔散出。惟其失时不治。寒水凝沍不出。因与脾藏之湿。合并而成饮。水气在胃之上口。胃不能受。则为干呕为饮为喘。水气下陷于十二指肠。则为利为少腹满。水气阻隔。液不上承。则为渴。水合痰涎阻于上胁。则食入而噎。水和痰涎下走输尿管中。沾滞而不得畅行。故小便不利。间或水气上行。冲激肺藏而为微喘与咳。或营气为水邪所郁而生表热。水气上承喉舌。因而不渴。失时不治。即为痰饮。故小青龙汤为痰饮篇咳逆倚息之主方。但令太阳水气得温药之助。作汗从毛孔外泄。则心下水邪既尽。津液不能独存。故服汤已而渴者为欲解。但此条为不渴者言之耳。若阳气为水邪隔塞。不得上至咽喉而渴。得小青龙汤温化。必反不渴。以水气作汗外泄。胃中津液。以无所阻隔而上承也。(详见金匮苓甘五味姜辛汤条下)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孙思邈:此方之证为发汗后者。汪昂:论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未解赅之。中西惟忠:干呕、咳、渴、噎、喘皆心下有水气之状。《医宗金鉴》:太阳停饮有二: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山田:噎当作噫,程本亦作噫。陆渊雷:西医之大叶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螺旋体病、急性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其证皆相似,本方皆主之。
按:上证以麻杏石甘汤主治为多。又,肺结核慎用麻黄剂。
【讲义】伤寒表不解、必见无汗、恶寒、身痛等表实证。若兼心下(胃脘之部)有水气,水气不能排泄于表,表气不利,胃气上冲而干呕作。夫表病原有发热,今重申之,此热必高,且发热与咳并论,谓此咳因热而发,乃心下之水气与热迫于呼吸器官所致,故曰发热而咳。自此以下之或见证,乃形容水气变动不居,若停水流入肠中而作利,不上润而作渴。若气上行而作呃逆,不下降以利小便。若水停膀胱则少腹满,水迫肺部则作喘。凡此种种,虽部位不同,见证各异,然皆以表证不解,心下之水气欲出无由,故用小青龙汤之辛散发汗驱水。主证一去,诸证霍然。
【附注】表闭肺塞,水停心下,气阻不利,气滞水停,故曰心下有水气也。古云“肺为水之上源”者,此也。
按:大小青龙汤皆以青龙名之者。传古有四神,即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是也。青龙汤君麻黄,色青;白虎汤主石膏,色白;玄武汤(即真武汤)主附子,色黑;朱雀汤(即十枣汤)因大枣,色赤。此命名由来。
【方剂】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萎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按:若渴以下,乃后人所附益。
【药物】
五味子 味酸(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性温。滋补、收敛、祛痰药。
药能:敛肺涩肾,固精止汗,强阴益精。
药征:咳逆而冒。        
调剂:本药性温,虽有上述证候,如因实火者忌用。又,本药治冒作用类似泽泄,然泽泄治眩冒,本药治咳逆而冒,不难分别。产地以沈阳、吉林为最。李时珍谓滋补熟用,镇咳生用。国外英美药学家说,南产色红,北产色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义为健胃药。日本学说谓黑五味系别一种,并非北五味子,以干梗浸水,取其黏液涂发甚佳。
细辛 味辛,性温。催吐药。
药能:治阴证之蓄饮停水、咳逆上气、头痛、胁痛、逆满。
药征:咳满、上逆、胁痛或心下坚大。
调剂:本药催吐、祛痰,用少量有镇咳作用,若大量用则为吐剂。
按:本药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产自辽宁、吉林两省。
【治验】
《御药院方》: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沫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四肢倦怠,咽噫不利,呃逆恶心。
吴谦:用治杂病之腹胀水肿,以本方发汗利水。
北山氏:用本方治表不解,心下有水喘咳,又可用于溢饮之咳嗽,寒暑必发之喘咳、吐痰沫、不得卧、喉如结、心下有水饮也。若上气烦躁,加石膏。又,胸痛、头痛、恶寒汗出,与发汗剂虽为禁法,然于喘而有汗证仍用本方。与麻杏石甘汤之用于汗出者同义,有谓此汗必臭可征。
按:《局方》中温肺汤剂多从此方加减而成。盖治咳者,以细辛、干姜、五味子 为王,无不验也。……
(5)、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钱璜说:伤寒表不解,谓头痛项强,发热体痛,无汗之证,未得汗解也。心下,心之下,胃脘之分也。水气,水饮之属也。干呕发热,太阳表证也;喘咳,水寒伤肺而气迫也。……或利者,水溜于肠而下流也;或噎者,水气寒邪窒碍胃中,气不通行也。或渴,或小便不利者,水寒固闭于中焦,则下焦之阳气,不得上腾而为津液,故渴。上焦之清气不得下降而为渗利。其升降之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而少腹满也;或者,或有或无,非必诸证皆见也,前以风寒郁热之邪不得外泄而烦躁,故以大青龙汤汗泄凉解之:此条以寒邪未解,水饮停蓄,肺脏伤而喘咳。并见中气寒而气滞不行,宜温宜散,可发可收,故以小青龙汤主之。”
“噎”,成注:?同。方氏亦言与?咽同,意为膈噎之噎。陈氏,山田氏皆作噎,谓噫气也。
小青龙汤方 略
通用于哮喘慢性气管炎。……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
[表不解]言表证没有解除,包括脉浮、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而言。
[心下有水气]心下里说指心的下边。实际包括气管、肺脏部分而言。水气也叫做水饮,也就是痰饮而稀者,有人说是炎性渗出物。我的体会,古人所说的水气,是因人体外受风寒所引起的某一部分体液的分泌吸收机能失常,形成水液环流障碍,因而有或多或少的停蓄。所谓干呕、咳、渴、噎、喘、下利、小便不利、小腹满等证,皆是水气停蓄之证状也。这种说法,用现代科学眼光来看,究竟是不是正确,我不敢肯定,但从用药的效果上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干呕发热而咳]干呕是水气停于胃部,咳是水气渍于气管,此二证代表水气;发热是代表表未解。
[或]有无不定之词。因为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有上中下及内外之分,故证有或然之现象。
[渴]即口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热盛津伤,另一种是水津不布。前一种必有喜冷之证,后一种必有不欲饮或小便不利之证,本节之渴,是属于后者,但是也有些虚热,故去半夏加瓜蒌根,如果真有内热,就需加生石膏。
[利]是大便溏泄,由于大肠吸收水分之机能减退,致肠中蓄有水气。
[噎]是痰涎阻碍食道或胃脘之间,食不得顺利下行之证,非所谓食道癌之噎。
[小便不利,少腹满]水气蓄于膀胱,不能排泄,所以表现有两种证状。
[喘]喘是水气伤于肺之证。
【按语】
本节证状,有的说合于湿性肋膜炎,有的说同于肺炎,我认为这是生硬的结合,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的用药方法,不是根据病名,而是根据证状。如果对证状不加以分析,只凭西法诊断的肋膜炎或肺炎,盲目使用本方,遇到寒性的尚无大碍,遇到热性的,肯定会发生事故。
(7)、聂氏伤寒学: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病机的概括。“发热”一症代表了“表不解”,时恶寒、无汗、身疼痛等伤寒表实证自在言外。心下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后学按:基础病?),即所谓“心下有水气”。寒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嗽。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故有众多或见症:水饮不化,津液不滋,则渴,但不欲饮水;水走大肠,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失畅,则噎;水饮内停,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寒饮迫肺,肺气上逆,则喘。综上分析诸症,咳喘、渴、噎为上焦证候;干呕为中焦证候;小便不利、少腹满、下利为下焦证候。证候虽多,关键为“水气”所致。心下有水饮,外有表寒,治以小青龙汤外散在表之寒邪,内消心下之水饮,此乃发汗蠲饮,表甲两治之法。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组成。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以利水;配桂枝可增强宣散寒邪,通畅阳气的作用。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水寒之邪,治心下水气。细辛辛温而散,温散上中下三焦水寒之邪。诸药辛散太过,犹恐耗阴动阳,损伤正气,故用炙甘草温以守中扶正。芍药酸敛以护肝阴。五味子酸敛以护肾阴,使本方为温散寒饮而不伤正气。统观本方外解表寒,能温通三焦,有治上中下三焦寒饮之功效。
第41条属倒装句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于“发热不渴”之后。“伤寒,心下有水气”与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意同。前条所述主证为干呕、发热而咳,本条补述咳而微喘,这正是外寒内饮小青龙汤的全面证候。上条或见症中有口渴一症,是因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本条服用小青龙汤后而见渴者,乃是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的征象,故仲景说此寒去欲解也此时虽渴,似不甚,可不治自愈,或少少与饮水即可。
小青龙汤为散寒蠲饮,表里双解之剂。若无表证,则专一散饮,而治咳喘。从临床上看,外无表证,只见水寒射肺,肺中寒痰冷饮之咳喘,亦屡见不鲜,小青龙汤同样可以治愈。101
小青龙汤证有五个或然见证,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相对应的小青龙汤有五个加减化裁方法,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其中有四个加减法皆去麻黄,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麻黄本身主治咳喘,应是方中主药岂可去而不用?与其原因有二:小青龙汤之喘的病因,病机是外有表寒,内有里饮,水寒射肺而致咳喘。咳喘之证,皆因肺气不利所致。肺之气机,主宣发与肃降,其中或宣发不利,或肃降不行、或宣发与肃降同时失职,皆可导致肺气不利而发咳喘。再观小青龙汤之咳喘,水寒射肺,源在“心下”(“心下有水气”)其水寒之邪,循经向上,逆阻于肺而致。治疗此种咳喘,当避免应用辛散向上,宣发之品,故去麻黄以避其宣散,加杏仁以利肺气肃降,止咳平喘,此乃原因之一。再者,寒饮内停之人,阳气多虚,而麻黄能发越阳气,故去麻黄,以免阳气更伤,此为原因之二。
本方的古今应用
1.古代应用
(1)《金匮要略》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2)《千金要方》:小青龙汤治妇人霍乱呕吐。
(3)《医宗金鉴》:小青龙于杂病之腹胀、水肿证,以发汗而利水。
(4)《古方今用》:用治吐唾不止、水肿、抽搐、羊痫风、胬肉攀晴、乳肿。
(5)《经方实验录》:身热重,头痛恶寒甚,当重用麻桂。身微热,微恶寒者,当减轻麻桂,甚可以豆豉代麻黄,苏叶代桂枝。其痰饮水气甚者,当重用姜、辛、半、味。
(6)《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如遇挟热而烦躁者,宜酌加生石膏,方能免去烦躁和热的反应。对虚性哮喘用小青龙汤加蛤蚧一对,服后常喘息顿减。
2.现代临床应用
现代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肺炎、百日咳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1)支气管哮喘:时氏报告用本方治疗60例属寒证者,有效率80%以上;孙氏报告用本方治疗近40例,亦取得了与时氏同样的效果;叶氏报吿,常用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发作预兆时,或已突发时,此方有顿挫作用。
(2)急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痰湿型,寒饮型者有效。
(3)百日咳:湖南医学杂志1977年第6期报道,用本方加杏仁、桑白皮治疗500多例,以无并发感染,不发热或只有低热〈38.C以下)者,疗效迅速而显著;如有并发感染者,当先控制感染,待热退后再用本方治疗为妥。
3.笔者临床应用
(1)小青龙汤证的诊断依据:102
①患者面部有水色、水斑、水气、水苔出现。所谓水色,指患者面部青色或黧黑,或下眼睑处呈青暗;所谓水斑,指患者面部出现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所谓水气,指面部虚浮、眼睑微肿;所谓水苔,指舌苔水滑。
②咳嗽、喘息、痰多呈白色泡沬样痰(落地成水〉,或是咳吐冷痰,自觉痰凉如粉,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且连续不断。
③冬季寒冷时则发作加重,天气暧和时病情缓解。
④其他见症诸如气短、憋闷、窒息感;重者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甚则咳喘时涕泪俱出;更甚者,可因水气上冲突然昏厥。
⑤脉弦,舌苔水滑。
(2)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注意干姜、五味子的用量比例(后学按:经验,谨记。干姜9:五味子12,即3:4。一得)。若治新喘,宜注意温散,干姜必重用(后学按:二得);若治久喘,宜注意收敛肺气,五味子须重用(后学按:三得)。
②方中麻黄配桂枝,升散之峻也。若喘甚,去麻黄易杏仁,谨防与细辛协合而发散太过,且加杏仁降逆气而平喘,故后世叶天士治喘麻黄、细辛很少同用(后学按:上言有效,此言安全。安全有效,不可废一)。
③老弱及婴幼之体,尤其是患有心肾疾病者,应慎用本方,以防伤阴动阳之弊。小青龙汤用治外寒内饮证,但此药有发越下焦阳气,拔肾气之虑,凡脉沉、微喘、气短不足以息的虚喘,皆不宜服。发越阳气的具体征象:面色如有热状、心慌心跳、喘促憋气,有时动血而鼻衄,甚者虚脱(后学按:即麻、辛之副作用?)。
④小青龙汤不可长期连用。久服伤阴动阳则生他变,故治咳喘时,当以小青龙汤救其急,苓桂之剂善其后(如酌选苓桂术甘汤等)。
小青龙汤药物配伍的重点,在于细辛、干姜、五味子合用。仲景治寒饮喘咳,多用五味子收敛肺气,必合麻黄、细辛、干姜散发风寒,温肺化饮。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敛,干姜、五味子开合并用,麻黄、五味子上下相召,交合肺肾,则升降机灵,而咳喘则止。从此可知五味子对实喘、虚嗽均可用之,故有“五味为咳嗽要药”之称。(后学按:未曾用过,虑其酸敛之性)
(3)辨证时应抓主症:小青龙汤的使用标准,前面巳进行归纳,可视为临床辨证的依据。但小青龙汤的主症,重点在于咳喘、干呕、发热等;病机的重点在于寒饮。左季云《伤寒论类方彙参》曰:“此风寒挟水气,浸渍胸中及肺胃之间,发热干呕而咳,为制发汗利水之温方也。胸为太阳出入之表,又为肺经安居之所。皮毛者,肺经之所主,太阳之所行,故能治水气浸入胸中干呕而咳,”此突出了治疗的重点。(后学按:最难就在此类解释,不知实指,还是虚指;不知是指形质,还是所谓“气化”。此“胸”是胸,此“胸”又非是胸。中医之理,真有几分佛家之禅,又有几分辨家之诡。于我等经数理化浸泡过之大脑,真难矣!)
(4)辨证应用加减:笔者应用本方,属慢性咳喘病,久咳不愈者,重用五味子、并加党参;痰盛者,加白芥子、苏子;兼热象者,见口干且渴、心烦苔黄,加石膏、桑皮;见胸满、心烦,加炒山栀、豆豉;喘甚者去麻黄,加杏仁、款冬花。
医案选录103
医案一:寒饮射肺证
陈X,男,50岁,工人,1985年11月初诊。患慢性气管炎十几年。每入冬反复发作。今冬以来,咳嗽、气喘,夜卧尤甚,难于平卧,痰多且稀,色白易咳出,胸部满闷,口渴能饮,尤觉口干,经服用消咳喘及抗菌素等药未效。诊见面部虚浮,下睑浮肿如卧蚕状,舌淡红,苔薄白而水滑,脉沉弦,心律齐、率不快,两肺可闻干湿啰音。西医诊断: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中医辨证:水饮内停,寒饮射肺致喘,宜小青龙汤化饮平喘。但唯见口渴,似有热象,然细审之,虽口渴但并无热象(后学按:此案真实,即在于此,非某老之患者症状全按条文而生,总有不真之感!)。故疏小青龙汤三剂,水煎温服,以观后效。药后咳喘及口渴皆减,再进三剂,渴已喘平,后改用苓桂术甘汤加杏仁、薏苡仁等调之而愈(后学按:苓桂剂为平稳之剂,由此可见)。(聂惠民医案)
医案二:外寒内饮证
王X X,男,54岁,农民。1963年8月5日初诊。患者咳喘巳十余载,往往冬发夏愈。今年起,自春夏,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背部尤甚(后学按:此为方证要点一也);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 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饮邪内停,阻遏阳气,肺气失宣。治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阳。处方:炙麻黄3克、桂枝9克、姜夏9克、五味子3克、干姜4.5克、白芍9克、细辛1.8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复诊:8月13日,投青龙剂后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亦减,前既中肯,毋事更张。原方加干姜至6克,细辛加至3克。三诊8月29日,青龙剂已服六剂,咳喘平,已能穿单衣,睡席子,夜寐通宵,为除邪务尽,原方再服三剂(后学按:共为9剂,审所观之案,有服三剂即显副作用者,此服至九剂并无不良反应,由是观之,因人而宜,中医之难之妙也)。四诊月9日,诸恙悉减,唯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必及肾(后学按:又一重要病机),配都气丸(后学按:《张氏医通》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干山药
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去皮9克五味子6克)常服,以图根除。顾介山,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江苏中医
医案三:咳喘证
韩X,女,60岁,1968年11月初诊。患慢性气管炎十多年,每入冬季则发咳喘。近日外感风寒,咳嗽复起,痰稀色白,痰多流涕,进而胸闷喘作,服药不效,故请余诊治。刻下症:发病三天,咳喘胸闷,倚被而坐,气喘不得平卧,脉沉弦略数,苔薄白水滑,颜面虚浮。证属:风寒束表,痰饮内停。治宜解表散寒,化饮平喘。拟小青龙汤去麻黄(后学按:麻黄用与不用,是个问题。),加杏仁、党参,水煎,服药六剂,咳喘得平。后以苓桂术甘汤调理水饮而愈(后学按:此老总以苓桂剂善后,应为经验。)。(聂惠民医案〕104
小结
以上为麻黄汤加减兼证,其中有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及小青龙汤证。这三个方证,皆是表实无汗。葛根汤证为无汗恶风,项背强几几;大青龙汤证为不汗出而烦躁;小青龙汤证为无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三个方证同中有异。葛根汤发汗以利经输.大青龙汤发汗以解烦躁,小青龙汤发汗以平咳喘。如果有汗出恶风的表虚证者,此三个方剂皆不可服用,误用过汗则产生各种的坏病。
(8)、冉注伤寒论:成无己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后学按:肺,位也;寒,性也;逆,势也。),故干呕发热而咳。緘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后学按:于理多有疏粗,于治却有良效,诡异)。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淸,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120
喻昌曰:按仲景设小青龙汤,原为涤饮收阴,散结分邪之妙用也。故遇无形之感,有形之痰,互为胶漆,其当胸窟宅,适在太阳经位。惟于麻黄桂枝汤中,倍加半夏五味,以涤饮收阴,加干姜细辛,以散分邪,合而用之,全药力适在痰邪绾结之处,攻击片时,则无形之感,从肌肤出。有形之痰,从水道出,顷刻分解无余,而胸膺空旷矣。若泥麻黄甘温,减去不用,则不成其为龙矣,将恃何物,以翻波鼓浪之具乎。(后学按:如此,麻黄在所必用而不可减?)
柯韵伯曰: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后学按:此解有意思)。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后学按:五苓治静水,小青龙治动水?),故专渗泻以利水,而微发其汗,使水从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动而不居(后学按:或渴或利或噎或喘或小便不利,居无常处故为动),故备举辛温以散水,而大发其汗,使水从外而出也。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
金鉴曰: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欲以尽不清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躁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后学按:变表里双解之剂为温肺化饮之剂?)。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脾汤同法。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脾治有热者,故方中均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后学按:喻昌言麻黄不可去,柯琴言与五苓别,金鉴言与越婢异。各有妙义!不知冉师将作何解?)121
冉雪峰曰:本条与上大青龙条,系连属对举。上大青龙为化热的见端,此条为化水的见端,乃太阳一气所传化,不必扯向水饮方面,经论只言水,未言痰,更不必扯向痰方面。本栏各条,是辨论麻黄证,辨论麻黄变相的大小青龙证,不必扯向肺伤寒,浆液性粘膜炎方面。文不对題,愈去愈远,水气二字当着眼。外廓闭塞,气不外达,在空处化热,在实处化水,水而曰气,说明为气为水,半水半气,尚未全化水质,只是初遏水气。病机在这个阶段,使之化气外达,比较容易,故用小青龙发汗。发汗利小便,均可去水,发汗是行水化气,利小便是化气行水,但本条本证本方,都是在发汗方面之法。麻桂姜辛并用,温气较浓,亦是诸有水者,当以溫药化之意义。即重辛温复佐酸苦,一阖一辟,一屈一伸,表气化则里气化,里气化则表气化,化机鼓荡,通体活泼,这个治疗精神,颇显变化如龙的景谊。泛应曲当,借用处甚多。就经验说:凡外证而里兼水气,或水气而外兼寒邪,用之均有殊效。至水气内渍,病变多端,泛滥三焦,迳走中下,去表已远,里急救里,有不适用拘拘发汗一途者,故本方方注有加减各法,计五项中有去麻黄四,麻黄为本方主药,何以竟去?桂枝去桂,学者犹或疑之。此处连缀四个去麻黄,何以称龙,何以为翻波鼓浪之具,方制全变,此必注重在里而不注重在表,注重在利小便,而不注重发汗,是为整个病机推阐,是为后半治疗策划。若就本条本证本方说,开始即标表不解三字,虽有或渴或利,几个或字兼证,似可随证加减,无须全去麻黄,此又权衡文理,很值得商讨的。(后学按:中国人说一,美国人说“one”;中国人说香蕉,英国人说“banana”;然后中国人说美国人错了,英国人又说中国人错了。冉师所解,大失所望,空谈半天,不知所云!)
小青龙汤方略……
柯韻伯曰:小青龙设或然五证,故减法内,即备五方。小柴胡设或为七证,即具加减七方,此仲景法中之法,方外之方,何可以三百九十七,一百一十三拘之。
(9)、成友仁《伤寒论阐释》:恽铁憔氏说:“本条之正文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共二十四字,其或渴以下至腹满,共十四字乃本条之副。正文二十四字为主要证,副文十四字为兼见证,其冠以或字者,并非或然之谓;乃训后之学者,不必以此等兼见证为重之义,若曰但见主证便当以小青龙汤主之,纵有种种兼见证,可以置之不问”《伤寒辑义按》—卷二
【实例】 ①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又因感冒,变成痰喘,不能著枕,日夜俯几而坐,竟不能支持矣。是时有常州名医法丹书,调治无效,延余至,余曰此小青龙证也。法曰我固知之,但弱体而素有血证,麻桂等药可用乎?余曰急则治标,若更喘数日,则立毙矣,且治其新病,愈后再治其本病可也(后学按:此又一治则)。法曰诚然,然病家焉能知之,治本病而死,死而无怨,若用麻桂而死,则不咎病本不治,而恨麻桂杀之矣,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医名,我不与闻,君独任之可也。余曰然,服之有害,我自当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遂与服,饮毕而气平就枕,终夕得安,然后以消痰润肺养胃阴开胃之方,以次调之,体乃复旧。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而不能行者(后学按:于此医患关系紧张之世,我等后学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盖欲涉世行道,万一不中,则谤声随之。余则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凡举事一有利害关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尽然,岂独医也哉。
②刘聘贤孙六岁,往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随祖父戽水捕魚,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旋复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嗄,涎壅痰鸣,气急鼻扇,府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与仲景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痰便利矣。《国医杂志》
【按语】小青龙汤治风寒性咳喘,确有奇效,为余多年来习用之方,惟对实热性者不宜,用之反有加重病势可能。徐灵胎先生案,不仅证实小青龙汤的疗效,更重要的是谈到一个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应抱的态度和责任感。……
【按语】从临床实践来看,本方后之加减法,确有不妥之处。条文中已经先说明或然之证,然后出方,则此方对诸或然证皆可治之,实际已用不着加减,这本是较为明白的。
(10)、刘绍武《伤寒论阐释》:这个伤寒是第3条的伤寒,表不解重点说无汗、身疼痛、恶寒这3个症状。心下有水气这个证就是说心下有水气的。水气主要表现症状是不渴,不渴是说明胃中有水,这个水不是凝固的水而是水气,有了水气,潮气往上冲就会口不渴,水气在胃里,不渴就说明不消耗水。从病性上讲,伤寒不消耗水分,伤热就要消耗水分,怎样证明是热证呢?一见热水分就挥发,口渴就是寒去,只能是热证才口渴,口渴说明寒已去,病也就好了。肺上也有水气,小青龙治寒咳很有效,它的特点咳出来的都是沫子,现代多诊断为肺水肿,喘息,或咳,或利……是后人加上去的,小青龙汤的水非麻黄去不可,而附子解不了噎,一般是半夏能减轻,小青龙证是没有口渴的,渴还算什么小青龙证,所以这个加减不合理,方中芍药甘草汤治太阳,桂枝甘草汤治厥阴,也就是表部病,第277条所述“自利,不渴属太阴也”,伤寒是表病,既不是太阳,也不是厥阴,这条是伤寒与太阳合病,其出现的症状有7个:(1)咳(2)喘(3)发热不渴(4)必恶寒(5)体痛(6)呕逆(7)脉阴阳俱紧。其中有3个症状就可用小青龙汤,如果有烦躁,加石膏,三阴病的发热是真阳外越,三阳病的发热都是热邪,这里的发热就是热邪,这里是属于伤寒,用麻黄甘草汤。
(11)、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本方后加减法,不尽合理,注家疑为后人掺入,因而不解者多、为使学者明白其意义,兹引钱氏注释,以表笔者之意。钱氏说:“既见微利,则知水气下走,当因其势而导使下泄。去麻黄者,恐内外两亡津液也。此说亦通。然表寒重而未全解者,尚可酌斟,若尽去麻黄而留芍药、五味之酸收,其如伤寒表不解何?夫渴虽一症而各经不同……本条或渴之证,乃水寒在胃,下焦之气津不得上腾为涕睡,故渴;心下既有水气,岂可以瓜蒌根为生津之用耶。若未以为然,观下文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则知不必以撤热生津为治矣……。噎者,心下有水气而胃气不通也,所谓水寒相搏,其人必噎。噎与噫同,盖呃逆也。夫呃逆,有火逆、实逆、冷逆之不同,此寒水相搏,故加附子以温散之。若寒甚而阳气虚者,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其虚阳亦可。小便不利而少腹满,为下焦无火,不能化气而出也。真阳不足,去麻黄向不使汗泄则可矣,茯苓不过味淡渗泄而已,岂能助下焦气化之功哉。喘为肺气逆满之证,加杏仁以助麻黄利肺气可也,若加杏仁而去麻黄,施之于表不解之伤寒,恐末切当。若肺虚而喘,则又宜补不宜泻,非惟麻黄当去,并杏仁亦不可加矣。”转录至此,则本方加减法之得失,已经明晰。(钱氏语出《伤寒溯源集》。
(12)、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综观第40、41条原文,结合临床所见,本方临证运用,尚须注意如下五点:
1.在学习与理解原文时,必须精思原文中难点“渴”字的临床意义综归上述两条原文中“渴”字有如下规律:症状:口不渴——病性——示寒饮。口渴但不欲饮——机理:水饮停甚,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渴不欲饮,与第41条“不渴”相对而言,饮停更甚。药后第41条“服汤巳渴者”,与第41条“不渴”相对而言,以动态变化观察病情,言里饮解而病愈;亦可能是过服辛温之品化热,热盛灼津,转化里热证,但临证尚须四诊合参,方不误治,临床动态观察时,若由不渴到口渴,示里饮更甚,仲景通过这一症状状揭示内在里饮轻重,颇具临床指导意义,这是中医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体现。
2.结合临床,无表证亦可用本方,其原因有三:一是本方为解表化饮,以化饮为主,方中取细辛、干姜、法夏,散寒化饮止呕为之主药。肺胃寒饮为患,仲景每每干姜、细辛、法夏、五味子相配,一收一散温化寒饮;二是方中虽有麻桂,取麻黄平喘、桂枝降冲逆;三是以《金匮要略》所述,本方可治溢饮、支饮为据。
3.本方治疗侧重寒饮证,但水饮内停,日久易化热,致寒热错杂,虚实相因亦不少见。症见:烦躁,痰黄胶黏难出,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小青龙汤加石膏、天竺黄、鱼腥草、桑白。
4.若下焦真阳虚,支饮上盛,为下虚上实证。症见:寸脉见沉,尺脉微弱,且四肢厥冷等,若予小青龙汤,固然寒饮可暂解,但真阳亦随之上逆之种种变证。此时治宜敛气降冲逆,方宜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切忌小青龙汤。
5.仲景在原文第40、41条中,仅提呕、咳、喘三大主症,临证之时尚必须注意望诊,在临床望诊方面可见下面4个特征:一是水色,寒饮患者,面色可见青紫或黧黑,唇色青紫甚则晦暗,为寒水郁遏阳气,临证可加大干姜、细辛、法半夏用量,或加黄芪、人参、熟附子、巴戟、川芎、田七等。一是水斑,有些患者因寒饮阻滞,营卫气血运行不利,面部好出现对称性“色素沉着斑”,临证可合四逆汤或附桂八味丸。―是水气,有些患者水气外溢,可见面部、眼睑、下肢浮肿,心跳气促,临证可加熟附子, 重用干姜、蛤蚧、人参、沉香、田七、茯苓等。或合用真武汤,随证加减。一是由于寒饮射肺,每每伴有痰,其痰大量且白色泡沫样,落地成水或鸡蛋白样半透明状。临证可加茯苓、橘红、黄芪等,或与理中汤、明王纶《明医杂著》之理中化痰丸、宋许叔微《本事方》之紫金丹合方。
小青龙汤系麻黄汤类方。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白芍药、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炙甘草组成。恶寒发热、干呕、咳嗽、气喘是它的适应证,其中咳、呕、气喘是主证。发病原因,是外感之邪引动原有在里之水饮,表里合邪而偏于里。里饮是因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产生。咳加甚,痰涎亦随之增多。咳嗽因寒饮致肺失宣发,也是正气抗邪的病理反映。咳甚则气喘,气喘是正气无力抵抗的表现。痰涎增多,说明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因受邪后进一步减弱。因脾胃虚弱,里有水饮,表邪极易内陷,所以表证的恶寒不很明显。内陷之表邪与里饮相互依恋,也不能轻易外透,所以小青龙汤侧重于温散里饮。
由外邪引动水饮的痰咳气喘患者,因表邪大部内陷入里,恶寒既不明显,身热也不高,但用探热针测体温每每可达39.C,惟头痛形寒而已,有时可见鼻塞声重。由于水饮停聚心下,心窝部常觉胀满,颜面亦呈虚浮,脉多见弦紧,苔白微腻。若津受饮遏,可致上焦虚燥,出现心烦口渴等症状,小青龙汤不必加减,饮除则津气自能恢复流通。间有水饮抑遏过久, 而化热郁于胸中者,则气喘随之加重,小青龙汤中可加生石膏,以清肃胸中之热。若服药后病势巳减轻,身有微汗,可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以收功,仍属表里双解之法。若表里之邪俱解,仍感头晕、身倦、动辄气喘者,可用苓桂术甘汤加桑寄生、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温中以善其后。
《金匮要略》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言大、小青龙汤皆可治溢饮病,而且通过发汗而治,有何临床指导意义?首先,大、小青龙汤虽系麻黄汤的变方或类方,但其立法遣药不同,而其功效也就不一。大青龙汤证,以发热恶寒、不汗出等表证为主;小青龙汤证,以咳、喘、呕等里饮为主。用大青龙汤的目的在于发汗;用小青龙汤的目的在于行水。《伤寒来苏集》柯韵伯曰:“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其次,溢饮是水饮溢于肌表,以不汗出、身体疼重等为主证,故治疗大法,当以汗解,此即“因势利导”之意。诚然临证要细辨,若溢饮之邪盛于表兼里热,首选大青龙汤,发汗兼清里热;若表寒里饮,又以里饮为重,则小青龙汤为佳,温化里饮,散寒行水。临证如此细辨,灵活选用两青龙,定能中病则止。此即后世“同病异治”法运用思维。可见,本条文仅21个字,但其临床指导意义可见一斑。由是,学习方法就是“熟读,精思”四个字,必定有所新悟。
(一)仲景对本方的运用:《金匮要略》:1.以本方治疗溢饮证、支饮证。2.以本方加石膏,名为“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外寒内饮挟热之“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二)古、近代医家对本方的运用: 1.唐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以本方去芍药、半夏,加紫菀、陈皮、大枣,用炮姜易干姜,为五味子散。功能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用治气嗽,胸满短气,不欲饮食之证。
2.明张三锡《医学六要》用本方加槟榔,治疗脚气初起及上气喘促之证。
3.清张璐《张氏医通》云“冬月嗽而发寒热,谓之寒嗽,小青龙汤加杏仁”
(三)现代医家对本方的化裁运用
1.流感、外感咳嗽 沙氏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外合皮毛,主周身之气,对外形以御寒,对内脏以行水,其寒邪或由皮毛入肺,闭肺之窍1例;由饮冷入膈,伤肺之气1例。其治法不外辛温发散。故沙氏用本方合华盖散,取其外散表寒,内除水气之效,1周之内皆获痊愈。胡氏认为,本方治疗外感初起、肺寒咳嗽有痰之外感咳嗽,颇具效验。并认为若有兼证可随证兼顾:食少而腹胀便溏的,可合理中汤;脉细而腰酸背痛的,可加当归、人参、附子;寒热起伏,口苦胁痛的,可佐柴、芩、枳、橘;微烦而渴的,可加石膏等。其用药剂量为: 麻、桂6克以内;若无汗出者,则用至6克以上,干姜、细辛4.5克以内,半夏9克以内;五味子4.5~9克。
2.病毒性肺炎 陈氏报道,苏州中医院老中医奚凤霖用小青龙汤加味合玉屏风散、都气丸加减,治疗病毒性肺炎,1周即收捷效。早服小青龙汤加味,借天人阳气生发之机以助药力,中、晚服玉屏风散合都气丸加減,顺天人阴精化藏之势以培本原。处方:(早服)生麻黄5克川桂枝5克北细辛2克制半夏10克五味子5克赤芍药10克炙甘草5克鲜生姜3片光杏仁10克化橘红5克;(中、晚服)生黄芪30克炒防风10克生白术15克潞党参30克五味子5克大熟地黄30克山茱萸10克怀山药15克云茯苓15克广陈皮5克大麦门冬10克。     
3.肺心病 张氏以中西医结合,治疔19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结果:显效和好转172例。其中,以小青龙汤治疗,证属肺肾气虚外感偏寒型。症见:咳嗽、气短、咯白色泡沫痰、恶寒、清涕、苔白或腻、脉浮紧。处方:麻黄6克桂枝6克细辛3克干姜6克制半夏6克五味子3克白芍药10克甘草3克。邓氏介绍用小青龙加减治疗肺心病,证属寒痰郁肺型。症见:面色灰暗或黧黑,咳喘,痰白清稀,气促发绀,胸翳心悸,或恶寒发热,浮肿尿少,口淡纳差,舌质淡暗或紫黯,苔白腻或厚腻,脉浮紧或弦滑略数。处方:茯苓15克五味子10克干姜12克细辛6克法半夏12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炙麻黄9克甘草6克。
4.百日咳 李氏等指出,小儿顿咳是由疫疠时邪束于肺经,内为肺气不足、痰阻气道所致。以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为基本方,久咳偏虚者,加兰花草、棉花根以增其温化寒饮的作用)治疔顿咳100例。症均见阵发性咳嗽呈痉挛性,带有吼声,阵咳数分钟后吐出大量食物及清稀泡沫痰涎,胃纳欠佳,或伴发热。其病机为表寒外束,水饮内阻。每天服药1剂,3天为1个疗程,至痊愈为止。3天痊愈者84例,6天痊愈者16例。
5.支气管炎 彭氏报道,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1例。其中显效27例、好转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处方:麻黄绒1克杏仁12克石膏15克法半夏10克桂枝3克白芍药5克干姜1克细辛0.5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周氏以本方合越婢加半夏汤、金沸草散、加味百花膏、三拗汤、定喘汤、葶苈大枣汤、定嗽化痰汤,治疗钩虫性气管炎40例。除1例并用抗生素外,全部治愈。
6.其他 庞氏用本方加味治疗久泻,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启发,认为腹泻系脾肾阳虚致寒湿不运而成痰饮泄泻。以本方宣畅气机,温暖脾肾,加茯苓渗湿健脾,罂粟壳固肾涩肠,合而奏效。高氏用本方治疗水肿、麻疹、痹证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皆因三证有卫闭营郁,水湿内阻三焦,寒湿稽留关节、经脉的同一病机,又取本方具解表调营卫,内除三焦水湿,通络散寒之功而取效。
【按语】综观古今医家对本方运用的特点有三:一是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二是不但有个案,且有大中小样本病例;三是尽管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仍以本方灵活变通,加减有序,疗效卓著。究其原因亦有三:首先紧扣小青龙汤证病机为外寒内饮,以内饮为主,病位在肺,病性为寒饮,所以不论有无表寒证均可使用。其次,掌握饮邪流窜不定、身体各部无处不到,如胸、胁、下焦、肌肤、关节等。再次,依据本方重在温化寒饮之功,故有运用之广、疗效之著。
(13)、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本條為外有表寒,內有水飲之治法。
解曰:有「傷寒」發熱、惡寒、無汗、表不解之證狀,兼有心下有水氣之宿病,於是發生發熱、乾嘔之表證,「水飲」犯肺而為咳逆之飲證,間或口渴,間或下利,間或作噎,間或小便不利,少腹滿,間或作喘等等之兼證者,概以「小青龍湯」主治之。
本條之證,原有「水飲」舊病,自「傷寒」感冒之後,肌表為寒氣束縛,於是飲邪之水氣,無從在皮膚發泄,即留蓄於中而為種種病態。發熱、乾嘔,為表不解之原有證狀。咳為水飲犯肺所致,此即「小青龍湯」之主證。其下「或渴,或利」至「或喘」,悉屬兼證。
咳之證狀至多,非「小青龍湯」可統治,必須認清其證狀,則用之效如桴鼓。其主要之證狀,呼吸氣覺緊,咳而不暢,須咳數聲而痰始喀出,痰或稀黏之水泡狀為其特徵。胸中時覺氣上衝,亦為特徵。所以如此者,肺氣部之體溫不高,支氣管不十分擴張,肺泡中之水氣以肺臟內之溫度不高,不能化氣蒸發,遂凝而為稀黏之水泡狀痰,蓄積於肺泡中阻礙呼吸,肺為掃除阻礙起見,即作咳逆而排出之。因支氣管不甚擴張,痰不易出,於是非續咳不能咯出。且有水飲證者,其直腹筋每每攣急,攣急則易於衝逆,故時時覺胸中有氣上衝。凡見氣上衝而咳逆,痰為水泡狀者,即可以「小青龍湯」應手而解。「水飲」而見渴者極少。本條之或渴,殆為發熱之故,亦有因內溫低,蒸氣不上升而渴者。渴喜熱飲而不多,方書稱曰「氣不化液」,故不竟曰「渴」而曰「或渴」也。「水飲」原為流動性。其流於腸間,腸不吸收,則為下利溏泄,與滯下之利不同,不得誤認。「水飲」下利,大多為腸鳴溏泄,非本方必有之主證,故曰「或利」。「水飲」上而不下,停於膈膜之間,則為噎。噎者,「水飲」之毒蓄積於內,膈膜為之鼓運而出,但與「呃逆」之證不同。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噎」。「水飲」下而不上,停於膈膜之下,腹膜之內,乃為小便不利。不利則少腹為之滿,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小便不利、少腹滿」也。「水飲」停於胸腔,壓迫肺葉,或肺泡內之水滲出於外,壓迫肺葉,則為咳喘,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喘」。
凡有「飲病」之人,其內部之體溫必不高,方書所謂「陽氣不振,水不化液而為飲」。此類飲邪,苟無外感或飲食不慎等誘因,每潛伏不發,有時見頭眩,或胃病,或溏泄,或胸悶,或肢體痠重,或肌肉跳動,即「水飲」潛伏於內之徵兆。統覲本條,為外傷寒邪,內有「水飲」,成為外寒內飲之證狀,「小青龍湯」即為其主方。
《金鑑》曰:「『傷寒』表不解,為脈浮緊、頭痛、身痛、發熱、惡寒、無汗之證仍在也。心下有水氣,謂乾嘔而咳也。然水之為病不一,故曰或病,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皆為有水氣之證,故均以『小青龍湯』如法加減主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緊,舌為薄苔或白苔。
本條之針法:
列缺Τ、太淵Τ(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刺法:1.直刺0.2~0.3寸,局部麻胀;2.针刺时应避开动脉。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天突Τ(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针法:1 浅针法:直刺0.3-0.5寸,儿童宜浅刺。2 深刺法:先直刺约先直刺约0.3寸,将针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1-1.5寸,不可过深。针尖方向要靠近胸骨柄,不可斜向后过分贴近气管;要向下直刺,不可偏离正中线向左右两侧。深刺时针感空松,病人有咽喉部紧张感。可灸。)、中脘Τ、足三里Τ、豐隆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刺灸法: 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取「列缺」治發熱、頭痛。「太淵」治咳。「天突」、「中脘」、「足三里」,可以止咳,可以止嘔,亦可以降衝氣。「豐隆」降痰濁。如見下利,加針「天樞」(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見小便不利,加針「陰陵」。腹滿,加針「氣海」。噎氣,加針「內關」。口渴者極少,即有,針「太淵」、「中脘」二穴,氣機一開,渴亦自已。
小青龍湯方:略……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喘咳者,又可用於溢飲之咳嗽。其人咳嗽喘急,至於寒暑則必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心下有水飲也,宜此方。若上氣煩躁,宜加『石膏』。又於胸痛,頭痛,惡寒,汗出,與發汗劑雖為禁法,然於喘而有汗證,仍用『小青龍湯』與『麻』、『杏』、『甘』、『石』之用於汗出者同意。《一老醫傳》中云:『此證之汗必臭氣頗甚』,可為一徵。此方用於諸病之目的,主痰沫,咳嗽,無裏熱之證。」
《方輿輗》本方條曰:「初學『小青龍湯』,以為治咳之主方,然『小青龍』之專效在於逐水發邪。蓋此咳由於水與邪相激而發,故用此湯以發邪,則咳自止矣。」
《御藥院方》曰:「『細辛五味子湯』(即本方)治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沫多,喉中有聲,鼻塞清涕,頭痛目眩,四肢倦怠,咽喉不利,噁逆噁心。」
《醫學六要》曰:「腳氣上衝,喘息,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湯』加『檳榔』。」
《金鑑》曰:「『小青龍湯』用於雜病之膚脹水腫證,以發汗而利水。」
本方之組合:「麻黃」治惡寒無汗,又能疏泄「水飲」,擴張肺氣管,使痰易出。有汗者不用。若有汗而汗液黏手或臭氣者仍可用。「桂枝」合「麻黃」為解表發汗,合「半夏」為降上衝之氣。「白芍」合「甘草」化直腹筋孿急,以止衝逆,以攣急不解,咳逆不得止也。「五味子」為增液潤肺以止咳,合「細辛」為溫散「水飲」,凡肺泡中滲出之「水飲」,非此不得散也。「乾薑」為增內溫化寒之用。水飲之盛也,即為內溫減低,非「乾薑」不能根本解決,且與「細辛」、「五味子」協同作用為溫中化寒,疏水潤肺,成為治咳之良方。「半夏」為溫降水氣、止逆、止咳、止嘔、止噎、止喘之用。因此組合,本方乃為治咳之主方。凡有咳嗽喘急,每逢寒暑輒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者,即為心下有「水飲」,用本方輒效。
(14)、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临床体会】小青龙汤,在临床上一般习用的有两种疾患,一为表不解而内有停饮;一为风寒性喘促及一般常见的哮喘。而现在习惯上用小青龙汤治停饮的,不如用以治哮喘者多。以小青龙汤治支气管性哮喘有很好的效果。惟哮喘的发作,一般多现热的症状,所以用小青龙汤时,如遇挟热而烦躁者,宜酌量加生石膏,方能免去烦躁和热的反应。曾用小青龙汤治愈不同类型的哮喘35例。有的病势严重,呼吸窒息,虽输氧注射肾上腺素,亦不见减轻,后用小青龙汤加减冶愈。以患者身体健壮,脉象滑数,痰涎壅盛,不能平卧的多为热性哮喘。余因其脉滑痰涌,为肺热之微,故用小青龙汤时,曾用麻黄6克、生石膏18克、葶苈6克,栝蒌仁12克。服三剂后喘势大减,已能平卧。连服八剂症状消失。
小青龙汤虽能治哮喘,用药时必须善为加减,使药性的寒热消补处处与机体相适合。同时又需要联系到现有的症状,由症状再联系到发病的原因,加减时要完全照顾到整个和机体具体的情况,服药后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若见哮喘,而不察其寒热虚实,遽投以小青龙场,恐不一定见效。66
余曾治有虚性哮喘,病发多年,每冬必犯,发作时病势严重,痰吼气促,不能平卧。余诊其脉,而尺沉细无力,寸关部亦都感细弱,余以小剂的小青龙汤,加蛤蚧尾一对,分三次服,服后喘总顿减,亦能平卧,连服七、八剂,诸症消失。此属于虚性哮喘,若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服后,不但不能见效,反促进病势加重。所以同属一个方剂,而辨证不同,加减法不同,就有相反的作用,因此凭脉辨证,随证加减,是中医治疗的关键。(后学按:费师维光曾说用经方不可随意加减,而邢师此讲有别,然邢师毕竟经方临床家,其经验尤不可忽视。)
(15)、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此条是讲外有风寒里有水气的病证。
“伤寒表不解”是外有风寒发热恶寒,身疼等表证都有,麻黄汤的药力就感到不足了,因“心下有水气”。心下是指胃上脘,何知下有水气” ? “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腹,或喘者”等证,都说明了心下有水气。此外有风寒,沒有里热不能用大靑龙汤,而是里有水气,必用“小靑龙汤主之”。有人说小靑龙也是表里双解,不太妥当,表里双解是“外发表里攻下”之义,于此只能说“表里双治”。此方是从大靑龙变化而来。
“干呕发热而咳”,如单纯干呕发热则可用桂枝汤或麻黄汤。“而咳”是水气上塞于肺。“或渴”是水气居于心下,津液不能上升故渴;还有“小便不利”,利小便后则不渴。渴的鉴別:津液不足之渴,喜饮,饮后舒适;水气內停,津不能上承之渴,欲饮热水,饮后不适,水气阻者去之可以止渴;热盛之渴,欲饮而喜冷饮,热淸则渴止。“或利”是水冲肠胃,因阴寒引起,少利小便,大便就可好转。“或小便不利”是水不化气,而不得出,“少腹满”亦为下有水,小便不利之故。“或喘”是因有水气,且有水声,有痰声。方中用姜、夏溫中去水;细辛以解表散水气;五味子有人说姜辛散发,五味子敛之,所以姜辛味不可少。麻黄解表,芍药、五味子敛肺止咳,收敛人的正气,一般外感风寒芍、味少用。桂枝溫阳,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凑“溫阳化饮,之功。
陈慎悟老医师曰:本条咳喘是重点,因为胸为阳气之府。“干呕”是太阳之气上冲。“噎”为寒气上拢。本方适应症:慢性咳喘病人,有水气发热恶寒者,均可加减使用。68
加减:“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半夏性燥伤津,栝蒌根津律化痰。故文中说:“若渴去半夏加栝萎根三两”。若“利”,去麻黄加荛花(同芫花类),本条后世有争论,因荛花是下药,是否有顺水推舟之意。不常用,不可强解。如鸡子大,是容量槪念,约40毫升左右。林亿认为“非仲景意”。“噎”者,噎为寒加附子去麻黄,后世亦如此使用,并发展为加丁香、柿蒂等。“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因为水在腹不用麻黄。去水路子,若有外水可用发汗法,內水可利小便,或泻大便,要看邪之部位而定方法。“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因肺气不宣则喘,因麻黄稍重故不用,并不是禁麻黄。古人用药特点轻药能解决的不用重約,杏仁本不能去水,但对痰饮咳喘有效,肺为水之上源,金生水故也。上源一淸,其水可消,所以有时小便不利,不用茯苓,而用杏仁开肺气化水气则小便可利。
脉象:原文中虽未说,但说“伤寒表不解”,可知脉象多为浮紧,只要不微细,微弱卽可。        
有水气:痰声嚕嚕如水鸡声。咳为水气射肺,亦是根据痰而来解释的。
里有水的来源:病人本来有水,如肥人,脾虛,居潮湿等。此水若无外来风寒则不为害,有正常阳气维持着,如有外感风寒,阳气抗邪,里阳不足,水邪则易于为害。以上诸症,就形成了 “外有风患,里有水饮”的病证。
小靑龙汤的基本方征,是“外有风寒,內停痰饮”,其具体症状是恶寒发热,或不恶寒而发热,同时必有淸稀泡痰为其特征,成单纯淸稀痰亦可使用。有曰“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故必为稀痰方可使用。若为稀痰中挟有少量黄块状痰者,则宜用小靑龙加石膏汤主之(后学按:昨晚输液之新院老者之症状即是)。依上述基本方证,笔者常应用小靑龙汤治疗感冒、急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合併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合併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均多可获效。
例一,感冒,急性气管炎:
本单位家属张母,女性,年64岁,三天来因着冷后发热咳嗽,多为淸稀痰且易于咳出(后学按:难咯与易咯,临床上常有区别,治疗上自然也有区别。),伴以呼吸困难,有汗,体溫波动于39,0~40.0(后学按:此为高热,仍用小青龙汤且不加石膏,可见体温计之体温与中医之发热有别也),于1960年4月6日邀余诊之。患者二便正常,胸闷,舌苔薄白,六脉弦滑而数,体质肥胖,两肺有少许干性罗音,此“外有风寒內有饮”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处以小靑龙汤加减:麻黄5克五味子9克半夏12克桂枝6克杭芍12克细辛2.5克甘草6克干姜6克全栝蒌15克服用1剂后,汗出热退,咳嗽咯痰基本消失,除稍许便秘外巳无其他不适,遂将上方麻黄改为3.0克细辛1.5克全栝蒌30.0克。又服1剂而愈。
例二,慢性支气管炎合併感染:
患者付XX,男性,25岁,1979年8月30日初诊。素有咳喘,自8月4日起因感冒后咳嗽咯痰又发,身热有汗,憋气腰痛,经X X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併感染,并经用四环素、复方甘草合剂、咳必淸等治疗25天未效,转诊就医,上述诸症如故,咯白稀痰,多数易于咯出。查其舌苔黄厚而舌质较戏,脉象弦滑而大数,此外寒內饮而挟热,拟小靑龙加石膏汤主之。麻黄12克(后学按:此有汗之病仍用此大量麻黄,在于60克石膏之监制也)白芍20克细辛5克干姜6克多炙甘草4克桂枝10克五味12克半夏15克生石膏60克。每日前服1剂。服用4剂后咳喘咯痰已可减半,舌苔黄腻减轻,脉仍稍数,但平时易于感冒汗多。則将前方加麦冬12克党参15克防风3克白朮10克生黄芪15克,則套入了生脉散与玉屛风散,则有扶正达邪,调营固表之功。又加减服用12剂而逐渐全愈,
例三,喘息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1976年10月28日,余于江西省德兴县巡回医疗诊邵X X,男性,年64岁,由县医院江医师带病人前来会诊。患者巳确定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气管炎併肺气肿十年,每年多于入冬后症状加重,近一月来咳嗽咯痰,咳后继之伴以喘息,痰淸稀而挟有黄色痰块泡沫,时而不易略出,平时多咯淸浠泡沬痰,腰酸而痛,小便常有排之不尽感(后学按:小便不利)。睡眠尙可,舌苔薄黄,脉象滑大。此痰饮挟热,本虛标实,拟治标为主,佐以治本,给予小靑龙加石膏疡加减:麻黄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5克干姜6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海浮石30克杏仁10克补骨脂18克。服用12剂后,咳喘咯痰等症状均明显减轻,但食欲不振,又用前方加减服用30余剂,上述诸症状已消失九成左右,又用原方5剂加党参90克,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4.5克为其善后。至1977年5月1日随访,患者病情未犯,一般情況尙好。(后学按:既往不知补骨脂于虚寒咳喘之可用。后用成药“固本咳喘丸”见其含有此药,又观三0三医院门诊治我一病人,方知可用;今又观王师纳此药于此案中,更无虑也)
例四,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併肺气肿:
胡XX,男性,63岁,1978年1月17日初诊。患者于1974年卽患支气管哮喘,时好时坏,终未痊愈,每次发作多为突然喘憋后继而轻度咳漱。近一月来又先咳后喘,咳嗽加重,住XX医院经靜脉点滴氢化考地松、肌注氨基茶碱、靑霉素等治疗一月病情好转而出院。出院后一直不能停用强的松及止咳祛痰消炎等药物,停则喘咳加重,喘后痰多,痰色淸稀,时而易咯时而不易咯出,时而喉中痰鸣而来门诊。舌尖发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98次/分,两肺有肺气肿体征,满布干鸣。X线胸透,两肺纹理增多,呈肺气肿征。证属喘咳偏实,痰饮挟热,给予小靑龙汤加味:
麻黄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0克半夏12克甘草6克桂枝10克海浮石30克茯苓12克杏仁10克。毎日服1剂。服6剂后,喘卽消失,晚间轻度咳嗽,痰仍偏稀而有泡沫。仍用上方加减又服18剂后,喘消失未发,咳嗽咯痰亦基本消失,用第一诊方加补骨脂15克太了参10克,以4剂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以标本兼固为其善后。71
例五,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衷竭,心功能三级:
刘X X,女性,66岁,1967年12月7日初诊。患者咳嗽10佘年,喘已2年,下肢浮肿1月余。缘于10余年前因感冒后,患支气管炎,断续治疗时好时坏。近2年多来,毎天咳后则喘,且常伴以心跳,经一般抗菌消炎,止咳祛痰等药物治疗不效。且于近1个多月来下肢逐渐浮肿,尿最减少,不能行动,动则心跳气喘,每次咯痰多呈稀泡状而来就诊。舌润质暗,口唇靑紫,脉滑而数100次/分。颈静脉曲张,且有肝颈反流征,肝于右肋下4.0公分且有轻度压痛,无腹水征,下肢可陷性浮肿(+++)。査体及X线胸透均证实有肺气肿征,心电图呈肺性P波及顺钟向转位。综观其证,乃痰饮挟瘀血为患,用小靑龙汤加味:麻黄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赤芍12克细辛3克炮干姜各6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制附片10克。每日煎服1剂,服用9剂咳喘浮肿等症状明显减轻。服18剂后下肢浮肿全部消失。颈靜脉曲张明显好转,唯稍轻度咳嗽外无其他不适。原方4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0克,早晚各服1丸似巩固效果。愈后于1968年2月27日随访复査未发。(后学按:观王师之解,词虽拙而理则工,尤其临床治验之实际,非空谈家之所能,毕竟医学以效为主,全不在于词工之整齐。)
(16)、伤寒论现代解读:解读:感冒后最常见的继发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是一大类疾病,可以是病毒性的,也可以是细菌性的,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咯痰、气喘、干呕。细菌性的临床表现比较严重,痰为脓性,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痰的特点也不同。小青龙汤就是针对其共同的临床表现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进行加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小青龙汤具有平喘止咳作用。全方及其大部分组成药物,都有不同程度拮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等引起的气管收缩,显示不同程度的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具有促进其分泌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还具有降低血流阻力加快血液循环、降低体温等作用。现代小青龙汤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期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17)、陈亦人《伤寒论今释》:提要  伤寒表证兼有水气的主要证候与治法主方。
浅释  伤寒表不解,也就是说头痛身疼,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没有解除。心下有水气,指胃脘部有饮邪(后学按:王师占玺谓此为胸膈之饮,似较恰)。水饮阻中,以致胃气逆而干呕,水气侵肺,则肺失宣开而咳嗽。干呕发热而咳,是外有表邪内挟水饮的主要见证。然而水饮之邪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逆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至而为病,因而又有或然诸证。或水蓄而津液不升,则发生口渴,或水渍入肠而发生腹泻,或水气逆于上,则为噎为喘。或水气留于下,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喘证为肺气闭郁,虽同麻黄汤证,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气射肺,与单纯风寒束肺有别。这五个或有证虽差异很大,但都是外寒内饮所致,所以都治以小青龙汤。
本方与大青龙汤同属表里两解之剂(后学按:王师占玺谓应为“表里同治”为恰),但所主各有不同,大青龙证热闭于里,表证为多,只有烦躁是里证,小青龙证是饮伏于内,里证为多,只有恶寒发热是表证。就病机来说,大青龙证是表寒外束,里有郁热,小青龙证是表寒不解,内有水饮。
选注  柯韵伯;发热是表未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水气者,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伤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脏,心下有水气,是伤脏也。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又上至于肺则肺寒,內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变多,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也。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复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证。此为太阳枢机之剂,水气蓄于心下,尚未固结,故有或然之证。
汪韧庵: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赅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升,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411
按语  心下有水气,是本证主要原因,由于内饮与外寒相搏,所以发生以上各种病变,不过以干呕,发热,咳嗽,是小青龙汤证的常见症状,其它或渴、或利、或噎等,则是可能出现的症状,但不管主证、兼证,其病机是一样的,所以都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表邪解,内饮化,则诸证自愈。
小青龙汤方略……
方解  陈古愚:此寒伤太阳之表不解,而动其里水也。麻桂从太阳以祛表邪,细辛入少阴而行里水,干姜散胸前之满,半夏降上逆之气,合五味之酸,芍药之苦,取酸苦涌泄而下行。既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缓之者,令药性不暴,则药力周到,能入邪气水饮互结之处而攻之。凡无形之邪气从肌表出,有形之水饮从水道出,而邪气水饮一并廓靖矣。412
金鉴: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蚀,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散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徐灵胎:此方专治水气,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邪汗未尽,必停于肺胃之间,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此方无微不到,真神剂也。413
按语  本方以麻黄桂枝芍药,行营卫而散表邪,以干姜细辛半夏,行水气而止咳呕,以五味子之酸而敛肺之逆气,以甘草之甘而和诸药,即内经所谓“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之意。陈氏与《金鉴》解释均较妥切,徐氏明确提出此方专治水气”,尤有见地。因临床运用本方主要针对肺胃水气,表证不是必具,所以,切勿被表不解印定眼目。
本方应用范围  1.感冒,流感。2.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3.肺炎,渗出性胸膜炎。4.肺源性心脏病,冠心、心肌劳损。5.风心,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6.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7.急性泪囊炎,结膜炎,虹膜炎,角膜炎。8.进敏性鼻炎,副鼻窦炎。9.湿疹,金钱癣。10.乳腺小叶增生。
医案选录  刘聘贤孙,6岁,1月下旬,夜间随祖父戽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方旋复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嘎,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景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略痰便利矣。朱阜山医案
徐,26岁,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里水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差半夏六钱桂枝六钱炒白芍四钱旋覆花包煎三钱杏仁泥五钱干姜三钱制五味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生姜五片。煮三杯,分三次服。《吴鞠通医案》
某妇,30岁,患者诉述在16岁时,左眼红肿痛,内生颗粒,几致失明,由中医诊治十天,一个月后复原。月经三个月未行,近两日白带较多。五天前淋雨湿身,次日见咳嗽,咳时牵引两胁及少腹作痛,痰稀薄如水,色白。前日起,左眼羞明,视物不清,大眦赤脉侵睛,角膜表面失去光泽,混浊而粗糙,略有痛感。眼屎少,泪水在下午五时后转多,次晨又转少,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而滑,中微黄,脉浮弦。证系风寒外感,水饮内停,诱发眼病宿疾,宜先用小青龙治其外,后治宿疾眼病。生麻黄1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10克法半夏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9克。服一剂。二诊:昨下午2时服头煎,4时服二煎。晚7时见灯光不甚羞明,泪水亦减少,夜睡得微汗。今晨觉咳畅痰顺,视物较清,角膜混浊程度亦减,白带止。续予原方一剂。从初诊起,共服三剂,各症除。《伤寒论方运用法》
按语  三案病情各异,第一案因误治而致咳止喘作,桂芍半夏用量偏重,余药用量很轻,着重调和营卫,辛开化痰;第二案抓住里水招外风病机,治以小青龙去麻黄细辛,加入旋覆花,并以生姜代干姜,是以治里水为主,兼治外风。无论在用量方面,还是在方药加减方面,对于运用本方都有一定启示。至于等三案,原意先治外感,讵料外感解而目疾亦愈,足征中医整体治疗的科学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18)、李克绍《伤寒论语释》:用芍药既能配桂枝以和荣卫,又使散水而不耗阴液。试看真武汤,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利水化湿的方剂,都用芍药,原因就在这里。
(19)、贺有琰《伤寒论纵横》:欧阳某,女,49岁。素有痰饮,早春病伤寒,头痛、发热、恶冷、咳嗽喘气,痰稀而唾多(后学按:此案此病家之异处),无汗,咳甚时干呕有乍汗,旋即无汗,口不苦渴,小便淸长,舌淡苔白而滑腻,脉浮弦。综观此病,是乃表寒外束,内饮不化所致,所谓“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予以小青龙汤加味治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3片(后学按:此用生姜而不用干姜)细辛3克五味子6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水煎服。一剂微汗出而寒热解,三剂而咳喘平。贺有琰医案
(20)、赵桐《伤寒述义》:赵桐曰:此小青龙证,外受风寒,内停寒饮者也。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天然之化运也。兹营卫同病,肌肉受寒矣。寒伤肌则脾不化,皮毛寒则肺不行,脾肺失职,水气不化而停蓄于心下者。水停则表益不解,表不解则水益不化(后学按:此理于临床有益)。表不解,邪郁内则于呕,郁于表则发热。水性流动,证发变幻,攻肺则咳,不化则渴,走肠则利,冲膈则噎,蓄下则小便不利,少腹为满。肺与膀胱通,水不下出则气上逆,上凌肺则喘矣。总为寒饮停蓄,宜小青龙也。要知,桂枝去桂加苓术(二十六)是下伤胃气,停蓄热饮于中焦,淡渗即是解表。此外受寒束,停寒饮于心下,温散即是解表。彼心下满微痛,此干呕咳热,自是另一局面也。
小青龙汤方(略)……24
赵桐曰:小青龙治表不解,心下有蓄寒水气,呕、热、喘、咳、渴、噎或不渴,小便不利者也。桂枝辛甘发散,同轻清透达之麻黄,使外来之邪得从汗解,玄腑通而水不蓄矣。姜辛之散,半夏之涤,草姜燥土,芍药戢木。桂草宣心阳,水饮得下。姜桂同半夏,表邪可除(《经》半夏除经络之外邪)。芍草滋阴益营,寓桂枝之功。甘草麻黄,能散皮里之水。至若姜辛散肺,芍味敛肺,半夏则能收能散。斯水饮表里,各有所归。名小青龙,治理水泛之意也。渴去半夏者,以此渴非蓄饮不化之渴,乃肺燥津少之渴,加蒌根之润,去半夏之燥允矣(后学按:如此,治肾盂肾炎之小冬之口渴当去之!)。而小青龙主涤胸中寒饮,半夏为涤饮要药,庸可去乎?如以其燥,则干姜不尤烈乎?盖半夏降肺气,降则益渴(后学按:最烦此类语言,此“益”字是当“增”解还是当“减”解?纯属一文字游戏,贻弄后学!)。干姜辛而升,升则腾津,热散而不敛,且制五味之敛也。微利者,水蓄走肠也,加荛花破饮利水,泻即止矣。噎者,水寒之气滞塞胸中也,加炮附助阳散饮,去麻黄恐散心肺之阳也。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蓄膀胱也,加茯苓之直渗,去麻黄之外散也。喘者,水饮射肺也,不需麻黄之宣发,而直用杏仁之苦降。如《金匮》痰饮章所云: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则必厥。所以然者,麻黄发其阳故也。此盖阳虚,否则麻黄决不能去。
(21)、程昭寰《伤寒心悟》:小青龙汤证应与大青龙汤证相鉴别:大青龙汤阳郁闭热殊甚,以表寒证为主,小青龙汤虽有表寒,但以里饮证为主。这是易为鉴别的。同病太阳停饮,又应与五苓散证相鉴别。五苓散治中风有汗表虚,本证则为伤寒无汗表实;五苓散水停下焦为主、本证水停部位不居,但以中焦为主。同用于治疗溢饮,又应与越婢汤证相鉴别:越婢治内有热而病溢饮,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小青龙汤外有寒而内亦为寒饮,故方中佐姜桂。这些证候,常在疑似之间,需如以认真鉴别。小青龙汤以麻黄宣肺平喘佐以利水,辅以桂枝芍药以和营卫,散表邪,干姜半夏细辛温化寒饮,而治咳喘。但恐辛散太过,故以五味子斂肺之逆气,以炙甘草之甘以守中扶正。全方配伍,温散寒饮而不伤正,发中有斂,温中有化,这是本方组织的个特色。其次药物分量也具妙处:五味子之酸收与半夏之辛散,各用半斤,意在收、散均等,细辛、麻黄、桂枝、干姜意在散外寒与化内饮相辅而行,用量亦同。炙草、芍药守中护阴益气,亦平均各用三两。说明散与温,补与祛都各有分寸,不可随意减其用量(后学按:经验之谈)。干姜、细辛、五味子仲景常配伍用治肺胃寒饮所致咳、呕、喘诸证,意在温、散、敛三结合,可直入于肺、又能正邪兼顾。《金匮要略》篇中的苓甘五味姜辛等物,都能恰到好处地巧妙配伍姜、细、辛,可见这种配伍的实用价值,深合《内经》“辛以散之,甘以缓之,酸以收之”之意。本方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则是在主证基础上针对各种不同兼证,随证加减变化而来,但有人提出,是否出自仲景值得怀疑。理解大小青龙汤证,应结合《金匮要略》互看,这也可以 看出仲景旣辨外感,也辨杂病。只要辨证准确,小青龙汤既可用于外感,也可用于杂病。128
【案例】郝XX 女50岁、素有慢性气管炎、近增新感。息咳喘不能平卧、欲张口抬肩、低热、形寒咳痰清稀、干呕、额面萎黄,口唇有水色,无汗、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腻、脉浮数、拟小青龙汤加花粉:桂枝6克麻黄6克生姜三片白芍6克甘草6克细草3克法半夏9克五味子6克花粉9克。药服三剂、咳嗽渐平,发热亦退。唯纳差神疲,投金水六君煎以善后。
【按语】外感风寒咳嗽、咳痰清涎,或素有痰饮患者,审证确切,皆有较好效果。若兼热者加生石膏、痰多而粘者加川贝母。若肺有郁热,大便不通,可佐入轻量大黄。素有痰饮可合苓甘五味姜辛夏味汤出入,临床每获良效。
(22)、黄竹斋《伤寒论杂病论汇通》:按:此节承上节,言伤寒表不解,水气堵于心下,而有少阴证之治法。干呕,即欲吐不吐之互词。发热而咳,及渴而下利,皆少阴之本证。故小青龙中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仍不离少阴表证之治法也。
舒驰远曰:大青龙为表寒里热者设,小青龙为表里俱寒者设。韩祇和曰:小青龙所以主为水饮与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寒相合而咳者。或表寒,或里寒,协水饮则必动肺,以形寒寒饮则伤肺故也。……陈修园曰:干姜以司肺之关,五味以司肺之阖,细辛以发动其阖辟活动之机。小青龙汤中,当以此三味为主。故他药皆可加减,此三味则缺一不可。(后学按:方根——干姜、细辛、五味子)
(23)、新世纪伤寒学:【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由太阳伤寒表实证兼水饮内停症状组成。辨证要点是寒热咳喘,痰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紧。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
汤证辨析:大、小青龙汤皆从麻黄汤化裁,均属表里同治之方。但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淸郁热而除烦,以解表为主;小青龙汤发汗解表,内蠲寒饮而治咳喘,重在蠲饮。
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皆治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表虚兼喘,见有汗而无内饮;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肺气不宣致喘,见无汗且无内饮证;本证为太阳伤寒表实兼喘,见无汗有内饮。
【疑难点击】对于方后加减,疑点较多,后世頗有争议。如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均去麻黄。而麻黄为本方主药,且有平喘利水之功,今去之不用,难以理解,故后世认为“疑非仲景意”值得重视。67        
【医案选释】
案1:慢性支气管炎
柴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10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則加童,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内温肺胃以散水寒。麻黄9克桂枝10克白芍9克细辛6克干姜9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9克半夏14克。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陈明之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案2:变应性鼻炎
患者卢某,女,28岁。职员。3年前游泳受凉后出现发作性喷嚏、鼻痒,大量清涕,日甚一日。1年来又出现眼痒、流泪、头昏等症。3年来曾服用扑尔敏、息斯敏、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均难以控制症状。检查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黏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强阳性。诊断:变应性鼻炎。予小青龙汤3剂。(药物组成: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0克)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10剂,症状消除,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检查转阴。(马学忠等.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
辨治思路:案1为小青龙汤的正治法。患者咳喘,痰质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肺失宣降失职所致,以小青龙汤散寒蠲饮,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案2为小青龙汤的变治法。患者因涉水感寒,出现喷嚏、鼻痒,大量清涕,病延3年,日甚一日,近1年又增眼痒、流泪、头昏诸症。查: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黏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强阳性。鼻为肺窍,寒邪外束,寒饮犯肺,上逆鼻、目诸窍,与小青龙场证外寒内饮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与小青龙汤散寒蠲饮而获效。
(24)、张锡线《医学衷中参西录》:水散为气,气可复凝为水(后学按:张师此解,甚为有趣)。心下不曰停水,而曰有水气,此乃饮水所化之留饮,形虽似水而有黏滞之性,又与外感互相胶漆,是以有以下种种诸病也。干呕者,水气黏滞于胃口也;发热者,水气变为寒饮,迫心肺之阳外越也;咳者,水气浸入肺中也;渴者,水气不能化津液上潮也;利者,水气溜入大肠作泻也;噎者,水气变为寒痰梗塞咽喉也;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气凝结膨胀于下焦也;喘者,肺中分支细管皆为水气所弥漫也。19
【小青龙汤原方】……略
按:荛花近时无用者,《金鉴》注谓系芫花之类,攻水之力甚峻,用五分可令人下数十次,当以茯苓代之。又,噎字,注疏家多以呃逆解之,字典中原有此讲法。然观其去麻黄加附子,似按寒痰凝结梗塞咽喉解法,方与所加之药相宜。
【后世所用小青龙汤份量】麻黄二钱桂枝尖二钱芍药三钱五味子钱半干姜一钱甘草钱半细辛一钱半夏二钱 煎一盅,作一次服。
喻嘉言曰:桂枝、麻黄无大小,而青龙汤有大小者,以桂枝、麻黄之变化多,而大青龙汤之变法不过于桂麻二汤之内施其化裁。故又立小青龙汤一法,散邪之功兼乎涤饮。取义:山泽小龙养成头角,乘雷雨而翻江搅海,直奔龙门之义,用以代大青龙而擅江河行水之力,立法诚大备也。昌昔谓膀胱之气流行,地气不升则天气常朗。其偶受外感,则仲景之小青龙汤一方,与大士水月光中大圆镜智无以异也。盖无形之感挟有形之痰,互为胶漆。其当胸窟宅,适在太阳经位。惟于麻黄、桂枝方中,加五味子、半夏以涤饮而收阴,干姜、细辛以散结而分解。合而用之,令药力适在痰饮绾结之处攻击片时,则无形之感从肌肤出,有形之痰从水道出,顷刻分解无余,而胸膺空旷矣。
小青龙汤所兼主诸病,喘居其末。而后世治外感痰喘者,实以小青龙汤为主方。是小青龙汤为外感中治痰饮之剂,实为理肺之剂也。肺主呼吸,其呼吸之机关在于肺叶之阖辟。其阖辟之机自如,喘病自愈。
是以陈修园谓:小青龙汤当以五味、干姜、细辛为主药,盖五味子以司肺之阖,干姜以司肺之辟,细辛以发动其阖辟活泼之机。故小青龙汤中诸药皆可加减,独此三味不可加减。
按:陈氏此论甚当,至其谓细辛能发动阖辟活泼之灵机,此中原有妙理。盖细辛人皆知为足少阴之药,故伤寒少阴证多用之。然其性实能引足少阴与手少阴相交。是以少阴伤寒,心肾不交而烦躁者宜用之;又有引诸药之力上达于脑。是以阴寒头疼者必用之;且其含有龙脑气味,能透发神经使之灵活,自能发动肺叶阖辟之机,使灵活也。
又邹润安谓:凡风气寒气,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离而不相附。——审斯,则小青龙汤中之用细辛,亦所以除水气中之风寒也。
仲景之方,用五味即用干姜。诚以外感之证皆忌五味,而兼痰嗽者尤忌之,以其酸敛之力甚大,能将外感之邪锢闭肺中,永成劳嗽。惟济之以干姜至辛之味,则无碍。诚以五行之理,辛能胜酸,《内经》有明文也。徐氏《本草百种注》中论之甚详,而愚近时临证品验,则另有心得:盖五味之皮虽酸,其仁则含有辛味。以仁之辛济皮之酸,自不至因过酸生弊。是以愚治劳嗽,恒将五味捣碎入煎(后学按:有意思),少佐以射干、牛蒡诸药,即能奏效,不必定佐以干姜也。
特是医家治外感痰喘喜用麻黄。而以小青龙汤治外感之喘,转去麻黄加杏仁,恒令用者生疑。近见有彰明登诸医报而议其非者:以为既减去麻黄,将恃何者以治外感之喘乎?不知《本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吐吸,是桂枝原能降气定喘也。诚以喘虽由于外感,亦恒兼因元气虚损不能固摄。麻黄虽能定喘,其得力处在于泻肺,恐于元气素虚者不宜。是以不取麻黄之泻肺,但取桂枝之降肺,更加杏仁能降肺兼能利痰祛邪之品以为之辅佐,是以能稳重建功也。
《伤寒论》小青龙汤为治外感因有水气作喘之圣方。而以治后世痰喘证,似有不尽吻合之处。诚以《伤寒论》所言之水气原属凉,而后世所言之痰喘多属热也。为其属热,则借用小青龙汤原当以凉药佐之。尝观小青龙汤后诸多加法,原无加石膏之例。至《金匮》治肺胀作喘,则有小青龙加石膏汤矣。仲景当日先著《伤寒论》,后著《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小青龙汤无加石膏之例,是当其著《伤寒论》时犹无宜加石膏之证也。至《金匮》中载有小青龙加石膏汤,是其著《金匮》时已有宜加石膏之证也。夫仲景先著《伤寒论》,后著《金匮要略》,相隔不过十余年之间耳。而其病随气化之更变即迥有不同,况上下相隔千余年乎?是以愚用小青龙汤以治外感痰喘,必加生石膏两许,或至一两强,方能奏效。盖如此多用石膏,不惟治外感之热,且以解方中药性之热也。为有石膏以监制麻黄,若遇脉之实者,仍宜用麻黄一钱,试举一案以征明之。
堂姊丈褚樾浓,体丰气虚,素多痰饮,薄受外感,即大喘不止,医治无效,旬日喘始愈。偶与愚言及,若甚恐惧。愚曰:此甚易治,顾用药何如耳,《金鉴》小青龙加石膏汤,为治外感痰喘之神方,辅以拙拟从龙汤,则其功愈显。若后再喘时,先服小青龙汤加石膏。若一剂喘定,继服从龙汤一两剂,其喘必不反复。若一剂喘未定,小青龙加石膏汤可服至两三剂。若犹未疾愈,继服从龙汤一两剂必能疾愈。若服小青龙加石膏汤,喘止旋又反复,再服不效者,继服从龙汤一两剂必效。遂录两方赠之,樾浓甚欣喜,如获异珍。
后用小青龙汤时,畏石膏不敢多加,虽效,实无捷效。偶因外感较重喘剧,连服小青龙两剂,每剂加生石骨三钱(后学按:量小矣!),喘不止而转增烦躁。急迎为诊视,其脉浮沉皆有力。遂即原方加生石膏一两。煎汤服后,其喘立止,烦躁亦愈。 继又服从龙汤两剂以善其后。
至所谓从龙汤者,系愚新拟之方,宜用于小青龙汤后者也。
其方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搗碎,生杭芍五钱,清半夏、苏子各四钱,牛蒡子三钱,热者酌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一两。
按:小青龙汤以驱邪为主,从龙汤以敛正为主。至敛正之药,惟重用龙骨、牡蛎,以其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也(观《伤寒论》中仲景用龙骨、牡蛎之方可知)。又加半夏、牛蒡以利痰,苏子以降气,芍药清热兼利小便,以为余邪之出路。故先服小青龙汤病减去十之八九,即可急服从龙汤以收十全之功也。龙骨、牡蛎,皆宜生用,而不可锻用者,诚以龙为天地间之元阳与元阴化合而成。迨至元阳飞去,所余元阴之质,即为龙骨(说详第四期药物学讲义龙骨条下)牡蛎乃大海中水气结成,万亿相连,聚为蚝山。为其单片无孕育,故名为牡,实与龙骨同禀至阴之性,以翕收为用者也。若锻之,则伤其所禀之阴气。虽其质因锻少增黏涩,而翕收之力全无。此所以龙骨、牡蛎宜生用而不可煅用也。
若遇脉象虚者,用小青龙汤及从龙汤时,皆宜加参。又宜酌加天冬,以调解参性之热。然如此佐以人参、天冬,仍有不足恃之时。
曾治一人,年近六旬,痰喘甚剧。脉则浮弱,不堪重按。其心中则颇觉烦躁。投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又加生石膏一两,野台参四钱,天冬六钱,俾煎汤一次服下。然仍恐其脉虚不能胜药,预购生杭萸肉(药房中之山萸肉多用酒拌蒸熟令色黑,其酸敛之性大减,殊非所宜)三两,以备不时之需。乃将药煎服后,气息顿平。阅三点钟,忽肢体颤动,遍身出汗,又似作喘,实则无气以息,心怔忡莫支。诊其脉,如水上浮麻,莫辨至数。急将所备之萸肉急火煎数沸服下。汗止,精神稍定。又添水煮透,取浓汤一大盅服下,脉遂复常,怔忡喘息皆愈。继于从龙汤中加萸肉一两,野台参三钱,天冬六钱,煎服两剂,痰喘不再反复。按:此证为元气将脱,有危在顷刻之势。重用山萸肉即可随手奏效者,因人之脏腑,惟肝主疏泄。人之元气将脱者,恒因肝脏疏泄太过。重用萸肉以收敛之,则其疏泄之机关可使之顿停,即元气可以不脱。此愚从临证实验而得,知山萸肉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也。因屡次重用之,以挽回人命于顷刻之间,因名之为回生山茱萸汤。
其人若素有肺病,常咳血者,用小青龙汤时,又当另有加减:宜去桂枝(后学按:桂枝于咯血不利),留麻黄。又宜于加杏仁、石膏之外,再酌加天冬数钱。盖咳血及吐衄之证,最忌桂枝而不甚忌麻黄,以桂枝能助血分之热也。
忆岁在癸卯,曾设教于本县北境刘仁村,愚之外祖家也。有近族身母刘媪,年过五旬,曾于初春感受风寒,愚为诊视。疏方中有桂枝。服后一汗而愈。因其方服之有效,恐其或失,粘于壁上以俟再用。至暮春又感受风温,遂取其方自购药服之,服后遂至吐血。治以凉血降胃之药,连服数剂始愈。
(25)、柯雪帆《伤寒论临证发微》:[发微]
一、主旨:小青龙汤证咳与喘的辨证,以及不宜用麻黄的证候。小青龙汤方的配伍,麻黄、细辛的用法。
二、小青龙汤证的辨证分析
小青龙汤证是由外感风寒而引起的水饮(痰饮)在肺的证候,简称“外寒内饮”也就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因外感风寒而发作,有发热恶寒、咳嗽气喘、咯痰稀白等症状,不是缓解期,也不是因继发感染而出现咯痰黄稠,舌红苔黄,发热恶热等痰饮化热的证候。可以说,在小青龙汤证之中,有一大部分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继发感染,但慢支或哮喘的继发感染井不都是小青龙汤证。只有中医辨证属于外感风寒、肺有寒饮的才是小青龙汤证。此外,应注意小青龙汤证是以咳嗽为主症,不是以气喘为主症的,咳而不喘的可以用小青龙汤,气喘为主症的要慎用小青龙汤,虚喘则不可用小青龙汤(后学按:此解最实际。柯老之书,独别于众家,通俗明了,读之每有收获)。《伤寒论》原文“若喘,去麻黄”就是指虚喘。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症状,剑突下即中上腹有痞闷感,也就是原文所说的“心下有水气”,古代所说的心下这个位置相当于剑突下及中上腹。这是肺有痰饮、肺气失于宣肃所致,有一定的辨证意义。
三、小青龙汤的配伍
小青龙汤的配伍方法有三个层次的意义:
1、包含了治疗痰饮咳嗽的三个基本方法:辛以散之,用干姜、细辛散肺中之寒饮;酸以收之,用五味子收耗散之肺气;甘以缓之,用炙甘草缓肺气之冲逆。
2、治疗寒饮的辛温升散与收敛和降相结合:即用干姜温散寒痰(适用于咯痰稀白者)、用细辛温散水寒,温化水饮,止咳化痰,以以上二味属于辛温升散。半夏温燥湿痰,和降肺胃之气(适用于痰多咳嗽,痰稠、口干者少用或不用),五味子敛肺气、纳肾气,能止咳定喘,以上二味属于收敛和降。
3、既能治外感风寒又能治痰饮的四味药:麻黄与桂枝,甘草相配为麻黄汤的配伍法,桂枝与芍药、甘草相配是桂枝汤的配伍法,四味药合用可以温通阳气,发散风寒,治疗表证的发热恶寒,无汗或微微有汗均可应用,阳气虚而多汗者不宜,这四味药对痰饮也有治疗作用,麻黄能宣肺平喘祛痰,桂枝能通阳化饮、平降气机冲逆,芍药与甘草相配,通过柔肝缓急能平喘止咳,甘草能润肺止咳化痰。甘草在小青龙汤中有多方面的作用,通阳解表,温化痰饮,缓急平喘与润肺化痰止咳,不要简单地认为仅仅是调和诸药而已。总之,小青龙汤方的药物配伍是比较复杂而有精深意义的;
四、小青龙汤方的药物剂量问题73
在《伤寒论》原文中,小青龙汤八味药中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细辛、干姜六味药的剂景都是三两,半夏用半升,约重42g,五味子也用半升,约重38g。均接近三两,近年有报道称,用小青龙汤,八味药的剂量以等量效果最好。这八味药的用量也可根据证情作适当调整:痰多者重用干姜、半夏.新咳甚者重用细辛,久咳甚者重用五味子,痰多气急重用麻黄,外感有汗用炙麻黄,虚喘不用麻黄,外感无汗可去芍药,有哮鸣音,重用芍药,甘草,咯血宜去桂枝。目前临床上大都畏用细辛与五味子,试看《吴鞠通医案》,五味子治痰饮的用量,小量用一钱,中量用三钱,最大量用六钱,一般略小于芍药、桂枝。张锡纯用小青龙汤,方中麻黄、桂枝各用二钱,五味子用一钱半。至于细辛的用量下文将专题分析。
五、细辛的毒性与剂量问题
《名医别录》与《本草纲目》均言细辛辛温无毒,《神农本草经》末言有毒,近年药理研究证明细辛有毒。王智华报道(上海中医药杂志):细辛的有毒成分为黄樟醚,有很强的挥发性。煎煮10min留存1/4,煎煮20min留存1/12,煎煮30min仅存1/50。按照一般中药煎药方法,药汁中黄樟醚残留量极微,已不足以引起中毒:而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的挥发性较低,煎煮30min,含量虽减仍有治疗作用,由此可知《伤寒论》中将较大剂量细辛用于汤剂是合理的,细读仲景著作,没有一个散剂用细辛,只有一个蜜丸方(《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中的赤丸)用微量细辛(细辛量为丸方全量的1/11),一次服用量仅为麻子大三丸,取效不再服,十分慎重。
六、后世何以畏用细辛
可能由于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中记载了服用细辛粉末致人死命之事。《本草纲目》引用上书:“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塞不通者死、近年开平獄中曾治此,不可不记,非本有毒,但不识多寡耳。”后人没有注意“单用末”三字,连煎汤也不敢超过一钱,“细辛不过钱”之说传涌成习,混淆了细辛研粉吞服与煎煮服汤的剂量的区别。
七、小青龙汤方后的简单解释
1、口渴故去温燥的半夏,加生津润燥的天花粉(即瓜蒌根)。
2、微利是大便稀溏而不爽,是肠道有水饮而气机不利,麻黄松弛肠道平滑肌,不利于流通肠道气机,故去麻黄,加荛花既能泻水饮又能通利肠道气利。
3、噎是指老年痰饮,久病气虚,胸部阳气不利所致,故去麻黄而加温阳的附子。
4、小便不利少腹满是有小便而排尿不畅,由气化失司,水饮停留下焦,多见于老年阳虚患者,故去麻黄而加茯苓。
5、此喘是指虚喘,故应去麻黄,加杏仁平喘效力显然不足。
八、关于荛花
《本草纲目毒草类》荛花条气味栏裁:苦寒有毒:发明栏中载:“[时珍曰]荛花盖亦芫花之类,气味主治大略相近。[宗?曰]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取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芫花条气味栏载:“辛温有小毒。”主治栏载:“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
[医案医话选]
一、小青龙汤治痰饮:某氏,内饮招外风为病,既喘且咳,议小青龙法,桂枝三钱,麻黄蜜炙一钱,炒白芍一钱五分,干姜一钱,细辛八分,半夏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制五味一钱,茯苓块三钱。煮三杯,分三次服。复诊:痰饮喘咳,前用小青龙业已见效,但非常服之品。脉迟缓,议外饮治脾法。(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笔者按:《吴鞠通医案,痰饮门》有15个医案用小青龙汤,但其中13个医案去麻黄、细辛,1个医案,单去麻黄,用小青龙汤全方者仅此一案。
二、小青龙汤加味治痰饮哮喘
任男,痰饮并发哮喘,痰饮已成宿疾,哮喘则有时发作,多作于春秋气候剧变之时。上海地滨大海,尤易发作。此二者,皆少根治之法。今予小青龙汤:生麻黄6g,淡干姜4.5g,细辛3g.川桂枝3g,杭白芍9g,五味子6g,姜半夏9g,粉甘草3g,炙紫菀9g.远志4.5g,白芥子9g,白果9枚去壳。二诊:加味小青龙汤两服后,气平,咯痰仍薄。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改用其他温化寒痰之剂)。《章次公医案•咳喘》
三、小青龙汤治外感诱发眼病宿疾
病人女性,30岁。(10余年前有左眼红肿宿疾)五日前淋雨湿身,次日见咳嗽,咳时牵引两胁及少腹作痛,痰稀薄如水,色白。前日起左眼羞明,视物不清,大眦赤脉侵睛,角膜表面失去光泽,混浊而粗糙,略有痛感,眼屎少……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而滑,微黄,脉浮弦,证系风寒外感,水饮内停,诱发眼病宿疾,宜先用小青龙汤治其外,后治宿疾眼病。生麻黄1Og,干姜109,细辛1Og(后学按:此量何其大),五味子10g.法半夏10g,桂枝10g,芍药10g,炙甘草9g。服1剂。(笔者按:方中八味药的用量基本相同)二诊:服药当日晚上见灯光不甚羞明,引水减少,夜睡得微汗。今晨觉咳畅痰顺,视物清、角膜混浊程度亦减,续予原方1剂。共服3剂,各症除。《伤寒论方运用法麻黄汤类方》76
四、小青龙汤之药性偏温,宜加石膏论
而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是以愚用小青龙汤30余年,未尝一次不加生石膏。即所遇之证分毫不觉热,亦必加生石膏五六钱,使药性之凉热归于平均,若遇证之觉热,或脉象有热者,则必加生石膏两许或一两强。《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
五、汉方医论小青龙汤的主治
主治因感冒引发宿病的哮喘性咳嗽,可用于急性浮肿、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炎、慢性胸膜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关节炎、结膜炎等。《现代日本汉方处方手册》
(26)、高级伤寒论:【词解】心下有水气:心下,即胃脘部。水气,病理概念,即水饮为患。噎:指咽喉部位有气逆阻塞感。少腹:即小腹或下腹部。熬:《说文火部》:"熬,干煎也",与烘、炒、焙近意。
【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释义】以上二条相互补充,阐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即外寒内饮的证候、病机、并以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为治法,以小青龙汤为主方。41条"小青龙汤主之" 句,应接在"发热不渴"后,是为倒装文法。
"伤寒表不解"者,指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证,41条"伤寒" 二字,与此同义。其病机与麻黄汤证基本相同,不予重复。"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心下与肺,以一膈而相邻,今水停其所,又为外感之风寒相激,必致气逆水升,上逆犯肺则咳;横犯胃腑则呕,是为主证。所需申言者,40条以喘为或然证,而41条以喘为主证之一,可视为相互补充,总是外寒内饮所致之咳喘。然从临床而论,因寒饮而喘者,必兼咳嗽,而咳者,未必兼喘,故但求病机之一致,则小青龙汤既治咳,又治喘,或咳喘并作,不必拘泥。
40条自或渴以下,皆或有之证,不必悉具。凡水饮为患,常因气机升降而变动不居,随所伤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见证。水饮属阴,其为患也,一般不渴,若因水饮停聚阻碍气机,以致气不化津者,亦间有渴象。其渴为频呷热汤,饮量不多,以求舒适,与热盛津伤之渴不难鉴别;水饮下趋,浸渍肠道,则为下利;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气上逆,有碍肺气之清肃,则喘而咽喉有梗塞感。
如上所述,水饮证一般不渴,若服小青龙汤后渴者,是病机向愈之佳兆,盖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饮邪渐化,而津液一时敷布不周,故生渴象,待病愈之时,气机通畅,正气恢复,必能水津四布,口渴自除。
【选注】
成无己注40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又注41条云: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注解伤寒论》
柯韵伯:发热是表未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水气者,是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伤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脏。心下有水气,是伤脏也。水气未入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又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变多,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也。《伤寒来苏集》
尤在泾注40条云: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饮,饮寒相搏,逆于肺胃之间,为干呕发热而咳,乃伤寒之兼证也。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之而为病,而其治法,虽各有加减,要不出于小青龙汤一法。
又注41条云: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如上条之证也,是必以小青龙汤内消水饮为主矣。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水内行也,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或问:水饮之证,或渴或不渴云何?曰:水积于中,故不渴也。其渴者,水积一处,而不得四布也,然而不渴者常也,其渴者,变也。服小青龙汤已渴者,乃寒去饮消之常道也。《伤寒贯珠集》
李培生:伤寒表不解,当指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太阳表证;心下有水气,当括干呕而咳等里证。病因心下素蕴寒饮,又因风寒束表,遂致肺气不利,胃气上逆,实即外寒内饮所致。因水饮变动不居,故有或渴、或利等或然证。其喘当属主证,细参《伤寒论》、《金匮》自知。《柯氏伤寒论附翼笺正》
【评述】成氏据形寒饮冷伤肺,柯氏据气化学说而释本证,各有特色。尤注亦妥。 李培生先生之注最为简捷明快,可互参矣。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小青龙汤方。
【方义】本方从药物组成来看,是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剂量与原方小异,与桂枝麻黄各半汤相去甚远)去杏仁、生姜,大枣,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意在辛温解表,以散外感之风寒;辛散温化,而蠲内停之水饮。麻黄为本方主药,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是一物而三任也。又与桂枝为伍,则增强通阳宣化之效。桂枝与芍药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大辛大热,散寒宣肺。化痰涤饮。五味子敛肺止咳,而不使麻桂姜辛等升散太过。大凡外感咳喘,多忌芍药、五味子之类,恐其敛邪不散,致生他变,而本方有此二味,当知其与麻桂姜辛等同用之妙,是开阖适宜,升降得法,对外寒内饮之证,尤为相宜。半夏降逆化饮,与上述诸药相配,其功更著。甘草和中,又能调和诸药。还须看到,甘草配干姜,即甘草干姜汤,为温脾肺,祛寒邪,化水饮之良方,《伤寒论》29条及《金匮要略》均有论述。
方后之加减法,从"若渴......去皮尖",凡七十字,《注解伤寒论》不作原文,而作为注释之文。又"荛花不治利......疑非仲景意",凡二十字,《千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卷三》无。以上是从校勘角度,以见版本间差异,若从内容看,笔者赞同"疑非仲景意"。学者欲知其"非"之所在,请参详[方论选]之钱注。
【方论选】
成无己: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枝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气,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医宗金鉴》: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子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
钱天来:既见微利,则知水气下走,当因其势而导之使下泄。去麻黄者,恐内外两伤津液也。此说亦通,然表寒重而全未解者,尚当斟酌,若竟去麻黄而留芍药、五味子之酸收,其如伤寒表不解何……,夫渴虽一症而各经不同……,本条或渴之症,乃水寒在胃,下焦之气液不得上腾而为涕唾,故渴,心下既有水气,岂可亦以栝蒌根为生津而用之耶?若未以为然,观下文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则知不必以撤热生津为治矣……噎者,心下有水气而胃气不通也,所谓水寒相搏,其人必噎,噎与?同。盖呃逆也。……此水寒相搏,故加附子以温之,若寒甚而阳气虚者,去麻黄不使汗泄其虚阳亦可。……若小便不利而少腹满者,为下焦无火,不能化气而出也。真阳不足,去麻黄而不使汗泄,则可矣。茯苓不过味淡,渗泄而已,岂能助下焦气化之功哉。喘为肺气逆满之症,加杏仁以助麻黄利肺气可也,若加杏仁而去麻黄,施之于表不解之伤寒,恐未切当。若肺虚而喘,则又宜补不宜泻,非为麻黄当去,并杏仁亦不可加矣。《伤寒溯源集》
李培生:小青龙用麻、桂、芍、草,解肌表,和营卫,以辛散外寒;姜、辛、夏、味,散水气,宣气道,以温化里饮。是表里双解之剂。其用干姜,正与《内经》"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之旨相符。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失其健运之常,则易滋生痰饮,痰饮上逆,则为咳喘,为呕逆。若得中气健运,寒饮自化。干姜是温中药,亦即《金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咳嗽病篇》)是也。外感咳喘,多忌五味子、白芍等酸敛止涩之品,此则与麻、桂、细辛等温宣药同用,正使药力不纯然外散,而欲取其内宣之功。与单纯用酸收止咳之义,又有不同。可见经方用药配伍之妙。其小青龙汤加减法,疑为后人所补,与仲景用药之准则,似不甚合。《柯氏伤寒论附翼笺正》
【点评】成氏依《内经》以释方义,有理据,《金鉴》以麻桂合方加减而成散寒化饮之剂,义多可从,惟"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与小青龙汤对举,似属牵强。李培生先生全面阐述方剂组成原理及其主治功效,详明可取。钱氏分析加减诸法之得失,先得我心。
【临床应用】
(一)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治外寒内饮咳喘证〈40、41条)
2、《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曰:"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杂病篇》曰:"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篇》曰:"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渴,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二)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千金方》小青龙汤治妇人霍乱呕吐。
2、《医学之要》治脚气上气喘息,初起有表邪者,本方加槟榔。
3、《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附翼》此方又主水寒在胃,久咳肺虚。
(三)现代应用
小青龙汤在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呼吸系统多种病症,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鼻炎等。
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34例,基本方为麻黄、细辛、五味子、杏仁、法半夏、黄芩、白芍、佛耳草、黛蛤散、干姜、紫石英,并随证加减。结果临床治愈68例,有效54例,无效12例,有效率达91.1%。而对照组用法夏素治疗34例,有效率仅46.17%。通过测定用力呼气肺量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用力呼气肺量图部分平均时间(MTTP)来观察加味小青龙汤对虚寒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小气道的变化,其治疗62例,隨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小青龙汤加味,对照组用抗生素,喘重者配氨茶碱。结果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7.1%和54.9%;临床控制率为25.8%和6.45%。……说明本方疗效优于对照组⑵。
以16岁以上,秋季必发、不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无严重肺气肿和肺心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以小青龙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其中22例外源性哮喘患者显效以上10例(45.5%),而内源性或混合型8例中显效以上占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本方治疗外源型哮喘疗效优于其他两型。
以本方为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02例,并设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用抗感染、对症平喘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青龙汤。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但观察组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8天,平均6.2天;对照组最短7天,最长16天,平均9天。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另一研究报道,治疗组采用西药合小青龙汤加味, 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观察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362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显效率71.3%;对照组211例,有效率为76.8%,显效率58.8%,以小青龙加葶苈子为基本方,并据证加味,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5例。结果:服7剂后胸水全部消失者10例、消失75%者14例,消失50%者5例,消失25%者6例,胸闷气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25例体温正常,10例仍有低热。再服4剂后,胸水全部消失者共30例,余5例胸水消失75%。
以本方治疗17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重度11例,中度6例。全部患者连续服用小青龙汤4周,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总体改善率为64.7%,发作性喷嚏、鼻塞、流涕的改善率为68.8%,日常生活障碍改善者未过半数;鼻镜检查鼻粘膜肿胀、水性分泌量显著改善,达68.8%;仅1例出现轻度胃痛。患者对本方评价良好者占66.7%。而另一观察报道亦显示,本方治疗50例变应性鼻炎,结果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6%。123
除以其卓越的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功效而广泛用治呼吸系统病症外,本方亦常可用治其他一些病症,如失音、心悸、气胸、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卡他性眼炎、荨麻疹等,以寒束饮停为其审证依据。
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并设对照组30例,以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治疗。结果中药组窦性心动过缓显效20例,窦房阻滞显效9例,交界心律显效1例, 慢——快综合征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分别为14、3、2、0例,总显效率仅为63.3%。5年随访41例,中药组晕厥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8.4%;故有心率测定阴转率中药组为84.8%,对照组为64.6%;说明中药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发现,治疗后心搏量轻度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增加……研究者据此认为,本方具有提高整体机能、祛除病理产物、进而达到调节和恢复心脏局部功能的目的,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以本方加味治疗泌尿系感染8例,全部病例均经尿检确诊。基本方为小青龙汤加茯苓、泽泻;气虚者酌加党参、北芪。结果全部治愈,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12剂,平均8剂。
以小青龙汤配合脱敏汤治疗药物过敏8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对症支持疗法)88例。结果两组分别近期治愈83例、62例;有效者分别为2例和21例;无效者分别为1例和5例。随访2年,两组用致敏药时,复发者分别为10例和74例。嗜酸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观察,中药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对27例结肠过敏患者,以小青龙汤提取物,日2次,饭后口服,有效率达80%
(四)医案选录
1、胸膜炎、胸腔积液。陈某,女,59岁。咳喘痰多反复发作4月余,伴胸痛1周入院。曾在美国多家医院求治,用多种抗生素无效。咳喘渐甚,痰多质稀,近1周伴右侧胸胁疼痛,咳嗽气促,病情加重,而回国就诊。诊见神疲乏力,咳嗽痰多,质稀色白,卧则气短,右胸胁疼痛,咳唾转侧左侧亦有引痛。口渴喜热饮,舌淡偏暗,苔白略滑,脉细滑。胸片示陈旧性肺结核伴胸腔积液。诊为悬饮,参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五味子、桂枝各10,干姜、炙甘草各6,细辛3,法夏、杏仁各12,白芍、桃仁、云茯苓、丝瓜络各15。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咳嗽、胸痛等症明显减轻,咯痰少,可平卧。以此方加减进服20余剂,呼吸平顺,卧起行走自如,咳嗽、胸痛等症均愈。后以理中丸调理而愈。《新中医》
2、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感染。黄某,男,74岁,香港同胞,业医。咳嗽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2月。自诉有20余年慢支、肺气肿病史,近2月咳嗽气喘加重,在香港多家医院治疗,服西药无效而来就诊。入院时咳嗽气促较甚,痰稀白,不能平卧,夜间因咳喘难眠,唇甲轻度发绀,要求吸氧;纳差,大便干结,舌淡,苔微黄,脉浮略数。方用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桂枝各10,干姜、炙甘草各6,细辛3,五味子、法夏、白芍、北杏仁各12,苏子15。服4剂后,咳喘减轻,纳稍增,大小便正常,但仍需吸氧。效不更方,续进3剂,咳喘症状明显好转,不需吸氧,可平卧,但胃纳欠佳。守上方去苏子(后学按:苏子有碍脾土?),加茯苓15、白术12,再进12剂,咳喘缓解,精神佳,纳食增加,睡眠好转,二便正常,胸透提示肺部无感染而出院。《新中医》124
3、老年失音。庞某,男,70岁。声音不扬逐渐加重2月余,自服六神丸、胖大海等药无效来诊。近因外感,遂致语音不出,头重如裹,身重无汗,肢冷,干呕发热,咳而微喘,少腹满闷,舌淡,苔薄白,脉浮。症属肺气郁闭,治宜宣畅气机,温阳散寒,拟小青龙汤加味:麻黄、法夏、五味子、干姜、细辛、白芍、甘草各5,桂枝、桔梗、木蝴蝶各10,水煎服。2剂后,汗出声扬;原方去桂枝,易干姜为生姜10,5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新中医》
4、老年自汗。张某,女,62岁。自汗5年,不分季节,稍动则汗出湿衣,曾服益气固表药、温补肾阳剂无效。诊见汗出清冷,背心部常有恶寒感,头晕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证属饮邪阻肺,开合失司。治宜温肺化饮,拟小青龙汤加减:麻黄、细辛各3,白芍15,干姜、五味子、甘草各5,法夏、浮小麦各10。水煎服。服药3剂,汗出减少;再进5剂,自汗止。后以玉屏风散善后,随访数月未复发。《新中医》
【按语】本方为散寒蠲饮之名方,仲景以之治疗表寒里饮及溢饮支饮诸症。由此而知,本方长于温阳化气蠲饮,而并不以解表散寒为其功用之重心。是以饮邪兼表者可用,而绝无表寒纯为寒饮在里者,亦是其适用之的证。古今运用之例,反映了其方所主之重心当是肺系,现代临床将之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病症的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
(27)、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钱氏云:心下,心之下,胃脘之分也;水气,水饮之属也。
中西惟忠云:干呕咳渴噎喘,皆心下有水气之状也,其云或者,谓有兼证如此者,又否者,亦皆主之也(亦山田引)。
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小青龙汤证与小柴胡汤证相似,有不同者,小青龙汤无往来寒热胸胁满硬痛之证,但有干呕发热而咳。此则为表不解,水停心下也,虽有或为之证与小柴胡相似,终无半表半里之证为异耳。78
渊雷案:小青龙汤,治急性呼吸器病之方也。其主证为发热恶寒头痛,咳而微喘,《玉函》、《千金翼》以咳而发热为主证,不举干呕,是也。如急性支气管炎、螺旋菌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凡咳喘而有太阳表证者,皆是。此种表证,本非麻桂诸汤所能治,故服麻桂诸汤而仍不解。以其服表药不解,而有咳喘,始知心下水气为病。此因古人概以热病为伤寒,见太阳证辄与表,故有此失耳。仲景书凡言心下者皆指胃,独此条之水气,不存胃而在呼吸器,以其主证为咳喘故也。胃中蓄水,固有致咳喘者,然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所治,不属小青龙。小青龙之水气,即上述诸病之炎性渗出物,以其浸润而非停潴,故不曰饮而曰气。若胸膜炎之胸膜囊中积水者,即属饮,其胸胁满痛者,属柴胡剂,皆非小青龙所治。《准绳》辩本方与小柴胡之异,正以此故。不然,青龙太阳方,柴胡少阳方,人皆知之,安用辨为,诸或然证皆非必见者,惟喜喘为支气管病,本方证所必见,胸膜病则不必见耳。噎即膈噎,有程氏改作噫,山田从之,引生姜泻心汤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者为证。无论是噎是噫,在小青龙证皆甚稀见。山田亦执定心下胃耳。
小青龙汤方(略)……
《方极》云:小青龙汤,治咳喘,上冲头痛,发热恶寒,或干呕者。
《方机》云:治干呕发热而咳,或咳且微喘者,以上兼用南吕。喘息者,兼用南吕,或姑洗(本名控涎丹,大遂、大戟、白芥子)或太蔟(本名人参大黄丸,大黄、黄芩、人参)。咳唾吐涎沫者,兼用南吕,或时时以紫圆攻之。    79
柯氏云:此方又主水寒在胃,久咳肺虚。丹波氏云:案《金匮要略》,本方治溢饮。又加石膏,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又本方,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外台秘要》《古今录验》沃雪汤,即本方去芍药甘草,治上气不得息,喉中水鸡声。凡《局方》温肺汤杏子汤之类,从此方增损者颇多。
《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即本方),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
渊雷案:小青龙汤为麻桂合方去杏仁生姜,加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姜杏为麻桂发表之佐使;细辛辛散,五味酸敛,辛味相伍,开阖相济以镇咳;干姜温肺,半夏降逆涤痰,姜夏相伍,温降相借以逐水,故本方发表之力,低于麻黄,胜于桂枝,而镇咳逐水之力则至尤。昔贤说二青龙命名之故,方中行渭大青龙与云致雨,小青龙倒海翻江,喻嘉言亦谓大青龙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鼓波而奔沧海,意皆谓一主发汗,一主逐水,理或然也。由今日之病理言,急性喘咳之病,多有细菌为病原,水气不过为病变之产出物,然则治法宜以杀菌为主,次则消炎,而逐水为末务;然中医古方之法,如慢性胃肠炎之多黏液者,如胸膜炎胸膜囊积水者,皆以逐水为主,不但小青龙而已,而试用皆极效。盖涤除此等产出物,直接所以免炎症之刺激而增长,间接即所以助正气之消炎。81
柯氏云: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专渗泻以利水,而微发其汗,使水从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战备举辛温以散水,而大发其汗,使水从外而出也。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渊雷案:柯氏沦两青龙,移以释《金匮》溢饮则恰是,今释《伤寒》,则未尽然。何则?本论之大青龙治无形之热,小青龙治有形之寒。大青龙证是官能上疾患,无病灶可见,小青龙之外证,虽亦是官能疾患,其里证则肺脏或胸膜必有病灶。质言之,大青龙可治发热为主之纯粹伤寒,小青龙但治喘咳为主之类似伤寒也。又,五苓散证是排泄失职,其病变在肾;小青龙证是呼吸器发炎,其病变在肺;五苓散之水,是血中水毒不得排泄,其水不在心下;小青 龙之水,是呼吸器之炎性渗出物,故在心下。由今日之病理知识观之,二方为用迥异,不得相提升论矣。
钱氏云:详推后加减法,凡原文中每具诸或有之证者,皆有之,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皆是也。余窃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也。惟忠云:加减法,后人补入,不足据矣。
丹波氏云:且荛花以下二十字,盖是叔和语。大柴胡方后云“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许氏《本事方》引为叔和语,此段语气,亦与彼条相类,可以证也。且《玉函》《外台》并有此语,可见不出于后人手。81
《建殊录》云:京师河源街,贾人升犀传兵卫女,病,众医皆以为劳瘵,而处方亦皆无效。赢瘦日甚,旦夕且死,贾人素惧古方,然以不得已,来求诊治。先生既往诊之,知其意之不信,即谢归矣(后学按:六不治之一形,今也有之)。逾月,其女死。其后二年,其妹亦病。贾人谒曰:“仆初有五子,其四人者皆已亡,其病皆劳瘵也。盖龄及十七,则其春正月,瘵必发,至秋八月,必皆死矣。向先生所诊,此其一也,亦已死矣。而今者,季子年十七,亦病之。夫仆固非不知古方有奇效,惧其多用峻药也,然顺缓补之剂救之,不见一有其效矣。愿先生瘳之,纵死,无所复悔矣。”先生为诊之,气力沉溺,四肢惫惰,寒热往来,咳嗽殊甚,作小青龙汤及滚痰丸杂进。其岁未至八月,全复常,渊雷案:此条病状, 似是传尸劳,乃肺结核之一一种。然肺结核,未见有宜麻桂者,存以待考。(后学按:余喜陆师,此其一矣)
(28)、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论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证治。
本条起首第一句,把本证的病机点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属表里同病。尽管在后面的一系列症状中,对表证未作详细的表述,但表证的典型表现,诸如恶寒、身疼等的存在则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表证之外,条文所列其他症状都是水气内停的表现。水气虽属阴寒凝滞之邪但在外邪的引动下,变动不居。水气弥漫上焦,则犯肺,肺失宣降,则可见咳喘;水寒之气上冲,结塞咽嗌则噎;水气停聚中焦,则犯胃,胃失和降则呕;水不化气,正津不布则渴;水气干动下焦,气化失调,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水气下迫大肠,则下利。或然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病机的变化,但本证病机重点偏于上焦,故“咳”为水气为患的主要症状。小青龙汤解表散水化饮,其中麻黄发汗平喘,与桂枝配伍解表以散外邪;桂枝通阳化气,下气止咳,与芍药配伍调合营卫,芍药且有利水护阴之效;细辛、干姜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与之配伍翕张相宜,半夏降逆化饮以散水气;甘草调中和药,以求表里双解之效。84
小青龙汤解表散水化饮,除了另见于本论第41条外,还见于《金匮要略》:“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后注颇具特点,后世人多提出诘难:“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此语有人误认为是林亿所按,非是。当系王叔和或宋代林亿之前的医家所按。虽然林亿等在校勘时曾指出“岂非仲景意也!”但,今人仍有怀疑和不解者。
渴去半夏加栝蒌根。由于后世人认为半夏化痰涤饮,而本证口渴是“水饮内停,不能化生津液”所致,所以去半夏不可理解。实际上,仲景虽云“内半夏以去其水”,但仲景内半夏治水的目的不是治渴,而是治呕。《金匮要略》:“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在今本仲景书中,呕加半夏,渴去半夏是仲景刻意地加减。那么为什么在这里要去半夏呢?因为半夏有麻辣味。早在《灵枢.邪客》半夏秫米汤中用的是“治半夏”,这里所谓的“治半夏”,只不过是用水洗令滑尽而已。所以在仲景书中,方中用半夏只要求“洗”,这里的“洗”是什么含义?《名医别录》作出解释:“用之皆汤洗十过许,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可想而知其麻辣涩味之甚。从中可见,仲景所用的“洗半夏”与今人所习用的“制半夏” 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尽管仲景用半夏化饮治水,但只用其止呕,而决不用其止渴。试想,若渴不去麻辣涩之半夏,岂不犹火上浇油、饮鸩止渴欤?
微利加荛花。荛花,《神农本草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荡涤肠胃中留癖、利水道;《名医别录》谓其治痰饮咳嗽。用利小便的方法治下利,是仲景的止利法之一。本论第159条,下利不止,屡治不效,最后仲景指出“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问题是利小便的药物何其多,仲景为何选用今人所不熟悉的荛花?
其实在今本仲景书中,为今人所不常用的药物何止一味荛花!如商陆、蜀漆、铅丹、生梓白皮、甘李白皮等,后世乃至今人,都是少有人用的。这反映出仲景用药的医学、文化氛围和历史、时代的特征。最迟至明代李时珍时,医家对荛花已不甚了解,他在《本草纲目》荛花条下有云:“按苏颂《图经》言,绛州所出芫花黄色,谓之黄芫花。其图小株,花成簇生‘恐’此即荛花也。”至近代则荛花更鲜为人知了。对仲景用荛花治利,宋代寇宗奭曾有评论:“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
噎加附子。《辨脉法》云:“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同噎。其状如《金匮要略》所云:“气上冲咽,状如炙肉。”、“肾气上冲,喉咽如噎。”此为下焦阳虚,水寒之气上逆所致。不同于食不下之饭窒。此乃阳虚之象。附子,《神农本草经》谓辛温,主治风寒咳嗽;《名医别录》谓其大热,主治心腹诸痛。仲景用其温阳制水,以平抑水寒冲逆之气。本方加附子,实蕴含真武汤扶阳镇水变制之意。
微利,噎,小便不利、少腹满,喘去麻黄。麻黄是小青龙汤的主要药物之一,仲景在此动辄去之,令后世及今人多不理解。运用小青龙汤,根据病情需要而去麻黄,这是仲景的临证体验。《金匮要略》“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以下的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等都是小青龙汤之加减,从中可见仲景对小青龙汤的理解。小青龙汤虽具解表化饮之功效,但发越阳气,对下焦阳虚的下虚上实之证,能引致虚阳冲逆。文曰:“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与此同时,仲景又自注云:“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逆而内之者,必厥。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对此尤在泾有一段评论:“服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又曰:“而所以治渴而冲气动者,惜未之及也。约而言之,冲气为麻黄所发者,治之如桂苓五味甘草,从其气而导之矣。”仲景正是从这些小青龙汤的应用中得到教训和体验。
小青龙汤证的若干或然证,尤其“噎加附子”,表现出其病机的复杂性。“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底面是下焦阳气不足,具有下虚上实之势。这正是上述若干或然症状需要去麻黄的根本原因。
【启示与范例】
(一)顾某,饮邪泛溢,喘嗽,督损头垂,身动喘甚,食则脘中痞闷,卧侧喘咳不得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二脏失司,出纳失职,议用早进肾气丸三钱以纳少阴,晚用小青龙法,涤饮以通太阳经腑,此皆圣人内饮治法,与乱投腻补有间矣。小青龙去麻、辛、甘、芍加茯苓、杏仁、大枣。(叶天士医案)
按,叶氏此案,痰饮喘咳用小青龙汤,因“出纳失司”故去麻黄、细辛之辛散。近人金寿山先生说,麻黄为治喘要药,人尽知之,我则认为对哮喘一病亦不过治标之药,即使用以治标,有时也非所宜。此因哮喘久发,气阴多虚,麻黄辛散,有劫肺伤阴之弊。《金匮要略》篇,于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变证,出五方,不外小青龙汤方中药味出入进退,但有一点,不复再用麻黄,而且于姜辛半夏杏仁汤方证中说,“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申明麻黄之诫。叶天士治哮喘,也有小青龙去麻黄细辛案例,前人这些理论与实践,很值得我们深长思考。当然,这并不是说麻黄绝对不可应用。
(二)特是医家治外感痰喘喜用麻黄,而以小青龙汤治外感之喘,转去麻黄加杏仁恒令用者生疑,近见有彰明登诸医报而议其非者,以为既减去麻黄,将恃何者以治外感之喘乎!不知《神农本草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吐吸,是桂枝原能降气定喘也。诚以喘虽由于外感,亦恒兼因元气虚损不能固摄,麻黄虽能定喘,其得力处在于泻肺,恐于元气素虚者不宜,是以不取麻黄之泻肺,但取桂枝之降肺,更加杏仁能降肺兼能利痰祛邪之品以为之辅佐,是以能稳重建功也。
愚初为人诊病时,亦不知用也。犹忆岁在乙酉,邻村李某,三十余,得外感痰喘证,求为诊治。其人体丰,素有痰饮,偶因感冒风寒,遂致喘促不休,表里俱无大热,而精神不振,略一合目,即昏昏欲睡,胸膈又似满闷,不能饮食,舌苔白腻,其脉滑而濡,至数如常,投以散风清火利痰之剂,数次无效(后学按:是喜张师之实事求是,非文过饰非之人也)。继延他医数人诊治,皆无效。迁延日久,势渐危险,复商治于愚。愚谂一老医皮某,年近八旬,隐居渤海之滨,为之介绍延至。诊视毕曰:“此易治,小青龙汤证也。”遂开小青龙汤原方,加杏仁三钱,仍用麻黄一钱,一剂喘定。继用苓桂术甘汤加天冬、厚朴服两剂痊愈。
愚从此知小青龙汤之神妙。自咎看书未到,遂广阅《伤寒论》诸家注疏,至喻嘉言《尚论篇》论小青龙汤处,不觉狂喜起舞,因叹曰:“使愚早见此名论,何至不知用小青龙汤也。”从此以后,凡遇外感喘证可治以小青龙汤者,莫不投以小青龙汤,而临证细心品验,知外感痰喘之挟热者,其肺必胀,当仿《金匮》用小青龙汤之加石膏,且必重加生石膏方效。迨至癸巳,李某又患外感痰喘,复求愚为诊治,其症脉大略如前,而较前热盛,投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三钱,为其有热又加生石膏一两。服后其喘立止,药力歇后,而喘乃如故,连服两剂皆然。此时,皮姓老医已没,无人可以质正,愚方竭力筹思,将为变通其方,其岳家沧州为送医至,愚即告退。后经医数人,皆延自远方,服药月余,竟至不起。愚因反复研究,此证非不可治,特用药未能吻合,是以服药终不见效。徐灵胎谓:“龙骨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故《伤寒论》方中,仲景于邪气未尽者,亦用之。外感喘证服小青龙汤愈而仍反复者,正气之不敛也,遂予拟一方,用龙骨、牡蛎(皆不煅)各一两,以敛正气,苏子、清半夏各五钱以降气利痰,名之曰从龙汤,谓可用于小青龙汤之后。(张锡纯医论)
(三)董某,27岁,工人。病咳嗽三月余,遍服中西药不效,喉痒,痰多,清稀如水,夹有风泡,舌脉均无热象,他无所苦,姑拟小青龙汤原方授之:麻黄6g桂枝10g法半夏15g细辛3g五味子6g白芍干姜各10g炙甘草6g。一剂咳减,三剂即完全告愈。
小青龙汤证乃为外有寒邪,内伏水饮,中外皆寒之证。小青龙汤之结构,大率分为三组,一组药是麻桂解表散寒(《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是用干姜、半夏蠲除水饮,(《伤寒论》原文“心下有水气”);第三组药是白芍、五味子甘缓酸敛、缓和药性之猛暴,使之成为有制之师。而细辛一味,在方中独有深意,一层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层意思是助姜夏化饮,而五味子酸敛,与细辛之辛散相伍,一合一开,意在使肺之宣降复常而咳逆自止,则是第三层意思了。(朱良春医案)
(29)、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外寒兼内饮的证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病机的概括。.发热.一症代表了.表不解.,应该还有恶寒、无汗、身疼痛等伤寒表实的见证。心下胃脘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也就是.心下有水气.。寒饮扰胃,胃气上逆,故见干呕;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因此尚有众多或见之证。水饮不化,津液不滋,故见渴,但不欲饮水;水走大肠,清浊不分,故见下利;水寒滞气,气机失畅,故见噎;水饮内停,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寒饮迫肺,肺气上逆,故见喘。咳、喘、渴、噎都是上焦的证候;干呕是中焦的证候;小便不利、少腹满、下利是下焦的证候。证候虽多,关键都是.水气.所致。心下有水饮,外有表寒,治以小青龙汤外散在表之寒邪,内消心下之水饮。这是发汗消饮,表里两治之法。
小青龙汤由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半夏所组成。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以利水;桂枝可增强宣散寒邪,通畅阳气的作用;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的水寒之邪,治心下水气;细辛味辛而散,温散上中下三焦水寒之邪。从药物分析,小青龙汤在内又有温通三焦,通治上、中、下三焦塞饮的功效。由于恐怕药物辛散太过,耗阴动阳,损伤正气,故用炙甘草甘温以守中扶正,芍药酸敛以护肝阴,五味子酸敛以护肾阴,使本方有温散寒饮而不伤正气的特点。
从张仲景治疗寒饮的规律来看,在治疗肺胃寒饮的时候,常把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合用,对于寒饮咳喘有很好的效果。干姜、细辛可直接入肺,散水寒之邪,五味子也可入肺,收敛肺气之逆。一收一散,散中有收,正邪兼顾,对消散寒饮,止咳定喘则十分得力。因此,在使用本方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配伍方法(后学按:此三药即此方方根?)。《金匮要略》中有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这么几个治痰饮咳嗽的方子,都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干姜、细辛、五味子的配伍。
本方外散表寒,内消寒饮,为表里两治之方。不过,如果没有伤寒表证,仅仅是寒饮内停而证见咳喘者,也可使用(按:李培生老也有此说),如《金匮要略》将小青龙汤用于.溢饮.及.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等证。根据临床经验,凡内有寒饮而造成喘咳的病人,常有下述临床表现:水寒郁遏阳气,则面色多见青色或黧黑之色,或下眼睑处出现青黯之色,谓之.水色.;寒饮阻滞,营卫气血运行不利,则面部可出现对称性的色素沉着,谓之.水斑.;水气停留于皮下,则见面部虚浮,眼睑轻肿,谓之.水气.。水色、水斑、水气的出现,是使用小青龙汤时的望诊依据(按:此解,为刘老经验,也为此讲义价值之所在一)。另外,这类病人多见弦脉与水滑舌苔。小青龙汤证的咳喘系寒饮射肺所致,往往咳而多痰,而且这种寒饮之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落地成水;二是咳吐冷痰,自觉痰凉如粉,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而且连续不断。相比而言,燥痰或热痰胶粘难吐,不难鉴别。此外,病人还常有短气、憋闷、窒息之感,重者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更重者则咳喘时涕泪俱出,极重者甚至会因水气上冲而突然昏厥。因属寒饮为病,故天气暖和时则病情缓解,天气寒冷时则发作加重(按:老慢支是也)。由于水寒之邪为患多变动不居,故常在主证的基础上出现各种不同的兼证。治疗兼证要注意随证加减药味,灵活变通,同样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按:邢锡波也有此种观点)。本方后所附的加减法,就是张仲景随证化裁的示范(按:如此看来,刘老谓此方加减非后人掺入,与李培生老有异)。本方麻桂并用,又配以细辛,虽有芍药、甘草、五味子相佐,毕竟还是辛散峻烈之剂。因此,在服法上要求水煎分三次服,使药力不致太猛。尽管如此,在临证时对于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功能虚衰的患者,仍然要慎用,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之弊(后学按:刘师渡舟,真渡人之师也)。对于一般的病人,使用本方也只是在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救急之法,不可久服多用。一旦疾病缓解,就应当改用苓桂剂(如苓桂术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薏甘汤、苓桂枣甘汤等)温化寒饮,以善其后(按:上为一得,此又为一大得)(后学按:我等初学之人,只知攻城掠地,不知善后将息,刘师此言,启迪后学矣)。我曾经治过一个咳喘病人,开了三剂小青龙汤,服了药以后症状减轻,本来应该更换方子,但是这个病人觉得服这个方有效,就没有复诊,自作主张,连着吃了十二剂,结果出现了鼻衄不止。后来虽然在医院经急救而血止,但仍然有倦怠、乏力等证。这就是过服辛散,伤阴动血的一个例子(后学按:此等教训,不可不记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两张治喘的方子,一张用麻黄而不用细辛;另一张用细辛、干姜、五味子而不用麻黄,反加茯苓、人参等药。为什么叶氏把麻黄、细辛二药分用而不合用?可能是因为他行医在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人体腠理疏松,因而不敢过用辛温发散之故。可见,后世名家对于麻黄、细辛同用,发散力太强,易伤阴动阳的弊病,已有深刻的认识(按:此三得也)。
大、小青龙汤都可以看作是由麻黄汤加减衍化而来,也都是表里两解之方。但是,大青龙汤发汗散寒,兼清阳郁之热而除烦躁,以发汗为主;小青龙汤发汗散寒,蠲除心下寒饮而治咳喘,以蠲饮为主。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使用大青龙汤都要取汗,而小青龙汤在《伤寒论》中被用于表里两解,在《金匮要略》中仅被用于温散心下水饮。大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在《伤寒论》中已经说了,因此在《金匮要略》中就不再重复,这是详于前而略于后。小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在《伤寒论》中没有记载,而在《金匮要略》中却有明文,这是详于后而略于前。《金匮要略》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这一条详细记述了小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和误服本方后的变证,以及救治方法。尤在泾对这一条做了很好的解释说明:.服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夹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入之候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说明下虚之人误用小青龙汤会造成动冲气、拔肾气的后果,提示人们对小青龙汤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它的禁忌证。尽管《金匮要略》中除这一条的苓桂味甘汤外,还设有误用小青龙汤后的多种救治之方,但仍以慎用为妥。不过,治疗当以辨证为依据,只要辨证准确,则治无禁忌,因此也不可当用而不用。
本方以寒饮咳喘为适应证,不能用于太阴温病,风热犯肺的咳喘。《金匮要略》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是用于水饮之邪在内,阻遏阳气而有烦躁证的。
(30)、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那么由上一段的水气,这个40条继续他又谈到水气。这个与我们头前讲的那个,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与那节有关系(后学按:遍阅诸解,未尝见有此联系者)。那节我们讲了,里头是有停水,不利水,表不解,所以他“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你们看看那节,这节呀就由这上来的,他说这个心下有水气呀,虽然发汗而表不解,他开始是无汗,伤寒嘛。这个表不解他就是,他搁个表不解干什么,他就是由于心下有水气,一般药发汗而表不解,就是用麻黄汤发汗而表不解。
他怎么就没去水气,那么这个,不但表不解,由于这个发汗药的刺激,激动里水他就变动百出了。“干呕”,那么在这个《玉函经》里头没有干呕,就是咳而发热,干呕也行的,他里有水饮,逆于上他就干呕嘛。“发热而咳”,表不解他发热,里有痰饮充逆于肺他就咳。“或渴”,这个里有水,看看你的水的代谢如何(后学按:胡老引进西医名词“代谢”),如果小便不利,里头停水非渴不可。这个很好理解,由于小便不利,这个旧的水不去,新的水他不吸收,新的水不吸收,我们全身的组织都缺少水的营养,他就渴。后头咱们讲五苓散就有了。这个渴呀就咱们书上说的水不化气,水停不化气,你光喝到里头他不解渴,甚至于消渴。
“或利”,或者这个水在里头,小便不走,水谷不别,下利。“或噎”,这个气往上撞,再有水,水气充逆,吃东西咽不下去,噎。“或小便不利”,那么小便不利心下才停水呀,或者也有这个征候。小便不利呢,少腹一定满。人的这个膀胱不就在这个少腹嘛,少腹就小腹了,小便不利,膀胱里蓄水,这个小肚子就胀满(后学按:此与汗出一样,西医不是很重视,却是中医最重视的一个症状)。“或喘者”,那么这个喘,他一般麻黄汤里都有了。尤其在里头有痰饮,这个表不解,他都往上来,射于肺,不但咳而且还要喘啊,小青龙汤主之。
上边这个一切的情况,那么他主要的就是心下有水气。咳而发热,这是肯定的,这个应该用小青龙汤。那么底下这个“或”已下,或有或无,不必管他,都要用小青龙汤。咱们这个书呀,每个方剂后面要有这个“或或”呀,他都给弄个加减方,这个不对的,所以我向来也不这么用(后学按:临床家之语,当予重视)。你们看到后头林亿也注了,这恐非仲景意。他弄的错了,你看我再找个说一下就知道,“若咳去半夏,加瓜篓根三两”,这都是错的,他这个主证呀,他这个咳不是瓜篓根治的,这个瓜篓根治这个咳他是一个燥咳呀,是津液虚那么一种咳,水不化气这个咳他不行。尤其他这个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更瞎闹了(后学按:胡师希恕,真性情中人也),根本这是一个解表的方剂呀,他是伤寒表不解,你去麻黄你解谁去?所以这个书后头加减方呀,每一个都这样,都不要信(后学按:最喜胡师爽快,不为名不为利,只唯实效)。用不着的,我们用小青龙汤是常用来治咳治喘,无论小便利不利他都能治(后不:一得)。所以他后头这个加减呀,不要信,也不要这么用,他根本是一个表不解为主的,由于这个一般我们辩证来说呀,就是外有邪,就是感冒了,而内有饮,内里头有水饮,就这么一个病,他外邪激动里饮,他这个征候有些或然的症状。看这个饮多饮少呀,人的身体强弱呀,他这个症状百出,不一定,尤其这个里饮这个水饮这个病呀,他是最没有一定。你看底下头晕呀,恶心呀,呕吐呀,这个水饮这个心悸呀,水饮的这个证候多去了。我们只要依证去水就行,那么有表证的当然宜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这个方剂呀,他是以麻黄芍药甘草来解表,其它的药都是一些温中去饮的这么一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也去饮也治咳。饮逆,你看半夏也去水,这个五味子也去水(后学按:此解何来?),咱们五味子都知道治咳了,他是一个去水的这种镇咳药,他有收敛作用。那么细辛干姜都是温中去饮的药。那么里头去饮,你这个麻黄桂枝才能发挥解表的作用。如果里头不去饮,那伤寒表不解,那你吃这种发汗药也不行。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很多的坏病。所以这一篇呀和我们头前那个一样。
但是我们用这个方子要注意一点,它必须是偏于寒,尤其咱们说的饮呐,它是一种寒饮,那么起码这个病它不渴,这个“或渴”呀,是由于误治啊,我们给吃了麻黄汤了,他激动里饮,有这些特殊(情况)。一般不渴,因为里有水饮它不渴,同时呢口舌也不会干的,要不然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这些要下去太燥了。所以我们用这个方子要注意。但是真正的老人这种痰喘,用这个方子的机会还是非常的多,他痰呐没有黄痰,白痰而且是沫痰,这种情况之下大概要有外感的这种痰饮咳嗽和喘,用小青龙汤的机会不少。要有热象千万不要用,如果烦躁呢用小青龙汤加石膏,这个药加石膏在《金匮要略》里就有了,我们方才大青龙汤不是不汗出而烦躁吗?那么小青龙汤要烦躁呢,一样加石膏。
(31)、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证象: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证质:外束风寒,内停水饮。证治: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证方: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9克芍药9克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2克五味子12克炙草9克)[医案]姜某,女,34岁。初诊于2006年3月18日。宿有支气管哮喘,近半月来因感冒而复发。刻诊: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嗽气喘,倚息不得卧,痰多清稀如水,夹有小泡,苔薄白,脉弦滑。此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拟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细辛3克五味子12克干姜9克炙草9克。服方3剂,汗出表解,咳嗽已稀,气喘渐轻,已能平卧,转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7剂。大、小青龙皆为伤寒兼有里证,俱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同用辛温解表,方从麻黄汤化裁而来。大青龙汤证是外寒内热,兼见郁热烦躁,治法是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并以解表为主;小青龙汤证是外寒内饮,兼见咳喘呕等,治法是解发汗兼温化水饮,并以蠲饮为主。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皆治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表虚兼喘,见有汗而无内饮证;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肺气不宣致喘,见无汗且无内饮证;本证为太阳伤寒兼有水饮作喘,见无汗兼有内饮证。常用于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鼻炎;胃病、肠易激惹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发表于 2015/6/21 15: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所为,钦佩;何愁中医不继不兴
发表于 2015/6/24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70岁的人了,搞中医临床也近50年了,现在我每天都在用伤寒论的方治病,深感经方的好用,我也很关注历代伤寒大家的学术观点,我感觉楼主把各家的观点收集到一起,让大家分享,确实值得敬佩,这种综合性的动西很难得。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0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简句: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热不渴,服汤已渴者,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本条有倒装文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后。本条与上条的病理机转基本一致,是承上条再次说明表实兼水饮内停的主证,以及服药后寒去欲解之机。“伤寒”与上条以“伤寒表未解”同义,即伤寒表实证未解。上条所述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本条主证为咳喘,可见本证主证多为咳喘并见。咳喘乃由水饮上逆,肺气不利所致,本条外有风寒表实,内有水停心下,正属小青龙汤主治范围,故用小青龙汤治之。
寒饮乃为阴邪,故多不见渴,服小青龙汤后渴者,为寒饮将去,其病欲解之象。此渴非体内津亏,乃由寒饮将去,气机一时尚未通畅,不能布津上系所致,待病愈之时,气机通畅,水津四布,口渴自消。此口渴既不能用养阴药滋补,又不可多饮以致水停,可叫“少少与饮之”。
【选注】成无己: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张璐:风寒挟水饮为病在表者,故不渴。服汤后而渴者,是为寒去津伤欲解之征,所以虽渴而不必服药,俱当静俟津回可也。咳而微喘,为水饮上逆,今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世本小青龙汤主之,在寒去欲解也之下,错简也。
柯琴:水气在心下则咳,为必然之症,喘为或然之症,亦如柴胡汤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咳与喘,皆水气射肺所致,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汤已而反渴,水气内散,寒气亦外散也。此条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渴者以明之。服汤即小青龙汤,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转属阳明而成胃实矣。
汪琥:上条云渴,是未服汤而渴;乃津液不行而作渴也,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渴,乃津液既亡而作渴也,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
吴人驹:上条云渴,此条云不渴者,渴属间有者也,欲人不可因渴而致疑其非水也。不渴而渴,可以验水气之得解矣。
钱潢: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已消,胃中之寒湿亦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
张锡驹:伤寒心下有水气者,病无形之寒水,化而为有形之水气也。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而气生逆也。发热不渴者,承上文服小青龙汤而言也。服已而渴者,寒欲解而水未解,水津不能四布故渴,仍宜小青龙以散其水气。
讨论:对本条前半段的认识。注家看法一致。对“服汤已渴者”以后的后半段,出现了两种意见分歧。一种是顺文演义,以喻昌、张锡驹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服小青龙汤后渴者,是表寒已去而寒饮欲解,故仍用小青龙汤以助其欲解之势。大多数注家反对上述看法,认为本条有倒装文法,“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之后,服小青龙汤后口渴,是寒饮去病将痊愈的表现。我们认为后者不仅文理通顺,而且符合临床实际。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提要】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主症及服药后向愈之机。
【简释】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应以小青龙外解寒邪,内消水饮。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饮内行的征象,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句下。
【验案精选】
哮喘(支气管哮喘) 王某某,女,19岁,入京打工妹。患哮喘5年,发则胸闷气喘,张口抬肩,痰稀色白易咳出,每逢着凉或贪凉饮冷而发,舌白脉弦。余初诊时虑其年轻体壮,投以定喘汤,不效(后学按:医非神人,故不效时有)。二诊时,病人主动告之:若病将愈则口渴。余忽有所悟,仲景在《伤寒论》中第41条云:“……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寒饮去则口渴,遂投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本仲景治喘之法)加生石膏(因有烦躁)桂枝9白芍9细辛五味子9干姜9杏仁9炙甘草6法半夏12生石膏30。服上药3剂,哮喘有减,但痰量仍多。上方加陈皮9、茯苓18〈取二陈汤之义〉,名为青龙二陈汤。连用7剂,哮喘消失,更以茯桂二陈汤加减调治月余,疲消喘平。《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第223页
原按:余以小青龙汤治咳喘,包括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其应用之根据在于舌淡嫩,苔白滑,痰清稀易出。临床体会,小青龙汤治咳喘,病人的稀痰消失较其他方药都快,甚为理想。此方数剂即可见效,咳喘消失后,要更以二陈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厚朴、杏仁等以治其本。余以小青龙汤治哮喘多人,毎遵仲景治喘之法,去麻黄加杏仁;若哮喘之人、痰黏稠,或痰黄者,断不可用此方。对痰清稀而多者,可于小靑龙汤中加入二陈汤,收效甚好。
按:以上按语所述小青龙汤证之舌、脉、痰辨证要点,该方加减法,善后处方转换法及该方禁用病证等,都是经验之谈,值得效法。但有两点商榷:一是有表证还应用麻黄;二是寒饮化热之痰黄者,应遵仲景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方法。
(3)、陈慎吾《伤寒论讲义》:【讲义】凡伤寒心下有水饮之人,若见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即以小青龙汤主 治(后学按:此语误人,非辨痰不足以用此方,非“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用桂枝汤之可比,如此,虽是大家,言一绝对,终将导人误入岐途,贻祸多多),不必尽如上条之繁复见证也。夫咳之剧者必见微喘,此喘由咳所生。曰不渴者,对下渴字而言,不渴非言病证(后学按:书读至此,有悟伤寒中多有中性之词,此“不渴”是其中一也)。如是可约为:凡伤寒心下有水饮之人,若见咳而发热者,以本方主治。再约之,本方为治伤寒因水而咳之主方也。若本不渴,服汤后反渴者,乃水去欲解之征。此段自“服汤已”至“欲解也”,为经中自注笔法,宜内括弧中。
【附注】本条无表不解、干呕及或见各证,非详于前而略于后也,但举本方重在治咳。咳者,以心下有水气,与其谓本方重在治咳,不如谓本方重在驱心下水也。(后学按:陈师此解,最妙!)上条推广方义,证无不包,本条归纳方义,完全扫净。
(4)、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钱璜说:与上文同义。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已消,胃中之寒湿已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
张璐说:“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也。”
“寒去欲解”,山田氏说:“寒即所谓水气,指心下停饮而言,理中丸条胃上有寒,四逆汤条隔下有寒饮等皆尔。虽然论中寒字又有以痰而言者,如瓜蒂散条,胸有寒即是也。盖饮与痰但非温养人身之物也。……一说寒为表邪,非也。”
(5)、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不渴]这正是本方之主证,本方是热性药,只有不渴才表明内部没有热证,所以和上节或渴一证,应该细心体会。
[服汤已渴者]言服小青龙汤之后,由不渴而转为渴。这是热药伤津液之故。
[寒去欲解]这说明寒水之证,已经除去,仅仅续发口渴一证,不必服药,只需少少与之水(后学按:与钱潢同解,疑源自钱氏),待其津回自复,如果再用寒润之药治之,则水气之证,会有反复之可能。
[小青龙汤主之]诸家认为此句当在“发热不渴”的下面,这是正确的,不然的话“服汤”二字没有着落,且发现渴证后,再服小青龙汤,其渴更会加重。
【按语】根据上两节的渴证,我们体会到头痛医头、足痛医足,为什么就不是正确的,因从现象上看渴证,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所以形成渴证的原因不同,所具的情况不同,因之治法不能一致,头痛足痛也是一样的,所以任何证状,都应该这样分析用药,古人所谓辨证用药,正是指这些地方而言。(后学按:诊治原则,谨记!)
(6)、倪海厦《人纪》:「小青龙汤」是由麻黄、芍药、干姜、细辛、桂枝、半夏、甘草、五味子组成的, 细辛是一味非常热的药,细辛是有毒的,临床上,细辛只开一钱,细辛长得细细的一根,下面有很多根茎,用它的根部,细辛一根独阳往上走,所以很热。因为里寒很盛,所以开细辛和干姜,把里寒去掉,让里面温热起来,把水气去掉,心下有水气,往上冒,所以会喉咙痒。五味子药没有寒热,五味子是止咳的,所以【本草】写五味子润肺,有时咳得很厉害的时候,气管都会咳破,用五味子。有时候咳得太厉害,会呕,用半夏,半夏会降逆也可以去水,所以胸腔的水,半夏也可以去,半夏还可以化痰,所以半夏与五味子合起来就能化痰止咳,张仲景的半夏是生半夏,半夏洗完就入药,生半夏有毒,也就是靠这毒把水排掉,能解半夏的毒就靠生姜和干姜,所以干姜与半夏并用在里面。生姜是散胃中之寒,干姜是温中去肺中之寒。桂枝、芍药、甘草此三味药是从桂枝汤来的。
「小青龙汤」的用法,就是表寒里寒的时候用的,开「小青龙汤」的时候,表里双解,所以表面上可以看到「麻黄汤」证,「大小青龙汤」都可以看到咳嗽,而且都有痒咳,都有水气在里面。
「小青龙汤」,一种是本身素体虚寒的人,得到「麻黄汤」证的时候用的,还有一种,本来是「麻黄汤」证的,没服用「麻黄汤」,而从「麻黄汤」证转成「小青龙汤」证,所以是「麻黄汤」证失治,而变成「大小青龙汤」证的,大或小则视病人身体的症状而变。
本来身体就是里寒的人,舌苔伸出来白白的,平常不会口渴,想喝热水(后学按:于细处启迪后学),里面寒很盛,就代表水很多,水发散不掉,停在里面,自然不会口渴,小便白白的,里寒很盛的人,一得到「麻黄汤」证,就表寒里寒了,水停在里面,呼吸的时候,横膈膜会上下移动,水气跟着一阵一阵往上冲,往上冲就会痒,所以咳一咳,会比较舒服。「小青龙汤」吐出来的痰是白色的泡沬,「大青龙汤」吐出来的是黄色的浓稠的,所以服「小青龙汤」会使里寒和水从表及小便解掉,所以「小青龙汤」下去的时候,会发汗发很多,用炙甘草把汗回逆回来,肠胃功能的恢复,就靠细辛和干姜,所以病人吃了「小青龙汤」,好了以后会很饿,因为肠胃功能恢复了。
小青龙汤方:略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后学按:此疑有二:栝蒌根为止渴之对症药?或为今人所不识之另外功能?)。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半夏本身去水的,所以有渴的时候,不会用半夏,因为病人的水饮不是很重是表寒水多,里水比较少,这时候半夏就拿掉,这里的半夏半升,大约是三钱。栝蒌根和天花粉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药行卖,栝蒌根和天花粉是一样的,而实际天花粉是黄瓜的粉,真正的栝蒌根,就是栝蒌的根茎,栝蒌根能生津止渴;中药里面所有能够止渴的药,都是西医所谓降血糖的药,因为糖尿病的人会口渴。若微利,如果稍微下利,就是水跑到小肠里面去了,把麻黄拿掉,真正在用的是加芫花,就是十枣汤里面的芫花,用大约一克到二克。若噫者,就是打嗝,人身上的水如果没排掉,就会停积在胸膈,停久了就变成饮,饮日久就变成痰,痰在胸膈就会恶心想打嗝,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把水利掉。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这是后人写的,实际喘的时候,不会把麻黄拿掉的。了解方剂后,再看四五条,伤寒,表不解,代表还有表证,心下有水气,心下就是胃脘的地方,因为有水气,所以水气往上的时候,会有咳嗽的现象。为什么干呕?因为本身胃没问题,但是水饮隔在这,产生的反呕。发热而咳,咳的很痒,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有没有这些或都无所谓,只要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这些现象「小青龙汤」都可以用。初期的肺稹水,当水气还没有盛的时候有三个汤方:刚开始积在皮肤表面的时候,肚脐以上积水用发汗,用「麻黄汤」下去把汗发掉。如果来不及,已经跑到里面,刚开始肺里面有一点积水的时候,咳得很厉害,这是「小青龙汤」证,到水积得很严重的时候,「小青龙汤」都来不及了,水已经积满,病人但坐不得卧,一躺下就咳,此即「十枣汤」证。
凡有咳嗽喘急,每逢寒暑辄发,吐痰沫而不得卧,喉中如结者,即为因心下有「水饮」,气喘的时候,天气冷就开始喘,这就是标准的「小青龙汤」证,因为人身上的温度和节气是搭配的,寒很盛的时候,就开始喘,这就是「小青龙汤」证。吐出来的痰,清清白白的,就是「小青龙汤」证,如果吐出来的是浓浓稠稠的,或黏稠胶痰状的,就是「大青龙汤」证。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所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这时候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不会口渴, 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小青龙汤用发汗的把水去掉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
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上篇。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宜速攻。
中者,受病较久,邪气渐深,正气渐弱,宜攻兼扶。
末者,病已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宜扶正气。(后学按:此解甚妙!)
(7)、冉注伤寒论:金鉴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也。后渴者,乃已汗寒去内躁之渴,非未汗停饮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之下,始与服汤巳渴者之文义相属,岂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当移之。(后学按:胡老希恕于金鉴多不屑,然其所解多合窃意,想同学四川李明斌兄二十年前即遵其师训苦背该书,其实多有实用也,故学习以用为主,不可持门第之见)123
钱天来曰:与上文同义。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巳消,胃中之寒湿巳去,但以发热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乜。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此与发烦目瞑、衄乃解之后,及不发因致衄者,皆以麻黄汤主之义相同。
柯韵伯曰:发汗利水,是治太阳两大法门。发汗分形层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浅深(后学按:真谓大师也),故发汗有五法。麻黄汤汗在皮肤,乃外感之寒气;桂枝汤汗存经络,乃血脉之精气;葛根汤汗在肌输,乃津液之清气:大青龙汗在胸中,乃内扰之阳气;小青龙汗在心下,乃内蓄之水气。其治水有三法。干呕而咳,是水在上焦,在上者发之,小青龙是也。心下痞满,是水在中焦,中满者泻之,十枣汤是也,小便不利,是水在下焦,在者引而渴之,五苓散是也。其他坏证变证虽多,而大法不外是矣。(后学按:真巨匠也)
丹波元简曰:按汪氏引扑亡论,小青龙汤主之六字,移在发热不渴字下,张璐志聪金鉴皆从其说。不知仲景章法,固有如此者,盖未考耳。
冉雪峰曰:此条是重申上文水气的意义,重心在发热不渴四字,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伤寒初步,当发热,甚则化热。热则耗蚀阴液,当渴。若外伤客邪是风热,化热尤为容易,这是病理生理,与物理化合演变的定义。上大青龙两条,首言中风,次言伤寒。此小青龙两条,只言伤寒,不言中风,是有分寸的(后不:且看师解)。心下有水气,是本条与上条从同。一曰呕曰咳,一曰咳曰喘,亦是本条与上条从同。惟上条臚叙主证,并未提到渴方面,仅于五或有证内,有渴一项。渴不是水气正面应具必具的证象,故本条补出不渴二字,以明昭其义,又推阐到服汤巳渴,诠说渴不是病的增进,是病的欲解(后学按:冉师之解,心下自知但不甚明,今明示之,是为大明),以补上条未尽意义。各句多以小青龙主之之句,当在不渴下,已现渴,已欲解,似无再服小青龙必要。陈注释为寒去欲解而水犹未解,仍不是惬,考康平古本不渴下原直接小青龙汤主之。其间并无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十一字,此十一字乃发热不渴句侧面时小字旁注,不知叔和所加,或叔和后所加,本条词旨简朴奥折,解人难索,注此二语,朗然豁然。为此注的,可算扶经之心,为研究伤寒的一个能手。得此则各注纷纷辨论,大可删除。大青龙方制,侧重开表;小青龙方制,侧重通里(后学按:故有前贤谓小青龙汤无表证也可用,其理在此),表里同是一样重要。人第知加倍麻黄为重剂,而不知麻桂姜辛合用,尤为重剂(后学按:真师矣),大青龙有禁条,小青龙无禁条,但内伤劳损,精竭髓枯骨蒸阴涸,一团邪火用之亦为大禁,此当着眼。自三十一条至四十一本条,系辨麻黄汤脉证方治,文气至此告一结束。故坊刻本有将第一条起至此条止,合为第一卷者,本编取材宋本,编次各异。其文理是可以互证互通的。
(8)、刘绍武《伤寒论阐释》:阐释:与上条一样,有水气,服了小青龙汤产生渴,这就意味着水寒已去,病将要好的现象。
这两条全是说水气,不渴是心下有水气的1个证据,第2个证据是口渴,小青龙汤是治水的方剂,吃了以后,口渴,也就是水去了。第40条、第41条,应是一个条文,传抄之间分为两条,而切合实际还是第4l条,叙述了心下有水气,引起喘咳,现名为肺水肿,水气的特征有二,一个是表现口不渴;二是咳吐涎沫,这个病属于太阳,太阴合病,以太阴为主(后学按:与冉师雪峰之解,异曲同工,然刘师绍武所解,却另开一思路),治疗重点是温化水饮,治哮喘,服药后由不渴转口渴欲饮水为病愈之征(两条合一条)。
(9)、张正昭《伤寒论归真》:【译文】外感病,胃脘停有水饮,症见咳嗽而且轻微喘息,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这是寒饮将去、病情欲解的征象,可继服小青龙汤。
【讲析】此条承前,以口渴与否辨心下水气的轻重及服小青龙汤后的转机。水饮内停,渴与不渴,多与饮邪的轻重有关(后学按:即往解家,多注是与不是,于轻重多少之上,未着眼,张师之解,又进一层。)。轻者,脏腑气化功能受制不甚,津液尚能上承,口多不渴。重者,脾受困,水不化气,津不上承,则常有口渴。此证口原不渴,说明水邪较轻。水邪既轻,而小青龙汤又为蠲饮散水之剂,故服后口渴便非饮邪增重所致,既非饮邪增重,又无热化伤津表现,则这个口渴就是“寒去欲解”的缘故了(后学按:排除法之用,虽有些牵强,但别开一生面)。“寒去欲解”所以反渴,是由于阳气乍伸(后学按:此“乍”字之用有点睛之妙),津液暂乏的缘故。
【按】此条旨在说明表寒内饮的患者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中病机(后学按:药中病机之征,眩冥是一,汗出也是一,此口渴又是一,张师之解,妙处一也),水饮欲去的佳兆,并非变证,示人不可见渴生疑而改弦易辙,而应“效不更方”,以求尽解,旧注于“寒去欲解”之文,遂谓“小青龙汤主之”为遥接句,云其“服汤巳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则不得再服小青龙,实悖仲景原意。孰知“欲解”并非“已解”,岂有停药不治之理?观文中仅云服汤已口渴,并未云咳、喘、发热诸症已除可知。(后学按:停服还是继服?此关键问题,用什么方,用多久,什么情况下可继续用,什么情况下必须随证治之,纵观诸书于此多无细述,或述而多不尽义,唯医案中略有提及)再者,此条紧承前条,其证相同.所主之方本不言自明,若欲指出服汤渴者不需再服之意,则尽可于“此寒去欲解也”处煞笔结句,何需再云“小青龙汤主之”。医经之文,性命攸关(后学按:此是真理),仲景岂能弄文采而迷后学?可见“遥接句”之说难以成立。此点于第46条中(后学按: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更为显而易见,可合参辨折之。
(10)、伤寒论现代解读:解读 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气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治疗。服药后,转为口渴的,这是寒饮已除,病情转向痊愈的表现。41条是对上条的补充,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后学按:胃阳得展,此误最妙)。临床上有些寒饮或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情转向痊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口渴是高血钠的表现,口不渴是水电解质平衡的表现,厌水是低血纳的表现。如果长期低血钠的病人经过治疗,低血钠状态得到纠正,病人就会由口不渴、厌水转变为口渴。因为口渴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都会有口渴的感觉,是人体需要水的警告;厌水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人是不会出现的;长时间的口不渴也是不正常的,也说明处于低血钠状态。低血钠状态容易引起水肿、胸水、腹水等第三腔隙积水,所以“心下有水气”应当与胃、肺的慢性水肿样渗出性病变有关。心下有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等概念,西医很难理解,“心下”指的是胃脘部,胃脘部在什么地方?大概在与膈相临近的腹腔上部,一般是指胃十二指肠,这里的“水气”怎么能引起咳、喘、痰呢?中医认为是“水寒射肺,故咳而喘”(陈亦人《伤寒论译释》410);或者认为“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伤寒论》120)。如果把“心下”理解为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理解为慢性炎性渗出物,“水气”为量少、稀薄、弥散、无形的渗出液;“寒饮、水饮”为有形渗出液;“痰湿”为粘稠的病理分泌物,这样就能和西医沟通。发汗、利尿都可以调节水电解质的代谢,在中医应用发汗、利尿作为治疗水气,寒饮,水饮,痰湿的一种方法,中、西医是可以相通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参与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在中医则是肾、脾、肺(含皮毛)参与水气、津液的调节。“心下有水气”指的是肺的下部、膈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慢性炎性渗出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进行调节。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苛求现代中医,中医对于人体解剖不如西医精细、准确,这并没有影响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的客观观察(后学按:本书极有价值),例如中医揭示了肺与其它脏器之间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下有水气,即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上逆犯肺则咳。”(熊曼琪《伤寒论》120)、痰蒙清窍喉中痰鸣、“中风之证……或痰涎壅盛”,分别揭示了肺与大肠、肺与胃脘、肺与心(主神明)之间的关系,这些在解剖学上没有直接联系的脏器,在功能上在病理学方面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至今也还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氯化铵是祛痰药,是因为它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的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而使痰液变得稀薄,使痰容易排除,胃和痰(肺)之间有了联系;用肠系膜上动脉结扎法、直肠结扎法制造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理模型,证明了肺与大肠之间确实有关系;在临床上中风病人的痰确实很多(说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与呼吸系统之间有关系),近代西医不仅没有科学的解释而且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却认为肺与心(主神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由此创造了许多方剂,可供选择。通过对无数病人的客观观察和药物治疗的检验,得出的理性认识,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这样得出的理论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客观真理。对于客观真理的科学解释,是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由落后到先进、由经验到科学实验、由解剖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这个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是无止境的,我们无须苛求前辈们,我们的后来者也无须苛求我们。科学实验也不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方法,动物实验更不是认识人类活动的唯一方法。现代中医学者们的伟大贡献是,他们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把古代中医学翻译成现代中医学,把中医学的精髓继承并遗传下来,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铺平了道路。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他们为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开辟了道路。
(11)、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语译  伤寒,由于心下有水气,而致咳嗽,轻微作喘,发热,口不渴的,用小青龙汤主治。服药以后,转为口渴,这是寒饮己除,病将向愈的表现。
提要  服小青龙汤之后,发生口渴,是饮邪去而病将解的征兆。
浅释  本条是上一条的补充,既称伤寒,可知仍有表证。咳而微喘,是心下水气的主证,正由于水气在内,所以大多口中不渴,其发热是表邪未解,病机为表寒里饮,当然应该以小青龙汤主治。文末‘小青龙汤主之”句,也属于倒装文法,应在“发热不渴”句下,这一点大多注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而转为口渴,这不是热盛津伤,而是水饮已去,胃阳得展的佳兆。临床上有些寒饮或痰湿内蕴的患者,不仅不渴,甚至厌恶饮水,一旦口渴而喝水香甜,则标志湿除饮化,病即将向愈,这是历验不爽的事实。所以“寒去欲解”的推断,极有指导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小青龙证因水停心下,津液不能布化,有时会见到口渴,与本条服汤后发生的口渴,怎样作出区别?一是从全部病情来看,一是从服药前后的病情交化来看,只要略加注意,也是不难确诊的。415
……
选注  成无已: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程扶生:申明水寒末解,发热喘咳,治宜小青龙也。心下有水气,寒在膈上也,故咳喘发热,有痰饮,故不渴。服汤已而渴,则水寒解矣。此解水气之法,当用小青龙,非谓解后仍用小青龙也(后学按:张师正昭于此有另解,谓即中病机,当续用为宜。不知所从,仍宜临床验之)。
汪苓友:上条云渴,是末服汤而渴,乃津液不行而作渴也;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渴,乃津液既亡而作渴也。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缵论》亦云,‘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是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可也。”
钱天来:发热不渴者,因心下有水气,故虽发热,亦不渴也。服汤,谓服小青龙汤也。服汤已而渴,则知心下之水气己消,胃中之寒湿已去,但以发熱之后,温解之余,上焦之津液尚少,所以反渴也。前以有水气,故发热不渴,今服汤已而渴,故知寒水去而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句,当在发热不渴句下,今作末句者,是补出前所服之汤,非谓寒去欲解之后,更当以小青龙汤主之也。”416
《金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以后渴者,乃己汗寒去内燥之渴,非未汗停饮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当少少与水饮之以滋其燥,令胃和,自可愈也)。
喻嘉言:风寒挟水饮上逆,津液不下行,故不渴。渴则可知津液不逆,为寒去欲解之征也。寒去欲解,仍用小青龙汤,与上篇脉见单浮用桂枝汤,中篇脉见单浮用麻黄汤同意,大率以轻剂勘其欲解之势耳。(后学按:张师正昭之解源自于此,药关人命,不知何为临床所验而来?)
按语  各家对水气证渴与不渴的解释都很精当,《金鉴》补充服汤后口渴的护理也很有必要。惟喻氏认为寒去欲解,仍与小青龙汤,则于理不合,尽管强调说“以轻剂助其欲解之势耳”,仍难令人信服,而且小青龙汤也不应称作轻剂,许多注家对喻说持批判态度,无疑是正确的。417
……以上条文(31~41)内容大意:
一、麻黄汤证:1、恶风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2、二阳合病,喘而胸满,3、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
二、大青龙汤证——不汗出而烦躁——表寒里热。
三、小青龙汤证——无汗、干呕、咳喘——表寒里饮。
四、葛根汤证——1、太阳经俞不利——无汗恶风,项背强几几;2、太阳表邪影响阳明大肠——下利。
五、葛根加半夏汤证——太阳表邪干胃——呕吐。
六,随证治之:桂枝汤证误下:1、证:利逐不止,喘而汗出——邪陷肠热;治:清解里热——葛根芩连汤。2、太阳病十日以去(1)胁痛——邪传少阳——小柴胡汤。(2)脉浮细嗜卧——邪去正安——向愈之侯。
(12)、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提要】服小青龙汤以后的渴,是水气欲解。
【语释】口渴这一症状,虽然常是小青龙汤证的兼证之一,但必须与表证未解、发热而咳等同时出现,才能做为水气的兼证来认识。如果在未服小青龙汤之前本来不渴,却于服小青龙汤诸证已退之后才觉口渴,这是外邪已解,水气已去,暂时津液缺乏的缘故。既不是转属阳明,也不是正津受阻,不必治疗,俟其津液恢复,即能自愈。“小青龙汤主之” 一句,是补述“服汤已”的汤方,并不是“寒去欲解”之后,还要服小青龙汤。
【按语】从“服汤巳,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可以休会出经常痰喘咳嗽的人,表面现象是痰饮最多,实际是最易伤阴。小青龙汤中用芍药,就是为了补充阴液。
(13)、赵桐《伤寒述义》:赵桐曰:此服小青龙汤后渴者,知寒解也。心下有水气,上已言之矣。水攻肺则喘咳,表有邪则发热,水渍脾则不渴。小青龙,散寒饮,解表邪者也。夫行水者肾也,制水者脾也,散水者肺也。饮有多端,而治法不外三经。表不解,内有水气,亦当分治。如五苓(六十六)发汗利水责在脾,温肾助脾以运也。桂枝去桂加苓术(二十六)责在水,去水即以发汗也。小青龙责在肺,散肺而疏膀胱也。此等处学者宜深省焉。寒饮蓄则不渴,服汤已渴者,药燥故也。小青龙汤主之,当在章中发热不渴之下。写在句末者,《伤寒》多此笔法,非错简也。
(14)、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的主证和药后欲解的机转。
【心悟】本条采用倒装句法,“小青龙汤主之” 一句,应移至“发热不渴”之后。这样前段补述小青龙汤的主证,后段追述服小青龙汤后的机转。
本条与上条相比,病机完全相同。“伤寒心下有水气”,实际也是表寒不解,内有水饮。补述的证状只有微喘和不渴、前条渴是“或渴”,喘是“或喘”,这里把微喘和不渴作为主证来论。为什么呢?这是仲景有意突出寒饮的辨证(后学按:臆断之句)。因为一般而言,发热多兼见口渴,现在“心下有水气”,见发热而口不渴,是因为寒饮不化。水停心下,但寒在隔上、寒饮上逆于肺则咳。而今咳而微喘,说明寒饮在隔上不化成为主要矛盾。服小青龙汤后, 由不渴而转为口渴,说明寒去水散,病欲解除,只需要少少与水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上条所讲的“或渴”,乃水津不能上承,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本条所讲的“口渴”,是药后寒水已去,而欲愈之证,两者具有实质不同。
上条与本条所述的都是小青龙汤证。但上条侧重外寒水饮而以水停为主要矛盾。本条例重于外寒水饮以寒邪为主要矛盾,这是一个方证的两个方面。与38、39两条大青龙汤的笔法完全一致。其精神实质在于示人看问题要多方面去看,不要因一种倾向而掩盖另一种倾向,以致速诊乱经,失去方向。
(15)、黄竹斋《伤寒杂病论会通》:周禹载曰:其人痰饮素积,一感风寒挟之上逆,水停心下,肺受邪而喘咳。外邪即盛,势必发热。然未入腑,寒饮内溢,故为咳而不为渴。服小青龙反渴者,寒饮与热邪未散,津液未复也,更宜以小青龙汤治之。
张路玉曰:世言半夏辛燥,烦渴非所宜。因小青龙汤后服汤已渴,寒去欲解之语。不知痰去则气通火升,觉渴不过暂时,少顷津回气润,烦渴自除。先哲复有服二陈汤能大便润而小便长,痰去则津液流通之明验也。
《活人书》:脉浮而渴属太阳,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而渴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根。
(16)、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此不待发表表不解,起病即识为小青龙证。然犹冠以伤寒之名,可知古人所谓伤寒,所包者广。又,此条但举主证,不言或然证,但举微喘,不言干呕,盖咳剧者必兼喘,而干呕却非必见之证,与下条合看,则小青龙之证候益明。服汤已,谓服过小青龙汤也。末句小青龙汤主之,即注明服汤已句,非谓寒去欲解之时,复主小青龙也。四十七条云,“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文法与本条同。盖《伤寒论》本有此等倒笔法,张璐张志聪《金鉴》等,以小青龙汤主之六字,移于发热不渴句下,殆不深考耳。
山田氏云:此条不渴二字,对下文渴字言之,非辨热之浅深也。其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故也,勿治之,俟津液回,其渴自止也。寒即所谓水气,指心下停饮而言,理中丸条胃上有寒(四百条),四逆汤条膈上有寒饮(三百二十七条)等皆尔。虽然,论中寒字,又有以痰而言者,如瓜蒂散条胸有寒(百七十三条),即是也。盖饮与痰,俱非温养人身之物也。
渊雷案:以上十一条,俱论麻黄汤一类证治。
(17)、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病机、症状与治疗。
本条所述与上条义同,都是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证治的论述。水气属阴寒之性,其发病,若病势轻浅,则应当不渴。但,若病势趋向深重,一方面水不化气,气不化津,津液匮乏,另一方面水气内停,阻遏正津不布,这双重因素都可引致口渴,甚至口渴难忍。因此,在小青龙汤证,渴与不渴都是或然症状,这是水气为病的两个侧面。
本证如果原本不渴,服小青龙汤之后反而渴,这是水气已去,津液不足之象。水气和津液都是人体内的水液,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水气(水饮)是无“气”之水,以病态形式存在,而津液则是有“气”之水(后学按:视角独特),以常态形式存在。水气(水饮)骤去,可导致津液的暂时、局部不足。因此,这里的口渴只是相对而言。
若水气内停严重,既不能化生津液,且又阻遏正津不布,故而可出现口渴难忍,而一旦水气去却,则又会由口渴变为不渴,这也是相对而言。
【启示与范例】
(一)杨某,半岁。1958年春出麻疹,巳恢;忽转“肺炎”,发热喘咳,喉间痰鸣,鼻翼扇动,面转青象,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泻绿水,小便短赤。此系疹后元阳内虚,寒痰壅闭,肺肾之气不接,清肃失降而致,即以小青龙加附子主之。
附片30g (先煎2~3小时)干姜12g法夏5g细辛3g麻黄3g五味子1.5g桂尖10g杭芍6g甘草6g。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盏许,次日复诊,喘咳稍减,发热巳退其半,再以四逆、二陈汤加肉桂,少佐麻绒、细辛主之。附片50g (先煎2~3小时)干姜12g半夏5g陈皮6g茯苓13g肉桂30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10g炙麻绒3g细辛2.5g。服后,又吐不少痰涎,喘咳巳去十之八九,鼻扇痰鸣已止,大便转黄而溏,小便淡黄,略进稀粥,颜面、指纹巳转红润,上方去麻、辛、陈皮,连服2剂而愈。(吴佩衡医案)(后学按:此案药、量之重,尤如神话,无以复加,非绝谙经方之性,何曾敢用,我辈只可望而却步也!)
按:本案麻疹后咳喘,证属寒痰壅闭,元阳内陷,故用小青龙汤发表化饮,加附子温阳扶正。
(二)楼源儒兄,伤寒,热重,脉沉数,舌淡白,肺气闭结,大小便失禁。麻黄细辛桂枝五味子炙甘草生姜各1g生白芍1.2g姜半夏9g。开水泡服。按,伤寒热重,为邪在表之象;而脉见沉数,是里有热之征;大小便失禁,有虚有实,此案认定为肺气闭结之候,而非虚证;从舌质来看,色淡白无苔,而非色深红苔黄,则非实热闭证可知,当系肺气不得宣达之故。治上焦似羽,非轻不举,故处方用轻剂小青龙汤微辛以开肺闭,以生姜之解表散寒易干姜之守,一味加减,具有妙义。药不煎,泡汁服,尤为神妙。半夏之药量独重,从舌淡白来看,当系内有伏湿,中焦失司,而用以调达中焦气闭,疏化痰涎之故。魏长春医案
按,小青龙汤不煎,而用泡水服法,系宗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之法,魏氏对范文甫先生的学术、经验推崇有加,这从《仁仁斋医学笔记》可见其一斑。范氏尚治郑右,失音多时,前方皆从阴虚着想,不效。舌淡红,苔白,寒邪客于肺卫故也。桂枝三分,生白芍三分,炙甘草三分,麻黄三分,生姜三分,五味子三分,姜半夏三分,细辛三分。夜间开水泡服,覆被取汗。范云:“吾友以小青龙汤治伤风失音不效,盖分量依照《伤寒论》原方,余减其量,泡茶服,则一服即效。不达经旨之义,其为无效也必矣。”
(18)、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机转。
.小青龙汤主之.应该接在.发热不渴.之后,属于倒装句法。.伤寒,心下有水气.与上一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含义一样,也是讲了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上一条所讲的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这一条补述咳而微喘也是适应证。上一条或然证中的口渴是由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所以在治疗时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这一条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的征象,所以张仲景说:.此寒去欲解也。.虽然渴,但不甚,怎么办呢?可不治自愈,少少与饮水即可。如果喝水喝得太多了,则有郁遏胃阳,导致水饮复聚之患。
(19)、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那么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病型上来讲,它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气,咱们《金匮要略》里面的水肿,他就叫水气病。水是这样,津液在仲景的书里常叫做阳气(后学按:此解为胡老重要观点!)。因为这个水它能化气,所以津液他也叫做阳气,后面有慢慢的讲到那再说吧,现在说多了让人更糊涂。
他说伤寒,心下有水气的病,咳而微喘,伤寒表不解呀,他有外邪里头再有饮,这个外邪冲动里饮,它咳逆微喘,这是很常见的病。发热有表证了,里头有水饮它不渴。“服汤已渴者”,服汤已就是吃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外解表而内去饮,表解了饮去了,它就要渴了,因为小青龙汤是热药啊,饮没有了,他感觉胃中干他渴。这个渴是服小青龙汤之后,一个效验的表现,就是有效了,他渴,所以它底下注解的几句话,“此寒去欲解也”。这个“寒”指寒饮,这个水气去了,这个病要好了。这个“小青龙汤主之”啊,应该在“发热不渴”之后。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不是吃完药渴了寒去欲解再小青龙汤主之,这是一个叉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吃完小青龙汤了,这人渴了,这是服药有效之验了,那寒气欲解也,它是这么一个文章。
头前这几节是由麻黄汤开始,讲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那个柴胡汤啊是讲麻黄汤传入半表半里的时候,它叉这么一节,它主要讲的是解表剂。他由桂枝汤讲到葛根汤,然后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这都是解表剂。你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那也是解表。那么在四十一条个以下,在解表两个主要方剂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他主要要分析这两个方剂的应用。
(20)、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还告诫医者对此口渴既不宜让病人恣情纵饮,也不需要用甘寒生津之剂,以免饮邪复聚再生不测之意。上条渴见于服药之前,是水气不化,津不上承之或然症;本条渴见于服药之后,是寒饮消解的反映,两者机制不同,不可混淆。
发表于 2015/7/2 2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kiss:辛苦了辛苦了。。。
发表于 2015/7/11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啊,兄弟,等您的大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简句: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
(1)、【释义】太阳病外证来解,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仍在,此时应当汗解。但外证表实、表虚之分,治法有开腠,解肌之异,究用何法何方,还当据脉分辨,如脉见浮紧为表实,当用麻黄汤开腠理以发汗,今脉见浮弱为表虚,当用桂枝汤解肌以祛风,因此,脉之浮紧与浮缓(弱),实为表实表虚之重要区别点。
【选注】方有执:外证未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浮弱,阳浮而阴弱。此言太阳中风凡在未传变者,仍当从表解肌,盖严不得下早之意。
喻昌:浮弱即阳浮阴弱之谓,外证未解,脉见浮弱,即日久必当以汗解。然汗解要当遵桂枝汤之法,且不可误行发汗之法也,至于不可误下,更不待言矣。
柯琴:此条是桂枝本脉,明脉为主。伤风、中风、杂病,皆有外证,太阳主表,表证咸统于太阳,然必脉浮弱者,可用此解外,如脉当浮不弱,或浮而紧者,便是麻黄证。要知本方只主外证之虚者。
汪琥:外证未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脉浮弱者,即阳浮阴弱之谓。辨证据脉,则不论日久,犹当以微汗解肌,故云宜桂枝汤也。
何仲皋:外证对里证而言,太阳病外证未解,谓太阳病已入于里而外证犹未解也。太阳之外证如发热汗出恶风皆是,脉浮弱者,谓阳浮而阴弱也,或寸口脉浮而无力亦为浮弱,此皆病肌腠之脉证。既病在肌腠,则宜解其肌,纵或有里证,亦姑置勿论也,宜桂枝汤。
【讨论】本条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强调使用桂枝汤的标准之一,是脉浮弱。柯韵伯认为“必脉浮弱者,可用此解外”并明确指出“本方只主外证之虚者”,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方氏从条文中理解为表里同病不得下早之意;喻、汪二氏认为外证未解,病虽日久,仍当汗解;何仲皋认为本条文说明表里同病,病情偏表者,仍当解表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原文精神,均有一定指导意义。(后学按:纵观诸解,总不离文字表义,然于此列出此条,经文定另有深意!)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尤在泾:“太阳外证,即头痛,发热,恶风寒之属,外证未解,宜从汗解…然必审其脉之强弱而施治,若脉浮弱,则是中风阳浮阴弱之候,治宜桂枝汤,助正以逐邪。
按:纵观第3、46、47、55条典型的麻黄汤证之脉象为“脉浮紧”,而不典型者为第51条所述的“脉浮' 若“脉浮弱者”,宜桂枝汤。由此可知,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的鉴别要点:主症是有汗与无汗;主脉是浮紧与浮弱。脉浮弱者,即使无汗,亦不可专用麻黄汤,可用桂麻各半汤。
以上“在连续七条论述麻黄汤以及大小青龙汤这些伤寒表实诸证治之后,从这一条开始又再次论述桂枝汤证治,这就有一个虚实对比,可以深化辨证论治的思想”——刘渡舟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发端但言太阳病。原不能定其伤寒中风。设伤寒发汗以后。尤见有汗恶风之象。即为外证未解。要其为病在肌腠。即与中风无别。按其脉浮而弱。浮为风邪外薄。弱则血分热度太低。不能抵抗外邪。故亦宜桂枝汤。以助营分之热。但令热度略高。足以蒸化汗液。则余邪悉从汗解而病愈矣。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方有执:外证未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
山田宗俊:此亦论太阳病发汗后当解而不解者也(后学按:此言发汗后尤不解,为诸贤所未明示之处),故不言不解,而言未解(后学按:虽是日人,不得不叹其之秀矣!),所以示其业经发汗也。
张:外证未解,曾服过发汗药可知。(后学按:此“张”为何人?)
【讲义】太阳病,发汗施治后外证(头痛、项强、恶寒等)未能尽解时而见表虚之阳浮阴弱脉(中风浮缓脉),即当以微汗之法解之,不可用麻黄汤。因属表虚,故以桂枝汤最为相宜,从脉法也。
【附注】(1)太阳病通称表病,表病之证通称外证。惟经文每见麻黄汤解表、桂枝汤解外之句,似解表之名多属于麻黄汤证,亦用于桂枝汤证,而解外之名辄多属于桂枝汤证,罕见用于麻黄汤证,因无明文,存参可也。(后学按:师之为师矣,非全文了然于胸,无此创见!)
(2)“未解”有两义:①病证数目原有四五证,今只余少证,病证减少未尽解也。②病之情势已见和缓,程度减轻而未全解也。
(3)不解,病无解之可能(未解),病减轻而未尽。
按:本条未详病证者,以桂枝汤证已为上篇所详述故也。外证未解者,或经汗后,或经时日,桂枝汤主证仍在,纵有伤寒证,若脉象浮弱,桂枝汤为宜,因见表虚之脉也。表病经汗、吐、下后,表证仍在者,以桂枝汤救逆为常法。如本条虽非纯桂枝汤证,若见表虚之脉,辄以桂枝汤微汗为宜,此又一法也。
(5)、姜春华《伤寒识义》:魏荔彤说:“太阳中风,固以桂枝汤为正治。然有久在太阳并未传里,是不可以日久而误为里证也。”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外证]指头项强痛、恶风有汗之桂枝汤证。
[弱]指脉的力量不足。有人说脉浮弱仍是阳浮阴弱。
【按语】读本节后,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桂枝汤证果是脉浮弱的话,使用桂枝汤,应在初起时体质上没有显著衰弱现象时用之,否则有增加补益药品的必要。
(二)桂枝汤虽有解肌和荣卫之说,但仍是发汗之方。(后学按:反以桂枝,欲攻其表——此之谓也!)
(三)太阳病是外来的病,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是发汗剂。
(四)发汗应针对由经验得来的“证”用之,不可随便乱用。
(7)、倪海厦《人纪》: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 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感冒,开的药不一样,中医用症状来区分,来开药,像登革热刚开始时开「葛根汤」就好了。
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解这句,不论病之时日多少,苟无「里有虚寒」,槪与汗解,即里有实证热证,亦以汗解为先,此为仲师之心法。
(8)、聂氏伤寒学:【阐论】“太阳病,外证未解”,是恶寒、发热头痛等症仍在,若脉见浮紧相兼,则为表实证,宜麻黄汤解表发汗。本条为脉见浮弱。弱者,乃脉见缓弱之象,凭脉辨证,则不宜过汗,故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为宜。缓弱之脉,为正气不足之兆,若用麻黄汤发汗,唯恐太过,招致伤阳损阴之弊,故取权宜之计,选用桂枝汤。从而得出临床应用桂枝汤的指征,主要是太阳表证出现自汗出或脉见浮缓、浮弱者。太阳表证,凡是未见传变者,仍应从表解肌,驱散外邪,切不可改变治法。(后学按:脉,或示邪气,或示正气,新院肺痨之李某某,诊其脉浮大而洪,应指有力,果第二日吐血加剧;仲景之脉学,似与濒湖有异而较简。)
(9)、冉雪峰《冉注伤寒论》:冉雪峰曰:凡风寒暑湿温热,六淫客邪从外来,统名伤寒。经论举风寒为例,故风寒二者,可包括外证,桂枝麻黄二方,可包括外证疗法。用之得当,一解表无余事,有何合病并病坏病可言。此以上都是昭示风寒总纲、义例、脉证、方治和轻重出入,进退加减方法,自此以下十六条,反复究研,辨其可与不可与,以承上文未尽意叉,是经论注意太阳病,注意表证,注意桂枝麻黄二方,均可窥见。而可与不可与,亦业经示范,无须再另立篇名。太阳病外证未解,此必太阳伤寒,已用麻黄,当解未,尚有余疾,故不曰不解,而曰未解。证即如斯,当辨以脉,脉浮为太阳病此是大眼目。倘浮缓或浮细成静象,此必如上二十四条的欲愈,三十七条的己解,今不是浮缓浮细,而是浮弱。弱中固赅缓赅细,但较缓细更进一层,此乃体工反应机能减退,尚差此最后几微的抗御力,故用桂枝氤氲鼓荡扶持,以完成此未完成的全功。此可看出桂枝外证得之为解肌,内证得之为补虚。亦可看出服桂枝后,不再服麻黄,服麻黄后,可再服桂枝,备注泥于脉缓用桂枝,但就伤风一方面言,其说亦通。又谓只主表证之虚者,其实表未解,何尝是虚。且脉弱不是脉缓,弱是内虛,不是外虚,外证羁延多日,往往有此脉象,当以汗解。桂枝不发汗而发汗、学者当合内外虚实,常变本末而彻贯之。脉缓为桂枝证,前各条巳详,何必再赘此。故此条麻桂二方分解,不如麻桂二方合解,较为切当。究之经论浑含,并未言寒言风,学者由方溯证,由证辨脉,前后融贯,以意逆志,庶几于平平无奇中,寻出所以真正出奇者在。(后学按:冉师之解,确异于诸贤,似有所得,然不可言说!)
(10)、刘绍武《伤寒论阐释》:条文一开始标明是太阳病,而治疗方祛是桂枝汤,正好相反,这样就没有舍取,不然是会有差错的,因古今都是用桂枝汤治太阳病,这样就去有错,根据第2条,另立命名,表面上看像太阳病,实质上不是,说是厥阴病又不像。因它无有手足厥冷,如果本质上是厥阴,此处要另立名为“中风”,应当把条文这样改一下:“中风。外症未解……宜桂枝汤”。凡是使用命名法是不得已的事,有命名不易鉴别,这条应当与第13条联系起来,外证指的是第16条的“头痛、发热、恶风等症状。这条是第12条桂枝证在这里又重复的叙述,治疗大法自按第12条桂枝汤煎服法为宜,在叙证上也应当参考第12条之证,以补上条文的缺失。
(11)、张正昭《伤寒论归真》:第13条详症略脉,此条详脉略症,皆为桂枝杨适应证之定理性条文,可互参。太阳病外证未解,表明正气仍有驱邪外达之势,纵有里热,也当顺其势发汗以解。然外证有虚实之分,属实者其脉必浮紧有力。今脉浮弱,浮为卫强,弱为营虚。故须健中益营,培其汗源,才能使汗出卫和,外证得解。由此可得出一个定理:凡外证未解,不论见症如何,只要脉浮而弱缓无力者,便是桂枝汤证.
【按】 由此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之文可知,太阳病并不等于表证。旧注谓太阳病即表证,于此可见其误。
(12)、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此条言太阳病在服用麻黄汤发汗后,外邪仍未得解的治法。
麻、桂二方是太阳病解表的代表方。桂枝汤治太阳表虚自汗,服后,表邪不解可连续服用(以第12条煎服法可据)。麻黄汤治太阳表实无汗,发汗后表邪未解,便不能再用,过剂则有亡阳之虑。故原文中“脉浮弱者”是已服麻黄汤发汗之后的脉象。由此,本条文的辨证要点及难点在于“太阳病”二个字。“太阳病”意指太阳伤寒证并经已服麻黄汤后,仍有“外证未解……”再言“脉浮弱”一脉,“浮”者,表证在也。“弱”者,经服麻黄汤,表未解,卫气又有所受伤,不可再用麻黄汤,故云:“宜桂枝汤”。推理“脉浮弱”为太阳中风证脉象之一,也可以说是桂枝汤证的脉象之一。临证运用桂枝汤时,这种脉象每每可见。
(13)、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太陽病」,經過若干時日,其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外證仍未解,而脈見浮弱者,仍當使之汗解,宜「桂枝湯」治之。
就外證未解句看,知此病已有相當時日矣,否則「太陽病」「桂枝證」,已言之屢矣。何必一再言之不休?可見本條在側重外證未解句,不論病之時日多少,苟無裏有虛寒,概與汗解,即裏有實證熱證,亦以汗解為先,此為仲師之心法。
本條有頭痛發熱惡風寒之「太陽」表證,復有浮弱之「太陽」脈證,當然以「桂枝湯」微汗之。其脈雖浮而弱,但弱非「少陰」之脈,以病有時日,神經之興奮力漸退,故見脈弱。病之症狀依然,故脈仍浮,不能以其有弱象而即認為有入「少陰」趨勢也。
於此亦可知治病以證與脈為主,不以時日為主,「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等依日傳變之說為不足信也。
(14)、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太阳证无汗,因与麻黄汤等以发汗。汗出后,表证未解,不可更与麻黄汤以发其汗,应与桂枝汤解肌以宣未尽之邪。外证未解,就是表证未解,也就是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发热恶寒等证未解。脉浮弱,即桂枝证的阳浮而阴弱。脉之所以浮弱,是由於卫气不固,阴气虚弱所致。凡卫虚阴弱之体,慎勿妄用麻黄等攻表之剂,以免摧卫伤阴,导致疾病的演变和发展。可用调营卫之桂枝汤,在扶阳益阴之中,兼能宣邪外出,使邪去而正不伤,方称万全之策。
(15)、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本条以脉弱不弱来辨桂枝汤证。72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疼而恶寒等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小汗解,宜桂枝汤。此条于此与麻黄汤鉴別:浮弱之脉有点汗,从12条“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可知,浮弱,尺弱亦不可用麻黄汤。脉浮紧才能用麻黄汤。这也是仲景反复吿诫后人,应深入理解桂枝汤的适应症,和与麻黄汤方证方面的鉴別。
(16)、伤寒论现代解读:解读:外证就是表证,也就是感冒。太阳病表证未解,应当用解表的方法治疗,但是表证有表实、表虚的区别,解表的方法有开腠发汗与调和营卫的不同,必须辨别清楚。有汗为表虚,无汗为表实,除此而外,脉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太阳病表实证,脉多浮紧有力;太阳病表虚证则多浮而无力,所谓脉浮缓,脉阳浮阴弱都属于表虚证。本条以“脉浮弱”为根据,指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适应症不同,必须区别清楚。麻黄汤的适应症是:冬春季节受到寒冷刺激,高热、无汗,身体强壮能经得起发汗的病人,一般病情比较严重,即西医所谓的重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身体强壮者。桂枝汤的适应症是:受到风寒刺激,发热、出汗,脉象浮弱,身体比较弱,禁不起发汗的病人。在现代就是一般的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病人。现代很少人使用麻黄汤,一是现代人体质与古代人不同;二是现代治疗方法比古代先进而多样(后学按:此为事实),有更多的选择;三是疾病谱的变化(后学按:此书处处立足于现有事实,真为可贵),由于古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在和平时期传染病较少,因为衣食不足伤寒与胃肠道感染病较多;现代传染病多而且严重,绝大多数传染病是禁止用发汗法治疗的。麻黄汤的副作用是,发汗作用比较强大,容易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对某些传染病(一般指温病)具有极其严重的后果,在《伤寒论》中反复强调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区别,其目的就是强调麻黄汤不可滥用。
(17)、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词解  ①“外证’:就是表证。《淮南子精神训》说:“外为表而内为里。有人认为外证的涵义较广,表证的涵义较狭。其实外与内相对而言,与表里外没有大的区别。
语译  太阳病,在外的表征未解,脉象浮弱的,仍当解以汗法,宜用桂枝汤。
提要  脉证合参,据脉定治。
浅释  太阳病表证未解,治当解表,但表证有表虚、表实之异,解表法有开腠发汗与调和营卫的不同,必须辨别清楚。表虚表实之辨,除根据汗之有无以外,脉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条正是以脉象为辨证的依据,太阳表实证,脉多浮紧有力,表虚证则多浮而无力,所谓脉浮缓,脉阳浮阴弱,都属之,今脉浮弱,可以肯定不是表实证,因而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18)、边正方《伤寒论译注》:张隐庵:“自此以下凡十五节,论桂枝麻黄二汤,各有所主,为发汗之纲领。言邪有在肌在表之浅深,汗有津液血液之变化。夫皮毛为表,肌腠为外,太阳病外证未解,肌腠之邪未解也。浮为气虚,弱为血弱,脉浮弱者,充肤热肉之血气两虚,宜桂枝汤,以助肌腠之血气而为汗。”
(19)、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注释】①外证:对里证而言。除了里证都是外证,所以表证,半表半里证都算外证。本条的外证是指表证说的。
【提要】用桂枝汤的主脉是浮弱。
【语释】凡太阳病,不论有汗无汗,也不论已未汗下,只要还有些外证未解,如发热恶寒,身疼痛等,脉象又是浮弱的,就应当用桂枝汤。因为脉浮应当发汗,脉弱又不宜峻汗,而桂枝汤是在调和荣卫的基础上,缓缓发汗,所以最适用于外 证未解,而脉浮弱者。
(20)、贺有琰《伤寒论纵横》:钱天来:脉浮弱,即前阳浮阴弱之义也。外证,即前发热、汗出、头项强痛、恶寒等证也。言凡见外证未解而脉浮弱者,无论为日多少,未经传变者,其“犹在太阳,不可误与麻黄发汗及犯下早之戒,仍当用解肌之法,以桂枝汤汗解之。此所以叮咛之意也。
(21)、赵桐《伤寒述义》:赵桐曰:此再详桂枝也。太阳病即太阳中风证也。外证未解,即头项强痛、汗出恶风仍在也。脉浮弱,即论中之阳浮而阴弱也。阴阳不指尺寸,而指营卫。真尺弱则当禁汗,而不宜桂枝矣(后学按:角度不同,我等后学但虚怀习之,谨慎用之,小心验之,不论出处于何!)。兹卫分邪强,不与营分谐和,故三菽之重卫分之邪强,六菽之重心营之阴弱(见《难经》)。脉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解见十二),故以调和营卫之桂枝,汗而解肌也。然伤寒脉浮弱,亦可藉用桂枝,定方之中又有活法也。亦可谓弱对紧言,即伤寒之不浮紧,而阳浮阴弱者则宜桂枝。更可谓伤寒汗后不解,阳浮阴弱者,则用桂枝也。
(22)、姜建国《伤寒析疑》:【译义】本条重点在于脉浮弱,浮主表证,弱示不足,这说明“外证”是表虚证。无论恶风恶寒,无论有汗允汗,无论汗下与否,只要脉浮,就应当发汗;只要脉弱,就不宜峻汗。所以凡表证而脉示不足者,就宜桂枝汤调和营卫,轻缓发汗。
此条的意义有二:第一,提示中风表虚证的主脉,非只浮缓,亦见浮弱。其实缓与紧相对,除示风性致病特点外,本身亦寓示不足。第二,脉弱,亦未必专示营弱,泛指正气不足。提示桂枝汤证亦不必具备汗自出。在“外证”中,无论脉象还是病状,只要显示正气不足的,就宜桂枝汤。
[析疑]脉浮弱:浮主表证,弱示正虚,可见脉浮弱本不属什么疑难问题。但读近代经 应用医案发现,有的医家亦迳称“脉浮弱”,这就有问题了。弱脉概念,古今有别(后学按:语境不同,换位思考?)。现代中医脉法的弱脉概念是沉而细软乏力。換言之,弱脉若按浮沉脉分类,当属沉脉的范畴。那么,这就说明弱脉与浮脉是绝对不可以同时并见、相兼的。“脉浮弱”本身是违背脉法形象逻辑的。或问:《伤寒论》的“脉浮弱”岂不亦错? 不然,因为汉代中医脉法,尚处一种“效象形容”的初级阶段,脉象的概念比较笼统、原始。所谓“脉弱'仅是一种按之乏力的形象。不似我们当代脉法如此详细、明确、公认。所以《伤寒论》云“脉浮弱”是正常的,而我们云“脉浮弱”则是错误的。
【选注】略
【医案选录】43
(1)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予曰,当服桂枝,彼云家有自合者,予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耳(后学按:黄煌师言肉桂可代桂枝,不知确否?)。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伤寒九十论》(后学按:对症对证对方对药,方有效,而临床变数尤多,非心细不可察矣!故医学之难,莫过于实践!)
(2)女患,37岁。一年来,嗜睡多梦,经多方治疗罔效。刻诊嗜睡多梦,不分昼夜,心悸头暈,恶风自汗,食欲不振,时有泛恶,脉弱。余沉思良久(后学按:此案实际,名医也凡人,不思如何辨准),拟调和營卫之法试治。(后学按:书上“恶风自汗脉弱”,大体桂枝汤范围,可实际临床中如何从嗜睡多梦之主症中联系到桂枝证,实为难矣)方选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三片大枣5枚炙甘草菖蒲郁金各6克(后学按:由此可知菖蒲、郁金为治嗜睡之对症之药!)。煎服3剂,嗜睡见轻,纳食增加,心悸头晕亦有好转。守上方 随症加减,计服15剂收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3)、新世纪伤寒学:“太阳病,外证未解”当指太阳表证仍在,如发热、恶寒、头痛等证仍然存在,从用桂枝汤来看,肯定不是风热,当属风寒可知,治当辛温解表。若无汗,脉浮紧,乃表实之证,当以麻黄汤发汗解表。今见“脉浮弱”,无论其有汗、无汗,均宜桂枝汤。若汗出、脉浮弱,属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桂枝汤为正用,即使无汗、脉浮弱,提示正气不足,亦不可用麻黄汤峻汗,恐有大汗亡阳之变,只宜桂枝汤解肌祛风。本条说明桂枝汤可作为发汗轻剂使用。……
(24)、高级伤寒学:太阳病,外证未解,即太阳表证仍在,如发热、恶寒、头痛等,治当辛温解表。其法有二,一为麻黄汤发汗解表,一为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本条曰"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说明未解之证为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弱等,方为风寒袭表、营卫不调之象。或问太阳中风之脉为浮缓,今脉浮弱,似属不侔?知浮缓与脉紧相对,若脉虽浮而不紧张,呈现宽缓之象者,曰浮缓。此言脉浮弱,亦与浮紧相对而言,意为脉诊时,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与阳浮阴弱同类。脉证如此,自宜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总之本条辨证,以发热恶寒、头痛自汗为凭,而脉浮缓、浮弱,当属脉证合参之例。
(25)、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山田氏云:此亦论太阳病发汗后,当解而不解者也,故不言不解,而言未解,所以示其经发汗也。浮弱乃浮缓也,对浮紧言之。
渊雷案:此言太阳无汗之证,服麻黄诸方,汗出而表仍未解者,宜桂枝汤以解未尽之表也。赵刻本每篇必重出各方,此条下出桂枝汤方,今从成氏本删之。
(26)、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指出,不论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只要是表证未解,脉浮弱,都当用桂枝汤汗解。
本条可分为两个层次理解。首先,太阳病,不论伤寒、中风,不论汗下与否,只要外证未解,按仲景的原则,必须先解外。因此文中的“当以汗解”是针对“外证未解”而言。其次,仲景解外有若干方略,而对典型的太阳病的治疗,则不外麻黄汤与桂枝汤二方。本证仲景言“宜桂枝汤”是针对脉浮弱提出来的。“脉浮弱”是与麻黄汤证之脉浮紧相对而言。
纵观本论第1条、第3条、第47条、第55条等,典型的太阳伤寒麻黄汤证的脉象应当是浮紧。第51条又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从而又提出脉浮而不紧也可以用麻黄汤。这样,在运用麻黄汤时,对脉象的要求就由“浮紧”放宽为单浮不紧。那么,不“紧”到什么程度,还仍然可以应用麻黄汤呢?从本条“脉浮弱”,“宜桂枝汤”中可见,麻黄汤证对脉象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浮而不弱”。若“脉浮弱”,只能用桂枝汤而不能用麻黄汤。
仲景在这里明确了一个问题,即桂枝汤不仅仅是用于太阳中风,在特定的情况下, 太阳伤寒也可以应用桂枝汤(后学按:可惜未有医案佐证。如“渴者,寒去欲解者”之小青龙汤,未见有医案佐证。所以诸贤之解,虽合情合理,可总有纸上谈兵之嫌!)。如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上述这些条文 所表述的“太阳病”,当然包括伤寒;另外,典型的“太阳伤寒”,在未下、未汗之前, 其脉象当是浮紧,或浮而不弱,若脉不浮紧或浮弱,必不能诊断为伤寒。此伤寒由于已经发汗,已经误下,正气受到不同程度地挫伤,故其脉必由“紧”而变为“不紧”由“不弱”而变为“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有汗还是无汗,只要是表证未解,脉浮弱者,只能用桂枝汤而不能用麻黄汤。此从中也可见,后世“无汗不可用桂枝汤”说之谬。
【启示与范例】
(一)白某,女,23岁。体素弱,产后十余日,衣着单薄,感受风邪,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厌油食减。先经某中医用银翘散辛凉轻剂以疏表,一二剂病无进退,某医认为病重药轻,第三剂遂加重剂量投之,至夜汗出不止,内衣湿透,病益加重,心悸难忍。夜半邀予往救。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诊毕,谓曰:此本桂枝证,非银翘证也,产后得此,亦可用桂枝汤解肌发汗,幸勿拘于产后禁用桂枝!以桂枝汤原方治之。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进1剂,即热解汗止;2剂则外感痊愈。(熊寥笙医案)
(二)于某,女,15岁,1976年6月20日初诊。主诉:因前月感冒,高烧38.5C 左右,经用解热镇痛和抗生素类药物,高烧已退,但尚有低热,体温每日37.5左右,巳有二十余日,经胸透、抗“0”试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曾用清热解毒中药无效。现时头痛,倦怠乏力,纳谷不佳,二便正常。观其面容萎黄,精神颓靡;察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寸浮缓尺微弱。此乃感冒之后,邪未尽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拟以解肌退热之法,宗张仲景桂枝汤之原方。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嘱服药2剂。服药1剂而热退,以后未再复发。(柯利民医案)
(27)、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脉见浮弱者,治宜桂枝汤。
这一条应与第C38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合看(后学按:指“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后学按:本书之“坏”,在于省文,如同红崖悬书,各解一是)(后学又按:若非后人掺入,一条之出,当有其出之理)(后学又按:读该书,有猜谜之乐,于治病救人,又有越货杀人之忧)。第C38条的太阳病.脉但浮.,实际上指的是浮紧之脉,应属伤寒表实证,治宜麻黄汤。这一条的太阳病脉非浮紧而见.浮弱.,弱是缓弱之象,应该考虑是中风表虚证,治宜桂枝汤。
在连续七条论述麻黄汤以及大小青龙汤这些伤寒表实诸证治之后,从这一条开始又再次论述桂枝汤证治,这就有一个虚实对比,可以深化辨证论治的思想。
后学按:辨证之意易明,辨证之术难精!
(28)、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他说太阳病外证未解,外证其实就是表证了,他这为什么搁个未解呢?这就说明这个太阳病啊,依法服完麻黄汤,如果这个表还没解(按:也说明伤寒论之方,并非某些前贤谓之神方,一投即愈,如JJ之言神方,反观西医有病程之讲,似更合乎实际!),脉浮弱者还应该以汗解,宜桂枝汤。这个外证和表证是两码事(后学按:困惑之一,如外证不是表证,应是什么证?),在他这个书上,这个表证啊只是不得汗出,在体表那里呢。麻黄汤的表不解常说表不解,这个桂枝汤呢,咱们头前讲的桂枝汤,本为解肌呀,它这个病在肌肉这一层,他比表深,可也在人体的外,体表、体外,所以他叫外证(后学按:胡师之解,自成体系),桂枝汤证他常叫外证,他与表证作一个区别(按:陈师慎吾老也有此疑?)。
所以这一段就是这样,太阳病它外证还没解,表是解了,就是吃完麻黄汤,太阳病还没解,这就叫做“外未解”。这个“脉浮弱者”,脉拿手一诊呐,虽然浮,这个脉往外,但是一按呢,不禁按(按:呵呵,胡老不经意间道出经验所在)。“弱”,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浮于外弱于内的这种脉。这个还应该以汗解,应该“宜桂枝汤”。这个桂枝汤的应用啊,主要是津液有所丧失,再用桂枝汤,不然的话应该用麻黄汤(后学按:换言之,麻黄汤不宜津液有丧失之人,胡师希恕谓津液为阳气)。那么桂枝汤这个方剂,我们头前有个桂枝加葛根了,所以当大夫不能守方治病啊(后学按:经方并非不可加减,前有经文示前,今有胡师解后,更有曹颖甫、邢锡波、贺有琰诸师医案于实际证之),他要是与桂枝汤证有些出入呢,就要加减了,他底下就说的是一个加味方。
发表于 2015/7/17 17: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加油呀。。。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简句: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桂枝加朴杏子汤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太阳病,病在表,应以汗解之。以方测证,此“太阳病”是指表虚证而言,当用桂枝汤解表,今用下法,显然属于误治。误治后的病情当据证而辨,有下后正气尚旺,邪气不能内陷,病仍在表者,如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有误下伤正,邪气内陷,造成种种变证者,本论多有阐述。本条虽经误下,但正气所伤不重,故表证仍在,仅肺气上逆而出现微喘之证,故在桂枝汤解表的基础上加厚朴、杏仁阵逆平喘。
本条与19条同属太阳中风兼喘证,但彼为新感引动宿疾,此为太阳病误下致喘,二者喘的形成原因虽然不同,但证候及病机则一,故治法相同。由此可见,凡属太阳中风兼喘者,不论其形成原因如何(后学按:今证最重要),均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
【选注】成无己;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太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虽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后学按:厚朴、杏仁,下逆气之药!)
喻昌:凡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气喘急者,乃是上争下夺之象(后学按:雨天电闪雷鸣,常见自然现象也,古时不知,故以龙王雷公电母行天帝令解之,当今之人,自然一笑置之,然古人观察之实际,却决非可一笑而过,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之类,中医学之理,与此相似?),危候也。但骤病之人,中气足够上下之用,邪尽而喘与利自止,若中气素馁,加以上下交争,立尽之数矣。此证不云下利,但云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故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其气,亦微里之意也。
张志聪:此言肺气通于皮毛,虽下之而不因下损,微喘表未解者,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从肌而达表。
吴谦: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下利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者,乃邪陷于里,热在阳明,葛根黄芩黄连汤让也。今太阳病当汗而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汤以解肌表,加厚朴杏仁以降逆定喘也。
尤怡:太阳误下,无结胸下秘诸变,而但微喘,知其里未受病,而其表犹未解,胸中之气,为之不利也,故与桂枝汤解表散邪,加厚朴杏仁下气定喘。然喘之为病,所关非细:而误下之后,其变实多,仲景此条,盖可以互证,而难以独引,亦如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之文也,学者辨诸。
【讨论】注家对本条的认识完全一致,均认为本证是表证误下,正气所伤不重,肺气壅逆所致,与19条相较证候病机相同而成因各异,从而体现了张仲景丰富的医疗经验。注家对种种喘证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对比,对后学者多有启示,可供参考。
(2)、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前文喘家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为酒客病言之也。酒客则伤脾与肺。固当加厚朴以燥脾藏之湿。杏仁以疏肺藏之气。然究非正治。特酒客病未曾化热者宜之耳。若已化热。其势将成肺壅。上节云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后节又云。凡服桂枝汤呕者。其后必吐脓血。可见虽加厚朴杏子。犹非所宜也。若本节太阳病下之微喘。此方乃为正治。盖病在太阳。原有因误下而成痞成结胸者。若下后不见坏病。而但见微喘,则病气犹在肺与皮毛。盖伤寒表不解。原有水停心下而喘。宜小青龙汤者。但微喘而不兼咳。心下水气甚微。可决为非小青龙证。此证与下后气上冲可与桂枝汤同例(后学按:气上冲有微喘之意?)。究其所以喘者。则以心下微有水气。肺气不宣之故。故于桂枝汤方中。加厚朴杏仁以蠲微饮。而宣肺郁。则汗一出而微喘定矣。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所以为下后微喘之主方也。
(3)、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附注】上冲与喘皆为正气抵抗表邪,使不内陷之表现。若仅见表证上冲,即用原方,更加新证之喘,即加厚朴、杏仁。本条与19条病因不同,凭证施治,故治法不变也。若喘而身疼痛者,是无汗而喘之表证,解表即愈。若喘因邪而势急,邪乘喘而威盛者,非本方所得而治。所谓下后大喘,须另法救治,不在此例矣。
【方剂】略
【药物】
厚朴:味苦,性温。驱毒药。
药能:益气下气,除惊,去心烦满,消痰,去胸中呕不止,蓄食不消,去结水,止吐酸水,化水蛊,主治胸腹满,兼治腹痛。
药征:因食毒或食兼水毒而致胸腹满者。
调剂:由益气下气,除惊去烦观之,有作用于神经系统。由消痰去呕观之,有治水作用。由消食止酸观之,有去食毒作用。满有虚实之分,本药以去实满为主也。
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君以厚朴,可知本药能治虚满也。又,本药在本中亦主胸满(实而恒存),异于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胸满(虚而偶见)更异于人参之心下痞硬(限于局部)本药普遍膨满是其别也。
【治验】《本事方》:一武臣为寇所执,置舟中甲板下,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解衣扪虱,次日遂作伤寒。医者汗下杂治,渐觉困顿,上喘急,高予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一啜喘定,再服微汗,至晚身凉,脉和矣。医曰:生平未曾用古方,不知其神捷如是。予曰:仲圣之法,岂诳后人哉。人自寡学,无以发明耳。44
(4)、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成无已说:“下后大喘,刚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子以下逆气”喻嘉言说:“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气喘急者,乃上争下夺之危象,不云下利,但言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下而上逆,与虚词不同。下后大喘,为里气大虚固然,下后微喘,何以不为里气微?”
仲景见喘治喘,以下后微喘与一般实喘不同,其重点在于表未解句。
尤在泾说:“喘为麻黄证,治喘者,功在杏仁;此妄下后,表虽小解,腠理已疏,救不宜麻黄而宜桂枝。若但加杏仁,喘虽微,恐不胜任,复加厚朴佐之。”
……通用于咳嗽哮喘胸闷。
(5)、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太阳病]这里指有汗之太阳病。
[下之微喘]言误用下药以后引起之喘证。
[厚朴杏子]为降逆定喘的药品。
【按语】古人常说“喘无善证”,言喘证是个危险性的证候,特别是下后的喘证,更应该注意,如果下后利不止而大喘者,为正气暴脱,肺气垂绝之危候(后学按:下利不止+大喘=危候),法在不治,即便为尽人事,只可酌与参、附等药,治详喘证。
如下后没有下利,或下利巳止而微喘者,必须桂枝本证未罢,方可按本法治之(后学按:李师之解,甚合后学之心)。
又陈氏云:可与下后其气上冲节参看。陆氏云:上冲与喘皆正气抵抗下药,不使表热内陷之故。此二人的说法,在认识方面也有参考的必要。(后学按:机体趋势,似有所得!又:古人为何喜用下法,用何药?)
(6)、倪海厦《人纪》:平常太阳证的时候,一定是解表发汗,如果医生开错药攻下, 攻下的药一吃了以后,全身的感觉很明显,血整个往下走,如果是体力比较好的人,下去以后又会回来一下,结果病人感觉微喘,病人没有结胸,如有微喘,代表病还在表还没有解,攻下攻错了,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前面的酒客也是用厚朴来燥脾的湿,杏仁润肺润气。
如果伤寒感冒里寒表寒,又咳很久,检查没有「小青龙汤证」,也没有「大青龙汤证」(后学按:排除法?),问怕不怕冷?不怕冷,也不怕热,风吹得很难过(后学按:实际问诊“风吹来难过不?”),有一点流汗,有咳嗽,「桂枝汤」没有讲咳嗽?有!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所以常常「小青龙」、「大青龙」还没有好的时候,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所以久咳不愈,小孩百日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好了,因此「桂枝汤」证,本身又带有咳嗽的加「厚朴、杏仁」就好了。
(7)、聂惠民《聂氏伤寒学》:太阳病,本当解表,是谓正治。若误用下法,非但病邪不除,还会造成他变。一般说,误下之后,有三种情况,一是下后正气未伤,有抗邪外出之势者,表现为 “其气上冲”(后学按:病家不知何为“气上冲”,而“气上冲”症状又是什么?),表证未解,仍可用桂枝汤来治疗。二是误下伤正,邪气内陷可发生结胸、心下痞、下利等。三是虽经误下,但正气不虚,表邪未除,而有兼证出现。本条下之后见“微喘”,就是下后的兼证,但病情变化轻,说明表邪稍有内入,影响肺气上逆作喘。虽经误下,表邪并未全陷,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表证仍在,治疗当以解肌发表为主,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解表降气平喘。
本证的“微喘”,着意在“微”字上(后学按:聂师之点睛之笔,开启后学最善!),说明喘表现的轻微,这是辨证的着眼点。若下后大喘顿作,则标明表邪骤然入里,非为本方范围(后学按:大喘非本方所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组成。以桂枝汤解肌祛风,以散外邪;加厚朴,性温味苦且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入肺以治外感喘逆,为温中下气之要药。加杏仁,其性苦温降泄,辛甘质润,温而不燥,长于降气止咳,祛痰定喘。正如《本草求真》曰“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咳嗽气逆……无不可以调治”。厚朴、杏仁,二者相伍,厚朴利气,杏仁下气,降逆定喘之功尤著,为喘家之圣药。
18条与本条虽皆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但病机不相同。一为喘家新感,一为下之微喘。前者属宿喘,后者属新喘。前者用本方主要不在治喘,而是治疗太阳中风为主,兼以治宿疾,为急则治标之法,可视为权宜之计,所以说用“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而不称为是主治之方。后者用本方治疗桂枝汤的兼证,即表不解兼有微喘,为表里兼顾之法,此乃对证施治,所以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主治之方。
(8)、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按此条重心在微喘二字(后学按:与聂师之解意同,是“微喘”而非“大喘”)。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表的未解,就由证的微喘看出,太阳本不当下,下之,气陷表罢,则成坏证。今气不下陷而上逆,迫而为喘,是这个喘,乃是体工尚健,正气犹存,能与邪争,此可与前十五条,下之后,其 气上冲。二十一条,下之后,胸满脉促,同一意义。曰冲曰促曰喘,均是正气伸张,能与邪气抵抗的好现象。但是麻黄有喘证,桂枝无喘证。麻黄主喘,桂枝不主喘。试观前第十二条至二十条,是辨桂枝功用,并未言喘。二十一条至三十条,是详桂枝加减合并,亦未言喘。其间惟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一条,似与此条方治从同。然是病的素质为喘家,不是证的转变为喘证(后学按:此语重要,黄煌师言辨体质,不知是否与此类似?),此属例外。上述气冲脉促证喘,虽同一原理、同是叙列在桂枝证范围内,可是在下后才有药的转变,不是病的转变。凡此愈可证明桂枝无喘证的确实。所以然者,太阳外层闭塞,表实无汗,里气欲出不出,正邪交错,喘因以作,若外闭不紧,气得宣泄,虽不和谐,未至激激,喘可不作。此麻黄证有喘,桂枝证无喘的实际,开表则气郁者可散,气迫者可舒,气郁迫则喘,气不郁迫不喘,此麻黄主喘,桂枝不主喘的实际。麻黄汤有喘证,未闻加厚朴(后学按:此语实际,大家之解,一得也。)。小靑龙汤有喘证,亦未闻加厚朴,本条微喘,微之云者,喘并不剧,何以反厚朴杏仁并加?(后学按:又是一精致之问!)盖喘缘于表,宜专开表,喘缘于里,宜兼疏里(后学按:又一得!),此因下致喘,其间有协陷夹杂的邪气,若只捍御兴奋的正气,扶持不遑,何堪抑制。此中分际,辨析极微。至下后阴竭于下,阳浮于上,下竭上黡,危险殊大,但彼为杂病,内过伤,此为伤寒,表未解,一属表证,一属里证,一属上实,一属下虚,显而易见,此则不必相提并论。(后学按:冉师此条之解,最是精彩!)127
(9)、成友仁《伤寒论阐释》:徐灵胎氏说:“表邪误下,气逆不降,故表不解而气微喘也。须加桂枝游解陷伏之邪,加厚朴以调中降逆,芍药酸寒,但加杏仁,不胜治喘之任,必加厚朴之辛温,佐桂以解肌,佐杏以降气,此解表治里之剂,为下后发热,气喘气逆之专方。
(10)、刘绍武《伤寒论阐释》: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眼一升,覆取微似汗。
阐释:下之后产生了喘,从“下之”来看,是里部的阳明才能按下法治,应类似阳明证,结果用下法后腹胀,不能食了,是真太阴,假阳明,阳明下就无有反作用,而太阴病用下后就会产生不良反应。方中用厚朴,就知道它有腹胀的因素、症状(后学按:刘师之观点,厚朴为治胀之专药?),一用下法就会胀满不能食也,引起横隔膜向上(如第209条)腹胀,一胀肺下横膈膜向上影响肺,产生喘,这条是假阳明,真太阴,据第66条所知,厚朴是治腹胀满的特效药(解释可与第18条共参考)(后学按:果其然!)。
(11)、张正昭《伤寒论归真》:此条论太阳病误下致喘的证治,提示喘息虽是肺气不降的表现,但同时也说明正气仍有向外向上之势。(后学按:喘之提示,机体有向上向外之趋势!似有所得!)
太阳病未经攻下而喘,多是由于表实肺气壅遏,或素有喘疾。下之以后而喘,若为邪热乘虚入肺,引起肺热气壅,则应见汗出、身热、脉数等热盛之象,若为下后亡阳,则应见脉微、肢冷,下利诸症, 其喘亦必息高抬肩。今下后微喘,别无其他变化,则知既非肺热,亦非亡阳,更非表实(后学按:张师正昭,善用排除!)。而是下后正气外达之势受制,更加奋力向上,引起肺气上逆所致。此与第15条下后气上冲之机理相同,惟表现有别,故仍用桂枝汤益营和卫解表。因肺气既逆,故需加厚朴、杏子降气定喘。
(12)、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本条之喘因太阳误下而成,但也有患太阳中风不经误下,风寒之邪留恋在表,引起肺气不降而致。也当准此论治。
(13)、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上篇第18条的“喘”是原有之宿疾,故每每病初即见;此条之“微喘”是误下后所致,下后表证又未解,但其病机与第18条相同,故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
本条与第18条互参,又体现来路不同,病机终归则一的辨证观,同时亦反映仲景书写文法特点(后学按:是何特点?仍不解。)。
(14)、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本條為「太陽中風」誤下變證治法之一。
解曰:「太陽中風」之「桂枝證」,醫者不與微汗解表而反下之,因成微喘,但發熱、惡風、頭痛等證依然,知其表證仍在未解故也。應與「桂枝湯」解表,加「厚朴」、「杏仁」平喘主治。
「太陽病」下之所以見微喘者,血液有向裏趨勢,而病者之「正氣」尚強,即向上衝以為抗拒,使表邪不得內陷,故見微喘。微喘者,氣逆於肺也,與心下有水氣之喘不同,故不用「乾薑」、「細辛」溫肺逐水之品。但不得誤認「太陽病」誤下之後,祇見微喘,其他發熱惡風之證已無。若祇見微喘,其他證已無,則為逆證,非本方可得而治矣。
本條下之微喘與十八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相彷彿。
……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苔為薄白;如不見浮而見細弱者,非「桂枝證」也。(后学按:前贤经验,当予重视,并于临床证之!)
本條之針法:
外關Τ、合谷Τ、風府Τ、風池Τ、列缺Τ、足三里Τ。
以「外關」、「合谷」治發熱惡風,「風府」、「風池」治頭痛,「太淵」、「列缺」、「足三里」治微喘。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略……
本方之主證:為有桂枝證而喘者。
東洞翁下本方之定義曰:「治『桂枝湯』而胸滿微喘者。」
湯本氏曰:「所以追加胸滿二字者,以本方中有主治胸腹滿之『厚朴』,則其證當有胸腹滿。然『厚朴』之用量少,故只表胸滿,而無腹滿。比之『桂枝去芍藥湯』治胸滿,則本方證者,實為比較的實證而常有存在者也。又此胸滿與『人參』主治之心下痞或異,蓋彼為限局的痞,此則普遍的膨滿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本有喘證,則謂之喘家。喘家見『桂枝湯』證者,以此方發汗則愈,若喘因邪而勢急,邪乘喘而威盛者,非此方所得而治也。宜參考他方以施治,不可拘也。」……
(15)、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成无己说:“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以太阳病下后而现微喘,是正气向外抗病之表现,太阳病因误下而表证仍在的,则人体抗病机能保持向外向上之趋势。当气机向外向上时,往往表现为上冲,为微喘(后学按:书读至此,仍不解“上冲”究竟是何表现?而诸家之解,皆重于病机之分析,而于临证之实有表现则一笔带过。易解之条文唯恐挂一漏万,而于此后学最疑惑处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憾事!),皆由於正气抗御外邪和下药的突变,而产生的急剧防御措施。上冲为太阳病本有之证,治疗时可仍与桂枝汤。若下后而现微喘,则较上冲为重,微喘为下后新加之证,所以在桂枝汤中须增加厚朴杏仁治之。若下后表证骤除而大喘,则是正气暴脱,肺气垂危之候,多为不治,即内经所谓“下之息高者是也”。山田氏说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下之后喘而汗出无表证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太阳病桂枝证,发汗后汗出而喘,无表证的。今此方既经误下,而表犹不解,所以用桂枝汤以解在表之风邪,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
(16)、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原太阳病沒有喘,是桂枝证。如有喘则为麻黄证。
(17)、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浅释:太阳表证误用了下法,发生微喘,这是正气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也是其气上冲的一种表现,所以知邪未内陷而仍在表,治疗当然仍须解表,如属表虚证,则宜桂枝汤。然而毕竟肺气上逆失降,故又随证加入厚朴杏仁以降肺气。本条与18条喘家作致喘原因虽不相同,但病机是一致的,所以都治以本方。不过彼证之喘为宿恙,被新邪引发,较难根治,故只交待使用本方有较好的效果。本证为误下后的暂时情况,容易收效,故用本方主治。又本证“微喘’,说明程度不甚.如果不是微喘而是大喘,就非本方所能胜任,所以喘的微甚程度如何,辨证时必须注意。另外,治喘的方剂颇多,前面所述的麻黄汤、小青龙汤,葛根芩连汤与后面将要论及的麻杏甘石汤等均治喘证,而病机迥异,绝对不容混同。
……诸家对本条喘证,皆着眼于表里之辨,成氏联系大喘为里虚,程氏联系汗出喘盛为里热壅逆,喻氏联系利不止,上气喘急为上争下夺,所指的里证虽然不同,但都是与本证为表未解而里气上逆相区别,因而都有参考价值。420
(18)、边正方《伤寒论译注》:此与上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无二义也。但此因下之而作,深恐人因误下,而不敢复用桂枝也。(后学按:又开一路!)
(19)、李克绍《伤寒论语释》:【语释】本证下后出现的微喘,是气逆不降,与第十五条下后的“其气上冲”病理略同,也是正气不为下药所屈服(后学按:“屈服”二字,似有所得!),仍有外出抗邪的趋势。不过,气上冲属于自觉症状(后学按:李师必见有此症),而微喘则诊者可从观察而得(后学按:一得),所以比气上冲为较重。但同样是由于外证未解,就仍宜解表,与以桂枝汤。加入厚朴杏仁是取其辛散苦降,以降气平喘。
(20)、贺有琰《伤寒论纵横》:〔选注〕尤在泾:太阳误下,无结胸下利诸变而但微喘,知其里未受病,而其表犹未解,胸中之气为之不利也,故与桂枝汤解散表邪,加厚朴杏仁下气定喘。然喘之为病,所关非细,而误下后,其变实多,仲景此条,盖可互证,而难以独行,亦如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之文也。学者辨诸。
陆渊雷:喘家之喘是宿疾,下后之喘是新病,原因不同,而用药同,可见用药从证,不从原因也。
〔医案〕康某,女,38岁。病头痛,发热,汗出,怕风,因其素有便秘史,已三天不解大便,伴腹部微胀,舌质正常,苔白润,脉象浮滑。前医用桂枝加大黄法,冀其表里双解,服一剂后,大便虽通,但腹仍微胀,头痛,发热,汗出,怕风等证不解,且增微喘,舌质仍无变化,苔白润,脉象浮缓。余思“外证未解,不可下也,”所幸患者里气不虚,否则邪陷矣。再思“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于是如法投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炒厚朴10克杏仁10,加姜半夏6克。水煎服,二剂而愈。《贺有琰医案》
(21)、赵桐《伤寒述义》:赵桐曰:此下伤内阳,气滞微喘也。邪客营卫,内阳抗争,宣阳助发,一汗可解。医误下之,戕其阳矣。阳戕则正削,正削则邪炽,此表不解而微喘也。
夫桂枝本有鼻鸣,鼻鸣者,皮毛伤、卫气抗之表现也。下败肺卫,削其抗力,表邪内侵,肺气著滞,能不喘乎?幸未大变,急投桂枝,宽胸理气,加以杏朴。(三十二)太阳阳明合病喘满者,与此义同。彼系伤寒,故用麻黄,此因中风,故用桂枝。彼有麻杏,故不再加,此无喘药,朴杏所以必用也。察桂枝证误下伤阳者,有冲胸动饮(十五),有蓄饮不解(二十六)。桂枝误下,利遂不止,喘汗出葛根芩连证(三十),与此正同,而现证不一者,夙病、抗力、邪之早晚,各有攸关也。同一误下,而或变或不变或大变,证因不一,方遂亦异。而(十八)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者,是喘家而得桂枝证。此本桂枝证误下而作喘。一方两法,有先有后,均为表喘,不害其同。伤寒脉浮弱喘宜此汤,可悟于言外也。(初稿未惬,又三易之。病中校对,寝食不甘。后我者,肯轻易读过乎。)
(22)、程昭寰《伤寒心悟》:18条中已经述及,由于新感引动宿喘,而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治疗。本条则补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病机,并进而扩大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应用范围。
“太阳病”,说明表证仍在。由于大便秘结之证(后学按:表证何用下药?读此条文时曾有此问,思不得解,今程师解此,明矣!前有贺师有琰之医案,今有程师之明示,幸矣!)。医者误用下法,从而易伤里气,轻则正气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可表现出“其气上冲”或下后微喘。“其气上冲”,表证仍在,当可用桂枝汤治疗。如15条所述。“下后微喘”,已见里气上逆,肺气不利,表证亦在,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调和背卫,佐以利气降逆。这里“微喘”的微字,便为辨证眼目。因为下后见微喘而表证仍在,才能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伤寒表实,风寒束肺见喘,则是麻黄汤证。因邪郁气机,其喘较甚。若表有寒内有饮,虽可见微喘,但应与脉弦紧发热恶寒干呕咳喘等证并见,才宜小青龙汤散寒逐饮;若肺热“汗出而喘”,又是麻杏石甘汤证。若喘而汗出与下利并见,属葛根芩连汤证。这些喘证,虽同见于太阳病中,因病机不同,病证有异,论治自宜鉴别。此外,“微喘”之微,还有别的一种意义,这就是以便与下后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的“大喘”相鉴别。也便于与下后邪气内陷转为下利、痞硬、结胸之重证相鉴别。
18条和本条互看,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一证明两个方面。18条是以中风为主,兼有宿恙,故用桂杖汤治中风,加厚朴杏子以兼顾宿疾、故曰佳”。本条是太阳表证未解,邪陷作喘,意在表里兼顾,既发表散邪,又宣降肺气,故曰主之”。这一“佳”一“主”之,见仲景论治果断之急,非成竹在胸者,难发此论。
临床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既不能一定是喘,也不是必见于下后,临床只要见到脉浮缓,汗出而喘,即可使用。
(23)、新世纪伤寒学:【医案选释】
案1:肺炎
李某,男,47岁,1997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质尚可,2周前因过于劳累,不慎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气喘咳嗽、咯痰等症,因病情急重,遂往某医院住院治疗。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2X10%中性0.80%,淋巴0,2%。胸透报告右下肺有片状模糊阴影。按肺炎用中西药(不详)治疗10余日,疗效不佳。经亲友介绍,邀余前去诊治。查其面色苍暗,体温38.1,喘咳气急,胸闷,咯白色稀薄痰(后学按:与小青龙汤何其相似?),身痛,恶风寒,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教。证属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宜解肌祛寒,平喘止咳。投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桂枝12白芍12炙甘草6杏仁10厚朴15生姜6大枣6枚。3剂,服上药后,寒热身痛消失,咳喘减轻,脉转浮弱,再以前方5剂以巩固疗效。1周后患者家属来告,病巳痊愈。(韦彦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肺系疾病举隅.国医论坛
案2:奔豚
项某某,女,36岁,1987年2月4日就诊。主诉少腹胀痛,气上冲胸(后学按:自觉症状),胸闷窒塞,气息短促,一日发作数次。伴失眠、烦躁。素有此疾,常因情绪刺激而诱发。舌偏暗,苔白膩,脉弦滑。证属肝郁心虚,冲气上逆。治宜养心柔肝降逆:桂枝白芍酸枣仁(研吞)各15,制厚朴12,大枣6枚,檀香(后下)6,杏仁9,炙甘草4.5,生姜3片。3剂后,奔豚即止,夜寐转安,唯少腹胀不舒,原方去檀香加乌药4.4,又3剂后告愈。陈明,等.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辨治思路:案1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之正治法。患者平素体健,因过劳而致一时性调节功能障碍,感受风寒,发为肺炎。其病因虽与条文有异,但主证、病机却为典型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故投原方而获效。案2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之变治法。本案发为奔豚,证属心胸阳气不振,下焦冲气上逆,兼有肝气郁结,故每遇情绪刺激而诱发。辨证要点有二,一是抓住胸闷气喘、气上冲胸等肺气逆乱之重点,二是辨识心阳不振、心肝血虚之本,故治疗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加酸枣仁温心阳,养心血,柔肝体,以治其本。心之气血和调,下交于肾,肝之阴血得补,疏泄有度,自无冲逆之变。以厚朴、杏子降气,合檀香增加平冲降逆之力,以治其标。全方标本兼顾,故有良效。该二案主证、病机各不相同,但治法、方药相似,其理何在?二者所用厚朴、杏子通降气机之效相同,而桂枝汤之用却异,前案用以解肌祛风,散外在之邪,后案用其和营卫、理阴阳、调气血之功,治内在病变。由此可见,一方之用,绝非一途,临证之辨,亦不在单一相同病机上。
【现代研究】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外和营卫,解肌祛风,内降逆气之功,现代多用此方治疗呼吸系统之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气管炎、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支气管哮喘伴脐部悸动,气从脐两侧上冲者,循环系统之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阳不振,瘀痰阻遏者,消化系统之胃溃疡等,均有良效。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抗呼吸道感染、镇咳平喘的作用。
(24)、柯雪帆《伤寒论》: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腺病毒肺炎 初某,男,3个月。发热4日,咳嗽。气促,抽风二次……(3日后)请蒲老会诊,当时高烧40℃,仍无汗(后学按:不知此症是否辨证关键?),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胸腹满。此属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反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拟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桂枝五分白芍六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厚朴五分杏仁十粒僵蚕一钱前胡五分。1剂,药后有微汗出,体温渐退,精神好转,喉间有水鸡声,腹仍满,膈动微减,吃奶已好转。改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具体内容从略。《蒲辅周医案,儿科治验》
四、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于麻疹后肺炎后期 黄某,女,9个月。麻疹后肺炎。初诊属大青龙汤证,因麻后正伤,用葱白代桂枝(后学按:经验一)。二诊:前方去麻黄、石膏,加射干、豆豉,成为加味葱豉汤。三诊:出现痰热壅肺,改用千金苇茎汤加百合,大枣,四诊:(距初诊四日)时症见发热见越,体温38.8,无,面浮肿,仍青黄色,稍喘,痰黏稠,膈煽,大便日四次,深绿色量少。脉浮数无力,舌红少津厚腻苔。治宜宣肺理痰。处方:桂枝五分白芍八分炙甘草五分杏仁一钱厚朴八分生姜二片大枣三枚法半夏一钱化橘红五分,2剂。体温逐渐退而渐愈。《蒲辅周医疗经验,儿科案例》
五、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肺部感染恢复期低热 昌某,老年男性,高热3日,咳嗽,咯痰不爽,经治后,高热已退,但低热1周不退(37.6~38.0),轻微怕冷,出些汗,热就退一些,仍有咳嗽,咯痰少,精神软,胃口不太好。继续用抗生素,低热还是不退。脉缓,舌色正常,苔薄白腻。处方: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9g制川朴6g杏仁9g生姜12g红枣12枚。3剂。药后,发热退,诸症消除而出院。《疑难病证思辨录增订评释本》
六、俞根初论伤寒表证兼咳喘 自汗而咳者,先调营卫以治咳,桂枝橘皮汤加杏仁、前胡。无汗而喘者,先疏肺气以定喘,新加三拗汤加减。此后痰稀咳甚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橘红。痰多咳甚者,越婢加半夏汤宣肺定喘。《通俗伤寒论》
(25)、高级伤寒学:【评述】诸家所见略同,惟钱氏谓"又因误下胃受伤而中气逆满,故用厚朴之辛温下气",尚可斟酌,盖厚朴、杏仁为降气平喘之有效配伍,用之者,旨在平喘,若其人确有中气逆满,亦可兼治,然非必有之证。
(26)、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成氏云: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
渊雷案:成说是也。太阳病者,正气上冲,外向之现象也,故误下而表证不变者,则为上冲(十五条),为微喘。上冲与微喘,皆正气抵抗下药,不使表热内陷之故。惟上冲为太阳本有之证,故仍与桂枝汤,不须加药,微喘则下后新加之证,故于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以治之。若下后表证骤除而大喘,则是正气暴脱,肺气垂绝之候,法在不治,《内经》所谓下之息高是也。
山田氏云: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之后,喘而汗出,无表证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太阳病桂枝证发汗后,汗出而喘,无表证者。今此条之证,虽既经误下,其表犹未解,故以桂枝解外,加杏仁厚朴,以治其微喘也。
张志聪《伤寒集注》引燕氏曰:此与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同一义也。
渊雷案:喘家之喘是宿疾,下后之喘是新病,原因不同而用药同,可知用药从证,不从原因也。8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略
《方极》云: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桂枝汤证而胸满微喘者。汤本氏云:所以追加胸满二字者,以本方中有厚朴,主治胸腹满故也。惟厚朴之用量少,故止于胸满,而不及腹满。此方之胸满,异于桂枝去芍药汤证者,为比较的实证而恒存的(案去芍药汤不拘挛此方则仍拘挛)。其异于人参证之心下痞硬者,为普遍的膨满,而非局限的也。
《方机》云:喘家,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若喘而身疼痛者,非此汤之所主也。
《类聚方广义》云:本有喘症者,谓之喘家。喘家见桂枝汤证者,以此方发汗则愈。若喘因邪而其势急,邪乘喘而其威盛者,非此方所得治也。宜参考他方以施治,不可拘拘于成法。
《伤寒类方》云:《别录》,厚朴主消痰下气。《本经》,杏仁主咳逆上气。  
《药征》云:厚朴,主治胸腹胀满也,旁治腹痛。
(27)、李心机《伤寒论通释》:【启示与范例】
(一)一船老大,乘饥恣食,解衣扪虱,次日发热而无汗,胸膈不舒。柏令作伤食而下之,不利。鸿昌作解衣中风寒而汗之,又不应。后鸿昌又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山舟轿班代为求治。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此仲景之法也,服药一剂而喘止,再剂热缓、寒微,至傍晚身凉而脉亦和矣。其神如此,《伤寒论》可不熟读乎哉?范文甫医案(后不:此与《本事方》所载医案何其相似,范师大医,此医案既前贤有记,此之记载,有何用义?)(后学按:吗叮啉之类可否作今之下法解?)
(二)熊某妻,女,44岁,素有咳嗽气喘,时好时发。一周前因不慎感受风寒,咳喘复作,并伴有发热多汗,胸闷胃呆,前医投以小青龙汤加减不效。现症见咳嗽气喘,入夜加重,呼吸困难,难以平卧;体温38.4,汗多,喉中痰鸣,吐白沫痰,心悸不安,饮食不振,大便难,脉象虚数,舌苔白腻。诊断为喘证兼表虚。治宜平喘止咳,调和营卫。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5g白芍药5g甘草3g生姜3g红枣4枚杏仁10g厚朴3g,服此方2剂,咳喘见减,汗亦不多,身热已退,略思饮食,大便巳解。守原方加黑锡丹1.5克临卧时吞服,服3剂后,病暂告愈。(杨志一医案)
(三)李某,男,47岁,1997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质尚可,2周前因过于劳累,不慎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气喘咳嗽、咳痰等症,因病情急重,遂往某医院住院治疗。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2 xlO,中性0.80,淋巴0.20。胸透报告,右下肺有片状模糊阴影。按肺炎用中西药治疗10余日,疗效不佳。查其面色苍暗,体温38.1,喘咳气急,胸闷,咯白色稀薄痰,身痛,恶风寒,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数。证属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以解肌祛寒,平喘止咳,投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杏仁10g厚朴15g生姜6g大枣6枚,服上药3剂后,寒热身痛消失,咳喘减缓,脉转浮弱,再以前方5剂以巩固疗效。1周后,患者家属来告,病已痊愈。(韦彦之医案)
(28)、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表证不解,兼有邪陷致喘的证治。太阳病,只要外证还在,即使大便不利,也不可以先下(按:中医治病原则!),而应该先解表,表解才能泻下攻里。这就是所谓的.汗宜早,下宜迟.。如果表证仍然存在而误用了下法,那么就容易伤里气,使表邪乘虚内陷。误下之后,只见到微喘,说明在表的邪气已经稍稍入里,影响肺气不利而上逆。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表,即.表未解.,因此治疗上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为主,再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由于下后正气受伤,故不可用麻黄汤峻汗(后学按:一得)。
临床上凡是风寒外感兼有轻喘,脉浮有汗的,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很好的效果。前面第C20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讲的是新感诱发宿喘,用本方主要不在于治喘而是治中风兼以照顾宿疾,是急则治标之法,因此曰.佳.。这一条为新感表邪不解,邪陷致喘,是桂枝汤证的兼证,用本方意在发散表邪兼以宣降肺气,表里兼顾则诸证尽愈,因此不说.佳.,而说.主之.。
临床上治喘,寒饮射肺者用小青龙汤,肺热作喘者用麻杏甘石汤,用这些方法治喘的大有人在。相比而言,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者比较少,而且本方也很少被人重视。其实,对于风寒外感所致的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都不合适,只有这个方子能治。蒲辅周先生的医案中就有用本方治喘的记载,这是深得此方要领的。本方治喘,以证见脉浮缓、有汗者为准,在桂枝汤中加厚朴、杏子。叶天士只加杏子而不加厚朴,效果也很好。
(29)、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太阳病不应该吃泻药,那么这个大夫啊,误用下法,那么这个病人是“微喘者”,这个喘啊,我们头前有这么一段啊,“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个喘也是气上冲的一种反映,这个气往上冲,表未解,这个邪热也拌着往上冲啊,所以他也喘。微喘,不是咱们说的哮喘那个喘,这个微喘也是气上冲的一种表现,所以还用桂枝汤,还是表不解,那么依法应该用桂枝汤,但是由于微喘,与桂枝汤证多少有出入,所以加厚朴、杏仁消胀定喘。这就是所说这个治病,你就用桂枝汤行不行,这个也对,也不能坏,但是他喘未必然就好,而且这个效验啊也绝不如桂枝汤再加厚朴、杏仁。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啊,这个病不恰好这个方子,他有些与这个方证有所出入,你就得想法子,这个也是这样的。头前有那么一段我记得,“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也是一样。这个人平常就有喘,再得外感,这个喘非厉害不可,他是桂枝汤证,那么桂枝汤证呢也要加厚朴、杏仁才好呢,同这一样,所以这个厚朴、杏仁呀有消胀定喘的作用,在这看得很清楚。那么桂枝汤加上厚朴、杏仁,我们现在应该这么来看,就是桂枝汤证微喘者,可以治这个病,但是无汗而喘不行的,那还是麻黄汤证,是不是?(后学按:胡老、刘老皆重辨汗之有无而酌用本方,然蒲师辅舟于临床治案曾有无汗而喘之例,精微之处,未能领会,且习一般之理!)
(30)、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本知所论,虽属表证误下而致微喘,但临证常有风寒外袭,风气上壅,肺气不利,未经误下亦兼见喘的,用本方效果也很好。前述(40条)条小青龙汤,治外寒内饮,水饮射肺之咳喘;(35)条用麻黄汤治寒邪束表,肺气失宣之之无汗而喘,与本证之中风兼喘当注意鉴别。本证当以脉浮缓,有汗而喘为辨证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