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与地域、地区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有:1、传染病:如地方性斑疹伤寒;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美洲型组织胞浆病,非洲型组织胞浆病;非洲锥虫病;血吸虫病等。
2、理化因素病:如高山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如克山病等。
4、造血系统疾病:如海洋性贫血等。
5、内分泌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6、骨关节疾病:如大骨节病等。
资料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在南方山区“十里不同天”的现象也很普遍。地域和季节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因此,发展药食两用植物产业在选择种植品种时,不但要考虑国内外大市场的变化,还要考虑本地的气候特征、疾病发生和流行特点,首先考虑选择适合本地群众保健需求的品种。记者:杨朝晖
课题描述:辽宁绥中县药食两用植物产业基地
资料
【书摘】第一章 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对疾病观察研究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流行病学家结合临床实践面临的问题,科学地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的原理与方法,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临床研究进行合理的设计,应用流行病学的疾病观察指标,正确地测量疾病的变化现象,从而探讨疾病的病因、评价临床干预方法的效果。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形成
流行病学(epidemio1ogy)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是探索疾病病因、开展疾病防治、改善人群健康的重要工具。流行病学的目标与医学整体的目标相一致。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始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以个体尤其以出现症状的患者为对象,以治愈患者为工作目的。在此基础上,流行病学家将研究的对象扩大至产生疾病和不良健康状态的人群。早期的流行病学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临床科学工作者。
流行病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可追溯到两千年前医学的鼻祖——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一前377年)提出的“环境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尽管他的环境学说更多地指向宇宙、天象及其相关理论,但其重要之处在于强调物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例如,希波克拉底认为,气候 变化和季节特征与疾病的消长有关;环境与疾病作用的最初的系统化表达可通过对空气、地域和水的观察而获得。两千余年来,这一观点始终是人们认识疾病的理论基础。随着5世纪罗马帝国的衰落,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贫穷的广泛化和随之而来的传统文明的衰退,最终导致了中世纪影响全球的瘟疫——鼠疫(黑死病)大流行。很多历史记载将这一时期描写为“全球性饥饿”、“全球性疾病”,人群期望寿命也由30~35岁下降为20岁,1347—1351年的5年内,黑死病对人群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约24 000 000人(30%的欧洲人)死于瘟疫。
早年的流行病病因学理论主要包括瘴气理论(miasma theory)和传染理论(contagious theory)两种。瘴气理论起源于希波克拉底时代,在18世纪初期得到了发展,其中心内容为由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污浊的、有毒的粒子形成的瘴气可以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这一理论尽管最终被其他更科学的理论所取代,但从其实际意义而言,它引发了很多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活动。传染理论起源于古代对患者的隔离措施,在16世纪由Fracastor0正式提出,Fracastor0将流行的传播归咎于携带疾病的小“种子”。1683年,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中添加一块透镜的发明使科学家得以识别微生物,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并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发展为细菌理论。
《临床流行病学 》【作 者】姜庆五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 号】 7040200120
【出版日期】 1900 年1月
资料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相关地方史志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畲族医药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寒凉为主,内外兼治
据文献记载和畲族语言学考证,隋唐时,畲族主要聚居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带,所处地域多雨潮湿,瘴气流行,极易引发疟疾、结核病、丝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妇女病等,严重威胁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畲族群众积累和掌握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明、清时,随着畲族迁徙区域的变化,民间“痧气”致病说开始形成。畲族民间将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腹部胀痛等,统称为“痧”。认为“痧”属热证,夏暑之季易发,为热与湿阻滞于皮表,影响脏腑尤其是脾胃功能而发病。
畲族地区气候炎热,古之“瘴气”,今之“痧气”,皆为热毒,民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同时,也强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施治法。注重内服外治,内治服青草药,用药偏寒凉,外治则刮痧、抓痧等,内外兼治,二者并重。
二、“六神”治病,擅长外疗
畲医认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肾、胆六脏的神来主宰,“六神“即是六脏的简称。“六神“各司其职,协调人体三十六骨节、七十二筋脉、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病人多为风寒所袭或气血不调所致。气血旺盛,筋脉顺畅,生命活动正常,身体健康;若气血不足,筋脉不畅,人的身体就羸弱;若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弱,筋痉脉止,则生命运动就停止。
畲族崇尚“六神“,认为“六神“受损就会得“六神病“(也称六辰病)。畲医治病往往把时辰连在一起诊断,认为人体有十二处气血调和往来,按照十二时辰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周而复始。若某一处受伤,就会血脉不畅,导致内伤,常出现每天定时畏冷,甚至寒颤,但不发热,寒颤渐减后疲乏无力、失声、咳血、喘憋等。通过问诊辨清病因,对症施药。“六神“病需及时采用“六神草“治疗,根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辨证施治方为有效。现代畲医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六神”说。如畲医兰天赐认为,白血病乃人体气血不畅,瘀积而成,他认为“六神草”可治白血病,并经二十多年临床实践,取得明显疗效。
官方专业肿瘤会诊机构
畲医擅长外治和正骨、接骨疗法。畲医对伤的治疗强调新旧伤与轻重伤,按时辰辨证治疗。治疗多以青草药为主,辅以动物内脏或肌肉,取其通络活血之性,使邪去正安,气血旺盛,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正骨、接骨疗法,手法独特,捏、搓、推、拿、提、按、端、挤、旋、转、展、伸,因势利导,资以整复。复位后外用小竹片或杉树皮固定,再用宽2~3寸的青布包扎,3~9天调整夹板一次,继续上药,直至痊愈。
三、以食为补,注重节气
畲族民间历来重视食物的补益作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九药不如一补”的说法。强调以脏补脏,认为禽畜的内脏或肌肉与人体相应的内脏或组织有着某种特殊的补益关系。注重食物凉热属性,体质寒者要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凉性食物。提倡“以防为主”,强调未病先防,练功健身,以达扶助正气而邪气自退、不药而愈的目的。
畲族居住地区气温高,汗多伤气,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所以畲族人口患病多虚实错杂,难以下药,对此畲医创造性地将药攻与食补有机结合起来,疗效较好。如畲族群众在四季更替或节气转换时,常采药备于家中,根据节气变化,选择凉热属性之家禽或动物(通常宰杀鸡、鸭、兔或羊等,也用狩猎之物)配以青草药炖服,以补益身体,消除疲乏,增强体力,效验显著,充分体现了畲医以食为补的观点。
四、因人因时,依法而动
畲医认为,用药应因人、因地、因时而灵活变通,“依法而动”,不能机械,才能攻补恰当,药到病除。如春夏季节,人体阳气升发,皮腠开泄,治疗外感疾病则不能用辛温发散的药物;秋天气候干燥,用药宜偏润;冬季寒冷,温药可适当加量。居于山区的患者多为风寒湿气所侵,治宜祛风散寒;居于平原地区的患者常发热多汗,当慎用温热药。老少患者,用药宜轻;青壮年患者,用药稍峻无妨;妇女在经期及妊娠期慎用峻下、破血药。
iask.sina.com.cn/b/10536568.html 30K 2007-9-26 -
资料
楚雄彝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发布时间:2008-06-06热度:79
楚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与疾病作斗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族医药。彝医、彝药记载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悠久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医药书,彝语称"齐梭苏"。彝族传统医药是药重于医,药早于医。彝医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利用本地生长的植物药。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同彝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多居山区,森林茂密,灌木丛生,山花野草,遍地皆是。彝族先民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籽粒、茎叶和块根,作为他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初,由于没有经验,不能辨别有无毒素,饥不择食,往往误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肠鸣腹泻、呕吐昏迷,甚至造成死亡。有时患了某种疾病,无意中食用了某种食物,病情得到了缓解以至痊愈。
这类事出现多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进而通过不断尝试,终于逐渐认识了一些植物的特殊性能,有的植物对人体有益,可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植物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有的植物虽然有毒,但如果加工得法或食用适量,也可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经过漫长的岁月,这类知识逐渐积累多了,再经过有心人收集、总结、整理,便成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药。早在70年代末期,楚雄州经过认真普查,已先后收集到了彝文医药书28卷,有记载的彝药标本l013种。州药检所对所有彝药的彝药名、汉药名、文献记载、应用经验、典型病例、药物来源、识别特征、化学成份、发掘经过及服法、禁忌,逐一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鉴定。根据药物来源清楚和疗效良好,为彝族常用而且比较成熟的原则,筛选出具有新的不同药用特点的药物103种,编写了一本《彝药志》,1983年9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彝族民间广泛使用动物、植物及其他自然物质来治病,有着十分广泛的用药谱,有些广泛运用的彝族药,在中医文献中记载较少或无记载,如黑蜂尿、黄药、毒箭木等等。彝医还十分重视寄生的采用,如七里香寄生、圆金刚寄生、马樱花寄生、橄榄树寄生等。有的药物一药多用,同时又具有双向或多向作用。如红萆解既可以用于解毒发汗、利尿消肿,又可用于治漏下血;泡酒服治跌打骨折、化瘀止痛;研末服治老年人脱肛。有的药物入药部位不同而疗效殊异,如青篙与甘蔗配伍治口腔炎,宜用嫩枝叶炯开水服;铁线草治半身不遂,用其地下茎新生芽以酒送服。如果忽略了不同入药部分的特点则疗效不佳。
彝医不仅在药物开发使用上独具特色,而且传统的医学理论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彝族医书《聂苏诺期》中,就已经有了病症分类的记载:"咪西豪"意为风邪染疾,如抽风、荨麻疹等;"纠豪"意为受寒染疾,如风湿、胃肠型感冒以及肠风下泄之类病症;"牛泽"意为病从口入,如急性肠胃炎、泄泻、胃肠痉挛绞痛等;"察朵察些"意为各种虚弱症;"咪席期"意为河谷病,即疟疾;"诺别"意为传染病;"阿们革毛松"意为妇科疾病。在双柏县雨龙彝寨一位民间彝族老医生家收集到的一本手抄本彝文医书,封面已经失落,没有书名和作者名,只在第一页上记载着,最早写成本书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距今已有430多年,比饮誉海内外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12年,足以说明彝族医药源远流长。经翻译整理,全书以彝族质朴明快的口语,记述了山区多发病、常见病的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药物,很多都是一病数方,一方数药,一药多用。其他一些彝医书籍,如《医病书》、《医药好书》、《娃娃生成书》、《吃药好书》等,都有较珍贵的医学价值。其中关于五脏和人体的生理认识,与中医的内因学十分相近,在很多彝文医书中都提到的引起脏腑病变的风、寒、暑、湿等,已有接近中医关于"六淫之邪"学说的趋势。
在治疗中,彝医重视疾病症状的对症治疗,他们有不少灵活应急对症的治疗手法,如刮痴、针刺、拔火罐、割治、按摩等。针刺还分着钢针、瓦针、香针,尤其香针独具特色,是针灸和药物的结合。香针用漳的犬牙制成,掏出牙髓扩大髓腔后,填入麝香,根部用蜂蜡密封,使用时用牙尖对穴位进行针刺,用于急症、疯症、闭症和无名肿毒等,有显著疗效。按摩有穴位按摩,腹部理气按摩,肌肉循环按摩等等。这些土方土法虽然简单,但在得病之初应急治疗时,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外治和骨科是彝医的突出特色,不仅火烫伤、蛇咬伤、刀枪伤等外伤用药外擦外敷治疗,就是乳痈、内外痔、感冒发烧、肠胃病等也用中草药捣烂外敷局部。在治疗骨折错位上,彝医重视对称关节的对比,并常用线测法来测定四肢受伤后的长短粗细变化,以诊断和鉴别骨折错位情况。在正骨手法上强调针刺放血,采用按摩、揉、摇、推、拉、旋、搓等方法进行复位,以听、摸、线测等方式判断复位与否,然后才采用独特配方的药料外敷包扎。在愈合护理中,把保持一定程度的肿胀痛痒当作促进骨痴形成的良好征候,不急于消肿。重视骨折部位的绝对固定和邻近关节的相对活动,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彝药,州卫生主管部门于1987年9月在云南省楚雄卫校建立了占地32亩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药用植物园",成功地引种彝药50多种,各种中草药标本250多种。
www.2008ly.com/zxny.php?id=23114 75K 2009-3-9 - 百度快照
参考资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7期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IgA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陈洪宇,王永钧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病实验室 杭州310007 (陈洪宇);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病实验室 杭州310007(王永钧)
【分类号】:R692.3
【DOI】:cnki:ISSN:1009-587X.0.2004-07-029
【正文快照】:
IgA肾病(IgAnephrophathy ,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且不伴有系统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依然不清,当前对IgAN发病机制研究的两个重要切入点是对IgAN的分子遗传研究及其免疫学机制。 1 遗传基因多态性IgAN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亚洲>欧洲>美洲,黄种人>白人>黑人,同时IgAN有比较明确的家族史,提示许多遗传因子可能与IgAN的发病及发展进程相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是与疾病较密切的遗传系统,其中HLA -Ⅰ类抗原的功…
参考资料
第一项主题是族群变动。我们先须寻索超越文化圈或民族与国家区别的因素。气候是一项因素。地理学家经常注意大地区气候的变化历史,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也经常注意这种长程大气候,并经常如此解释族群移动的现象。另一类跨区的因素是疾病。瘟疫的扩散,本来不是“边关”与“国界”可以防堵。一场大瘟疫,不仅影响的地域广袤,其延续的时间也往往相当长久。瘟疫对人类人口的影响,各处人类历史,都注意及之。欧洲历史上的黑死病、美洲原居民遭遇的天花、中国在清代嘉道之间的鼠疫……无不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一地
人口减少,别处人口即会移人,因此引发族群的变动。但是如何将气候与疾病对于人类的影响,作一番超越区域的讨论,则尚未充分地引人中国历史的研究。
www.948682.cn/Item/3718.aspx 91K 2009-4-1 - 百度快照
参考资料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时 间:2006-12-22 10:18:34阅 读: 次 责任编辑:
5.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整个地壳。狭义的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以及由水土和气候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现代科学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因为不同地域的水质与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同,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元素通过水的溶解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其他动物的食用,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从而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幅员广大,人体体质的地区性差异颇为明显。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曾详细地论述过东西南北中各地人的体质特征。地理环境及其资源的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不同地域人类的发育,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环境科学表明:当自然环境中,地壳、空气、水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时,就会影响人的体质,甚至会形成某些地方病和流行病。因此,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善疗疾病者,必先别方土”。
在地理环境中,气象因素给人类体质以极大的影响。中医学的运气学说,包括中国古代朴素的气象学和医学气象学两部分。运气学说,详细地论述了气候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气候和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关系,强调“因时制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构成各种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其运动变化构成了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形成季节岁时的变迁。人与天地相应,四时六气万物为一体。人的体质寿天与人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气象因素也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恶劣的气候环境培养了人的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气质,舒适的气候环境则造就了人的娇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我国的地理条件,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性气候,西部内地为大陆性气候。因此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东南方人,体型多瘦弱,腠理偏疏松。
www.chinamtcm.com/html/38551_3.htm 31K 2007-1-6 - 百度快照
参考资料
健康与疾病评估消化系统系列——占消化道肿瘤的前列
消化系统系列
评估疾病种类胃癌 / 直肠癌 / 结肠癌
谁应该选择这个套餐 -- 所有成人,尤其 35 岁以上者
-- 有家族遗传史(如胃癌、直肠癌、结肠癌)
-- 有不良生活行为(如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吸烟等)
-- 地域环境等因素(喜高盐或熏制食品,如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浙沿海)
-- 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史 ( 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 )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排名中位于第二位;大 肠癌 (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也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六位。消化道肿瘤的流行因素主要有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遗传以及胃肠道慢性病变,包括 喜高盐饮食 ( 包括腌制品 ) 和熏制食品、长期酗酒和吸烟,以及少食新鲜蔬菜等。 消化道肿瘤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性,家族遗传性因素也有所报道。
胃癌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趋势
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差别很大。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热带国家发病率较低,而日本、中国、智利发病率较高,其中以日本胃癌死亡率最高。根据人群统计资料提示,胃癌危险性在社会经济水平低和寒冷地区的男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而且以幼年接触的环境为主,饮食致癌有可能是最大的因素。在我国,胃癌比较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尤其是 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浙沿海一带。
根据 1990~1992年江苏省8个地区胃癌死亡7726人的统计证明,胃癌死亡率男性较女性高41.29%,说明胃癌对男性人群的危害远较女性大,胃癌的死亡率从35岁起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男性递增的速度较女性更快。至75岁,男性胃癌死亡率达到最高(422/10万)。胃癌的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死亡率农村较城市高12.32%,而女性则高出52.59%,说明与城市相比,胃癌对农村人群,特别是农村女性人群的危害较大。
大肠癌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趋势
大肠癌在北美、西欧发病率较高,其中美国的发病率最高,康涅狄格州的结肠癌发病率为第一,达 30.1/10万,美国结肠癌占全部癌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日本,大肠癌的死亡率为9.62/10万,且有逐年升高之趋势,在美国的日本移民后代,其发病率与白人相近。这与日本移民的饮食西方化有关。说明大肠癌的发生和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食谱有关。在我国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从40岁开始上升,60~75岁达到峰值。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其死亡率为5.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5.29%。
可控危险因素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危险因素致癌作用最佳估计估计范围
高脂饮食---- 15%--25%
低蔬菜饮食---- 25%--35%
不活动的生活方式32%----
营养失调可致癌症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营养过多和不足,与肿瘤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女性约 70%,男性约50%左右的癌肿来自不合理的营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量过多、高脂肪饮食、蛋白质不足、维生素缺乏、膳食纤维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嗜食一些易产生亚硝胺及胺类的食品:如香肠、火腿、酸菜、霉干菜、咸鱼、熏肉以及油炸食品等,也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因为亚硝胺有致癌作用。蔬菜及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资料表明,维生素族特别是维生素C和E能促进间变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故多食蔬菜和水果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益。
不良生活行为可致癌症 吸烟不但可以引起呼吸道肿瘤,还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烟草中含有甲基肼,长期经呼吸道吸收后,可以诱发大肠癌。排便习惯也很重要,养成定时有规律的排便习惯,使得大便中的有害物质得以及时排出体外,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危险性。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狼吞虎咽,嗜食过热及重盐食物等,都容易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慢性胃炎,从而逐步发展成胃癌。
环境因素 调查研究表明,在肠癌高发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硒的较一般地区为低。硒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能抑制过氧化物对正常细胞的侵害,故有抑制肿瘤发生的功用。当环境中的硒元素含量过低,则应考虑适当补充硒元素。
家族易感性 胃癌有很明显的家庭倾向性,有关资料报道, 10个胃癌高发家族中,在已接受调查的40名近亲中,有27名患有胃癌或死于胃癌,发生率高达67.5%。大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肠癌病人的直系亲属发生肠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要高3倍以上,还发现40岁左右的肠癌病人大多有肠癌家族史。研究发现,有多种遗传综合征与肠癌的发生有关,最为常见的就是家族性息肉病。这种病在现症状时就有2/3的人已经发生了肠癌。还有其他几种遗产性疾病,也都表现为直肠息肉,只是病理类型上有差别而已。由此可见,肠息肉与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消化道慢性病变 有许多消化道慢性疾病,起初是良性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就发展成癌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再者就是慢性结肠炎,尤其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症状主要是慢性腹泻,久治不愈。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结肠有多发性溃疡,但还不是癌。然而他们中有 5%左右的人最终会发展成癌,这些人发生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5 — 10倍。
肿瘤评估的早期警讯是上天的恩惠
人非神仙,谁能保证自己不生病?通过体检及早发现疾病,是您的福分。怕的是,病来了,自己却浑然不知,等发现时,已是后悔莫及…… 由于癌瘤生长速度缓慢,在其达到产生症状、体征之前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因而恶性肿瘤属于早期无症状潜伏发展而到晚期无法收拾的疾病,一般早期不易引起注意。定期体检,往往能发现早期、未转移的、小的癌灶。这时手术效果是最好的,肿瘤根治切除有可能使70%病人得到治愈。必要时配合放疗化疗,可望痊愈。但是如果进行肿瘤早期评估,就能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再配合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肿瘤的发生将会消灭在萌芽之中。
www.ikang.com/evaluate/xhxt.php 45K 2009-3-4 中国先秦两汉的医学地理学思想
内容提要:先秦两汉时期人们认为疾病是一种环境灾害,地理环境主要是通过饮食起居致人疾病,气候、水质、土壤、地形等环境要素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六淫致病说”和“水土恶积致病说”的病因学说。他们认识到,气候反常是流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气候的季节性更替决定了疾病的季节性流行。他们懂得疾病是人与自然平衡破坏的结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养生之道,要求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病理观。他们对疾病的垂直差异也有了初步认识,认为气温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子,提出了“暑气多夭,寒气多寿”,“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的寿命地域分异理论。先秦两汉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盛行,其医学地理思想也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烙印。
关 键 词:医学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先秦两汉时期
发表刊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第163~180页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和地理学知识从产生经过积累发展成一门学科的时期。在此时期,我国的医学在疾病认识、药物使用、医疗工具、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了相当成就,不仅出现了秦医和、缓,宋医文挚,齐医扁鹊、淳于意,汉医华佗、张仲景、程高、宋玉等名医,而且有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在地理学方面,由于农业的需要积累了天气、物候、水文、土壤等地理知识,由于地理视野的扩大出现了区域地理著作《禹贡》和《山海经》,还有标志着我国古代地理学诞生的《汉书·地理志》。不但如此,由于医学和地理学都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们从形成之初起,两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故先秦两汉时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医学地理学思想,其中一些思想准确、科学,至今仍富于启迪。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疾病地理思想
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几乎是在原始时代,人类便有了环境与疾病关系的认识;随着地理视野的扩展,人类又逐渐认识到了疾病的区域差异。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疾病地理思想也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对环境与疾病关系的认识
该时期人们已认识到疾病是一种环境灾害,因而有时也把疾病称为灾害。如春秋时,秦医和认为疾病并非鬼神所致,指出“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这便是著名的“六气致病说”。战国时,《吕氏春秋·尽数》也指出长寿之道“在乎去害”,如能做到不吃太甜、太酸、太苦、太辛、太咸的食物,不过份地喜、怒、忧、恐、哀,不在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动摇精气,“则疾无由致矣”,否则“则生害矣”。至于两汉,《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认为对于“阴阳四时”这样的自然规律,人类“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正由于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将疾病视为环境灾害,殷周时代那种以疾病为鬼神所降的唯心主义思想受到了抨击。《吕氏春秋·尽数》指出:“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认为利用巫医毒药治病,无异于是扬汤止沸。
该时期人们还认识到地理环境主要是通过饮食起居等条件致人疾病。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晋国便有了“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的俗语。这个“藏”字一方面反映出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环境致病于人还有一个中介过程。《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这两条记载都表明饮食是环境病因致病的主要中介途径,因而先秦两汉时期的人们很重视饮食的保健。据《周礼·医官》记载,当时医分食、疾、疡、兽四门,而食医居首位。《吕氏春秋·尽数》也有“凡食之道,无饥无饱”,“食能以时,身必无灾”的饮食保健思想。
但更为重要的是,该时期的人们认识到了气候、水质、土壤、地形等环境要素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 气候因子。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远在殷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就已认识到了气候运行的规律性,归纳出了周期性的物候现象和农业历法,到秦汉时期,不仅有了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系统气候观,而且有了气候的地区差异观和反常致灾观。因而,该时期人们对气候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也比较全面。
首先,他们认识到气候反常是流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流行性疾病古称“疫”,《说文解字》说是“民皆疾也”,因而易于受到人们的注意,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病疫不止的记载。周代以后,人们更开始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如《礼记·盛德》上说:“凡人民疾,六畜疫,五谷灾者,生于天”。这里的“天”,即秦医和所谓“天有六气”中之“天”,意即是阴、阳、风、雨、晦、明等六气的反常造成了疾病的流行。此外,《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训》也论述了气候反常与疫病流行的关系,它们指出孟春、仲夏时节出现秋天的气候,季春、孟秋、季秋时节出现夏天的气候,季夏、仲冬、季冬时节出现春天的气候,都会引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如季夏“行春令,则……国多风咳,人乃迁徙”,孟秋“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季秋“行夏令,则……民多鼽窒”,季冬“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等等。这是因为,正常的气候是春天有风,夏天湿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否则就会引发疾病流行,譬如孟秋时节还象夏天一样炎热多雨,就会导致疟疾流行。现代医学证明,疟疾主要流行于秋季,感冒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主要是夏秋、秋冬季节转换之际流行,因此,上述记载是有科学意义的,《吕氏春秋·序意》说《十二纪》为“知寿夭吉凶”之作也是不无道理的。成书于战国秦汉之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气候反常与流行性疾病关系的系统论述。如表1所示,《素问》以五行配自然季节,指出气候反常为五行运化“太过”与“不及”,又以五行配人体脏器,指出疾病也是五行运化“太过”与“不及”所致,这样,气候反常的特征和人体疾病的症状都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机理推断出来。如春天属木,气候正常时春当有风,“岁木太过”就是春天的风过多过强,以致“风气流行”;木可克土,“岁木太过”会使土受到损伤,五行配五脏,土主人的脾脏,故说“脾土受邪”,所流行的疾病便多与脾脏功能损害有关;金可克木,“岁木不及”木会受到金的伤害,而金主秋,秋当干燥,故说“燥乃大行”,亦即是春行秋令的意思,而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秋天是万物收藏的季节,春行秋令,万物生长都会受到阻碍,故说“生长失应”,其余可依此解释。不难看出,这一理论系统实质上是五行学说在病因学中的具体应用。由于把疾病起因委之于气候反常,所以《吕氏春秋·察贤》说:“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
其次,他们还认识到气候的季节性更替决定了疾病的季节性流行。如《周礼·医师》说:“四时皆有病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咳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些都表明气候是限制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正是气候的季节性造成了疾病流行的季节性。
再次,他们认识到不同的气象要素可导致不同的疾病。前已述及,该时期有六气致病之说,其六气指风、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医和所谓的“六淫”之疾,实指温度过低致寒病,风吹过多致四肢病,雨湿过多致腹肠病,光照过少致精神病,过多致心脏病。这段记载比较系统,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描述。关于风,战国宋玉《风赋》说雄风可以愈病解醉,使人耳目聪明,身心健康;雌风则带来潮湿空气,使人染上温热、中风、唇疮、眼疾等病。《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它是“百病之长”,《素问·风论》具体指出风致人疾病“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中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温度当时称为“寒暑”、“阴阳”,《淮南子·地形训》指出“暑气多夭,寒气多寿”,相对来说,寒冷气候较炎热气候有益于健康。湿度当时称“燥湿”与“雨”,因温度与水相关,而水性趋下,故《淮南子·地形训》说“泽气多女”、“岸下气多肿”、“谷气多痹”,后来《史记·货殖列传》也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这些都间接地说明气候潮湿有害于健康。光照当时或称“晦明”,或称“阴阳”,《吕氏春秋·重己》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意即长期居于光照不足的地方会得蹶病,长期处于光照过多的地方会得痿病。
表1《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气候反常与疾病流行的五行学解释
季节
五行运化
气候特征
流行病症
春
岁木太过
风气流行
脾土受邪。民病餮泄、食减体重、烦冤鸣肠、腹支满、忽忽善怒、眩冒巅疾。
夏
岁火太过
炎暑流行
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咽燥耳聋、胸中痛胁。
长夏
岁土太过
雨湿流行
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肌肉萎、行善瘈。
秋
岁金太过
燥气流行
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疡、喘咳逆气、肩背痛、各关节痛。
冬
岁水太过
寒气流行
邪害火心。民病身热烦心、燥悸阴厥、咳喘寝汗、出憎风等。
春
岁木不及
燥乃大行
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肋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等。
夏
岁火不及
寒乃大行
长政不用。民病胸中痛、肋支满、两肋痛等。
长夏
岁土不及
风乃大行
化气不令。民病餮泄霍乱、体重腹痛等。
秋
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
生气乃用。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等。
冬
岁水不及
湿乃大行
长气反用。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等。
(2) 水土因子。关于水质与疾病的关系,《吕氏春秋·尽数》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伛人”,意即水质轻、水流急的地区(一般是河流上游山区)其人易患秃疾瘿病;水质重、水流迟的地区(一般是河流下游平原)其人易患足肿及瘸腿;水质甘甜的地区,其人大多健康娇美,水质辛辣的地区,其人易患痈疽疮痊;水味苦涩的地区,其人易患鸡胸驼背。现代医学地理证明,瘿(缺碘性甲状腺肿)主要流行于碘被淋溶的山区,风湿足肿主要流行于地势低下的潮湿环境,多食辛辣食物确卖易致疮疡,因此,《尽数》这段话是长期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至于《管子·水地》,更把水与人类的关系放到了更高的高度,说水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并说黄河下游的齐国,水流迂回躁急,其人贪婪勇猛;长江流域的楚国,水流淖弱清澈,其人轻佚狡猾;长江下游的越国,水质重浊浸渍,其人愚笨多病;黄河中游的秦国,水质甘甜易淤,其人贪戾好事;黄河中游的晋国,水质滞重易淤,其人奸诈好利;黄河下游的燕国,水质沉滞易淤,其人愚蠢轻死;黄淮之间的宋国,水质轻快清澈,其人淳朴守法。《淮南子·地形训》中也有“湍水人轻,迟水人重”的说法。不难看出,这两篇文献所述并非直接论述水质与疾病的关系,而是论述水性与人性的关系,有较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意识,但《管子·水地》所指出的越国人多病这一事实仍是不可多得的疾病地理信息。
土质与疾病的关系,往往和水质分不开。春秋时晋国的韩献子认为疾病起因于“恶”的积淀,指出土薄水浅时“恶”易沉积而致人“沉溺重膇之疾”,但土厚水深并有河水“流其恶”时,则不会得环境疾病。这种观点可称为“水土恶积致病说”。《管子·地员》也说:“渎田”其泉苍色,其人强悍;“赤垆”其泉甘白,其人健康而长寿;“栗土”其泉黄白,其人娇美,“寡疾难老”;“沃土”其泉白青,其人劲悍,“寡有疥骚,终无痟酲”。这里不仅论述了土质与疾病的关系,而且论述了土质与健康的关系。《大戴礼记·易本命》和《淮南子·地形训》也说“坚土之人肥,虚(垆)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平土之人慧”,论述了土质与人类形体特征的关系,从而间接地论述了土质与疾病的关系,因为人的肥瘦美丑都与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3) 地形因子。地形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往往和气候、水土条件分不开,表现出地理环境的综合作用。《周礼·大司徒》将地形分为五类:“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羸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痹”。这段记载指出,不同的地形上生长着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类。人类的某些特质包括“瘠”、“痹”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至于西汉,《淮南子·地形训》进一步指出:“土地各以其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这段话在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和宋人李昉等纂《太平御览》中都有引述。这里所说的“气”是指地理环境的主导因子。这段话的大意是:不同的地理环境生长着不同的人群,高山地区多男子,沼泽地区多女人,闭塞地区多哑巴,多风地区多聋子,森林地区多癃伛人,低湿地区多风湿足肿病人,石林地区的人多力气,高山地区的人多瘿病,炎热地区的人多短命,寒冷地区的人多长寿,河谷地区的人多痹病,丘冈地区的人多癫狂,平原地区的人多仁义,丘陵地区的人多贪婪。不难看出,这段记载有较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意识,但尽管如此,它仍是西汉以前疾病地理思想的高度总结。如“泽气多女”可以《周礼·职方》和《史记·货殖列传》为注脚,《职方》将天下分为九州,各州男女性别比从北方的3:2降至南方的2:5;《货殖列传》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指出当时淮河以南地区因炎热“卑湿”导致男性早逝以致女性多于男性。又如“险阴气多瘿”、“岸下气多肿”、“谷气多痹”亦可以《吕氏春秋·尽数》所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为注脚。至于“暑气多夭,寒气多寿”,更是被现代医学地理证明了的事实。科学证明,在温度适宜带(Comfort Zone,温度在-15℃~40℃之间)内,如果其它条件类似,相对寒冷的地方确实要比相对炎热的地方有益于健康,这主要是由于温度较高地方容易造成疾病流行,如血吸虫主要分布在10℃~37℃的地域;杆状痢疾主要流行于16℃~30℃地域,且温度越高流行速度越快;雅司病主要分布在27℃以上地域;钩虫病主要分布在25℃~30℃地域;黄热病主要流行于15℃~20℃的地域,等等。正由于此,我国古代南方地区开发落后于北方地区;也正由于此,我国现代长寿区分布在新疆、青藏、广西高原地区。
2.对疾病空间分布差异的认识
战国两汉是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时代。五行除表示物质、时间概念外,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部。根据这种区域划分,两汉之世对疾病的地域差异进行了论述:《淮南子·地形训》的论述揉杂了一些人种地理思想,虽对寿命的地域差异有所阐述,但对疾病地域差异的认识尚较模糊;《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论述把疾病分布与食物分布联系了起来,有了朴素的疾病区域差异思想;《素问·异法方宜论》的论述不仅指出了五方的主要疾病,而且指出了疾病形成与居住、饮食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疾病区域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与医疗技术,具有重要的医学地理价值。从这三种文献记载可知,“东方”人易患惊悸、痈疡等病,早智而命短;“南方”人易患痉挛湿痹及内脏疾病,早熟而短命;“西方”人易患背部疾病和内科疾病,勇敢而骠悍;“北方”人易患骨科疾病和消化不良病,愚蠢而长寿;“中央”人易患痿厥寒热等病,智商较高(详表2)。
表2汉代关于疾病地域差异的描述
出
处
区
域
《淮南子·地形训》
《素问·金匮真言论》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东方
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鸢肩企行,长大早知而不寿。宜麦,多虎豹。
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南方
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早壮而夭。宜稻,多兕象。
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西方
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其人面末偻,修颈仰行,勇敢不仁。宜黍,多旄犀。
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
幽晦不明,天之所闭也,寒冰之所积也,蛰虫之所服也,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蠢愚多寿。宜菽,多犬马。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五,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中央
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也,其人大面短颐,美须恶肥,慧圣而好治。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黄色。入通于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内也。
其地平以湿,天地之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该时期,人们还对疾病的垂直差异有了初步认识。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往往引起整个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人们在认识到疾病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时,必然也认识到疾病分布的垂直差异,如前述“轻水所”与“重水所”、“山所”与“泽气”、“险阻气”与“岸下气”、“邱气”与“谷气”、“寒气”与“暑气”等等,都可以说是对疾病垂直差异的描述。此外,《素问·五常政大论》还对疾病垂直差异形成的原因做了论述,它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温热者疮”。指出地势高的地方气候寒冷,那里的人易患腹胀之疾,地势低的地方气候炎热,那里的人易患疮疡之疾。它还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生活在地势较高地区的人比地势较低地区的人长寿,而其原因不过是“高下之理,地势使然”罢了。这里把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视为疾病分布的垂直差异的物质基础,对于二千年前的人来说,这种认识确实是极其珍贵的。
科学网-龚胜生的博客-中国先秦两汉的医学地理学思想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 ... 125K 20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