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1 15:29:27

复:此言呼吸补泻。二段大意:吸气时进针,进针时别让气逆,进针后要静候其气,留针要稍久些,不让邪气散布。当吸气时捻转其针,以得气为目的。然后等到病人呼气的时候,慢慢地拔针,呼气尽时,针也拔出了。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1 19:29:08

素灵词汇日知录【211】

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郭霭春:微诊:是说色诊极其精微。
张介宾:五色者,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此其常也。至于互为生克,诊有精微,凡目明智圆者,可以视察而知也。因脉以知其内,因色以察于外,脉色明则参合无遗,内外明则表里俱见,斯可万全无失矣。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2 00:36:37

素灵词汇日知录【212】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

郭霭春校:曰,《太素》作“之”。有,《甲乙》作“为”。外疾,据张琦说,“外疾”二字是衍文。
《素问注释汇粹》:喘,指脉来急疾如喘。坚,谓脉坚实。王冰注“喘为心气不足,坚谓病气有余。”积气,病气积聚。中,指心胸中。张介宾:“心脉起于心胸之中。”心痹,谓心气不宣之症。下文肺、肝、肾痹义同。
张介宾:外疾,外邪也。思虑心虚,故外邪从而居矣。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2 18:44:28

素灵词汇日知录【213】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吴 崑:白,肺之色也。肺至喘而浮,如喘息之急而又浮也。上虚,肺自虚也,下实,心在肺下而为邪,谓之实也。盖肺金不足,则心火乘其虚而克賊之。惊,心实而惊,肺受火邪,失其治节,故有积气在胸中,令人喘而虚也,是名肺痹。寒热者,金水相战,金胜则寒,火胜则热也。酒味辛热,益于心火。火胜则金衰,使内则肾虚,肾虚则子盗母气以自养,肺益衰矣,火益实而金益衰,故见以上诸证。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2 19:02:14

素灵词汇日知录【213】续注

   渔按:“使内”之解,有歧。张琦曰:缘醉则气血并乱,使内则气耗阳泄。气耗故上虚,阳泄故阴旺,胆逆于上则惊,肺不得降则气积而喘逆。亦同吴说,“使内”作入房性事解。又有作“使邪气入内”解者,如高士宗,《素问直解》句读作:“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参《素问。上古天真》有:“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真,以耗散其精”句,似以吴、张说是。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9/3/12 18:04 编辑 ]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3 14:49:39

素灵词汇日知录【214】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弹,脉应博击,如弹人手。指两手脉皆长而弦强。《甲乙经》“而”字下有“弦”字可参。支胠:左右胸胁,肝脉循走部。张介宾说:“肝气有余,故气积心下,及于支胠,因成肝痹。。。。得之寒湿而积于心下胠者,则肝痹;积于小腹亦阴者,则为疝气;总属厥阴之寒邪,故云与疝同法。
足清:清,冷也。王冰说:“寒湿在下,故腰痛也。肝脉起于足,上行至头,与督脉会于巅,故病则足冷而头痛也。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9/3/13 14:04 编辑 ]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5 17:57:47

素灵词汇日知录【215】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郭校:《中藏经》卷上二十六无“疾使”二字。
渔按:《素问直解》断句: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南京本断句: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吴崑注本断句同。。《素问注释汇粹》同。(南京本、程、王《汇粹》均采吴注本)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9/3/15 17:04 编辑 ]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5 18:25:26

素灵词汇日知录【215】续

吴 崑:黄,脾色也,脉来大而虚,大为邪气实,虚为正气衰,故有积气在腹中,气积于腹,则下焦之气不得上达,郁而始通,是厥气也,名曰厥疝。女子得之亦为同法。脾主四肢,胃主四末,疾使四肢,则劳而汗易出。风,木气也,风乘土虚,客于其部,故见上件诸证。
马 莳:不特男子,而女子亦皆有之。
高士宗:女子无疝,肝木乘脾之法则同也。
张介宾:脾肝肾三经皆结于阴器,故名曰厥疝。
渔注:女子亦有疝病。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6 14:38:14

素灵词汇日知录【216】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郭校:上坚,按“上”字误,应作“下”,盖病在肾,积气在小腹与阴,则于脉应之,宜在下,篆文“上”作“二”,下左“二”(一上横长,一上横短--渔),传钞易误,旧注并误。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9/3/16 13:48 编辑 ]

却波渔翁 发表于 2009/3/16 19:13:25

素灵词汇日知录【217】

于天星:(本篇)文中还举了一些疾病为例,仔细玩味,对理解辨证论治的精神很有帮助(辨证论治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得到了系统全面的体现,但无疑地,在《内经》里已经奠定了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如“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高氏释“徇蒙招尤”为:“徇,作眴,瞬视(目动)也;蒙,不明也;招,掉摇也;尤,甚也。”就是指头目眩晕的病。病有浅者,有深者,有虚证,有实证。既然“五决为纪”,那么从经脉上看,最明显的就是足少阳胆经的问题。由胆引起的眩晕,多为胆火,这里胆火就是我们要求的“本”。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9/3/16 18:28 编辑 ]
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查看完整版本: 素灵词汇日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