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46:36
李静病例诊治实录—脑肿瘤
江医生:老师,中医现在对于脑肿瘤的最佳治疗有什么好的办法,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有什么比较适用的方法?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感到很害怕,怕有后遗症或再复发,患者性别,男,55岁 ,详细病情为:右后脑有类圆型胶质瘤。约19X20X31MM大小,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为两天前。目前手脚麻木,半身偏瘫。病史:2--3岁时有脑膜炎的病史。现在正在服“今路生物”的松茸系列产品,好象有一点缓解的反映.麻木的部位有了疼痛感觉,请问老师此证中医的诊治思路是什么?
李静:手术后遗证是肯定有的,因为手术只能治其然,不能治其所以然故也。即手术只能治其已成之癌瘤,而不能治其为什么长瘤也。西医疗法手术后肯定尚需化疗,故副作用在所难免。然如果癌瘤过大,保守疗法则不能保证速效。故最佳方案当视其病情,中西结合治之为佳。
肿瘤癌症,现代人畏之,均认为是不治之证。癌症的发生,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所谓癌肿者,毒邪瘀结也。癌症是全身性的病变,肿物是局部的表现。中医临床辨证为十证:气,血,风,痰,湿,寒,热,虚,实,燥。即气滞毒结;血瘀毒结;风邪毒结;痰阻毒结;湿闭毒结;寒瘀毒结;热瘀毒结;虚极毒结;实瘀毒结;燥涸毒结。病久者多为气滞血瘀,或兼风,或兼虚,或兼痰湿,或兼寒热错杂,或兼阴虚内燥。人是一个整体,治疗应从整体出发,治标与治本结合,攻补兼施。初病体不虚者,攻邪为主,扶正次之,邪去则正安。用多攻少补法。衰其大半而止,谓之治病留人。久病体虚者,补虚为主,攻邪次之,养正则积自除,用九补一攻法,谓之留人治病,先保命后治病是也。
癌症的治疗方面,中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宜用综合疗法,中西结合,内外兼治,心理疗法与饮食调理疗法并用。中医辨证为实可多攻者,则用破瘀攻毒法兼顾整体,西医配用放化疗法。中医辨证为虚不可功者,则用九补一功法,西医用免疫调节剂。本人经验常用胸腺素,维生素C。西医的手术,放化疗法用之后,病人不能耐受者,中医亦不可一味地清热解毒,破瘀散结之法。应先用补益之剂,大补元气,待饮食增多,正气恢复时,可用化瘀散结丸,散,以攻之散之,衡通汤,理冲汤以补之益之,西药免疫调节制剂与大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之。癌症手术放化疗后,中医辨证施治在抑制癌瘤扩散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经验认为,凡中医辨证为气滞毒结者,中药疗效最好。中医辨证为热瘀毒结者,用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法,鸦胆子胶囊用之有效,毒性少于西医化疗。而西医化疗法可少用或暂用之。本人常用化瘀散结丸,散,方中主药鸭蛋子,攻其有毒就不会中毒。用衡通汤,理冲汤破瘀散结就不会伤正。配合衡通汤或理冲汤用人参,黄芪,山萸肉,等保护气血,又可使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散,丸之力更流通之,是谓攻不伤正,补而不滞。凡中医认为风,寒,实,热毒结者西医化疗尚可少用或暂用之,不致伤人太过,其它如气,血,虚,燥之癌瘤,西医化疗则会大伤元气,得不偿失,谓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同归于尽矣。我治此证多用衡通法,找出病体之所偏而纠正之,故辨证施治极为重要。首用衡通散结汤,视其寒热虚实,或加补,或加攻。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贵在灵活运用也。
方为衡通散结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枳壳,桔梗,川牛膝,生地,炮山甲,乳香,没药,花粉,三七末药汁送服下各10克,生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皂刺30克,大蜈蚣三条,水煎服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48:42
我讀《名醫師承講記》之體會二
我讀《名醫師承講記》之體會二
閲讀《名醫師承講記》一書後,感覺自己的思路開闊了許多,臨証上能多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有幸得到李靜老師的指點迷津后,無論從做人和學識方面都有一種廣絡原野心神領會之感。《名醫師承講記》裏面有一條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衡通法,李老師把這一法系統化,令讀者有路可尋。在臨床上,但凡見到舌質暗的胃病病人,如果符合半夏瀉心湯証的,一概融合一二味對症活血化瘀之葯于此方中,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試擧一例與大家分享之。
診斷現場:
患者:洪女士,女 ,56嵗,住址:灣仔區初診日期:2007年10月
自述5至6年前開始持續性胃痛,先後做鋇餐檢查和胃鏡檢查,西醫診斷為胃酸過多和胃粘膜微損。連續服用西藥多年,患者訴之每次服西藥只能緩和疼痛而不能治其本,導致胃病拖延多年。
刻下症:胃中不適,疼痛,腹中脹滿,飯後尤甚,着急,呃氣,泛酸,納可,大便可,小便不利,,舌質黯淡紅,苔薄白有津,舌邊齒痕,左脈弦,右脈沉而無力。
當時辨証為肝郁脾虛,胃氣不降之病機,當選用半夏瀉心湯和四逆散化裁,以疏肝健脾,降逆消痞。
處方 柴胡9g枳實12g生白芍30g 炙甘草9g
法半夏12g 干姜9g 黃連3g 黨參12g
黃芩9g 莪朮15g三棱12g神曲15g
生麥芽15g 海螵蛸15g 浙貝12g
三副/水煎服
服完三劑后,患者高興地自述症狀大大改善,已無疼痛,無泛酸,小便利,但是吃完東西后仍有胃中堵塞感,呃氣減少。
二診,繼續以半夏瀉心湯和四逆散化裁。
處方:柴胡9g枳實9g 生白芍45g 炙甘草9g
法半夏12g 干姜6g 黃連3g 黨參12g
黃芩9g 莪朮15g丹參15g 神曲15g
生麥芽15g旋復花9g代赭石30g
6副/水煎服
囑其繼續停用西藥,續服湯藥后,呃氣比以往減少,自述過去幾年靠西藥止痛,現在已經不用吃西藥而胃痛竟然沒有發作自感興奮。
三診,患者來電要求繼續復診,自述精神轉佳,並一直停用西藥,左脈的脈象比以往稍緩,右脈已經浮起,最後用調理脾胃陰陽之法和活血通絡一法調理一個月治愈。
按:
爲何以上用藥的特點要配合活血化瘀之葯呢?久病入絡也。久病必瘀也。張錫純論曰:“凡用藥開瘀,將葯服下必其脏腑之氣化能营運其破葯之力始能奏效,若但知重用破葯以破瘀,恆有將其氣分破傷而瘀转不開者,是以人之有瘀者,固忌服補氣之葯,而補氣之葯若与開破之葯同用,则補氣之葯轉能助開破之葯,俾所瘀者速消。”此外,清代名醫家徐靈胎曰:“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葯。”張錫純先生在其書中理冲湯方中论曰:“從來醫者調氣行血,習用香附,而不習用三棱、莪术。盖以其能破癥瘕,遂疑其過於猛烈。而不知能破癥瘕者,三棱、莪术之良能,非二葯之性烈于香附也。愚精心考驗多年,凡習用之葯,皆确知其性情能力。若論耗散气血,香附尤甚于三棱、莪术。若論消磨癥瘕,十倍香附亦不及三棱、莪术也”。現代中藥教材同樣指出莪术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臨床經驗證明用於具有胃脘或脹或痛爲主的病人具有很好的療效。治人總是以平衡為要,找出偏差,偏差即主証。而且用對證之藥一二味攻病,用藥以勝病為准,不可拘于用量是也。老中醫李靜論曰:“有些醫家没注意到現代人多有氣血瘀滯,半夏瀉心与諸瀉心湯皆與氣血瘀滯差火候也。而且我往往視其舌有瘀斑,或病久者多属氣血瘀滯兼有所偏是也。”對於久病胃痛的病人配合衡通法靈活運用,能夠提高臨床效果。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0:36
回钱胜 衡而通之之法-------衡通阴虚阳虚,气血瘀滞兼有所偏之证
衡而通之之法-------衡通阴虚阳虚,气血瘀滞兼有所偏之证
你的病中医名为关格,是由于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症。分而言之,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多见于中医的水肿、淋证、癃闭的晚期。
关格的发生多由多种疾病反复不愈迁延日久而引起。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脾肾虚衰为本;湿浊毒邪为标。初起时,病在脾肾,病至后期可损及多个脏器。若肾阳衰竭,寒水上注,则凌心射肺,久则转变为心悸、胸痹;若阳损及阴,肾阴亏耗,肝阳上亢,内风自生,则可有眩晕、中风;若浊邪内盛,内陷心包,而成昏迷、谵妄。
关格的辨证,应首辨脾肾虚损程度;次辨浊邪之性质;再辨是否累及他脏。治疗宜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的表现是小便短少,色清,甚则尿闭,面色晦滞,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浮肿腰以下为主,纳差,腹胀,泛恶呕吐,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的表现是小便短少,呕恶频作,头晕头痛,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的表现是无尿或少尿,全身浮肿,面白唇暗,四肢厥冷,口中尿臭,神识昏蒙,循衣摸床,舌卷缩,淡胖,苔白腻或灰黑,脉沉细欲绝。
中医的精贿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西医的对证治疗不同.
你的病阴虚阳虚是关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此病有阴虚的,有阳虚的,有阴阳俱虚的.而且有阴阳俱虚气血瘀滞寒热错杂的.你的病既然难辨,当属此类证.而据你所述,尚未至肾气衰微的程度.能否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你的面部照与舌质舌态自然伸出时的清淅照片发来,供大家参考,便于诊断为要!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2:55
我讀《名醫師承講記》之體會三
讀《名醫師承講記》一書可以知道,它的特點就是開篇首論桂枝湯証,繼而是麻黃湯,白虎湯,大承氣湯。李靜老師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麽呢?
第一,作者闡釋如何在傳統經典(傷寒論)的基礎上進行承先啓後的臨床應用。
第二,作者在書中反復提到曹穎甫,提到《經方實驗錄》。
李靜說:“于《醫學衷中參西録》,《經方實驗録》中得益非淺。”由此可知,要成爲一位臨床高手,這兩本書非熟讀不可。既可為入門之書,也可為常讀之重要書籍也。順便把曹穎甫的個人介紹一下,共同道感受大家風範。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1868~1937),民国年间名医,讳家达,字颖甫,一字尹甫,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清末民初江苏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人。生于清&S231;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2月21日),卒于民国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11月9日)。曹氏精医术、工诗词、善画梅,除医学著作外,尚有《古乐府评注》、《诸子精华录》、《气听斋诗集》、《梅花诗集》、《古文》、《骈文》、《词集》、《门人姜佐景辑录》、《曹颖甫医案》、《丁甘仁先生作古纪念录》各若干卷。
江苏自古名医辈出,曹氏生长于一个有中医学素养的家庭。其父曹秉生“深通中医,家人患疾,从不延医,自家处方服药,无不霍然病痊。”。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心向往之,少年时就喜读医书,其父见了便勉励道:“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曹氏十二岁时读张隐庵的医著《伤寒论集注》;十三岁时研习《伤寒论•阳明篇》,“适有邻居老妇卧病缠绵,更医者屡,久不得效,先生试诊之,脉实,大便多日未行,腹胀而拒按。曰:此大承气汤也!斗胆投之,功如桴鼓。乃叹曰:仲圣之方,若是其神哉!”。十六岁时其父“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論;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厥后治举子业,房师嘉定秦芍龄先生明医理,先生少时就读南菁学院,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是著名的汉学大师而兼精医学。两位老师以儒通医,曹氏受他们的影响,在治经学的同时继续钻研医学,间为人治病。在读书期间曹氏善长词章,于研求经训之外,肆力于诗文;其为文,初学桐城,更上溯震川庐陵以达晋魏。其诗尤超绝有奇气,不为古人所囿,别树一帜,同学称之为“诗文大家”。其为人笃厚淳谨,秉性耿直,同学亦称之为“曹戆”。二十五岁时,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后经其表伯陈葆厚先生用桂枝白虎汤一服而愈。“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掇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光绪壬寅(1902年)登贤书,举孝廉(31岁中为举人)。光绪甲辰(1904年)诏罢科举,曹氏即绝意于仕途,征选知县不应。精归学,擅学画,尤擅画梅,昹梅寄志。初以诗文名于时,医界有“诗、文、画三绝”之誉。“常借诗文以抒胸臆,而其傲岸之气,又旁溢为画梅。梅以冬心,而老干挺立,折枝俪落,含遒劲于秀逸,毕生风骨,盖寓于是也。颖甫之画梅,必系以诗,诗主而梅客,虽以二者并传,君意则以诗名梅也。”“闻辛亥革命时,颖甫以巾裹发,不肯去辫,乡人有谋用利剪剪之,则乘夜循至沪上,久之方归。袁世凯称帝时,各县士绅列名劝进,某太史受袁氏金,为江阴县代表。颖甫于某,论亲则姻叔,论谊则业师,闻之,突诣某所,诘之曰:‘叔竟受袁氏之贿,而作此无耻之事耶?我江阴人之颜面,为汝剥尽矣!’某大惊,急曰:‘无此事,无此事。’”曹氏虽绝意仕途,但心存济世,年三十八岁“慨然兴救世之志”,自此致力于医学济世活人。其治学专宗长沙,反复研读张隐庵、黄坤载、程修园诸家的《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悬解》、《伤寒论浅注》等“伤寒”、“金匮”著作,并旁及时方各家。其用经方治病,“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荚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后虽“南走湖湘,北游齐鲁,行笈中恒以方书自随,未尝一日暂废。及白潍县归,家居数载,暇即与里中钱性芳、朱翔云、冯箴若诸先生互相讨论,以阐发经旨为要务。”1917年后在丁甘仁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中医院校任教,桃李遍天下,近代名医秦伯未、章次公、王一仁、沈石顽等,为其入门弟子之佼佼者。
岁已未(1919年),曹氏悬壶于沪上。其年过五十,始来上海行医,初不甚知名,医务亦较清淡,“此无他,先生拙于言辞,不善修饰。上海浮夸之地,人多皮相故也。”而曹氏“以利济世人疾苫为事,亦不屑屑于诊金之多寡,以是贫病者咸感赖之。”他的应诊病人多为劳动群众,诊费收得很低,有时不但免费反而施以医药。其处方,常常是一、二帖,用药少而精,疗效则多为“覆杯而愈”。久而声名鹊起,“贫病者皆庆幸歌颂”之。后受丁甘仁之邀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之职,并讲授《伤寒》和《金匮》课程。“其授课也,携水烟筒纸煤一把,且吸且讲。以《伤寒》、《金匮》深文奥义,抉择隐微,启迪后进,学者亲炙其绪余,咸心悦诚服,而忘其举动之离奇矣。”教学之余在上海慈善团体同仁辅元堂坐诊,每年端午至中秋节例有施医给药,大约前后共三年时间。在上海期间,曹氏特与丁甘仁先生友善,两人常常相互讨论医学,以振兴中医为己任。1926年丁甘仁先生逝世,“自丁翁作古,先生眷恋故人,郁郁寡欢,乃专志闭产著书,讲经授徒。”志在使中医后继有人。1931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该校第一任校长是谢利恒,期任教于该校的老师除曹颖甫之外还有丁福保、陆渊雷、祝味菊等人。
近代,西方列强不但依仗其坚船利炮侵略我国,在民族文化方面也是全面摧残,对待传统中医学办亦是如此。在国内一些民族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医落后、不科学,加以全而否定,进而提出“废止中医案”。当时医学界曾流行着“中医不亡,是无天理”的一句话,可见中医学被蹂躏的程度。在上海,中医界时尚所趋“淡药”风行,多数国医因循守旧,处方常用桑、菊、银、翘之类,而不敢用麻、附、军、膏“将军”之药。时医谓之曰:“古方不能治今病”,治病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轻描淡写明哲保身。曹氏则尊仲景之学,倡导经方,独树一帜,以挽救中医之厄运。“先生则不肯随俗俯仰也。盖先生之临险证也,明知其难治,尤必殚精竭虑,为之立方而后安。曰,宁不效而受谤,毋有方而不用。”其“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用经方重剂治病救人,常常是“一剂知,二剂已。”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期间及诊暇之余,讲经受徒,诲人不倦。“一时四方学子负笈来归者,济济如也。时从先生游者,多能以经方大剂,起沈屙,愈废疾,时人有曹派之目……或以诗请益,或以医求教,先后出先生门下者,毋虑数百人,今皆为超群拔俗之士。”
1937年“9.18”事变,日寇侵华攻击上海,先生即返故里,12月1日江阴城陷,日寇烧杀淫掠,先生守家门如守国门未弃家避难。日寇占领江阴,欲借曹之声望,诱其登任当地维持会长,遭先生坚拒。7日上午10时许,日寇追逐妇女侵入曹宅,先生柱杖拦截痛斥,大义凛然,惨遭杀戮,肠溢腹外犹痛骂不绝,两天后(11月9日)气绝身亡,时年七十岁。先生不只医名卓著,更以嫉恶如仇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景仰。至今大陆江阴市近年已为曹颖甫塑像,其旧居亦作为古城景点,供游人凭吊。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评价曹颖甫是“近代一个纯粹的经方家”。
各位且慢,其實曹穎甫有位得意門徒,他就是姜佐景。不過後來他去了臺灣,在大陸很少人知道他的事跡。据我所知,他有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在大陸從來沒有流行過,爲了與大家分享,請同學注意如下。《傷寒論精簡讀本》——姜佐景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5:57
答患3种病症,寻求治疗和食疗方法!
答患3种病症,寻求治疗和食疗方法!
畏寒肢冷,小便短少,咳吐稀白痰,舌苔白滑。
厥阴病
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 咽燥,神烦气粗,尿黄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
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
上面是在网上查到的相关症状集合
医生说我是上热下寒,并且我本身有胃病,也是医生说是浅表糜烂胃炎,并且胃寒,再有说我有些肾虚,另外我脸部皮肤很差,脸色黑陈,照镜子的时候和手的皮肤对比一个发黑误光泽,一个感觉手相比好像是发亮的。
以前的医生开药时说我不能用热药,这样会让脸上起痘,用寒的药就胃受不了。另外早上和上午老是鼻塞。
大连朋友,你的病中医称为虚劳。
虚劳,是中医病名。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诸证。五劳者,五脏之劳也。指肺,肝,心,脾,肾五种虚劳病证。虚劳病,是五脏之劳。而五劳的气血阴阳虚是表现在多种疾病的证状。中医所说的消渴,亡血,失精,不育,半产,漏下,干血,腰痛,腹痛,下利清谷,喘,悸,盗汗,失眠。。。。。。等。主要表现在慢性病,进行性病,消耗性病方面。
五劳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五脏虚损;二是《素问。宣明五气篇》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虚是突出的表现。然而久瘀则会出现干血痨。则又为虚中有实也。羸瘐,腹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之证。治用大黄蜇虫丸。
虚劳病的治法,《难经》分为上,中,下三损。上损包括心肺。上损是一损损于皮毛,皮聚皱缩而毛落。即是肺损。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营于五脏六腑。即是损其心。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瘐,饮食不为肌肤,即是损其脾。是为中损。所谓下损,包括肝肾之损。即四损损于筋,筋脉不能自收持,即是损其肝。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即是损其肾。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温是温养之意,非是用温热药温之)。即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运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治虚劳首分阴阳。然虚劳有阴虚虚劳,阳虚虚劳,阴阳两虚之劳。
你的病上热下寒,本身有胃病,肾虚,脸部皮肤很差,脸色黑陈。此热者,上损也!上损损于心肺,胃病者,中损也!中损损于脾胃。肾虚者,下损也!下损损于肝肾。
治病首辨阴阳,阳虚虚劳,张仲景早有经方在,则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阴虚之劳,清代名医家张锡纯先生之资生汤与治阴虚劳热方诸方可治。仲景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治阴阳两虚之偏于阳虚之虚劳。张锡纯先生之十全育真汤治偏于阴虚之阴阳两虚虚劳。炙甘草汤治心动悸,脉结代之心阴气阳两虚之劳。肾气丸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痰饮,消渴,妇人转胞之肾阳虚之劳。薯蓣丸治虚劳诸不足之免疫功能减退。抵抗力差。补虚祛风,补脾胃,方用山药为主药。酸枣仁汤治虚劳失眠。大黄蛰虫丸治五劳虚极羸瘐,腹满不能饮食致内有干血之因虚致瘀之虚劳。
前人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有从“无字句处读书”之说,读前人书,不可照搬,一味“比胡芦画瓢”,要有自已的见解。
你说的病状是在网上查到的,而你的表现并非尽如网上表现的那样,如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等证,而你的实际病证是医生说的:
医生说我是上热下寒,并且我本身有胃病,也是医生说是浅表糜烂胃炎,并且胃寒,再有说我有些肾虚,另外我脸部皮肤很差,脸色黑陈,照镜子的时候和手的皮肤对比一个发黑误光泽,一个感觉手相比好像是发亮的。以前的医生开药时说我不能用热药,这样会让脸上起痘,用寒的药就胃受不了。另外早上和上午老是鼻塞。
根据这此症状,你的病主要是在胃与鼻塞与面部气色不正,而你的主诉是:
畏寒肢冷,小便短少,咳吐稀白痰,舌苔白滑。
中医讲辨证论治,上证者,鼻塞与面色差,咳吐稀白痰,是心肺气虚也!中之证者,胃病也,医生说是浅表糜烂胃炎,并且胃寒,可根据你的舌苔白滑断为脾虚寒湿之痰滞结。下证者,小便短少,脸部皮肤很差,脸色黑陈,而此类证非止肾虚,乃肝肾俱虚,下损损于肝肾是也!
而你说不能用寒药,用寒药则胃受不了,又不能用热药,恐怕长痘。
人是一个整体,故需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然辨证之难,难在取舍。你的病复杂,辨证从何着手是关键!
你的病上中下俱损,当以治脾胃为主。你所说的饮食疗法即是此理。健脾之法首当推生山药,仲景之薯蓣丸即是此意。而从中医脏腑来论,脾属土,肺属金,五行相生土生金,你的心肺诸证是脾虚所致,心肺之虚当治其本,治脾是为虚则补其母。肾属水,五行相克土克水,肾虚也是脾虚所致也!水生木,肾虚则肝也虚也。肝属木,五行相生木生火,肝虚则心火胜也。五行相克火克金,心火即是上热。五行相克木克土,肝虚则脾被侮,如此恶性循环,结果是导致气血瘀滞也!
你的病脾虚导致上中下俱损,故首当治脾,然而温补则恐其上火,故当用通补兼施法。治当用衡通法疏通气血,益气健脾,方用衡通益气汤加减。
你有鼻塞,且舌苔白滑,是为气虚偏风与湿之痰结,加皂角刺12克以通结,用山甲之无坚不摧,无处不到,三七之化瘀,且可托毒外出,是为无痘疮之患,可不虑其会长痘是也。四肢畏寒者,加桂枝、附子各10克以散寒通络,参芪山药益气健脾,山萸肉补肝肺之气。血府逐瘀汤疏通气血,桂附参芪以温通益气。
衡通益气汤加减方: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党参、黄芪各12克;山萸肉、生山药各30克。皂角刺12克、桂枝、附子、生姜各10克。
此方供参考,当与否,尚请高明指正。
李静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6:49
答刘晓东朋友 实证需攻攻其该攻 虚不可攻攻之无功
答刘晓东朋友 实证需攻攻其该攻 虚不可攻攻之无功
刘朋友问:
李静老师的大承气汤攻下重剂,分析透彻,条理清楚,我想请问李静老师的是,我这里有一个胰腺癌病人,腹水很多,请教李静老师,不知可否用大承气治疗.
李静答曰 :
肿瘤癌症,现代人畏之,均认为是不治之证。癌症的发生,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所谓癌肿者,毒邪瘀结也。癌症是全身性的病变,肿物是局部的表现。中医临床辨证为十证:气,血,风,痰,湿,寒,热,虚,实,燥。即气滞毒结;血瘀毒结;风邪毒结;痰阻毒结;湿闭毒结;寒瘀毒结;热瘀毒结;虚极毒结;实瘀毒结;燥涸毒结。病久者多为气滞血瘀,或兼风,或兼虚,或兼痰湿,或兼寒热错杂,或兼阴虚内燥。人是一个整体,治疗应从整体出发,治标与治本结合,攻补兼施。初病体不虚者,攻邪为主,扶正次之,邪去则正安。用多攻少补法。衰其大半而止,谓之治病留人。久病体虚者,补虚为主,攻邪次之,养正则积自除,用九补一攻法,谓之留人治病,先保命后治病是也。
癌症的治疗方面,中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宜用综合疗法,中西结合,内外兼治,心理疗法与饮食调理疗法并用。中医辨证为实可多攻者,则用破瘀攻毒法兼顾整体,西医配用放化疗法。中医辨证为虚不可功者,则用九补一功法,西医用免疫调节剂。本人经验常用胸腺素,维生素C。西医的手术,放化疗法用之后,病人不能耐受者,中医亦不可一味地清热解毒,破瘀散结之法。应先用补益之剂,大补元气,待饮食增多,正气恢复时,可用化瘀散结丸,散,以攻之散之,衡通汤,理冲汤以补之益之,西药免疫调节制剂与大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之。癌症手术放化疗后,中医辨证施治在抑制癌瘤扩散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经验认为,凡中医辨证为气滞毒结者,中药疗效最好。中医辨证为热瘀毒结者,用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法,鸦胆子胶囊用之有效,毒性少于西医化疗。而西医化疗法可少用或暂用之。本人常用化瘀散结丸,散,方中主药鸦蛋子,攻其有毒就不会中毒。用衡通汤,理冲汤破瘀散结就不会伤正。配合衡通汤或理冲汤用人参,黄芪,山萸肉,等保护气血,又可使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散,丸之力更流通之,是谓攻不伤正,补而不滞。凡中医认为风,寒,实,热毒结者西医化疗尚可少用或暂用之,不致伤人太过,其它如气,血,虚,燥之癌瘤,西医化疗则会大伤元气,得不偿失,谓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同归于尽矣。
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出偏差,纠正偏差,用对证之方或对证之药组方以攻病,用药以胜病为准,不可拘于用量,佐以补药,是为立于不败之地之法也!
最好能将病人之体质详情告知,以便辨证也.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7:33
答余健朋友
答求助李静老师!
李老师!你好!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因为我有多年的胃病!长期不愈!我想请问李老师我该如何治疗!症状:食后胃脘部发胀,胃偶尔隐隐着痛,舌淡红少苔舌左边经常有小红点非常疼痛,经常口腔溃疡,不思饮食!胃口尚可!左右关部见浮脉,曾服附子理中丸,归脾丸,仲景胃灵丸,香砂养胃丸,胃康灵等效果都不很理想!
你好余健朋友!
中医讲辨证论治,你的舌淡红少苔舌左边经常有小红点非常疼痛,经常口腔溃疡,不思饮食!胃口尚可!可信!你说的脉搏左右关部见浮脉是否准确?然仅凭验舌即可辨出你之病属阴虚瘀热也!若确属浮脉将更属不利,当为弦脉也。初病验舌苔,久病验舌质,据你所属舌淡红少苔者,阴虚也!阴者,血也,血虚也!舌左边经常有小红点非常疼痛,经常口腔溃疡,不思饮食者,火也。病久之阴虚偏火即属瘀火也!食后胃脘部发胀,胃偶尔隐隐着痛者,气血瘀滞也!左右关脉浮者,阴亏也!
至于曾服附子理中丸,归脾丸,仲景胃灵丸,香砂养胃丸,胃康灵等效果都不很理想者,抱薪救火也!左关脉浮与舌左边有小红点者,肝火浮越也!右关脉浮者,胃气虚极也!本当滋养肝胃之阴而反服助阳之药,岂非是火上浇油乎?
人是一个整体,阴阳平衡则无病,阴虚则阳越,失衡也!治当以滋肝胃之阴,养肝之血,活血益气,肝胃之阴得滋则气血得润,肝胃之热自消,口腔溃疡与胃脘之痛胀自止也!
然你之病程已久,中医讲治病如打仗,故非急性病可速战速决,需论持久战方可。用药如用兵,用方如用将,你之病可用古之名方一贯煎、丹参饮、芍药甘草汤治之。
我常用衡通法论治,方用衡通理阴止痛汤加减:生山药、白茅根、生地、麦冬、枸杞、北沙参、白芍、丹参、山萸肉各30克,桑叶、桑椹、玄参、生内金、炙甘草各12克。黄连3克。
此方可先服一周。忌食辛辣与酒类。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8:58:18
答刘晓东朋友问胰腺癌
刘晓东:感谢李静老师的回复,此病人身体消瘦,有大量腹水,吃饭还可以,腹部涨满,矢气腹部就有所减轻,尿少,情况大致就是如此.尿少, 舌质紫灰,舌苔厚腻白滑。
李静答曰
此病从辨证论之。身体消瘦,有大量腹水,吃饭还可以者,胃气尚存也。腹部涨满,矢气腹部就有所减轻,尿少者,脾虚也。舌质紫灰者,气血瘀滞,脾肾阳气衰败也。舌苔厚腻白滑者,脾虚湿滞气血瘀滞是也。
脾虚当健,脾湿当温,气滞当疏,血瘀当化。然肝主疏泄,脾肾俱虚,疏泄不能,是为肝脾肾俱病也!久病必有瘀,瘀结是为有形之结,徵也!健脾之药,当用白术、人参、茯苓、生山药,温脾之药,当用熟附片、半夏、生姜;气滞之药,当用桂枝、厚朴;血瘀之结,当用桃仁、生内金。
体虚者,多补少攻,养正则积自除,此为九补一攻法,先保命后治病是也。
方用衡通益气温通散结汤:
红人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生山药30克,熟附片12克,生姜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厚朴6克,桃仁10克,生内金24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李静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9:02:57
答苏茂华问:李静老师对减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答苏茂华问:李静老师对减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李静老师你好,我是广西柳州市人,男,31岁,身高173,体重100公斤,前年在广州中医院用针灸减肥四十天,减到85公斤,去年又有明显反弹,体重又回到100公斤,最近做了B超检查,发现有轻度脂肪肝和低血糖(空腹时血糖3.18),我平时特别喜欢吃肉,早晚各一次大便,时好时溏,平时肠胃不太好,容易拉肚子,常有腰痛,易疲劳,睡眠质量不太好,梦多,有性冷淡趋势,舌质时老时嫩,有时又有紫色的淤点,两边有明显齿痕,看了中医,所开方剂如下:生山揸120g,熟山揸120g,炒麦芽21g,炒神曲15g,苍术15g,白术15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醋香附15g,丹参15g,青皮9g,陈皮9g,嫩桂枝9g,姜厚朴12g,甘草6g;一煎汤药分早中晚三次温服,二煎汤药于睡前调温浴足,日换药一剂,30日为一疗程。我按此方调理了两个疗程,两疗程间隔一周,现感觉腰围小了一寸,身体各方面机能较前好一点,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容易疲劳了,体重却没有明显减轻。肥胖严重的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也消耗了大量的金钱,我想减肥的心切,想请教李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吗?
李静答:
中医治疗此病,不外强调辨证施治,从整体出发,不可一味攻伐。纠其偏差,疏而导之。然古人云: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为医者遇此证,当多问一个为什么肥胖呢?治病求因,找出病因,确定治疗方法,仍需假以时日方可治愈。中医认为肥胖病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如果疏泄运化正常何来肥胖?疏泄运化失常必致气血瘀滞,气机瘀滞则湿痰郁结也。故治此病须明此理,人的一身如江河,治理江河不外疏通之法。水道畅通则不致泛滥成灾。人体如果气血通顺何致肥胖?
而你的病证脾虚痰湿特别明显,尤其食肉多,故前医与你大量用山查。而且所用之方是为消食健脾理气化痰祛湿活血的,不能说不对证,然你的病需论持久战方可,非速战所能速决是也。给人的感觉是你体内的垃圾太多了,给肝脾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不从饮食上节制,只用药物治疗,那将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且会反复发作的。
为何?折腾是也!一边服减肥药,一边猛吃肉,那等于说是在折腾自已。因此,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饮食调摄及体育锻炼,缺一不可,以提高疗效。
预防调护:
一、积极预防本病,肥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一旦形成本病,则治疗一般不易,应积极主动,持之以衡,坚持治疗。
二、饮食宜清淡,本病患者忌肥甘醇酒厚味,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宜低糖、低脂、低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多食、暴饮暴食,忌食零食;必要时有针对性地配合药膳疗法。
三、适当体育锻练或体力劳动,如根据情况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等,也可做适当的家务等体力劳动。运动不可太过,以防难以耐受,贵在持之以恒,一般勿中途中断。减肥须循序渐进,使体重逐渐减轻,接近正常体重,不宜骤减,以免损伤正气,降低体力。
而你的病,中医辨证当属脾虚、湿困、气血瘀滞。
有是证用是法,用是方,用是药者,即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以攻病之理也。于无字句处读书,一二味者,非止限于一二味也。触类旁通,则你之脾虚当健,可用参苓白术丸法,湿困者,脾虚得纠则湿困可解。气机郁滞者,脾虚痰湿是因,导致气血瘀滞是果,当疏通气血是也!
出于经济原因,可考虑用此方,实用且便宜,然亦需坚持论持久战,三月一个疗程。需坚持二三个疗程方可见功,欲求速效者,必然得不偿失也!
脾虚者,用生山药,气血瘀滞者,用当归、生内金,痰湿郁滞者,滑石、炒卜子,方用此五味生山药、当归、生内金、滑石、炒卜子各等份研末送服,每次可服十克至十五克,每日服二至三次。
李静
和子
发表于 2008/4/22 19:03:29
答刘晓东问---顽固性失眠
答刘晓东问---顽固性失眠
二十多年的顽固性失眠
首先感谢李静老师对我提出问题的答复,在中医名家网上,您的论坛上,您对我们后学指点最多,万分感谢。
今请教一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患者刘XX,67岁,长期失眠,服舒乐安定已有二十多年,夜间口干,右手和嘴发抖不止,食欲不佳,六七天才大便一次,舌红无苔,脉象虚弱,一遇紧张事和见人多发抖就更厉害了,请李静老师给予良方。
刘晓东
李静曰:
夜间口干者,阴血虚也!右手和嘴发抖不止者,肝虚生风也!食欲不佳,六七天才大便一次,舌红无苔者,肝脾阴虚内燥也!脉象虚弱者肾气亦虚也!一遇紧张事和见人多发抖就更厉害,胆火扰心也!
久病必瘀,阴虚内燥,气阴两虚致瘀也!虚则风生,风者,神经也!神经者,西医之神经衰弱也!
此证病程如此之久,治之得法亦需时日。养心血,补肝肾阴之阴,心肝脾肾俱虚,血虚是主证也!肝藏血,肝虚生风者,肝风内动也!
滋其肝肾阴者,首选药为山萸肉、枸杞、阿胶。养心血者,当用丹参、柏子仁、生地、健肺脾之阴者,山药、桔梗、桑椹子。组方名为衡通益气养阴定风汤:
山萸肉、枸杞、阿胶各18克,桔梗、丹参各12克、柏子仁、生地、桑椹子生山药各30克。
治病如打仗,此病需论持久战方可,然服之二周,当有效,则可多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