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0:13

断章取义?还是另有它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蒋悟道先生2008-1-30 16:17 文
狭隘性和门户观是中医发展的硬伤——读李静的两张“转帖”有感
上网看到了李老的两张“转帖”——“西医是一个连屁都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医学——这绝不是笑话!”和“医生迟到一个多小时 患者不治身亡”我们不禁要问,李老衡通医学之衡通中西医,就是这样的吗?如此偏激和狭隘,实与“衡通”相去甚远!蒋某有感,谈几点想法。
1,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经历了渐趋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西医学也不例外。中西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在讥笑别人的同时,也正显现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西医有误诊误治的病例,中医也会遇到阴阳显晦未易辨之证和水火征兆尚难明之疾。蒋某每览明代张景岳治其仲儿季子两案,未尝不感佩前贤名医自曝“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足以启人心悟,垂范后学!
2,医学流派之争,由来尚矣。中医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也同中华传统文化一样,以唐宋划界,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不同时期。汉唐以上,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一时期中医学渐趋发展成熟,“四大经典”相继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宋明以还,程朱理学一统天下,文化教育着重于“惩忿窒欲”,这严重阻碍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思维的发展。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医学不免烙上时代的印记,产生狭隘性和门户观。迨至清代,叶、薛门户之争愈演愈烈,以致出现了“扫叶庄”和“踏雪斋”的轶闻,成为笑谈!由此可见,宋明以后的封闭和狭隘,正是中医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
3,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中西医学互相攻讦,门户之争尤为酷烈,几达水火不相容之境地。其实,中西医学历史渊源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一求还原,一求系统,因而,中西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不同,这也无可厚非。中西医学各有长短,皆非尽善尽美。就目前而论,西医在急危重症、复合创伤的救治上遥遥领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慢性病的调理上无法取代。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西医家皆认识到了自己之短和对方之长,因而在中医界形成了以张锡纯、张山雷、恽铁樵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派,他们“衷中参西”,实乃中西医结合之先声。时至今日,中医药已成为肿瘤等重大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非典”、“禽流感”等“疫病”的治疗上,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的巨大威力,世人有目共睹!
4,狭隘和偏激是任何一门学科走向衰败和没落表现。从李老的两张“转帖”中,我们再一次嗅到了狭隘意识和门户观念的腐朽气息。中医学要发展和壮大,既要有自主性,更要有兼容性、应变性、开发性和进取性,胶柱鼓瑟,食古不化,将会把中医学推向深渊!
以上乃一得之见,恳请批评指正!

曾泽林2008-1-30 17:13

读李静老师的两张“转帖”有感——学好中西医,衷中参西!
1,上网看到了李老的两张“转帖”——“西医是一个连屁都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医学——这绝不是笑话!”和“医生迟到一个多小时 患者不治身亡”我们不禁在想为什么不多一些衷中参西,李老衡通医学之衡通中西医就是走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之法的。   
      2,医学流派之争,由来尚矣,李老正是看到各家流派各有其短,所以取衡通而吸各家之长。中西医学也不例外,各有其长短,是故衡通亦取其长。李老师常说,西医的各项检查如拍片,CT,化验等我们中医也可借鉴嘛,这些不是西医的专利;李老师常也说,每一个流派,每一个中医必有他积累之经验,我们有机会就吸取之。   
      
      3,不知蒋老师怎么会看出李老衡通医学有偏激和狭隘的心态?我曾经听蒋老师说过窥人心态之类文章少发啊!
   4,从李老的两张“转帖”中,再一次让我们更有理由学好中西医,衷中参西。
      乃个人愚见,恳请批评指正!

2008-1-30 18:10李静曰:
断章取义?还是另有它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李静衡通医学研究论
衡通者,衡通法也! 衡通中医理论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衡通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辨证,衡通中医“汗吐下和清温消补”之八法论治皆为衡通法,衡通中医之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衡通经方、时方、主火、攻下、补土、滋阴、温阳学说,衡通伤寒、温病、经方、时方、秘方、验方、单方,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衡通西医辨病与中医辨病和辨证,衡通纯中医与纯西医概念,衡通西医治病与中医治人,衡通中西医结合理念,衡通健康与亚健康!
一、衡通中医理论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二、衡通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辨证
三、衡通中医“汗吐下和清温消补”之八法论治皆为衡通法
四、衡通中医之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
五、衡通经方、时方、主火、攻下、补土、滋阴、温阳学说
六、衡通伤寒、温病、经方、时方、秘方、验方、单方
七、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
八、衡通西医辨病中医辨病和辨证
九、衡通纯中医与纯西医概念
十、衡通西医治病与中医治人
十一、衡通中西医结合理念
十二、衡通健康与亚健康

此论中之意甚明,我想只要是学医者,一看即明我之衡通理论是主张衷中参西的,主张用西医之长与中医之长的。然蒋老师不知是明知故问?还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词?还是莫须有?
难道断章取义就是高明?
难道只许自已放火,别人点灯都不行?天下有是理乎?
蒋先生大可说,李静是假医生一个,不配主持论坛,应该让我蒋悟道来主持。何以断章取义攻击人呢?
李某人转贴也有不是,而且还是衡通理论上的偏激和狭隘,实与“衡通”相去甚远!还是狭隘性和门户观。

学术见解者,各人理念不同,李某人从来不敢说别人的不对,只有我的理论是对的。
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轻闲!
李某人已经声明不再在网上答病人求医了,转发二个贴仍为蒋先生指摘为衡通理论上的偏激和狭隘,实与“衡通”相去甚远。好了,蒋先生,我不与你辨,是非你自已心知肚明。我的衡通法论到底是什么,那也是各人的理解与理念问题。明眼人自是一看即明也!

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4:43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
世上之事没有万全,这即是唯物辨证法。中华医学者,中医为主,中西结合也。中国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有香港的一国两制,怎么就不能中医、西医并存,中西互补,中西结合了呢?中西结合能对中华医学是进步,能对病人有利,何乐而不为之?
主张取消中医者,是将西医之长处与中医之短处相比较的结果。主张纯中医者,是将中医之长处与西医之短处相比较的结果。均是一偏之见也!中国人说中国话是中国特色,学说英语与采用西方医学一样,试问,英语与国语孰优孰劣?英语要说,西方医学要采用,国语要说,中华医学即中医还是要的。否定中医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取消中医是数典忘祖也!中国人能先学国语,兼学英语,怎么就不能先学中医,兼学西医了呢?该说国语时说国语,该说英语时说英语,是谁都明白的道理。而该用中医时用中医,该用西医时用西医,怎么这个道理就是有人不明白呢?采用中西结合岂不是更好!
试问主张取消中医者,如果自已得了扁桃体炎,发热不退,求西医用消炎药退热了,炎症消了,不数日又发作了,用消炎药又好了。再复发时用消炎药不效,换一种消炎药,久之又耐药了,又需再换一种消炎药。实在不行,还有手术切除。是不是只看到西医的长处了呢?一个中医没有治好某名人的癌症,即说中医落后了,取消之。西医难道与癌症皆是个个治好的吗?西医治癌症,人财两空的还少吗?某位名人选择中医没有治好,而另位名人选择西医手术、化疗不也只是半年的时间即告生命终止吗?怎么就没有人说取消西医呢?是因为西医科学,科学地让人与癌细胞同归于尽。如果西医手术,中医控制癌细胞扩散,西医治标,中医扶正治本,是不是可以带病延年?是不是与病人有利,与中华医学是进步呢?
同样的胃癌,选择西医手术化疗的半年生命终止,花费大量钱财。而选择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同类病人,至今二年半多了还健在,抓住一个中医的过失而将所有的中医一棍子打死,这些人应该是脑子有病,吃西餐洋药吃多了,最少也是有崇洋媚外的病,不然即是想哗众取宠。病人选择医生没有选对是他的理念,中医没有告知此病癌症可用西医手术切除,但不能保证不复发是这位纯中医的水平问题。反过来问,选择西医签字后手术、化疗,很快倾家荡产,人财两空又是谁的错?有的癌症早期手术可以根治,而有的癌症非手术所能根治的,手术后癌细胞扩散的问题,难道不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法吗?

[ 本帖最后由 刘海宝 于 2008-2-2 15:45 编辑 ]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0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2)
我曾治一四川南充72老者胃贲门癌,西医令其签字住院手术,需先交五万元手术费,化疗等费用还需要花费,其因无钱住院手术化疗而选择中医,与之服用中药衡通理冲汤合鸦胆子胶囊与西药维生素C、胸腺肽,治疗四月,能食能走,至今仍健在。去年与其三日一剂中药,今年只是五日一剂中药,现已两年有余,难道不是中医有必要存在的道理吗?而另一脑癌病人,术后半年复发昏迷,西医说没有办法了,找中医去吧。试问如果中医取消了,西医治不了的病,病人又去找谁治呢?就像吃饭一样,喜欢吃西餐的上西餐馆,喜欢吃中餐的上中餐馆岂不是好?而我与之服用中药“衡通回阳汤”,得以苏醒,后服至半年,能食能走。西医化验各项指标大致正常,西医又主张手术,术后我劝其不可再用化疗,西医说化验基本正常,主用一次化疗没事,结果化疗药用上人即昏迷虚脱,再也没有醒来。难道西医没有短处吗?张锡纯先生说西医只能验出贫血,不能验出贫气即是此理。此癌症西医验血基本正常,而其气虚已极却不能验出来,此即是西医科学的局限性,只能验出有形的血,不能验出无形的气。而此西医之短恰恰是中医之长处也。
现代医学在进步,所以才有心脏搭桥、换肝换肾之术。然不是有人肝癌,西医移植两次还是不行的吗?肝移植后诸多不适应证状配合中医有极好的疗效。而主张取消中医的人可能会说,宁愿倾家荡产,也不用中医中药,那只是说他有钱,换得起,而广大中国群体都能接受吗?就如心肌梗塞,西医也需在稳定期方能做搭桥手术,但费用需十七八万元。主张取消中医的人可能说能做得起,能够报销,而广大民众呢?在稳定期,中医采用活血化瘀的疗法不是不能治愈,非做搭桥手术的。这条血管梗塞了搭座桥,如果再有另一条血管跟着也堵塞了,再搭座桥,不搭桥则不行了,生命即会终止。如果能有条件搭桥的,个个心肌梗塞病人都能来得及搭桥,主张取消中医可以,没有条件搭桥的,选择中医药岂不也是给人一条生路?如果主张取消中医的人搭桥又再有另一条血管堵塞了,而不能再搭桥了,是不是就等死也不去寻求中医治之?在急性发作期用西医法抢救,缓解期用中医治本,然后不再需要搭桥岂不是好!现代建桥还有出事故的呢?而在人的心脏上搭桥是不是万无一失呢?
西医治癌症治不好是科学,中医治不好就是伪科学,世上有是理乎?西医手术为何要病家签字呢?是科学?中医就不能治病让病人先签字吗?对西医科学,对中医为什么不能也科学地对待呢?这公平吗?如果中医与西医很好地结合,当是中国特色的中华医学。早在汉朝华佗即用刮骨疗毒法,难道不是手术吗?现代科学手段为西医所采用,中医为什么不能采用?在某些方面中医落后是事实,在许多方面不如西方也是事实。中医只是需要进步,需要改进而已。然首先需要继承,然后再图进取方可。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3)
近治一病人,患乙肝小三阳多年,西医检测病毒DNA 阴性,肝功能正常而嘱其定期观察,十五年后即前年,突感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巨脾症,肝硬化,西医立即为其做了脾切除手术,而肝硬化、腹胀,发热证状住院年余不能消除,钱财用尽了,西医才说没有办法了,你去找中医吧。试问主张取消中医者,如果此病人是你,你去不去找中医?难道你会等死吗?你的前辈家人不会说英语,说英语没有你说的好,但他们还是有功的嘛?没有他们你从何来?没有中医中华民族几千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呢?他们英语说的不好你就将他们驱逐出去吗?道理明摆着的,非我好辨也,取消中医让中医后学者感到中医没有出路,不得已也。朋友小孩病脑炎高热住院治疗一周,花费五千元而高热不退,而询问与我,告知服中药羚羊角十克,与白茅根、芦根各50克一剂高热即退。难道中医没有用武之地吗?曾治乙脑流行,小儿高热用针刺血十宣穴出血高热惊厥即退,屡试屡验。我年青时患外痔,自已认为服药慢,让西医手术之,花费数百元。后多次复发,方明白老用开刀之法不是办法。随着自已医术的进步,均服中药一日即效,三日即愈。花费不过数元钱。因此说英语说的好的与英语说的不好的同样有生存的必要,说的不好的可以学习嘛。外国人不也来学中国话、学中医吗?中医、西医各有所长是不需争辨的事实。中西结合之中华医学即是中国特色的中国医学。如何发扬、光大之,即需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也!探讨何病适于西医,何病适于中医,何病适于中西结合,是我辈医者之任也!

我行医近四十年,得益于先生书,书中之方我多用之,先生所喜用之药我屡用之,并常用先生之方组方,先生常用之药组方,每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并发扬光大之。于先生衷中参西之意则继承之,应用现代医学之科学方法,为我中医所用,立足中医之本,参照西医之法,我中医岂不是如虎添翼?先生知之,定当欣慰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4)
江植成:
观老师临诊验舌诊脉来指导临床辨证处方用药,不论何病,总见您老均要验舌诊脉,运用自如,明白老师临证之功。然与衷中参西之际,要点是什么?现在有人提出中医要做纯中医的论点,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不够,西医来凑?您老是如何看待的?

李静:
知识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此话是马克思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伟人邓小平说的。张锡纯先生在数十年前,即提出衷中参西之论,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衷中参西,衷中者,中医为主也。参西者,结合西医也。取其长,补其短是也。西医学是科学,中医也是科学,医学是无国界的。衷中参西者,是张锡纯之伟大贡献也。那些主张纯中医者,是固步自封,满足现状,是跟不上形式发展的,必将为历史潮流所淘汰。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看出张先生的开拓精神,顺应潮流,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心态。先生自拟之方,经过千百次验证,屡用屡效,使之新方成为经典验方。
我读张锡纯先生书多年,悟出先生衷中参西之意,现代科学手段,西医能采用,中医为何不能采用?取其之长,补我所短,何乐而不为?至于临证时,不论何病,验舌诊脉,必要时结合西医之检测手段,是避免走弯路,是对病人负责。医学关乎人命,岂是儿戏?如果一个中医,连一个感冒也治不了,何谈治重病大病呢?用方如用将,用药如用兵。先辨病为何病,西医认为是何病,中医辨病辨证为何病何证。西医是何理论?用何法?何方何药?结果当如何?中医当用何法何方何药?何时当有效?结果当如何?不效时又当如何?
然中医如能达到相当水平,与中医传统之四诊,特别是舌诊方面,如舌质淡者,一看即知非有细菌性炎证。即可省去不必要的检验过程。舌质红紫高热,血检往往有白细胞增高。西医用抗菌素有效者,中知也需清热解毒。西医用抗菌素无效者,中医辨证论治方可,不可一说是炎症即用清热解毒。辨证为气虚者,补气药与清热解毒药同用之方有效。我每于感冒时,想到张先生之伤寒、温病首用汗解法,往往用西药安乃近片服之,往往一汗而解。此与舌脉之中即可验证。舌苔白或腻者,非阴虚内燥也,即可用汗之之法。如果一汗不解,则当思之为何汗之病未解?是药轻?还是病邪入内?还是阴虚?湿热未清?临证若舌红紫者,或舌红紫尖边有红紫斑点者,均非一汗能解之症,是湿热入于营血分也。舌光无苔者,阴虚内燥也,亦非一汗可解也。当用解表与清里并重之法。阴虚者须用滋阴清解法,此所以张先生之滋阴清燥汤,甘露清毒饮,白虎加人参汤论之可贵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5)
江植成:
我觉得我学中医还要花很多苦功才可以,因为现在学的东西好多自已还连贯不上。好象很多地方都脱节了一样,真的好想可以早点学好!我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又想早日更进一个台阶,中医这方面我在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阻力!我真的是在比胡芦画瓢看病。多亏了老师不断地给我以鼓励,解说疑难。我看张锡纯的书,看到里面有好多地方不明白,现在社会在进步,很多东西都在变化,很多都不能同日而语了。但里面有很多写得好的地方,自己又很难消化,我想主要是我的基础太差了,我想自己再在这一方面下点苦功,希望到时候可以跟上您老的步伐。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受教非浅,明白人是一个整体,中医治病需从整体出发,先议病,后议药之理,明白治病需抓主证,有是证用是方之要,首选方即是抓主证之方,用对证之药一二味组方,即是方中主病之药。明白久病必瘀之理,明白一病有一主方之要领,明白复杂之病用衡通法实则为兼备法之理。明白了西医之长与中医之长,明白了现代中医之方向,承老师屡讲初病验舌苔,久病验舌质之经验至为可贵。尤其老师之衡通法简明捷要,容易掌握。触类旁通,变化无穷。我深信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李静按:张先生初习医时,治一外感痰喘证,即从一老医皮××治小青龙汤中领悟出小青龙汤治外感痰喘之妙用,后老医辞世,其人咳喘宿疾又受外感,仍用小青龙汤喘仍不止,其人则未能救治得愈。先生读喻嘉言《尚论篇》论小青龙汤处,不觉狂喜起舞,因叹曰:“使愚早见此名论,何至不知用小青龙汤也”。然先生从中悟出小青龙汤为治外感痰喘之方,因之狂喜起舞,悟出此证即属肺胀,又从徐灵胎论龙骨、牡蛎中悟出二药可敛正气。悟出肺胀之偏热者需重用生石膏,偏寒之肺胀需用厚朴,虚中挟实之痰喘需用龙、牡敛之。而创“从龙汤”。从龙者,随于小青龙汤之后也。用小青龙汤解外感之寒,加生石膏治内饮之肺胀,再用从龙汤敛之。并论龙骨、牡蛎为化痰之神品,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此张先生可谓用龙骨、牡蛎于极至也!
张先生能从皮姓老医处领悟小青龙汤加石膏治外感哮喘之肺胀,从喻嘉言、徐灵胎、陈修园诸前贤论中悟出外感哮喘发作之肺胀用小青龙汤,悟出需用龙骨、牡蛎与半夏、苏子、牛蒡子合用以敛肺胀。则证明中医跟师与悟性是同等重要的。老师也只能令其意会,而不可言传者,即不能令其变,不能令其巧也。若欲变、欲巧则需学者自悟之。只能令其意会者,即可从师处领略如小青龙加石膏汤可治外感痰喘之肺胀,不可言传者是外感之实邪解后,而其虚实挟杂之证之需用变法、巧法也。中医治病用药如烹饪,老师只能授予大法,而病之千变万化如食客之各有所好,如何掌握好火候只是一方面,而食客之口味不同,与病患之病情不同一样。此也是中医无法模式化、格式化的主要原因。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3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6)
如近治郭姓女,58岁,淋巴细胞癌术后扩散,不得已先切除一肾,后又切胆,后又切除部份肝,三月前症状加重住进医院,给营养、蛋白类维持,数次下病危通知,日前只能服米汤经人介绍而求出诊。视其重病容,重度黄疸,重度面浮肢肿,胸腔有积液已抽取数次,不数日则又有积液。不能平卧,喘促、心悸。视其舌质赤如猪肝,有裂纹而无苔,脉搏沉弦紧数。诊毕告知此证虚弱已极,现重度黄疸,胸腔积液已抽取数次,病人之体如黄河断流一样,然其低洼处仍会有水坑存在,即是此理。病已至此,只有背水一战法,当先清其肝胆之热极,用增水行舟法方可。此证肝胆热极而体虚极,可从其舌之赤如猪肝辨出,而阴虚之极又可从舌光无苔可以辨出。故此证之水肿非实证之水肿也。阴虚内燥虚火致瘀积反致面浮肢肿,动则喘促心悸不能平卧则又为肺胀也。因此告知病家,此证前医只用治癌之药与其体虚极不符,惟应先滋其阴,清其肝胆瘀火,通瘀利水为治。师张先生鸡蛭茅根汤之意,加羚羊以清肝胆瘀火,葶苈子以强心利尿,生山药补肺脾之虚。服药一剂则肿胀大减,思进饮食,服至二剂,突发哮喘,医院给氧、止喘。以前也曾数次发作,但以此次为重。来询问有何良法。思之再三,此证攻之不可,补之不可,惟有张先生之一味薯蓣饮可用,嘱急用生山药120克,煮汁饮之,服后喘促即得缓解。三日后复诊,肿胀大消,仍黄疸,纳呆。然视其舌,则赤如猪肝者消失也。仍用上方,加人参6克、麦冬18克、山萸肉18克。并嘱生山药仍需服之。服药六剂后肿胀大消,已不需再行抽液。黄疸亦消之大半。生山药重用120克,《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之其详,然于何证可用之,则非一说即可领悟也。此即师承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理。临诊辨证时,其从四诊之望气色、望神,闻诊,特别是验舌,非亲临其境不能将四诊结合于一处,只凭言语文字很难表达此复杂重证之还原“现在进行时”的真实状态,而对每个案例做“精细入微、苦口婆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解,就如同古代中医师承教育,师傅“手把手”地传教自己的入室弟子一样。——不仅仅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医案,而是“全面还原”诊断的过程、细节、思考!乃至于犹疑、失误、反复!此则为师承教育,跟师临证之必要,若只看书本知识,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即是说学者不能身临其境,很难领会之意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 14:33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衡通中医之长与西医之长---李静中医内科学讲记片断(7)
江植成:
    我未遇老师前,只知对号入座,而且我是先学的西医,虽然对中医颇感兴趣,然只读教科书,只会用对号入座的方法。今观老师之论,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白中医之博大精深,非能如西医之格式化、模式化。明白张仲景博采众方,方著有《伤寒》《金匮要略》,成为中医之经典。明白叶天士为何要拜师十七位,以致有温病学说流伟后世。明白张锡纯衷中参西是顺应历史潮流之必然,明白老师之《名医师承讲记》、《师承张锡纯学堂》著述之良苦用心。师承张锡纯者,衷中参西也。衷中者,仍以中为本也。参西者,跟上时代之潮流也。张锡纯先生之宏论学生很难于现代中医教科书融会贯通,得老师讲解,明白如张锡纯之一代大医,亦是从探索、摸索、求索中过来的,明白了师承的必要性与自悟的必须性,明白了读好基础理论是入门,跟师临证是可领会老师之意,然变、巧虽有师教,还是要自已悟,非尽可言传的道理。老师之衡通法论即是从临证与诸前贤论中悟出,而病证变幻莫测,则需临诊之功方能运用自如。学无止境,老师之衡通法论即论证此理,论证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理。论证人体平衡则无病,失衡则病生,找出偏差,纠而正之方令衡之理。我明白了中医此理是难以格式化、模式化的道理。是以老师之衡通法论是为师承中医习医之捷径,明白此理,方明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之理。明白法无常法与法外之法之理,即是明白中医与西医不同之处,西医炎证可用抗菌素,然尚有不效需变换品种之理,明白中医需辨病名与不究于病名更需辨证之理,明白中医治病如用兵,用方如用将,组方如烹调,而能令食客曰口味恰到好处,即处方用药与病机息息相符之理。明白了西餐“名食”,如“肯德基”虽为名食,可以复制,但属西方食品,与西医一样,虽也有番茄酱、薯条,然与中国之满汉全席、川菜、湘菜、粤菜、淮扬菜之复杂工序不能相比,而如简单的虾米白菜汤尚有清汤煮之而清香无比之时,那是因为众人先饱食诸菜,口中极腻之时。然此清淡无比之虾米白菜汤恰如其分正好对了众食客此时之口味。故老师之衡通法论实亦为虾米白菜汤,老师曰为“馄饨汤”、“鸡尾酒”,又相当于东北名菜“东北乱炖”,也即相当于武学之无招胜有招。既无招何能复制?中医就是中医,中国菜就是中国菜,中国话就是中国话。西医就如英语、西餐。虽然也有能复制的如“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然那也只是如张仲景之“大陷胸汤”、“十枣汤”,非人人可以用得好的。而张锡纯先生之“活络效灵丹”、“镇肝熄风汤”则为诸多医者所运用,“滋阴清燥汤”、“荡胸汤”则为老师所活用,而且悟出兼备法、馄饨汤之“衡通法论”,并与张先生之衷中参西发扬光大之,是以张锡纯先生为仲景之功臣,老师则为张锡纯衷中参西之功臣也!

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5:41

与韩京军 海归医学博士对话
chingiskhan 11:22:24
李老师您好!很久没联系您了,身体好么?
老中医--李静 11:25:14
还好
老中医--李静 11:25:19
谢谢
chingiskhan 11:25:51
拜读您的文章,我胜读十念书,我准备从新学习中医理论.

老中医--李静 11:26:26
你是?
chingiskhan 11:26:47
我是韩京军
老中医--李静 11:27:04
现在按排的如何了?
chingiskhan 11:27:21
我已回家乡过年年后再回去
老中医--李静 11:27:31
有不通的地方尽管问
chingiskhan 11:27:42
谢谢
chingiskhan 11:27:59
已经大致协调年后上班.
老中医--李静 11:29:17
你如能将中西医汇通之,真的是如虎添冀也!
chingiskhan 11:30:22
我是从背药名,方子,开始呢? 还是切脉等诊断开始呢?
老中医--李静 11:30:35
我发给你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讲记吧,这是两本书了。你先看即知也。
chingiskhan 11:33:46
衡通医学研究论我看的如痴如醉
chingiskhan 11:34:23
简直就是把整个中医理论浓缩成经典

老中医--李静 11:34:25
我现在发给你,你自已再发你的邮箱不行吗?
老中医--李静 11:34:44
那是我用了七天写成的
chingiskhan 11:34:59
好吧

老中医--李静 11:35:32
你看一下能否打开
chingiskhan 11:35:44
令我顿时信心百增
老中医--李静 11:36:12
我讲的不是不要西医的了
chingiskhan 11:36:21


老中医--李静 11:36:25
只是衡通之,取长补短而已。

   文件“张锡纯师承学堂之一(中医基础理论与论断学讲记).rar”已经发送完毕

老中医--李静 11:36:40
后面的书中更多更详备
chingiskhan 11:36:43
所以更是难能可贵
老中医--李静 11:37:03
有时间上中医名家网看一下。
老中医--李静 11:37:26
我将与你对话写进:中医演义,我的自序中去了。
chingiskhan 11:37:54
真是不好意思

老中医--李静 11:37:59
是你那天的对话让我激发了写中医演义的念头的
老中医--李静 11:38:15
所以就来了个序
chingiskhan 11:39:25
不过对我真实吸引力很大
老中医--李静 11:40:02
我与你说了,比你级别高的博导照样拜中医为老师学中医的大有人在的.
老中医--李静 11:40:38
而且我的衡通理论是捷径,特别容易掌握的.
老中医--李静 11:40:52
一旦悟通,一通百通也!
chingiskhan 11:41:33
我到这里和大学同学们讨论医学觉得我比他们懂得不少,就和您相处了短暂时间收益非浅也.
老中医--李静 11:42:01
你与人手术是为治其标,然后用中医辨证治其本,岂不是天下无敌!
chingiskhan 11:43:19
将来有机会能在您手下学习,那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李静赠言    韩京军 医学博士

西医之长中医之长,中西结合互补短长。西医博士中医博施,衡通法论衷中参西。

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7:55

中医演义
中医演义

引子

公元2007年12月1日,中医名家网升级改版了!

中医名家网(www.zhongyimingjia.com)成立于2005年8月,由国内资深的中医药图书策划人、大众健康类图书主编刘观涛创立,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5大中医药论坛之一。“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临床心得;增进同行友谊、崇尚大医精诚”是中医名家网的核心价值观。
中医名家网将积极科学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医药知识、提供中医药保健诊疗咨询,增进大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对中医药的理解,并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的正确了解。

中医名家网积极倡导实名制注册,欢迎一切热爱中医药、信赖中医药的社会各界朋友积极参与。为了论坛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发表以下声明:
删贴声明
1、诋毁歪曲中医药文化与科学、蓄意灌水、滥发广告的帖子会被删除;
2、缺乏中医药标准的基础常识的诋毁性帖子,讨论中无理取闹的帖子会被删除;
3、超越学术讨论范畴、具有明显人身攻击、损人利己、相互攻讦的帖子会被删除;
4、重复乱发贴,严重恶意灌水、无病呻吟的帖子会被删除;
5、言之无物、空洞乏味、随意发的零字节主帖,与论坛主题不着边际的煽情文字等会被删除;
6、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质疑请本着辩证科学的态度加以具体解剖、探讨,虚无否定的帖子会被删除;
7、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帖子会被删除;
8、反动、淫秽、色情的帖子是被严令禁止的,一经发现,不仅会被删除帖子,而且会受到查封ID的处罚;
9、其他涉及政治、宗教、国际关系、民族政策等任何敏感话题的帖子也会被自动删除。
总之,删贴是为了凸显网友帖子的精华,保持论坛健康、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希望各位网友鼎力支持与合作。
如有违反,后果自负,中医名家网概不承担责任。

免责声明:
中医名家网致力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愿意与业界同仁一道,积极致力于宣传推广中医名家,发现和成就中医名家,倾力打造中医药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互动社区。

本站各类处方、验方、药方、临床诊疗、医案研究等信息仅供中医药业内人士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中医药爱好者、求医问药者请在中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求医问药者如需采用本站处方、验方、药方,以及专业人士的临床诊疗、医案研究等成果,请务必咨询当地的中医药医疗从业机构、中医师。如擅自使用,后果自负,中医名家网概不承担责任。

2年多来,中医名家网一直秉承“以书会友,成就新中医之路!”的发展宗旨,积极致力于在中医名家和权威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出版机构之间搭建快速通道,在中医名家和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产业、健康养生、文化及中医药爱好者之间搭建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

2007年11月15日,大爱恒信(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医名家网独家合作战略伙伴,揭开了中医名家网历史性发展的崭新篇章!中医名家网将与业界同仁一道,继续致力于宣传推广中医名家,发现和成就中医名家,倾力打造中医药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互动社区。
大爱恒信(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07年10月刚刚成立的创业型公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世界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广泛吸纳立志创业充满激情的青年精英是公司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公司主营业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及中医药科技信息服务、中医药人才交流。广泛承接针对中医药生态圈的企业策划、宣传推广、信息咨询、会议活动服务、广告代理服务等业务。
在各位书友的积极参与下,中医名家网(www.zhongyimingjia.com)“以书会友,成就新中医之路”的发展脉络日渐清晰。

从2年前的第1个注册会员,到现在突破8000个注册会员,再到即将到来的第10000个注册会员,无不体现了中医名家网的价值所在!特别值得骄傲的是,中医名家网的注册会员数量是在没有任何商业化市场推广活动的情况下,依托书友之间的口碑传播自然生长起来的。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医名家网将以怎样的新面貌迎接第10000个、第20000个、第30000个、......注册会员的闪亮登场?又将以怎样的新服务回馈老朋友,迎接新朋友?我们期待各位新老会员踊跃发表意见、建议。因为,中医名家网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为各位书友提供优质的服务内容,使中医名家网真正成为书友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临床心得,增进同行友谊、成就新中医的最佳交互平台。中医名家网将在近期广泛征集改版意见的基础上实施改版,改版的基本原则是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模块,以满足新注册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页面结构和视觉效果基本保持不变,以最大程度地适应老注册会员的使用习惯。

中医名家网:以书会友,成就新中医之路!“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临床心得;增进同行友谊、成就新中医。”

各位书友可以在中医名家网“出版互动”版块发帖、跟帖,也可以将意见和建议直接发送到活动专用邮箱:tcm2008@yahoo.cn

接下文......

[ 本帖最后由 张杰 于 2007-12-22 18:03 编辑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演义 中医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2 16:38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中医演义之------引子
2007-12-1 10:25 ,网站管理员发文:李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特约名老中医----李静简介。2007-12-1 17:10 ,大连刘海宝发文“浅读《名医师承讲记—中医临床家是如何炼成的》有感”,2007-12-5 11:16,郑莺莺中医爱好者发文:“医德医术皆有之——李静”。
在过去的日子里,李静老中医在中医名家网上发表:中医五方演绎论文33篇,12月1日后,短短十数日,李静医生又发:“回钱胜------衡而通之之法-------衡通阴虚阳虚,气血瘀滞兼有所偏之证”;大连朋友“答患3种病症,寻求治疗和食疗方法!”;“答刘晓东朋友 实证需攻攻其该攻 虚不可攻攻之无功”、答刘海宝“外伤引起的脑出血”、“答余健朋友求助李静老师!”、“答刘晓东朋友问胰腺癌”、“答苏茂华问:李静老师对减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答刘晓东问---顽固性失眠”、“答黄晓强先生之----请教李静先生,关节炎求治”、“答姚雪辉先生肺癌论治--李静”、“回陈潮生之-----请教李医生本人咽喉、鼻系统毛病的治疗”、“再答余健朋友之---再次求教李老师!”、“回名医救我”等近百篇论文贴,中医名家网李静官方论坛上“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临床心得;增进同行友谊、崇尚大医精诚”的氛围空前,得到诸多网友赞赏。
中医名家网李静官方论坛上,刘海宝发文:浅读《名医师承讲记—中医临床家是如何炼成的》有感。余健楚发文读刘海宝《名医师承讲记—中医临床家是如何炼成的》。2007-12-5 11:42李静老中医发文: “执着---------一位老中医对中医的情结”,郑莺莺跟贴“迷津需要高人来指点”。2007-12-10 20:11刘晓东发贴:“李静老师的网站办的好一文”说,在中医名家网站上,我以为只有李静老师的这个网站办的很好,他的这个网站重点突出了李静老师的学术思想,以李静老师的学术为中心,不象其他的论坛,已经背离了他网站的学术,都是别人的观点和思想,已经没有了本人的学术观点,我希望中医名家网站以论坛上的名医的学术为主,这样才不背经离道”。

2007-12-10 23:08 ,李静老中医发回席大章朋友一文,后被管理员列入精品贴。

2007-12-12 -15:06 ,李静医生发了一贴,回名医救我。

2007-12-12 23:32 ,大连医生刘海宝跟贴:李老师论之甚详,此病应为气血阴阳俱虚,脾胃为后天之本,衡通阴阳汤,衡通其气血,衡通其阴阳,衡通其心肝脾肺肾,衡通其先天后天。但此病当论持久战,非一朝一夕之事,药补食补并肩作战,可用阿胶,大枣,枸杞,核桃仁,黑芝麻,熬膏服(买东阿牌阿胶后面有详细说明)恐其碍脾,可用焦三仙,乌梅泡茶喝。

2007-12-19 14:06 ,蒋悟道中医研究者跟贴:我拟一方!此症显系脾肾阳虚,痰饮内蕴。治当以附子理中汤以培本,苓桂术甘汤以化饮。药用熟附子15克(先煎),人参15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磁石30克(先煎),甘草6克。建议为病友回帖应以简洁实用为上,这里并不是课堂授课,洋洋洒洒千言,实有卖弄之嫌!

2007-12-19 14:28 ,版主李洪波发贴:李静官方论坛的目的是介绍、宣传李静老师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交流、探讨李静老师的著作《名医师承讲记》、《张锡纯师承学堂》系列等著作,李静老师的师承弟子们发表自己的师承学习心得,整理发布李静医案,李静老师和弟子们与中医名家网各位网友交流临床经验和学术。围绕一位名医,营造一个传承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的师承教育网络平台。
欢迎各位网友来我们的论坛交流、探讨、学习!李静老师针对一个案例,详细讲解自己的临床经验,不仅是回答求医者,也是供众弟子和各位网友学习,何来卖弄之嫌?
这里是李静老师的官方论坛,请了解本论坛的目的,不可随意攻击!

2007-12-19 18:04网站管理员发文:欢迎大家就学术话题进行充分交流,切勿进行人身攻击!
中医名家网全新改版以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特别是中医名家网的特色板块-名医在线。李静官方论坛也是这一板块中内容较为丰富、互动较为活跃的栏目之一。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和各地的中医名家广泛联系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也欢迎和鼓励其他中医名家也能主动和我们联系,在提供了您的详细个人资料后,我们将为其开通专栏。
再次重申中医名家官方论坛的目的和宗旨:“致力于宣传推广中医名家,发现和成就中医名家。”
请大家在这里广泛交流诊疗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保持良好的论坛环境和氛围,切勿进行人身攻击!否则将受到减少论坛积分等处罚。
中医名家网    张杰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2 16:40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中医演义之------引子
2007-12-19 18:12 ,湖南医科大学郭成名中医师发文:温病兼吐血急求李静老师指点!

2007-12-19 18:57 ,李静老中医发文:“读蒋悟道中医研究者有感”,此文刚发,又见到郭成名之文,然李静老中医一眼即看出此案例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医案改头换面而成,慨江湖险恶,人心难测,若冒昧答之,岂不正好入其圈套,于是有感而发。2007-12-19 18:42 回郭成名---请君入瓮之计----温病兼吐血急求李静老师指点!

2007-12-18 20:12 ,余健朋友发文:“再次求教李老师
李老师非常感谢你!自从服了你开的方子三剂后!简直是神了!我现在胃也不痛也不胀了!吃药之后也不腹泄了!就像没的病一样轻松!现在唯一一点就是小便还有点黄!我现在又捡了三剂还在继续服用!借此我想在次请教一下李老师!以后我是继续服用原方吗?还是有所变化?”

2007-12-18 22:31赵其军古典中医研究者发文:“先生识病如炬,禅心通灵。先生艺德双馨,可喜可贺也!刘观涛及名家网慧眼识宝,众病家之福泽也。先生坐镇论坛,亲自为病家诊治,令人感佩!先生医德如高山流水也。然,先生年事以临60矣。当适时休息,保重身体,便是广大病家万福矣!

2007-12-19 16:41 ,李静老中医发文:“感谢赵先生,过誉了,实不敢当也!然如此呕心沥血者,仍为人攻击是为卖弄,唉,心痛也!为医难也!是该急流勇退了也!请赵先生与我联系.多多交流学术,网上诊病从此可休矣!”

2007-12-19 23:16 ,郑震华中医爱好者发文:“ 李师请留步(诸位若都不舍,请来联名挽留),我不是医生,我也有网上给人治病的经历。网上什么人都有,我也让人骗过。您现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何苦与小人计较。我没师承,这网站我以前来过没这么好,难得看到李师这样的明师,李师的胸怀我敬佩之至,还请留步。
心不近佛者不为医
术不近仙者不为医
欲成大医佛心为要”。

后诸位网友跟贴。

2007-12-21 10:52 ,版主李洪波将蒋悟道在中医名家网上的文章题目列出数篇,指出:这是蒋悟道网友在中医名家网发布的所有原创帖。由此可以看出蒋悟道网友对中医是非常热心的,也具备良好的中医功底、见识。
中医需要团结,学术交流需要多一些包容、虚心,少一些唯我独尊、言辞刻薄,无情攻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希望蒋悟道网友做一些反思,以良好的心态、精神面貌活跃在本论坛、本网。

2007-12-21 12:37 ,赵其军中医研究者发文:李版主不愧为版主!大度,有气魄,有远识,处事得当,能够容人,能够团结真正的朋友,能知道什么是不同的声音,能够分辨别什么是有意的捣糨糊,是个合格的版主。是个好版主。有中医名家网创始祖师坛主管理员刘观涛之风采!
    很好!向李版主这样的版主,越多越好!能有这样的好版主,本网站创始祖师刘观涛先生居功甚伟!

2007-12-21 15:31 ,蒋悟道中医研究者发文:“再驳李静!“答姚雪辉先生肺癌论治--李静”。

2007-12-21 15:31, 蒋悟道中医研究者又在“李静答乳腺癌求助”文后发贴:“三驳李静兼答乳癌求助者!”

2007-12-22 08:47 ,蒋悟道在刘海宝:“浅读《名医师承讲记—中医临床家是如何炼成的》有感”贴后发文:“反对个人崇拜!在这个版块只要有不同的声音,众弟子群起而攻之,网友只能爲李静歌功颂德,这样只能禁锢思想,不利于学术的提高和发展,是倒退!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质疑之声,希望李静及版主胸怀宽广,深刻反思!”。

2007-12-20 23:08 ,中医名家网成了吵架的网站
中医名家网应该是中医交流学术的网站,而不是吵架漫骂的网站,我现在明白,为什么除了李静老师在线为病人分析病情,为后学指点迷竞外,其他的名医为什么不在线为病人分析病情,因为凡有名医在线解难,就有人刁难,所以中医名家要以中医发展为主旨,不要变成吵架的网站。

2007-12-21 08:25 ,浙江宁波网友厚德载物发文:如果老师执意不再网上诊病,也请您常光顾论坛,剖析病例,传播临床经验,以造福后学。要不这“中医名家网”便真要寂寞许多了!

2007-12-21 18:58 ,刘晓东中医师发:“中医名家网最后的一片净土将失”一文:在中医名家网站上,除了李静老师为病人分析病情外,其他名医如李可,余国俊,刘力红,孔令谦,薛振声,金伟,谢庆良,张步桃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都没有做出答复,只有李静老师对病人的需求及时答复,认真分析,就这也惹来非议,中医名家网上,如果李静老师也同其他名医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中医名医网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也不复存在,那中医名家网也就名存实亡。”

2007-12-21 10:26,超级版主张杰发文:言之有理,请以身作则做个表率!
多谢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以交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书会友为宗旨,以身作则!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中医名家网越办越好!

2007-12-21 19:26 ,管理员发文:中医名家网近日已经全新改版,正在紧密联络各地的中医名家。
我们欢迎像李静这样的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中医名家来这里开设官方论坛,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网友能与中医名家们紧密联系。
同时,孔令谦先生也在努力为孔伯华医馆官方论坛辛勤耕耘着。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名家网将名家荟萃,为中医药界广大爱好者和人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医名家网,不仅属于名医,也同样属于所有中医爱好者,所有中医名家网网友!
以书会友,成就新中医之路,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临床心得,增进同行友谊,崇尚大医精诚!
这是中医名家网的宗旨,过去、现在、将来,forever!

接下文

[ 本帖最后由 张杰 于 2007-12-22 18:03 编辑 ]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2 16:4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中医演义之------引子
因此,李静老中医请大家先读古人之医家十要:
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 二通儒道,儒医世宝,道理贵明,群书当考。 三精脉理,宜分表里,指下既明,沉疴可起。 四识病原,生死敢言,医家至此,始至专门。 五知气运,以明岁序,补泻温凉,按时处治。 六明经络,认病不错,脏腑洞然,今之扁鹊。 七识药性,立方应病,不辩温凉,恐伤性命。 八会炮制,火候详细,太过不及,安危所系。 九莫嫉妒,因人好恶,天理昭然,速当悔悟。 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现在我们以中医名家网为平台,演绎现代中医、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病家的真实交流过程,围绕“中医”来“演义”吧!今以蒋悟道驳李静老中医为引子,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
第一回    评蒋悟道三驳李静之论论中医难现代中医尤难
待续
   
UID18334 帖子1240 精华15 积分1789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24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王新民@

甘肃定西建行

来自:中医爱好者
一星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3 12:05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您真伟大!
李老师,首先向您问好!
    我虽然不是一名中医大夫,但自从在中医名家网上看到您的介绍,又购买您著的《名医师承讲记》一书后,对您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您炉火纯清的医书暂且不说,但您高尚的人品足以让人感觉到您内心世界的伟大了,您真是一个活菩萨,让您所诊治的病人健康快乐地生活。
    另:你的新作《张锡纯师承学堂》何时出版,我们翘首以待,因为在《中医名家网》上没有出版的消息。一看您出的好书,看别的中医书籍索然乏味,我觉得他们的心态不正,只是出书而己,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对用药心得一概不谈,甚至有时写上不多的几味中药再加上等,让人觉得没啥意思,书是让全国各地的人看的,又不仅仅是出书人区域或您身边的人看的,眼光太短浅,说的不好他们也抡不了您的饭碗,天南海北这么大,又何以呢?像您这样的好书,不只是大夫看,中医爱好者也喜欢,我想,它必定是受人欢迎的医学畅销书。
    最后,祝李静老师有更多的佳期作问世,同时,也望您保重身体,以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解除他们的病痛折磨,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8:47

李静老师案例辨析--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证速愈验案
2007-12-30日,患者秦姓女,贵州人,31岁,在广东汕头工作,患继发性不孕证求医数年未果。她的亲友是中医名家网会员网友,在中医名家网上看到李静老师的风采,打电话让她来深圳求李静老师诊治。

主诉在大医院诊为抗精子抗体阳性,给予激素药,服后副作用极大,产生满月脸,食欲亢进,增胖而停药,停药后去查,抗精子抗体则又增高。

证状:月经后延五六日,经量偏多,色紫且有血块,经前乳胀腹胀。平日偶有头痛。舌淡紫,舌边有齿印,舌尖有细小红紫点,舌苔白薄腻略燥,脉搏弦,寸强尺弱。

西医辨病: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证。
中医辨证:继发性不孕证,气滞血瘀,无形之结。
治法:疏通气血,散瘀通结。

2008-1-25日,患者打来电话,诉说药尚有数日没有服完,但月经该来的没来,是什么问题会导致月经该来不来的呢?李静老师回说让她将药服完再来复诊。然而至12,30日,患者又来电话,说药服完,经仍未来,去医院检验,说是怀孕了,再三表示感谢云云。

请衡通医学研究学会圈子内诸位与诸同行、网友讨论,此证用的是何方?何以如此速效?一天后,公布李静老师处方。

和子 发表于 2008/5/2 18:49:53

跟师验证衡通法论,面神经炎速愈体会
跟师验证衡通法论,面神经炎速愈体会

面神经炎中医又称中风、中经络,口眼歪斜。2007。11月13日接诊张某,女14岁,来诊时其母诉今晨睡觉醒来左侧面部略有麻木,左眼闭合障碍,口角歪斜,左耳后有疼痛感,因此女仍在上学,恐与其学习有影响,询问有无速愈之法。
视此患者偏瘦,口角向右侧歪斜,左眼俭闭合不全不能露赤鼓腮,无头晕呕心等症.即诊断为面神经炎。嘱以中药针灸治疗。诊视其舌淡红,舌尖瘦小,舌中有裂纹,苔薄白滑,脉弦细紧数,思之此病病因是风,是因患者脉络空虚而风邪入里,入中经络而致气血闭阻,拟以祛风活血补气,牵正散加减。前屡治此类病例,每用此法,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牵正散愈之。而此证病者年纪偏小,病家又求速愈,且此证似虚非虚,似实非实,故而心中恍惚,乃求老师诊之。李静老师曰:脉弦者,气滞,风也!脉细者,血虚也!紧者,痛也!数者,热也!证属肝虚生风,风致燥,燥致火,火助风。肝主筋,藏血。血虚偏热且燥之体复受外感风燥之邪,外风引动内风而然。
治风首辨内风外风,真中风还是类中风。真中风者中经络也!左眼闭合障碍,口角歪斜,真中风,偏实也!左侧面部略有麻木, 左耳后有疼痛感者,乃血虚风热致燥之证也。此证患者有风证,然要问风何而来,不能见风治风,临证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牵正散药性偏温燥,只治其风,不养其血,与此证不符,是舍本求末也!
以衡通法论之,找出偏差,纠正偏差,偏差即病因也。此证属肝血虚且热燥本易动风之体,复受外之风燥之邪,是外风引动内风,本虚标实也。治当滋其阴,养其肝,柔其筋,通其络,熄风止痉,治以衡通养阴定风汤加减:
知母、桔梗、炙甘草各12克,白茅根、萸肉、生山药各30克,羚羊3克,生地24克,白芍、沙参、麦冬、阿胶各18克 三剂,水煎服。
针灸处以足阳明、手少阳经为主阳白,攒竹,迎香,太阳,地仓,承浆合谷,足三里。前期针以泻法,后期以平补平泻法。
服药一剂病人自诉麻木感大减,三日眼睛可以闭合。经治疗7天患者自己能鼓腮。视人中略有歪斜,嘱加针人中穴。此患者服衡通养阴定风汤六剂,诸证大减,针灸至12天治愈,后又巩固治疗3天。
曾泽林问:老师治疗面神经炎,当时您的思路是什么?为何不用牵正散加减?也为用定风止痉类药?
李静: 中医说的中风有内外之分,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真中风者,其人元气不虚,外邪中之。故愈之也速。类中风者,内中风也,也即是说肝风内动而致,中脏腑也。愈之也缓。临床见之,类中风者极多,真中风者为少。另还有破伤风之风,亦为外风,真中风也。
牵正散治内蓄痰浊,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之风,而此证是肝血虚内热偏燥易动风之体,复感外邪风燥之中经络证,所以不宜用牵正散。若用此方必耗其气阴,愈用愈燥,燥则风更胜也。未用诸类定风止痉药者,是血虚内热偏燥生风,养其血,滋其阴,润其燥,其风自消,血得养,筋得舒,血脉自通也。中医之精髓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有是证用是法,有是证用是方也.

曾泽林
                                                         2007.12.7日于深圳

和子 发表于 2008/5/6 12:31:03

平板模式关闭左右分栏 刘入甚 退出 短消息 会员 搜索 标签 我的 控制面板 帮助 论坛首页 返回网站首页 进入环球中医网 中医名家网 » 李静官方论坛 »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20 12››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收藏 订阅 推荐 打印 [分享]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
本主题由 李洪波 于 2008-2-4 23:16 提升
李静
(老中医李静)



头衔: 社区之星

积分: 1821

帖子: 1271

精华: 15

来自: 深圳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今日头条: 卫生部: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李静官方论坛]中医成药、医药成方、成药的前景让人担心 [李静官方论坛]求医--头怕风怕冷 [李静官方论坛]中医师承医案实录一 [李静官方论坛]谁来管一管中药质量!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6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中医教科书诊断学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详而且备,读者宜参看之。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故另立项目介绍。作者亦认为面色诊,舌诊为望诊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舌诊尤其重要,而且需要有正确的验看之法,需明初病验舌态,久病验舌质之理。故每于诊病之际,必数次验舌,力求验看准确。
      
            作为现代中医临床医家,我一直在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受近代名医张锡纯之启发,得益良多。临证先用中医传统四诊之望、闻、问、切来辨证。结合现代医学之辨病。望者,望其色也。望面色诊,望面部五官也。凡人五官,与人的五脏相对应。目为肝窍,鼻为肺窍,耳为肾窍,口为脾窍,舌为心窍。病在何官,即可知病在何脏也。且五色与五脏相对应,白属肺,赤属心,黑属肾,青属肝,黄属脾。五脏有病皆可表现于面部。面部多属阳明,左颧属肝,右颧属肺。面色如有不该出现的,可推想出脏腑之病是受何脏腑克制,即五行相克之理。如面白属肺金之本色,虽然有病出现面白是为顺,如面现赤色则为逆,赤色为心之本色。五行相克火克金是也。肝病面现青色是为肝之本色,如面现白色则逆,是金克木,肺侮肝是也。脾病面现黄色是为脾之本色,如面现青色则是为木克土。心病面呈红色是心之本色,如面现黑色则是水克火。肾病亦然,肾病面黑为肾之本色,面现黄色为土克水也。古代名医扁鹊见齐候,一望而知其病在腠理,腠理者,邪在肌表也;又五日,而知其病在血脉;又过了五日,而知其病在肠胃;又五日,而知其病已入髓。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张锡纯书中载有许多望诊断病的重症案例,读者宜细细领会。
      
            《医这衷中参西录》原文
            明李士材治鲁藩阳极似阴证,时方盛暑,寝门重闭,密设毡帷,身被貂被,而犹呼冷。士材往视之曰:“此热证也。古有冷水灌顶法,今姑通变用之”。乃以生石膏三斤,煎汤三碗,作三次服,一服去貂被,再服去毡帷,服至三次体蒸流汗,遂呼进粥,病若失矣。
            山东海丰近海之处有程子和,为黄河入海故道,海船恒停其处。清咸丰时有杨氏少妇,得奇疾,脊背肿热,杰身卧帐中,若有一缕着身,即热不能支。适有宜兴苏先生乖船赴北闱乡试,经过其处。其人精医术,延为诊视,断为阳毒,俾用大黄十斤,煎汤十斤,放量陆续饮之,尽剂而愈。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中医诊断学 李静 片断 舌诊

相关主题
全息汤导致严重腹泻
李静<张锡纯师承学堂>系列之<中医诊断学讲记>书中片断
李静《名医师承讲记》书评
研讨舌诊,跨入中医之门
更多相关主题
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7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2)
李静讲记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所载为古代名医望而知之诊治重病大病案例。此为医家临诊数十年之功矣!我于2005年诊治赖姓老者,其求诊治感冒发热,视其目光呆滞,知其脑充血甚重,告知需早早诊治,不然恐有脑血管意外之虞。奈患者不以为然,一月后脑出血住院,控制出血后,血压仍高,脑动脉硬化仍然如故,求诊与我,与其诊治二月始愈。临证如治感冒视其怕冷一看便知是恶寒,发热可结合体温计与现代医学之检验,比如血常规检验以辨其有无细菌感染。视其发热有无恶寒,恶寒重则不是风热感冒。风寒风热皆可有咽痛,所以须视其咽部有无红肿。无恶寒有咽红肿痛,则多为风热感冒也。风寒风热皆可有咳,然视其咳而有清稀痰是为风寒,痰黄稠粘是为风热。而恶寒发热不重,咳而痰少或无,咽痒而干痛者,则又为风燥感冒也。又有发热恶寒咳痰咽痛诸证不明显,惟有困倦无力者,是为伤湿感冒也。治感冒我的经验是验舌脉,每诊病人先视面色诊,然后看舌,诊后再看,仔细看,让病人伸出时自然些才能看准确。如伸出不自然易看成舌红紫,误认为热。初病验舌苔,久病验舌质。舌质淡苔白润滑者是为寒,舌质红紫苔黄或白腻干燥者是为热。舌质淡苔厚腻润滑者是为寒湿,苔腻而黄且干者是为湿热。舌质红紫苔薄或无苔光剥者是为阴虚内燥。脉紧为寒,脉数为热。其它的脉不至发大热也。高热而舌紫赤者必非一般感冒,则为邪热入里之寒温病也。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故而学辨证不难,难在从舍。或舍脉从舌,或舍舌从脉。如果舍从不慎,往往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比如恶寒发热看似易辨,实则难辨。中风、伤寒、温病、热病、湿病都可恶寒发热,这就要从其同异之间区别了。恶寒则中风、伤寒可见,热病可见,惟温病则恶寒少。但中风的恶寒热,伴有汗出;伤寒的恶寒发热,伴有无汗而喘;热病的恶寒发热,是汗出口渴,脉洪大。口干是热。但假热也有口干。要在其脉象洪大中辨其有力是真热,无力是假热;无力中有时有力是真热,有力中有时无力是假热。视其口唇干燥,再结合问诊,辨其饮多喜冷是真热,饮多恶冷是假热;喜热不多是假,喜冷不多也是假。望形态可辨出寒热。有但寒不热、但热不寒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的;有上寒下热、上热下寒的;有先寒后热、先热后寒的;有寒多热少、热多寒少的;有寒轻热重,热轻寒重的;有寒热往来、发作无常的;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

望诊为四诊之首,以舌的各部分候脏腑,这是目前研究生物全息律的课题之一,虽说法不一,但都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上,可结合舌质舌苔的诊察加以验证,但必四诊合参,综合判断,不可过于机械拘泥。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8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3)
望舌的内容
望舌内容可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望舌质又分为望神、色、形、态四方面。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质两方面。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其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薄白润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与舌质如同一体,干湿适中,不粘不腻等。总之,将舌质、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现综合起来,便是正常舌象。

1.望舌质

(1)      舌神:
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润和灵动方面。察舌神之法,关键在于辨荣枯。
荣者,荣润而有光彩,表现为舌的运动灵活,舌色红润,鲜明光泽、富有生气,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枯者,枯晦而无光彩,表现为舌的运动不灵,舌质干枯,晦暗无光,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可见舌神之有无,反映了脏腑、气血、津液之盛衰,关系到疾病预后的吉凶。

(2)      舌色:
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可分为淡白、淡红、红、绛、紫、青几种。除淡红色为正常舌色外,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① 淡红舌:舌色白里透红,不深不浅,淡红适中,此乃气血上荣之表现,说明心气充足,阳气布化,故为正常舌色。
② 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浅淡,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由于阳虚生化阴血的功能减退,推动血液运行之力亦减弱,以致血液不能营运于舌中,故舌色浅淡而白。所以此舌主虚寒或气血双亏。
③ 红舌:舌色鲜红,较淡红舌为深,称为红舌。因热盛致气血沸涌、舌体脉络充盈,则舌色鲜红,故主热证。可见于实证,或虚热证。
④ 绛舌:绛为深红色,较红舌颜色更深浓之舌。称为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为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为阴虚火旺。
⑤ 紫舌:紫舌总由血液运行不畅,瘀滞所致。故紫舌主病,不外寒热之分。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多表现为绛紫而干枯少津。寒凝血瘀或阳虚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湿润。
③ 青舌:舌色如皮肤暴露之“青筋”,全无红色,称为青舌,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由于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滞,故舌色发青。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

(3)      舌形:
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胀瘪、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变化。
① 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谓苍老舌。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
② 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其色娇嫩,其形多浮胖,称为娇嫩舌,多主虚证。
③ 胀大舌:分胖大和肿胀。舌体较正常舌大,甚至伸舌满口,或有齿痕,称胖大舌。舌体肿大,胀塞满口,不能缩回闭口,称肿胀舌,胖大舌。多因水饮痰湿阻滞所致。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致气血上壅,致舌体肿胀,多主热证或中毒病证。
④ 瘦薄:舌体瘦小枯薄者,称为瘦薄舌。总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所致。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⑤ 芒刺:舌面上有软刺(即舌乳头),是正常状态,若舌面软刺增大,高起如刺,摸之刺手,称为芒刺舌。多因邪热亢盛所致。芒刺越多,邪热愈甚。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可分辨热在内脏,如舌尖有芒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
③ 裂纹:舌面上有裂沟,而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称裂纹舌。多因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所致。故多主精血亏损。此外,健康人中大约有0。5%的人在舌面上有纵横向深沟,称先天性舌裂,其裂纹中多有舌苔覆盖,身体无其它不适,与裂纹舌不同。
① 齿痕:舌体边缘有牙齿压印的痕迹,故称齿痕舌。其成因多由脾虚不能过化水湿,以致温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所以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主脾虚或湿盛。

(4)      舌态:
指舌体运动时的状态。正常舌态是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病理舌态有强硬、疲软、舌纵、短缩、麻痹、颤动、歪斜、吐弄等。
1. 强硬: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着涩不清,称为强硬舌。多因热扰心神、舌无所主或高热伤阴、筋脉失养,或痰阻舌络所致。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等证。
2。痿软: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多因气血虚极,阴液失养筋脉所致。可见于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已极等证。
3. 舌纵:舌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回缩,称为舌纵。总由舌之肌肉经筋舒纵所致。可见于实热内盛,痰火扰心及气虚证。
4。短缩:舌体紧缩而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可因寒凝筋脉,舌收引挛缩;内阻痰湿,引动肝风,风邪挟痰,梗阻舌根;热盛伤津,筋脉拘挛;气血俱虚,舌体失于濡养温煦所致。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征候。
5. 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叫舌麻痹。多因营血不能上营于舌而致。若无故舌麻,时作时止,是心血虚;若舌麻而时发颤动,或有中风症状,是肝风内动之候。
6.颤动:舌体振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多因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或热极伤津而生风所致。可见于血虚生风及热极生风等证。
7。歪斜:伸舌偏斜一侧,舌体不正,称为歪斜舌。多因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所致,也有风中脏腑者,但总因一侧经络、经筋受阻,病侧舌肌弛缓,故向健侧偏斜。多见于中风证或中风先兆。
8. 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唇,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皆称为“弄舌”。二者合称为吐弄舌,皆因心、脾二经有热,灼伤津液,以致筋脉紧缩频频动摇。弄舌常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8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4)
2.望舌苔

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气上蒸所生,故胃气的盛衰,可从舌苦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病理舌苔的形成,一是胃气夹饮食积滞之浊气上升而生;一是邪气上升而形成。望舌苔,应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l)苔质;
苔质指舌苔的形质。包括舌苦的的厚薄、润燥、糙粘、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变化。
① 厚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凡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的为见底,即为薄苔。由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有病见之,多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较轻。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的为不见底,即是厚苔。多为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舌苔由厚变薄,多为正气来复,内郁之邪得以消散外达,病情由重转轻,病势退却的表现。
② 润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是润苔。表示津液未伤;若水液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为滑苔。是有湿有寒的反映,多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之证。若望之干枯。扪之无津,为燥苔,由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阴液不足,阳虚水不化津,燥气伤肺等证。舌苔由润变燥,多为燥邪伤津,或热甚耗津,表示病情加重;舌苦由燥变润,多为燥热渐退,津液渐复,说明病情好转。
③ 腐腻: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因体内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泛而成,常见于痰浊、食积,且有胃肠郁热之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不同腻状粘液,称为“腻苔”,多困脾失健运,湿浊内盛,阳气被阴邪所抑制而造成,多见于痰饮、湿浊内停等证。
④ 剥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若全部剥脱,不生新苔,光洁如镜,称镜面舌、光滑舌。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发之气所致。无论何色,皆属胃气将绝之危候。若舌苔剥脱不全,剥处光滑,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称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舌苔从有到无,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舌苔的增长或消退,都以逐渐转变为佳,倘使舌苔骤长骤退,多为病情暴变征象。
⑤ 有根苔与无根苔: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者是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若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称为无根苔,又叫假苔。有根苔表示病邪虽盛,但胃气未衰;无根苔表示胃气已衰。
总之,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盈亏;舌苔的腐腻,可知湿浊等情况;舌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知气阴的盛衰及病情的发展趋势等。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9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5)
(2)苔色:
苔色,即舌苔之颜色。一般分为白苔、黄苦和灰、黑四类及兼色变化,由于苔色与病邪性质有关。所以观察苔色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
(1)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由于外感邪气尚未传里,舌苔往往无明显变化,仍为正常之薄白苔。若舌淡苔白而湿润,常是里寒证或寒湿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舌上满布白苔,如白粉堆积,扪之不燥,为“积粉苔”是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温疫或内痈。再如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称“糙裂苔”,皆因湿病化热迅速,内热暴起,津液暴伤,苔尚未转黄而里热已炽,常见于温病或误服温补之药。
(2)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若苔薄淡黄,为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或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3)灰苔:灰苔即浅黑色。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温证。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可见外感热病,或阴虚火旺,常见于内伤染病。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4)黑苔:黑苔多由焦黄苔或灰苔发展而来,一般来讲,所主病证无论寒热,多属危重。
苔色越黑,病情越重。如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为热极津枯;苔黑而燥,一见于舌中者,是肠燥屎结,或胃将败坏之兆;见于舌根部,是下焦热甚;见于舌尖者,是心火自焚;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为阴寒内盛,水湿不化;苔黑而粘腻,为痰湿内阻。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19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6)
3.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变化过程,因此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时,还应同时分析舌质和舌苔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察舌质重在辨正气的虚实,当然也包括邪气的性质;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性质,当然也包括胃气之存亡。从二者的联系而言,必须合参才认识全面,无论二者单独变化还是同时变化,都应综合诊察。在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变化是一致的,其主病往往是各自主病的综合。如里实热证,多见舌红苔黄而干;里虚寒证多舌淡苔白而润。这是学习舌诊的执简驭繁的要领,但是也有二者变化不一致的时候,故更需四诊合参,综合评判。如苔白虽主寒主湿,但若红绛舌兼白干苔,则属燥热伤津,由于燥气化火迅速,苔色尚未转黄,便已入营;再如白厚积粉苔,亦主邪热炽盛,并不主寒;灰黑苔可属热证,亦可属寒证,须结合舌质润燥来辨。有时二者主病是矛盾的,但亦需合看。如红绛色白滑腻苔,在外感属营分有热,气分有湿;在内伤为阴虚火旺,又有痰浊食积。可见学习时可分别掌握,运用时必综合诊察。

望舌方法与注意事项

望舌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注意一些问题,兹分述如下:
1.伸舌姿势:望舌时要求患者把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口要尽量张开,伸舌要自然放松,毫不用力,舌面应平展舒张,舌尖自然垂向下唇。
2.顺序:望舌应循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看舌苔,后看舌质,按舌尖、舌边、舌中、舌根的顺序进行。
3.光线:望舌应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好,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要避开有色门窗和周围反光较强的有色物体,以免舌苔颜色产生假象。
4.饮食:饮食对舌象影响也很大;常使舌苔形、色发生变化。由于咀嚼食物反复磨擦,可使厚苔转薄;刚刚饮水,则使舌面湿润;过冷、过热的饮食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常使舌色改变。此外,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出现假象,称为“染苔”。这些都是因外界干扰导致的一时性虚假舌质或舌苔,与患者就诊时的病变并无直接联系,不能反应病变的本质。因此,临床遇到舌的苔质与病情不符,或舌苔突然发生变化时,应注意询问患者近期尤其是就诊前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服药等情况。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20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7)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张锡纯先生之与验舌似有不足,今则试论之。看舌之法,先看其有苔无苔,若舌红赤无苔,阴亏已极;舌两旁有苔,中心无苔,有似红沟,或地图舌,亦属阴亏。正常人舌苔为薄白苔。若苔厚则为胃有停滞,苔白则夹寒,黄则夹热,燥则为湿热并重;苔腻而板为邪滞未化,苔腻而腐则为邪滞渐化。苔腻如米粉堆积,为邪滞甚重。在外邪病证,苔白而干,可以用攻下法。然又须观其堆积之松紧。紧则为实,松则为虚,虚则用补药可退,实则用攻下之法可退。若舌苔焦色,属热所致。苔若全黑,火极似水,非下不可。然又必须审其燥与润,干燥生芒刺,热重无疑。若黑而润,又不烦渴者,反而属于火不归元。急宜用肉桂,附子回阳,若用寒凉药,则病人危也。
就舌之位而论,则舌尖为心之位,舌尖两侧为肺之位。舌之左侧为肝之位,右侧为胆之位,此从临床每可见肝病患者舌之左侧苔往往厚于右侧;而右侧苔若厚于左侧,则可知其胆囊有炎证是也。这种说法,一般用于内伤杂病。以三焦位置上下次序来分属诊舌部位,舌尖主上焦,舌中部主中焦,舌根部主下焦。这种分法多用于外感病变。舌中间属脾胃,舌中苔厚腻者则胃肠有湿热也。舌根属肾之位,若舌根后苔腻者,则为肾与下焦有积滞也。此为看舌苔之要点。
从舌质来说,舌乃心之苗,脾脉连舌本,肾脉夹舌本,肝脉绕舌本。舌本质红者,属阴虚内热;舌尖红,属心火。舌本质红肿或溃疡疼痛,属心脾积热。舌尖边有红色斑点者,为热瘀滞于内,若舌红且紫者,为热瘀滞之甚也。若暗紫斑点者,则又为瘀血之明征也。若舌边有暗青紫色或暗蓝色者,亦属瘀血。舌边有齿痕,是脾虚之证。舌体胖大亦为脾虚。舌瘐小者心血不足也。舌中有裂纹者,为肝气郁滞。裂纹越深。肝之郁滞越重。而且多为津亏液涸也。则舌之裂与土地之干旱而裂当亦相似。然则肝何至阴虚?肝气郁滞,气有余便是火也。肝有郁火则耗阴,久之则肝阴虚也。舌强属痰热。舌卷,属肝气欲绝。舌不能言,属于肾气不至。舌苔有变,是为病在腑,舌质若有变,是为病在脏也。
舌瘐而长者肝病,短而尖者心病,厚而大者脾病,圆而小者肺病,短阔而动,如起如伏者肾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从舌质上可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一般来说,虚证的舌质比较松,舌体薄或有凹陷,舌色淡,如是女性多为血崩出血过多或者为病程过长,大多见此种舌象;实证的舌体胀,舌质厚,舌色红,属于热。舌质以胀大充实为实,舌色以鲜红、深红为热,苔色以老黄为实,实热则常并见,虚寒亦常并见。如体松,质嫩,舌心有凹缝为虚。但临证亦有实寒合并的。阴虚偏热的,舌红嫩紫,苔薄或光无苔。实证的,舌体胀大满口,舌质充实,色红或深红;属于寒证的,舌体薄,舌质嫩、舌色淡。舌质干者津亏,润者正常。舌色多紫暗,望之如干,摸之则湿润;气虚津伤者,舌有薄白苔,看上去好象湿润,摸之则燥。舌质不论红、绛,或紫暗,或淡白,总以色泽荣润为好。不论有苔无苔,凡舌质枯萎不泽,都属内伤精血的重证。
舌边有齿印,当为脾虚。舌体胖大也属脾虚。地图舌者,多属阴虚内燥。舌中有裂纹者,多属肝气郁滞内燥。肝病患者,如从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则表示肝功能损坏严重。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心、肾疾病,常见红绛光剥舌。舌呈现青紫色者,都属血分有病,且多为瘀血证。还有,舌色如朱红柿,如去膜的猪腰,或如干缩的荔枝壳;其外层或洁白如雪花,或呆白如豆腐渣,或如嚼碎的饭粒,或起糜状小点,都是内脏枯萎,精气衰竭的严重证候。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2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8)
从舌苔来论,舌面上的苔是脾胃湿热上蒸而生,故有不少人说早晨刷牙时将舌态揩去,不时又生出即是此理。常人舌上有浮白或浮黄之薄苔一层,夏季则较为黄厚,但并非满布舌面与结实存在。舌苔白腻,多为脘中满闷,口淡无味,不思食。孕妇多见此舌。舌态黄白厚腻满布,或舌中灰黄,多为下焦湿热结滞。舌苔灰黑者,外感寒温证多属里热证或实证。苔黑而润则为阴寒证。女性热病最易生黑苔,是为瘀热互结。灰黑苔湿润者多寒,燥裂有纹刺者多热。抽烟的人如苔腻或起燥刺,则不一定是真热,但肺胃津伤内燥必然也。妇女见灰黑苔需考虑有瘀血。若舌色舌态如常,舌上有红紫斑点高出舌面者为瘀热,舌质淡惟有红斑点者即不可断为无热,必有瘀热于内。若紫暗斑点则为瘀血之明征。苔黑而舌体僵缩,语言不利,或身重不能转侧,不得眠者则属重危现象。
舌态无论黄白或灰黑,多数是实证,易治也。若舌质有变化,多为气血亏耗或瘀积的内伤病,甚则为内脏器质性病变。故有初病验舌态,久病验舌质之说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2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9)
近治李姓男,26岁,主要症状是舌苔白厚,大便粘,不成形,口干。前医诊断为:脾虚,湿热内滞,脉滑而缓。自诉病有五个月了,服了两个月的中药了(分别是三个医生开的,都是中药),近方为:陈皮2袋、苍术2袋、 厚朴3袋、 茯苓3袋、 白蔻3袋、 枳壳2袋、 炒薏米3袋、 车前子1袋、 菖蒲2袋、 葛根3袋、 甘草1袋,十四剂。
另一个处方:杏仁1袋、白蔻3袋、生苡仁3袋、苍术1袋、柴胡1袋、枳壳1袋、草果2袋、连翘1袋、厚朴3袋、槟榔1袋、黄岑1袋、半夏1袋、黄连2袋、瓜蒌3袋、茵陈2袋、甘草1袋。十四剂。共服二月,证状没有明显改善,大便仍然粘滞不成形。
视其舌紫,舌体胖大,舌之两侧有红斑点,舌边有齿痕,舌前部有裂纹三条。苔白厚腻。舌之两侧为肝之分野,有红斑即是肝胆有热,舌有裂纹即是阴虚,此二方为清热祛湿健脾类方药之平胃散与三仁汤类,不能说不对证,然脾为何虚?湿热为何郁滞?此证从其舌之两侧有红斑点大致可诊为肝胆湿热,肝气瘀滞久则至脾虚,五行相克之木克土,脾虚则湿热瘀滞愈甚而诸证成也。
处方:白茅根30克,生白芍20克,滑石布包煎30克,生山药50克,生内金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十剂。此方即张锡纯先生之滋阴清燥汤加白茅根、生内金。作者常用滋阴清燥汤治湿热内燥之发热腹泻,且每喜加用白茅根以增清热滋阴润燥之功,加生内金以健脾化滞。
二诊:自诉服十剂后大便已成形。视其舌右侧之红斑点已消,左侧仍有,苔腻减。舌左侧红斑者肝之郁火也。舌右侧消之速者,胆火易消,肝火则缓也。其脾虚即舌体胖大、舌边齿痕乃肝胆郁热久矣,非短期所能衡也。仍处上方,加羚羊角粉3克、蒲公英30克。十剂。并告知其舌体胖大,舌边之齿痕消则方为病全愈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2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10)
近治解姓女54岁,自述胸闷、心悸、胸痛彻背。每至天将明则每至憋闷至醒,再不能眠。至医院多次,检查均无异常来求中医诊治。视其舌紫,舌尖红紫斑点高出舌面极多,苔白腻,前部有多条深裂纹,诊其脉弦细。告知此证中医称为胸痹,相当于西医之心肌炎类病。乃湿热瘀滞,久则耗阴,导致气血瘀滞则胸闷、心悸、胸痛作也。西医未能查出问题者,湿热与气血瘀滞,以至阴亏内燥,此湿热虽为有形,然西医查不出是细菌、病毒来,心血管也未至梗塞。然中医曰上工治未病,岂能等到心血管梗塞再治不成!辨证属气血瘀滞湿热并重且内燥,并告知患者,舌有深裂纹者,内燥也,舌尖红斑点者,心火郁滞是也。苔白腻者湿也。证属气滞血瘀湿热并重以致内燥,则胸闷、心悸、胸痛诸证成也。愈期其舌尖红斑当消,舌前之裂纹当平是也。方用衡通陷胸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黄连6克、瓜蒌皮12克、瓜蒌仁打碎18克、半夏10克,六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此即衡通汤合小陷胸汤也。
二诊:上方服至三剂,胸闷胸痛即减,视其舌苔腻大减,舌尖红斑亦减,仍服上方,加生白芍30克,白茅根30克,桑枝30克。十二剂。
三诊:现诸证又减,仍有发作,然为时短暂即过,且闷痛亦大减。患者自述于其家中看自已之舌前部果有多条裂纹,自已看其家人舌面则无裂纹。现在看自已裂纹已变浅,舌尖之红斑已消许多,自觉证状已消去许多,心中颇感舒畅。自述当坚持服药至病全愈。并问为何自觉病情颇重,而至大医院花去了不少钱,西医为何查不出病来?而来求诊于中医则一看我的舌态即断出我是心脏有病,而且治之效也颇速。告知西医是规范化的,微观直观数据来判定的。你的病各项指标尚未达标,故还未能明确诊断也。中医是宏观辨证论治的,而且你的气滞、湿滞、热郁以至血瘀诸证,气与湿热均是西医检测不出来的,因均不是细菌、病毒、病原体故也。血瘀致相当程度时,即大的心血管梗塞时当可查出的。此即西医辨病的短处,病未至一定程度,即不能诊断明确。而中医之长处即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效不更方,黄连减为3克,上方续服十二剂。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09:2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诊断学讲记舌诊片断(11)
李姓女,53岁,自述胃胀腹胀数年,小腹胀尤甚,四肢畏寒。多次去医院均诊为胃炎、结肠炎。数年来屡治无效。视其舌暗淡紫,舌尖边有暗紫瘀斑高出舌面,舌下静脉青紫,苔白滑。诊其脉搏弦涩,辨证为气血瘀滞挟寒湿为患。其久治数年,均按照胃炎、结肠炎来诊治。未能取效者,未能辨出其瘀血为患也。此证辨其瘀血主要是从其舌暗淡紫,舌尖边有暗紫瘀斑高出舌面,舌下静脉青紫来辨证的,再加其舌苔白滑,四肢畏寒,当以通瘀通阳为治,处以衡通回阳汤: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桂枝10克、黑附片10克,生姜12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六剂。
二诊:自述脘腹胀满大减。视其舌之紫暗斑点亦减,效不更方,仍服上方六剂。

面部望诊主要还有察五官,因为五官是五脏的窗户,因此可从外测知内之五脏病变。先从目论之。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均可表现于目,而目与脑、肾、肝的关系最为密切。众皆知肝胆病可目黄。目得血则能视,眼睛近视则多为肝火阴虚,血液中热则目所需血因热而致燥,燥则所需之血不足故也。目得血则能视,远视则为阳气不足,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是也。人若脑、肾、肝精气充足,则目光炯炯,眼珠与巩膜黑白分明,视物当明察秋毫。人若老或内伤久病者,脑、肾、肝必精气衰弱,目少精光,眼睛呈苍浊色,目光亦昏花。凡目无精光者主肾虚,神经衰弱及妇人脏燥证日久不愈者多见之。如妇女大出血或内伤出血病人突然感觉目不明者为阳气脱。糖尿病人视物不清为津亏液竭,精气俱损所致。不论内伤、外感,目能识人者病轻,目不识人者病重。邪实证目不识人者可治,气血亏伤目不识人者难治也。瞳孔散大,内伤病属神气耗散,外感病属热盛。瞳孔缩小,是脑部血滞或脑髓枯耗和肝肾劳损。巩膜有赤丝,两颧潮红者为阴虚火旺。赤丝深红,满布巩膜为心肝两经实热,淡红为虚热,兼有头痛目痛为肝火上炎。巩膜现青色,为肝经郁热,淡青色为虚热。巩膜呈现蓝斑,为胃肠发酵。巩膜发黄为黄疸,主脾经湿热。眼泡肿,目睛黄为久咳嗽积热或虚热上冲。眼上睑有黑斑,眼眶凹陷,主肝脾有郁血。眼胞上下有黑晕多为血瘀或久有痰饮病。目珠露出,其人肝气必盛,肝阳多亢,性急心烦。两眼突出,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两目斜视,为肝热动风之渐进,进一步会出现四肢抽搐,妇人胎前病子痫先兆期多见此现象。戴眼,即两眼平均向上视,为邪热入脑,是热性重病危重期的表现。目睛深陷,面容黄瘐无华,为肝脾肾亏损之象,妇人多为久崩久漏。

鼻为肺之窍,亦为脾之部位。《金匮要略》有:“鼻头色青,腹中痛,色微黑,有水气。色青为痛,色黑为劳”。

和子 发表于 2008/5/6 12:32:52

李静乳癌论治
乳癌论治
李静按:乳腺癌又称乳癌,中医称为乳岩,为女性最常见之恶性肿瘤之一。又属外科四大绝症之一。初起宜消宜散,久则难收难敛。本病多因长期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所致。初病舒肝解郁,理气散结,常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栝蒌散,重则血府逐瘀汤,体未虚加小金丹、醒消丸、犀黄丸收功。然体虚者往往效不佳,且宜复发。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郁化火,热毒蕴结,乳癌局部溃破,翻花溃烂,邪盛正虚之时,不可攻邪,攻之愈虚,应以扶正为主,消补并用。化岩汤用于气血俱虚邪实类患者,需先补其虚,然后攻邪的患者较为适宜。其补气补血养正则积自除之法可取。临床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辨证论治,随症相宜。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阴虚者补其阴,湿热毒结甚者重清热解毒之品,瘀血坚甚加化瘀散结之品,配以精神疗法,必能取得较好疗效。故此方适用于气血俱虚偏于阳虚者较为适宜,多年来运用于临床颇为应手,但不必限于数剂即愈之说,实践证明,服药时间越长病情越能长期稳定,反之则易复发,阴虚内燥则非所宜。
    衡通法、衡通汤、衡通散、理冲汤、理冲散、衡通理冲汤、散者,通而令其衡之法也。乳腺癌者,毒积结之甚也!早期诊断手术切除之,是医学之进步也!术后用中医辨证论治纠正体内偏差即令其恢复平衡是也!疏通气血则气通血顺,气通血顺则积结自散,此即中医整体观念之精髓也!主服一年者,病非短期所致积聚之成癌也,故需论持久战方可也。
    癌症论治首先应辨各种癌症的脏腑病位;辨病邪的性质,分清痰结、湿聚、气阻、血瘀、热毒的不同,以及有否兼夹;辨标本虚实,分清虚实标本的主次;辨病程的阶段,明确患者处于早、中、晚期的不同,以选择适当的治法和估计预后。
    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合参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扶正需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结合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祛邪为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
    众所周知放、化疗是人与癌细胞同归于尽。然而西医只能如此,所以说西医是治病的,只是针对病来的。用放化疗法治癌细胞,不管你的正常细胞受了受不了,也管不了。控制只是暂时的。是饮鸠止渴也!因为放化疗既不能增强抵抗力,又不能治好病因,即为何产生此病,故只能导致全身气血功能的衰退。而尤其是气虚是无法检测出来的。然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无力运行,气滞、气结则可导致气血瘀滞,气血瘀滞则毒结愈甚是也。故应早用中医辨证施治。病重体差者,如果再用化疗药是为雪上加霜也。中医讲治病留人与留人治病。正虚邪盛必不可攻,当先留人后治病,即是说急需用大补气血之中药,结合西医之营养类,先保命后论治病。应当先试图与癌和平共处,等体质稍好,再论之是也。只依赖西医放疗化疗是在打消耗战,一旦体内能源耗竭,则回天无力矣!中医在改善体质方面,在控制癌细胞扩散方面,有着众皆周知的功效。然中西理念不同,西医只管科学地用放化疗法,科学地,机械地去治癌细胞,不去研究如何能于病人有利,有的病人全部是家财耗尽,人财两空。此与国人的素质不无关系。即便明知病已不可为,还有必要用大量的放化疗,是治病?还是治人。人是一个整体,不是一架机器,零件坏了,有的可以扔掉,有的可以更换,有的则是更换不了的。我如此感慨,是看此类病人痛心也。诚然,中医也不是万能的,治一个好一个的,所以古已有外科四大绝证,乳癌即是一绝也。我只是想唤醒国民意识罢了。多明白一点医理、病理、生理常识为要!何病该用西医,何病该用中医。何时该用中西医结合?何为中西医结合?病体不虚者,用西医放化疗感觉不到,病体虚者,用之即能立即改变人的命运的!只有体质好些,病情即癌细胞才会被抑制,是为养正则积自除,反之,则体质越差癌细胞越扩散快也!

按:此为李静师承张锡纯中医外科学讲记乳岩论治文中片断。

又:结者,瘀结也!然有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衡通散结汤、衡通止痛汤随证施治,与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皆可用之。有形之结,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肿瘤癌症也。无形之结之轻者,则痛经、附件炎、盆腔炎、宫颈肥大。?瘕、积聚有形之结之重者为卯巢囊肿、子宫肌瘤、肿瘤癌症是也。衡通散结汤、衡通止痛汤者,疏通气血与消散结聚之方药组方,虚者加参芪以助消结之药力,寒加桂附以温散之。无形之结轻者愈之速,无形之结之重者愈之也缓。有形之结之轻者治之得法愈之有望,有形之结重者治疗得法愈之也难,治疗不得法愈之无望是也!
注:此为中医妇科学讲记痛经一文中论结。

再: 结者,瘀结也!然有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此方治有形之结与无形之结皆可用之。无形之结,愈之也速。有形之结,脑梗塞、肿瘤癌症也。无形之结之轻者,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鸣、过敏感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癫狂痫,头风、诸神经痛是也。?瘕、积聚为有形之结之轻者为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淋巴结炎、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宫颈肥大、卯巢囊肿、子宫肌瘤。有形之结之重者,心肌梗塞、肝硬化、脾大、肿瘤癌症是也。衡通散结汤者,疏通气血与消散结聚之方药组方,虚者加参芪以助消结之药力,寒加桂附以温散之。脑癌即是有形之结之重者,曾治周姓女脑组织液梗阻死导致晕厥是为结之轻者。又曾治四川南充老者贲门癌亦为结之重者,而治湖南莫姓男之癫痫为无形之结之重者,过敏性荨麻疹、癫狂痫,头风、诸神经痛是为无形之结之轻者。无形之结轻者愈之速,无形之结之重者愈之也缓。有形之结之轻者治之得法愈之有望,有形之结重者治疗得法愈之也难,治疗不得法愈之无望是也!
李静
注:此为:回席大章朋友之文中之论结之有形与无形。

和子 发表于 2008/5/6 12:44:47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阴阳五行学说片断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基本上体现了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辨证法思想。中医名家,基本上都是精通此理的。周恩来总理曾经高度评价蒲辅周老师:“蒲老是高明的医生,又懂辨证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并成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内经》。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重视肌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相干”的观点,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诊断基础上形成了以“四诊”为诊察方法,以“八纲”为辩证纲领,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在疾病的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首先要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学习阴阳五行学说,首先要明白阴阳的概念及属性,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现代中医教材上较为详备,不再重复。故将张锡纯先生之论与作者之领会与临证心得体会论述之,读者尚需精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明白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之理为要。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所以说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论治的总纲。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扶阳法中医古即有此,中医历来有各家学说,不同的见解,故有不同的学术流派。然黄河九十九道湾,终究要归入大海。中医之论点也是此理。金元四大家各有千秋,然还不包括温病学说。其能流传后世即证明有其道理所在。《内经》云:阴平阳秘,阳生阴长。历代以扶阳法擅长的大有人在,如张景岳、赵献可、陈修园,近代的有祝味菊,吴佩衡。然诸名家皆非只用扶阳一法,唯是扶阳法是其所长而已。如张景岳虽擅用熟地,但并创有理阴煎等名方,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病人的表现亦不同。现代人阴虚者多,是确切的事情,张锡纯先生书中论为阳虚者百中二三,不论外感内伤均属如此。我在临证也曾遇到阳虚患者,也确如张先生所论,不过百中二三而已,且用温阳药,很快即会纠正之,扶阳药服久了即会变为阴虚,此即唯物辨证法也。反过来说,清热解毒药服久了也会变成阳虚的也不乏其人。所以不可拘泥,不可偏激,临床不可先存阴虚多,阳虚少之概念,一定要辨证然后论治,即便是感冒也要详加辨证,此即中医治病首辨阴阳之理。此即此泻南补北法常用之理。因人是一个整体,其一旦有所偏则病,如果阴阳平衡则病从何来?所以要辨其所偏,纠而正之使之归于平衡,方为中医之精要所在。正如岳美中老师所说,如果过于偏激,造成的后果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执死方死法以治活人,则为名医大家所不取也。
中医传统之四诊八纲辨证,先议病,后议法。有是病,用是法,有是证,用是药。寒则温之,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为常法。然还有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反治法。我常于复杂病证之用衡通法即是兼备之法,此即张先生所论永立不败之地之法也。我现在深圳行医,然来此不过数年,以前在北方行医数十年,也确如张先生所论,阴虚者多,阳虚者少。实则纯阴虚者也不多,纯阳虚者更少。此即有阴虚病人久服六味地黄丸,阴虚有火久服知柏地黄丸不效之理。为何?非止阴虚也。又为何?必有所偏,必有所兼证也!此即现代中医教科书上虽然分门别类甚为详细,实则临证处方颇为对证,然效果终不明显之理。即是说现代人由于种种原因,单纯之体质,单纯之阴虚、阳虚、单纯之湿证,热证不多,多为阴虚挟有气血瘀滞,湿热痰火挟有气血瘀滞者较多。故衡通法衡通诸汤辨证用之较为得心应手,虽有广络原野之嫌,然能治好病才是硬道理。即是说教科书只能教人以规矩,不能示人以巧之理。看似辨证入细,处方用药丝丝入扣,然而病人服后毫无效果,此即是未能从整体出发,用方药还是未能切中要害而已。当然,如能学到前人的水平,轻描淡写,四两拨千金之功夫,那将是医学最高之境界。然对初学者来说,多掌握一点兼备法,即是能先入门,然后再深造之捷径也。也即是说,用此衡通法,与临证辨其阴虚所偏,稍加滋阴之药即可通而使衡,阳虚有偏,用此衡通法,稍加温阳之药也可通之令衡。与阴阳两虚,或寒热夹杂者,用此衡通法即可通之使衡。常用衡通法,辨其所偏加药纠正之,一旦所偏得效,即用衡通原方即可。此屡试屡验之法,故敢论之与书,实则是中医之整体观念出发,即张先生所论诸逐瘀汤统治百病之论也。
张锡纯先生在书中论曰:“玉田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立活血逐瘀诸汤,按上中下部位,分消瘀血,统治百病,谓瘀血去而诸病自愈。其立言不无偏处,然其大旨则确有主见,是以用其方者,亦多效验”。我们在此理论上再用中医之传统理论,即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凡属气血瘀滞者,再加辨其所偏,纠而正之之法,即是张先生所论之统治百病矣!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贵在灵活运用也。众所周知武学之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此衡通法即是随证施治之法,即是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法。即不论其有何偏,我均用此法令其恢复平衡之法。气血瘀滞是为不通,用温药通之是为衡,用凉药通之亦为衡,用滋阴药于疏通气血之衡通汤中是增水行舟法,亦为求衡用通之法,然其因阴虚液涸无力使通而衡故需用此滋阴增液法,实则是为治一治二之法。用温阳药与衡通汤中同为若令衡而需通之法。用补气药则更令衡通药之力增强而正气不受损之法,况且用凉药治热之与疏通气血方中则不至凉药留中,温药治寒与疏通气血方中不至温燥伤阴。补益之药与疏通气血之衡通方中不至壅滞,衡通汤法加用补益之药与体虚之人不至耗其精气,实则亦为衡通大法也。此论此理张先生书中有之,读者需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之理。需明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之理。如此方为善读医书者,方为善读张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者。

和子 发表于 2008/5/6 12:58:42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
心病的特点,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神经官能症、预激综合征等有本病表现者,与中医方面,则心病之心悸、怔忡、真心痛、胸痹、不寐、多寐以及癫狂、痫病、疾呆、厥证等均可为心病范畴。

现代医学相关检查
心病病人应作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它可区分快速心律失常或是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判断I度、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预激综合症等。必要时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即动态心电图检测,亦是心律失常诊断的重要方法。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结功能,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重要意义。临床配合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等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然而,从中医角度上来说,心气虚是西医检测不出来的,心阴虚、心阳虚也是查不出来的,所以张锡纯先生才有西医能验出贫血,不能验出贫气之说。提出大气下陷论点,并创诸升陷汤,此论现在虽不为众多医家所重视,然作者认为张先生此功甚伟,书中大气下陷方中论之甚详。临证时与查不出病因之短气、乏力、胸闷、心悸均需思考是否气虚或大气下陷。因为心脏气血瘀滞程度不重时亦是查不出的。比如冠状动脉血管梗塞,一般等到查出来时即需要做搭桥手术了。而中医之长处即从中医之四诊辨证,从其舌、脉之异常即可看出,所以有上工治未病之说。中医名方炙甘草汤治心阴阳气血虚之心悸、头晕,服之心动缓者可速,心动速者可缓。还有不寐、多寐以及癫狂、痫病、疾呆、厥证等证西医也不是均能明显检测出来的。当然,现代医学检测病情明察秋毫,如能早期诊断明确,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岂不是更好,此实为中华医学之方向。中医之方向。
张先生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之医方编治心病方之定心汤、安魂汤,治痰饮方、治大气下陷方、药物编、治伤寒方、治温病方、治伤寒温病同用方及医论等论中皆有论及,强调心因热怔忡者,用定心汤可酌加生地数钱,若脉沉迟无力者,其怔忡多因胸中大气下陷。安魂汤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读者宜细读之。

[ 本帖最后由 李静 于 2008-1-17 14:55 编辑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李静 中医 脏象 学说 片断
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4:5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2)
李静讲记
张锡纯先生此论,首论心脏之生理及功能。又论心之病理。论心跳证有真假,临证需辨之。论及心病可累及诸脏多病,实为经验之谈。同时也提醒我们,临证时必须详加辨证,首先要辨其心自本病,还是心有病累及他脏,或是它脏病累及与心。此即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之理。先生从西医学角度上论心跳证也有真假,而真者分二种,一为心体自病,比如心房门户变大小窄阔之类,并提出治法方药,主用定心汤。并将方中乳香、没药各用为三钱,再加当归、丹参各三钱。一为心自不病,因身弱而累至心跳,当用治虚劳方治之。先生又指出假心跳即怔忡,并论有大气下陷之证,先生每于临证往往存此大气下陷之念,并与书中多次提及,谆谆告诫后人重视之,此亦张先生一大创见,于仲景学说及补中益气汤论治气虚理论又增一大气下陷论说,并创升陷诸汤。则先生此论其功伟矣!
曾有心脏病患者突发性地死亡,张先生曾论及有相当一部份是为大气下陷所致,医者宜细读先生书中大气下陷方中所论及之医案病例。临证遇脉搏涩滞无力,短气证状为主者,均当心内存一大气下陷之设想,详细辨证,如能从张先生大气下陷之论中领悟其精要,当是中医论治气虚用补中益气汤之一大发挥,且张先生论治气虚发热重用黄芪、知母之论屡试不爽,此即是内伤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之另一效方,先生每用黄芪,必加知母以济黄芪之热,则先生用药精、细、简、便、验,堪称医学之最高境界也,我辈当终生努力之。

江医生:张锡纯先生在数十年前即用中西理论论证心脏之生理、病理,并提出治法,创用定心汤与诸方论。而现代医学发展,又有心脏搭桥等科学手段。对于心的功能与病变,老师您的看法与观点是什么?张锡纯先生之定心汤与治心脏病诸方,还有老师之衡通汤用于心脏病的治疗,具体运用精要还请老师一并讲解为要。

李静:小江,你是先学西医的,西医又分内外科,你又是学内科的。中西医都承认心脏是主要的器官。而又有所不同。西医说心脏是全身循环的主要器官,其自身也需要血液供应。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是一套复杂的血管网系统,右冠状动脉是一条重要的分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可导致冠心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闭塞,还会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即心肌梗死,对患者有生命危险。实则是西医理论还是将人视作一架机器,将心脏作为机器的一个主要零件来对待的,所以才会有心脏冠状运脉梗死不通了,就另外接一条血管,名曰“心脏搭桥”。经常在临床上遇到心脏疾患患者,诉说大医院让其做心脏搭桥手术。有的说是手术费需要十多万承受不起,有的是能报销的才决定做的。且见过术后的人,烟洒不沾,小心翼翼,惟恐再出问题。我家乡有一多年好友,一直视如兄弟,近也被医院诊为冠心病,有过梗塞发作,医院主张做搭桥手术。我告知其做过手术搭桥后,形成梗塞的病因能否祛除?是不是还会出现梗塞,这条血管不通了,搭一座桥,另一个血管再不通了岂不是还需要再搭一座桥?如此你的心脏处岂不是建桥的基地了?前些年科学还没有如此先进,搭桥手术治心肌梗死无疑对人的心脏病是一种进步手段,然仍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心脏病患者被告知需用心脏搭桥手术,是不是有滥用手术之嫌,不得而知。我告知其服用中药活血化瘀药可以治疗心脏血管之瘀塞。但如果担心随时有危险,用搭桥手术之先进科学技术未尝不可,然最少可与手术治疗前、后服用中药活血化瘀药以解决心脏为什么产生血管堵塞之原因。即是说搭桥手术且不说手术中有何危险,即便无危险,其不能解决为何梗塞之道理是明白的。而且认为手术后,如果患者存活,则梗死的心肌会被纤维修复,形成疤痕,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既然不能解决陈旧性心肌梗死,则便是中医活血化瘀疗法之长处,此即是中西医各有所长的道理,中西医结合岂不是对病人有利,对医学是一大进步!我们的想法是好的,然国民素质与中医理念之教育来看,现代人远不如前人,课堂上有关中医之教育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年青人根本不知道中医是干什么的,岂不是可悲可叹之事矣?

[ 本帖最后由 李静 于 2008-1-17 14:56 编辑 ]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4:53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3)
而所谓“搭桥”手术,实际上是一种血管旁路手术,即在心脏上另外架一根血管,绕开冠状动脉狭窄的一段,使血液重新供应心肌,防止心肌的进一步缺血甚至坏死。它是目前治疗冠心病、防止出现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搭桥术对已坏死并形成纤维疤痕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无能为力的,一般地说,大范围心肌梗死的疤痕应在术中予以切除,小范围的心肌梗死疤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但也可能导致心功能的减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冠脉搭桥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访(复查心电图,了解有无新的缺血表现),并终身进行内科治疗,其中包括药物治疗。这样一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另一方面也能观察桥血管的通畅情况。此外,还应戒烟、控制高血压和增加营养,适当减轻体重和体力活动。
此说既然术后仍需终身进行内科治疗,为何不与术前用中医活血化瘀疏通气血法治其本?为何不与术后用中医活血化瘀疏通气血法,最少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如此中西结合岂不是对病人有利,岂不也是医学之进步!然中西之不同的理念,中医认为中西结合是对患者有利,与医学是进步,只是西医理念认为行不行得通的问题,实则是中西医学两种理念能否一致的问题。我想此当为医学之必然趋势,尤其对于中医来说,如果病人说,不做搭桥手术,出现心肌梗死怎么办?然西医做手术需病家签字,手术失败与医院无关,那是病人该死,因为西医是科学,科学地搭桥手术,必然有失败。试问在路上建桥还经常有出现事故的呢,何况在人的心脏上搭桥了。中医如果治心肌梗死,病人出现意外则不行,天下的理就是这样不公平。此也是我那位兄弟,作为极好的朋友,作为中医,我亦不敢保证其服中药治疗万无一失,如能像西医那样术前签字,手术失败与医院无关,那中医将会大胆地去与其诊治。故古人有病到垂危胆亦粗之说也。这也是现代中医遇此类病人只能尽心尽力诊治病人,为避免医疗纠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理。此与中医院规定发热病人用中药三天不退热即须上西药,而西医则无如此规定一样的道理。实际上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发热数日西医治疗不退热之证,每用中医辨证施治,很快治愈的不在少数。

[ 本帖最后由 李静 于 2008-1-17 14:56 编辑 ]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4:57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4)
而且我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多年,经验认为张先生之论心病治法,与“定心汤”、“活络效灵丹”治心之本病,用定心汤,乳香、没药、丹参皆加为三钱之论,悟出先生此论实乃治心体自病,若心房门户变大小窄阔之类,即心脏血管梗塞不通之类心体实质性病变可用之法。如心病之无实质性瘀血指征,则非乳香、没药之用武之地也。先生论心自不病,因身弱而累心致跳,当用治劳瘵诸方治之。此论实则为论治心脏功能性病变治法。即如炙甘草汤之可用于心之阴阳两虚之心悸、心率不齐诸证。有是证用是法,有是瘀滞则用乳香、没药。此即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是也。将先生宏论与现代中医,现代医学理论融会贯通之,是乃我辈中医之任也。先生论生乳香、没药之功用与药物篇与“活络效灵丹”方中甚详,读者当领悟此二药之功效,此二药一为治血中之气滞,一为治气中之血滞,二药合用有理气血瘀滞不通之功效,此与先生用“活络效灵丹”治诸病中可以悟出。然此二药有异味,久服每至败胃,故近代多有报道,有主张用桃仁、红花代替之,然桃仁、红花实不能代替之是也,观先生每用此二药治有形之癥瘕、积聚及疼痛量至各用五钱可知。既能治癥瘕、积聚,则心体本病之梗塞当能化之散之是也,畏其异味者,嘱加红砂糖护胃可也。此从张先生之“定心汤”乳香、没药各用一钱,而论治心体自病时则用至三钱,可知先生用此二药之功用,在于化体内有形之瘀滞。先生时代医学检测尚未有如此先进之科学方法,故先生未能指出认定此“定心汤”重用此二药能治心肌梗塞,先生只能认定此方药可治心体自病,如心房门户变大小窄阔之类。故我在临证用衡通法衡通汤时,与气血瘀滞之轻者每用衡通汤、散之原方,对瘀滞之重者,尤其认定其病为有形之瘀滞者,必加用乳香、没药,且必最少用至十克,而其有形之瘀滞如卯巢囊肿及各部位之肿瘤癌证,惟其体虚食少胃纳不佳者,先从小量开始,且每注意顾护其脾胃,体不虚胃纳佳者每重用之,以求佳效。此即张锡纯先生论治心病用“定心汤”与用乳香、没药之功矣!先生与乳香、没药发前人所未发,且用二药之不同病证用不同剂量和煎服主张生用,制散方用制去油之法,则为先生所独创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4:59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5)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论心病治法
心者,血脉循环之枢机也。心房一动则周身之脉一动,是以心机亢进,脉象即大而有力,或脉搏更甚数;心脏麻痹,脉象即细而无力,或脉搏更甚迟。是脉不得其平,大抵由心机亢进与心脏麻痹而来也。于以知心之病虽多端,实可分心机亢进、心脏麻痹为二大纲。今试先论心机亢进之病:有因外感之热炽盛于阳明胃府之中,上蒸心脏,致心机亢进者,其脉象洪而有力,或脉搏加数。可用大剂白虎汤以清其胃。或更兼肠有燥粪,大便不通者,酌用大、小承气汤以涤其肠,则热由下泻,心机之亢进者自得其平矣。有下焦阴分虚损,不能与上焦阳分相维系,其心中之君火恒至浮越妄动,以致心机亢进者,其人常苦眩晕,或头疼、目胀、耳鸣,其脉象上盛下虚,或摇摇无根,至数加数。宜治以加味左归饮。方用大熟地、大生地、生怀山药各六钱,甘枸杞、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净萸肉三钱,云苓片一钱。此壮水之源以制浮游之火,心机之亢者自归于和平矣。
有心体之阳素旺,其胃腑又积有实热,复上升以助之,以致心机亢进者,其人脉虽有力,而脉搏不数,五心恒作灼热。宜治以咸寒之品(《内经》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若朴硝、太阴玄精石及西药硫苦皆为对证之药(每服少许日服三次久久自愈)。盖心体属火,味之咸者属水,投以咸寒之品,是以寒胜热水胜火也。

李静讲记:
此论是将心之病分为心机亢进、心脏麻痹为二大纲。实则为实证与虚实并有之证两大纲要。实者为外感所致,有因外感之热炽盛于阳明胃府之中,上蒸心脏,致心机亢进者,其脉象洪而有力,或脉搏加数。可用大剂白虎汤以清其胃。此法考虑体虚可加人参,用大剂煎汤数次分服法。或更兼肠有燥粪,大便不通者,酌用大、小承气汤以涤其肠,则热由下泻,心机之亢进者自得其平矣。此法也可加用人参,以保万无一失。上盛下虚者用加味左归饮以滋肾水以制上之虚火。用咸寒之品,是以寒胜热水胜火,治用此法皆为正治法,实属衡通法,皆为纠偏求衡之法是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4:59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6)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人之元神藏于脑,人之识神发于心。识神者思虑之神也。人常思虑,其心必多热,以人之神明属阳,思虑多者,其神之阳常常由心发露,遂致心机因热亢进,其人恒多迷惑。其脉多现滑实之象,因其思虑所生之热恒与痰涎互相胶漆,是以其脉滑而有力也。可用大承气汤(厚朴宜少用),以清热降痰;再加赭石(生赭石两半轧细同煎)、甘遂(甘遂一钱研细调药汤中服)以助其清热降痰之力。药性虽近猛烈,实能稳建奇功,而屡试屡效也。

李静按:此论为治心病之痰火瘀滞之实证,常出现脑部证状者用之。可用于脑炎与精神病之偏体实证亦实者。先生论用大承气汤是为“釜底抽薪”之法,并主张厚朴用量宜小,恐其耗损阴液故也。

江医生:张先生此论为治痰热阻心之实证,然其方用大承气汤又加赭石、甘遂,实非有经验与胆识者不敢用之,老师的看法此病此法有无可代之法?可代之方药?

李静:此证张先生之论是张先生经验之谈,先生时代,先生之术,或可用之。然现代中医鲜有如此胆识者。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张先生此论未及述说,实则先生书中早有可代之法,可代之方,即荡胸汤是也。我意悟出可再加羚羊,或合用张先生之甘露清毒汤法。我在临证时屡遇此证,每师先生此法,用荡胸汤意,或用衡通汤合小陷胸汤,重用瓜蒌仁,加生赭石,稳妥且效佳。凡辨证舌紫红赤,舌尖有红紫斑高出舌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者皆是痰热有余之实证,则可用此衡通汤合小陷胸汤法。若舌红紫,舌尖有红紫斑,苔薄者,是为痰火偏重阴虚之证,可再合用张先生之滋阴清燥汤法。有是证用是法,有是证用是方,法无常法,法外之法是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0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7)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有心机亢进之甚者,其鼓血上行之力甚大,能使脑部之血管至于破裂,《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大厥也,亦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之险证也。推此证之原因,实由肝木之气过升,肺金之气又失于肃降,则金不制木,肝木之横姿遂上干心脏,以致心机亢进。若更兼冲气上冲,其脉象之弦硬有力更迥异乎寻常矣。当此证之初露朕兆时,必先脑中作疼,或间觉眩晕,或微觉半身不利,或肢体有麻木之处。宜思患预防,当治以清肺、镇肝、敛冲之剂,更重用引血下行之药辅之,连服十余剂或数十剂,其脉象渐变柔和,自无意外之患。向因此证方书无相当之治法,曾拟得建瓴汤一方,屡次用之皆效。即不能治之于预,其人忽然昏倒,须臾能自苏醒者,大抵脑中血管未甚破裂,急服此汤,皆可保其性命。连服数剂,其头之疼者可以全愈,即脑中血管不复充血,其从前少有破裂之处亦可自愈,而其肢体之痿废者亦可徐徐见效。此方原用铁锈水煎药,若刮取铁锈数钱,或多至两许,与药同煎服更佳。

李静按:此论为治现代之高血压、脑充血、脑血管硬化之证,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之证也。先生论此证之脉搏弦硬是经验之谈,医者宜领悟之。曾治一广东赖姓老年患者,视其目光呆滞,脉搏弦硬,告知其脑充血证甚明显,劝其早治。患者未听,一月后果脑血管意外住院,经抢救方止其脑出血,住院一月花费四万余元,后经我与其医治,视其目光仍呆滞,而脉搏则为弦硬而大,重按无力,则又为肝肾阴阳俱虚,气血瘀滞也。为其用衡通汤合滋补肝肾药二月始愈。

江医生:此赖姓病例我亲见之,老师用衡通汤与滋阴润燥,补益肝肾之方治愈。然现代人患此高血压病、脑充血、脑血管硬化证颇多,每以西药降压药维持血压不高,以测量血之高低来为标准,终不免出现脑血管意外之变。则此证之中医论点实为可贵,上工治未病,从其面部望诊与舌脉即可看出其病之预后,此即中医之长处。此证患者如能早用中医中药治其本,则不至脑出血意外之发生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8)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有非心机亢进而有若心机亢进者,怔忡之证是也。心之本体,原长发动以营运血脉,然无病之人初不觉其动也,惟患怔忡者则时觉心中跳动不安。盖人心中之神明原以心中之气血为凭根据,有时其气血过于虚损,致神明失其凭根据,虽心机之动照常,原分毫未尝亢进,而神明恒若不任其震撼者。此其脉象多微细,或脉搏兼数。宜用山萸肉、酸枣仁、怀山药诸药品以保合其气;龙眼肉、熟地黄、柏子仁诸药以滋养其血;更宜用生龙骨,牡蛎、朱砂(研细送服)诸药以镇安其神明。气分虚甚者可加人参,其血分虚而且热者可加生地黄。有因心体肿胀,或有瘀滞,其心房之门户变为窄小,血之出入致有激荡之力,而心遂因动者,此似心机亢进而亦非心机亢进也。其脉恒为涩象,或更兼迟。宜治以拙拟活络效灵丹加生怀山药、龙眼肉各一两,共煎汤服。或用节菖蒲三两,远志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红糖冲水送下,日服三次,久当自愈。因菖蒲善开心窍,远志善化瘀滞(因其含有稀盐酸),且二药并用实善调补心脏,而送以红糖水者,亦所以助其血脉流通也。

江医生:张先生论此证颇难辨别,既非心机亢进又似心机亢进,然此证是虚?是实?还是虚实与瘀滞兼而有之?此证治用老师之衡通汤法是否可行?具体运用的要点是什么?

李静:先生此论是为治虚中夹实之怔忡,然其有瘀滞则明也。临证视其虚多则需以滋养之药为主,疏通之药视其证灵活运用之。张先生既用活活效灵丹加山药、龙眼内以治之,触类旁通,则衡通汤当可用之,我的经验是易于掌握用药变化,即是以疏通气血之衡通汤为主方,虚加山药、山萸肉,气虚则参芪亦可加用之。瘀滞偏重者则疏通药重之,气血虚者则补益药可重用之,血虚偏热者生地可用30克,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贵在灵活运用也。具体要点是辨其舌脉。凡舌淡暗紫者为瘀,脉搏涩滞亦为瘀。舌紫红舌尖有红紫斑点高出舌面者是为瘀且热也。如结合四诊更可辨明。脉象多微细,或脉搏兼数者为气血两虚挟瘀,当用通补并用法是也。总以用药与病机相符为要。关键是要明白中医论心之病非止心脏之本体自病,而是心的功能与生理病理所表现的病机表现,此即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之大法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1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9)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至心脏麻痹之原因,亦有多端,治法亦因之各异。如伤寒、温病之白虎汤证,其脉皆洪大有力也,若不实时投以白虎汤,脉洪大有力之极,又可渐变为细小无力,此乃由心机亢进而转为心脏麻痹。病候至此,极为危险,宜急投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将方中人参加倍,煎汤一大碗,分数次温饮下,使药力相继不断,一日连服二剂,庶可挽回。盖外感之热,传入阳明,其热实脉虚者,原宜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是以伤寒汗吐下后用白虎汤时皆加人参)。然其脉非由实转虚也。至其脉由实转虚,是其心脏为热所伤而麻痹,已成坏证,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时宜将人参加倍,助其心脉之跳动,即可愈其心脏之麻痹也。有心脏本体之阳薄弱,更兼胃中积有寒饮,溢于膈上,凌逼心脏之阳,不能用事,其心脏渐欲麻痹,脉象异常微细,脉搏异常迟缓者,宜治以拙拟理饮汤,连服十余剂,寒饮消除净尽,心脏之阳自复其初,脉之微弱迟缓者亦自复其常矣。此证间有心中觉热、或周身发热、或耳鸣欲聋之种种响应象,须兼看理饮汤后所载治愈诸案,临证诊断,自无差误。

李静曰:此论为伤寒、温病体虚误治之变证也。其证脉搏虽洪大有力,但非真实证之脉搏也。误用白虎汤而致脉搏变为细小无力,是为由外感伤寒、温病之热邪伤及心脏而致心机亢进转为心脏麻痹,现代医学则为心衰是也。治用白虎加人参汤又将人参加倍,大剂煎汤分次饮下,还需一日二剂或可挽回之。此论张先生与书中多次提及,谆谆告诫用白虚汤虚者需加人参,且需大剂煎汤分次饮服之意,谓之永立不败之地之法,读者医者需领会之。又论心脏阳虚,更兼胃有寒饮之证,此论是为内伤之寒饮致心脏麻痹,其证为脉象异常微细,脉搏异常迟缓者,用理饮汤治其寒饮,心脏自复于常。寒饮所致之兼证治法,读者可参看先生书中理饮汤后验案,细心诊断,方不至误。先生此论说明心之病有外感、内伤之别,痰饮热邪之异,非只用强心补益气血之法所能通治,外感至心机亢进需分虚实寒热,内伤致心脏麻痹也需辨痰饮之寒热,非一方可统治之病,非一法所统治之证也。
曾治陈姓女感冒,自述心中自觉怦怦跳动,经医用消炎药输液数日未效,中医与归脾汤服后反增心跳,视其舌红紫尖红紫斑高出舌面,苔白腻而燥,脉弦且数,面则黄,消瘐。辨证当为湿热痰与气血瘀滞。西医用消炎类药不效来论,是消炎药只能清其湿热之炎证,未能疏通气血,此所以未能得效。又服归脾汤治其心脾两虚则与其证之湿热痰与气血瘀滞是关门逐寇,湿热痰反而无出路而使瘀滞更重,因此服数剂则证状反重,此为心脏麻痹与心机亢进并有之是也。辨证既为气血瘀滞,湿热痰结,故当用疏通气血,清热化痰法,故处方用衡通汤合小陷胸汤,服三剂则效,后减小陷胸汤量服,心悸怔忡证愈。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2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10)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
有心脏为传染之毒菌充塞以至于麻痹者,霍乱证之六脉皆闭者是也。治此证者,宜治其心脏之麻痹,更宜治其心脏之所以麻痹,则兴奋心脏之药,自当与扫除毒菌之药并用,如拙拟之急救回生丹、卫生防疫宝丹是也。此二方中用樟脑所升之冰片,是兴奋心脏以除其麻痹也。二方中皆有朱砂、薄荷冰,是扫除毒菌以治心脏之所以麻痹也。是以无论霍乱之因凉因热,投之皆可奏效也(急救回生丹药性微凉,以治因热之霍乱尤效;卫生防疫宝丹其性温,无论病因凉热用之皆有捷效)。
有心中神明不得宁静,有若失其凭根据,而常惊悸者,此其现象若与心脏麻痹相反,若投以西药麻醉之品,亦可取效于一时。而究其原因,实亦由心体虚弱所致,惟投以强心之剂,乃为根本之治法。当细审其脉,若数而兼滑者,当系心血虚而兼热,宜用龙眼肉、熟地黄诸药补其虚,生地黄、玄参诸药泻其热,再用生龙骨、牡蛎以保合其神明,镇靖其魂魄,其惊悸自除矣。其脉微弱无力者,当系心气虚而莫支,宜用参、术、诸药以补其气,兼用生地黄、玄参诸滋阴药以防其因补生热,更用酸枣仁、山萸肉以凝固其神明,收敛其气化,其治法与前条脉弱怔忡者大略相同。特脉弱怔忡者,心机之发动尤能照常,而此则发动力微,而心之本体又不时颤动,犹人之力小任重而身颤也,其心脏弱似较怔忡者尤甚矣。
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方用二陈汤加当归、菖蒲、远志,煎汤送服朱砂细末三分。有热者加玄参数钱,自能安枕稳睡而无惊悸矣。

李洪波:观张先生此论心病之治法,则非初学医者所能运用自如的,看您老临证每用用衡通汤法,随证加减论治,简捷扼要,还请老师教以捷径,您所常用之衡通法、衡通诸汤之治心病是如何具体运用的呢?

李静:我所主张用衡通法、衡通诸汤治心病,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论治要点是用衡通汤疏通气血为主,然后辨证施治,视其所偏,加药纠正之,实即以通求衡是也。曾有一西医同事田医生,请教其一同学之病,说在当地一直诊断是胃病,食少、乏力、睡眠不好,屡服胃病药数年,终不见效。据其证来判断,久病必有气血瘀滞。故告知其一直治胃不效者,治标也。气血瘀滞不能解决。要从整体观念考虑,必须治其气血瘀滞。气血得通,胃的问题才能解决。建议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一个月当有奇效。数日后田医生说,其同学说他又不是心脏病,此药是治心脏病的。我让田医生告知其该用疏通气血之法的道理,血府逐瘀汤并非只是治心脏病的方药,是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病都可用的方药,而且心脏如有气血瘀滞也是可以导致脾胃病的,此即中医有是病用是法,有是证用是方之理,不要被说明书上所说的病名约束,后服一月果然大效,方始信服。比如龟龄集,说明上是治阳虚的,包括阳萎早泄,而女性肾阳虚衰子宫虚寒不孕的病人服用同样有效。此即张先生之“理冲汤”载于治妇科病方中,而其治男子诸虚劳病证气血瘀滞病证同样有效的道理。能领悟此理,即可明白“理冲汤”治诸病,实则是兼备之法,兼备之方也。方后加减运用之法甚为详备,触类旁通,于无字句处读书是也。
如此论则血府逐瘀汤可治心脏自体本病之气血瘀滞证,与非心自病之功能性病,即气化不通导致其它脏腑之病证均可用之,关键要点是有是证方可用是法,有是证方可用是方。即此衡通法为治气血瘀滞所致诸证可用。临证需辨其气血瘀滞之指征,特别是西医诊断不明的病,更需多考虑此衡通法、衡通汤。衡通汤的应用要点是舌质淡暗或淡紫,舌尖边有瘀血斑是为应用指征。而且舌淡或淡紫者其病为轻,其舌质越紫暗,瘀斑越重则病也愈重。此即瘀轻者用衡通汤足可胜任,瘀重者则需加用乳香、没药,生水蛭等药之道理。用药总以与病机息息相符为宜。
即是说读张先生此论需明白先生论心自体之病与非心自体病之不同论治法,实则是中医辨证施治之法。我之用衡通法与初学者是一捷径,然如能辨证施治则其效当速是也。洪波你妈之心脏扩大与风湿病,我一直主用衡通散治之即是辨证认为其气血瘀滞非甚重者,故用衡通散即效也。用桂芍知母汤治其风湿进行期之诸般疼痛,也是认为其气血瘀滞未至有形之瘀滞甚重。即是说如瘀滞未重而用攻瘀过重之药,恐有耗气伤津之弊是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3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11)
江医生:老师用衡通汤、散、治心悸、怔忡患者,每收良效。衡通汤则为治胸痹与心脏诸证之主方。然心悸等证老师的辨证要点是什么?有何变通用法,炙甘草汤用于心悸的要点是什么?

李静:心悸证首辨虚实,次辨寒热。主方是衡通汤或散。病急则用汤,病缓则用散。心悸怔忡之阴阳气血两虚的主方是炙甘草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之定心汤治怔忡之心阴虚偏热者之主方。安魂汤为治气血两虚兼有痰饮之主方。升陷汤为治心悸怔忡之大气下陷之主方。如有虚中挟实,虚中挟热,虚中挟寒者,皆可用衡通汤,挟热再加温胆汤,实热合用黄连解毒汤,或金银花、蒲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类药。辨证要点是验舌脉。舌红苔黄或白腻者,湿热也。舌紫尖红斑点者瘀与热也,苔厚腻者,湿兼痰也。舌红紫薄光者阴虚也。舌淡或苔白润者,虚寒也。舌边有暗瘀斑者瘀血也。脉搏有力者实也,滑者痰气有余也。涩滞者,瘀血也。脉搏无力者虚也。衡通者,通之求衡是也。热加清热之黄连、黄芩类,寒加桂枝、附子类,气虚加人参、黄芪类,血虚加生地、阿胶类。肝虚加山萸肉,脾虚加生山药,心脾两虚加龙眼肉。有是病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随证施治,不可一见心悸则用炙甘草汤,也不可一听心悸,体弱即辨为心脾两虚。我的经验是用衡通法,衡通汤,求衡是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有痰则化之,虚多者多补少通,实多者多通少补。总以求衡为原则,此乃永立不败之地之法也。心悸之属虚者,用炙甘草汤为主,加用衡通汤之法,心悸之属虚中挟实者,用衡通汤合炙甘草汤之法。方药与病机息息相符,随证制宜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4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12)
炙甘草汤乃治心动悸脉结代之名方,早年初习医时,遇心悸患者,每以炙甘草汤治之,有效有不效者,甚则有服药后心慌加重者。后随阅历的增长,方悟其中之妙。其适应证为心悸,失眠,头晕之心阴心阳两虚,舌淡少苔,脉结或代者方为对证。但如是阴虚内热者,血瘀患者,痰火阻滞患者,当不可照方而用,须临证加减化裁,为为对证也。
名老中医岳美中曾说过,炙甘草汤中以炙甘草为名,当以炙甘草为主药,按现代用药计量当用12克方可有效。方中生地现代用量当为48克。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论炙甘草汤曰:“余用此方,无虑百数十次,未有不效者,其证以心动悸为主。若见脉结代,则其证为重,宜加重药量。否则,但觉头眩者为轻,投之更效。推其所以心动悸之理,血液不足故也。故其脉必细小异常。妇女患此证之甚者,且常影响及于经事......及服本汤,则心血渐足,动悸亦安,头眩除,经事调,虚汗止,脉象复,其功无穷。盖本方有七分阴药,三分阳药,阴药为体,阳药为用。生地至少当用六钱,桂枝至少也须钱半,方有效力。若疑生地为厚腻,桂枝为大热,因而不敢重用,斯不足与谈经方也。
又说:“按本汤证脉象数者居多,甚在百至以上,迟者较少,甚在六十至以下,服本汤之后,其数者将减缓,其缓者将增速,悉渐近于标准之数。盖过犹不及,本汤能削其过而益其不及,药力伟矣......”又曰:“按古方治病,在《伤寒》、《金匮》中,仲师原示人加减之法,而加减之药味,要不必出经方之外,如阴亏加人参而去芍药,腹痛加芍药而去黄芩,成例俱在,不可诬也。予用此方下利者去麻仁,大便不畅者重用麻仁,或竟加大黄,遇寒湿利则合用附子理中汤,于卧寐不安者,加枣仁朱砂,要不过随证用药,绝无异人之处。仲景之法,固当如此也”。
李静按:此论可为用炙甘草汤之大法,亦可为用经方之大法也,更可为医者临证用方之大法也。思之以前用此方治心动悸无怪有效有不效,乃阅历未到,功力未至也。后治心动悸,必详察其证,随证加减。此即前人云行医五十年,方知四十九年之非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学海无涯,环球中医下载站开通了!

李静

老中医李静

来自:深圳
社区之星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7 15:04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李静------中医基础理论讲记----脏象学说--心--片断(13)
学生李洪波:观老师治胸痹证有用桂芍知母汤而效的,有用桂芍知母疡合衡通汤而效的,有加用羚羊、桑枝、忍冬藤、丝瓜络方效的有用衡通汤合小陷胸汤取效的,有用衡通汤合滋阴清燥汤收功的,有只用衡通汤而收功的。其中的道理何在?
李静:此即中医辨证施治的精要所在。实亦中医有是证用是方之理,求衡之理也。用桂芍知母汤者,必为胸痹证之风寒湿热夹杂者。故需用之。加用衡通汤者,是为有气血瘀滞是也。用羚羊等是胸痹之偏热者,用衡通汤合小陷胸汤者,是辨证为气血瘀滞湿热痰之结胸也。用衡通汤合滋阴清燥汤者,是辨证属气血瘀滞且又阴虚且有燥热者。还有适于衡通温通汤、衡通回阳汤者。只用衡通汤者,是其病本气血瘀滞也。舌紫暗,边尖有瘀斑者,是为气血瘀滞之明证。舌红紫尖边有红紫斑点者,热瘀也。舌紫暗苔白腻或燥者,湿热也。舌质淡暗苔白润滑者,风寒湿也。舌红紫苔薄白腻或燥者,阴虚燥结也。此论与用伤寒经方之有麻黄汤证用麻黄汤,有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同一道理。衡通者。找出所偏,纠正之是也。正之者,或通、或散、或清、或泄、或温、或补、或滋其阴是也。衡通法即是以通求衡之法,实亦为兼备法是也。
李洪波:明白了,我妈的病即是一直用衡通散,既治其胸痹证之心脏扩大,又治其风湿痹证,而其风湿痹证先愈之,胸痹证则缓。老师治其骨刺即骨质增生又加皂刺即效,即是其证均为气血瘀滞,衡通法治气血瘀滞之不论何证,只要辨证是为气血瘀滞即可用之,视其所偏正之即可。即衡通汤是疏通气血,有瘀滞者可加散之之药,有热者加清热之药,需泄者加宣泄之品,虚寒者加温药,气血虚者加用补药,阴虚者加用滋阴之药。如此论点我感觉学之易懂易明,易掌握。您老此论实为学用中医之一大捷径也!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读书难,读医书尢难,读医书得真诠则难之又难。
   
UID18334 帖子1271 精华15 积分1821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在线时间75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11-1 最后登录2008-5-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祁春

火麒麟

单位:厦门 职称:火麒麟
二星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0 20:15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中药的剂量
中医的理论及疗效已经过数千年的临床洗礼,原理方法已囊括天人,吾辈后学只须辩症施药,而辨证的前提是脉诊的落实,脉诊无心得,立方便无从下手矣。今人思维繁杂,名利外扰实多,心难静,何得脉法焉?今之中医者,实古之抱脚方家,空谈经典的议论者而以。天人合一之法,须天人合一之德之人,除此别无所得也。
      首先,当今的用药剂量就无有定法原则,理论已定,法则已有。用药剂量就从古论两,中论钱,今论克。何以适之?唯每种药测定汤剂内的含量,临床实验效果,实乃庞大的工程也。古有理论巨著,用药原理,经方原则,今乃科学昌明时代,用西药提炼设备技术,测定中药有效剂量成分,其法易,其功伟!但凡活性物质不可死测,须按中国人的圆运动、整体观思维,方能从中获知其奥秘。当然,待科学发展到所有活性运动都可以精微测定,并能实际证明时,中医经络学说的经络运动、中药活性成分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一切自然明了。
      当今以西方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发展方向,是从物质分化繁杂的单一质量开始的;而中国,世界上同种族人口最多,古文明最悠久的国家,代表东方的思维,是从最原始,最朴素的天人整体观方向出发的。虽然出发点不同,方向却是相对的,最终的结合点是双方都会明白原来彼此的发展结果是一致的。
    西方思维是生活在物质现实的世界里,东方思维是生活在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世界里的。虽然目前观念不同,发展到最后,结果是一致的:西方代表从单一质量研究,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终于明白他们要寻求的结果在东方代表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里;东方代表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出发,同时也明白整体是从单一运动变化而来的,只是不能全部证明清楚,于是逐一研究,后来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终于明白他们要寻求的结果还是在自己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里。实在是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上善若水,燃烧激情,行胜于说...

聚散离合非本意,时间改变一切......

UID24977 帖子73 精华0 积分96 阅读权限20 性别男 在线时间23 小时 注册时间2008-2-15 最后登录2008-5-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回复 TOP
环球中医网上线试运行,欢迎访问!

祁春

火麒麟

单位:厦门 职称:火麒麟
二星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0 20:15只看该作者
精品图书天天送,百万网友最喜爱中医药类、大众健康类图书有奖互动评选活动进行中!
中药的剂量
中医的理论及疗效已经过数千年的临床洗礼,原理方法已囊括天人,吾辈后学只须辩症施药,而辨证的前提是脉诊的落实,脉诊无心得,立方便无从下手矣。今人思维繁杂,名利外扰实多,心难静,何得脉法焉?今之中医者,实古之抱脚方家,空谈经典的议论者而以。天人合一之法,须天人合一之德之人,除此别无所得也。
      首先,当今的用药剂量就无有定法原则,理论已定,法则已有。用药剂量就从古论两,中论钱,今论克。何以适之?唯每种药测定汤剂内的含量,临床实验效果,实乃庞大的工程也。古有理论巨著,用药原理,经方原则,今乃科学昌明时代,用西药提炼设备技术,测定中药有效剂量成分,其法易,其功伟!但凡活性物质不可死测,须按中国人的圆运动、整体观思维,方能从中获知其奥秘。当然,待科学发展到所有活性运动都可以精微测定,并能实际证明时,中医经络学说的经络运动、中药活性成分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一切自然明了。
      当今以西方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发展方向,是从物质分化繁杂的单一质量开始的;而中国,世界上同种族人口最多,古文明最悠久的国家,代表东方的思维,是从最原始,最朴素的天人整体观方向出发的。虽然出发点不同,方向却是相对的,最终的结合点是双方都会明白原来彼此的发展结果是一致的。
    西方思维是生活在物质现实的世界里,东方思维是生活在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世界里的。虽然目前观念不同,发展到最后,结果是一致的:西方代表从单一质量研究,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终于明白他们要寻求的结果在东方代表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里;东方代表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出发,同时也明白整体是从单一运动变化而来的,只是不能全部证明清楚,于是逐一研究,后来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终于明白他们要寻求的结果还是在自己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里。实在是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师承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