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验证衡通法论,面神经炎速愈体会
跟师验证衡通法论,面神经炎速愈体会
面神经炎中医又称中风、中经络,口眼歪斜。2007。11月13日接诊张某,女14岁,来诊时其母诉今晨睡觉醒来左侧面部略有麻木,左眼闭合障碍,口角歪斜,左耳后有疼痛感,因此女仍在上学,恐与其学习有影响,询问有无速愈之法。
视此患者偏瘦,口角向右侧歪斜,左眼俭闭合不全不能露赤鼓腮,无头晕呕心等症.即诊断为面神经炎。嘱以中药针灸治疗。诊视其舌淡红,舌尖瘦小,舌中有裂纹,苔薄白滑,脉弦细紧数,思之此病病因是风,是因患者脉络空虚而风邪入里,入中经络而致气血闭阻,拟以祛风活血补气,牵正散加减。前屡治此类病例,每用此法,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牵正散愈之。而此证病者年纪偏小,病家又求速愈,且此证似虚非虚,似实非实,故而心中恍惚,乃求老师诊之。李静老师曰:脉弦者,气滞,风也!脉细者,血虚也!紧者,痛也!数者,热也!证属肝虚生风,风致燥,燥致火,火助风。肝主筋,藏血。血虚偏热且燥之体复受外感风燥之邪,外风引动内风而然。
治风首辨内风外风,真中风还是类中风。真中风者中经络也!左眼闭合障碍,口角歪斜,真中风,偏实也!左侧面部略有麻木, 左耳后有疼痛感者,乃血虚风热致燥之证也。此证患者有风证,然要问风何而来,不能见风治风,临证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牵正散药性偏温燥,只治其风,不养其血,与此证不符,是舍本求末也!
以衡通法论之,找出偏差,纠正偏差,偏差即病因也。此证属肝血虚且热燥本易动风之体,复受外之风燥之邪,是外风引动内风,本虚标实也。治当滋其阴,养其肝,柔其筋,通其络,熄风止痉,治以衡通养阴定风汤加减:
知母、桔梗、炙甘草各12克,白茅根、萸肉、生山药各30克,羚羊3克,生地24克,白芍、沙参、麦冬、阿胶各18克 三剂,水煎服。
针灸处以足阳明、手少阳经为主阳白,攒竹,迎香,太阳,地仓,承浆合谷,足三里。前期针以泻法,后期以平补平泻法。
服药一剂病人自诉麻木感大减,三日眼睛可以闭合。经治疗7天患者自己能鼓腮。视人中略有歪斜,嘱加针人中穴。此患者服衡通养阴定风汤六剂,诸证大减,针灸至12天治愈,后又巩固治疗3天。
曾泽林问:老师治疗面神经炎,当时您的思路是什么?为何不用牵正散加减?也为用定风止痉类药?
李静: 中医说的中风有内外之分,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真中风者,其人元气不虚,外邪中之。故愈之也速。类中风者,内中风也,也即是说肝风内动而致,中脏腑也。愈之也缓。临床见之,类中风者极多,真中风者为少。另还有破伤风之风,亦为外风,真中风也。
牵正散治内蓄痰浊,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之风,而此证是肝血虚内热偏燥易动风之体,复感外邪风燥之中经络证,所以不宜用牵正散。若用此方必耗其气阴,愈用愈燥,燥则风更胜也。未用诸类定风止痉药者,是血虚内热偏燥生风,养其血,滋其阴,润其燥,其风自消,血得养,筋得舒,血脉自通也。中医之精髓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有是证用是法,有是证用是方也.
曾泽林
2007.12.7日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