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1:38:18

发背

痈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统称「发背」,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系火毒 内蕴所致。分阴证和阳证两类,阳证又叫「发背痈」或叫「背痈」。阴证又叫「发背疽」。 阳证多因感受六淫所引发,起初有一、二个疮头,数天后迅速高肿,大如 手掌,甚如碗口,红肿剧痛,伴有高热,烦渴,脉洪数等。阴证多因七情内伤,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毒郁积而成。初起疮头如粟,根盘散漫, 不甚高肿,色不红活,疼痛稍轻,伴有烦闷,口渴,便秘,尿赤,脉细无力等。数天后疮头甚多,上有脓点,形如莲蓬,故又称「莲蓬发」,或称 「蜂窝疽」。

疮头脓稠难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溃头成片,脓腐渐出,很久才能收口。本病由于所发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发于上部 的名「上发背」,又叫「脾肚发」;发于中部的名「中发背」,又叫「对心发」;发于下部的名「下发背」,又呻「对脐发」。

颈痈       

指发于颈的两侧,包括颔下,耳下,颏下等部位的痈证。多由风热,流毒 或风湿挟痰等壅结少阳、阳明经络,或因乳蛾,口疳,龋牙,头面疮结而诱发,多见于小儿。其症初起发热恶寒,颈项强痛,逐渐红肿高起,四、 五天后皮色渐红,肿痛加剧,即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腋痈       

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痈」,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 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疼痛较轻,仅 有微红,很久才化脓溃破的,称为「腋疽」,又叫「米疽」,属阴症。多因肝脾二经气滞血郁所致。

乳痈       

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 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毒;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多发于 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结胀痛,焮热,伴有恶寒壮热,一周成形,十日左右成脓,若不切开能向外自溃,脓尽收口,少数会形成化脓性瘘管,称 为「乳漏」。古代医家把产后哺乳期患乳痈的称「外吹乳痈」,怀孕期患乳痈的称「内吹乳痈」。内吹乳痈比外次乳痈难消,成脓亦慢,溃后常至 产后才能收口。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1:40:17

乳发

指乳房或胸肌之内易于腐烂坏死的化脓性感染。男女均可发病,多由胃腑 湿火相凝而致。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焮热漫肿,并有较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烂;妇女常乳房遍溃 ,囊隔损伤(多变性)。如久不收口,则易成「乳漏」。

乳疽       

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系由于肝气胃热蕴结而成。主要症状 为乳房结块,坚硬微痛,皮色不变,肿块渐渐增大,成脓较慢,化脓时有恶寒发热,溃后流出黄色脓液,溃孔较深。

乳吹       

乳痈的别名。分内吹和外吹两种。前人认为内吹是怀孕期妇女胎气旺,热 邪郁蒸所致;外吹则由于婴儿吮乳时咬伤乳头,或含乳而睡,口鼻气外吹乳头引起。这种名称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内吹,外吹均属细菌感染。但古 代医家用此以区别乳痈发生在产前,产后的不同,故仍予记述。参见「乳痈」条。

乳漏       

又叫「乳瘘」。即生长于乳房或乳晕部的漏管。由于乳痈,乳发等疾病调治失当,疮口经久不愈而致。患部时流清水,或杂有败絮样物,疮口常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如疮口在乳晕部者多见乳头内缩,脓液臭秽,兼有豆 腐渣样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后亦容易复发。

乳头破碎       

又称为「乳头风」。指乳头,及乳头部皮肤浸淫,湿烂破裂的病症。 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湿热蕴结而成。其症乳头破碎,裂开,疼痛剧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痂,容易继发外吹乳痈。哺乳期不 易治愈,往往须待断乳后方能痊愈。

腹皮痈       

痈生于腹壁部,不论上下左右,统称为「腹皮痈」,但生于脐部者,则称「脐痈」。多因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凝滞而成;也可因脐孔患湿疹搔破后继发感染所致。若溃出脓水稠而无臭味的,易于收敛;如果脓水臭秽 ,并夹有粉状物质者,容易形成「脐漏」,较难收口。

肝痈       

痈生于肝脏的称为「肝痈」。本病多因肝郁化火,肝胆不和或膏粱厚味, 湿热虫积,壅结于肝;也有因闪挫跌仆等外伤而致血络瘀阻郁结而成。初起有右侧胁肋隐痛,并逐渐加剧,甚至不能向右侧卧,影响呼吸。起病急 慢不定,常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因痰火而成的则起病较缓,大多无全身症状,脉弦滑;由瘀血而成的,则疼痛较甚,无寒热,脉多弦涩。以 后肝脏逐渐肿大,腹满挛急,患者明显消瘦,最后肝脏局部化脓而变软,如不及时治疗,则脓肿溃破,脓呈咖啡色而带臭秽,或并发咳吐脓血,或 并发剧烈腹痛,下痢脓血及虚脱等证,都是病重的表现。本病类于现代医学的肝脓疡。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1:59:37

肠痈

前人把「大肠痈」和「小肠痈」统称为「肠痈」。多由湿热,气滞,血瘀 等留注肠中,气血郁阻所致。大肠痈相当于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急痛,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并可有寒热,自汗,恶心等症状。有的患者因 右下腹剧痛,右腿屈曲,难以伸直,故又名「缩脚肠痈」;有的局部溃脓穿破,形成包块,则腹痛增剧,腹皮挛急,患者常有高热,脉洪大而数, 右下腹能摸到包块,是为阑尾脓肿。如向外溃破,可引起腹膜炎。小肠痈常见少腹击急,脐下关元穴附近胀痛拒按,小便濇滞或频数短赤。有的患 者可见左下肢屈曲,直伸则小腹部疼痛加重,并有寒热,自汗等症状,临床较大肠痈为少见。此外,肠痈如向腹壁脐部溃穿者,叫「盘肠痈」。

悬痈        

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又名「海底痈」。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 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指生于上颚部位的痈,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 发寒热。多因风热内结,胃火上升所致。

子痈       

指生于睪丸部位的痈,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凝血滞所 致。起病急骤,一侧阴囊肿大灼热,皮肤紧张光亮,疼痛剧烈,睪丸肿硬,溃破后流出黄稠脓液,收口较快。慢性者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 发。睪丸渐渐肿大,并形成硬结,其疼痛较轻微,阴囊不红不热,常经数月以至一、二年后,才形成脓肿,溃后流出稀脓,有时可形成瘘管,缠绵 难愈。

囊痈       

指生于阴囊的痈,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温热下注,外湿内侵蕴酿成毒而致,其症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一侧或两侧红肿热痛,但睪丸不肿大,此点可与「子痈」鉴别。如热痛布止则可消散, 如不消退则成脓。

委中痈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毒」。因肝胆积热结于膀胱经而成。 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起初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鳅」,此 时有寒热,如肿痛日剧,寒热不退,是已成脓,溃后脓尽而愈。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13:31

疠痈

指生于足背两旁的痈疡,形虽小如枣粟,但病情较重,故有「疠痈」之称。 多因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如红肿疼痛,溃破流脓,腐去而不黑,属于湿热偏盛,这是顺证。若微红微肿,溃后脓水清稀,属阴寒反滞,不易愈合 。若疮色暗黑,漫肿无头,疼痛而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淋沥等,则病情险恶。

疽       

凡疮疡表现为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的,都称为「疽」。其证可因感受外邪,邪气郁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凝滞而成,或因情志内伤,气血失调;或因恣食炙博肥腻, 痰凝湿滞等因素而致。

对口       

疽生于脑后项背正中,属督脉经,部位与口相对,故名。又称「脑疽」。 如偏于左或右的,属足太阳膀胱经,名为「偏口」,又称「偏口疽」,「偏脑疽」。多因感受湿热交蒸之气,或积热,湿毒上壅所致。顺证,则疮 形顶尖,根盘红肿,焮热疼痛。逆证,则多与情志郁结,肝肾亏损,阴虚火炎有关,疮形平塌散漫,根盘不收,难溃难敛。
夭疽、锐毒        痈疽生于颈项耳后乳突后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锐毒」。 均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是由胆经郁火凝结所致。因该处肌肉甚少,又近于头部,火毒容易扩散,若治疗延误,可发生多种凶险的症状 。初起时状如黍粒,渐肿如瓜,坚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剧。经治疚后,若能转为红肿而穿溃者为顺,预后较好;若经久坚硬, 皮色发黑,疮形下陷者为逆,多属危证。

搭手       

疽生于腰背部两旁,因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故名。近肩胛部位的叫「 上搭手」;背中部的叫「中搭手」;背下方及腰部的叫「下搭手」。多因五志化火。气滞痰凝,营卫不和,逆阻肌肉所致。本病以形高而肿,色红 焮痛,溃后脓出者为顺证;形低陷下,色泽不红,初起痒痛,或兼见恶心,昏眩,谵语、溃烂多脓血者为重证、险证。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16:02

石疽

疽之坚硬如石,形如桃李或鸡卵,皮色如常,由小渐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者, 名为「石疽」。多因寒凝气滞所致。若向内溃烂,多成逆证,亦有化脓而转为阳证者,较易痊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 种:


「上石疽」: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常为单个), 为较大的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多因肝气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

「中石疽」:生于腰胯之间,时虎觉痛,是由寒气瘀血凝结而致。

「下石疽」:生于两膝左右,常因疼痛而影响膝部活动,病因与中石疽同。

甘疽       

疽之生于胸部两侧肌肉较发达处(妇女则在乳房高耸处),相当于中府穴 之下的部位。多因忧思气结或外感毒气而发。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渐渐变大变紫,坚硬疼痛,恶寒壮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证;病程久,寒热不 退,不易成脓,脉见浮数者为逆证。

胁肋疽       

疽生于胁肋部的,叫「胁肋疽」,生于胁部腋下的,叫「渊疽」,统称 「胁肋疽」。因正气虚弱,肝气郁滞,痰火壅阻于肝胆二经所致。多见于有结核病变的青年患者,以男性为多。初发于肌肉深部,胁肋间漫肿 隐痛,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约经三、四个月后化脓,肿势渐重,疼痛难忍,破溃后脓水清稀,夹败絮状脓块。本病多属重证,常兼见结核病 活动期的症状,类似于胸壁结核。

环跳疽       

疽之生于环跳穴(髋关节部)部位,故名。其病因病理与「附骨疽」相同。 初起寒热,髋关节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腰难屈伸,臀部渐渐外突,大腿略向外翻;约一至三个月左右,皮色微红,持 续壮热,为内已成脓之征,溃后脓水清稀,不易收口,治疗不当或继续发展,则该侧下肢每成残废。类于髋关节结核病。

股胫疽       

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胫部(小腿)的统称。《灵枢‧痈疽篇》:「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本病多因风寒湿凝结而成,或因情志郁结,肝脾两亏,气滞痰凝而致。初起坚硬成块, 大如指头,皮色不变,缓慢漫肿,化脓,脓深至骨,难溃难收。随着所发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如发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 ;股外侧的又称「股阳疽」;股内侧近阴处的又称「股阴疽」;发于胫部的叫「胫疽」或「小腿疽」。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18:27

附骨疽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 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 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托疽       

疽生于膝旁阳关穴和阳陵泉穴的,叫「托疽」,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患部 焮肿疼痛,站立时尤甚,常须用双手托住患处,以减少疼痛,故名。约半月成脓,溃后脓尽而愈;如不痛而流出鲜血或青黑色脓及脓头甚多者,为 逆证。

足踝疽       

疽发于踝关节部,故名。多因三阴亏损,脾经寒湿下注,血濇气阻;或 因踝部先有疮毒或外伤,余毒留于关节,局部经络气血凝滞而发,以先起于内踝者为多见,常初病即有寒热往来,踝部红肿热痛,疼痛程度逐 渐加重,关节在线有明显压痛(如为阴证,局部皮色不变,如溃穿则出稀脓),常可由内侧踝关节向外侧穿破,或由外侧踝关节向内侧穿破, 故又名「穿踝疽」。约一个月左右化脓,溃后较难收口,收口后也往往因关节组织破坏,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本病之阴症类于踝关节结核。

干疽       

肩疽之生于肩的前廉部位,叫「干疽」一般称为「疔疽」。

疔疽       

指疔疮之生于两侧颐颔部及鼻下者,多因过食高粱厚味,煎炒炙博等燥 热食物或误食死畜,陈腐棻蔬等,以致热毒蕴积而成。症见局部焮肿剧痛,按之坚硬,如钉看骨,破溃后恶血淋漓。如治疗不当,容易出现牙关紧 闭,角弓反张,或呕吐烦燥,昏迷谵语等变证。「干疽」之别称。

甲疽       

疽生于趾(指)甲部的,称「甲疽」。多因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 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多患于足大趾内侧。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黄水,渐呈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 破溃后奴肉高突,疼痛流脓,脓液可浸漫整个甲下,须病甲脱落后,才能痊愈。

瘭疽       

指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 称的瘭疽略有差异。多因外伤感毒,脏腑火毒凝结所致。其症初见皮肉中忽生红色硬肿,小如粟豆,大如梅李,渐次变黑,疼痛剧烈,溃后脓如豆 汁,久则腐烂筋骨。一名「蛇瘴」。「掌心毒」的别称。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21:41

脱疽

即《灵枢.痈疽篇》所记载的「脱痈」。手足均可发病,但大多生于足趾 。多由膏粱厚味,或生活失于调节,或过服壮阳补肾热药,以致郁火邪毒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由外感寒湿毒气,内有积热,使局部气血凝滞而 发。发病经过比较缓慢,初起如粟粒状黄庖,皮包紫暗如煮熟红枣,黑气漫漫,腐烂逐渐向周围和深部蔓延,并可向上蔓延至脚面,或传至邻近之 趾,局部有烧灼样剧痛,多为间歇性,或在行走时或夜间突然发生。脱疽能腐肉、蚀筋、烂骨,疮面的脓水和分泌物恶臭难闻,痊愈较难,应争取 早治,本病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疔       

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 多因火热之毒蓄结所致。疔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位及症状而定名,如「面疔」, 「指疔」,「足疔」,「烂疔」,「红丝疔」,「疫汀」等。 临床表现;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脓头,形虽小而根深,肿硬如钉着骨,疼痛剧烈,来势甚凶,易扩散而走黄。

疔疮走黄       

疔毒迅速走散内陷,入于血分;,现神识不清等症,局部肿势漫溢者, 称为「疔疮走黄」。多由热毒炽盛或早期失治,或挤压碰伤,或过早切开,邪毒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 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战高热,头昏痛,烦燥,胸腹胀闷,四肢无力,舌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恶心呕吐,舌硬口干, 便秘或腹泻;重证可有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皮肤常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身发黄,也可因脓毒流注而有「附骨疽」,「肺痈」等并发证 ,类于败血症。

面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其生在面部,故名。多发于颧、额、颊等处。由于热毒蓄结所致。 切忌用指强力挤压,否则容易变生险证。参见「疔疮」条。

牙疔(穿牙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龈处,故名。因其入牙龈,故又称「穿牙汀」。 是由胃肾二经郁火成毒所致。病变可及腮颊部, 甚则伴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参见「疔疮」条。

人中疔       

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疔」。若疔生于承浆穴的,名「 承浆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疔」,又名「虎渍毒」。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 热等全身症状,切忌用手挤压,否则容易发生「疔疮走黄」。

锁口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口角影响口的张开,故名。是由于心脾二经火毒郁发而成。参见「疔疮」条。

反唇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肿胀而向外翻出,故名。由脾经热毒郁发或胃火炽盛所致。参见「疔疮」条。

舌疔       

疔疮疾患之一。以疔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经郁火成毒所致。其症状为舌面上长豆形紫庖,坚硬痛剧,甚则出现寒热等全身症状。

指疔       

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 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 ;生而指中节掌面,肿胀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焮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 热的称「泥鳅疔」。均由破伤感染或肺腑火毒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肿势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时处理,会损及指掌筋肤,或并发 「疔疮走黄」等症。

足疔       

疔疮疾患之一。生在足部的疔疮的总称。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长在脚趾上的,叫「趾疔」;长在脚丫的,叫「足丫疔」;长在脚底涌泉穴处的,叫「涌泉疔」,长在脚根部的,叫「跟疔」又称「足底疔」。均由湿 火下注或由破损处感染所致。其根脚坚硬,麻痒肿痛,常肿至足背,或穿筋烂骨。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25:02

红丝疔

疔疮之一种。以患处有红线样一条由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故名。 系内有心火炽盛,外有破伤感染所致。多发于手臂前侧及小腿内侧。症见红线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 头痛,纳呆,乏力等症;红丝较细,经治疗可迅速痊愈。若红丝较粗,并向躯干蔓延者为重,如伴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则属「疔 疮走黄」。

托盘疔       

疔疮疾患之一。因疔在掌心,影响病者的手势,常如托盘状,故名。又称「掌心毒」。是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而生。疔小根深,肿痛剧烈,甚至可腐烂掌部筋骨,并有寒热交作,不思饮食等症。

烂疔       

疔疮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月需]等部,因容易腐烂,病势急骤,故 名。发病前常有局部创伤与泥土等污物接触感染,加以湿热火毒内蕴,毒聚肌肤而成。初起患部胀痛,周围肤色暗红,迅速蔓延成片,并可起大水 庖,流出腐臭脓液或渗出液,疔毒周围紫黑色,全身症状常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等。如身热退,流出稠脓,疔毒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 渐愈。如发热不退,肿势散漫,神识昏迷者,即属「疔疮走黄」。

疫疔       

疔疮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于肌肤,以致血凝毒滞而成,多见于 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业及其它接触者。有传染性,接触后约一至三天发病,好发于头、颈、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变化似牛痘。先现疤疹,继 即出血坏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脓,周围肿胀等。若蔓延不止,可引起寒战,高热,神昏,等变证。类于皮肤炭疽病。

流注       

又称「流痰结瓜」。是毒邪流走不定,并无定处而变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 类化脓性病症。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踵,单发或多发,日久而成脓。本类病名称甚多。以病因命名的,如「湿痰流注」 ,「暑湿流注」和「瘀血流注」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窝流注」等;或以症状命名的,如「缩脚流注」等。

湿痰流注       

邪毒流注的一种化脓性病症。因脾虚气弱,湿痰内阻,复感受邪毒, 流溢于营卫肌肉间所致。初起患部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等症。成脓则肿胀疼痛加剧,壮热,汗出。 溃后流脓渐愈。或因正虚邪恋,此伏彼起,缠绵难愈。若发生于夏秋时令,挟有暑湿症状者,称为「暑湿流注」。

瘀血流注       

「流注」病症之一。由跌仆损伤,或产后瘀血停滞,与湿毒相搏而成 。好发于四肢内侧。患部四周肿胀,按之坚硬疼痛,蔓延范围甚广,腿窝,腹股沟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周身骨痛等症。 约一周后成脓,脓净收口而愈。也可因气血不足,经久不成脓而转慢性。

缩脚流注       

病因与「暑湿流注」同。发于骼窝部肌肉深处。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 不适,渐而上缩,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 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变,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 [白光]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类于髂窝脓肿。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28:11

无名肿毒

骤然于体表局部发生红肿的一种证候,因无适当名称,故名。症状或 痛或痒,严重者焮赤肿硬,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可因内有郁热,或感受外邪风毒而发。

丹毒        

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患部皮肤红如涂丹,故名。又称「流火」或「火丹」。多发于小腿或面部,患处皮肤大片红肿,略高出皮面,差缘明显,表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伴有寒战, 高热,头痛,骨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多因血分有热,发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疫毒外侵所致。泛指体表大片皮肤变红的一些病症,如「赤游 丹」、「缠腰火丹」等。

流火       

指发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湿火下流而成。「风痹「」别称。因其痛无定处,故名。

游风       

又名「赤游风」或「赤游丹」。是一种急性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风证。多 见于小儿,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处,常急骤发作,消退亦快,游走无定。患处皮肤起红晕,并浮肿形如云片,灼热搔痒 。状若风疹块,但更为肿大。可伴有发热或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症。一般认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 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揍理,风热壅滞,使营卫不调所致,也可因食物过敏而发。 一说赤游丹是丹毒的一种,因其色赤如丹,游走无定,故名。

缠腰蛇丹       

本病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及「火带疮」等。是以生于腰肋 间的庖疹,色红,形似蛇行,故名。多发于春秋季,起病突然,患部先有刺痛,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等。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肋 部,其次为胸部,头部则较少见。发病时患部出现大小如绿豆或黄豆状的水庖,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庖液初呈透明,以后转为浑 浊。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类于带状庖疹。

猢狲疳       

又称「猴疳」。初生儿臀部周围的皮肤溃烂脱落,中间露出红色一片, 有如猢狲的臀部,可逐渐蔓延全身,故名,是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本病类于剥脱性红皮病。

热疮       

高热过程中皮肤粘膜间出现水庖的症候。多发于上唇外围,水庖成群状, 如芝麻或绿豆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微痒,约一周左右消退,但有复发倾向。由风热外袭肌表或肺胃热盛熏蒸所致。类于单纯庖疹。

白屑风       

病多发于头部,困有白屑脱落,故名。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 郁久血燥,肌表失养所致。常见于青春期以后,男多于女,好发于全头部,也可颜及颜面、鼻翼、耳项等处。头皮有较多的粉状干燥白屑,梳 头或搔痒时容易脱落,落而又生。亦可有或多或少带黄色的油腻性的鳞屑,痂皮,或伴有小丘疹,自觉甚痒,搔破流粘液或血水,毛发亦脱, 尤以顶颞部为甚,类于皮脂溢出性皮炎。

油风       

又叫「斑秃」。是头发在短期内成片状脱落而头皮平滑光泽的一种病症。 症状严重者可见多处呈斑块状脱发,甚至使头发很快脱光。多因血虚生风,或风盛血燥,使发失濡养所致。通常除脱发外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脱 发部位的皮肤发红而痒。恢复期头发细嫩柔软,色淡黄或淡白,以后逐渐转正常。

紫白瘢风       

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脏腑积热,复感风湿,侵入毛孔,使气血凝 滞,毛窍闭塞而发。多生于胸,背,面,项等部位,为紫色或白色的斑点,斑点可以很快扩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痒 ,病程稍久,斑点部位有痒感。

白驳风       

因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片,故名。又称「白瘢风」。由于风邪袭表,腠理 不密,气血失和而发。多见于青壮年,亦见于儿童及老人。可发于任何部位,症见大小不等之乳白色斑块,与正常皮色分界明显,周围皮色较 深,斑内白发变白,部份白斑中央有褐色斑疹或淡红色丘疹,无痒痛感 ,经过缓慢,常经久不退。

秃疮       

又名「白秃疮」,俗称「白鬎疬「(音辣利)。生在头上,初起白痂,搔 痒难忍,蔓延成片,久则发枯脱落,形成秃斑,但愈后毛发常可再生。多由不洁的理发工具或梳、帽等传染而致。本病类于白癣。

肥疮       

俗称「堆沙鬎疬」。病因与「白秃疮」同。初起时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 脓庖,形如粟粒,搔痒难忍,搔破流水,干后结黄痂成碟形,中央凹陷,中有毛发贯穿,黄痂脱落后见糜烂面,有特殊臭味,由于毛囊被破损,愈 后留有疤痕而局部秃发。本病类于黄癣。

疥疮       

此疮多生于手指,尤以指缝为最,刺痒难忍。其发病是由于疥虫潜隐皮肤 ,辗转攻行,引致患部发痒钻刺,甚则传遍肢体。有因抓搔破皮而继发化脓感染者,多成「脓窝疥」。参见「脓窝疮」条。

松皮癣       

患处皮肤损害状如松树皮状,故名。困其浸润肥厚,上有白色皮屑,故 又名「白疮」。多由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孔,郁久化燥,使皮肤失养而致。常发于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及头皮等处。癣的 大小不一,局部搔痒,用薄竹片轻刮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继续轻刮,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癣的形态多为点滴状、钱币 状或盘状、地图状等。常经久不愈,并易反复发作。类于银屑病。

吹花癣       

即风癣。又称「桃花癣」。以其多发于春月,故名。由脾胃素虚,内蕴风热, 复外受风邪所致。多生于颜面部,初似皮疹或小疮,甚则起片如云,抓之则生白屑,以妇女为多见。

圆癣       

又名「金钱癣」。以其形圆,状如钱币,故名。多由湿热袭于肌肤或因接 触传染而致。多发于躯干,腹部及股内侧,亦有生于颈面等部位。病损如钱币状(其形小者,又名「笔管癣」)红斑,其中央常自愈消退,周围边 缘清楚而可见丘疹、水庖,脓庖、结痂,鳞屑等变化,多由夏季发作,入冬减轻或消退。

蛇皮癣       

又名「鱼鳞癣」。以患部皮肤如蛇皮状或鱼鳞状,故名。多因血虚生风 ,风邪搏于肌肤而发。本病以四肢伸侧为多见,严重者几可遍及全身,得病后患部皮市渐变成灰色,干燥,粗糙,皮肤角化有鳞屑,摸之微有 刺手感。冬季易发作,缠绵顽固,不易痊愈。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8/5 22:30:58

牛皮癣

因患处皮肤状如牛颈之皮,厚而坚,故名。多由于风、湿、热蕴阻肌肤 ;血虚生风化燥而发病,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多发于项部、肘弯、腋窝、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亦有发生,皮损为扁平状丘疹,融合 成片,干燥肥厚,有苔癣样变化,搔之微微脱屑,有阵发性奇痒,入夜更甚,其发作有时和精神受刺激有关。本病为慢性皮肤病,经常发作。 类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鹅掌风       

即手癣。一种发于手的掌面的皮肤病,因风毒或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初 起皮下小水庖,搔痒,以后迭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入冬则皲裂,疼痛。若皮肤局限于掌心,称「掌心风」;若蔓延至指甲, 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称为「鹅爪疯」。

囊球风       

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皮肤上发 生红斑,丘疹,水庖,糜烂,结痂,皮肤增厚或脱屑等,常伴有搔痒或灼痛。重证可使阴囊皮屑大部剥脱,称为「脱囊」。类于湿疹,皮炎或 核黄素缺乏症等病。

脚湿气       

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庖,痒 甚,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证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 特殊臭味,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脚 」的。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

奶癣       

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 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 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 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

漆疮       

因接触漆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症。多因肌表腠理不密,体质对漆过敏,感受漆毒而生,病损多在暴露部位,接触部皮肤突然红肿,焮热作痒,兼有小丘疹及水卅,可因搔抓遍传肢体,抓破则糜烂流水,流水多,有继发性 感染者,则可有头痛,寒热交作等全身症状。

瘿       

又叫「瘿气」,俗称大脖子,属甲状腺肿大的一类疾病,多因为郁怒忧思过度,肝失调达,痰气凝结于颈部,或与生活地区及饮水有关。根据其形状和性质的不同,分为「肉瘿」,「筋瘿」,「血瘿」,「气瘿」,「属瘿」等 五种,参见各条。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1、中医名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