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我国的法医学有悠久的历史。远在《礼记·月令》中就有命刑法官“瞻伤、察创、视拆、审断,决狱讼必端平”的记载。据汉代蔡邕(132—192)解释,损害皮肤叫伤,损害血肉叫创,损害筋骨叫折,骨肉都折叫断。所谓瞻、察、视、审,都是检验的方法。这就是法医学最早的萌芽。《内经》已有把死人躯体剖开来观察的记载。(《灵枢经·经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王莽时(公元9年到23年),曾由大医对被杀者尸体进行过解剖。三国时期,名医吴普曾检验一歌女的丈夫,断定是被用古井里的鱼毒所谋害。不过汉、唐期间,只是积累了一定的法医学知识,还没有一本法医学专书。到五代时期(公元907年到960年)和凝、和父子合著了《疑狱集》(公元951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著作。到宋代有无名氏的《内恕录、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郑克的《折狱龟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等,也都是有关法医检验的书籍。但是上述这些书籍,内容还比较粗糙,体系也不够完整。真正称得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的,是宋代来慈(1186—1249)所著的《洗冤集录》。这部书出版于宋理宗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而外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是公元1602年意大利人菲德里(1550—1630)所写,晚于《洗冤集录》三百五十多年。
宋慈曾任高级刑法官。据史料记载,他作法官时,审案认真,处事慎重,对于重大疑案,总是反覆思考,审之又审。在检验的现场,他从始至终监视作作(尸体检验员)的操作,遇有疑惑的地方,便要重检;还常常亲自动手检验尸体,找寻现场实证。有一次,宋慈重审一件自杀案,发现自杀者死后握刀不紧,伤口又是进刀轻,出刀重,情节非常可疑。于是他亲下现场调查,终于查明真相,原来是某土豪为了掠夺妇女,谋杀了一个无辜的庄稼人,又贿通吏役,诬死者是自杀。
由于宋慈长期从事审判工作,和现场尸体检验打了不少交道,加之平时喜欢钻研历代法医文献,遇有问题,常向医师和老吏请教商量,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知识和经验。他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开始编写《洗冤集录》。序言里谈到他编写动机和过程说:他常常想到,审案的失误,大多发生于开始时的差错,检验鉴定搞得不对,这是由于经验不足的缘故。因此他就广泛采集从《内恕录》以来近世流传的各家书籍,加以综合提炼,校勘订正,并增加进去自己的意见,汇编成书,名叫《洗冤集录》。他并期望这本书能起到“洗冤泽物”、“起死回生”的作用。历两年,书编成以后,奉旨颁行。于是这部著作便成了当时乃至历代审判官员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宋慈的《洗冤集录》现在流传的有四卷本、五卷本,内容丰富,范围比较广,牵涉到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急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等各方面的知识,有很多精辟的叙述。和近代法医学比较,不但论述的项目和范围基本吻合,而且内容也具备了现代检验方面所需要的初步知识。例如在生理、病理、内科学方面,《洗冤集录》指出,尸体上有微赤色的斑痕,是死后因血行停止、血液坠积而形成的尸斑,并且指出尸斑和尸位的关系。以尸斑断定死状确实具有法医学上的意义。它还告诫验尸前要洗卷,就是用皂角水洗尸后。用米醋、酒糟、白梅、五倍子等局部罨洗,以预防检验时感染伤处,致使创痕发生变化;另外记载了斑疹伤寒致死一定有紫红斑;破伤风致死一定是口眼喝斜,拳手缩足。它在缢死急救法中介绍了类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很科学的。又如在解剖、外科和骨科学方面,《洗冤集录》对人体全身骨骼部位和作用作了详尽说明。它记载了新鲜创口的处理方法,提出对有些创口要采用扩创手术,说“毒蛇能毙人,……急以利刀去所啮之死肉”。
还记载了诊断治疗骨折、用夹板固定伤断部位的方法。这些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对于检验尸骨上的生前伤,提到使用黄油新雨伞,罩定尸骨,迎日隔伞看,伤之在骨内的就毫发毕露。这一方法完全符合光学原理,因为不透明的物体在阳光下所显示的颜色,都是选择反射的结果,而光线通过黄油伞,能吸收一部分足以影响仔细观察的光线。这和现今应用紫外线罩射尸骨检查伤痕,原理是一致的。又如在毒物学方面,《洗冤集录》列举了许多毒物的名称,如鼠莽草、巴豆、砒霜、水银、菌蕈、河豚等。它还记载了许多服毒后中毒的症状和解毒的方法。例如提到“中煤炭毒,土坑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软而无伤,与夜卧梦匿不能复觉者相似。”可见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例了。还提到虺(huǐ)蝮(虺,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蝮,就是蝮蛇,体色灰褐,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伤人,“其毒内攻即死。立即将伤处用绳绢扎定,勿使春人心腹。令人口合米醋或烧酒,吮伤以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吮者不可误咽中毒”。我们知道,凡是被毒蛇咬伤,在伤处的上部位,采用上行段血管局部结扎办法,防止中毒的蔓延,在今天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用“吸吮拔毒”的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在书中已提起注意,并采用口含烧酒以达到口腔消毒伪目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这样的办法,确是难能可贵的。另外提到“砒霜服下未久者,取鸡蛋一二十个,打入碗内搅匀,人明矾未三钱,灌之,吐则再灌,吐尽便愈。但服久,砒已人腹,则不能吐出。”砒霜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中毒后很容易由胃壁吸收入血,但砒在胃里遇到蛋白质,会产生凝固作用,变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毒性就不容易被胃吸收入血了。明矾可以催吐。这种催吐洗胃、蛋白解毒的方法,是很符合科学原理的。在检验服毒的方法方面,书中提到“用银钗,皂角水揩洗过,探人死人喉内,以纸密封,良久取出,作青黑色,再用皂角水揩洗,其色不去。如无(毒),其色鲜白。”这种方法对于初步检验有毒硫化物还是有效的,因为硫化物遇银钗后,会产生黑色的硫物银。
总之,《洗冤集录》中的许多内容是有科学价值的。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科学还不够发达,因此书中有些论点不切实际,对某些现象的观察不够严密,缺乏科学根据,甚至带有迷信色彩,这也是难免的,我们应当分清它的精华和糟粕,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洗冤集录》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沿用六百多年。元、明、清三代的法医学著作大都以《洗冤集录》做蓝本,有的对内容加以引证,有的就原丈加以订正,有的对理论加以考释,有的补充一些事例。属于这类著作的有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王与的《无冤录》,明末王肯堂的《洗冤录笺释》,清初曾慎斋的《洗冤汇编》,嘉仍庆元年(公元1796年)王又槐的《洗冤录集证》,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翟中溶的《洗冤录辨正》,光绪年间沈家本的《补洗冤录》等。宋慈的《洗冤集录》,影响所及还超出了国界。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荷兰人把它译成了荷兰丈本,1908年法国人又从荷兰文本译成法文本,以后又译成德丈本,此外还被译成朝、日、英、俄等国文字。这是我国法医学史上光辉的篇章。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17 编辑 ]
中药学的突出成就——中药是我国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中药是我国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有关中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
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植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它们的治疗作用的。早莅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已经记载了一些可以做药的植物,如“芣苢”(车前)、“蝱”(贝母)、“雍”(益母草)等。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更明确地提到一百二十多种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三类,并提到了它们的简单用法和治疗性能,有的还用来预防疾病。如“蓇蓉,食之使人无子”;“箴鱼,食之无疫疾、“礐石能毒鼠、等等。书中记载的某些药物,有的名称比较特殊,还不能明确指出是现代的哪一种药,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对药物已有一定的认识了。
由于古代的药物主要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因而人们把药物学著作称作“本草”。大约到汉代,我国出现了一本专讲药物的书《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记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分成上、中、下三品。这部书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的病症,都有详细的记载。对各种药怎样互相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作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咳喘,大黄可以泻下,常山可以疗疟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18 编辑 ]
我国中药学突出成就——中药是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药物知识也逐渐字富起来。大约又过了三四百年,到了南北朝时期,《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南朝的博物学家陶弘景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搜集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另一次总结,整理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共得药物七百三十种,比《神农本草经》收集的增多一倍。在书中,他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来分类的新方法。《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仅仅概括地指出有毒、无毒,还嫌粗糙,有时也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差错。陶弘景首先把七百多种药分为草、木、米食、虫兽、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陶弘景还首创接治疗性能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法凤的药物有防风、秦艽、防己、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治疗参考,对医药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封建文化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曾由政府主持编修了一部药物学著作,是一部集体创作。它总结了一千多年来的药物学知识,并由各地征集实物标本,绘制成图,成为一部图文并茂的药物学专著,取名《新修木草》,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89年)编修完毕。书中共载药物八百四十四种,分为九类。这种由国家颁定的药物学专书,现在称作“药典”。
世界各国政府都有自己的药典,《新修本草》就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药典。据记载,西欧最早的药典是公元149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药典和公元1542年纽伦堡政府的药典,这两部药典都比《新修本草》晚得多。药典的颁行,对于统一药名,订正对药性的认识,促进医药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20 编辑 ]
我国中药学突出成就——中药是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古代中药学的发展,到明代达到了高峰。明代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发达,交通方便,内外交流频繁,药物学知、识空前丰富,采矿业、农业等知识也有很大的发展,从国外输入和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交流的各种药物也不少。这时候对药物学的知识亟需加以进一步总结。这个重任由当时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完成了。李时珍通过毕生的努力,深入实践,埋头苦干,参考了古代有关著作包括经、史、子等各类古书共八百多种,并积极向群众学习,终于著成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部巨著编成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卷,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收入方剂一方一千首,共分成十六部。书中图文并茂,纠正了前人许多舛误;并且以唯物主义的态度,猛烈抨击了当时方士道家妄图通过服食炼丹求得长生不老药的邪说谬论。它以单一的药物为纲,由同一药物派生或演化的附属物为目,对每一药物的名称、栽培养殖、收采、炮(páo)制、药性、应用、方剂等有关内容,旁征博引,考正鉴定,十分详明。书中对生物的分类法已具有初步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萌芽,还应用比较解剖的方法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研究。
这部书涉及古代自然科学许多领域,诸如动物、植物、化学、矿物、地质、农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已经被全部或部分地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著名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提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且参考引用了它的内容。有人认为他所称誉的这部巨著主要是指《本草纲目》。李时珍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22 编辑 ]
我国中药学突出成就——中药是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古代中药学的著作很多,以上虽仅列举了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但是由此已足以说明中药学的悠久历史和它在世界上的位置。独特的内容
在西学东渐以后,西医是早期被引进的一门近代科学技术。于是中医中药被说成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中药尽是些草根树皮,治不了大病。这完全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谬论。事实上,我国古代医学家正是利用“草根树皮,石头虫鱼”,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为保护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的中药学具有许多独特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系统。这些理论知识是根据对疾病的认识,对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在人体内的治病作用等概括出来的。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属性。藏医学中更把药物的性能分成“六味”、“八性”和“十七效能”。这些独特的认识是其他任何医疗系统中所没有的。
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辛苦咸酸甘”。寒凉药能洽热性病,凡发热的病多用寒凉药;凡是机体虚弱、体温偏低、手足冰凉的病症,多用温热药。升降浮沉指的是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浮指向上向外的趋向,反过来就是沉降。如麻黄可发汗,升麻有消除下坠感觉的作用,因而属升浮药。一般说,凡是植物的花、叶部分,多具升浮作用,如辛夷、苏叶等;凡是子实和矿石类物质,多是沉降药(当然有例外),如代赭石、积实等。
经分析鉴定,古代对药物的这些认识,是通过长期实践概括总结出来的,是合乎科学道理的。黄连、黄芩、板蓝根一类苦寒药,都含有杀菌、抑菌成分,确可退热;而古代所说的杀虫药,有不少含有杀虫、驱虫成分,如常用的槟榔中含摈榔素,对多种寄生虫,尤其是绦虫,具有麻痹作用,至今仍是比较理想的驱虫剂。归经是指药物对哪一种脏器、经络具有亲和力的意思,在临床应用中,常要根据哪一脏器、经络患病,选用相应的药物。
其次,人们在治病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了对药物加工改造的独特方法,称作“炮制”(或“炮炙”)。中药的炮制方法极其丰富,大致分水制、火制和水火共制等几类。水制如用酒泡、醋泡、水漂等等,火制如炒、焙、般等;水火共制如蒸、煮等等。炮制是中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坏节,它的目的是消除毒性,增强药效,改变性能,便于服用、保存和去除杂质。举例说,乌头、附子、半夏这些药,都有比较大的毒性,不经炮制加工,吃了要中毒,而用姜、明矾浸泡加工后,毒性就去除了,药效仍保存下来。又如生地黄是凉性药。可以用来治热性病;如果把地黄经过反覆多次蒸熟晒干,却变成温性的,可以补血。加工炮制后,去掉杂质,可以做成便于服用和贮存的小片或其他剂型。所有这些,形成了我国中药独特的炮制学。
最后,中药的复方配伍以及采用药物的不同部位和剂型,也是独具一格的。一般说,中医大多采用复方的形式治病,一张方子,少则三五味,多的可达几十味。这些药物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箝制,常常由于配伍的不同,甚至剂量的变化,而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有简单的复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记有许多复方,以治疗不同的病症。如桂皮和麻黄合用,用来发汗治外感病;麻黄和杏仁、石膏等合用,却又是用来治喘咳壮热的;如麻黄配合白术、生姜,又变成消肿的方剂。再以当归为例,如果用完整的全当归,可以补血;如果用的是当归尾悄,却起行血活血的作用。同一味药的不同部位和不同配伍,作用这样不同,这是通过极其细心的观察和长期的实践取得的知识。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24 编辑 ]
我国中药学突出成就——中药是人民用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适应不同的治疗需要,人们又发明了多式多样的治疗剂型。目前我们常用的汤剂、丸剂、散剂等,在两千多年前早就有了。古代的药物剂型,包括外用、内服,多达一二十种。有不少固定的方剂,已制成固定的剂型,沿用千百年。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白虎汤”、唐代的“四物汤”、宋代的“至宝丹”、藏医学中的“珍珠丸”等中成药,至今仍然在临床中发挥有效的医疗作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多种特效药物。除去上述《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以外,其他如鸦胆子治疗痢疾(阿米已痢疾),苦楝、雷丸杀虫,海藻治甲状腺肿,动物肝脏(含各种维生素)治疗夜盲等等,都具有科学的道理仍尤其突出的是东汉三国时期的华佗(145?—208),已经应用酒服麻沸散作为麻醉剂做外科手术。这种麻醉法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位瓦尔在《世界药学史》一书中,曾提到华佗精通麻醉术,古代阿拉伯国家应用吸人麻醉剂,可能就是从中国学去的。又如早在东晋葛洪《时后备急方》中就有应用绞取青蒿汁治疗疟疾的记载。已经证实,青蒿中含有抗疟药“青蒿素”,它的医疗作用比奎宁等常用抗疟药还好。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有高度的成就。
古代的炼丹术在客观上也为中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炼丹制出的产物,后来在外科上得到应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至今仍是外科常用的药品。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25 编辑 ]
用穴如用兵——穴位配方
1、 大椎、曲池、合谷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 合谷、曲池、外关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 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 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 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 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 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 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内关
功能:调气行水,驱饮降逆
主治:胸膈满闷,喘咳气逆,痰多,胸膈积水等症。
方义:饮为水邪,停于胸脘之间,上逆则肺涨满,胸闷咳喘气逆之症作,然停水总责乎三焦,因它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三焦乃体腔油膜,运行水津道路,津液蒸发是由三焦下属膀胱,这样则决渎通畅,水无停留之患。大椎属督脉,手足三阳之会,调太阳之气,阳气通行则水自利,且性能宽胸降气。内关穴乃是手厥阴心主之络,别走手少阳,宣心阳而且退群阴,利油膜而通淤塞则决渎畅,饮邪也可自蠲。
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内蟠,上结咽喉,咽喉肿胀疼痛。儿科内热上攻烁肺,外感交攻,咳嗽喘逆发烧。
方义:少商为手太阴井穴,其性能宣泻肺热。商阳在指端,为手阳明井穴,能利气泄热。二穴点刺出血,有和里清荥之效。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它可清散上焦客热,有釜底抽薪之功。(本方对小儿发热、咳嗽、乳蛾、痄腮等症,见效甚捷。)
21、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22、大敦、关元
功能:舒肝温经,调理下焦,驱寒湿,回厥逆
主治:各种疝气,妇人阴挺,腹痛下坠,癫痫,遗尿,大便不通。
方义:大敦为足厥阴之井穴,属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属肝而络于胆。故能舒肝,补肝,暖肝,疏理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和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为元气之关藏,补能填精益肾,温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阴之气机,暖肾温经,驱逐下焦寒湿,升阳益气。故疝气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气,效果显著。)
23、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乃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临床配合补关元、泻足三里,下死胎及效。)
24、俞府、云门
功能:肃肺降逆、止咳定喘
主治:咳嗽、气喘、胸中闷热、呼吸急促、呕吐纳呆。
方义:云门属手太阴,俞府属足少阴,二穴虽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经脉行路不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走手者,宣通于上,走足者,敛降于下。咳喘气促之证,其表在肺,其本在肾,肺肾同病。肺受邪则咳,肾虚不纳,则气不归根而逆上为喘,故取云门,宣通肺气,畅胸降逆,取俞府补肾纳气,敛冲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强安冲降逆之力,顺阳经气,助云门宣降,俞府敛纳。
25、气海、关元、中极、子宫
功能:养血调经,培补真元,补命门,暖子宫,调经带,育子嗣
主治:子宫虚寒,胞门闭塞,久不成孕,阴缩阳痿,腹痛胀满,转胞。
方义:四穴同属任脉,中极之下为胞宫,其任、冲、督脉,均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任脉由会阴而行于腹,督脉由会阴而行于背,冲脉由会阴而行于肾经,故为一元三歧。气海者,生气之海,元气由存。关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极者,为足三阴经和任脉之会穴,为胞宫之门户。子宫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气海,以益下元;关元,填充精血,中极,调经启闭;子宫,为直取治其标。协同上穴,共行养血调经,培元暖宫之效。 26、神阙、气海、天枢、水分
功能:暖脐散寒,回阳益气
主治:下元虚寒,脐腹冷痛,霍乱吐泻,中风,中痰,痰厥,小儿慢惊风。
方义:此五穴,又称肚脐梅花穴。神阙为任脉穴,能通脏回阳救急。天枢为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化糟粕,分离清浊。气海为元气之海,补肾回阳。水分为任脉之穴,健脾利湿,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泻 ,温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气除痰而治呕。
27、尺泽、委中
功能:清血毒、散秽邪
主治:霍乱心烦瞀乱,上吐下泻,腹痛,泻痢等。
方义:尺泽是手少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络通于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暑热之邪,首犯太阳,故刺出血,可治时疫邪毒。两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脉所在处,故能刺出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山岚瘴气等疫疠之邪,首犯太阳,传之太阴,故刺两经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呕;少冲、中冲,宁心安神;如加百会,醒脑开窍;
28、足三里
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扶正培元
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胀、寒邪凝滞,痞块,遗尿,目疾,乳痈,心悸,虚烦手指麻木 ,癫狂,脏躁,中风,阳明热盛,虚劳赢瘦,形体衰弱等。
方义:脏腑及肢节,皆赖气血以为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纳,胃气盛则纳谷自畅,营养则能自周,否则脏气失养,而生气绝。足三里属于胃之合穴,经气之枢纽,能壮人身之元阳,又能补气血之亏损,如寒气积聚症瘕,其功能温而且能化,湿浊弥漫肿胀,能燥能消,可与中药补中升阳之方并美。
29、三阴交
功能: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湿导滞、疏经调气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痿、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阴部肿痛、高血压、症瘕、痛经、闭经、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穴,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肠胃、生殖、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的主穴,亦为下肢病的常用穴。
30、音亮(新穴)
功能:清利咽喉,启闭开窍
定位: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微凹处。
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失语。
方义:穴位在任脉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够治疗咽喉局部的病症。
31、十三鬼穴
组成: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
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
功能: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
主治:癫狂
方义:"十三鬼穴"是主治癫、狂症的重要穴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其中取人中、风府、上星、后溪诸穴,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陵、经穴间使,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取手、足阳明经之曲池、颊车,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腑泻热;取手、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隐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浊;更取任脉之承浆、会阴,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独取舌下中缝(舌者心之苗),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如此诸穴合用,共奏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之效。故癫、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辄获良效.
32、大陵
功能:调气止痛
主治:足跟痛
方义:根据"下病上取","交经缪刺",的原理,治疗足跟痛疗效甚佳。
33、合谷、中渚
功能:调气通经,舒筋活络
主治:手指屈曲不伸。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之原穴,中渚属手少阳之输穴,两穴均位于手背部,所以能够治疗局部的病变。
34、足三里、承山
功能:通调肠胃,舒筋化瘀
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滞疼痛,霍乱转筋等症。
方义: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线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肾相表里,故能和调肠腹,理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线由胸腹而下行,与脾相表里,故能疏胸腹之滞气。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调肠胃。胃肠和,热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脉得养,转筋即复,瘀化滞消,气血调畅,其疼痛自止。
35、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亦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气机,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
36、环跳、风市、阳陵泉
功能:疏通宣散、祛风除湿、蠲痹除痛、舒筋利节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筋缩,痉挛,痿废等下肢疾患。
方义:环跳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经膀胱之会穴,用以蠲痹祛风除湿;风市,搜风利湿,二穴均为治疗下肢痿痹等症之要穴。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周身筋之会,故为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要穴,亦是治疗肝胆疾患之常用穴之一。三穴相配,确有起痿荡痹之功效。对于腰、胁、下肢各症,大有将帅之魄,无可而不胜也。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27 编辑 ]
兵法:三 十 六 计 ——穴位:致命三十六穴位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类以诱之,击蒙也。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54 编辑 ]
秦汉时期——法医
秦汉时期迄今未见流传下来系统的法医学资料,但文献中有几个在法医学史上值得称道的事例:1、窒息死动物试验 王充(公元27~约97年)最早提到窒息死的动物试验:“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漆涂其隙,中外气隔,息不得泄,有顷死也。”(王充《论衡·道虚篇》,卷7,第1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雷击纹的发现 王充在其《论衡·雷虚篇》中首先指出了雷击纹是雷击死的指征,并对其成因作了朴素的解释:“夫雷,火也。火气剡人,人不得无迹,如炙处,状似文字。”同时还指出了雷击所致的其他烧伤征候:”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焦;中身,则皮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
3、诈病的诊断与治疗 张仲景最早提出一种诈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眄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铖灸数十百处’,乃愈。”(《注解伤寒论·平脉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
4、铁钉钉进头部致死例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头部刺创。他杀多见于酒后或病弱者,自杀多见于精神病患者,现今各地仍时有所闻。最早的案例见于东汉,严遵为杨州刺史,“曾巡行部内,忽闻哭声惧而不哀,驻车问之,答曰:”夫遭火烧死。’遵令吏守其尸,乃有蝇集于首。披髻视之,得铁钉焉。因知此妇与人共杀其夫。”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55 编辑 ]
孙子兵法与中医治疗
兵势篇: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释义:善于作战的人,借助于有利的态势而取胜,并不是局限于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将自身的力量与巧妙的借势结合起来。
应用举例:中医治疗颞颌关节脱位,治则逆脱位途径而施法,故常采用下压、后推、端送的整复原则。该整复方法要点即在于“求之于势”,故能择“法”而任势,收到良好的疗效。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七窍病-治失久颊车磋开张不合方》里就有关于口腔内复位法的记载,亦上述之理也。
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释义:用兵作战没有固定刻板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
应用举例:王孟英在其《温热经纬》治疗喘证的章节里说:“治外感须于实处求虚,治内伤,用药须于虚中求实。”虚实错杂在喘证中极为常见,外感中的实喘治疗应佐一些健脾益气、滋阴生津之品以“实处求虚”,内伤中的虚喘治疗时,以培补摄纳为主,佐一些化痰降逆、行气平喘、活血化瘀之品,以“虚中求实”。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药更不能一层不变,当辨证施治,治无定法啊!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0 20: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