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十一
六节藏象论曰: 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 详脾胃门。阴阳应象大论曰: 水为阴, 火为阳, 阳为气, 阴为味。 味归形, 形归气, 气归精, 精归化, 精食气, 形食味, 化生精, 气化形。 味伤形, 气伤精, 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 气味,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经脉别论曰: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详脾胃门。
生气通天论曰: 阴之所生, 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 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味过于酸, 筋脉沮弛, 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 如是则气骨以精, 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
宣明五气篇曰: 五味所禁, 辛走气, 气病无多食辛。 详饮食门。
酒气十二
经脉篇曰: 饮酒者, 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 络脉先盛, 故卫气已平, 营气乃满, 而经脉大盛。厥论曰: 酒入于胃, 则络脉满而经脉虚。 夫酒气盛而慓悍, 肾气日衰, 阳气独胜, 故手足为之热也。
营卫生会篇帝曰: 人饮酒, 酒亦入胃, 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者何也? 岐伯曰: 酒者熟谷之液也, 其气悍以清, 故后谷而入, 先谷而液出焉。
论勇篇帝曰: 怯士之得酒, 怒不避勇士者, 何藏使然? 少俞曰: 酒者, 水谷之精, 熟谷之液也, 其气慓悍, 其入于胃中, 则胃胀, 气上逆, 满于胸中, 肝浮胆横。 当是之时, 固比于勇士, 气衰则悔。 与勇士同类, 不知避之, 名曰酒悖也。
邪气十三
刺节真邪论帝曰: 有一脉生数十病者, 或痛, 或痈, 或热, 或寒, 或痒, 或痹, 或不仁, 变化无穷, 其故何也? 岐伯曰: 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帝曰: 余闻气者, 有真气, 有正气, 有邪气, 何谓真气? 岐伯曰: 真气者, 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正气者, 正风也, 从一方来, 非实风, 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 虚风之贼伤人也, 其中人也深, 不能自去。 正风者, 其中人也浅, 合而自去, 其气来柔弱, 不能胜真气, 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 洒淅动形, 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 内搏于骨, 则为骨痹。 搏于筋, 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 则为血闭不通, 则为痈。 搏于肉, 与卫气相搏, 阳胜者则为热, 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 去则虚, 虚则寒。 搏于皮肤之间, 其气外发, 腠理开, 毫毛摇, 气往来行, 则为痒。 留而不去, 则为痹。 卫气不行, 则为不仁。 余义详本经。通评虚实论曰: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帝曰: 虚实何如? 岐伯曰: 气虚者肺虚也, 气逆者足寒也, 非其时则生, 当其时则死。 余藏皆如此。
评热病论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小针解曰: 夫气之在脉也, 邪气在上者, 言邪气之中人也高, 故邪气在上也。 浊气在中者, 言水谷皆入于胃, 其精气上注于肺, 浊溜于肠胃, 言寒温不适, 饮食不节, 而病生肠胃, 故曰浊气在中也。 清湿在下者, 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 必从足始, 故曰清气在下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水谷之寒热, 感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肉筋脉。
病气十四
寿夭刚柔篇曰: 风寒伤形, 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脏, 乃病藏; 寒伤形, 乃应形; 风寒伤筋, 筋脉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脉要精微论曰: 阳气有余, 为身热无汗;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阴阳有余, 则无汗而寒。 言而微, 终日乃复言者, 此夺气也。
刺志论曰: 气实形实, 气虚形虚,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谷盛气盛, 谷虚气虚,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脉实血实, 脉虚血虚,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气虚身热, 此谓反也。 谷入多而气少, 此谓反也。 谷不入而气多, 此谓反也。 脉盛血少, 此谓反也。 脉少血多, 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 得之有所脱血, 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 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 饮中热也。 脉大血少者, 脉有风气, 水浆不入, 此之谓也。 夫实者, 气入也。 虚者, 气出也。 气实者, 热也。 气虚者, 寒也。
宣明五气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肺为欬, 肝为语, 脾为吞, 肾为欠为嚏,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大肠小肠为泄, 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 胆为怒, 是谓五病。 五积所并: 精气并于心则喜, 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 虚而相并者也。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是为五劳所伤。
举痛论帝曰: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 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 九气不同, 何病之生? 岐伯曰: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 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 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 营卫不散, 热气在中, 故气消矣。 恐则气却, 却则上焦闭, 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 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 气不行, 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 营卫通, 汗大泄, 故气泄矣。 惊则心无所倚, 神无所归, 虑无所定, 故气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 外内皆越, 故气耗矣。 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 脉寒则缩蜷, 缩蜷则脉绌急, 绌急则外引小络, 故卒然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 因重中于寒, 则痛久矣。 诸寒气等义详心腹痛门。
本神篇曰: 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也。 忧愁者, 气闭塞而不行。
口问篇曰: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详虚损门。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 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俞气化薄, 传为善畏, 及为惊骇。
厥论曰: 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阴气衰于下, 则为热厥。 详厥逆门。
逆调论帝曰: 人身非常温也, 非常热也, 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详寒热门。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详风痹门。
痿论帝曰: 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曰: 肺热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者, 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 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 胫纵不任地也。 详痿证门。
百病始生篇帝曰: 积之始生, 至其已成奈何? 岐伯曰: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 厥乃成积也。 详积聚门。
评热病论曰: 诸有水气者, 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月事不来者, 胞脉闭也, 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肺, 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也。
至真要大论曰: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病能论曰: 有病怒狂者, 生于阳也。 阳气者, 因暴折而难决, 故善怒也。 详癫狂门。
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 少气善欬善泄, 其传为心掣, 其传为隔。
治气十五
五常政大论曰: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无盛盛, 无虚虚, 而遗人夭殃; 无致邪, 无失正, 绝人长命。上古天真论曰: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憺虚无, 真气从之, 病安从来。 上古有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
玉机真藏论曰: 凡治病, 察其形气色泽, 脉之盛衰, 病之新故, 乃治之, 无后其时。 形气相得, 谓之可治; 色泽以浮, 谓之易已; 脉从四时, 谓之可治; 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 命曰易治, 取之以时。 形气相失, 谓之难治; 色夭不泽, 谓之难已; 脉实以坚, 谓之益甚; 脉逆四时, 为不可治。 必察四难, 而明告之。
疏五过论曰: 凡欲诊病者, 必问饮食居处, 暴乐暴苦, 始乐后苦, 皆伤精气, 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治病之道, 气内为宝, 循求其理, 求之不得, 过在表卅。
六元正纪大论曰: 司气以热, 用热无犯, 司气以寒, 用寒无犯, 司气以凉, 用凉无犯, 司气以温, 用温无犯, 间气同其主无犯, 异其主则小犯之, 是谓四畏, 必谨察之。 故曰: 无失天信, 无逆气宜, 无翼其胜, 无赞其复, 是谓至治。
至真要大论帝曰: 服寒而反热, 服热而反寒, 其故何也? 岐伯曰: 治其王气, 是以反也。 帝曰: 不治王气而然者何也? 曰: 不治五味属也。 夫五味入胃, 各归所喜攻, 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审察病机, 无失气宜, 此之谓也。 补上治上制以缓, 补下治下制以急, 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 适其至所, 此之谓也。
根结篇曰: 形气不足, 病气有余, 是邪胜也, 急泻之。 形气有余, 病气不足, 急补之。 形气不足, 病气不足, 此阴阳气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 刺之则重不足, 重不足则阴阳俱竭, 血气皆尽, 五脏空虚, 筋骨髓枯, 老者绝灭, 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 病气有余, 此阴阳俱有余也, 急泻其邪, 调其虚实。 故曰有余者泻之, 不足者补之, 此之谓也。
刺法论帝曰: 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天牝从来, 复得其往, 气出于脑, 即不邪干。 以上俱经旨。
总论气理十六
夫人之有生, 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 及其成形, 虽有五行五志, 五脏六腑之辨, 而总惟血气为之用, 然血无气不行, 血非气不化, 故经曰: 血者神气也。 然则血之与气, 诚异名而同类, 而实惟气为之主, 是以天地间阴阳变迁, 运数治乱, 凡神神奇奇, 作用于杳冥莫测之乡者, 无非气化之所为。 使能知此而气得其正, 则何用弗臧, 一有违和, 而气失其正, 则何往弗否, 故帝曰: 百病生于气也。 又近见应震王氏曰: 行医不识气, 治病从何据? 堪笑道中人, 未到知音处。 旨哉斯言! 是实治身治病第一大纲, 而后学鲜有知者。 且轩岐言气, 既已靡遗, 奈何久未发明, 终将冥讳, 故余摭其精微, 类述一十五条, 详列如前, 俾后学得明造化之大源, 则因理触机, 而拯济无穷, 斯见轩岐赞育之恩, 与天地同矣。 时崇祯丙子, 后学介宾谨识。论调气十七
夫百病皆生于气, 正以气之为用, 无所不至, 一有不调, 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 在内则有九气之乱, 而凡病之为虚为实, 为热为寒, 至其变态, 莫可名状, 欲求其本, 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 盖气有不调之处, 即病本所在之处也。 是为明哲不凡者, 乃能独见其处, 撮而调之, 调得其妙, 则犹之解结也, 犹之雪污也, 污去结解, 而活人于举指之间, 诚非难也。 然而人多难能者, 在不知气之理, 并不知调之法, 即自河间相传以来, 咸谓木香槟榔可以调气, 陋亦甚矣。 夫所谓调者, 调其不调之谓也。 凡气有不正, 皆赖调和, 如邪气在表, 散即调也; 邪气在卅, 行即调也; 实邪壅滞, 泻即调也; 虚羸困惫, 补即调也。 由是类推, 则凡寒之, 热之, 温之, 清之, 升之, 降之, 抑之, 举之, 发之, 达之, 劫之, 夺之, 坚之, 削之, 泄之, 利之, 润之, 燥之, 收之, 涩之, 缓之, 峻之, 和之, 安之, 正者正之, 假者反之, 必清必静, 各安其气, 则无病不除, 是皆调气之大法也。 此外有如按摩导引, 针灸熨洗, 可以调经络之气。 又如喜能胜忧, 悲能胜怒, 怒能胜思, 思能胜恐, 恐能胜喜, 可以调情志之气。 又如五谷, 五果, 五菜, 五畜可以调化育之气。 又如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避风寒, 节饮食, 慎起居, 和喜怒, 可以调卫生之气。 及其至也, 则精气有互根之用, 阴阳有颠倒之施, 或以塞之而实以通之, 或以启之而实以封之, 或人见其有而我见其无, 或病若在此反以治彼, 惟智者能见事之未然, 惟仁人能惜人之固有, 若此者, 何莫非调之之谓。 人能知此, 岂惟却病, 而凡内而身心, 外而庶政, 皆可因之而无弗调矣。 甚矣, 调之为义, 其道圆矣! 其用广矣! 有神有据, 无方无隅, 有不可以言宣者, 言难尽意也; 有不可迹拘者, 迹难求全也。 故余于本门, 但援经悉理, 不敢执方, 盖亦恐一曲之谈, 有不可应无穷之变也。 倘有所须, 则各门具列论治, 所当互证酌宜, 而无负调和之手, 斯于斯道可无愧矣。述古十八共二条
张子和云: 九气之气, 如天地之气, 常则安, 变则病, 而况人禀天地之气, 五运迭侵于外, 七情交战于中。 是以圣人啬气, 如持至宝, 庸人役物, 反伤太和。 此轩岐之所以谓诸痛皆因于气, 百病皆生于气, 遂有九气不同之说。气本一也, 因所触而为九, 怒, 喜, 悲, 恐, 寒, 炅, 惊, 思, 劳也。 怒气所致, 为区血, 为飧泄, 为煎厥, 为薄厥, 为阳厥, 为胸满卅痛, 食则气逆而不下, 为喘喝烦心, 为消瘅, 为肥气, 为目盲, 为耳闭筋缓; 发于外, 为痈疽。 喜气所致, 为笑不休, 为毛革焦, 为肉病, 为阳气不收, 甚则为狂。 悲气所致, 为阴缩, 为筋挛, 为肌痹, 为肺痿; 男为溲血, 女为血崩; 为酸鼻辛頞, 为目昏, 为少气不能接息, 为泣则臀麻。 恐气所致, 为破卅脱肉, 为骨酸痿厥, 为暴下清水, 为面热肤急, 为阴痿, 为惧而脱颐。 惊气所致, 为潮涎, 为目瞏, 为口噤, 为痴痫, 为不省人事, 为僵仆, 久则为卅痹。 思气所致, 为不眠, 为嗜卧, 为昏瞀, 为中痞, 三焦闭塞, 为咽嗌不利, 为胆瘅呕苦, 为筋痿, 为白淫, 为得后与气则快然而衰, 为不嗜食。 寒气所致, 为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下利青白。 炅气所致, 为喘呕吐酸, 暴注下迫。
丹溪曰: 气无补法, 世俗之误也。 气实而壅盛者不必补, 内伤劳役, 正气虚者, 不补而何? 若正气虚而不补, 是虚而益虚, 则脾胃运化纳受皆失其职, 阴不升而阳不降, 所谓天地不交之否也。 经曰: 虚者补之, 人参, 黄耆之属是也。 若不审虚实, 悉以破气行气之药与之, 以致天真元气耗绝而死者, 医杀之耳。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六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4 23:28 编辑 ]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七天集杂证谟
死生经义
寿夭一
上古天真论黄帝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势异耶? 人将失之耶? 岐伯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 乐恬憺之能,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 与天地终, 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年篇帝曰: 愿闻人之始生, 何气筑为基, 何立而为楯, 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 岐伯曰: 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 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也。 帝曰: 人之寿夭各不同, 或卒死, 或病久, 愿闻其道。 岐伯曰: 五脏坚固, 血脉和调, 肌肉解利, 皮肤致密, 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 呼吸微徐, 气以度行, 六腑化谷, 津液布扬, 各如其常, 故能久长。 帝曰: 人之寿百岁而死, 何以致之? 岐伯曰: 使道隧以长, 基墙高以方, 通调营卫, 三部三里起, 骨高肉满, 百岁乃得终。 帝曰: 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 其五脏皆不坚, 使道不长, 空外以张, 喘息暴疾, 又卑基卅, 薄脉少血, 其肉不石, 数中风寒, 血气虚, 脉不通, 真邪相攻, 乱而相引, 故中寿而尽也。
五阅五使篇曰: 脉出于气口, 色见于明堂。 详面病门。
五色篇曰: 明堂者鼻也, 阙者眉间也, 庭者颜也, 蕃者颊侧也, 蔽者耳门也, 其间欲方大, 去之十步皆见于外, 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详面病门。
寿夭刚柔篇曰: 形与气相任则寿, 不相任则夭。 皮与肉相果则寿, 不相果则夭。 血气经络胜形则寿, 不胜形则夭。 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 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 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 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 气衰则危矣。 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 骨小则夭矣。 形充而大肉卅坚而有分者肉坚, 肉坚则寿矣; 形充而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 肉脆则夭矣。 墙基卑, 高不及其地者, 不满三十而死; 其有因加疾者, 不满二十而死。 平人而气胜形者寿; 病而形肉脱, 气胜形者死, 形胜气者危矣。
五常政大论曰: 阴精所奉其人寿, 阳精所降其人夭。 帝曰: 一州之气, 生化寿夭不同, 其故何也? 岐伯曰: 高下之理, 地势使然也。 崇高则阴气治之, 污下则阳气治之, 阳胜者先天, 阴胜者后天, 此地理之常, 生化之道也。 帝曰: 其有寿夭乎? 曰: 高者其气寿, 下者其气夭, 地之小大异也, 小者小异, 大者大异。 故治病者, 必明天道地理, 阴阳更胜, 气之先后, 人之寿夭, 生化之期, 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5 10:35 编辑 ]
神气死证二
五常政大论曰: 根于中者, 命曰神机, 神去则机息。 根于外者, 命曰气立, 气止则化绝。移精变气论帝曰: 余欲临病人, 观死生, 决嫌疑, 欲知其要, 如日月光, 可得闻乎? 岐伯曰: 色脉者, 上帝之所贵也, 先师之所传也。 色以应日, 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 则其要也。 治之要极, 无失色脉, 用之不惑, 治之大则。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帝曰: 善。
邪客篇曰: 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其脏坚固, 邪弗能容也。 容之则心伤, 心伤则神去, 神去则死矣。
营卫生会篇曰: 营卫者精气也, 血者神气也, 血之与气, 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疏五过论曰: 故贵脱势, 虽不中邪, 精神内伤, 身必败亡。
汤液醪醴论帝曰: 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 岐伯曰: 神不使也。 帝曰: 何谓神不使? 曰: 针石, 道也。 精神不进, 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 今精坏神去, 营卫不可复收。 何者? 嗜欲无穷, 而忧患不止, 精神弛坏, 营涩卫除, 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病成名曰逆, 则针石不能治, 良药不能及也。
逆调论曰: 人生与志不相有, 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