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09:37

厥逆论列方

独参汤补三五。 六君子汤补五。 四阴煎新补十二。 清化饮新因十三。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排气饮新和六。 通瘀煎新因五。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八味顺气散和二四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镇阴煎新热十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化肝煎新寒十。 二陈汤和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四磨饮和五二。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0:50

论外备用方

星香汤和二四三痰气厥。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厥冷。 姜附汤热三二厥冷转筋。 四逆汤热十四寒厥。 三建汤热四二阴寒。 附子理中汤热二虚寒。 大已寒丸热百七十中寒。 四逆散散二八热厥。 养正丹热一八八痰厥不降。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1:52

伤风

经义
骨空论曰: 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从外入, 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 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 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
阴阳应象大论曰: 邪风之至, 疾如风雨。
太阴阳明论曰: 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岁露论曰: 贼风邪气, 乘虚伤人。
八正神明论曰: 正邪者, 身形若用力汗出, 腠理开, 逢虚风, 其中人也微, 故莫如其情, 莫见其形。
平人气象论曰: 脉滑曰风。
风论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 内不得通, 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 腠理开则洒然寒, 闭则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饮食, 其热也则消肌肉, 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 名曰寒热。
评热病论曰: 劳风法在肺下, 其为病, 使人强上冥视, 唾出若涕, 恶风而振寒, 此为劳风之病。 巨阳引精者三日, 中年者五日, 不精者七日, 欬出清黄涕, 其状如脓, 大如弹丸, 从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则伤肺, 伤肺则死也。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2:49

论证

伤风之病, 本由外感, 但邪甚而深者, 遍传经络, 即为伤寒; 邪轻而浅者, 止犯皮毛, 即为伤风。 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 故其在外则为鼻塞声重, 甚者并连少阳, 阳明之经, 而或为头痛, 或为憎寒发热; 其在内则多为欬嗽, 甚者邪实在肺而为痰为喘。 有寒胜而受风者, 身必无汗而多欬嗽, 以阴邪闭郁皮毛也; 有热胜而受风者, 身必多汗恶风而欬嗽, 以阳邪开泄肌腠也。 有气强者, 虽见痰嗽, 或五六日, 或十余日, 肺气疏则顽痰利, 风邪渐散而愈也; 有气弱者, 邪不易解而痰嗽日甚, 或延绵数月风邪犹在, 非用辛温必不散也; 有以衰老受邪而不慎起居, 则旧邪未去, 新邪继之, 多致终身受其累, 此治之尤不易也。 盖凡风邪伤人, 必在肩后颈根大杼, 风门, 肺俞之间,
由兹达肺最近最捷, 按而酸处, 即其径也, 故凡气体薄弱, 及中年以后血气渐衰者, 邪必易犯, 但知慎护此处, 或昼坐则常令微暖, 或夜卧则以衣帛之类密护其处, 勿使微凉, 则可免终身伤风欬嗽之患。 此余身验切效之法, 谨录之以告夫惜身同志者。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3:40

论治

凡伤风欬嗽多痰, 或喘急呕恶者, 宜六安煎加减治之为最妙, 二陈汤多加生姜亦可。 若外感风寒, 欬嗽多痰, 喘急, 而阴虚血气不足, 痰有不活, 气有不充, 则托送无力, 邪不易解, 宜金水六君煎, 其效如神; 若年衰胃弱者, 尤宜用之。 若伤风兼寒而欬嗽发热者, 宜柴陈煎。 若时行风邪在肺, 欬嗽喘急多痰, 而阴寒气甚, 邪不易解者, 宜小青龙汤, 或消风百解散, 或金沸草散。 若伤风初感, 寒热往来, 涕唾稠粘, 胸膈不快, 欬嗽多痰者, 参苏饮。 若伤风头痛, 鼻塞声重, 欬嗽者, 局方神朮散, 或川芎茶调散。 若感风兼湿而头目不清, 鼻塞声重者, 宜冲和散, 若风寒外闭, 肢节烦疼, 鼻塞声重而内多伏火者, 局方羌活散。 若太阳经伤风, 发热自汗恶风者, 桂枝汤。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5:59

伤风论列方

六安煎新和二。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冲和散散八十。 桂枝汤散九。 [局方]神朮散散六五。 金沸草散散八一。 川芎茶调散散六四。 二陈汤和一。 参苏饮散三四。 消风百解散散四六。 柴陈煎新散九。 小青龙汤散八。 [局方]羌活散散八六。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16:51

论外备用方

三拗汤散七八鼻塞欬嗽。 华盖散散七九嗽。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2 20:17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23:09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

风痹

经义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 帝曰: 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 以冬遇此为骨痹, 以春遇此为筋痹, 以夏遇此为脉痹, 以至阴遇此为肌痹, 以秋遇此为皮痹。 帝曰: 内舍五脏六腑, 何气使然? 岐伯曰: 五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 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脾。 皮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痹论曰: 凡痹之客五脏者, 肺痹者, 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 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 厥气上则恐。 肝痹者, 夜卧则惊, 多饮数小便, 上为引如怀。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脾痹者, 四肢懈惰, 发欬呕汁, 上为大塞。 肠痹者, 数饮而出不得, 中气喘争, 时发飧泄。 胞痹者, 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 涩于小便, 上为清涕。 阴气者, 静则神藏, 躁则消亡,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淫气喘息, 痹聚在肺。 淫气忧思, 痹聚在心。 淫气遗溺, 痹聚在肾。 淫气乏竭, 痹聚在肝。 淫气肌绝, 痹聚在脾。 诸痹不已, 亦益内也。 其风气胜者, 其人易已也。

痹论帝曰: 痹, 其时有死者, 或疼久者, 或易已者, 其故何也? 岐伯曰: 其入脏者死, 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 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 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曰: 此亦其食饮居处, 为其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 风寒湿气中其俞, 而食饮应之, 循俞而入, 各舍其腑也。 帝曰: 痹或痛, 或不痛, 或不仁, 或寒或热, 或燥或湿, 其故何也? 曰: 痛者, 寒气多也, 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 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涩, 经络时疏, 故不痛, 皮肤不营, 故为不仁。 其寒者, 阳气少, 阴气多, 与病相益, 故寒也。 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病气胜, 阳遭阴, 故为痹热。 其多汗而濡者, 以其逢湿甚也, 阳气少, 阴气盛, 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 夫痹之为病, 不痛何也? 曰: 痹在于骨则重, 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在于筋则屈不伸, 在于肉则不仁, 在于皮则寒, 故具此五者, 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 逢寒则急, 逢热则纵。 帝曰: 善。

周痹篇帝曰: 愿闻众痹。 岐伯曰: 此各在其处, 更发更止, 更居更起, 以右应左, 以左应右, 非能周也, 更发更休也。 刺此者, 痛虽已止, 必刺其处, 勿令复起。 帝曰: 愿闻周痹何如? 曰: 周痹者, 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 随脉以下, 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 帝曰: 刺此奈何? 曰: 痛从上下者, 先刺其下以过之, 后刺其上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 先刺其上以过之, 后刺其下以脱之。 帝曰: 此痛安生? 何因而有名? 曰: 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 迫切而为沫, 沫得寒则聚, 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 分裂则痛, 痛则神归之。 神归之则热, 热则痛解, 痛解则厥, 厥则他痹发, 发则如是。 此内不在脏, 而外未发于皮, 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 故命曰周痹。
长刺节论曰: 病在筋, 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 病在肌肤, 肌肤尽痛, 名曰肌痹, 伤于寒湿。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 寒气至, 名曰骨痹。

寿夭刚柔篇曰: 病在阳者命曰风, 病在阴者命曰痹, 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 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 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 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 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 乍有形, 乍无形, 加以烦心, 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卅, 其形不久。
五邪篇曰: 邪在肾, 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 按之而不得, 腹胀腰痛, 大便难, 肩背颈项痛, 时眩。 取之涌泉, 昆仑, 视有血者尽取之。

五脏生成篇曰: 卧出而风吹之, 血凝于肤者为痹, 凝于脉者为泣, 凝于足者为厥, 此三者,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 故为痹厥也。

脉要精微论曰: 按之至骨, 脉气少者, 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九针论曰: 八风伤人, 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 为深痹也。 故为治针, 必长其身, 锋其末, 可以取深邪远痹。
四时气篇曰: 着痹不去, 久寒不已, 卒取其三里。

玉机真藏论曰: 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也。 弗治, 病入舍于肺, 名曰肺痹, 发欬上气。 弗治, 肺即传而行之肝, 病名曰肝痹, 一名曰厥, 卅痛出食, 当是之时, 可按若刺耳。
五脏生成论曰: 赤脉之至也, 喘而坚, 诊曰有积气在中, 时害于食, 名曰心痹, 得之外疾, 思虑而心虚, 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 喘而浮, 上虚下实, 惊, 有积气在胸中, 喘而虚, 名曰肺痹, 寒热, 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 长而左右弹, 有积气在心下支胠, 名曰肝痹, 得之寒湿, 与疝同法, 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 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得之疾使四肢, 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 上坚而大, 有积气在小腹与阴, 名曰肾痹, 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逆调论: 帝曰: 人身非衣寒也, 中非有寒气也, 寒从中生者何? 岐伯曰: 是人多痹气也, 阳气少, 阴气多, 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一水不能胜二火, 故不能冻栗, 病名曰骨痹。 详寒热门 .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2 20:27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28:46

论证

风痹一证, 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盖痹者, 闭也, 以血气为邪所闭, 不得通行而病也。 如痹论曰: 风气胜者为行痹。 盖风者善行数变, 故其为痹, 则走注历节, 无有定所, 是为行痹, 此阳邪也。 曰: 寒气胜者为痛痹。 以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 聚则为痛, 是为痛痹, 此阴邪也。 曰: 湿气胜者为着痹。 以血气受湿则濡滞, 濡滞则肢体沉重而疼痛顽木, 留着不移, 是为着痹, 亦阴邪也。 凡此三者, 即痹之大则也。 此外如五脏六腑之痹, 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 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 则合而为痹矣。 若欲辨其轻重, 则在皮肤者轻, 在筋骨者甚, 在脏腑者更甚。 若欲辨其寒热, 则多热者方是阳证, 无熬者便是阴证。 然痹本阴邪, 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 此则不可不察。
观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而寿天刚柔篇又曰: 在阳者命曰风, 在阴者命曰痹。 何也? 盖三气之合, 乃专言痹证之所因也; 曰在阳为风, 在阴为痹, 又分言表卅之有殊也。 如风之与痹, 本皆由感邪所致, 但外有表证之见, 而见发热头疼等证, 或得汗即解者, 是皆有形之谓。 此以阳邪在阳分, 是即伤寒, 中风之属也, 故病在阳者, 命曰风。 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 又无变证, 或有汗, 或无汗, 而筋骨之痛如故, 以延绵久不能愈, 而外无表证之见者, 是皆无形之谓。 此以阴邪直走阴分, 即诸痹之属也, 故病在阴者, 命曰痹。 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 此即半表半卅, 阴阳俱病之证, 故阴阳俱病者, 命曰风痹。 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 然则诸痹者, 皆在阴分, 亦总由真阴衰弱, 精血亏损, 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 经曰, 邪入于阴则痹, 正谓此也。 是以治痹之法, 最宜峻补真阴, 使血气流行, 则寒邪随去; 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 必反增其病矣。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2 20:30:03

风痹治法共五条

1.        痹因外邪, 病本在经, 而深则连脏。 故其在上, 则有喘呕, 有吐食; 在中, 则为胀满, 为疼痛; 在下, 则为飧泄, 为秘结诸病。 此皆风痹之兼证也。 凡见此者, 当于各门, 权其缓急先后而随证治之。
2.        痹证之风胜者, 治当从散, 宜败毒散, 乌药顺气散之类主之。 若以风胜而兼微火者, 宜大秦艽汤, 或九味羌活汤之类主之。
3.        痹证之寒胜者, 但察其表卅俱无热证, 即当从温治之, 宜五积散, 或小续命汤, 甘草附子汤之类主之。 若寒甚气虚者, 宜<三因>附子汤之类主之。
4.        痹证之湿胜者, 其体必重, 或多寒, 或多痰, 或多汗, 皆脾弱阴寒证也。 若羌活胜湿汤, 乃兼风散湿之剂也。 五积散, 乃温经散湿之剂也。 真武汤, 乃温中除湿之剂也。 <三因>附子汤, 乃补脾燥湿之剂也。 调气平胃散, 乃行气行湿之剂也。 五苓散, 乃利水导湿之剂也。 二陈汤, 六君子汤, 乃化痰去湿之剂也。 大抵治湿者, 欲其燥; 欲燥者, 宜从暖。 盖脾土喜燥而恶湿, 喜暖而恶寒, 故温脾即所以治湿也。 然又有湿热之为病者, 必见内热之证, 滑数之脉, 方可治以清凉, 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 当归拈痛汤之类主之。 其有热甚者, 如抽薪饮之类, 亦可暂用, 先清其火而后调其气血。
5.        风痹之证, 大抵因虚者多, 因寒者多。 惟血气不充, 故风寒得以入之; 惟阴邪留滞, 故经脉为之不利。 此痛痹之大端也。 惟三气饮及大防风汤之类, 方能奏效。 凡治痹之法, 惟此为最。 其有宜酒者, 即以三气饮浸酒服之亦妙, 法见本方, 或用易老天麻丸亦可。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查看完整版本: (1~19卷)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