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感十一
病两感于寒者, 一日则太阳与少阴表卅俱病, 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邪在表, 口干而渴者邪在卅。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表卅俱病, 身热目痛, 鼻干不眠者邪在表, 腹满不欲食者邪在卅。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表卅俱病, 耳聋卅痛, 寒热而呕者邪在表, 烦满, 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邪在卅。 凡两感者, 或三日, 或六日, 营卫不行, 脏腑不通, 昏不知人, 胃气乃尽, 故当死也。 若此两感, 虽为危证, 然不忍坐视, 其于拯溺救焚之计所不可免, 但当细察其证, 亦自有缓急可辨。 若三阳之头痛身热, 耳聋卅痛, 恶寒而呕, 此在表者, 不得不解于外。 其三阴之腹满口渴, 囊缩谵语, 此在卅者, 不得不和其中。 若其邪自外入, 而外甚于卅者, 必当以外为主治, 而兼调其内。 若其邪因虚袭, 而元气不支者, 速宜单顾根本, 不可攻邪, 但使元阳不败, 则强敌亦将自解, 其庶几乎有可望也。 此证变态非常, 故不可凿言方治。按: 门人钱祯曰: 两感者, 本表卅之同病, 似若皆以外感为言也, 而实有未必尽然者, 正以外内俱伤, 便是两感。 今见有少阴先溃于内, 而太阳继之于外者, 即纵情肆欲之两感也。 太阴受伤于卅, 而阳明重感于表者, 即劳倦竭力, 饮食不调之两感也。 厥阴气逆于脏, 少阳复病于腑者, 即七情不慎, 疲筋败血之两感也。 人知两感为伤寒, 而不知伤寒之两感, 内外俱困, 病斯剧矣。 但伤有重轻, 医有知不知, 则死生系之。 或谓两感证之不多见者, 盖亦见之不广, 而义有未达耳。 其于治法, 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此言最切此病, 诚发人之未发, 深足指迷, 不可不录。
表卅辨十二
阳邪在表则表热, 阴邪在表则表寒。 阳邪在卅则卅热, 阴邪在卅则卅寒。 邪在半表半卅之间而无定处, 则往来寒热。 邪在表则心腹不满, 邪在卅则心腹胀痛。 邪在表则呻吟不安, 邪在卅则躁烦闷乱。 邪在表则能食, 邪在卅则不能食。 不欲食者, 邪在于表卅之间, 未至于不能食也。 邪在表则不烦不呕, 邪在卅则烦满而呕。 凡初见心烦喜呕, 及胸膈渐生痞闷者, 邪在表方传卅也, 不可攻下。 凡病本在表, 外证悉具, 而脉反沉微者, 以元阳不足, 不能外达也, 但当救卅, 以助阳散寒为上策。 前卷传忠录中有辨, 当互阅之。寒热辨十三
邪气在表发热者, 表热卅不热也, 宜温散之。 邪气在卅发热者, 卅热甚而达于外也, 宜清之。阳不足, 则阴气上入阳中而为恶寒, 阴胜则寒也, 宜温之。 阴不足, 则阳气陷入阴中而为发热, 阳胜则热也, 宜清之。
寒热往来者, 阴阳相争, 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也。 盖热为阳, 寒为阴, 表为阳, 卅为阴, 邪之客于表者为寒, 邪与阳相争则为寒栗; 邪之传于卅者为热, 邪与阴相争则为热躁; 其邪在半表半卅之间者, 外与阳争则为寒, 内与阴争则为热, 或表或卅, 或出或入, 是以寒热往来, 此半表卅之证也。 故凡寒胜者必多寒, 热胜者必多热, 但审其寒热之势, 则可知邪气之浅深也。
经曰: 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仲景曰: 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论汗十四
仲景论曰: 寸口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 当发其汗也。曰: 三阳皆受病, 未入于府者, 可汗而已。 详见前六经证中。
曰: 太阳病, 脉浮紧, 无汗发热, 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者, 此当发其汗。 按此一证, 虽以太阳经为言, 然阳明, 少阳日久不解者, 亦仍当汗散, 但太阳为三阳之表, 而主通身之外证, 故特举太阳为言也。
曰: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曰: 脉浮而数者, 可发汗, 宜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邪在表也, 不可下, 宜麻黄汤主之。
曰: 阳明病, 脉浮, 无汗而喘者, 发汗则愈, 宜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者, 宜葛根汤主之。
曰: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曰: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发热汗出, 恶风脉缓者, 名为中风。 太阳病,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桂枝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曰: 阳明病, 脉迟, 汗出多, 微恶寒者, 表未解也,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病如疟状, 日晡所发热者, 属阳明也。 脉浮虚者, 当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厥阴证, 有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卅, 乃攻其表, 温卅四逆汤, 攻表桂枝汤。
曰: 下利后, 身疼痛, 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 宜桂枝汤发汗。 按此以身疼痛者为表证, 故当散之。
曰: 伤寒发汗解, 半日许复烦, 脉浮数者, 可更发汗, 宜桂枝汤主之。
曰: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 此证脉虽沉而身反热者, 正乃阴经之表证也, 故宜用此温散。
曰: 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 卅下卅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脉沉紧者, 与小柴胡汤。 曰: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曰: 阳明病, 发潮热,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卅满者, 小柴胡汤主之。
曰: 阴证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
曰: 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续自微汗出, 不恶寒。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如此者可小发汗。
按: 仲景表汗之条, 缕悉尚多, 今但述其切要者, 凡二十四证, 以见其宜否之法, 而大意可得也。 第其所用汗剂, 不曰麻黄, 则曰桂枝, 此寒邪初感, 温散之妙法也。 今后人以麻黄, 桂枝为异物而不敢用, 而复有强为之释者, 谓此在仲景乃为隆冬直中阴寒者设耳, 而不知四时阴胜之邪, 皆最宜者也。 鸣呼, 仲景之下, 再无仲景, 可见医中之品矣。
各经表证, 凡有汗出不彻者, 皆未足言汗。 盖邪未尽去, 其人必身热不退, 而仍觉躁烦, 或四体酸疼, 坐卧有不安者, 以汗出不彻故也。 何从知之? 但诊其脉紧不退, 及热时干燥无汗者, 即其证也, 仍宜汗之。 如果汗透而热仍不退, 或汗后身热愈甚者, 是即所谓阴阳交, 魂魄离, 大凶之兆也。
凡汗之不彻者, 其故有三: 如邪在经络筋骨, 而汗出皮毛者, 此邪深汗浅, 卫解而营不解, 一不彻也; 或以十分之邪, 而去五分之汗, 此邪重汗轻, 二不彻也; 或寒邪方去, 犹未清楚, 遽起露风, 而因虚复感, 此新旧相踵, 三不彻也。 凡遇此者, 当辨其详, 而因微甚以再汗之。
凡既愈复热者, 其故有四: 或以邪气方散, 胃气未清, 因而过食者, 是为食复, 此其一也; 或以表邪方解, 原不甚虚, 有过慎者, 辄加温补, 是误补而复, 此其二也。 若此二者, 所谓食入于阴, 长气于阳, 以致胃气复闭, 阳邪复聚而然, 表邪既复, 仍宜汗也。 又或有以新病方瘳, 不能调摄, 或劳伤脾阴, 因而复热者, 是名劳复, 此其三也; 或不慎房室, 因而再感者, 是名女劳复, 此其四也。 若此二者, 所谓阴虚者阳必凑之而然, 此则或从补, 或从汗, 当因变制宜, 权其缓急, 而治分虚实也。
[论]曰: 伤寒差后, 更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 宜汗解之。 脉沉实者, 宜下解之。
取汗之法, 当取于自然, 不宜急暴, 但服以汤剂, 盖令温暖, 使得津津微汗, 稍令久之, 则手足俱周, 遍身通达, 邪无不散矣。 若一时逼之, 致使如淋如洗, 则急遽间卫气已达, 而营气未周, 反有不到之处, 且恐大伤元气, 非善法也。 余尝见有子病者, 其父母爱惜之甚, 欲其速愈, 且当温暖之令, 覆以重被, 犹恐不足, 而以身压其上, 子因热极呼叫, 其父母曰: 犹未也, 须再出些方好。 及许久放起, 竟致亡阳而毙之。 是但知汗出何妨, 而不知汗之杀之, 此强发之鉴也。 又有邪本不甚, 或挟虚, 年衰感邪等证, 医不能察, 但知表证宜解, 而发散太过; 或误散无效, 而屡散不已, 因而即被其害者有之; 或邪气虽去, 遂致胃气大伤, 不能饮食, 而羸惫不振者有之, 此过汗之戒也。 凡发汗太过, 一时将致亡阳, 或身寒而栗, 或气脱昏沉等候, 速宜煎独参汤一两许饮之, 或甚者以四味回阳饮速为挽回, 庶可保全, 否则恐致不救。
脉有忌汗者, 如[伤寒论]曰: 太阳病,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弦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不可发汗, 发汗则寒栗, 不能自还。 伤寒四五日, 脉沉而喘满, 沉为在卅, 不可汗。 汗亡津液, 必大便难而谵语。 少阴病, 脉微, 不可发汗, 以亡阳故也。 伤寒, 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下也。 尺脉弱而无力者, 切不可汗下。 尺中迟者, 不可发汗, 以荣气不足, 血少故也。
景岳子曰: 按以上忌汗诸脉, 可见仲景大意, 故凡治伤寒, 但见脉息微弱, 及沉细无力者, 皆不可任意发汗。 然欲去外邪, 非汗不可, 而仲景云脉微弱者不可发汗, 夫脉弱非阳, 既不可用寒凉, 而寒邪在表, 又不可用攻下, 然则舍汗之外, 又将何法以治此表邪乎? 不知温中即可以散寒, 而强主即可以逐寇, 此仲景之意, 岂不尽露于言表, 而明悟者当心会之矣。 且凡病外感而脉见微弱者, 其汗最不易出, 其邪最不易解, 何也? 正以元气不能托送, 即发亦无汗, 邪不能解, 则愈发愈虚, 而危亡立至矣。 夫汗本乎血, 由乎营也, 营本乎气, 由乎中也, 未有中气虚而营能盛者, 未有营气虚而汗能达者。 脉即营之外候, 脉既微弱, 元气可知, 元气愈虚, 邪愈不解, 所以阳证最嫌阴脉, 正为此也。 故治此者, 但遇脉息微弱, 正不胜邪等证, 必须速固根本, 以杜深入, 专助中气, 以托外邪, 必使真元渐充, 则脉必渐盛, 自微细而至滑大, 自无力而至有神, 务令阴脉转为阳脉, 阴证转为阳证。 斯时也, 元气渐充, 方是正复邪退, 将汗将解之佳兆。
故凡治表邪之法, 有宜发散者, 有宜和解者, 有宜调补营卫者。 如果邪实而无汗, 则发散为宜; 有汗而热不除, 则和解为宜; 元气虚而邪不能退, 则专救根本, 以待其自解自汗为宜。 此逐邪三昧, 万全之法也。 今有庸流, 但见其外, 不见其内, 每不论证之阴阳, 脉之虚实, 但知寒凉可以退热, 但知发散可以解表, 不知元阳一败, 则土崩瓦解, 立见溃矣。 反掌杀人, 而终身不悟, 是真下愚不移者也。 若而人者, 亦可谓之医乎?
证有忌汗者, 如[伤寒论]曰: 当汗者, 下之为逆; 当下者, 汗之为逆。 下利清谷, 不可攻表, 汗出必胀满, 以重亡津液故也。 汗家不可发汗。 阳虚不得重发汗。 卅家不可发汗。 亡血家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 发汗必便血。 咽喉干燥者, 不可发汗。 咽中闭塞, 不可发汗, 发汗则吐血, 气欲绝。 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 疮家虽身痛, 不可发汗, 发汗则痉。 欬而小便利, 若失小便者, 不可发汗, 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诸动气不可发汗。 动气义详后论下。
论吐十五
仲景曰: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 邪结在胸中, 心中满而烦, 饥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 当吐之, 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结, 以客气在胸中, 心下满而烦, 饮食不能入者, 病在胸中, 当吐之。曰: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 项不强, 寸脉微浮, 胸中痞卅, 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 宜瓜蒂散。 少阴病, 饮食入口则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始得之, 手足寒, 脉弦迟者, 此胸中实, 不可下也, 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 不可吐也, 急温之, 宜四逆汤。 按: 此二节, 前节言胸有寒者, 谓寒邪也, 所以当吐; 后节言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 谓中寒也, 所以宜温。 然则前节之言寒者, 言寒邪之实, 后节之言寒者, 言胃气之虚, 均谓之寒, 而有虚实之异。 实者宜吐, 吐则散也; 虚而吐之, 则胃气愈虚, 病必更甚矣。 此等要处, 最当详察。
曰: 病胸上诸实, 胸中郁郁而痛, 不能食, 欲使人按之, 而反有涎唾, 下利日十余行, 其脉反迟, 而寸脉微滑, 此可吐之, 吐之利则止。
曰: 太阳病, 吐之, 但太阳病当恶寒, 今反不恶寒, 不欲近衣者, 此为吐之内烦也。 按: 此以太阳证有不当吐而吐者, 必邪热乘虚入胃, 故致内烦也。
宿食在上脘者, 当吐之。
凡用吐药, 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也。
寸脉弱而无力者, 切忌用吐。
论下十六
[论]曰: 三阴皆受病, 已入于府者, 可下而已。 此详义见前六经证。曰: 脉浮而大, 心下反卅, 有热属藏者, 攻之, 不令发汗。 按: 此以心下卅而热在藏, 即脉虽浮大者, 病亦属卅, 故不宜发汗, 而当攻内也。
曰: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 按: 此以阳明内热而为头痛也, 故可攻之。
曰: 阳明病, 外已解而潮热者, 可攻卅也, 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此大便已卅也, 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虽多, 而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
曰: 阳明病, 胃中有燥屎者, 可攻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绕脐痛, 烦躁, 发作有时者, 此有燥屎也。
曰: 汗出谵语者, 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为风也, 须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热在卅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汗不解, 腹满痛者, 邪在卅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病腹中满痛者, 此为实也, 当下之。
曰: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卅者, 或心下至少腹卅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
曰: 阳明少阳合病, 脉滑而数者, 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按: 此一条必须兼脉证而察之, 盖伤寒之脉滑数者多, 若无胀痛等证, 未必即为宿食, 故不可单据滑数之脉, 便认作可攻之证。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非大满, 犹生寒热, 则病不除也。 按此一条言若非大满, 而犹生寒热者, 是表病犹不除也, 尚不可下。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大满大实坚, 有燥屎, 自可徐下之, 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内虚热入, 协热遂利, 烦躁诸变, 不可胜数, 轻者困笃, 重者必死矣。 按: 此一条言外无表证, 内有坚满, 然后可下, 正以见下不宜轻, 轻下者, 为祸不小也。
曰: 太阳病,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若表未解者, 不可攻, 当先解表。 表已解,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仁承气汤。
凡伤寒当下者, 不宜用丸药, 以丸药不能涤荡热邪, 而但能损正气也。 又凡治伤寒热邪传卅者, 服下药后, 仍用盐炒麸皮一升许, 将绢包于病人腹上, 款款熨之, 使药气得热则行, 大便必易通也。
脉有忌下者, 如[伤寒论]曰: 伤寒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 更下也。 寸口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为大逆。 关脉弱, 胃气虚有热, 不可大攻之, 热去则寒起。 尺脉涩弱无力者, 不可下。 大便卅者当下之, 设脉迟缓者不可下, 卅气不实也。 脉虚细者不可下。 脉浮者不可下。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巅,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虚者不宜下也。 脉浮而大, 浮为气实, 大为血虚, 血虚为无阴, 孤阳独下阴部者, 医以为热, 而复用毒药攻其胃, 此为重虚, 客阳去有期, 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濡而紧, 濡则阳气微, 紧则荣中寒。 阳微卫中风, 发热而恶寒, 荣紧胃气冷, 微呕心内烦。 医谓有大热, 解肌而发汗, 亡阳虚烦躁, 心下苦痞坚, 表卅俱虚竭, 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 怅怏不得眠。 不知胃气冷, 紧寒在关元, 当温反下之, 安可复追还。 脉久数者, 非外邪也, 不可下之。 脉细数者, 非实邪也, 不可下。 结胸证, 其脉浮大者, 邪未入府也, 不可下, 下之则死。 大扺伤寒最宜慎下, 若脉息无力, 及表证未罢者, 不可乱投汤剂, 下之为逆。
证有忌下者, 如太阳病外证未解,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邪在表也, 不可下。 阳明病, 若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不可下。 阳明病, 潮热, 大便初卅后溏者, 不可攻。 阳明病, 腹微满, 初头卅, 后必溏者, 非实热也, 不可攻之。 阳明病, 其热不潮者, 未可与承气汤。 阳明病, 虽有潮热, 而大便不卅者, 不可与承气汤。 不转失气者, 其内不坚, 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 心下卅满者, 不可攻,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卅在心下者, 其邪在胸膈, 犹未入腑也, 故不可攻。 脏结无阳证, 不往来寒热, 其人反静, 舌上苔滑者, 不可攻也。
病欲吐者, 不可下。 呕多, 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此呕多者, 病在上焦, 病在上而攻其下, 取败之道也。 阳明病, 若汗多, 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汤。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下利不止亦死。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 故攻其热必哕。 阴强无阳者, 虽其大便坚卅, 亦不可下, 下之则清谷腹满。 阴阳俱虚, 恶水者, 若下之, 则卅冷, 不嗜食, 大便完谷出。 阳微者不可下, 下之则心下痞卅。 恶寒者, 不可下。 小便清利者, 火不盛也, 不可下。 诸四逆厥者, 不可下。 咽中闭塞者不可下。 发汗多, 亡阳谵语者不可下。 诸虚者不可下, 下之则阳虚而生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 身必冷如冰, 其有眼睛不慧, 语言不休, 口虽欲言, 舌不得前者皆死。 阴虚水亏, 虚烦虚躁者不可下, 重亡其阴, 万无生理矣。
看目十七
夫治伤寒须观两目, 或赤或黄, 赤者为阳证, 若兼六脉洪大有力, 或躁而渴者, 其热必甚, 轻则三黄石膏汤, 重则大承气之类主之。凡目色清白, 而无昏冒闪烁之意者, 多非火证, 不可轻用寒凉。
眼眵多结者, 必因有火。 盖凡有火之候, 目必多液, 液干而凝, 所以为眵, 即如肺热甚则鼻涕出, 是亦目液之类也。
目睛上视者, 谓之戴眼, 此属足太阳经之证。 盖太阳为目之上网, 而与少阴为表卅, 少阴之肾气大亏, 则太阳之阴虚血少, 故其筋脉燥急, 牵引而上。 若直视不转者, 尤为凶候。 欲治此者, 速当以培阴养血为主。 今人不知, 皆云为风, 若用风药, 则阴愈虚, 血愈燥矣, 其有不颠覆者, 未之有也。
舌色辨十八
舌为心之官, 本红而泽, 凡伤寒三四日已后, 舌上有胎, 必自润而燥, 自滑而涩, 由白而黄, 由黄而黑, 甚至焦干, 或生芒刺, 是皆邪热内传, 由浅入深之证也。 故凡邪气在表, 舌则无胎, 及其传卅, 则津液干燥而舌胎生矣。 若邪犹未深, 其在半表半卅之间, 或邪气客于胸中者, 其胎不黑不涩, 止宜小柴胡之属以和之。 若阳邪传卅, 胃中有热, 则舌胎不滑而涩, 宜栀子豉汤之属以清之。 若烦躁, 欲饮水数升者, 白虎加人参汤之类主之。 大都舌上黄胎而焦涩者, 胃腑者邪热也, 或清之, 或微下之。 [金匮要略]曰: 舌黄未下者, 下之黄自去, 然必大便燥实, 脉沉有力而大渴者, 方可下之。 若微渴而脉不实, 便不坚, 胎不干燥芒刺者, 不可下也。 其有舌上黑胎而生芒刺者, 则热更深矣, 宜凉膈散, 承气汤, 大柴胡之属, 酌宜下之。 若胎色虽黑滑而不涩者, 便非实邪, 亦非火证, 非惟不可下, 且不可清也。 此辨舌之概, 虽云若此, 然犹有不可概论者, 仍宜详察如左。按: 伤寒诸书皆云: 心为君主之官, 开窍于舌。 心主火, 肾主水, 黑为水色, 而见于心部, 是为鬼贼相刑, 故知必死。 此虽据理之谈, 然实有未然者。 夫五行相制, 难免无克, 此其所以为病, 岂因克为病, 便为必死? 第当察其根本何如也。 如黑色连地, 而灰黯无神, 此其本原已败, 死无疑矣。 若舌心焦黑, 而质地红活, 未必皆为死证。 阳实者清其胃火, 火退自愈, 何虑之有。 其有元气大损, 而阴邪独见者, 其色亦黄黑, 真水涸竭者, 其舌亦干焦, 此肾中水火俱亏, 原非实热之证。 欲辨此者, 但察其形气脉色, 自有虚实可辨, 而从补从清, 反如冰炭矣。 故凡以焦黑干涩者, 尚有非实非火之证。 再若青黑少神而润滑不燥者, 则无非水乘火位, 虚寒证也。 若认此为火, 而苦寒一投, 则余烬随灭矣。 故凡见此者, 但当详求脉证, 以虚实为主, 不可因其焦黑, 而执言清火也。 伤寒固尔, 诸证亦然。
新按: 余在燕都, 尝治一王生, 患阴虚伤寒, 年出三旬, 而舌黑之甚, 其芒刺干裂, 焦黑如炭, 身热便结, 大渴喜冷, 而脉则无力, 神则昏沉。 群医谓阳证阴脉, 必死无疑。 余察其形气未脱, 遂以甘温壮水等药, 大剂进之, 以救其本, 仍间用凉水以滋其标。 盖水为天一之精, 凉能解热, 甘可助阴, 非若苦寒伤气者之比, 故于津液干燥, 阴虚便结, 而热渴火盛之证, 亦所不忌。 由是水药并进, 前后凡用人参, 熟地辈各一, 二斤, 附子, 肉桂各数两, 冷水亦一, 二斗, 然后诸证渐退, 饮食渐进, 神气俱复矣。 但察其舌黑, 则分毫不减, 余甚疑之, 莫得其解。 再后数日, 忽舌上脱一黑壳, 而内则新肉灿然, 始知其肤腠焦枯, 死而复活, 使非大为滋补, 安望再生。 若此一证, 特举其甚者纪之, 此外, 凡舌黑用补而得以保全者, 盖不可枚举矣。 所以凡诊伤寒者, 当以舌色辨表卅, 以舌色辨寒热, 皆不可不知也。 若以舌色辨虚实, 则不能无误, 盖实固能黑, 以火盛而焦也, 虚亦能黑, 以水亏而枯也。 若以舌黄, 舌黑, 悉认为实热, 则阴虚之证, 万无一生矣。
古按: [金镜录]曰: 舌见全黑色, 水克火明矣, 患此者百无一治, 治者审之。 薛立斋曰: 余在留都时, 地官主事郑汝东妹婿患伤寒得此舌, 院内医士曾禧曰: 当用附子理中汤, 人咸惊骇而止。 及其困甚治棺, 曾与其邻复往视之, 谓用前药犹有生意。 其家既待以死, 拚而从之, 数剂而愈。 大抵舌黑之证, 有火极似水者, 即杜学士所谓薪为黑炭之意也, 宜凉膈散之类以泻其阳; 有水来克火者, 即曾医士所疗者是也, 宜理中汤以消阴翳。 又须以老生姜切平, 擦其舌, 色稍退者可治, 坚不退者不可治。
又按: 弘治辛酉, 金台姜梦辉患伤寒, 亦得此舌, 手足厥冷, 呃逆不止, 众医犹作火治, 几致危殆, 判院吴仁斋用附子理中汤而愈。 夫医之为道, 有是病必用是药, 附子疗寒, 其效可数, 奈何世皆以为必不可用之药, 宁视人之死而不救, 不亦哀哉! 凡用药得宜, 效应不异, 不可便谓为百无一治而弃之也。
饮水十九
凡伤寒饮水, 因内水消竭, 欲得外水自救, 若大渴欲饮一升, 止可与一碗, 常令不足, 不可太过。 若恣饮过量, 使水停心下, 则为水结胸, 留于胃则为噎, 为哕, 溢于皮肤则为肿, 蓄于下焦则为癃, 渗于肠间则为利下, 皆饮水太多之过也。 又不可不与, 又不可强与, 故曰: 若还不与非其治, 强饮须教别病生也。凡阳明病口燥, 但欲嗽水而不欲咽者, 以热在经, 而卅无热也, 必将为卅, 不可与凉药。
按: 饮水一证, 本以内热极而阳毒甚者最其相宜, 若似乎止宜实邪, 不宜于虚邪也, 而不知虚证亦有不同。 如阳虚无火者, 其不宜水无待言也, 其有阴虚火盛者, 元气既弱, 精血又枯, 多见舌裂唇焦, 大渴喜冷, 三焦如焚, 二便闭结等证, 使非藉天一之精, 何以济然眉之急? 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标, 而继以甘温培其本, 水药兼进, 无不可也。 其有内真寒, 外假热, 阴盛格阳等证, 察其元气, 则非用甘温必不足以挽回, 察其喉舌, 则些微辛热又不可以近口。 有如是者, 则但将甘温大补之剂, 或单用人参煎成汤液, 用水浸极冷而饮之, 此以假冷之味, 解上焦之假热, 而真温之性, 复下焦之真阳, 是非用水而实亦用水之意, 余用此活人多矣, 诚妙之甚者也。 惟是假热之证, 则证虽热而脉则微, 口虽渴而便则不闭者, 此而欲水, 必不可与, 若误犯之, 则其败泄元阳, 为害不小, 有不可不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