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3:51:13

论东垣<脾胃论>

人以水谷为本, 故脾胃为养生之本。 惟东垣独知其义, 发为<脾胃论>曰: 历观<内经>诸篇而参考之, 则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此诸病之所由生也。 因引<内经>之义, 如<生气通天论>曰: 苍天之气, 清净则志意治, 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 弗能害也。 阳气者, 烦劳则张。 故苍天之气贵清净, 阳气恶烦劳。 此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又引<五常政大论>曰: 阴精所奉, 其人寿; 阳精所降, 其人夭, 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 谷气上升, 春夏令行, 故其人寿; 阳精所降, 谓脾胃不和, 谷气下流, 收藏令行, 故其人夭。 此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又引<六节藏象论>曰: 脾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者, 皆取决于胆也。 夫胆者, 少阳春生之气, 春气升则万化安, 故胆气春升, 则余脏从之; 胆气不升, 则飧泄肠澼, 不一而起。 此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又引本论曰: 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 此之谓气者, 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 充身, 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 气或乖错, 人何以生? 此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夫内伤脾胃, 乃伤其气; 外感风寒, 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 伤其内为不足, 不足者补之。 内伤不足之病, 苟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 则虚其虚也。 实实虚虚, 如此死者, 医杀之耳。 然则奈何?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 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
经曰: 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 又曰: 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 诸如此论, 皆东垣独得之见也。 兹察其所谓苍天贵清净, 阳气恶烦劳者, 此指劳倦之为病也。 所谓收藏令行, 故其人夭者, 此指阴盛阳衰之为病也。 所谓春气升则万物安者, 此指降则无生之为病也。 所谓气或乖错, 人何以生者, 此指阳气受伤之为病也。 东垣此言, 其垂惠后世, 开导末学之功, 诚非小矣。 独怪其前论中, 又有矛盾之谈, 如曰: 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脾胃乃伤。 此固喜怒忧恐, 损耗元气, 资助心火,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者,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乘其土位, 此所以为病。 若此数语, 则大见矛盾矣。 第观其前四条, 则总虑阳气之受伤也, 故曰: 大忌苦寒之药。 此一节又云, 火胜之为病, 更当何法以治之? 且所云喜怒忧恐, 损伤元气, 资助心火, 火胜则乘其土位。 此何说也? 夫元气既损, 多见生阳日缩, 神气日消, 何以反助心火? 脾胃属土, 得火则生, 何谓火胜则乘其土位? 且人之元气, 本贵清和, 寒固能病, 热亦能病。 然热伤元气, 而因劳动火者, 固常有之, 此自不得不从清补。 若因劳犯寒, 而寒伤脾胃者, 尤酷尤甚, 此可概言为火乎? 第热证显, 而寒证隐, 故热证易见, 而寒证不之觉也; 真热证尤易辨, 而假热证尤不易辨也。 矧元气属阳, 火其类也, 而热为同气, 邪犹可制, 阴为阳贼, 寒其仇也, 而生机被伐, 无不速亡。 故经曰: 少火生气, 未闻少寒生气也。
又云: 避风如避箭, 未闻避热如箭也。 由此观之, 则何不曰寒与元气不两立, 而反云火与元气不两立乎? 兹举火字, 特以为言, 致令后生之妄言火者, 反尽忘东垣前四条之格言, 而单执不两立之说, 用为治火之成按。 是东垣戒之而反以诲之。 此其白璧之瑕, 余实不能不为东垣惜也。 及再考东垣之方, 如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胃汤, 黄耆人参汤, 清暑益气汤等方, 每用升, 柴, 此即其培养春生之意, 而每用芩, 连, 亦即其制伏火邪之意。 第以二, 三分之芩, 连, 固末必即败阳气, 而以五, 七分之参, 朮, 果即能斡旋元气乎? 用是思及仲景, 见其立方之则, 用味不过三, 四品, 用数每至二, 三两。 且人之气血本大同, 疾病多相类, 而仲景之方大而简, 东垣之方小而杂, 何其悬绝一至于此? 此其中要必有至道存焉。 宾以后学, 固不敢直判其孰是孰非, 而私心向住, 则不能不霄壤于其间也。 脾胃三方有论, 在前饮食门。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3:52:00

论治脾胃

脾胃有病, 自宜治脾, 然脾为土脏, 灌溉四旁, 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 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 此其互为相使, 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 故善治脾者, 能调五脏, 即所以治脾胃也; 能治脾胃, 而使食进胃强, 即所以安五脏也。 今人止知参, 苓, 枳, 朮, 山楂, 麦芽, 神卅, 厚朴之类, 乃为脾胃之药, 而不知风寒湿热皆能犯脾, 饮食劳倦皆能伤脾。 如风邪胜者宜散之, 则麻黄, 桂枝, 柴胡, 干葛之类皆是也。 寒邪胜者宜温之, 则桂, 附, 干姜, 丁香, 茱萸之类皆是也。 热邪胜者宜寒之, 则芩, 连, 知, 柏, 栀子, 石膏之类皆是也。 湿邪胜者宜燥之, 则苍朮, 白朮, 半夏, 猪苓之类皆是也。 饮食停积者宜行之, 则三棱, 蓬朮, 大黄, 芒硝之类皆是也。 劳倦内伤者宜补之, 则人参, 黄耆, 白朮, 杜仲之属皆是也。 然脏腑虽分十一, 而同有阴阳, 同此血气, 矧太阴常多血少气, 阳明常多血多气, 使此中之血瘀, 则承气, 抵当之类, 总属脾胃之药; 使此中之血虚, 则四物, 五物, 理阴, 五福之类, 又孰非脾胃之药乎? 再若五脏之邪, 皆通脾胃, 如肝邪之犯脾者, 肝脾俱实, 单平肝气可也; 肝强脾弱, 舍肝而救脾可也。 心邪之犯脾者, 心火炽盛, 清火可也; 心火不足, 补火以生脾可也。 肺邪之犯脾者, 肺气壅塞, 当泄肺以苏脾之滞; 肺气不足, 当补肺以防脾之虚。 肾邪之犯脾者, 脾虚则水能反克, 救脾为主; 肾虚则启闭无权, 壮肾为先。 至若胃司受纳, 脾主运化, 若能纳而不化, 此脾虚之兆易见。 若既不能纳, 又不能运, 此脾胃之气俱已大亏, 即速用十全大补, 六味回阳等剂, 尤恐不及, 而尚欲以楂, 苓, 枳, 朮, 之类, 冀为脾胃之永赖乎? 是以脾胃受伤, 但使能去伤脾者, 即俱是脾胃之药。 此中理奥机圆, 姑举此以见其概, 而随宜应变, 诚有非言能尽悉者。 且诸药入口, 必先入胃而后行及诸经, 若妄用相妨相碍等物, 亦岂有既入其腑, 能不先犯脾胃而竟走他脏者乎? 倘不明此理, 而徒执一, 二成方, 曰: 此可攻邪, 此可健胃, 则其胸次可知矣。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3:52:40

述古共二条

1.        徐东皋曰: 百凡治病, 胃气实者, 攻之则去, 而疾卅易愈。 胃气虚者, 攻之不去。 盖以本虚, 攻之则胃气益弱, 反不能行其药力, 而病所以自如也。 非药不能去病, 亦以主气不行药力故也。 若峻攻之。 则元气伤而病益甚, 若不知机, 攻尽元气则死矣。 如虚热者, 服寒凉之药而热反甚何也? 经曰: 服寒而反热者, 奈何? 岐伯曰: 治其王气, 是以反也。 若胃气不虚, 虽有病者, 不攻自愈, 故中医用药亦常效焉。 观夫藜藿野人之病, 尝不药自愈可知矣。 故曰: 治病不察脾胃之虚实, 不足以为太医。
2.        又曰: 汉张仲景着<伤寒论>, 专以外伤为法, 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 世医鲜有知之者。 观其少阳证, 小柴胡汤用人参, 则防邪气之入三阴, 或恐脾胃稍虚, 邪乘而入, 必用人参, 甘草, 固脾胃以充元气, 是外伤未尝忘内因也。 至于阳毒升麻汤, 人参败毒散, 化斑汤, 黄连汤, 白通汤, 理中汤, 炙甘草汤, 橘皮汤, 五味子汤, 栝蒌根汤, 建中汤等, 未尝不用参耆以治外感, 可见仲景公之立方, 神化莫测。 或者只以外伤是其所长, 而内伤非所知也, 此诚不知公者也。 何今世之医不识元气之旨, 惟见王纶<杂着>戒用人参之谬说, 执泥不移, 乐用苦寒攻病之标, 致误苍生, 死于非命, 抑何限耶! 间有病家疑信相半, 两勿之从, 亦但不速其死耳, 直以因循, 俟其元气自尽, 终莫之救而致毙者, 可谓知乎。 况斯世, 斯时, 人物剧繁, 禀气益薄, 兼之劳役名利之场, 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 耽酒色以竭其真, 不谓内伤元气, 吾弗信也。 观其杂病稍用攻击, 而脾胃遂伤, 甚则绝谷而死者, 皆可类推矣。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3:53:18

脾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福饮新补六。 白通汤热一四五。 栝蒌根汤散百七。 橘皮汤和二九八。 黄连汤寒百三。 人参败毒散散三六。 五味子汤补五七。 承气汤攻一。 理阴煎新热三。 四物汤补八。 建中等汤补二二后。 五物煎新因三。 化斑汤寒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炙甘草汤热四四。 抵当汤攻三七。 阳毒升麻汤散百六。 小柴胡汤散十九。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3:53:55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二陈汤和一。 五味异功散补四。 平胃散和十七。 胃苓汤和百九十。 加味枳朮丸和八三。 六君子汤补五。 人参散和二百六十虚寒。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寒滞。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气寒。 九宝丹热一四三温理脾胃。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脾虚气滞。 参苓白朮散补五四。 和中丸和八八温脾胃。 八味汤热一四一虚寒气滞。 煨肾丸补一四六能消谷。 加味四君子汤补二。 四君子汤补一。 启脾丸和八六行滞。 养胃进食丸和八九。 大健脾丸和八五。 安脾散热六七虚寒不化。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胃行滞。 大半夏汤和十一痰饮。 太和饼小九。 木香人参枳朮丸和八二。 参朮健脾丸和六四虚滞。 温胃汤热十二暖胃和中。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4:10:05

眩晕

经义

口问篇曰: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卫气篇曰: 下虚则厥, 下盛则热, 上虚则眩, 上盛则热痛。
海论曰: 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五藏生成篇曰: 徇蒙招尤, 目冥耳聋, 下实上虚, 过在足少阳厥阴, 甚则入肝。
脉要精微论曰: 浮而散者, 为眴仆。
决气篇曰: 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厥论曰: 巨阳之厥, 则肿首头重, 足不能行, 发为眴仆。
经脉篇曰: 督脉实则脊强, 虚则头重, 高摇之。 五阴气俱绝, 则目系转, 转则目晕; 目晕者, 为志先死; 志先死, 则远一日半死矣。
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太阳司天, 民病善悲, 时眩仆。 太阳之复, 头痛, 善悲, 时眩仆, 食减。
气交变大论曰: 岁木太过, 风气流行, 脾土受邪, 民病飧泄食减, 甚则忽忽善怒, 眩冒巅疾。
六元正纪大论曰: 木郁之发, 甚则耳鸣, 眩转, 目不识人, 善暴僵仆。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4:10:49

论证共四条

1.        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 二耳。 原其所由, 则有劳倦过度而晕者, 有饥饱失时而晕者, 有呕吐伤上而晕者, 有泄泻伤下而晕者, 有大汗亡阳而晕者, 有眴目惊心而晕者, 有焦思不释而晕者, 有被欧被辱, 气夺而晕者, 有悲声痛楚, 大叫大呼而晕者, 此皆伤其阳中之阳也。 又有吐血, 衄血, 便血而晕者, 有痈脓大溃而晕者, 有金石破伤, 失血痛极而晕者, 有男子纵欲, 气随精去而晕者, 有妇女崩淋产后, 去血而晕者, 此皆伤其阴中之阳也。 再若大醉之后, 湿热相乘而晕者, 伤其阴也; 有大怒之后, 木肆其强而晕者, 伤其气也; 有痰饮留中, 治节不行而晕者, 脾之弱也。 此亦有余中之不足也。 至若年老精衰, 劳倦日积而忽患不眠, 忽苦眩晕者, 此营卫两虚之致然也。 由此察之, 虚实可辨矣。 即如<内经>之言, 亦无非言虚, 而何后世诸家每多各逞臆说? 其于病情经义果相合否? 指南若此, 后学能无误乎? 因摘其尤者, 悉之如左。
2.        河间之论眩晕, 独取至真要大论一句, 曰: 诸风掉眩, 皆属肝木, 风主动故也。 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 由风木旺, 必是金衰不能制木, 而木复生火, 风火皆属阳, 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故火本动也, 焰得风则自然旋转也。 此释风木之义, 固然似矣, 然不知至真要大论之言, 乃言运气, 脏气所属之理, 非所以悉眩晕之病情也。 必若口问篇, 卫气篇, 决气篇, 经脉篇, 海论等义, 方为最切最近之论。 何河间一无引证, 而独言风火二字以该眩晕一证? 岂无失乎? 又若丹溪之论眩晕曰: 痰在上, 火在下, 火炎上而动其痰也。 此证属痰者多, 盖无痰不能作眩, 虽因风者, 亦必有痰。 夹气虚者, 亦宜治痰为主, 兼用补气降火之药。 若据此论, 则凡属眩晕, 无非痰证也。 何轩歧之言, 绝然不及痰饮, 而但曰: 上气不足,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曰: 上虚则眩。 曰: 肾脉虚, 则头重, 高摇之。 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而眩冒。 凡此者, 岂皆痰证耶? 又若余前章所列诸证, 无非眩晕之由, 亦岂皆痰证耶? 故在丹溪则曰: 无痰不能作眩, 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 余则曰: 无虚不能作眩, 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 孰是孰非, 余不能必, 姑引经义以表其大意如此, 尚俟明者正之。
3.        头痛之病, 上实证也; 头眩之病, 上虚证也。 故<内经>分别甚明, 曰: 头痛巅疾, 上实下虚: 又曰: 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此以邪气在上所以为痛, 故曰上实也。 至若眩晕之病, 则曰: 上气不足。 又曰: 上虚则眩。 未闻言上之实也。 而后世诸家, 如严用和, 杨仁斋辈, 有曰结而为饮, 随气上逆者; 有曰疲劳过度, 下虚上实者; 有曰肾家不能纳气, 使诸家气逆奔而上者; 即如朱丹溪亦曰痰在上, 火在下。 凡此皆言上实也。 何与<内经>相反若此? 噫! 此实后人之不明耳。 夫眩晕之证, 或为头重, 或为眼黑, 或为脑髓旋转不可以动。 求其言实之由, 不过为头重者为上实, 而不知头本不重于往日, 而惟不胜其重者乃甚于往日耳。 上力不胜, 阳之虚也, 岂上实乎? 又何气不归元及诸气逆奔之有? 盖上实者, 宜降宜抑; 上虚者, 最不宜再伐生气。 此上实上虚之旨, 有不可不辨, 而误则害矣。
4.        头眩有大小之异, 总头眩也。 于此察之, 可得虚实之情矣。 何以言之? 如今人之气禀薄弱者, 无论少壮, 或于劳倦, 或于酒色之后, 每忽有耳鸣如盘, 或头眩眼黑, 倏顷而止者, 乃人所常有之事。 至于中年之外, 多见眩仆卒倒等证, 亦人所常有之事。 但忽晕而忽止者, 人皆谓之头晕眼花; 卒倒而不醒者, 人必谓之中风, 中痰, 不知忽止止者以气血未败, 故旋见而旋止, 即中风也, 卒倒而甚者, 以根本既亏, 故遽病而难复, 即大头眩也。 且必见于中年之外, 而较之少壮, 益又可知。 于此察之, 则其是风非风, 是痰非痰, 而虚实从可悟矣。 何今人不识病机, 但见眩仆不语等证, 无不谓之风痰而非消即散? 吾恐几微之气, 有不堪再加铲削矣, 深可悲也。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4:12:09

论治共三条

1.        头眩虽属上虚, 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 阳中之阳虚也; 下虚者, 阴中之阳虚也。 阳中之阳虚者, 宜治其气, 如四君子汤, 五君子煎,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 如兼呕吐者, 宜圣朮煎大加人参之类是也。 阴中之阳虚者, 宜补其精, 如五福饮, 七福饮, 左归饮, 右归饮, 四物汤之类是也。 然伐下者, 必枯其上, 滋苗者, 必灌其根。 所以凡治上虚者, 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 如大补元煎, 十全大补汤, 及诸补阴补阳等剂, 俱当酌宜用之。
2.        眩晕证, 凡有如前论首条所载病源者, 当各因其证, 求而治之。 其或有火者, 宜兼清火; 有痰者, 宜兼清痰; 有气者, 宜兼顺气。 亦在乎因机应变, 然无不当以治虚为先, 而兼治为佐也。
3.        古法之治眩晕, 亦有当察者。 丹溪曰: 湿痰者, 多宜二陈汤; 火者, 加酒芩。 夹气虚者, 相火也, 治痰为先, 夹气药降火, 如东垣半夏白朮天麻汤之类。 眩晕不可当者, 以大黄酒炒为末, 茶汤调下。 火动其痰, 用二陈加黄芩, 苍朮, 羌活, 散风行湿。 附录曰: 有早起眩晕, 须臾自定, 日以为常者, 正元散下黑锡丹。 伤湿头晕, 肾着汤加川芎, 名除湿汤。 有痰者, 青州白丸子。 愚谓古法之治眩晕, 如半夏白朮天麻汤治脾痰也; 二陈汤加黄芩治热痰也; 青州白丸子治风痰寒痰也; 肾着汤治湿痰也。 此外, 如大黄末之治眩晕不可当, 惟痰火上壅者宜之。 黑锡丹之重坠, 惟气实于上者宜之。 第恐眩晕一证, 实痰实火者无几, 而亦非上盛之病。 此古方之有宜否, 用者不可不审。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4:12:47

述古

刘宗厚云: 眩晕一证, 人皆称为上盛下虚所致, 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 盖所谓虚者, 血与气也; 所谓实者, 痰涎风火也。 原病之由, 有气虚者, 乃清气不能上升, 或汗多亡阳而致, 当升阳补气; 有血虚者, 乃因亡血过多, 阳无所附而然, 当益阴补血, 此皆不足之证也。 有因痰涎郁遏者, 宜开痰导郁, 重则吐下, 有因风火所动者, 宜清上降火; 若因外感而得者, 此皆有余之证也。 世有所谓气不归元, 而用丹药镇坠, 沉香降气之法, 盖香窜散气, 丹药助火, 其不归之气岂能因此而复耶? <内经>所谓治病必求其本, 气之不归, 求其本而用药则善矣。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3 14:13:26

吐法新按

先君寿峰公, 少壮时颇好酒, 因致酒病。 自四旬之外, 遂绝戒不饮。 至七旬因除夜之乐, 饮一小杯而次早眩晕不能起。 先君素善吐法, 有记在痰饮门。 因吐去清痰而眩晕顿愈。 原其所由, 则一杯之酒何遽为痰? 不过以恶酒之脏而忽被酒气, 则真阴清气为之淆乱而然。 吐去痰饮, 酒气可除, 吐能升气, 清阳可复。 此非治痰而实以治乱耳, 故志此以见其义。
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查看完整版本: (1~19卷)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