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1:10
3消风散
【组成】 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生地胡麻仁各6g木通甘草各3g
【主治】 风热或风湿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所致的风疹、湿疹。症见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病案】 张某,男,36 岁,教师。诉全身风团,此起彼伏,奇痒难忍1 年余,伴睡眠欠佳。先后服用赛庚定、扑尔敏、激素等药治疗无明显效果,而要求服用中草药治疗。查:皮肤划痕征阳性,皮肤多处抓破,渗水,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辨证:气血两虚,风湿侵袭。治以疏风祛湿,益气养血。选用消风散加减,处方:当归10g,生地10g,防风10g,蝉衣10g,知母10g,苦参10g,胡麻6g,荆芥12g,苍术10g,牛蒡子10g,石膏15g,木通6g,甘草6g,黄芪18g,车前子10g(包煎),远志10g。服药1 个疗程后风疹基本消失,抓破处结痴,仍有痒感,睡眠可。继服1 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5 年未见复发。(摘自《时珍国医国药》)
【分析】 该患者以“全身风团,此起彼伏,奇痒难忍1 年余,伴睡眠欠佳”为主诉,其临床表现除了全身风团外,还有痒的症状,这些均符合中医“风”的特点,可见其病情属中医“风疹”范畴。同时还伴有睡眠欠佳,最大可能是由于奇痒影响了睡眠,而“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则可能有气血两虚证。“皮肤多处抓破,渗水”症状显示其病机还有湿邪。故总结其病机,当为“气血两虚,风、湿侵袭”。
消风散是一首治疗皮肤病、瘙痒明显者的一首名方。作者即是在消风散的基础上,加黄芪以加强补气作用;加车前子以增加利水渗湿功效;加远志以安神定志,助其睡眠。但不知何故,无丝毫热象,方中多味清热药仍然保留了。药证较为相合,故疗效较好,2 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除,病情痊愈。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1:24
4牵正散
【组成】 白附子白僵蚕各6g全蝎3g
【主治】 风痰阻络证。症见卒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
【病案】 全某,女,48 岁,机关干部。2000 年4 月17 日初诊,自诉今晨起床后感觉右侧脸部麻木,照镜子发现口眼歪斜,右侧眼睑不能闭合,然后发现喝水漏水,进食口腔留有食物。于上午9 时入住本科。舌质淡暗,苔白滑,脉浮。诊断为右侧周围性面瘫。辨证为正气不足,风痰阻络。投以能扶正祛邪,疏风化痰通络之牵正散加味(全竭、白附子、僵蚕、防风、天麻各10g,黄芪20g,蜈蚣1 条,木瓜15g,甘草6g),日服一剂;1 周后配合针刺疗法,留针加手法刺激,日一次;第三周改用电针,刺激强度由弱渐强,共住院三周,口眼歪斜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于2000 年5 月9 日出院,随访2 年未见复发。(摘自《广西医学》)
【分析】 该患者“右侧脸部麻木,照镜子发现口眼歪斜”,其症状主要在面部,未见半身不遂等其他偏瘫等症状,可见其所患疾病为风中经络,而非风中脏腑。结合舌苔表现“苔白滑”,可能有痰湿。脉象为浮,亦示其有风邪。仅舌稍暗,恐不能说有瘀血,仅舌淡也只能说可能稍有气虚。故其主要病机当为风痰阻络。治疗应该选具有祛风化痰止痉功效之牵正散加减。处方中以白附子祛痰止痉,尤擅长治头面之风;全蝎、僵蚕均可祛风止痉;加防风以助散风;加天麻以助息风止痉;蜈蚣助全蝎、僵蚕祛风通络;加木瓜舒筋活络;甘草和黄芪既补气和中,且甘草解诸虫药之毒性。药证相合,且加用针刺疗法,好转较快,二十多天即获痊愈。由此病例也可以发现,对于面瘫,除了药物对证治疗外,加用针刺疗法,可以增强疗效。不夹痰湿者,单针灸疗法即效佳。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1:38
5小活络丹
【组成】 川乌草乌天南星地龙各6g 乳香没药各5g
【主治】 (l)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曲不利,疼痛游走不定;(2)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病案】 郑某,男,76 岁,1994 年1 月6 日初诊。腰腿痛反复发作10 年,加剧2 个月。10 年前在台湾摔伤腰部后,每因寒冷引发腰腿痛,起初痛轻,后日益加重,经台湾某医院诊断为腰椎病,拟手术治疗,因畏惧手术回乡定居就医。虽经中西药治疗(服大量激素),疗效不佳,转诊于余。诊见:形寒体胖,面色苍白,脸呈满月,腰痛连大腿,入夜尤甚,遇寒加剧,转侧不利,步履艰难,足微肿,舌胖大、质淡暗红、苔白腻,舌下络脉曲张,脉沉弦尺涩。查体:腰椎及椎旁压痛,肌肉痉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十),腰椎摄片示:第1 腰椎陈旧性压缩性骨折,第2~5 腰椎后缘呈唇状骨质增生。西医诊断:腰椎病,坐骨神经痛。中医诊断:痹证(顽痹)。证属寒湿凝滞,痰瘀痹阻,治以散寒化湿,活血化瘀,方用小活络丹加减。处方: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制南星、法半夏、当归尾、川芎、独活各10g,蜈蚣2 条,麻黄6g,甘草5g。每天1 剂,水煎温服。服药6 剂,腰腿痛明显减轻,药中病机,守方去当归尾加薏苡仁30g,连用10 剂,疼痛已消。遂以养肝肾,益气血,舒筋骨,祛风湿之剂调治月余,已能行走,随访5 年,未见复发。 (摘自《新中医》)
【分析】 患者“每因寒冷引发腰腿痛”“形寒体胖”,由此不仅知其有寒湿痹痛,还是阳虚体质,且从“舌胖大”“苔白腻”也佐证其阳虚和寒湿。考虑其病史已达10 年,病久必虚,再加年事已高,气血阴阳俱衰,且腰部有外伤史,风寒湿入侵,反复不愈而成顽痹。三气杂至,流窜筋骨,深入骨骱,证以风寒湿瘀邪为主,兼有正气不足。
作者先以小活络丹祛邪为主。方中取二乌破阴寒痼滞;麻黄宣透皮毛腠理;法半夏、制南星化痰;乳香、没药、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即可祛邪,当归又能扶正,祛邪而不伤正;蜈蚣搜剔窜透;薏苡仁利湿泄浊。诸药合用使寒凝开,痰瘀散,经络通,气血和,则症状减轻。缓则治其本,故病情好转“疼痛已消”后改“遂以养肝肾,益气血,舒筋骨,祛风湿之剂调治”,经调治其本月余后,顽疾乃愈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2:02
6羚角钩藤汤
【组成】 羚角片4.5g 双钩藤茯神木滁菊花生白芍各9g霜桑叶6g鲜生地淡竹茹各15g 川贝母12g生甘草3g
【主治】 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不退,烦闷燥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数。
【病案】 吴某,男,38 岁,1997 年10 月2 日初诊。患者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五六次,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腰椎穿刺确诊)住院治疗3 天,病情略有好转,邀余会诊。刻诊:痛苦面容,头痛剧烈,颈项强直,不时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双目紧闭,畏光,渴喜冷饮,脘腹胀满,大便5 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证属风阳暴张,络脉损伤,与阳明腑实互结为患。治以平肝潜阳,熄风镇惊,佐以通腑。予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30g,生地15g,草决明30g,霜桑叶15g,菊花15g,生川军12g(后下),枳实12g,三七粉4g(冲服)。l 剂,水煎服。服药后,大便日行2 次,头痛显著减轻。守上方去川军、草决明,加龙胆草10g,石决明40g,栀子10g,丹皮10g,白蒺藜30g,生白芍20g。5 剂,水煎服。服5 剂后,头痛消失,仍感眩晕,视物不清。前方去龙胆草、栀子、枳实,加珍珠母30g,女贞子20g,旱莲草12g。连服l 周,诸症悉除。又继服5 剂,痊愈出院。(摘自《山西中医》)
【分析】 该患者以“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五六次”为主诉,并经腰椎穿刺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目前的医疗法律环境下,这么危重的病自然以西医疗法为前提,中药为辅助。西医一旦控制后,若不便手术的话,才会以中医治疗为主。从症状来看,患者还见到“痛苦面容,头痛剧烈,颈项强直,烦躁不安,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等,热极生风之象;并有“不时恶心呕吐,双目紧闭,畏光”等症状,此为肝阳上扰,引动胃气,以致胃失和降。患者还伴有“脘腹胀满,大便5 日未行,小便黄赤”等阳明腑实证。故其病机较复杂,不仅有肝阳上亢,热极生风证,还伴有阳明腑实证、胃失和降等。
治疗以清热凉肝,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羚角钩藤汤治本为主,同时加用清热泻下之品。处方去羚角钩藤汤中生白芍、淡竹茹,前者防其滋腻碍胃,后者因痰湿并不明显,且恐其伤阴,还去了川贝母、茯苓等化痰祛湿之品。同时加用三七以止血化瘀(已出之血未排出体外);加大黄、草决明既可润肠通便,草决明还有平肝潜阳之功;枳实以除腹胀。用药1 剂后,大便即通。第2 天停用大黄,草决明改石决明,同时加用“龙胆草、栀子、丹皮、白蒺藜、生白芍”等清肝凉血,即由泻下改为加强平肝、柔肝,以治本。药证相合,“服5 剂后,头痛消失,仍感眩晕,视物不清”,此明患者眩晕,视物不清为既有肝阳上亢,也有肝肾阴虚,清窍失养所致,至此当兼顾补益肝肾。处方以“去龙胆草、栀子、枳实,加珍珠母、女贞子、旱莲草”等扶正祛邪兼顾,并最终治愈。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2:14
7镇肝熄风汤
【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先煎)各30g生龙骨(先煎) 生牡砺(先煎) 生龟板(先煎) 生杭白芍
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
【主治】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类中风。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病案】 患者王某,男,55 岁,高血压、右耳聋3 年余,左耳鸣、耳聋已有1 年余。近日工作繁忙,外加天气炎热,双耳聋如堵棉花,左耳还时有蝉鸣之声。他说已分不清是自己耳朵里响,还是外面的蝉在叫了,所以十分心烦。血压140 / 90 mmHg ,头晕,中午猛起时已跌倒3 次。现时有腰酸,双腿打软,二便尚可。诊脉沉弦有力,舌胖有裂纹,边有齿痕。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以育阴潜阳之法,方用镇肝熄风之汤:生龙牡各30g(先下),败龟板30g(先下),川牛膝30g,代猪石15g(先下),杭白芍15g,天门冬12g,玄参9g,茵陈6g,川楝子6g,生麦芽6g,炙甘草6g。7 剂水煎服。7 剂药后,患者左耳鸣、耳聋均有好转。(摘自《家庭中医药》)
【分析】 高血压为西医病名,据其症状,中医辨证大多属肝阳上亢范畴。肝阳上亢证其本质是肝肾阴虚为其本,肝阳上亢为其标,为本虚标实之候。该患者以“高血压、右耳聋3 年余,左耳鸣、耳聋已有1 年余”为主诉,同时还“有腰酸,双腿打软”等肾虚之象,结合其年龄已55 岁,年龄较大,故综合考虑其高血压及耳鸣耳聋等的病机是肝肾阴虚为其本,肝阳上扰为其标。
治疗当平肝潜阳治其标,滋补肝肾治其本。镇肝熄风汤完全具有这一功效,故处方以此方为主。该方中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在本方中还可引血下行,降其上逆之肝阳。药证相合,所以7 剂后症状明显改善。
镇肝熄风汤所治类中风,大多为中风先兆,病情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以很快发展为中风而有生命危险。故对类中风的治疗要加以重视,同时注意血压,如血压过高,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降低血压,防止中风的出现。彻底解除隐患,终须中药治疗。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2:28
8大定风珠
【组成】 生牡蛎(先煎)生龟板(光煎)生鳖甲(先煎) 炙甘草各12g麻仁五味子各6g鸡子黄2 枚干地黄麦冬生白芍各18g阿胶9g
【主治】 阴虚动风证。症见温病后期,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
【病案】 患者苏某,男,68 岁,1986 年9 月23 日初诊。中风病史半年,久卧床第。6 天前始发热、咳嗽、汗出,午后及入夜尤甚,体温波动于39.1~40℃之间。诊见面赤如妆,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揩拭不及,精神萎顿,声低气怯,咳痰无力,手足灼热,腰骶酸弱,溲赤便艰,舌光红瘦小而少苔,脉数沉细。体温39.5℃,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胸透示双肺纹理粗糙,尤以肺底为著。白细胞8×109/L,中性0.78。诊断:急性坠积性肺炎。病属高热、漏汗重证而有阴竭阳脱之虞。亟宜固摄真阴为要,予以大定风珠出入:生地24g,山萸肉12g,白芍、麦冬各15g,天冬12g,辽五味6g,生鳖甲10g(先煎),生牡蛎24g(先煎),肉桂2g,鸡子黄2 枚(冲入)。水煎频服,日1 剂。药进1 剂即汗出热减,精神渐振,溲转清。3 剂甫毕,体温复常。继予上方3 剂诸症告愈。(摘自《江苏中医》)
【分析】 该患者大热、大汗,极似白虎汤证,然脉无洪大反见沉细数,“面赤如妆”、“舌光红瘦小而少苔”,则显非阳明经热可比。脉症互参,究其病机,实以高热伤阴,真阴欲竭,阳随汗越为病理特征。
治法以峻补真阴佐以敛汗固摄,兼清余热,故资以咸味质重之品大剂,慎防抽掣(阴虚风动)及厥逆(阳随汗脱)之变。故选大定风珠加减,方中生地、白芍、二冬、山萸肉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鳖甲、牡蛎、五味子育阴熄风,收涩外泄之津液;反佐小量肉桂,一防病甚拒药,且可导阳入阴,令其交泰,有引火归源之意。药毕阴充液足,虚火得平,腠理以密,而收热退汗止之效。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2:42
第十五章治燥剂
燥证有外燥和内燥之分。外燥是外感秋令燥邪所引起的病证,内燥多为脏腑津亏而致。不论是外燥还是内燥,其症状有共同点就是诸干燥症状。肺为娇脏,故外燥为患,肺脏多受累而见口鼻咽喉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若燥邪化热则伤津耗气,故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之剂(知母、石膏、天花粉、栀子等)或益气生津之品(黄芪、人参、山药、生熟地、麦冬等)。
本章方剂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如下:
(1)治疗外燥时——秋季之时,燥气当令,由于夏季暑热之气渐去,冬季寒凉之气渐近,秋令气候温凉差异较大,故外感秋燥亦有温燥、凉燥之分。
温燥:初秋时节,余热还在,燥邪侵犯肺卫,故见发热头痛,咽痛口渴,干咳无痰等症。治以清宣温燥,用辛凉之桑叶、梨皮;甚者用栀子、石膏等清除余热。
凉燥:凉燥犯肺,易于生痰,而见恶寒微热,无汗头痛,咳嗽咯痰,咽干等。治用轻宣凉燥之代表杏苏散。
(2)治疗内燥时——内燥发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累及脏腑有肺、胃、肾、大肠之别。上燥,症见干咳、少痰、咽燥;中燥,症见呕逆食少,肌肉消瘦;下燥,症见消渴或肠燥便秘。治则重在滋阴润燥,沙参、生地、熟地、麦冬等。上燥咳嗽者,加百合、杏仁、桔梗;胃燥,麦冬、山药为主,配伍养胃的粳米、大枣,生姜降逆止呕及助消化之品(鸡内金、神曲、山楂、麦芽);下燥仍用生熟地、麦冬之品,且量要大,便秘者加麻子仁、郁李仁等润肠药。内燥若病久而有气虚、血瘀之象了,适当加入益气活血的药(黄芪、人参、党参、玄参、当归、赤芍等)。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3:06
1杏苏散
【组成】 苏叶9g杏仁9g前胡9g制半夏9g茯苓9g桔梗6g炒枳壳6g橘皮6g生姜3 片大枣3 枚
【主治】 外感凉燥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案】 患者,男,9 岁。感冒3 天,见鼻塞流涕,咳嗽有痰,不发热,有时恶心,食欲不振,小便稍黄,大便正常,日1 次,精神稍差,咽稍红,苔白,脉弦。本证为脾肺素虚,痰湿阻遏,风寒外束。治宜宣肺散寒、燥湿化痰。处方:苏叶6,杏仁6g,半夏6g,枳壳6g,桔梗6g,前胡6g,茯苓6g,陈皮6g,生姜3 片,大枣2 枚,甘草6g。因有咳逆另加旋覆花6g(布包)。取3 剂,水煎分多次服,每日l剂。表寒解,咳嗽大减,又照原方继服3剂而愈。 (摘自《中国民间疗法》)
【分析】 吴鞠通说:“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该例患儿定是感受了寒凉之邪,“鼻塞流涕”是很明显的外感之征,又非咽痛目酸的风热和咽干鼻燥的外燥。我们都知道杏苏散是轻宣凉燥的代表方剂,但从上述症状看,却是外感寒邪之证,是不是医者用错了呢?当然不是,你如果过于追究课本上的框框,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看看杏苏散里的药物组成:苏叶辛温,散风解表,兼能宣肺;杏仁苦温而润,宣肺平喘。二药合用,轻宣达表,止咳化痰,共为君药。分析其他药之前,我们得再来看看上述症状,从“有痰、时有恶心、食欲不振,精神稍差”等征来看,可能有脾肺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该患儿由于素体脾虚而易生湿生痰,脾虚失于健运而影响消化(当然,也可能是感冒直接造成的)。方中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枳壳、桔梗、前胡,均是降气化痰之品。外加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诸药配合,还要追究是否是燥邪不可吗?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3:19
2桑杏汤
【组成】 桑叶3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沙参6g杏仁4.5g
【主治】 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病案】 安某,女,2 岁,维吾尔族。患儿于1991 年11月初因高热、咳喘、烦燥不安在某院诊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先锋霉素治疗近一月,出院后仍时有咳嗽,时轻时重,声音嘶哑,干咳无痰,精神萎靡,纳呆便干。家长先后喂服交沙霉素和头袍氨苄诸药不效,两月以来,症状渐重,乃来求治。患儿家居工厂住宅区,居室狭小,通风不良,冬令以火炉取暖,室温高而干燥。其父母亦曰晨间常感鼻咽干燥。患儿干咳频作,溲黄便结,唇咽干红,舌红苔薄黄燥,脉数,指纹青紫。投以桑杏汤三剂咳嗽减轻,继进五剂,遂获全功。(摘自《新疆中医药》)
【分析】 桑杏汤原为初秋温燥而设,然在本病例中,患儿吃中药时已是12 月份的深秋入冬时节,但“以火炉取暖,室温高而干燥”,这便很似在家居的小环境里制造了一个初秋温燥的气候。再看其症状表现:“干咳频作,溲黄便结,唇咽干红,舌红苔薄黄燥,脉数”均是很明显的温燥化热之象。时经两月,又在一个温高气燥的环境中,此时津液损伤定是不轻,试想咳嗽怎么能止?
看看本方,方中桑叶禀金秋肃降之气,又经霜而妆,故具有清热润燥之功;杏仁,苦辛温润,宣利肺气,二者皆为君药。淡豆豉,助桑叶轻宣解表,沙参、梨皮润肺生津为辅,栀子皮清泄上焦肺热,象贝止咳化痰,同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宣解表邪、清肺润燥之功。此方表里双解,攻补兼施,正与本案病机相合,故2 个月之疾,8 剂而效。
从该病例我们看出,寒冬之季,北方均使用暖气或火炉之物,不免使得室内温高气燥。这样,最易耗伤肺津。所以温燥之邪并非尽在初秋,临床上我们要考虑周全,勿忘中医的整体观念这一特点,结合病人所处环境,务必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若不懂得此理而见咳止咳,见痰化痰,则愈止咳而咳愈剧,愈化痰而阴愈伤。既明其理,则桑杏汤不仅秋令用之,冬令用之,四季皆可用之,只要方证对应。这也证明了中医的又一个特点——辨证论治。只要坚持辨证论治,自不必拘泥于书本之原意,贵在灵活掌握并加以运用,才是真正地学好中医。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8/16 18:53:36
3清燥救肺汤
【组成】 桑叶9g石膏8g甘草3g人参2g胡麻仁3g真阿胶3g麦门冬4g杏仁2g枇杷叶3g
【主治】 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病案】 患儿,男,8 岁,学生。因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臭纳呆而来诊。患儿便秘年余,脘腹胀闷,口臭异常,纳差,大便干结如羊粪,数日一解。曾在市人民医院做过肝胆B 超、肝功、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均无阳性发现,先后应用番泻叶、吗叮啉及通便泻火药物,均无显效。经询问,1 年多前曾患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感染),高热不退数日,症状较重,住院治疗20 余天痊愈,后大便干结不通,脘腹胀满,口臭异常,纳呆,且伴干咳少痰、口鼻干燥。查: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部略胀,肝脾未及,肠鸣音略弱,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肺胃津伤之肠燥便秘。治则:宣肺润肺、益阴生津。拟方:生石膏6g,杏仁6g,炙桑白皮6g,桑叶12g,胡麻仁6g,麦冬6g,沙参6g,柴胡6g,枳实6g,焦三仙各5g,甘草6g,水煎服,日1 剂。服用3 剂后,口臭、腹胀减轻,口鼻干燥、干咳症状消失,大便由数日一解成2~3 日一解,原方去桑白皮,继用3 剂,大便畅通,日1 次,诸症消失,食纳转佳,病情痊愈,停药。(摘自《中国社区医师》)
【分析】 本方与桑杏汤同治温燥伤肺,但邪气有深浅,病证有轻重。桑杏汤证属温燥之邪伤及肺卫,肺津受灼之轻证,而本方证为燥热伤肺,卫气同病而气阴两伤之重证。临床上以身热甚与不甚,干咳重与不重,舌苔及脉象等来加以区分。身热甚,干咳无痰,甚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等气阴两伤重者,即为本方的辨证要点。
在本病例中,患儿是“因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臭纳呆而来诊”。便秘之征发生在八岁小儿身上,自是不能轻视,“肝胆B 超、肝功、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变。“先后应用番泻叶、吗叮啉及通便泻火药物,均无显效”,看来不是单纯地泻下通便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古人云:“肺主一身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肃降功能推动大肠的食物残渣下行,同时,肺与大肠的津液同出一源。本患儿之肺炎高热不退数日,久热伤津耗液,小儿尤易伤肺胃之津,引起肺中燥热,大便艰难,另外肺脏受邪,不能行气于腑,肃降无力,以致腑气不通。因此,除便秘外,还伴有“干咳少痰、口鼻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虽然本病例是以便秘为主症,但通过中医理论的分析和前医已失败之教训,我们仍然能看出其证属燥热伤肺,气阴两伤,治以清燥润肺,养阴益气,而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
患儿因“1 年多前曾患大叶性肺炎”而“便秘年余”,肠燥的症状较重,并定会影响到患儿的心情及脾胃的消化功能,故而有“脘腹胀闷”、“纳差”,查体“腹部略胀”等征,所以医者去人参、真阿胶,而加入沙参、柴胡、枳实、焦三仙以行气消滞,并柴胡能升清阳,枳实降浊阴。患儿干咳症状应不是很重,故去炙枇杷叶的苦降肺气,而易炙桑白皮以宣肺通窍。余不变,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润燥通便之功,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增液行舟”之法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