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发表于 2006/12/11 22:26:21

JT叔叔的中醫春田花花幼稚園.第三講(4)
左陰右陽.腹陰背陽


前面課程講到「陰陽」,我們少講了一個陰陽,不曉得各位同學有沒有發現?
中國人是把人體分成左邊跟右邊的,認為人的右側的身體屬於「陽」,左側的身體屬於「陰」。如果把陰陽在這裡再定義得粗略一點,說「氣」跟「血」的話,人的氣的況比較呈顯在右邊的身體,血則比較呈顯在左邊的身體。所以我們把脈的時候,右手一路把下來是「肺」跟「脾」跟「生殖的腎」──這不用抄啊,把脈不用抄,以後會講──然後左手是「心」跟「肝」跟「泌尿的腎」。以左手看比較偏與血液相關的臟器,而右手比較關係到能量相關的臟器。
氣的領域跟血的領域,我們稱為氣的領域叫「氣分」、血的領域叫「血分」。這件事情是一個蠻真實的存在,比如說,如果你的身體的肝臟有毛病的時候,兩脇肋骨會痛,可是肝不好的人,比較多痛的是「左邊」的肋骨,而不是右邊的肋骨。雖然肝是在右邊,可是因為肝是一個藏血的、屬於血分的臟,它的狀態、痛點經常是呈現在身體左邊的。所以有些人左半身不舒服到他睡覺的時候不能左側朝下,那那就要用大舒肝氣、大補肝氣的藥才能治。
那各位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氣比較在右邊、血比較在左邊呢?如果這個人是左撇子呢?為什麼左撇子的氣沒有比較集中在左邊呢?
這個喔,其實有一個假設,這也不是中醫的假設,而是人類學的假設。就是說:人類在地球上剛開始「存在」的時候──其實我一直不敢說人類是進化來的還是突然出現的──有一天,當人類第一次「踏上」地球的時候(這樣子講,其實就已經有一點挑起宗教領域的戰爭了……),恐怕是先在「北半球」有人類,也就是說,人類的身體,是設計成要在北半球生活的結構:
你想想看,我們一個人如果放輕鬆,擺一般最平均值的姿勢,人差不多是這樣子,兩手斜向前攤開,對不對?那一個站在北半球的人,那邊是太陽,你每天要對著太陽這樣子逆時針轉一圈──我們上次課有講到,人跟他存在的場域是在呼應的,我們不是一個孤島──那麼太陽會放出一種很強烈的東西,叫做「太陽風」,你們聽過嗎?太陽風這個東西,一般人可能不很在意,但是像練功的人,他們就會說「夏練三伏,冬練九九」,或者是「靜坐的時候一定要挑選子、卯、午、酉四時」,這其中有什麼意義呢?有一位研究學者說,因為子時的時候跟午時的時候,太陽風是直接從頭頂或是腳下的方向推壓過來的,而酉時跟卯時,黃昏跟清晨呢,太陽風剛好是平行地表過來的,這些刺激對練功的人是有影響的,所以練功的人都要挑選太陽風比較極端的時間來練,比較能夠受到它的衝激,而得到幫助、或者說「通過它的考驗」。太陽風,我們雖不會意識到它,卻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存在。那麼,當你站在北半球跟著地球自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迎向太陽的一定是你的右手掌心,當你右手掌迎向太陽的時候,你的左手掌心其實是遠離太陽的,然後,等到你轉到右手掌背對著太陽遠離的時候,你的左手是以掌背對著太陽接近。所以,左手掌心是不容易跟太陽風去硬碰硬的,等於是左手掌心要不就是向著太陽遠離,要不就是有掌背遮到,而右手掌,有一段時間是在跟太陽風衝撞的。為了要抵抗這個太陽風,人類會漸漸地把一層保衛自己的氣凝聚在右手掌心;而左手心,人類沒有發展出這種氣。
所以我們在教把脈的時候,一代一代傳下來,教學生都說:「你把脈你只能出右手,你不可以出左手去幫人把脈。」因為把脈,你會感覺到有對方身上不對勁的東西、邪氣傳進來,光是用右手就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了;那如果用左手把的話,會嚴重非常多倍,左手欠缺那種自衛的能量。當人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漸漸漸漸就會發展出這樣子的分化。
這個指的是掌心這一面,而人的掌背、或者人的背部,都比較強悍,在氣方面比較強,屬陽,比較不怕這個東西;可是正面的話,就比較怕,正面比較柔脆,比較屬陰。
人如果要說背腹的話,一般而言,背部屬陽,腹部屬陰。人的腹部屬陰,比較柔脆;背部屬陽,比較強悍,在氣的方面比較強悍。背腹的秉氣不同這一點,其實也沒什麼深奧:一個嬰兒的胚胎,前面有肚臍,吸收母體從臍帶輸進來的營養,這是物質的營養,所以是「陰」;而在肚臍的正後方的背面,還有一個看不見的肚臍叫「命門」,生命之門,一個小嬰兒的靈魂、他這一生這一世的整個計畫藍圖,是透過命門從看不到的世界載入訊息的,而這來自高次元世界的一切,以一個肉身人的立場而言,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屬「陽」。於是,人的腹面就和陰具有同類性,而背面則和陽具有同類性。
還有一個說法──這個說法不是絕對,但是有一定比例的正確性──就是:如果小孩子在嬰兒時期常常讓他趴著睡的話,比較容易變成左撇子。當他感知這個世界的方法有點不一樣的時候,他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是絕對,但是你也知道外國人常常讓小孩子趴著睡的,那變左撇子的比率會高很多──雖然中國字用左手寫比較不會沾到墨、而英文用右手寫才順手,仍然是西方人左撇子的比例遠高於東方人。
另外,像《禮記.郊特牲》也說:「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靈感創作是從人的右腦出來的,章法規範是從左腦出來的,就這樣也會分出陰陽。


發表於 2006/11/30 12:50 AM

jzx7172 发表于 2006/12/11 23:54:41

谢谢了
希望继续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4 10:50:04

从鼻衄开始谈伤寒(graydragon)http://hhjf.51.net/jfbbs/read.php?tid=2856&page=e#a


《伤寒论》66、55条谈到风寒表证不解而发鼻衄,临床可观察到这种现象,某人感受风寒未及时服用解表散寒药,而出现鼻衄。看到这里,我想到当自己面对一个以鼻衄来就诊的患者,第一印象,我能想起这是风寒表证吗?恐怕还是想到肺火,而用寒凉药。假若这个病人是因风寒表证不解而鼻衄,那么这个病人就失治了。也许一时鼻衄好了,但后面可能再发,未得宣散的风寒邪气对人体阳气的遏制将继续下去,而这对人体的机能是一种消极因素。

这里所谈的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即辨明八纲里的表里。中医面对的疾病,可为表证,也可为里证,即要辨明表里,而不能先入为主,认为一定是里证。

《伤寒论》太阳病篇麻黄汤、桂枝汤证的发热、恶风寒等都是风寒表证的典型表现,人处于自然界中,“邪风之至,疾如风雨”,风寒常伤人于无形,而人感受风寒之邪,并不一定即刻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涉及到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

如正气盛邪气盛,可出现麻黄汤证;正邪交睁剧烈,出现大青龙汤证。

正气衰邪气盛,出现麻桂合方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汤证。

正气衰邪气弱,出现桂枝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

上述方证仍然都还是典型的风寒伤人证例,此外,还有些人感受了风寒,但并不发病,谓之体质强盛,正胜邪去,但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虽然未至出现上述证例,对机体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而这就是另一些疾病的祸根,如鼻衄、下利、项背强、腰背肢节疼痛、精神类疾病等,如106条桃核承气汤即太阳表证不解而出现蓄血发狂,74条五苓散证太阳表证不解而出现蓄水证,262条太阳表证不解而出现瘀热发黄。桂枝在106条桃核承气汤中通常解释为通阳泻热活血,在74条五苓散中通常解释为通阳化气行水。如果从表证的角度来看,桂枝还在做通阳解表的工作。单味桂枝的通阳解表在《伤寒论》中多处可见,麻黄汤中用桂枝是通阳解表,桂枝汤用桂枝是通阳解表,桂枝去芍药汤是通阳解表,小柴胡汤加减条文中,“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不渴是无里热,无津伤,此处“微热”是卫分阳气不通的表之轻证,所以用桂枝通阳解表。厚朴七物汤中也用桂枝通阳解表。

所以,从表里证辨,分清表里,是很重要的,而且不限于常见的感冒类疾病。《黄帝内经》言“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从药证的角度来说,解风寒表证的主要药物有二味:麻黄、桂枝。

麻黄用于一些风寒表证,与桂枝、杏仁配伍治太阳风寒实证,与桂枝汤配伍的麻桂合方、葛根汤治正虚邪实之太阳风寒证,与附子配伍治正虚邪实之少阴表证,与石膏、杏仁配伍治外感风寒,里有火热证,与连翘、赤小豆配伍治疗瘀热发黄兼风寒表证。

桂枝则通行阳气于表里,既能通阳解表,又能通阳和里,最好的证例如桂枝汤之调和阴阳。在表常谓调和营卫,营属阴,卫属阳,本质仍是调和阴阳。

谈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药证、方证的统一性问题。

药证的统一性表现在(1)任何一味中药药物,它的药证是统一的,是唯一的,如桂枝通阳,麻黄发表。(2)单味药物的治疗范围有限,通过药物配伍,可以扩大治疗范围,但单味药物的药证依然不变,如桂枝通过配伍可用于实热证,见桃核承气汤,但它依然是通阳的功能。(3)从《伤寒论》中研究出的药证,可用于其他医家著作,且为该药物的唯一药证。

方证的统一性表现在(1)方因证而设,一证有一证之病机,所以一方对应一病机,方的病机是统一的。如小青龙汤,无论用于咳、喘、呕、下利、身重,都是外寒内饮的病机,只有症状的差别,证是统一的。(2)方经过加味变化,可派生出新的方剂,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统一性。前面谈到桂枝汤走表走里,都统一于调和阴阳,那么经桂枝汤加味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方证也统一于调和阴阳。以桂枝加芍药汤为例,桂枝加芍药汤用于“腹满而痛属太阴者”,芍药止痛为主,桂枝通阳止痛为辅,关于桂枝通阳止痛的应用还有如黄连汤、桂枝附子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所以桂枝加芍药汤止痛仍然是通过调和阴阳实现的,此种腹满而痛的病机是阴阳不调和。

在药证、方证统一性的基础上,还存在有药证与方证的统一性。试以桂枝、芍药合方方剂说明,桂枝与芍药配伍比例不同,治疗症状不同,如桂枝汤3:3发热自汗出,桂枝加桂汤5:3气上冲奔豚,桂枝加芍药汤3:6腹满而痛,加饴糖更可治虚劳,新加汤3:4身疼痛,桂枝芍药知母汤4:3支节疼痛(3:4与4:3的这两个比例值得注意),这些都是通过调和阴阳实现的,桂枝、芍药配伍调和阴阳,桂枝通阳,芍药行阴,药证与方证是统一的,方证由药证而表现。所以,桂枝无论配伍白芍、麻黄、大黄、附子、柴胡、干姜、黄芪、桃仁、蜘蛛或者桂枝的单味应用,它都是通阳,而不可能是别的作用。

上面所述涉及三点:1、药证的统一性。2、方证的统一性(病机统一性)。3、药证与方证的统一性。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7 14:12:15

JT叔叔讲

       其實,如果和《莊子》相比,我覺得,我可以算是一個「對中醫很沒熱情、很沒興趣」的人。在我的人生中,總覺得《莊子》比中醫重要至少十倍,花在《莊子》上的心思也遠超過學中醫。

      不過,以學中醫而言,我覺得最要緊的能力,在於「閱讀古文的能力」與「達人心境」的訓練,而這兩者,學習《莊子》,都會很有幫助。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8 21:18:33

留言主題: 傷寒論魔咒
留言人:黑傑克
留言內容:
覺得學傷寒論,好像真的有傷寒論魔咒....

星期六上完課後,回到家,三歲兒子發燒,燒到40度,脈浮數
試著自己判斷症狀,鼻涕黃,咳嗽,臉紅嘴唇紅
給他蓋被,他踢被,判斷應該沒惡寒(因為他太小還不懂冷熱),
因此不像麻黃湯証,(沒流汗)
有大便,因此判斷不是陽明里實證,所以極有可能是風熱,
給予麻杏甘石湯,可能被我撞對了,半個小時後熱就退了,

星期日咳嗽還是有,但不像先前是肺熱咳嗽,感覺還是有痰!
鼻涕也不黃了,但是輕微有點清鼻涕....

想請教老師,像我兒子的這個狀況,明顯的風熱狀況解除,應該不用再給予麻杏甘石湯
後續的處理是不是就要依據症狀去判斷!

如果是,照我們先前學過的方,咳嗽+輕微鼻水+痰
(咳嗽的部份感覺是因為有痰,我的想法是去痰後,咳嗽應該自然會好)
是否給予 黃耆建中湯+半夏
(原本老師說黃耆建中湯+半夏+乾薑+附子治流鼻水,但是風熱剛好,是否不能加乾薑、附子)

PS:
1.這次的經驗了解老師上課說的,當經方派中醫很難,這次吃ㄧ次就搞定,總不能像一般時方派,一次給三、五天份。
2.給他吃藥實在有點怕怕的,不曉得是否吃對,感覺好像碰運氣(可能學的不夠好),如果老師有出一張家庭主婦版的傷寒論用藥法就太好了。
3.三歲小孩不太願意吃科學中藥,所以加了點蜂蜜,硬餵也只餵了3/4碗,合藥量大概1匙半。

請問老師,我這樣的判斷方式是否正確?判斷症狀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JT叔叔版主回覆:
黃耆建中再調入一點麥芽糖,不然會有點乾。至於是不是要加一點半夏或竹葉石膏湯或麥門冬湯,不在身旁細細詢問較證,我亦無能分辨。只能最粗略地認為:用建中系的藥收工多半較穩妥一些;附子、乾薑便先不加也好。鼻涕也好咳也好,隨著感冒的痊癒總會自己消失的,若硬地投藥,萬一投不準,反而會惡化很多,「不醫」的勝算反而比「醫」要大。如果十天後還咳,再用生脈散1合真武湯2收工就好。如果感冒沒有好透,用小建比用耆建好。因為黃耆多少還是會歛邪。我上課說用耆建是指非感冒的狀態。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8 22:27:30

JT叔叔的中醫春田花花幼稚園.第三講(5)
陽密乃固 + 陰陽虛實


陽密乃固

再來就要講前面預告過的,非常難的東西,就是「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那句話: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節錄):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絶;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絶。

這裡呢,說「陰陽」一定要調和。如果不和的話,就好像一年只有一半的季節,那人就不能活了。
它說「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這個陽太過於旺盛的話,可能它就會把你陰的部分燒乾了。身體的運行一直在狂飆的話,營養會耗損得很大。要「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如果陰陽離絕的話,人的精跟氣就都會沒有了。
這話其實講得很難。照理說,陰是物質、陽是能量,能量在生物體裡面必須依附物質才能夠得以呈現生命的現象,這是我們知道的。可是,「陰陽之要」──陰陽最重要的事情是「陽密乃固」,這「陽密乃固」,歷代的解釋,其實是有一個矛盾點的。
有人認為說:「陽密」的意思是「陰陽相抱」,陰也很夠,所以這個陽就能收得很緊實,所以它之後就說「陰平才能陽祕」,這樣想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另外一個說法是:「陽強不能密」這件事情,其實是在講這個人「陽虛」。而在臨床上,這個狀況是非常非常能夠見到的。如果它只是一個理論,我大可以不用管它。問題是:它是一個事實。
比如說一個人他的腎脈給你把,你如果把到的腎脈是非常浮大的,就是好像腎脈是撐出來的,那這個人幾乎都是所謂的「縱慾過度,腎氣將絕」的人。也就是「陽密乃固」的意思是說人體裡面的陽氣,一定是密度越高的時候越會凝聚,而沉在底下。如果這個人的氣已經非常稀薄了,它就會散出來。所以通常是腎虛的人更好色。就像是糖尿病的男患者──女患者我不知道──糖尿病的男患者,往往在他糖尿病的發病期之前,比如說四五十歲那個年紀,去大陸經商的就包二奶,開計程車的就去嫖妓。因為他的陽氣開始不夠的時候,越不夠的陽氣越會往外面跑,他吸不住他的陽氣,所以就會做很多讓陽氣外洩的事情。而這是一個臨床上的事實。而治這種腎脈浮大的病人(很多人也不是表現成好色,有的是瞎掉聾掉),如果不是用地黃劑加肉桂引火歸元,就是用附子劑代表的方劑之一的真武湯,但決不是用降火或純滋陰的藥,用降火藥或純滋陰藥治不好。
如果我們以這個臨床上的事實來看的話,就是:人的陰陽,「陽」一定要很充足,才能夠「密」。那如果陽不密的話,這個陽就會很強,這個「強」就像《老子》裡面說的「心使氣曰強」、「堅強者死之徒」一樣,它的意思是負面的。就是它會看起來很亢奮,但是這個亢奮是一個不好的「強」,這樣子的陽,如果空虛地在那邊亢奮的話,就像空鍋子在瓦斯爐上燒,這個陽已經沒有守在你的「陰」裡面了,那你的「陰」,那些物質的部分,如果沒有陽氣去統馭它的話,這些物質就會瓦解。因為生命體是要有能量在裡面統攝物質才能存在的,沒有靈魂在裡面的肉身不是活的。那一定要「陰」很穩,「陽」很密,這人的精神才能調和,那如果陰陽已經離絕了,精跟氣就不會有了。精跟氣這些東西,都是陰陽調和才能產生的東西。

關於我們用陰藥還是用陽藥的問題,在清朝還有一位醫者叫做喻昌,就是喻嘉言,他提出一個更好笑的論點──這論點雖然我們聽起來會覺得有一點勉強過度的荒謬性,可是,從這裡面可以看到陽藥是在幹什麼──他說啊:佛家不是說宇宙有「劫數」嗎?成住壞空……這個宇宙不斷地崩毀,終於化為虛無,然後重新再來一次,他說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陰」的現象。
什麼叫做「陰」的現象?我們這個宇宙不斷崩解的這個現象,現在科學家、數學家他們有一個詞叫做「Entropy」,中文現在寫作「熵」字,意思就是說,什麼東西,不管它,都會往渾沌的方向蔓延,隨便說一個例子,如果你把一碗染成紅色的砂子,跟一碗染成白色的砂子,倒在一起一直搖,一定是越搖越平均,不會搖到後來紅色跟白色分開,數學上的亂數、機率一定會使得結果變這個樣子。他就認為,宇宙間的物質結構不斷的毀壞、生物會老會死的過程,就是因為宇宙間屬於「靈」(陽)的那個能量沒有統馭住這些物質,所以才會有這些「劫數」的產生。
那他就說,當我們需要用陽藥去救一個陰證的病人的時候,也是這個人的身體處於能量不能統馭肉身,以致於肉身有各種崩壞、機能喪失的現象。那當我們用陽藥去把這個人救回來的時候,其實你等於在宇宙間做一件事:你用陽去讓這個陰不要崩毀。他就說如果做醫生的開這種陽藥哦,應該會有福報的,你每用陽藥救陰症一次,就會可以少掉人生中的一劫。他說因為人生中的劫難,都是因為很多人、事、物各自散漫發展,漸漸劣化成一個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你知道怎麼統攝這能量的話,說不定就不會演變成那種糟糕的狀態。他認為人的行為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所以你開陽藥救人一命的話,得到的報償就是可以少掉人生中一個劫難。他不是用那種純粹的「做好事有好報」那種講法,而是另外一種能量上的講法。當然,這個講法也是純屬虛幻哦,我也不認為常用陽藥人生就一定比較平坦順暢。但是,從這個角度,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陽」這個東西在宇宙間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所以稍微提一提。
我個人是蠻迷信這種觀念的啦,總覺得什麼東西不常用就很快會壞掉,房子空著不住就爛得特別快……
這個觀念,市面上有一本書叫《人體使用手冊》,我就覺得他講得比我好。作者用電腦舉例子,說:電腦壞了,我們一定是先檢查電壓有沒有問題,而不是立刻把硬碟換掉,這是基本常識;怎麼西醫卻是人壞掉了就要去修硬體,而不檢查一下人體的電壓(能量)呢?──我跟陳助教說這例子舉得好,他跟我說:「哎唷?沒想到你這種電腦白痴也看得懂這個例子啊?意外意外……」害我不禁擔心起我們家庭主婦班是不也有像我一樣的電腦白痴,所以我們還是來講什麼劫數、福報之類的家庭主婦常用字彙吧。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9 19:51:27

陰陽虛實

疾病傳變.人體劣化過程:陽實→陰虛→陽虛→陰實

我們再看這個「疾病傳變過程」,它是「陽實」變成「陰虛」,然後又變成「陽虛」、再變成「陰實」。
這,其實也就是人類的身體毀壞、墮落的順序: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是一出生就打很多抗生素、什麼疫苗、或是吃很多西藥把他的元氣搞壞了──小孩子,他一出生的時候,肉身只有這麼一點點大,可是他的靈魂是很大隻的,所以這靈魂一定帶了很多能量來,可是,他的肉身還不足以承載它,所以小孩子動不動就會上火啊、流鼻血啊、好動啊,哭一天都不會累,大人跟小孩子玩十二個小時,大人快要去死了,小孩子還在笑,小孩子就是這種動物。所以那個時候是「陽實」。那個時候的上火是真正的上火,那樣的小孩子,你要醫他的這些病,可能就要用滋陰的藥,讓他的身體長得好一點,好跟上他的能量,讓滋陰的藥把陽氣跟他的肉身收斂得更密合一點,「陰平陽祕」嘛,不要讓他上火,陽浮越出來就變成上火了。
可是呢,如果一個人生病的體質,原來是陽實證,他一直燒一直燒,我們說「壯火食氣」,其實也就會消耗你身體的質素。一直在上火,你身體的物質就一直被它燒掉,最後你的物質就會有很多的虛損,維他命也用完了。身體的質素產生一種虛損的狀態,那叫做「陰虛」。所以那個人會覺得口乾舌燥又心煩發熱,所以這種時候要用滋陰的藥才能收斂他的火。
基本上,治則相同,「陽實」和「陰虛」可以看作是一組。
其實真正陽實的大人,脈洪實有力,發狂奔走,脫衣服、上屋頂的那種,我們是可以用清火的藥啦,因為陽太多了,所以可以把它去掉。只是,對小朋友不可以常常這樣搞,因為他多出來的陽是以後還要用的,你砍掉了他就沒有未來了。那種每天塞小孩子吃生水果的父母,都不曉得那孩子的鼻過敏、氣喘病、黑眼圈、胸口凹下去……就是家長的這種愛心搞出來的。

然後呢,當「陰虛」了之後,身體的物質有所虧損了,這些不夠的物質又抓不住能量了,能量又散掉更多了,於是就形成一種「陽虛」的狀態──肉身裡面的能量越來越不夠──這樣的人,他就會有氣無力啦、軟綿綿啦、精神不好啦、心神渙散啦。
那「陽虛」到極點,我們剛剛講過,陽越虛越會散掉,終於有一天啊,你的陽少到好像臭氧層發生破洞一樣,那當屬於你生命正常的生態的能量缺了一塊的時候,沒有陽氣充實於其中的那塊肉體,我們稱之為「陰實」。
那塊肉就是可以變成癌症的東西,因為你已經沒有生命正常的能量在裡面運作了,那異常的低級能量要怎麼樣創造它自己的奇怪的結構都會發生。那「陰實」這個東西,「陰」是「物質」;「實」就是「太充實」,所以「陰實」通常都會有個共通的現象,就是它「長特別多」。所以癌症是「陰實」,心肌肥大是「陰實」──就是因為它能量不夠,心臟特別努力練出肌肉,這叫「陰實」──甚至一般所謂的肥胖症,也是「陰實」,因為他的氣太虛了,用來「鑄造肉身形狀的模子」的靈魂都鬆掉了,所以他的肉亂長一通。當然,癌細胞跟紅斑狼瘡是蠻典型的陰實證啦,我們上次也講過,紅斑狼瘡是因為你一整條經脈的氣都沒有了,所以那個肉身開始壞死。
我們一般說扁桃腺發炎,其實也多半是陰實,雖然「發炎」是局部的陽實證,但總體而論,往往是因為你的少陰腎經受了病毒的攻擊,沒有生命能輸到扁桃腺,那塊扁桃腺的肉產生一種類似死亡的狀態,所以開始腐敗。
有些人以為發炎都是上火,都是「陽實」,要不然就是「陰虛」,很少有人說發炎其實是「陰實」或者「陽虛」。
我自己有一個人生體驗,不曉得各位有沒有感覺到過?當我們身體比較不好的時候,身上比較會有汗臭味。我從前有一天拿著換下的衣服,覺得:「咦?怎麼衣服有點臭味?」然後就湊著衣服聞,發現有一塊地方特別不好聞,位置大概是在我的後肩膀的部分,然後,我那幾天再摸我的後肩膀,發現我後肩膀的體溫就是比其他地方要低一點。
哪個地方它的能量不夠,該處的細菌就可以亂長一通。所以人在「抗菌」的過程裡面,其實是有能量在處理這個事情的。
就好比說,我們嘴巴裡面有口水,我們嘴巴裡面的口水是我們靈魂場域之內的東西,所以它不會在我們的嘴巴裡面腐敗,除非是很嚴重的口臭──口臭的也不是口水腐敗,它們是另外的地方出來的──活著的人,熱戀當中,來個French kiss,不會覺得很難聞。可是呢,你沾五滴口水離開你的嘴,在你的手背上面擦十五下再聞,那簡直是~~惡臭啊!它只要一脫離你靈魂保護的場域,就開始腐敗了。
所以這些腐爛、發炎,它也不見得就是實熱證,很有可能是「陽虛」或者「陰實」,這個觀念我們要先建立起來,不能一概而論。像有些人爛嘴巴、爛陰道,那是虛極了,不是上火上極了。這種的肉身崩毀,要跟大家釐清一下。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13 22:51:47

换一种思维模式认识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graydragon)

五行学说大家都已熟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的相克、相生关系来解释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协调平衡的。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以上内容引自《中医基础理论*吴敦序版》。

传统的五行学说及其中医学应用中存有弊端,但也有可取之处。

可取之处在于对五行的特性认识,无论是从人体的生理现象还是药物的药性,都可观察到五行的特性。

弊端之一在于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和母子相及理论的片面性,这些只是五行特性相互之间的部分联系模式。五行学说是从木→火→土→金→水的单向循环,难道就不能反向循环,从火→木→水→金→土?或者其他模式的循环。相生理论中说“木生火”,难道“火不能生木”?树木皆赖阳光生长,这就是“火生木”。相克理论“木克土”,难道“木不能克火”,炉膛中的木材如果堆积太多反而会导致火熄灭,这就是“木克火”。所以,“生克制化”的单向联系在探讨五行特性相互关系之中具有“片面性”,把这种“片面性”运用于中医学和脏腑等联系起来的理论必然导致“机械性”,所以最终在临床上行不通,这是弊端之二。


换一种模式来认识五行学说,

1、首先需要肯定五行学说中关于五行特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这是探讨五行学说的基点,从客观世界来考察,五行特性也是有客观意义的。

2、在探讨五行相互关系时需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变“单向”联系为“多维”联系,变“两行相关”为研究“三行之间”“四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

3、不把五行学说与脏腑相联系,而是与体质、药物、经方相联系。

下面具体谈第3点。

一 、五行学说的体质应用。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柴胡体质体现木的特性。柴胡体质黄煌老师归纳为: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大黄体质体现火的特性。大黄体质黄煌老师归纳为: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但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红或暗红,舌苔多厚。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精神状态饱满,易烦躁,易激动。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凡具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桂枝体质体现土的特性。桂枝体质黄煌老师归纳为: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

在经方中运用最广泛、病机体现最全面的药物当属于桂枝。桂枝性辛温、通行一身之阳气。桂枝的应用能充分体现土的生化、承载、受纳特性,即《黄帝内经》中的阳气思想,如“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又如“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归属于金。芍药体质体现金的特性。在论坛上未见黄煌老师对芍药体质归纳的具体文字,我自己试着归纳了一下,仅作参考:芍药体质不限于女性,体型偏瘦或中等,肤色黄,欠光泽,皮肤干燥容易起皮,头发发质差,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胸中虚烦,易痉挛疼痛,易便秘失眠,情绪波动。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合并桂枝体质有自汗、悸。合并柴胡体质有四逆、腹痛等。

芍药性寒,行阴,与桂枝相对应,芍药、桂枝的配伍应用如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现出《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如“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芍药类方多隐藏在其他类方中,如桂枝、柴胡、附子类等。芍药作为阴阳理论中的阴药,与桂枝相对应,临床上当重视芍药类方的应用。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皆归属于水。麻黄体质体现水的特性。麻黄体质黄煌老师归纳为: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


以上五种体质可归纳为人的五种基本体质。黄煌老师还归纳有黄芪体质、半夏体质,个人认为这两者属于二级体质。即由基本体质发展而出的体质。如五种基本体质最终皆可演化为黄芪体质,《黄帝内经》言“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故黄芪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半夏体质可由柴胡桂枝体质发展而来,没有天生的半夏体质。

二、五行学说的药物应用。

从前面的五行体质探讨中我们归纳出:木(柴胡)、火(大黄)、土(桂枝)、金(芍药)、水(麻黄)。五行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药物中也可体现出来,其具体表现形式如经方。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17 21:16:48

黄歧建中汤

国传统医学两大阴阳学派及其合理性探讨
——兼论对《难经》的再认识

摘要:阴阳以部位为言。“黄帝学派”以“内外”论阴阳,“扁鹊学派”以“上下”论阴阳。前者以岐伯为代表,吸收了东汉时期天文学最新成就“浑天说”的主张,基本能反映人体内外之 “阴阳出入”,较符合人体“中根”之理,《黄帝内经》中存有其主要思想;而后者则以鬼臾区为代表,仍未能脱于“盖天说”之禁锢,其言于天地阴阳升降合于“气立”之机,而论于人体之阴阳出入则于言不顺。至有《难经》之书出,强 “气立”之理以解“中根”之机,至于附会“奇经” 、虚设“命门” 而牵强 “人头”以为“诸阳之会”者,皆以辨明。文章还试着用“内外”阴阳理论解释了《伤寒论》“六经辩证”体系中的“四时大法”及“四象理论”。

关键词:阴阳;黄帝学派;扁鹊学派;难经;伤寒论;六经辩证;四时理论

“阴阳”以部位为言(按许慎《说文》“阴”、“阳”并“从‘阜’”,皆以部位为言:“?,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1])。阴阳有以内外论者,有以上下论者,更有以左右或前后论者。就医学而言,以内外论阴阳者独得其真,而别六合以阴阳者殊失其当。今求证于次,以供参考。

为方便讨论,今把后者称为“上下”阴阳学派,而名前者为“内外”阴阳学派。

以“上下”经阴阳者必以“内外”为纬,而以“内外”经阴阳者则以“上下”为辅。

也就是说,当两种方法命名阴阳出现矛盾时,各家必舍纬取经,派性就从这里产生。

譬如就“足”而言,若以“上为阳,下为阴”论之则为阴(《灵枢·阴阳系日月》“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若以“内外阴,外为阳”辨之则为阳( “四支者,诸阳之本也” 《素问·阳明脉解篇》),固有取此舍彼之说。

后世所谓的“扁鹊学派”以盖天说理论为指导,以“上下”经阴阳,《上下经》、《难经》、《灵枢》中晚出的《经脉第十》《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为其代表作;而“黄帝学派”以“内外”经阴阳,《黄帝内外经》(大部分存于今《素问》中,《灵枢》亦有存)为其代表作。

至于代表人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秦越人),其论阴阳实乃经以“中外”而纬以“上下”者,故并非“扁鹊学派”之代表。而真正的“扁鹊学派”代表人物当为岐伯所提到的鬼臾区(《素问·五运行大论》岐伯曰“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黄帝学派”代表人物则为岐伯与黄帝(“以土德王”, 黄以中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淳于意之师自谓“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而淳于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则为汉初医学已有“黄帝”、“扁鹊”学派之分的反映。

以上下经于“天地之阴阳”无大违,而以上下论于“人身之阴阳”必大误,这是原本于“盖天说”的《上下经》极易为后人“误解”的原因所在。(人居天地之一隅,“升降”即是“出入”:虽曰美国人之所谓 “升”正是中国人所谓的“降”,然凡谓升者皆可谓出,故曰“无大违”;而落实于人身则中身以上(《说文》:心“在身之中”,在人身小天地中相当于“地”)以升为出而中身以下反以升为入,故曰“必大误”)。

《素问·阴阳类论》“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则黄帝安坐“九宫”之“中宫”矣,“八极”皆为外而“中宫”独主内),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当以居中之卑藏最贵,“善者不可见”而不得“独主于时”故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正体现了人身“内外”出入原理已渐被人们遗忘之现实,而其以“七十二日”五分周天之度者,则已将“五行”平论,以尽失天地阴阳之机!详后。至于有“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之《难经》出,则 “经”即为“难”,而阴阳以乱!亦详于后。)

以“内外”论阴阳而见于今所谓《黄帝内经》者: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素问·调经论》),“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据此可知,阴者在内而以起亟为能,失阳之守则无以自持而行将自失;阳者在外则以环入为用,舍阴之能必无所固护而形同虚设。

譬以血脉动静:营血运营于中而主荣发外出以为阴,卫气回护于外以主固守环入以为阳。

设心气内止,阴不起亟,虽体脉完具,名曰僵尸,而灵机尽失;若折骨裂肤,筋破脉裂,纵心营不息,谓之“失守”,亦苟延时日( “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这就是阴阳的出入回环原理。经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而“莫知其纪”者,正以血脉之出入回环为言,而亦不过举其“一隅”而已。阴阳当不止于此,而必以“内为阴,外为阳”为其经纪者,智者贵乎能“以三隅反”。

阴阳“荣辱与共”:①以人之一生而论,初生以至于壮, “阳生阴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所谓“肾气盛”“肾气实” “肾气平均” ,“阴阳和”者也, “荣”也(经言“肾者主为外”、“肾治于里”、“卫出下焦”者,以“卫外而为固”之阳言也);既衰而至于老,“阳杀阴藏”:“肾气衰”“阳气衰竭”“阳明脉衰”“三阳脉衰”而阴阳渐离者也,则所谓“辱”也,故“年四十而(‘藏精而起亟’之)阴气自半”者,亦责其阳之失守。②以岁时言之,则春夏有生长之荣,秋冬见杀藏之辱,其阴阳舒卷实本乎天地出入。

仓公的老师公乘阳庆所传的数部医书中,有一部《阴阳外变》,阴阳的外在变易表现(万象,周易之象),《经》常 “约以四象”(必以能代表周行变易之全过程为原则),以见天地出入之机。

①春~少阳之象:居中主出之阴尚幼弱,数量不及于卫外环入之阳,则无能出(并非无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以其“差”为言,出少入多名曰无出),中阴渐郁以积,所谓内热(《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春时表里气异,命曰“分”(又有“秋分”)。厥阴病之机同少阳,而更有阴阳表里之异。

《至真要大论》所谓“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伤寒论》所谓“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故知厥阴从少阳而阳明从太阴,此亦春秋所谓“分”也 “分则气异”,故四时而有六气。)

②夏~太阳之象:既积渐起,中气向虚者今实,然仍不能出,以阳气仍胜于阴也,时则热充斥于中以达于外,命曰外热(“阳盛则外热”)——夏时表里皆热,中外一致,名曰“至”(《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分之谓分,气至之谓至;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此时阴阳俱盛实;对一固定地区而言,春夏热能入射量多于出散量。

入者为阳,出者谓阴,故曰阳盛阴虚。春夏不异其机,而春以阴虚言、夏以阳盛名者,“太少之异”也。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则经所谓“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者,名正而言顺。

仲景“少阳不可发汗”“少阳 不可吐下”者以“少”言,虚者不可泻也,治之唯和;“大法,春夏宜发汗”者以“太”言,实则泻之,盛在阳故汗之。

③秋~阳明之象:夏至以后,日渐南回,入射量逐渐减少而地温却日渐升高(阴出之量反增),一旦(必有这么一天,约时值大暑:“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阳明之‘明’配‘大暑’、厥阴之‘幽’配‘大寒’)”)自内而出之阴的绝对量终胜过卫外回入之阳的量,必自出以散,虽阳入以少(阳明/二阳)而阴出反多(太阴/三阴)(故时序虽曰少阳、太阳而阳明,《经》反以阳明为“二阳”者,乃以“阳入”之绝对量为言。)

内禀既失,谓之内寒( “阴盛则内寒”),此“履霜”之时,而“坚冰”将至。《伤寒论》:“阳明者,胃中寒是也”(提纲证),而其“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秋时外热中寒,名曰“分”。

既诊曰“阴盛”(太阴),其治当泻,阴以中言,其治宜下,“大法,秋宜下”。节止其阴之过于出散者则中寒的结果就不至于出现,故汤以“承气”为名;承气汤“不远寒”反主未病于“胃中寒”者以此;(太阴病之机同,而有阴阳虚实之异,见《素问·太阴阳明论》。《伤寒论》“(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帝以“藏象何如”设问,而岐伯先答以四时之象者为是,曰“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而以“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廖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则以“土”不同于“四时”行文者,合于《尚书·洪范》曰“曰”曰“爰”之旨!若《灵枢》之《九针十二原》与《阴阳系日月》之以肺为“阳中之少阴”而反以肾为“阴中之太阴”者,则不合于四时之象。)

④冬~少阴之象:“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此时日行极远,阳入既少,阴出者不能自多,其机虽仍同于阳明病之出多入少,然必责于“阳虚”(入少)而非“阴盛”。

则向时之外热者今亦转寒,寒气自中以至于外,命曰外寒(“阳虚则外寒”)。此“坚冰”已至,则非一日之寒——冬时内外一致,命曰“至”。此时“阴阳俱虚竭”,不可猛浪于汗吐下。(仲景“大法,春夏宜发汗;大法,春夏宜吐;大法,秋宜下”,于“冬”则不言“大法”。

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以“急缓、大小、滑涩”论脉象,及其论治则曰“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可互相发明。)

[①少阴病之三“急下”证当从“阳明病(太阴病)”之病机省,唯其以 “虚”忌泻,故三令五申以“急”泻,防其既虚之阴破阳以出而反自失也:小损以杜其大溃。315条“少阴病,……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可助于理解。

②少阴病之两“微发汗”证当从“阳明病” 中寒之病因省: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当从《千金翼方·卷第九、第十》及《太平圣惠方·卷第八》之《伤寒论》条文作“胃中寒”);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故知“微发汗”即所以防其“汗多亡阳”以至于阴亦失
(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亦防于大胜后之大复(《至真要大论》“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而为“川壅”之“必溃”,所以鉴鲧之失而效禹之治,“微发汗”以疏导其“反发热”者即是顾护其阳(小疏以防于大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此皆少阴病之“变法”,而

③其“常法”当以密固为是(“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四逆汤之君“甘草”者以此,故中寓甘草干姜汤以回阳
(29条“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救治“反与桂枝,欲攻其表”之误),复参以附子之“温中”(从《神农本草经》)而不破阳者以救其里(观《本经》乌头“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而天雄“主治大风”则知附子不破阳,又核于“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之意以及仲景少阴病多不忌附子之例,则知附子绝非发汗(攻表)之物。
30条“增桂令汗出”之语与此相左,疑衍。存疑。观其文为释29条之证治,而其证与20条无异,彼加附子而谓此反忌之,于理不通。若去此五字而作“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中(经),亡阳故也”则可解:谓“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者,乃“有阴无阳”之秋冬,似是而非“阳盛”之夏,故曰“证象阳旦”,不可攻表, “因加附子“,所宜温中,亡阳故也。观“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言有出无入)”,此可见“亡(无)阳”之意以及“亡阳”“不可发汗(攻阳、攻其表)”之理。至于大青龙汤之“汗多亡阳”者则以动态过程为言,无违于此“无阳”状态之几(机)。故疑“增桂令汗出”五字为后人加注,非仲景本意,或并“附子温经”四字亦为注文之误入正文者,亦未可知,然若为仲景本文,当从《本经》作“附子温中”。以上皆出于臆测,苦无书证,故但存疑,以俟来者,以无踵“擅改经文”之失,而取“后生无知”之讥。)

上言“阴阳外变”之四象,而合于仲景六经病之以“四时”愈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

下面再看阴阳之合天地五行(“天”四行而“地”独行):

《尚书·周书·洪范》言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合于四时阴阳大法。若“曰”若“爰”,其式不同。四时周天(四时足以周天,不言五),各以其序,而居中之地常王,爰引四时之气以成稼穑之功,是谓“土爰稼穑”。《

说文解字》[3]“?,引也。从?从亐”(段玉裁注:“?”者,相引之意,“亐”亦引词,与“?”双声)。又《说文》“?,物落也,上下相付也。从爪、手(?、?)(段注:以覆手与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凡?之属皆从?”。可知,“土爰稼穑”为地爰引四时气之在天者为用,以成其稼穑之功。在《洪范》作者的“盖天说”观念中,天地尚有尊卑之序、上下之义,认为四时轮流上临,各以其序,地居下常受之,如男女之“授受”,则知五行观念原本于阴阳。然五行之中,土为“孤家寡人”,也正是《洪范》强调的。四时周天,如环无端,土无与伦比(二人相并曰“比(?)”),适足与为伍(“五”,土之数。

按《说文》解“五”[4]:“?”从“二”(上“一”象天,下“一”象地),“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老子所谓“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及“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者,谓土欤?故又曰“贵以贱为本”(希者为贵,多则价贱。《说文》“贱,价少也,从贝戋声”;“贵”亦从“贝”)。

当一个人失却自我时,便没有资本与他人交流了。可以想象,一旦土与其它四者齐同并比,则天地之义不存,而阴阳之机尽失。当以四时之轮流在天者为阳,而以土卑为地常王者为阴,唯此乃可以演四时阴阳出入之机(《尚书》如是说。而《黄帝内经》亦言各王90日之四时脉而非各王72日之五时脉,以见四时阴阳“逆从之变异”,脾脉则“善者不可得见”,论详于下)。

《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在岐伯答以四时之脉后,“帝曰:善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迮以微;著之玉版,藏之于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据此可知,“脉之大要”,在于脾脉不主时,“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 善者不可得见”。是谓“土爰稼穑”。因四时以成稼穑之功。“稼”于春而“穑”在秋,以其不主时故无失时!《内经》曰“天为阳,地为阴”,然则“外为阳,内为阴”:此不以天地高下立论,故无以上下阴阳苛求(《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所谓“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以上下立论)。

《素问·五运行大论》对以上下分阴阳之法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内外为经法的阴阳理论: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运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耀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视其象,虽远可知也。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凴)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世有《上下经》及《八十一难》(前者首见《史记·仓公列传》,又《素问》有《上经》《下经》及《上下经》之名;后者首见张仲景“撰用”书中),以上下为“经”(内外为“纬”) 论 天地之阴阳以及于人身之阴阳,故所论时误,或得或失,盖原于“盖天说”诸论而或不能明《尚书·洪范》之意者;更有《黄帝内、外经》(首为《汉书·艺文志》著录,曰《黄帝内经》《黄帝外经》。

其分言者,约同于《素问》所谓的《上经》《下经》之于《上下经》,名虽则分,其实仍合,故《素问》多以《上经》《下经》相提并论。若皇甫谧之说,以《黄帝内经》一十八卷而赅《素问》、《灵枢》各九卷182篇之多,且得与《黄帝外经》别离以独行于世者,恐未可尽信。当以今《素问》、《灵枢》中收载有“黄帝内经一十八卷”之内容为得,而曾与《素问》表里别行而后又并入其中的《七篇大论》似可视为《黄帝外经》部分,其内容亦言于“气之通天者”而与《上经》略同,不过以更先进的“浑天说”立论而已。),其书以内外论阴阳:以四末为外属阳环入,心(囟)肺居中为阴主出,比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抄写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世纪)[6]之以“气也者,利下而害上,从暖而去清焉,故圣人寒头而暖足”者有了质的飞跃(按:孟子云“心之官则思”。

《说文》解“思”[7]:“?,睿也。从心从囟”而“?,头会匘盖也,象形,凡囟之属皆从囟”。现代医学已证明,当由于外伤大失血等原因导致人体血容量相对不足时,机体会牺牲外周循环以确保中心循环——心脑供血,此时虽四逆、脉微细,人迎脉当盛大。据此理可知“心囟(脑)”并在内而为阴之意)。而《难经》反以头为阳,其《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在《内经》并不作如此解(《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情,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明,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

以此而论,则与其说“《难经》所解似非《内经》”,倒不如说《难经》所“难”直是《内经》了。两者间先后关系不外两种:或《难经》早于《内经》;或《难经》虽晚出而欲售其“经以上下、纬以中外”的阴阳学说,特标其新而立其异(其实已误解了《上下经》之意)。似以后者可能性更大。故《难经》又必须另设“命门”于下焦,因“肾有二”而强立“右者为命门”,以合于“火曰炎上”的上下阴阳论,而建立其用以婉转解释其所谓悖论(居上之心“主火”在其看来是悖论)的悖论!在黄帝学派这里,一切本可不必“庸人自扰”:心居中为阴主出!心肺虽居隔上亦必不为阳,君火正宜居中而非位下(“心部于表”“营出中焦”,既可部上亦可营下——相对于中,下亦为表),何琐琐于“偷梁换柱”之能事,反以下焦之右肾“命门”为“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而谓“肾间动气”为“生气之原、十二经之根本、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守邪之神”,以乖尊卑之序、君臣之位,反强曰“藏亦有六”、“府亦有五”?窃以为智者不为,而实有损 “扁鹊” 神医声名,则其托古之迹亦莫可以掩。

又其于“奇经八脉”言之甚详,更有一源三歧诸脉,无非欲道其“上下”阴阳循环理论而已。“近取诸身”,吾未见其所谓(世有督升任降之说,或脱胎于此,而确为难于实稽之谈);而“远取诸物”,大至于天地出入,小及于“蜎飞蠕动”,似皆以“中根”为得,以有异于“气立”之得以“升降”为言者(“气立”(植物)之升降,大言之仍为天地出入之机)。且人独为哺乳动物之直立者,至若牛羊之匍匐行者,其阴阳上下之理反异于人欤?则圣哲必不以之为“牺牲”以祭祖而取咎!故知其非。

七篇《大论》为“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以后的作品”[8]已成共识,其中黄帝以鬼臾区之论设问而岐伯以“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作答,则可见当时学术争鸣之一斑。又同在东汉的张衡(公元79~139年)力倡“可能始于战国时期”的“浑天说”(属“地心体系”) [9]以取代“盖天说”,其说既出即为天文学家广泛认可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医学之以内外为经论阴阳者却成为千古绝唱,汉后战乱,其道竟隐,《内》、《难》并行,以至于今,不可不谓国学之一大憾事,而为国医千虑之一失(以为不宜再踵《难经》之失而以“向上的、向外的为阴”浑论阴阳,更不可以“向上的、向外的为阳”混论阴阳)!难怪乎仲景之书在孙思邈时已谓“医人未能钻仰”,使仲景复生,必谓“人心不古”,可叹经乱道乖。若谓人心不古,其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引汤之《盘铭》)乎?如是则学术之日新者又有可望,而必使“地心说”指导下之阴阳理论取代“盖天说”指导下的上下“乖道”,则中医之复兴在即!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2版).731
2、蔡 沈(注).书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5
3~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2版).160,738,282
6、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76~281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2版).501
8、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7~19
9、郑文光.浑天说.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图文数据光盘版)

[ Last edited by 王海峰 on 2007/1/17 at 21:42 ]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1/31 12:19:35

五行是“以人为本”的哲学


五行是“以人为本”的哲学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邮编:050031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目录
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五行      1
中国绿色健康网五行学说构建时空一体模型      2
五行学说是改良的八卦      2

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五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第一性,认为物质决定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精神,是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强调的是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总体上属于斗争哲学。在多元格局的现实世界,在强调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人生观上我们也可以从中华文化上找到哲学基础,那就是五行学说。

所谓五行,讲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过去被认为是用五个元素解释世界本原,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其实不然,五行之中的水火木土都是自然物质,金却不是自然物质。在金属被冶炼出来之前,只能是石器时代,大量金属工具的产生,才是五行学说产生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土生金”,是人类劳动的结果;“金克木”,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火克金”的过程,就是人类冶炼金属的过程;“金生水”的成果,也是人类挖井修渠,开掘水源的劳动所得。

因此我们说,没有人类的创造,五行就建立不了,只能是木火土水四类物质元素;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即使有了五类物质,也不能“行”起来,而只好属于“五物”“五元素”学说。所谓“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元素,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运动起来,“行起来”,变化起来。

在五行学说的体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在整个五行的体系里,体现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谁也不能太过分,过分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就会造成不和谐,就会影响其他的物质因素,就会产生疾病。同样道理,五行之中也不允许出现“一行太弱”,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几行,也会出现不和谐,会出现失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出现疾病。

五行学说强调的就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多元世界互相制约,需要大智慧。何谓大智慧?“道法自然”,就是五行学说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五行学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而不同于唯物辩证法以人为物的哲学,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论法宝。

五行学说构建时空一体模型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在以往的哲学里,时间与空间是分别计量的,好象两条可以任意交叉的线段,只要时间与空间一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因此,以往总是把时间与空间分开说,用不同的理论分别计量,分别标识。在五行学说里,借助人的作用,时间与空间容为了一体。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然而借助人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一起促成人的死亡。


东西南北中五方,春下秋冬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结合起来了,并且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构成了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分离的整体、动态状态。人体的五声、五色、五体、五味、七情、九窍等都可以用五行学说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

也就是说,人体五脏相关的哲学基础,就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改良的八卦

对于八卦起源的看法,尽管有起源于数字卦还是起源于形象卦的分歧,但是从形成三爻画的八个“经卦”开始,到三爻画经卦进一步“重卦”后形成六爻画卦的64卦《易经》体系,都是“以形统数”的卦爻体系。64卦及卦辞和384爻的爻辞构成了“易经”;解释“易经”的《系辞》《文言》《说卦》《杂卦》《序卦》《彖传》《象传》都属于“易传”,这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绿色健康网“易经”的八卦,以及后来的64卦的卦辞、爻辞都很简朴,“深奥”的易理是逐渐被加上去的,这就是人们传说的伏羲画卦、文王系辞、孔子作传的历史过程,的确符合“易学”发展的脉络。在孔子作传解释《易经》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用天地风雷山泽水火解释八卦的学说。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反复把玩《易》理,用其辞义阐发自己的学说,促进了“易学”理论的发展与丰富。

人们在解释八卦的时候,认为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八种或者叫八类自然物质,基本上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物质环境,八种物质之中并没有人的影响因素在内。八卦的地、山、泽可以合并为土;天、雷与火可以合并为火;风转变为木;水仍然是水。八卦之中的物质虽然丰富,但是不能含概五行之中的金。也就是说,八卦虽然号称能综括万物,但是,缺少了五行之中的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东西,而是人类劳动之后的成果。

在金属未被冶炼出来之前,在金属工具不被普遍应用的时代,出现五行学说是不可能的。

在五行学说的体系里,火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个自然力,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得到了比在八卦里更加重要的地位;木也由于可以代表生命,也有了不同于在八卦只表示风的特殊意义;土作为凝聚了地、山、泽精华的代表,其地位也更加显著;水是这个星球最丰富的物质,也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地位自然不容低估。

在八卦中,“巽”有时被解释为象征风,也有时被解释为象征木。《象传》解释十五个含有三画巽卦、上卦与下卦合体的六画卦的时候,十次使用风来解释巽,五次用木来解释巽;坎卦多数被说成是水的象征,有时也被说成是泉、云、雨的象征;离卦多被解释为火的象征,少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明、电的象征。

《说卦传》把八卦与方位的八方联系起来,而且与身体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等肢体相配合,把八卦与马牛龙鸡豕雉狗羊等动物相配属,八卦的配属事物有逐渐“扩大化”的趋势,并且已经出现了“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等疾病的象征。

《汉书•五行志》说:“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陧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洪范》九畴,彝伦迪叙。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此武王问《雒书》于箕子,箕子对禹得《雒书》之意也。”颜师古注曰:“取法《雒书》而陈《洪范》也。”
由此可见,五行学说的形成,晚于八卦,有所借鉴,也有所取舍。
五行不仅简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普遍、严密,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过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

在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素问》《灵枢》《难经》之中,我们见到了丰富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却没有发现八卦的文辞,作为六经之首、中华文化源头的“易学理论”,已经被阴阳五行学说替代,它们与原始的医学知识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彻底摆脱了“巫师”“巫术”的影响,摆脱了迷信,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完善,一起走到了21世纪。在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冲击中,阴阳五行学说仍然以它深厚的底蕴、宽阔的视野、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地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2007、1、22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