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发表于 2007/6/26 20:15:41

JT老师:
    您好!关注您的BLOG很长时间了,今天是第一次有问题请教您……
    老师之前在留言板说今年木运不及,我感觉确实如此。我身体肾阴虚致肝郁脾虚。最近消化不良,屁多,大便不成形,用健脾的香砂六君丸和消食的保和丸不效。于是想到用老师推荐过的小建中汤“治肝虚乘脾,五脏皆补”。我发现它确实对消化很有帮助,但是却加重了肝郁的情况:尿黄,敏感,夜梦纷纭等。
    原来是因为今年木运不及,所以容易导致肝郁化火吧。
    JT老师,我的问题如下:如果我还想继续用小建中的话,是否佐一些凉肝散肝的连翘、茵陈等,效果会比较好呢?
    小弟先行谢过了!@_@

版主回覆:
我的話,會加多量的黃耆和少量的柴胡。(黃耆補肝之說在目前的經方本草課有教),但如果真得肝陰虛得很害,吃了柴胡劑反而變嚴重的話,班上的同學是用「一貫煎」好起來過。但一貫煎蠻陰寒的,我吃到第三帖就拉肚子了。我用一貫煎主要的原因是:因虛就要用滋陰的藥,茵陳、連翹都是用來瀉實熱的藥,如果本是虛證的人,我就不會加這些藥。
這是在說一個理論範疇的問題,不是建議你要吃什麼藥。日常飲食習慣我不熟悉的人,我想,誠實講,我也開不出藥。
凡是吃補藥,平日就不可吃水果、喝冷水,這是基本中的基本,不然補不進去都彈出來反上火。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7/10 20:40:51

第四講:

腎藏志通先天域

心主神跨兩次元









五行淺淺說

接下來,我們要為下一個大篇章開個頭了,前面的篇章都在講陰陽,現在要來講五行了。

關於五行,我們先來看一下哦:



◇五行神(唐.《兼明書》):

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土神獨稱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



唐代的《兼明書》稱五行之神:木神叫勾芒,火神叫祝融,土神叫后土,金神叫蓐收,水神叫玄冥。它說土神叫「后」是因為后即是君,居於正中。天是國王,地是皇后;國王走,王后就跟在後面,后就有「慢吞吞」的意思啦。這些名稱,我們只要留一個印象就好,接下來講五行的時候會再講到。



◇《尚書.大傳.五行傳》: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至於說《尚書.大傳》裡面說,宇宙間是先有水,再有火,再有木,再有金,然後第五個土……其實這個順序是有一點意義的,我們教的時候也依這個順序。

因為若純以中醫五行的角度來說,多半會先說「東方生風」,然後「風生木」,所以中醫會先說有風,可是用五行原理來講的話,是先有水。這是一個不一樣的順序。

也可以說,因為中醫是以「人有了肉體」作為一個基盤,所以以肉體而言的話,先有風、有木是對的,但是在這個之前,五行的生成,是先有水再有火是對的。

然後呢,《尚書》的〈洪範〉又講什麼呢?

◇《尚書.洪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它說,水的功用是潤下,火是往上燒,木是曲直(弧線和直線),金是從革(把皮革它割開、給它劃分界線),土是稼穡(收割東西太多了要收起來,春天來的時候再播種子)。

然後呢,關於它的味道,就說:潤下就是鹹味,火燒上來是苦味,曲直是酸味,從革作辛味。

……這樣子講,其實好像看不出什麼道理!這些道理,我覺得是在學習醫家理論的時候,才會充分呈顯出來。這些儒家的理論,我們就先看一下──是有意義的哦──名字都要有個印象。

那我們接下來就看一下,這個五行的對應表格:





















(裡)


(表)


































小腸





夏洪
















春弦








長夏







四季和




西





大腸





秋毛










膀胱





冬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節錄)》: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爲玄,在人爲道,在地爲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爲風,在地爲木,在體爲筋,在藏爲肝,在色爲蒼,在音爲角,在聲爲呼,在變動爲握,在竅爲目,在味爲酸,在志爲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爲熱,在地爲火,在體爲脉,在藏爲心,在色爲赤,在音爲徴,在聲爲笑,在變動爲憂,在竅爲舌,在味爲苦,在志爲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7/10 20:47:13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爲濕,在地爲土,在體爲肉,在藏爲脾,在色爲黄,在音爲宮,在聲爲歌,在變動爲噦,在竅爲口,在味爲甘,在志爲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爲燥,在地爲金,在體爲皮毛,在藏爲肺,在色爲白,在音爲商,在聲爲哭,在變動爲欬,在竅爲鼻,在味爲辛,在志爲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爲寒,在地爲水,在體爲骨,在藏爲腎,在色爲黒,在音爲羽,在聲爲呻,在變動爲慄,在竅爲耳,在味爲鹹,在志爲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素問.五藏生成論篇第十(節錄)》:

◎心之合脉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它說,風會生出木哦……天地有風暑寒濕燥這些氣,那這些氣呢,暑氣會生出熱度對不對?熱度就生出火,火就生出心;風氣會生出木;然後中央生濕,濕氣成為了土;北方有寒,寒生出水……這是五行的相推,然後呢,臟腑又有「表裡」,心肝脾肺腎屬於「臟」,然後,心跟小腸「腑」是通的,肝跟膽是通的,脾跟胃是通的,肺跟大腸是通的,腎跟膀胱是通的。真的是很通哦,我們以後會找一些例子跟大家講。

然後心的力量會充實在血液裡面,肝的力量充實在人的筋──肝不好的人容易抽筋啊──那脾的力量充實在人的肌肉,脾太濕變成脾陰實,人會變成重症肌無力……都是通的哦。

然後又說:心的能量展現在臉上,肝的能量展現在指甲上,還有心開在舌頭,肝開在眼睛……那個表格反正就在那邊,自己看也好,我不要一個個講。

那還有五志哦,五種情志,就是「神、魂、意、魄、志」,「喜、怒、思、悲、恐」這些特別好玩,等下也要來講這個東西……我講這個東西因,為我以前學心理學學得比較久,所以在學五行的時候,會覺得:「真的是這個樣子!」可是,一般學中醫學上來的醫者,醫術雖然有很高明的,他們在「五志」這一點講得就比較少,「神魂意魄志」講得比較少一點。我就覺得:「這很重要啊,為什麼要講那麼少?」反正很多東西,別家教書也在講,神魂意魄志,喜怒思悲恐,是我這邊比較獨家的東西,就說仔細一些,把市場區隔開來也好。

過一陣子,我們教一點五臟的時候,就會開始教把脈了,「夏洪春弦……」這些脈象,到時會驗證得到。

還有各種味道、各臟分泌的液體啦,都是五行的一些配屬,這個大綱我們先曉得一下,也不用背啦,但是要知道一下。

那五行,就有所謂的「生剋」啦,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我這樣子說好了:金木水火土,是一種能量狀態的「象徵符號」,比如說,當能量呈現出某種現象的時候,它的樣貌,非常像天地之間的風,而風的能量的那個架構,我們肉眼看不到,於是再為風的架構找一個象徵物,那就找到了樹木。風在吹的時候,它不是走直線就是走彎彎的,那這個彎彎的跟直線的組合,在自然界要找,就找到木,所以木曰「勾芒」,勾就是彎的,芒就是直的。然後《尚書》也講「木曰曲直」,彎的跟直的。其實木這個東西是不是樹木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因樹木冒出一個新芽是直的,然後長出一片葉子就彎了。當那個能量走的是曲線跟直線合體的時候,那個能量叫做「風」叫做「木」,只是這樣子而已,風、木只是一個代表它的東西。

同樣的,在一個「潛在」的狀態「準備發生一個現象」之前,那個積蓄能量的狀態,很像水,所以我們用水來代表它。然後等到這個東西産生了現象,就像樹木長出來。然後能量大放光芒的時候,很像火。然後它開始衰敗,了有一個什麼都混在那邊的狀態,那混沌的狀態叫做土。最後呢,分解完了,能量歸能量,物質歸物質,又淨空掉了,等待重新開始,那個「拆開、空掉」的狀態很像金屬,因為金屬會反光,什麼光線都會被彈出來,就是這樣而已。

它是在講一個能量變化的狀態,而藉這些象徵物來講它,那這個能量的變化,在人體,每一個階段都是變化的一部份,所以我們說五行(ㄒㄧㄥˊ)為什麼不唸五行(ㄏㄤˊ),因為我們最好把它當動詞,它是五種「運行」的方式,所以念五行(ㄒㄧㄥˊ)。

我們挑它的象徵來講的時候,又可以說:金屬的東西可以把木頭砍斷,所以金剋木;水可以把火澆滅,水剋火;那土的生死操在樹木手上,沒有樹木把土抓住的話,可能一下子就土石流了,所以木剋土;金如果遇到火的話就會燒融掉,所以火剋金;如果水太多的話,我們說「兵來將檔,水來土掩」對不對?水會被土吸掉,所以土剋水……也就是說,它拿現實世界的金木水火土當作象徵物,來說能量世界的一些狀況。因為是象徵物,所以你不能把它定義得非常「科技上的精確」,你要反問「火不是也可以把水燒開嗎?」「土不是也可以長出樹木嗎?」就未免有點要求太過。


那,如果個把這些象徵物拔掉,返回能量世界的狀態的時候,它的意義是不是也是通的呢?

其實也是通的。因為我們的能量,在這個象徵符號的背後,某能量遇到某能量,真的會有調和或者受制約的狀態,或者在某個結構裡面,加能量進去它,就會生出下一個階段的結構出來。所以五行的生跟剋,你純粹用形而上的哲學觀點思考它,也是可以的。只是我們有了金木水火土這些象徵物,講起來或者在記憶上會輕鬆很多──這是一個關於五行基本的一個認識。

也有人說:「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或是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絶。萬物盡然,不可勝竭。」這也是另外一種講法啦,但是,這些都不是那麼要緊,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

生命的動力形式,我們能夠把它分為五種階段,這是一點。

那,另外一點是:人的內臟一定要有「五」這個數字存在!

這件事情我已經強調過好幾次了,凡是高等生物,比如說像麻雀那麼高,我們也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為生物分化到一個階段以上的時候,如果內臟不存在五這個數字的話,生物會瓦解。

你知道「五」這個數字的特性是什麼嗎?五這個數字的特性就是,當你有五個點時,你就可以畫出:「每一個點跟其它的點都有連結」,當你把它全部都連起來的時候,你就可以製造一個能量的架構:我可以剋到一個,我也可以被一個所剋;我可以生到一個,也可以被一個所生。

每一個臟與另一個臟,都有彼此呼應的路徑,而形成一個能量的網絡。這樣的話,某個臟的能量太多,就趕快傳給下一個臟(A生B),下一個臟能量太多,又可以傳給下一個臟……這樣那個臟才不會爆掉。那如果這個臟它的生命活動太激烈,要讓它停下來,就會有一個臟可以剋到它,那這樣子的話它才能夠調和。比如說如果木太旺,它就會生火對不對?火太旺會生土,然後土又會去生金,然後金又會剋木……或者說木是剋土的,但木所生的火卻是土的母親,而土所剋的水又是木的媽媽……可以像保險絲一樣,彼此制約、調和。所以這個「五」臟的作用,因為有「五」這個數字使生命能量不斷流轉,而形成到處都通的結構,所以一定要五,三不行四不行六不行八不行七不行……往上往下找,千千萬萬的數字裡面,只有五可以作到這個互相呼應的結構。

所以上帝創造人,如果人的設定裡面沒有五個定點傳導能量的話,說不定那個人兩天就爆炸了。一定要有那個呼應的結構,高等動物才能夠活。

西方醫學可能不知道這個東西。因為西方醫學是用另外一個視角在拆解人體,沒有誰比較對比較錯。比如說我們的腎臟的上面有腎上腺。那西方醫學就說:腎是泌尿系統,腎上腺是內分泌系統,長得靠在在一起不用考慮。但是這樣講也對啊,沒有什麼好抗辯它的,每一個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分類方法。那我們東方用能量的屬性來分類,這樣也是一個方法。沒有什麼對錯吧?

我從來不覺得要跟西醫打架啊,那西醫用功能、細胞形質的屬性來分類,所以胰島腺跟腎上腺跟甲狀腺跟胸腺都是內分泌系統。但腎上腺跟腦下腺,我也可以覺得它們的功用很不一樣啊,對我來說,會覺得腦下垂體是屬於少陽經,然後腎上腺是屬於少陰經,是天差地遠的存在。大家各自用不同的分類法,所以沒有關係,都可以。

那我們說「五」這個數字會有互相傳導呼應的結構,那麼,某個臟在生病的時候,是不是果然會有這樣的傳法呢?五行理論是不是一種空談的玄學呢?

真的有哦!我們上次教到陰陽虛實,其實是我跟別派的前輩聽來的,有幾句口訣,因為是別派的,我就這樣子抖出來不好。因為是去人家那邊搶劫才搶回來的,人家教給我的時候說:「我傳給我的小徒兒這幾句口訣,他們全家跪下來跟我磕頭啊……你就這樣子單槍匹馬殺過來:『喂!拿來!』就只好教了……」教我的那位前輩高人,大概也很頭大說怎麼會遇到我這種貨色吧?人家都要磕頭拜師、經過老師重重考驗跟審核才能夠學到東西,我這邊兩千四百塊跳樓大拍賣?……這算什麼東西嘛!如來神掌秘笈滿街叫賣哦?那樣可不行,會大大得罪那個對我有恩的前輩,所以那個真正的口訣我不能講(其實我也沒搶到完整版),我只能「暗示」你們說:你看哦,肝癌是肝陰實對不對?可是肝硬化、肝癌到後來,會變成腹水,那腹水不就是腎臟的問題嗎?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它會傳往某一個方向。或者某某人肝火很容易旺,那肝火旺了不久之後,舌頭破了,心情煩躁──它又傳到另外一臟去了。或者什麼人好容易緊張,肝氣不舒暢,緊張到後來,開始消化不良拉肚子,它又傳到脾胃去了……這樣子講,我沒有告訴你們總綱口訣,但是你們大概可以知道「五」這個數字的意味了吧?陰陽虛實在某一種屬性的時候,五臟會挑一個方向傳過去,那是有規律性的,那個規則,就是張元素失落的那個總訣竅。有這個規律,五行五臟派的人就不會亂推一通,但因為現在一般中醫的江湖沒有那個規律,才會什麼病都五臟五行亂推一通又療效很差。

比如說那位門派的前輩,有一次治一個……這是他自己公佈的,我給他講大概沒關係……他治一個心律不規則的患者,他就說:「這個心陰實是脾陰實傳過去的。」所以就開一小包幫脾胃清濕氣的平胃散,一包平胃散吃下去,十五分鐘,心跳就規律了。就是脾也可以傳心──這就是他們那個我不能在課堂教的,中醫界的表面舞台背後的規律。而知道那個規律,你就會知道五臟的那個流轉是真實的存在,就會覺得說,的確:一定要五臟,多一個少一個都不行!

那,脾胃相表裡、肝膽相照,每個臟各對應著一個和它表裡相關的腑,那,五臟,應該有五個腑啊!怎麼我們曉得的都是「五臟『六』腑」哩?唉呀,這真是要命啦。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7/10 21:03:09

JT叔叔的中醫春田花花幼稚園.第四講(2)
中醫不可妥協的五與六

那,「六」是什麼東西?
我有給你們發補充講義對不對?補充講義裡面有一個圖:六分成三陰三陽,可以說是「風暑濕燥寒火」六氣,也可以說是人體的正六經。
姑且這麼說好了:中國人推衍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照理說中國人習慣的表記法是是一種陽爻、陰爻、陽爻、陰爻……一種類似101010二進位的電腦表記法,可是呢,當我們要把四象推成八卦的時候,發現:不對,人的身體,用八卦一路表記上去好像不對勁!也就是,人體做了一件八卦沒有做的事情。然後在核對這件事情的時候,發現說:哦!原來,陰、陽是一正一反,一路「正跟反」、「正跟反」那樣子分化下去,人會散掉。「正」跟「反」中間必需有一個正反相合的接點,要使陰陽調和,還要有一個「調和力」!所以呢,在四象變成八卦以前,就發現「太陽」跟「少陽」之外必需加一個「陽明」,然後「太陰」跟「少陰」之外要加一個「厥陰」,有「正力」跟「反力」跟「調和力」三者,才能讓這個結構穩固不散。

於是就發現:陽的世界,「正」、「反」、「調和」,有一個三角出現,在陰的世界,「正」、「反」、「調和」,又有一個三角出現。──對不起,我這不是在講六腑,是在先講六經──然後這兩個三角,一陰一陽扣合在一起,人類的肉身才能穩固。這樣子調整出來的六道能量結構,也就是我們的六經(十二正經,手經足經合算一條而言),你們講義畫的就是那個結晶體。
而「六」的結晶,你們大概也不會覺得很陌生哦,因為在大自然之中,你看水的結晶就是六芒的,很多礦物的結晶也是六稜的。你會發現:一但進入「六」這個結構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會穩定下來。
所以一個臟腑要生生不息地運轉,需要「五」,然後呢,這個生命體需要持久安穩,就需要「六」,這兩個數字都是高等生命不可或缺的。
所以五跟六的義意就在這裡,同樣是那個器官,在五的世界扮演一種角色,在六的世界又扮演一種角色。
你看哦:在六經裡面,凡是臟都在「陰」的地方對不對?比如說脾跟肺是「太陰」,心跟腎是「少陰」,心包跟肝是「厥陰」,因為臟屬陰、腑屬陽嘛。所以六經的世界裡面,六條陽經是腑,六條陰經是臟,也就是說,我們五行世界裡面的那個表裡關係,在這個六經的世界裡面又給了它一個不同的屬性,而這兩種屬性都是對的。
你們看六經的分類,會覺得「心包」跟「肝」是在一起的,「大腸」跟「胃」是在一起的,「心」跟「腎」在一起,「三焦」跟「膽」在一起……怎麼跟我們才講過的什麼「肝膽相表裡」、「脾胃相表裡」又不一樣了呢?這兩樣東西是不可以妥協的,都一定要存在才行。
這個五行跟五臟的相推、跟六經的這個東西哦,請各位要回家做一點點回家功課:去看一看,去找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個東西看得越熟越好。

請各位同學看一下六經是哪六個東西?那我們也發現,五跟六的對應都不很一樣,對不對?
在六經裡面,你會看得到,三陽經多半是腑、三陰經是臟,對不對?因為臟是比較陰,腑是比較陽,所以六經的分配,臟是屬於陰的,腑是屬於陽的,這沒有問題喔。
可是,人體有十二條經對不對?十二,是五加七,也是六加六,那麼我們中國人說人有「五臟六腑」,那五臟跟六腑加起來才十一啊!沒有補足「十二」這個數字,那這多出的一是怎麼來的?
其實,在馬王堆出土的古脈經裡面,他們只算人體有十一條經脈,少掉一條今天說的「心包經」。
當然,你說「心包經」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人體是有「心包絡」這個東西的。可是為什麼五臟跟六腑加起來是只有十一呢?而心包,是三陰經不是陽經,所以說它是「臟」而不是「腑」囉?那,我們怎麼不說人有六個臟呢?
這個問題,其實答案還蠻簡單的喔。就是:中國人的五臟裡面說的「心臟」這個東西不在肉體上。
中國人說的「心臟」是一個靈魂上面的器官,這個東西是沒有肉身物質的部分的,那「心」在肉身的對應點呢,就是「心包」,也就是說啊,我們肉體中在搏動的這顆心臟,其實在中醫比較古老的觀點裡面,會把它稱為「心包絡」。所以我們才會有一句笑話說:「中國人的心是正的,外國人的心是偏的。」因為,中國人的觀點裡面,「心臟」這「君主之官」是在正中間的。如果要把它畫的更仔細,其實畫得出來的。就是說人的靈魂上有個器官,那個器官就是我們英文說的「Mind」。這個東西喔,如果假設你的靈魂體跟你的肉身是重疊的話,「那個東西」好像一個倒放的很大的柚子,它從前胸後背都凸出肉身之外。那,要怎麼樣跟身體找到它的對應點?你們在看針灸的穴道,人體上半身會有些叫作什麼「靈台」啦、什麼「神道」啦,就是「靈」什麼、「神」什麼那些穴,會把這個東西浮出肉身的交界點的那個圈圈勾勒出來。就是說那個東西其實是一個球狀的,凸出肉身的東西,而在它與肉身的接觸點,我們會定出一些什麼靈啊、什麼神的穴道。而那個東西才是中國人說的「心」。我們在喜極悲極、墜入情網、有強烈情緒的時候,你主觀的身體感也會曉得,那個情緒的能量是從前胸凸出肉身之外的。

至於「心跳」,中國人的《黃帝內經》說那是:「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認為說人的胃氣通往這邊,然後才有這個跳動,可以感覺到它上面的衣服在震動。那外國人看到這個說法,就覺得:「中國人實在太可笑了,怎麼會明明一個心臟在跳動,你說是『胃』的大絡?」
其實,這段話主要的意義是說,心臟跳動,要受到脾胃的後天之氣的支援,「絡」這個東西就是從脈上面分岔出來的東西嘛,本來就不是說你的胃有一部份在跳動,不是的。那是指胃氣、後天之氣在支援著你心臟的跳動。在臨床上,這是很真實的:你把脈把到一個人脾胃脈不見了,胃氣絕了,這個人就非死不可了。心脈、腎脈沒了反而不見得會死。

那我們來看五臟對五腑喔:就是「心」跟「小腸」是相對,對不對?「肝」「膽」相對,「脾」「胃」相對,「肺」「大腸」相對,「腎」「膀胱」相對,那第六個腑,是什麼呢?第六個腑到底是「三焦」腑還是「心包」腑?十二經脈你扣掉五個臟之後,剩下來還有七個。那,七個,應該是「五臟七腑」啦?「三焦」也可以算一腑、「心包」也可以算一腑才對吧?
可是實際上,心包,因為是對應到肉身的這個心臟去,所以心包到底是要算腑還是要算臟,就不知道了。因為我們說凡是構造上兩頭通的就是腑,不通的就是臟:就像胃啊腸啊都是東西可以進去、出來,那你說一個人跳動的心臟,不是也有血進去有血出來嗎?它也是通的啊,它也具有腑的性質啊。
可是,在說明了「心」是形而上的東西之後,我們就會知道:要把「心包」跟「心」合起來,才算一個完整的臟。
「Heart」這個東西,在靈魂的部分稱之為「Mind」(中醫說的『心』);在肉身的部分稱之為「心包」也就是我們左胸裡面在跳動的心。人的心是跨到兩個不同次元的存在。
這個觀念先有,你就不會覺得說怎麼「五臟七腑」要說「五臟六腑」?因為「心包」代替了「心」虛懸的位子,可以狐假虎威一下,就不必算腑了。

另外,有一本最近蠻紅的書叫做《黃帝外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現在臺灣真是紅紅火火。它那個裡面有一篇說人有「六臟七腑」才對。它就說,人的第六個臟是什麼?是「胞胎」,就是子宮。子宮能夠孕育出下一代,難道不是很重要的臟嗎?那它為什麼不能算到五臟裡面?
我們說過,人有五行相推的五的系統;六經穩定結構六的系統;上面還有奇經八脈「八」的系統,那是能量更升級的系統。那這個「胞胎」,你說它是什麼氣?說五行的話,是水火之氣的交融,你說六經也是什麼心經跟什麼經,但是「胞胎」在我們中國人的歸類跟計算裡面,胞胎屬於奇經八脈裡面的「衝脈」跟「任脈」。也就是「胞胎」這個看起來是「臟」的東西,它的能量來源是更高層的東西,因為子宮其實很偉大,能生出下一代,對不對?所以它的能量是從更高一層的靈魂體來的,所以所以它既不能算五臟也不能算六腑,也不能算到六經,因為它是從更高層次的「八脈」現象化的東西,所以就超脫於這個五臟六腑的結構之外。這是一點。
那另外,《黃帝外經》說,「七腑」應該是有「心包腑」才對,那七腑,心包腑因為跟心重疊了,因為心包腑要在肉身代替「心」臟,所以大家不好意思把它當腑,就不去講它閒話,故意不去為它下定義。所以心包和子宮都要扣掉。因此,即使人體有六臟七腑的形質,扣來扣去,還是只剩下五臟六腑──《黃帝外經》裡面有一篇是在講這個東西。
因為《黃帝外經》最近太紅了,我就多講一點閒話好了。因為現在有非常有名望的中醫師在推廣這個書,說《黃帝外經》一定是真本喔,是當年漢朝失落的書……其實我覺得這話講得太過。因為《黃帝外經》這部書,現在是取了這個名字所以很聳動,但,這一本書它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陳士鐸,他出版的一本叫做《外經微言》的書。現在出版社說的《黃帝外經》就是那本《外經微言》。那陳士鐸的醫術,我們如果以他的著作內容來看,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傅青主」的流派。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人,可能傅青主當年是什麼有一點政治上面的身份問題,有些資料不大方便出版還是怎麼樣,所以有人把傅青主的醫學的內容去交給陳士鐸出版,所以陳士鐸的什麼《石室秘錄》啦,《辨證錄》啦,那些書都跟傅青主的醫學有相當高的重合性。平常我在看《傅青主男女科》,如果覺得某個方子好像劑量怪怪的,我就會翻開陳士鐸的《石室秘錄》來對一下,因為裡面的證跟方都是重疊的,像是同一本書的兩個版本。因為陳士鐸的《石室秘錄》等於是《傅青主男女科》用另外一個思想邏輯去編排的東西,而陳士鐸的《外經微言》,就是《石室秘錄》或者《辨證錄》裡面的臟腑觀念的總綱,所以《外經微言》,講白了就是傅青主的內外科的理論架構,如此而已,就是傅青主那一門的心法。那你說,傅青主的醫術高不高?那當然很高!那他的《外經微言》有沒有一讀的價值?我覺得有啊。
我為什麼會說《黃帝外經》這件事情呢?是因為,現在《黃帝外經》出版了,有一些不太明白狀況的人,就只看著那本《黃帝外經》就說:「這是中醫偉大的道理!」因為覺得這本是偉大的書,而話題傳開了,而使得有些人就直接去單單讀這本書,這樣子很沒有學習的效益。
你要把《黃帝外經》去跟陳士鐸其他的什麼《石室秘錄》等等書合在一起參看,你才知道他講的這些道理,在方劑上要如何運用,這樣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學習的過程。不然那些虛玄的道理,單獨而言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的。
這是第一點。在學習上面不好。我們說過要「體用合一」,如果你不知道那個理論要怎麼用,你幹什麼要學它?
那另外一點,就是,《黃帝外經》的那個文筆,如果待過中文系的人,一定都曉得先秦兩漢的文字,沒有那些時髦的形容詞,就是沒有哪些個語氣詞,它的那個用字、那個句法、都不是先秦兩漢時代會有的。所以你硬要把《黃帝外經》說成是什麼失落千年再出土的真蹟,我覺得太過分了。如果你把這本書丟給中文系的人,馬上就破功。那出版商為了要把它賣得好,於是就炒作成這樣,明曉得它不是真的,也要把它講成真的。我就覺得很過分。──那個出版社推這本書而辦的演講我剛好有去聽,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我們要學時方派,就要學《傅青主男女科》,因為《傅青主男女科》是時方派中非常偉大的一環。那你拿《黃帝外經》來對著看,可以增加你學習的吸收理解,這是不錯的。但是糊裡糊塗地把這種清朝時代的好書說成是漢朝時代的好書……好像有點那個。所以稍微澄清一下。
它有它存在的價值,但是跟它是不是漢朝的書沒有關係。

剛剛講到「心包」的問題,像中醫師常常都在講啊,真正的「心臟」病,只要一發病人就死。因為如果那個邪氣真的可以攻到你的「靈魂的心」的話,那立刻你的靈魂跟肉體會脫開,你沒有辦法承受這個東西。可是現在有那麼多人都在得心臟病,怎麼都不死啊?什麼風濕性心臟病,什麼心臟瓣膜病,什麼心室肥大有的沒的……如果你不能夠知道「靈魂的心」跟「肉身的心包」是兩個層面的東西的話,你就會覺得中醫的理論充滿矛盾:「都說真心臟病一得就死,然後又有那麼多心臟病得了人還不死!」你會覺得很奇怪。
這真的不必奇怪,因為它們說的是不一樣的東西。像這個問題,其實歷代醫家,在民國之前,沒有很多人提出。為什麼呢?因為民國以前沒有西醫說的「心臟病」這個詞,也就是「心絞痛」這種病我們會把它稱之為「胸痺」。那「胸痺」,在張仲景的書裡面有很完整的醫法,而那些醫法呢,都讓你覺得:他在處理的是要把你心臟周圍的很多痰水拔掉。也就是說,如果你肉身的心臟有某些病變,那個肉身的心臟本身不一定是源頭,而是你肉身的心臟周圍有太多邪氣把它包住了,以至於它產生了病變。所以美國的倪海廈醫師就說了一句蠻有意思的話,他說:「你說心臟瓣膜病變,那個真的是心臟瓣膜病變嗎?」他說:「那個我們冰箱裡面平常用來保存食物的保鮮盒,如果你有點變形了,它蓋子就蓋不好了,那個是保鮮盒受到不適當的壓力而變形,所以蓋子蓋不好,所以你的心臟如果是受到它的居住環境不適當的壓力而造成有點變形的現象的話,你認為是那個蓋子不對嗎?要把蓋子換掉一個或重削出一個新形狀嗎?你應該是要把那個環境上壓到它的東西拿掉才對吧?」雖然大家聽起來,這個例子舉得好像有點粗,有人會說「心臟跟保鮮盒怎麼會一樣?」但是,他這句話是非常經方派的思考,因為我們經方派的人在用《金匱要略》治心臟病的時候,都有非常高的療效,可是大部分在做的,就是把心臟周圍那些壓到它的東西如何拔掉的事情。因為在臨床上確實比西醫醫得好,根本不用動刀做支架、做人工瓣膜。所以,確確實實臨床有療效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承認它的價值。
而,大部分現在說的心臟病,都不是中醫古書說的那個「心」得病。
那我現在跳到六經的地方來講:人的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在六經結構是一對的東西。也就是,如果你的肝很不好的時候──我們先不走五臟來講。如果走五臟來講,就是鄭曼青先生提出的:「喔,這個現在這些心臟病喔,得了好久都還沒有死的,不應該叫做心臟病,應該叫做『心包絡病』,因為這個心包絡是五臟裡面肝木生心火燒過來的。」這個是用五臟的想法來講。──但是如果你用六經的講法來講的話,就是六經的每一條經,它都有管到人的身體的一個區塊。比如說我們說感冒一開始是太陽病,太陽經最先受邪,那這個太陽經的區塊可能是人的比較表面的區塊,那其他的經的區塊就更加地靠近裡面。而六經裡面最裡面的,就是厥陰經,厥陰經就是「肝經」跟「心包經」,那當你的身體以六經掌管的區塊拆解──說哪一個經的感冒會干擾到你的身體的哪幾塊──就把人當成一台車這樣一塊一塊拆下來,先拆車門再拆什麼……那到最後剩下厥陰,剩下肝跟心包的時候,人體還剩下哪一塊?咦,就是這個膈膜上面,心臟下面這一塊,胸腔扣掉肺部剩下來的空間,就是我們中醫說的「膏肓」(廣義的)區塊,「病入膏肓」的「膏肓」。
所以,搞了半天,這個厥陰病,就是這個膏肓區塊裡面有一堆亂七八糟東西把這個心臟弄到不能跳。我這樣子講,是在說,如果要治這個心臟病,從六經裡面的厥陰下手會有相當的治癒希望。就像美國倪海廈先生在他的網站說,曾經用過厥陰經的代表方「烏梅丸」,他就說:「『烏梅丸』的辨證點,你如果看到那個人的舌根有一塊黃苔,老是不退掉,那就代表他肉體的心臟被一層熱痰包住,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同時具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三個證。」因為厥陰膏肓有病的時候,這裡面有痰。他說:「吃烏梅丸之後,這個人的心臟周圍的痰會從大便裡面排出來,然後他三個病都好了。」這就是六經的方子厲害的地方,就是從厥陰進去就把膈膜之間的東西拿掉了。

我這裡是講一講心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一直以來不很清楚。所謂「不很清楚」,就是說即使像倪海廈先生醫術那麼好的人,他還是會說:「中醫講過啊,心是君主之官,不會受邪,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心臟病,本來都是人類不應該有的,這些都是吃西藥毒出來的,被西藥毒了才有心臟病,不然的話君主之官怎麼可能受邪?」這個話其實講得有點偏掉,現在那些心臟病,漢朝的時候都有,就是《金匱要略》講的「胸痺」,只是那個東西在傳統的中醫思考不可以稱之為「心臟」病,如此而已,只能稱之為「心包」。當然,西藥吃太多,肝一直在拼命解毒,狂操到後來,解毒過程中燒出來的肝火都堆到心包去,造成肉體的心臟病變,這種事還是有的。
可是這個觀念是比較傳統、古老的中醫有的,你要現在路上隨便抓一個中醫來問:「中醫說的『心』是什麼?」「喔,就是心臟啊。」就這樣。
因為,「心臟」是無形的、形而上的東西,而我們中國人不能開天眼看靈魂已經很久囉,所以隨著時代的流變,大家當然是比較專注於有形的物體上面,所以漸漸的,到底什麼應該是心臟、什麼應該是心包,就不會那麼清楚了。到了今天,等到西醫學傳進來了的時候,這個在跳的東西,如果我們中醫學根抵很深厚的話,這個在跳的東西,這個英文叫做「Heart」的東西,我們的中譯名詞應該叫做「虛里」,對不對?「其動應衣」的「胃之大絡虛里」,就不應該叫做「心臟」,可是,中醫也早就都搞混了,所以,解剖了告訴你那個在跳動的東西,就說這個是「心臟」,就變成這個樣子。那也沒辦法,因為中醫自己都搞混了嘛。
那你說,在中醫古代解剖學,那個跳動的東西是不是叫「心臟」?的確是叫「心臟」沒有錯啦。可能在很早的年代就已經漸漸混淆了啦。因為《黃帝內經》雖然講得很完美,可是最慘的一點是沒有附插圖,插圖都是後代的人補畫的。那你在人體上挖來挖去挖不到「心臟」,就只好拿那個在跳的東西叫做心臟了嘛。所以觀念就變這樣,從形而上被打成形而下。

那接下來我們要講到五行的運化了。我很想把五行教給同學,是因為外面有許多醫術非常偉大的醫者,我覺得他們的五行觀念,卻停留在一個不太完整說法。比如說有一位醫術非常非常偉大的醫生,他就說「火的性子就是上升,水的性子就是下降,木的性子是擴張,金的性子就是收斂,土的性子就是穩定。」這你說他有沒有錯?那當然沒有錯啦,可是我總覺得這樣子講五行,有一點隨便。如果你要把五行跟五臟以及情志的關聯性結合在一起的話,這個講法是不夠好的。
那我們就來從「水」開始講。
如果用五行相生,我們應該是「木火土金水」這個順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就是春、夏、長夏、秋、冬,應該照這個順序來講。可是我們不要這樣講,我們照「天一生水」的講法來講,就是五行裡面講的「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這個順序來說。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7/10 21:58:39

JT叔叔的中醫春田花花幼稚園.第四講(3)
關於腎與水的象徵符號(這個部分就比較是我的獨家了,別的老師比較少提)
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個宇宙,在一開始,要怎麼具象化它自己?就是說,如果上帝要讓這個宇宙存在,祂必須要讓這個宇宙先有什麼?
我那個時候教第一班的中醫基礎課,我就說:「上帝好像是說先有光是吧?」有學生就跟我講:「喔,No!No!No!」,因為那個學生是基督徒,她就說:「聖經寫的是先是一片水。」這個說法,在我們假設宇宙的開始是頗有點意義的。
宇宙中一定要先存在著某種媒介體,把另外一個世界那些高次元的能量變成我們這個世界能夠具現的能量,這個宇宙才能存在。那「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如果你要拿來講宇宙的形成的話,有一點像是什麼呢?就像是先產生了基本的原子氫原子,然後又分化出其他的原子,然後有一種重氫會跟氧合成重水,那個重水會產生核融合,有了核爆才會開始有光。我們所謂恆星的這些熱度,它的來源是重氫的核爆,而核融合的來源是水,所以氫彈爆炸日文叫作「水爆」(因為他們氫叫作『水素』)。
這個宇宙的開頭,也是先要有水才有這一連串的反應,如果不是先有水的話,這一串的反應是不會開始的。這個宇宙如果是一個純能量的宇宙的話,那就沒有辦法有物質現象,所以它必須有一個物質的基礎。
講這個,當然我相信同學可能會覺得太扯了。但我這樣子說,只是在提一個「象徵物」,不是在強調科技上的正確。
「象徵物」意思是什麼呢?好比說,中國人說水代表的顏色是「黑色」。那我們就再加一個象徵物「黑色」進來。
黑色是什麼意思?那些波長很短,頻率很高的光,比如說什麼紫外線或更高頻的射線,或是肉眼可見的各種頻率的光,被黑色吸進去以後,它都會變成遠紅外線、熱波再放出來,也就是那些比較精妙的高頻的光,遇到了黑色,就都被吸納進去,然後變成比較原始的熱能放射出來。
那這個過程,如果要用來說中國人心目中「水」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有一樣東西,它從更高次元的世界吸納了一些形而上存在進來,再把它具象化成這個次元看得到的現象。──這就是一個中國人對於水的看法。
所以我們說水神叫做什麼?叫做「玄冥」──黑摸摸地看不見──就是我們中國人說「冥冥之中會有報應」的那個「冥冥」,就是你看不到、但是卻存在的那個世界,水就是我們通往那個世界、或是那個世界通往我們這個世界的媒介體。
那如果要說在這個世界,水所扮演的角色的話,我們首先知道,在物理來講,水是比熱最高的東西,要讓1g的水升高1℃需要的熱度是高於一切其他物質的昇高一度所需熱度的,水是宇宙中比熱最高的東西。所以它可以蘊涵的熱能其實是最多的,這是一點。
那另外一點,現在誠品書店都有賣那種書:拍下什麼水的結晶,就是結成冰的那個六角花:你如果給它很好的念波,它就結得很漂亮,如果給它不好的念波,它就結得很不漂亮。竟然人的念波──這是高次元世界的存在,是靈的世界的存在──如果灌注到水裡面,它能夠呈現出現象給這個世界的你看到。其實靈的事情可能在世界上發生很多,但是能夠讓你有物理性的證據的,就只有水這個媒界最好用了。它能夠收納高次元所謂念波的世界的東西,呈顯成這個物質世界的現象,我們中國人不是有什麼……唸大悲水嗎?其實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很微妙的感覺,就是:唸大悲「水」感覺比較有效耶,如果你拿片蘇打餅乾來唸大悲咒,你吃下去就好像沒有那麼有效,因為它裡面水分不夠。
還是水最好用,不然的話應該不用唸大悲水對不對?應該那個病人來,直接指著那個病人唸就會好啊,也不用喝,那麼麻煩。但是我們就覺得水好像比較能夠當作好的念波導體,它可以承載最多的念波,然後呈顯出該有的現象。
那我們看一下這個小小的段落說什麼,「郭店竹簡」裡面有一篇〈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溼燥之所生也。溼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紀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
「太一」就是創始宇宙的那個不知道什麼東西,我們中國人說是「道」、說是「自然」,外國人說是「上帝」,都可以啦,反正有那個東西就好了。它說「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宇宙還沒具現化以前呢,「太一」它生出了水,然後水再幫助它形成這個宇宙「天」,然後「天」再幫助這個「太一」形成地……
意思就是說,有了水,再加上什麼,它就會慢慢形成各種現象,然後天地相輔,然後變成神明,神明再變成陰陽,然後陰陽再形成四時,然後四時再形成滄熱(滄熱就是寒熱),然後寒熱再形成濕燥,然後再有各種現象,那它說的這個邏輯順序我們不用細看,大意就是講說:如果一開始沒有水的話,很多事情都不能發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在我們人的身上,對應著水的臟,叫做腎臟。
中國人的觀點認為,胚胎在受孕的時候,一開始就像一滴水,最先分化出來的東西就是「命門」。
當然,西醫就說:「不對喔!我們胚胎最先分化出來的東西不是腎臟喔!」
可是中醫眼中的那「一滴東西」,最先那一滴水一樣的胚胎,其實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水」,也是我們說的「精」,「五臟藏精」的那個「精」。
從那一滴小小的「精」裡面,整個將要降生到世界上的靈魂,可以把它的整個靈體情報,靈魂的特質,慢慢複印到這個肉身上面來,這件大工程就是以那滴水當作介質來完成的。
而當這個嬰兒已經成形了,他的靈魂許多內容都已經現象化成了一個肉身的時候,「那一滴水」對應在人體的地方,就是人的兩腎中間的「命門」,也就是肉體的肚臍的正後方的這個「靈魂的肚臍」。
所以我們會認為命門裡面有一種能量的性質在那邊。就好像是我們會覺得說:一個佛陀死了以後,他死前待過的沙羅雙樹都會一直殘留著一種佛的震盪,所以大家現還要去朝拜。
同樣地,就在命門的那個週遭,其實人體也出現了一個特別的場域,在中醫心目中的那個場域,就是以命門中心,而大約包含了腎臟以及它上面的腎上腺的那個區塊。可是西醫就會覺得說「喔,腎臟是泌尿系統,腎上腺是內分泌系統」,就把它拆成兩個了。
腎上腺裡面有什麼啊?有未分化的幹細胞。已經分化的細胞,用途就小很多,你不能拿骨質細去修肌肉,不能拿腸膜去修神經。而未分化的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來修補你的身體。腎這個東西,它裡面藏有人類最接近胚胎的東西。本來這東西是臍帶血抽掉之後就沒有了,但是在人很老很老的時候,腎上腺裡面都還有幹細胞。
我們都說「神經死不能復生」對不對?可是有做過實驗說,如果把小老鼠的腦破壞,再把小老鼠的腎上腺磨碎打到牠的腦裡面,破壞的地方都長回來喔。這就是那種細胞所具有的「初始化」的「未分化」的力量。
前面說了,水,在五行之中的意義,即是一種「引蓄潛力的媒介體」,幹細胞,也就代表了一個細胞的「可能性」。
老子說「上善若水」,我們說,「水」是沒有什麼固定形狀的,於是就可以變成任何形狀,這個性質、這個「象徵物」也印證在這個事情上面。
這件事情,也可說是在物質層面我們可以觀察得到的,人的「先天之氣」。所以明朝那個很會幫人補腎的醫者「張景岳(張介賓)」──外號「張熟地」喔──他就說:「本來人中風啊,神經壞掉了,是不能復生的,可是呢,如果你很會補腎,補三年,有希望復原喔。」後來日本的經方家用這個方法,吃腎氣丸,做一點加減,把裡面的附子改成烏頭,那種中風癱瘓的人,吃了五個月那種腎氣丸就恢復了。既不要通他的什麼瘀血,也不要去他的風邪,只要你把腎補到夠好,就可以再復生。可惜的是會中風的人腎都已經很虛了,不曉得現在是不是真的人人都還能補到那麼好。
我聽過那個有錢的老人家,他為了要活下去,叫人家把那種未分化的……那個叫什麼?活胎盤還是什麼……那個東西,用手術埋入他的大腿內側,然後那些成分慢慢散出來,用這樣的方法來延長壽命。我想,我們學中醫的就用一些植物的補腎藥就可以了,不用用到那麼誇張的東西。但是人想要活下去,有時候會做出蠻驚人的舉動。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節錄)》: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素問.遺篇.刺法論》:
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把人體的各個臟腑都當成一個官,好像一個國家一樣,心是國王,然後膻中是大臣這樣子,那個「膻中」可以算胸腔也可以算心包。而其中(合併遺篇中的脾),五臟和膻中、還有膽腑,都有人格化的「個性」的描述,剩下的五個腑,就沒有人格,只有功能。
那麼,腎呢,《靈蘭秘典論》它說:「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那有人就考據古時候「作強之官」是什麼官,有一個考據說,作強之官是古時候那種修房子的水電工,就是如果你的房子爛掉了,他可以幫你把你的房子修起來,那叫作強之官,就是幫你糊牆的啦。今天夫妻吵架把牆打破一個洞,就找作強之官來修。那我們中國傳說裡面水神又有一個名字叫作什麼?叫做「共工」,那共工就是好像是大家的工人……還是說眾志成城的意思?其實跟「作強之官」有近似的意思,就是它能夠幫你修補很多東西。而這個修補東西的力道,也相通於前面提到的「幹細胞」的作用。因為我們現代人腎都不夠強,所以有些人沒有這個力道了。但是我們要知道,其實人的腎本來有這個力量存在的。

那麼,我們現在來把這個「玄冥」也好、「作強之官」也好,還有什麼「伎巧出焉」也好,來對應到人的情志上面來講,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的腎臟,因為它扣合著「從另外一個世界把能量具象化到這個世界的媒介」這個角色的能量的場域,所以它的所屬的情志,和肉體的腎臟的健康,就會有關係。
怎麼樣叫做有關係?就是說:如果在你的心中有一種心靈上屬於這個領域的能量被破壞了,你的肉身的腎就也會遭到破壞──你的生殖機能、或是你腎該有的功能都會一起被傷到──這是一種會共鳴的現象。就像人生氣,肝會遭到破壞,那個不見得是內分泌的什麼成份造成的,情緒的能量上跟那個臟腑的臟性會互相共鳴。這是一個「共時性」的感應現象。好比說現在的科學儀器的檢測也很發達了,人體的磁場、能量也能測了。比如說,前兩年有一位先生,練氣功治肺病,同時用能量照相的方法檢測,眼看著身體一天天好起來,拍到的人體能量圖,肺部的光點也愈來愈多,可是有一天,忽然拍到的是整個肺都黑掉了,一問之下,才曉得他前一晚和太太吵了一架,動了怒,於是就一身功力都散光了。
那,腎這個東西呢,我們從「物」的角度說它是「作強之官」,是修補人體的未分化的細胞,那如果從「心」的角度來說呢?
腎,它最重要的能量,就是一個人的「志氣」,我們中國人說「腎藏志」,一個人的「志氣」的能量,竟然是住在腎裡面的!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說一個人「志向」很遠大的志氣,它真正的本體是什麼東西?
我講一個童話故事好了。有一本叫做《青鳥》的童話故事,其中有一個國家叫做「嬰兒國」,那裡的每一個小嬰兒在出生到地球上以前,都要先學好、選好他這輩子要做什麼事情,比如說在天國先學好要怎麼樣經營事業,這樣才能夠投胎到人間以後當一個王永慶。也就是說,這一生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在出生以前,已經有一定的規劃。而這個潛意識已經規劃好的「藍圖」,我們出生到世界上,過了嬰兒時期以後,就把它忘記了。可是那個藍圖,隱隱約約會督促你去做一些事,而你在做那些事的時候,你會「不知道為什麼做這件事情我特別快樂?」,會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力量在支持著你。
這是「志氣」的雛形,這是第一點。
那至於說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通常說「有志氣的人能突破困難,沒有志氣的人就會很難面對困難。」在「腎藏志」之外,腎所主的情志叫做什麼?叫做「恐」。也就是有個和「志」對立的東西,讓你的腎好起來的能量叫做「志氣」,讓你的腎壞下去的能量叫做「恐懼」。
而為什麼人的恐懼跟志氣,會在腎之中相遇呢?
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人為什麼會恐懼?
其實我們人會恐懼,就是因為我們忘記了「我們人的靈魂來自於另外一個地方;我們將要回到另外一個地方」。所以才會對於我們肉身的得失產生很大的害怕,害怕受傷、害怕失去。
那當你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是一個有志氣的人──其實真正「有志氣」的意思是,這個人的靈魂上還有一種感受:「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我覺得我不是孤一個單單的肉身人,我很可能出生以前就算準我要面對這個困難,我的潛意識已經準備好對應它的方法,只是我還沒有把它叫出來。」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就叫「有志氣」,沒有這樣的想法,人的恐懼就會加倍。或者有一種人,他會覺得說:「我是宇宙中的孤島,我是孤立無援的,面對這個困難,我就完了,我就毀了!」有這種「孤島」觀念的人,就是沒有「水」的性質,我們都說「一滴水融進大海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效」。──那有志氣的人是怎麼樣的呢?他會覺得「面對這個困難,可能有人會幫我,或者就算沒有人幫我,可能看不到的上天會引導我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去把它克服。」「我雖然是一個人,但是沒有關係,可能在我的潛意識的世界有一般人說的神佛菩薩,或者是上帝,或者是守護靈、指導靈在幫忙我。」
我們都會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怎樣怎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覺得:「那是上天要我完成這一段人生的功課,這樣我的靈魂就會更進步!」用一種很正面的角度去面對困難,這就叫做志氣。
有志氣的人就是不喪失這種感覺的人,沒有志氣的人就是喪失這種感覺的人,一但你喪失這種感覺,你的人生,就會是充滿恐懼的。因為沒有人可以單單靠自己活在世界上的,沒有人。我們每一個人活,都是需要每一個別人來幫助我們繼續活下去的。那同樣地,你活在世界上,你不要以為只是你一個人在活,是整個宇宙在引導著你活下去的,如果你有跟整個宇宙脫開的感覺的時候,你的志氣就沒有了,你的恐懼就會加倍了。
這是一個非常心理學的邏輯。
所以呢,我才會常講,失志或者恐懼都會極傷腎。
只要人一恐懼,「命門火」就會立刻熄掉。
啊……命門火又是黑話哦?那先來解釋一下這個好了:
人體六經裡面的足太陽膀胱經,是在人背後的督脈旁邊流過的,太陽經裡面走的氣是「寒水之氣」,而人的背正中心的督脈有一條絡脈叫做「長(ㄓㄤ)強」從督脈通到太陽經──也就是督脈在正中間,太陽經在旁邊──所以還算是同一個區塊。
那太陽經輸布的那麼多寒水之氣,其實人體裡面是要靠腎的「命門火」也就是某種靈魂上的熱能,把這些冷水氣變成暖水氣,慢慢往上蒸上來,然後過到人的後腦杓的時候,人的後腦杓有開三個穴道,兩邊各一個「風池穴」跟中間的「風府穴」,風池、風府就是人體向外開的一個口,讓外面的陰氣能夠透進來。這個充滿陽氣的水氣從背後上來,過到後腦杓的時候,陰氣從外面通進來,然後這個水氣就會遇冷而在頭頂結成雲,開始下雨,就好像我們的頭上一直有雨下下來。
這個是什麼東西啊?這個我們姑且稱之為「水精之氣」(不是傳統中醫的固有名詞)。我剛剛說的整個過程全部都是形而上的哦!解剖看不到的,整個是靈魂上的事情:「水之氣」被人的「命門火」蒸動上來,然後經由外界的「陰氣」(這個「陰氣」也不是冷空氣,雖然跟冷空氣有關聯,但是不是。)冷卻,然後落下來。
這個東西對人有多重要?
為什麼現代的人只能活一百年,太古時候的人可以活一千年?就是因為這個東西。因為人的五臟,只要一直上火,就會一直老化,只有被命門火蒸動上來的水非常豐沛的時候,五臟的火才會被它澆熄。
所以呢《素問經》的倒數第幾句話中,有一句:「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素問.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就在說:我們的這個水精之氣不能運轉得很好的話,眼睛會瞎掉;也就是器官會有急遽的老化發生。
這個「水氣」太重要了!各種身體的發炎、損毀,這水氣都有可能幫你修。
而這個東西,雖然它所運轉的是「氣」的世界的水精之氣,可是在「物」的世界,人身體裡面實際存在的水分,也會被這條水精之氣引導。這個我們現在不能細講,但是上《傷寒論》時就會學到,人剛感冒的時候,就是後腦杓受邪,有的時候那個邪氣衝撞得太厲害,這個熱水氣還沒有到頭頂,就在山坡地就先開始下豪雨了,然後那個人就會狂瀉不止,因為是尚未冷卻的熱水氣,所以形成熱利,拉的時候會覺得燙屁股。水精氣原來要過到頭頂才能跟你的六陽脈接觸,才能潤你的五臟;還沒有到頭就被打下來了,那是《傷寒論》中以「葛根」為主藥的一個湯證。
全身的水的循環,會受這個水精氣的調動,這是非常「物心不二」的一種思考,但是,確實是有這個現象,所以可以接受這個理論。
各位都知道練內功就是要練這東西,要「逆運河車」嘛,對不對?用個水車把向下流的河水倒轉上來,「進陽火、退陰符」,身體、五臟要不老,就靠這個。
大家都那麼大聲疾呼「補命門火」,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唯有命門火夠,才能讓這個水精之氣源源不斷地運轉上來。
所以像高血壓,或是暴瞎跟暴聾,很多這種病,中醫都是用「真武湯」在醫,真武湯大補腎陽的方子,你會說:「我是瞎掉耶,你給我吃大熱藥有什麼關聯?我已經眼睛太過上火、細胞燒壞所以瞎掉了,你為什麼要給我喝大熱藥?」對不起,就是要。這個「一水」能夠上來,「五火」才能夠滅。
這是非常重要的觀點,也是腎跟命門在做的非常偉大的一件事。那如果你不知道這麼偉大的一件事的話,你就不可能認識中醫所說的腎了。因為這個東西不在西醫解剖的範疇裡面,這是一種人體運行的「內力」。
所以中醫跟西醫所認識的人體,其實很不一樣。像腎這個最重要的運作,我們把它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我們中醫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如果跟西醫相對比的話,我們認識的腎是形而上的。這怎麼辦?雙方真是無法對話。
人體分陰陽,我們說氣屬陽、血屬陰,會有這樣的說法對不對?可是唯有人的腎氣不能這樣分,因為腎裡面是命門火(腎陽)蒸動太陽寒水氣(腎陰),才能產生人的「氣」。所以「腎氣」這個東西是腎陽跟腎陰結合而成的產物,「腎氣」不能夠說是腎陽,腎氣丸不等於腎陽丸,這是一個在定義上面較特殊的地方。

我講到這個腎的水精之氣的運行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啊,我們只要一「恐懼」,馬上後腦杓就僵掉。──終於又回題了……
因為要水精之氣能夠順利地運送上來的時候,後腦杓的氣是通的,經絡是鬆的,才能夠不僵。如果你一恐懼,命門會熄火一下,然後後腦杓就會僵掉。
所以,如果你常常在緊張、恐懼,你可能天天都覺得後腦杓、肩背僵掉、痠痛。
那,後腦杓僵好不好?非常不好,你不要說風池、風府穴是開個口讓冷氣能夠吹進來讓人體涼爽喔,那些看不見的幽靈,要憑依在人的身上,也是從這裡進來。如果你的命門火很旺,這條水精之氣像一條急流沖過去,他們不敢往裡面跳,也就是有元氣把他們擋在外面。如果沒有命門火,人就會很容易著魔了。所以當同行遇到著魔的病人來的時候,我們怎麼知道他著魔?因為他一進來坐定,我就覺得後腦杓有東西在刺啊,因為魔要進來要走那邊嘛,所以趕快吃補腎藥來擋魔。另外,就是把脈時會感覺得出有氣從手指攻進來,那,這個等到教把脈再說。
有人曾提出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有一個人很老才看到一個鬼,跟他講說「我是你的冤親債主跟你要求和解」云云,那個人就問說:「你跟了我多少年?」鬼說:「我已經跟你三十年了。」他說:「你怎麼不早一點來?」鬼說:「因為之前你的命門火還旺,所以鬼不能靠近你,那現在你的命門火已經衰了,我才能夠跟你有所溝通,我的能量才能介入你的能量,讓你看到我。」所以這是命門火的重要。
所以有一部分的神經病患者,要把命門火補好,病情才會緩解。補腎陽的藥在這種情況下是常開的。

那我之所以講這個,是為了要講後腦杓僵,情志會影響到命門火的狀態:人恐懼,腎中的正的能量「志」就會萎縮,志氣一少,命門火就熄,身體、心理都會受損。

還有一件事,我不清楚是為什麼,不知道有誰可以給我解答。我在某一個狀態下,後腦杓會很嚴重的不舒服,就是當我「冤枉別人」的時候。所以我現在在罵人的時候,覺得後腦杓開始硬掉,我馬上就不敢再罵,我一定有事情搞錯,即使我本人還沒意識到,就會先有這種反應喔。
也就是說,腎這個東西它的能量真的是通往一個未知的世界,好像是一個潛意識的網絡,如果你跟這個真實的宇宙有所不合的時候,它會切你的光喔,很可怕。
我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在人生中體驗到這個感覺,但是在我身上非常清楚。

那,我就說我們腎是「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這個「作強」跟「伎巧」,我們如果用有形的世界來看它,它又是什麼呢?有形的世界,講低級一點,就是男人在發生性關係以前的「那個狀態」,叫做「作強」,那「女為悅己者容、男為悅己者練健身」,現在很多人又要保養皮膚又要上健身房,這叫作「伎巧」。這是講最低級的。
那講高級一點: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屈撓,要自立自強,這叫「作強」。遇到需要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活用創造力開出一個局面,這叫作「伎巧」。
各個不同層面的「作強」跟「伎巧」都可以說。因為腎它本身可以帶到這麼多不同的層面。
為什麼「伎巧」又是創造力,又會是色情的表現?
在中國丹道裡面講「河車」(向上運轉的腎水之氣)有一句話叫做:「順則生人,逆則成仙」。它認為,腎臟裡面的「精」,如果順著讓它隨便墮落下來,就變成繁殖後代的力道;可是,如果你能將它保住,能夠反過來逆運河車上去的話,那它就會讓你成仙。
在這裡喔,我有一點話要講。因為理論一旦這麼說了,就會形成中國人的一種很強烈的身體保養觀:「人不可以泄精!」,其實,就真正的修行而言,這種思考有邪道的成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腎的這個氣,本來就有可能變成你的創造力、或者是你的性方面的能力,要它上到靈魂或者下到肉體,都是可以的,反正下到肉體也會創造出新的人類嘛,都是一種創造力。
我們很多人說男人是「下半身在思考的」。那,人要怎麼樣才能夠不成為性慾的奴隸呢?我的人生中體驗過一個方法,可是這個方法很少有人有體驗,就是:如果我所追尋的,例如說我很喜歡教書、讀書或者什麼藝道方面的事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有很大的進步的時候,就會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那個快感比Sex大!」。一旦你得到了「藝道進步」的快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好長一段時間都不太會有性慾。就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件事情的話,就自然不太會有性慾的問題了。
但是!如果你不能做到藝道上面的心境修養上、功夫上有所突破的話,一味的壓抑,只是讓人變成色情狂而已。
就是說:一定要有更高層次的東西練出來了,才能真的放下這個比較低的系統。這是非常重要的觀點。
就像中國人對道家,就一直有一個很糟糕的誤解,以為修道都講「空」、都講「無為」,所以都認為道家「只有非、沒有是」,其實不是的,道家思想也是一種修練的思想。既然是修鍊,就會有目標、有指向性。都是有「大是」所以才能踢掉那些「小非」。正是因為你有創造力得到的快感有那麼大,所以你才會覺得「Sex不夠看」,有更大的快感存在,所以才能放掉這些小的快感。上面那一塊沒有,只在對付下面這一塊,活在否定的人生之中,就好像天黑了不點燈,只在千方百計「趕走黑暗」,修行做到這樣就太慘了。
就像我的恩師曾說,在大學教書教十年,一直在驗證孔子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現在的小朋友,不管文學也好、功課也好、道德的修養也好,大概遇到他的男朋友女朋友給他搞什麼飛機,都一定是飛奔往他男朋友女朋友那邊去。在大學教十年,沒有看到一個學生對於藝道的熱情,可以大過對男歡女愛的追求。
也就是說,人其實很難突破這個臨界值。但是唯有突破這個臨界值的時候,你才會知道說「噢~~原來這個力量用在這些地方,就沒有性慾了」,不然的話,其他「禁慾」都講的很假。就以為你只要不洩就會有能量,沒這回事,能量要進步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大家要有這個基本的觀念。
當然,我們前面說「陽密乃固」,如果是陽氣太虛而不能密藏的性慾過旺,那灸灸絕骨穴、吃吃補陽藥,就會好很多。但我這邊比較是以腎的運作為前提在談這個問題。
就像在我另外一個讀書會,有的時候會鼓勵一起學英文的同學:「你不要怕面對未知,其實我們這一輩子會有機會學日文或英文,很可能你前輩子跟這語言都已經有一點緣分了,不然的話,這能量跟你太不同類,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沾到。所以你要假想你有個前世是日本人、有個前世是英國人,當我們做翻譯練習,如果你不會的時候,你就要硬地相信你有那個潛意識的網路可以讓你提款,你有一個有錢的老爸給了你無上限的提款卡,把它從你的潛意識裡面拉出來!」我這樣子要求之後,一起做翻譯的同學確實有明顯的進步。
不要遇到什麼事情就先假設「我不會」,如果不會,你就生出那個「會」,任何進步都是無中生有的,Make up(捏造)出來的。就是要有這種「創造」的觀念,我們的志氣才會長得出來。這是一個長志氣的小訣竅。

當然恐懼傷腎,我們中國人說「腎主二便」,大小便是腎在管的,所以怕到極點會狂拉肚子。你們可能沒有怕到那樣過,我是到過那樣子。「屁滾尿流」聽過吧?那就是嚇得不得了會出現的成語。
還有,腎主骨。為什麼腎主骨,因為腎是斂藏能量的,所以它一定對應到人最裡層的器官。那骨頭裡面有骨髓,骨髓到頂上變腦,所以頭髮也是腎在管的,所以有人太恐懼、太焦慮了,「一夜白頭」對不對?一般俗話說的對應點也是很對的。

那我之前講到,如果人失志的話,腎脈會變沒有。我上次講到一個例子就是說,一個小孩子很有興趣到日本去學美術,可是爸爸媽媽逼她到美國去唸企管,她在美國唸企管的那段時期,就沒有腎脈。那時候她回國一下下,我把她的腎脈,我就說:「這脈太可怕!」因為她每天腳都是冰冷的,天氣稍微冷一點,簡直凍到要發瘋,非常慘的一個狀態。
然後我就覺得:「這個人得吃很多補腎藥。」可是很奇怪,沒有腎氣的人,他跟補腎藥會有一種很奇怪的物以類聚現象:他不是動不動不小心就搞丟藥,不然就是忽然動個念頭:「啊,那我先吃別的好了,這以後再吃。」補腎藥她吃不進去,會發生莫名其妙的陰錯陽差,弄成她吃不進去。當時的狀況太無奈,跟這個腎氣太不同類,就有這樣一個怪現象。
那等到三年兩年熬完了,回到台灣了,做她自己喜歡的工作了,又問我說:「喂,我在吃那個什麼中將湯(很不補的藥),這個會不會好?」,我想:「你那種爛腎喔,中將湯又沒有放幾斤附子,怎麼可能補得回來?」就說:「隨便吃啦,吃幾年再看啦。」她忽然回一句:「可是我腳已經暖回來啦!」當她回到可以合乎志向的環境,腎脈就回來了。
這是腎的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如果那個人的潛意識中有一張他這一輩子要走的藍圖,你把他推到另外一條不相干的軌道,他的腎就毀了。
所以我非常不主張把小孩子硬逼到哪一國、或逼去唸什麼科系,因為會非常慘,那種恐懼,即使他本人也沒發覺,卻是真正的恐懼。因為,其實一個人會有好朋友,可能跟他前輩子都有關係,俗言「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什麼什麼」對不對?你身邊有一些人會幫你、跟你志同道合,這都是有一些緣份的。你把他硬丟到另一條人生軌道上去,那一路上遇到的人,跟他不一定是有緣份的人、會幫到他的貴人,所以他感受上面、實質上面的互動都會變得很糟糕。無意識中生命的不安感會大非常多,因為這種不安,引發的代償反應就是對物質世界的名利權勢面子變得很執迷,像溺水的人抓浮木一樣拼命抓……這些事情都是要考慮的。
這些事情講來講去,好像在傳什麼宗教厚?都在講什麼人有前世、人生出生前有什麼人生大綱表……一些好像宗教的問題。本來教中醫,可以不講這些事情,單講一個「腎氣」也就是了,但是我覺得從中醫「腎氣」的觀點,就會讓我們依循邏輯推測出:人有這些這些東西。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中國人的「腎氣」就是屁話。

如果說得再家常一些:同樣是花力氣做一件事,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有些事我們做一兩個小時,覺得全身好鬆好舒服;可是有些事,做一下下就覺得肩膀好痠脖子好緊,而這又不見得和姿勢或用力的方式有關。如果明白了腎氣的運作,那麼,我們平常就要去意識到這種「身體感」,久而久之,對我們人生的「選擇」會有些幫助。

如果一個人處在「失志」的狀態,有可能他的性慾也會變得特別的大,因為他人生的進步已經被切斷了,腎氣沒有機會往上走了。
有些人失志是「玩物喪志」型的,就像我所認識的漫畫迷,一般說「御宅族」的族群之中,每天不停打手槍的男孩子非常多,因為他都沉迷在卡通電玩的世界裡面,不面對現實世界。
凡是「不去面對、戰勝現實世界」的人都算是失志。有些人熱愛一件事情而成為專家,可是面對現實世界的能力還是一天一天在增長,那個叫「達人」,是好事。可是,如果你是因為不能好好面對這個現實世界,而逃避到一個「上癮」的活動裡面──上癮可能是集郵、可能是看漫畫,人有各種上癮的型式,有人有愛情上癮症,一天沒有人愛他就活不下去──所有的上癮都是因為這個人沒有足夠的志氣、勇氣,讓他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真相,以至於對現實產生了很大的不滿。所謂的「不滿現實」其實也就是「沒有力量去填滿、擺平他的現實」。這種不能去擺平現實所導致的不滿現實呢,到後來就變成一個沉迷於一個小圈圈的上癮活動。
另外一種「不滿現實」稱作「包贏人格」,因為怕自己有所損失,什麼都不敢放下,明明是二擇一的互斥選項,他也要兩邊都抓到手,到最後自己把自己整死。像我就認得一個人,又要在中部讀博士班,又要在北部上全天班,後來搞到公司和教授都非常不能諒解他,壓力大到撐不住,最後就吸毒,而被警察抓去勒戒,結果兩邊都沒了。
所以,如果我感到不滿現實,有時我也會切掉一些現實,和一些人事物斷絕往來,讓我擁有一個我可以擺平的現實,這樣我也比較不會不滿意。
凡是沉迷於「上癮」活動的人、或是事事都想「包贏」的人,腎都會傷到,有很大的比率的這種人,他的性慾是無法壓抑的,因為他的腎氣只能往下不能往上,他拒絕去昇華他的腎氣,這是一個我觀察到的現象。

另外呢,還有一種「失志」,是一般人不太容易看出來的,那個要心理學學到眼睛變很賊很賤才看得到。就是「耍」。
這分成兩個面來講,第一個面比較簡單,就是:這個人隨時也是「真心」的,可是隨時也是「耍假」的。比如我們的女同事,她早上說:「吼~~!減肥是女性一生的事業!我們要發憤減肥啊!」到了下午,就跟旁邊同事講說:「後面巷子那家店蛋糕198元吃到飽耶,我們去吃吧!」她隨時也是「真心」的,但隨時也是講講就算了──這是我所說的「耍」。
「志」這個東西代表你的能量能夠「確確實實做出一個什麼結果」的那種力道,如果你壓跟兒沒有這個力道的話,就會變成:隨時都在真心,隨時也都在耍假。
像這樣子的人,他人生中會產生另一面的一種現象,就是:某個朋友家裡面出了事,他就會在那邊悲憤地不得了,遇到人就在那邊感慨說:「唉,那個人怎麼那個樣子!真是糟糕啊……太可憐了!」甚至會為那個出事人落淚。可是呢,人家出事了,好多認識的人都去幫忙了,就只有這個落淚的人不去幫忙。只有不去幫忙的那個人有時間感嘆,幫忙的人都忙死了,沒有時間感嘆。那,他到底是對那個出事的人是真的有愛還是假的有愛?我認為的真正的「真」是有去幫忙的人,可是他在旁邊當觀眾,拼命為人感嘆落淚,他本人也覺得自己很「真」啊,對不對?他自己覺得自己很真,我也不能說他那情感是假的,可是以行為的結果來講,沒有一點點真。這樣子的人,其實腎氣也就毀得差不多了。

最近這些年,出現了另外一種很傷腎的活動,是心理學跟New age思潮掛勾產生的變態東西,叫作「假右腦」。
現在都說:我們人的左腦是理性思維,非常的死板;而我們的右腦是靈感、感性,什麼意像、象徵有的沒的,反正就是講一大堆右腦的好話。所以叫我們:「要活在右腦裡面!我們不要活在左腦裡面!」有沒有聽過類似這樣的論調?叫人要「發揮你的右腦」。
我可以告訴各位,要發揮右腦的力量的「王道」就是練《莊子》的〈齊物論〉,練到你的左腦沒有一點阻抗,這時候你的左腦就可當靈媒,什麼右腦的能量都可以接得進來。當你的左腦不被自己的觀念所左右,不被自己的成見所困惑,思想不會動亂,感情沒有波動,當你的心能夠真正「心如止水、心若明鏡」的時候,你的右腦的力量會進得來。到那個時候,才是你能夠跟看不見的靈界有所溝通的時候。否則雜訊太大,你的天線收不到東西。
可是有些半調子的現代人,他本來就是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人,大家都笑他不懂邏輯、理性思考很爛、是濫情的動物……被人家嘲笑到不行了,有一天,忽然聽說有個好東西叫「右腦」,又很受時潮流行所尊敬,那東西是什麼……「非理性的、很活性的、直覺的、充滿熱情充滿光充滿愛的」,然後這個人可高興了,趕快自我宣稱:「喔耶!原來,我是右腦型的人!大家都誤會我了。」那種人是「左腦很爛」的「腦殘」之人啦,跟右腦強不強完全沒關係。
除非你的心能夠練到明鏡止水,否則你不要亂跟我講「直覺」喔!直覺是會受你的現有的觀念干擾的東西。那種「自封」的「右腦人」你說要拿他怎麼辦?現在市面上學心理學的、學New age的好多這種貨色,妖魔成群!
要分辨那個自稱自己是「活在右腦之中,充滿愛、充滿生命力、充滿了靈感,什麼事情憑直覺而活。」的人是不是真貨,我教你們一招:
就是:凡是沒有失志的真正的右腦,什麼事你跟他輕輕點一下,如果他對你說:「你說的有道理。」以後你再看他的行為,會看見他就自動而有恆地照你教他的去做。這種右腦是真的。
而那種假扮右腦的「左腦腦殘」的騙徒,你跟他講什麼,他就會說:「啊,你講得好對喔!我好歡喜讚歎你喔~!」甚至在你面前掉下眼淚、說他好感動!然後,之後你觀察他的人生:完全照他原來的狀態活,一點點都沒有接納你的意見去做!
《老子》說:上士聞道,立刻就會實踐它。他只要一接觸到對他有益的觀點,馬上就能把這個訊息納入他生命的一部份,那個才是真正有右腦的人,也就是「命門」有力道的人──他有能力接受宇宙給他的,來自更高境界的情報,即使是別人的一句話,他也馬上能接下來變成他人生的一部份。沒有這個作為的人,不算是有右腦的人。
左腦好會假扮的喔,聽你一句話都歡喜讚嘆,之後啊,誰鳥你啊?──這種人的腎陰腎陽大概都脫開了。

我要說的是啊:如果你們以後有一天要幫人補腎,這些人要提防啊!──補腎藥不要開到這種人身上去,因為補不了,他的靈魂那一頭的破壞太大。這種貨色,他的腎氣不是你一包藥兩包藥可以救得回來的,很難搞──各種作夢也想不到的怪現象都會發生──如果你不慎選病人,到最你會以為自己醫術很爛給人吃錯藥、或是被病人「逃藥」、「破功」的本領驚死。(這個標準比漢唐網站的「十不醫」還要嚴苛吧?)與人結仇其他方法很多,大家不要用中醫去結仇。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8/18 17:32:23

什麼業界都一樣,大約是百分之五的內行人和百分之九十五的劣質份子構成。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8/28 10:14:04

有勞舊生注意一下……
關於從前上課提到的硫黃的用法,有比較常在用的前輩提醒我們同學……
1.要用石硫黃,不要用水硫黃,也就是陽明山溫泉的那種不能用。

2.如果用了,下腹會硬、脹,那是下腹有瘀血,男生用膈下逐瘀湯,女生用膈下逐瘀或少腹逐瘀湯把它清掉。

因為有些舊生可能沒機會再見面,所以補充在這裡。

很抱歉,從前我也沒搞清楚。
發表於 2007/08/12 04:10 AM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8/29 19:56:30

第二講:天地有情萬物還相繫
    是非無謂吾人豈獨生

人體的共時性

好,我們來上講義的第一個段落。
第一個段落叫作「人體的共時性」。其實,這裡我寫「共時性」是有些用字不當。我用「共時性」,是因為第一個段落,想講的是人類生命所共同擁有的一個生命週期,可是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字,在學術上,嚴格而論,不盡然是我要講的這個意思。英文的「Synchronicity」本來是容格心理學用的一個字,直譯是「同步同調」,但,它的意思,其實就是中國人說的「感應」。
因為容格的生命中有非常多的巧合──可能某一個東西要到他手上之前,已經在他生活中會有一些預兆,讓他覺得將要發生這樣的事情──到後來,心理學家常常會用這樣的說法,希望他的患者能夠重拾對宗教的信仰,譬如說某個患者一直堅決說他覺得生命裡面應該是沒有上帝的,因為他活到今天,他不覺得有什麼神賜給他的恩惠。那個心理學家就勸他說「你不要這樣想啊」或怎樣,剛好他們的話題講到說,那個患者昨天夢到埃及的金龜子圖案。然後那位心理學家一開窗,就「啪!」一隻金龜子飛進來。他就跟患者講:「其實,大宇宙就是有這樣一種冥冥之中的聯繫的,你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宇宙間的一個孤島……」這種類型的「感應」,才是容格所定義的「共時性」。
那,我們中國人說「感應」,當然說到更多層面啦,譬如說什麼「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如果有一個銅礦在遙遠的西邊崩塌了,在洛陽銅做的鐘,會跟它的母礦起共鳴,所以隱隱有震動。
其實中國人還真相信這個,而且我們的中醫也有很多很多基於感應所發展出來的信念。譬如說,「臍帶」,你不能夠把它燒掉,否則小孩子會有某種灼熱的感覺,我們認為,即使離開了你的身體,它跟你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聯繫。除了臍帶,還有胎盤的去處也是很被注重的。因為那跟你是同一個基因的東西,它的下場會讓你的身體有感覺。
我們中醫認為,如果你哪裡化膿,那個擦了你的膿的紙,全部都要放在一個竹簍子,放在屋簷底下陰乾,等到你的傷口全部復原之後,再一起拿去丟掉或者燒掉。如果在你的傷口還沒有復原之前,你的擦膿的紙,被太陽曬到,傷口就會很容易發炎;如果丟到臭水溝,就會很容易腐爛。即使是離開你身體的膿,都仍與你的身體有一定的共鳴存在。
這是中醫的一種傳統觀念,是一種「感應」的論點。這個論點,我沒有特別把它歸納成我們的一段課,在我們課程「人體之共時性」跟「陰陽與養生」之間的地方,我們會講到一些人體跟大自然週期之間「同步同調」的規律性。為我把「共時性」這個字用錯地方了,所以多費一些唇舌來糾正自己的講義。
之前說過,這個班呢,我們要從中醫的歷史開始,穩紮穩打地講,那中醫最早的人是誰啊?──有一個神農氏,他非常會醫病。然後又有個黃帝,聽說黃帝傳下了《黃帝內經》──可是,我們現在要讀的這本《黃帝內經》,是什麼時候成書的呢?它是漢朝的時候成書的。那你說,漢朝的時候匯編成的這本《黃帝內經》,真的就是有一個黃帝,然後留下這樣一套偉大的情報嗎?不盡然。漢代成書的這部《黃帝內經》,其實比較像是一個檔案庫,把那個時代中國人擁有的醫學知識,收集起來,而編成這樣一本書。不見得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所以,雖然它每一章的標題都寫得很整齊:什麼黃帝問什麼啦,岐伯答什麼啦……可是,你仔細看,就會發覺:裡面所有的章節,都略有矛盾參差,理論有許多不統一的地方。這些不統一的地方,會讓人看得出來:這當然不是同一位作者寫的啦。
那麼《黃帝內經》是不是一本完美、絕對正確的書呢?其實,也不是。因為從太古時代流傳下來的醫理,傳到漢朝的時候,多少會有所扭曲。這種口耳相傳的東西,傳到有一天發明文字了,才用文字紀錄下來,光是在這漫長的傳遞過程中,你就不能說連一點情報劣化的可能性都沒有。
所以,《黃帝內經》裡面有非常偉大的觀點跟洞見,可是,它同樣存有不一定正確的地方。因此,我們讀中醫,往往會把《黃帝內經》當作是我們學習中醫的最後一塊糖果,留待最後再來品嚐它的味道。一開始學中醫,你要百發百中,你就得學《傷寒論》,因為張仲景這部書是臨床驗證的東西,所以幾乎沒有瑕疵,到達「絕對」的領域。等到你把《傷寒論》跟它的另外一半《金匱要略》,這兩本書學完了、用熟了、有醫術了,這個時候你再去看《黃帝內經》,你才能夠從裡面發掘出它真的能夠啟發你的部分。否則的話,就算《黃帝內經》整本背下來,其中仍有許多話語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它本身就有一種斷簡殘篇的味道──雖然編的人很努力把它抝得很整齊了。
不過,教中醫基礎理論,我覺得還是可以稍微帶大家看一點《黃帝內經》,從中認識一些我們非常基本的學理論證。
我們來看《黃帝內經.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的一個節錄:
《素問.上古天眞論篇第一(節錄)》: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歳,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衝脉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眞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脉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脉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脉虛,太衝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歳,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眞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歩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脉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上古天真論〉一開始是講:遠古時代的人,沒有像我們現代的人那麼多煩惱,所以都活得很久,現代的人心情都很差了,心靈環保不好,所以身體環保也很爛,於是,頂多活一百歲就算了不起了。我們現在是已經墮落的人種,於是,人體觀,也就得重新洗牌,再教一個現代(黃帝時代)的新版本──因為這個世代的人類,生命週期不再與古人一樣。古時候那種活幾百歲甚至千歲的人類,已經不復存在了。
我們講義節錄的,是後續的內容:黃帝問岐伯說:「人老了生不出孩子,是怎麼回事啊?」
岐伯就回答啦:「那是因為人的生命有個普徧性的週期啊,過了那個週期,人體的某些機能就停止了。」於是,他就舉出女子跟男子的生命週期:
他說,女生的生命週期,基本上以七年作一個單位;而男子的生命週期,以八年當成一個單位。所以男生的青春期,比女生的晚兩年,是正常,因為女生的生命週期跟男生的不一樣。
他說:「女孩子七歲的時候啊,因為腎氣比較旺盛了,所以呢,她可以把乳牙丟掉,再長新的,這是因為她的腎氣開始活動了。」
這個「腎氣」是什麼東西呢?我們到時候講到五臟的時候,會特別就這個腎氣的來龍去脈作一個專題,不過,我們現在至少可以有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腎氣」好像是你這一輩子來到世上,隨著你的靈魂來到你的肉身,帶著的一個類似電池的東西,讓你能夠在這一輩子裡面,把那裡面的能量慢慢拿到肉身來用。這個能量,是不屬於這個人世間的,是你的靈魂帶來的──大概是這樣的觀念。
但是,如果小孩子在懷胎的時候,媽媽太不保養,這小孩子先天不足,那他腎氣會不會比較弱?那當然還是會比較弱。因為這只是一個概念,主要是在說:你剛出生的時候,就擁有一種預備讓你用一輩子的東西。而那個東西,真的要稱作「能量」嗎?其實也未盡然,最近的西方研究都發現,成人的身體裡面,只有腎上腺中還存有幹細胞。也就是說,你的身體這一輩子受到什麼不可修補的缺損,都要靠你腎裡面預存的那個東西來修補它。腎養得好的人,即使是中風都有辦法長回來,因為腎上腺中的幹細胞可以支援你的腦細胞去修復它自己。可是一般人會中風的時候,腎已經很差了,所以才會又要什麼臍帶血啊、又要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那是因為沒有養腎的關係。腎上腺裡有未分化的組織,這個要先曉得。
那等到女人二七,就是十四啦,天癸至。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中,壬癸屬水。因為甲乙是木嘛,然後丙丁是火嘛,「木火土金水」這樣一個週期。那這個「天癸」就是「天上的水」,在這個時候,上天又幫你灌溉了一次了,於是呢,你的任脈通了,任脈就是身體前面這一條啦,從舌尖到下體。太衝脈,是人體裡面在正中間的那條脈。當這兩條脈開始通的時候,女性的朋友就會開始有月事了。
那到了二十一歲,腎氣已經均勻分布了,腎氣穩定了以後,就會長智齒,「真牙」是智齒。
然後,四七二十八歲,這個時候,是身體最壯的時候。
到了五七三十五歲,就很可憐了,人的足陽明胃經,走在人的臉部,是關係到人的美容最重要的經,因為它在臉頰上繞得最多。那如果你的脾胃開始衰了──其實西醫的研究也說,人的衰老,是從消化器官開始老,因為消化器官的耗損最大──當你消化器官的力量不夠好的時候,你的足陽明胃經的脈氣就不夠啦,不夠了的時候,臉會怎麼樣啊?就變「黃臉婆」喇,臉開始枯黃了。
到六七四十二歲的時候,那不只足陽明脈衰啦,三陽脈都衰了,三陽脈是陽明、少陽跟太陽,於是呢,頭部越來越失去了美艷動人的光澤。因為人的手足六條陽脈都會上到頭,所以當陽氣不太能通到頭的時候,你的頭自然就看起來沒有那麼漂亮了。
那等到七七四十九歲的時候,比較根本的任脈跟衝脈都不夠了,於是她的MC就沒有了。
那男生也是一樣哦,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具有生殖的能力;然後二十四歲的時候,身體比較強健,然後長智齒;然後三十二歲的時候最壯;四十歲的時候腎氣衰,男生的話不注重美貌,於是就說他牙齒跟頭髮不行了;等到六八四十八的時候,就更難看了;那到了七八五十六的時候,肝氣衰──我們中國人認為肝主筋,筋就是那種好像肌肉之外像是橡皮筋一樣勒在你身體的東西──到五十六歲,都鬆了。再之後,腎臟衰,然後就整個人都不行了。
接下來,它講:「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瀉)。」它說,其實腎這個東西,就等於是你其他的臟的一個好像是銀行的東西,所以你的人從開始機能旺盛到機能完全衰退掉,主導權都在你的腎。
再後面就講一些多餘的話:「那有些人,七老八十,還生出孩子,那是怎麼樣?」那是特例哦──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就不是我們一般人的週期了。也就是說,《黃帝內經》並不以「絕對」自居,先大概說一個最大公約數的正確,再來告訴你:凡事,總是有例外的。
講這樣一段,它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第一,原來,中國人認為,從生到死,支撐你生命的力量,是你的「天癸」,也就是你的腎氣。所以呢,是不是我們要再強調一次本課程的廣告詞啊:「補腎是很重要的。」外面的廣告說什麼「如果肝不好,你的人生是黑白的」,那腎不好,可能是更加地不堪,大概不是「黑白」,而是「全黑」的吧,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怎麼樣補腎。
腎的力量這麼大,它這「先天之氣」帶動了整個人的榮盛跟衰萎。至於「後天之氣」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後天之氣」就是脾胃之氣,也就是你消化吸收營養所得到的東西,那是出生之後才開始攝取而得到的,所以我們稱為「後天」之氣。
那麼,後天之氣,跟人的衰老有沒有關係呢?還是有關係的啊,就像我們說人會變成黃臉婆,就是因為消化系統的衰弱顯現在經脈上面。而在很多中國人跟日本人的觀點,都會覺得,男人老了,最代表性的特徵,就是「啤酒肚」啦。我們中醫認為,脾胃是要把營養輸布到它該去的地方,如果你脾胃的能量差了,營養就不能夠好好地送到該去的地方,於是,該長肉的地方不長肉,不該長肉的地方,肥油堆在那邊。我有個朋友因為身體很不好,我讓他天天喝大劑的小建中湯、桂枝龍牡湯煎劑,結果,瘦掉好大一圈呢!我一開始都沒預料到會有這種結果……現在連我都在喝了,有瘦一點哦!
而,先天之氣的腎,和人的身材有沒有關聯?其實也很有關聯。……比如說在健身房,或者說你知道某某人在健身,你去注意一下他的後腰:男生的肌肉,有兩塊肌肉是練不到的,就是剛好在腎臟側邊這兩塊肌肉,所以有不少很努力練健身的人,練得很多肌肉都很大塊,可是就是後腰這兩塊肉是肥肥的,這就代表他「外強中乾」,他雖然營養很好,而且也很努力運動,乍看很強健,可是其實他腎氣是不夠的。那,這樣子練肌肉的人,是不是真正的健康?這就比較值得懷疑了。我覺得男生過了三十歲以後哦,這個地方的肥肉就不太容易消掉了。大家都是越來越走下坡。這要補先天之氣才會改善。像我乾爹從前就教我說:「女人中年發福,八味腎氣丸吃一年,腰圍少十吋哪!」有一次陳助教跟我說他肚子肥,吃補腎藥也沒瘦,我就教他全真派的煉氣法,每天坐個十來分鐘,一個多禮拜也小了兩吋。這是「先天之氣」的力道。
從這些事情,我們也會曉得,人「陽虛」才會肥胖。那些多出來的肉,其實都算得上是一種「陰實」了。很多外面的減肥藥,都盡是一堆瀉熱瀉水的藥,我個人覺得,那或許是一種「魔道」,不曉得會不會很容易復胖哩?你不要說決明子很溫和,天天喝都有人瞎掉的!更何況那些更猛的。法國女人年輕時三餐吃減肥藥,一到中年,不是都變大象腿了嗎?──腎都搞壞了。清朝陳士鐸的《石室秘錄》裡有個治肥的方,叫「補氣消痰飲」,都是些補脾補腎陽的藥,我目前比較認同的是這種作法。
那麼,第二點,這一段告訴我們,人的身體,是有一個自然的週期存在的。比如說女生的MC,如果妳是一個正常的人,差不多它四十九歲收工是很好的。如果你五十四歲五十五歲還有MC,第一個可能性,是妳先天腎氣非常旺,那這是值得恭喜。可是,另外一個不值得恭喜的可能性,就是可能身妳體裡面有長東西。因為有長東西的人,他的週期會被凝滯住,會變得比較慢,所以MC到很老都沒有消失的人,有可能是身體好,有可能是腫瘤。這樣好像在講廢話哦?說了等於沒說。
至於中國人說的這種週期,還有沒有例外呢?例外的例子是很多的。
就好比說,清朝初年有一位很有名的女科的醫者,叫作傅山,傅青主。傅青主聽過嗎?有部武俠小說叫《七劍下天山》,那個第一劍就是傅青主。他是跟明朝皇室交情很好的人,所以常常要反清復明。可是,我們學醫的人就會覺得:傅山跟明朝皇室很好這件事情,是不是意思是說他「後宮走得很透」呢?因為,他的女科的成就,令人感到好像如果沒有看過很多很多很多的女人,不可能練出那等功力。他的醫書裡面有講過一種女性,叫作「有仙人骨」的女性,就是天生是練武奇才那種有慧根的女性。他說那樣的女人MC來了之後,會以「季」為單位,一年只有四次,那如果這樣具有慧根的女性,她不小心動了凡心──就是動了什麼淫念──那就會變成像一般女性一樣,一個月一次了。但是這樣子對那種女性來說,不叫作「正常」,叫作「破功」,所以要用一種補藥,只能吃一次,吃了那種補藥之後,就會回復成一季一次,讓她修復她的「道基」,不要因為凡間的這些情慾而被破壞。
事情是這樣子的:我的妹妹在四歲的時候──我比她大九歲,我那時候十三歲──因為我這個不肖兄長迷上了看武俠小說,於是呢,就拿一些練功圖譜跟我妹妹說:「妹妹啊,妳把妳的氣運在丹田,然後運到哪裡哪裡去好不好?」因為我自己的身體是沒有氣感的,我這方面很鈍,自己玩不起來,所以就叫小朋友這樣子:「有沒有感覺?有熱哦?那這樣子運上來哦,好,那再走過來哦……」就這樣子叫她導氣走來走去。我妹妹小時候就這樣子被我惡整。其實我並不認為我妹妹是有慧根的人啦,她的慧根是我小時候這樣子亂搞的「人工慧根」哦。那,造出這種「人工慧根」的結果,就是她後來青春期來得很晚,而且來了以後,她是以「季」為單位的。小時候有練過內功的人,身體就會有另外一個週期出現。那,她也好好的啊,也不會痛也不會怎麼樣。然後等到她上了大學,有一次跟我講,她暗戀上了隔壁系的一個男生,然後,過了不久,她就變成一個月一次了。這樣子的例子在人生中其實不太常見,可是傅青主連這樣子的例子都有寫到他的書裡面。
我說這個,一方面是在講「週期有例外」這件事;一方面是講,中國人的醫術還真是了不起,有很多很多特殊的案例,都寫在書裡。就像早上班的課,有一次我在那邊算,說:「怎麼中國人醫咳嗽有五十幾種方法?」要看這個咳嗽是哪一臟受什麼氣造成的,比如說,是肝受風還是肝受寒,還是肝受濕……五臟跟六腑加起來,然後各乘以五(風暑濕燥寒火六氣,中暑不算,扣掉,剩五種),像九九乘法表一樣,非常的複雜。我們中醫可以辨證到極精確,就是因為這樣,因為我們真的把它分類分到非常細。這些都是西醫不曾觸及的領域。
從漢朝到今天,這個週期,是不是還會有所改變呢?
當然是在變啦。黃帝的時候在感嘆「人心不古、人肉不古」了──上古時候的人都可以活那麼久,黃帝時代只有一百歲。那,到了今天呢?
這件事,又有一個故事可以講:在民國初年的時候……不曉得有沒有人聽說過太極拳的領域裡面,有一個很厲害的人叫作鄭曼青?他的外號是「永嘉五絕」,其中一絕就是「醫」,他的中醫很強。在他年輕時代學中醫的時候,他的師父宋老師,就跟鄭曼青說:「我們從前中醫這些古書裡面,治女人的方,現在都沒有用了。」
他說:「因為,從前古時候的人,是認定女人的病只發於血分。」──人體氣的部分叫「氣分」,血的部分叫「血分」──古代女人血比較多、氣比較少。為什麼呢?「因為古時候的女人,都是一天到晚關在房子裡面,都沒有出來運動的機會,全身的血都凝滯在那邊,所以女人的病都在血中找病因,開藥也在血中找應該用什麼藥去醫。可是呢,現在不得了了,五四運動了,解放了,女人都上洋學堂,然後跑來跑去,跟男人一樣生活,所以『血比較多、氣比較少』的狀況,已經開始在女人身上消失了。所以女人生病,再也不像古時候說的『病因在血分裡面』了。我們古時候用於女性的藥,因為女性多半是陰寒凝結,所以我們都要用一些川芎、桂枝、香附、當歸這種辛熱走竄的藥幫她活血,可是,現在的女生,你再開這些藥,就會把人燒乾掉。因為她已經沒有那麼多血了,相反的卻是氣比較多。」因此呢,宋老師就說:「現在女性已經開始血液沸騰了,這種風氣再繼續下去的話,豈不是我們下一代會一代比一代更脾氣暴躁,然後人類就進入一個更糟糕的狀況了嗎?」
那麼,宋老師擔心的事情,有沒有發生呢?其實有欸。比如說像我們台灣,現在科學發達了,家家有冰箱,因為女性比古時候更容易血液沸騰、口乾舌燥了,所以就更會吃些什麼?冰涼飲料!那,喝冰涼飲料會怎麼樣?會把你的陽氣沖刷掉,於是就變成:古時候的女人是血太多、氣不足;後來,民國以來,血變得少了,氣顯得相對而言的多了;然後我們現在又用冰涼飲料把那個氣沖刷掉了……那,剩下來的女人是什麼?就是一個很虛的,既沒有氣、也沒有血的女人。所以現在的女生可能活得比古時候的女生更不舒服,因為身體感方面會覺得比較辛苦吧。
那,再來我們看《黃帝內經》的另外半本,也就是《靈樞經》的內容──我們剛剛看的是《素問》,另外半本是《靈樞》。《靈樞》的〈天年篇第五十四〉又講到另外一種論點,我讓各位看這個論點,一方面是說,我們思想不要那麼狹隘,對同一件事,是可以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看法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說:你看吧!《黃帝內經》也沒有多權威嘛,裡面一套一套講法,每套還會不一樣!……欸,我這樣講不對哦,其實《黃帝內經》很權威啦,它裡面還是有很偉大的東西哦,不能隨便把它當作爛書看,那是不可以的。
《靈樞.天年篇第五十四(節錄)》:
人生十歳.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歳.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歳.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脉盛滿.故好歩.四十歳.五藏六府.十二經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頽落.髮頗班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歳.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歳.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歳.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歳.肺氣衰.魄離.故言善悞.九十歳.腎氣焦.四藏經脉空虛.百歳.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它就說:人哪,十歲的時候,五臟才算是長好,血氣已通──這是真的耶,十歲以下的小孩,你幾乎沒辦法把脈,因為他的五臟沒有分化完整,心肝脾肺腎你在脈象上很不容易看出來,所以它說的這是真的,十歲以上才容易把脈。然後呢,「其氣在下」,這是我們之後講陰陽要講到的,當你的陽氣凝聚在下半身的時候,代表你的陽氣很旺,因為越虛的陽越會往上面浮脫,越高密度的陽越會往下面沉,所以中國人練氣功才會用「鉛」「汞」這種字眼,因為凝聚的陽氣都是很重的,不是很輕的。
當然,外面有許多人持反論,認為高血壓是陽亢,其實多半不是。高血壓通常是陽虛,不是每一個,但是大概百分之九十的高血壓都是陽虛。因為,第一點,他是老了才高血壓啊!陽旺的小孩,活潑到父母都想去上吊,這種小孩很容易流鼻血,可是血壓並不會高的。陽旺流鼻血,跟陽虛高血壓,是不同向度的事情,這可得分清楚才成。
當然,也有人說年紀大了高血壓是「陰虛」,或許是因為《內經.素問》第五篇中也有「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這麼一句話,所以有人以這個角度來看,認為是陰不足以攝陽造成的。這種病人,還是有的,但現在不很多。這種陰虛的所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民國初年張錫純的「鎮肝熄風湯」有很好的療效,他的書你們可以自己去看,叫《醫學衷中參西錄》,裡面有講他如何在攝陽的療程中克服肝氣反動的問題,那是很值得人尊敬的研究,現在好多大牌名醫都不會那一招。但,如果你是陽虛的「水毒型高血壓」,用了鎮肝熄風湯,才改善一點點,就會覺得全身、胃部發重發沈,好像鬼壓床,藥再也喝不下去了,那時就要用香港前輩譚述渠的「附子破極限」超大劑真武湯,但那個我們等未來教了《傷寒論》再說吧,書你們可以先找來看,但不要急著用,附子用得冒失,也是會死人的。
在古中醫的理論,虛的陽才會往上面衝,凝聚的很好的陽都是往下面沉的。小孩子,陽氣都是凝聚在下半身的,於是乎,他就會怎麼樣?──會很喜歡跑步,那個時代的「走」字是「跑步」的意思哦。像日本人的跑步「はしる」也是寫做「走る」這個字嘛,他們的漢字是來自我們的古漢語。
那,等到二十歲呢,他的氣已經開始瀰漫到全身了,於是他就喜歡「趨」,喜歡快走。那到了三十歲,喜歡以普通的速度走。到了四十歲,喜歡坐著。五十歲呢,眼睛開始花花的了。然後六十歲呢,開始喜歡躺著。七十歲,皮膚都皺掉了。八十歲的時候,他的元氣都已經開始離體而去了,於是他「言善悞」,就是開始容易講錯話了──其實現在很多人二十歲就已經「言善悞」了──那九十歲的時候呢,「腎氣焦.四藏經脉空虛」。到了百歲呢,就是已經剩下一個空殼子了,元氣已經都不在人體裡面了,所以你死不死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
這段是告訴各位什麼呢?
我們人的年齡,我們當然可以說你現在幾歲,但是你更要注意的是:你的肉體運作狀況,在《黃帝內經》的審核標準裡面,你是幾歲的人?如果你今年二十五歲,可是呢,平常人家問你的人生觀,你說:「我的人生觀就是『站不如坐,坐不如躺』。」那其實你身體的血氣的運作就相當於《內經》裡面說的六十歲。這樣明白嗎?那如果有一個人他已經七十歲了,可是還是很喜歡跑出去壓馬路,那或許他身體的氣血並沒有那麼差。這是一個觀察人的方法。當你看到一個看起來很強健的壯年之人,可是你也看到他每天就只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那你認為你應該把他看成是一個「實證之人」還是「虛證之人」呢?這就值得考慮囉,我沒有定論,但,是很可能是虛的。
我們人要糟蹋自己的生命力,要在氣的層面老衰,其實還滿容易的。香港地區還算是大陸的地域吧……從前香港醫生譚述渠到新加坡去看病,一搭脈,就說:「你們這裡的年輕小姐,怎麼體質跟我們大陸這邊七老八十的人一樣呢?」後來他歸納出一個結論,就是:因為天氣熱,所以一天到晚在吃冰,所以元氣剩下的存量就是七老八十的人的等級,所以一把脈就覺得已經陽虛到如同老人家一般了。
那,新加坡如此,難道台灣不如此嗎?所以才會常常跟學生說:「吃補藥,吃補藥,吃補藥。」那你就說:「身體不是要平衡,要調和嗎?你怎麼可以光補不瀉呢?對不對?中醫理論也是說『實者瀉之,虛者補之』啊。」可是,我放眼望去,就是找不到「實者」啊。你們之前已經用了很多年的歲月來瀉了,都瀉得很乾淨了,所以就變這樣子,一面倒。「予豈好用補藥哉?予不得已也~~」因為要用瀉藥,必須那個人有些實證,如果有一個學生,他告訴我說:「我走到你的樓梯口,我就有股衝動,想要攀著你的窗框、爬到屋頂去唱歌!」這樣子的話,我當然會開瀉藥。但是,現在的人,沒有這種衝動耶。或者如果有人告訴我說:「我走路……覺得……身體,好輕快啊!明明我體重是八十公斤,可是我總覺得只有二十公斤啊,這感覺不太平衡啊,覺得太興奮了、靜不下來,你給我調調唄。」那時候我當然會開瀉藥。那,你們去找一隻這種的人來給我!我們現在,要找到符合古時候關於實證的敘述的人,還真不容易。很偶而才遇得到一個,而四個裡面又有兩個是正在發陽明經高燒才變成實證的。
中醫,到底是大陸地域發展出來的東西,從前的大陸人,真的沒有那麼多生生冷冷可吃。我去問我外婆她從前在大陸吃水果的頻度,她和她的朋友(其他從大陸來的一些婆婆們)都跟我說:「大概……一個月吃得到一顆吧。」可是當年他們的身體,比現在的時下年輕人好很多,也沒有缺維他C的問題。大陸不像臺灣是水果的產區,當年香蕉運到北京,都只剩下黑黑乾乾細細一條了。長壽的日本人也只是當季最好的水果小嘗一下。我們這兒是水果賣不完,只好廣告詞講得像是不三餐都喝果汁就會死人一樣。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

那我們來看我們講義的第二段,「陰陽與養生」。
其實「陰陽與養生」也不是全在講陰陽啦。像這個《素問》的第二篇的〈四氣調神大論〉,其實是在講「同步同調」的「共時性」,說人體跟天地之間,有一些同進退的相通關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節錄)》:
春三月,此之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變為寒,奉長則少。
夏三月,此之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咳瘧,奉收則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之謂容平。天地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氣秋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變為飧泄,奉藏則少。
冬三月,此之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天地俱生,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蹶,奉生則少。

這裡我有在講義上面框起來,說春天的氣叫作「發陳」,夏天的氣叫作「蕃秀」……這些東西,各位都要有個印象,有一天我們教到五行跟五臟的時候,這些字都有大用。因為你要從這些字去慢慢找出五行的能量是怎麼運作的。中國人用字,其實是非常精準的,每個字都有它的意義存在。
那,它說春天的氣叫作「發陳」,「發陳」是什麼呢?就是一個老樹幹,到了春天,發出新芽了,不就是從「陳」舊裡面又「發」出新的生命力了嗎?這個時候,天地之氣就像從沒有到有,萬物的活力都開始漸漸恢復。當天地之氣是這樣子的時候,它就說,我們人應該怎麼樣啊?我們應該晚一點睡、早一點起來。然後早上起來呢,要幹嘛?在院子裡散步,慢慢地走,而且要把頭髮披散。這叫什麼?扮貞子嚇人嗎?不是哦,因為氣開始流暢的時候,你身體需要有一種慢慢把它疏導的準備動作;從不動到開始動,要有點準備動作,就像有些人下水游泳前也要拉半天,我是都不作這些運動就跳下水的,可是這樣就不游到兩個小時身體不會鬆。
然後,在我劃線的地方,它講的是這個季節,你的「個性」該如何調理──它不講調你的身體哦,身體就是早睡早起,晚睡晚起,符合一個最基本的週期而已。它說你要「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對人要儘量寬厚,要儘量大方,因為春天是生機綻放出來的時候,你的心、你的行為,要合乎這個環境的動向,肝氣才不會鬱結住。它認為,人應該要隨著天地之氣起心動念。
那到了夏天呢,不得了哦,累死人了,要「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這什麼意思呢?「無厭於日」就是說你一整天在那邊下田啊、做什麼活兒啊也不要討厭,因為這個時候天地之間陽氣特別旺,所以天地會頂住你,當它們會挺你的時候,你就可以讓氣儘量發洩,所以呢,「所愛在外」,所以你夏天可以去追求外在的事物,比如說公司努力衝業績賺錢啦,下班追女生啦,就要用夏天,因為這樣子的話,比較合乎天地之氣。
那到了秋天的時候呢,氣已經開始收斂了,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曉得收斂的話,你的氣就會耗損,因為天地之間的氣已經沒有那麼多了,秋氣叫「容平」,那「容平」是什麼意思呢?後面到了講五行的時候再一起講。我們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因為秋天氣越來越少了,如果你還不讓自己靜下來的話,你就會耗散太多的氣了。「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如果你那個時候還一天到晚在想東想西,追求外在的事情,那你肺裡面氣就不夠調和了,身體就會變得比較不好,所以你要開始收斂你的種種作為了。
到了冬天的三個月,那更好笑了,它說「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這是講什麼呢?就是:如果你有個東西想要去買,你就當作你已經買到了。如果今天早上起來,肚子餓,想要吃個燒餅,那就當作你已經吃了,翻個身繼續睡罷。想一想就自我滿足了,像「白頭宮女話當年」,精彩的人生不能再活一次,跟兒孫說點陳年老故事來炫耀,也就爽到了。這種話哦,你們聽起來會覺得非常的可笑:「這種逃避現實的人生,就是中醫的養生法嗎?」那是因為我們生長在台灣,我們沒有太明顯的春夏秋冬,才覺得離譜。如果你去看那種「大陸尋奇」之類的節目,那些住在西北高原上開旅店的,冬天遇到我們那些台灣去採訪的節目主持人就會開始破口大罵……也不是破口大罵,就是講得很大聲,說:「我們的旅館,可是你們台灣人來,我們才開的喔!如果你們不來的話,我們每天睡到下午一兩點才起來,吃一頓飯,翻個身繼續睡,一天就過完了。」真的是這樣子在過的。四季比較分明的地方,他們的生活就會有這樣的週期出現。我覺得,我們現在雖然是在台灣,可是其實還是不夠人道,什麼叫不人道呢?就是大家都沒有中醫的基本觀念,不然可以一個公司以一年當作一個業績的週期,夏天早上可以八點就上班,然後七點再下班;冬天呢?最好大家都睡到十點,再慢慢起床──這樣子不是就不殘忍很多嗎?你不覺得嗎?冬天的時候,你七早八早爬起來去搭車,情何以堪?人人上班前就開始在怨公司了,公司怎麼好起來?非常的不人道。這種不人道,其實是不合乎天道,我們人要跟天共進退才對。
我曾經在思考一個關於道家的問題。就是:很多道家的人……應該不是說道家的人……對道家有興趣的外行人,都覺得說道家就是自由自在、愛怎樣就怎樣、放浪形骸。可能他們會認為說《老子》裡頭講什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後回歸到「自然」嘛,所以就覺得人要「自然」,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可是,我會覺得:這些人可能有搞錯吧?你不覺得「自然」其實是很嚴厲的嗎?道跟自然都是非常嚴厲的東西,我們這一輩子已經拼命活好了,都還有很多事情會活得不快樂,什麼小事都會有報應,你不覺得嗎?你今天跟人家多口講一句什麼話,然後那個人聽成什麼,然後去跟誰講,然後接下來就有人跟你翻臉了。「道」這個東西是何等之嚴苛啊。自然也是這樣的東西,今天這地方兔子多繁殖一點,然後就開始什麼動物的生態系不平衡,然後就開始有大屠殺,開始有大死亡。你活在這麼嚴厲的世界裡面你敢說「道法自然」,然後你活得愛怎樣就怎樣,這種「自然」,我真的想問他說:「不好意思,請問你是混哪顆星球的?」──地球是很危險滴,你還是快回火星去吧。所以,當我們要「道法自然」的時候,你就要知道:在每個片刻,你的律己都要做得很小心。如果冬天起得太早,你就要知道:「我今天又沒有養生了。」所以,要怎麼辦?下週全班都去遞辭呈嗎?這樣好像也不對……大家自己想出路呵,這種事我不能管。但是看到這種《黃帝內經》的論述,就會覺得:我們現在生活,很不健康耶。不過我最沒有資格講這種話吧?我不像別人要上班,還不是睡得亂七八糟顛三倒四的。
然後,從這段文字,你會發現另外一件事:它認為春天要怎麼樣調理才能保護肝臟,夏天要怎麼樣調理才能保護心臟,秋天要怎麼樣調理才能保護肺臟,冬天要怎麼樣調理才能保護腎臟……有沒有注意到?它沒有講「脾臟」耶。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怎麼少了脾臟?那是因為,脾臟之氣是所謂的「土」氣,土氣是金木水火四氣交融之氣,所以土氣是出現在季節與季節之間的交替地帶,所以就沒有單獨一個季節算是脾臟了。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節錄)》: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土氣的運作要詳細解釋,我們也等教五行的時候再講,大家先有一個印象就好。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四季保養,它雖然有告訴你一些生活起居要注意到的事情,可是它更花力氣在教你如何運作自己的情緒,也就是《內經》這一篇開始在強調:你如果不知道怎麼調理你的心情,你的身體大概很難好起來。當我們遇到一件事,心裡頭不能放開,執著於它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為了它拼死拼活,在那個過程裡面,我們的氣也就動亂了,身體也就受傷了。
除此之外,它又用四季來重申一次「天人合一」的概念。這天人合一的概念,你看這段文字,或許沒有那麼真實的感覺,「我們人真的是跟自然週期是那樣地同進退嗎?」其實真實的感覺一定有嘛,冬天比較不愛爬起床嘛,夏天早早就熱醒了,對不對?這個還是有感覺的。
等到你學了把脈,你就會更有感覺,因為人的脈象,就會隨著四季而換季,冬天是一種脈象,春天又是一種脈象,夏天又是一種脈象,秋天換成另一種脈象。脈象隨著天地之氣的這種漲潮退潮的現象,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就會像我從前一樣鬧笑話了。有一個人,我夏天把他的脈,覺得脈還不錯,到了秋天我再把的時候,就說:「哎呀,你這個人太糟了,怎麼這麼不養生!才兩個月不見,脈弱了那麼多。」結果,再把別人,才發現每一個人的脈都弱了那麼多──原來是脈在換季。真的會這樣,《素問.脉要精微論篇》就說:「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讀了《黃帝內經》才會注意到這件事情。
那麼,在冬天的這三個月裡面呢,還有一點要注意:「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這是講什麼呢?就是說,你在冬天的時候,要靠到溫暖的地方,但不要出大汗,因為冬天的汗,從人體裡面排到人體表面,是很耗體力的。如果你糊里糊塗就讓自己出大汗的話,那你的身體就會受損。
一年之中有這樣的週期,和人體的五臟相呼應,那,「一天」之中有沒有啊?當然有啊。清晨是氣剛發升的時候,剛好就跟人的肝的氣是相通的;到了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跟人的心的氣是共通的──五行的屬性,我們後面會講,你們先知道這樣就好了──然後傍晚是跟肺;半夜是跟腎。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人他不舒服,他都是清晨會肚子痛,有很大的可能是他的肝不好,所以他在那個時間點,跟肝起共鳴的時候,他身體的不舒服最大。這是單就五臟講。如果是之前講過的,專門運作於六經的病,那就要看十二經脈的循行時間,和這裡說的又不一樣了。
診病其實有分類的,要把五臟和六經分割開來看:哪一種病比較存在於六經?哪一種病比較存在於五臟?我們將來還要帶大家做分割的工作,但是我們要先把五臟學穩,再來講六經,不然的話,全部都會混成一團。如果你心肝脾肺腎的那些生剋都沒有搞清楚,我現在再把六經的系統扣進來,你們會混成一團……哎,我也不要這樣子誣賴你們,說不定你們不會這樣啦,可能是我自己特別笨。
我們說肝膽相表裡屬木對不對?肺跟大腸相表裡屬金,心跟小腸相表裡屬火,脾胃相表裡屬土,腎跟膀胱相表裡屬水。可是,在六經的世界,這些對應關係又會完全重新洗牌、重新安置:太陽寒水氣是膀胱和小腸經,陽明燥金氣是胃和大腸經,少陽相火氣是膽和三焦經;太陰濕土氣是脾和肺經,少陰君火氣是腎和心經,厥陰風木氣是肝和心包經。那,二者是不是都對呢?麻煩的就是:它們,都對!也因為它們都對,所以醫療的效果才會那麼好,因為就是有這兩個不同的系統,彼此呼應,人才能夠活,少掉任何一個系統,人體都會失去平衡。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鬪而鑄錐.不亦晩乎.
那,我們接下來看下面一段:「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話很有意思,他說其實天地的氣的浮沉其實就是人類之氣的根本,那既然春夏是陽這樣發出來,秋冬是這樣收進去,那你當然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來從其根,這聽到沒?這樣子的生活規律跟週期,才能跟你生命賴以維持的這個大自然連結在一起,這樣才叫作溫馴的地球人──《聖經》說這種人很有福哦!會繼承大地哦;不養生的人都死光了,地球就是你的啦──所以,「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這樣子你才能夠跟地球同進退,像這樣子的養生,才是《黃帝內經》裡面最寶貴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你一開始生活中種種該注意到的地方都要注意到,要相信我們是活在非常嚴苛而殘忍的宇宙、這個自然是從來也不可以讓我們掉以輕心的,相信這個事情,然後把自已好好地調理到不要生病。它說:如果你弄到已經病了的時候,才去治它的話,就好像,口渴才開始挖井,然後,要跟人家打架了才開始去鑄造扁鑽,那都已經來不及了。──其實它的譬喻用得很生動的,我覺得,我們到達一個大病之前,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它的醞釀期,如果你能夠在那個醞釀期剛開始的時候,就把它調理好的話,你就一輩子不用吃那個苦了嘛。
關於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件事情,其實有一個很小的例子,我一直會記得:
就是我曾經有一個朋友,他痛風得蠻厲害的,吃一點什麼肉類還是什麼的,手指啊腳腿關節啊都又腫又痛。我那時候是第一次醫痛風,所以就趕快把我們中醫的「聖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拿出來翻一翻。然後,我發現到,《傷寒雜病論》裡面寫到痛風的理論,跟後代很多醫家講的都不一樣。後代的醫家,會說痛風是風寒濕之氣侵入人體以至於怎樣怎樣……這是後代的醫家講的。所以我的那個朋友,之前呢,也在臺北看一位名望非常好的醫師的診,而那位醫師給他開的是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風方之類的藥方,那是一個成方,它同時驅風、驅寒、驅濕,我們聽起來會覺得:這樣也對,對不對?它把邪氣逼退了,你的經脈就會流通,那你的病就會好嘛。可是那個朋友吃了很久,不顯得很有效──就是還可以啦,也沒有說沒效到要抱怨那個大夫,沒有。只是不顯得很有效,我也不覺得他原來那個醫生有開錯藥。可是後來翻了《傷寒雜病論》,我嚇了一跳,因為《傷寒雜病論》寫得很有意思,它的對痛風的整個論點就是說:如果你的腎虛而肝血又不夠的時候,你整個身體裡面的循環機能就會變得很差,循環機能變得很差的時候,淋巴系統的流動也會當掉,兩個系統的凝滯不通加在一起,才會凝結出那什麼我們一般人說的尿酸的結晶──就是類似這樣子的講法,只是仲景用的是古人的詞彙。
所以,看了《傷寒雜病論》,你就會覺得說:它裡面雖然有那種治痛風一發就可以醫好的那種湯劑──立即可以產生鹼性體質把尿酸溶掉的桂枝芍藥知母湯、風寒濕庳一下就趕跑的甘草附子湯──但是,它在理論上,其實是告訴你:你要幫他補肝跟補腎。所以我就給那個朋友開了一些《傷寒雜病論》裡面那種臨時治標的藥,他那個吃了以後很有效,腫痛就打散了,不用再吃西藥的秋水仙素了。另外,因為那個朋友,我總覺得他雖然臉白白的,可是隱隱有一點肝跟腎都不夠的那種灰綠色,於是,我就叫他吃補肝的藥跟補腎的藥,小建中湯和腎氣丸。那個朋友跟我一樣都是會亂熬夜的人,那我熬夜,有補藥在撐啊,可是他沒有啊,所以他就熬到比較傷。我那朋友是處女座的,吃補藥都很乖,飲食禁忌守得比我還好。吃著吃著,他的痛風就越來越不發作。然後隨著日子這樣子過去,有一天半夜,他很高興地打電話給我說:「喂,我剛剛在夜市吃了什麼豬大腸什麼的,平常馬上就痛死了,現在竟然吃一堆還一點事都沒有呢!」而在那段時間之中,他的臉也越來越沒有那種綠綠黑黑的氣了。所以,有的時候,鬧痛風,都已經是一個結果了,如果你能夠推敲到遠一點的原因,然後幫他把原因處理掉的話,我想在醫療上會比較完善。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當我對人的目標是想到整個體質調理好的時候,其實在看診的時候,我比一般大夫殘忍絕情非常多。如果我看到這個人,他的生活作息不會改好,那我就會覺得:「我醫不好你,Byebye啦!」如果這個人的個性上有一些讓他自已很痛苦的事情,他沒有辦法把它調理好,那我也會覺得說:「這種人我不要,Byebye啦。」所以,我會覺得,很多病人,我都說「不會醫!不會醫!不會醫!」。因為我對於醫療這件事情的要求蠻高的,因此我常會覺得,在醫病之前,我們有那麼多事可以做,而這些事情,往往又比醫病還要重要。如果病人沒有這個觀念,補好一坑他又自挖一坑,好像在玩我一樣,救也救不完,死也死不完,乾脆一開始就回絕比較簡單。不然,花那麼多時間心力,他擺爛而自滅,到那時我要跟誰去哭喊「把我的人生還給我!」啊?
或許有人會想勸我:「你不要這麼心狠啊,話不是都說『醫者父母心』嗎?」很抱歉哦,我所知道的好父母,像我爹娘,都是很尊重小孩的自主權和決定權的父母。我覺得能遇上這樣的父母,是非常幸福的,所以,我當然也要讓病人享有這種幸福!你要去相信西醫?請便!你要去如何惡整你自己?請儘量去!人要學會從自己的人生事實中有所領悟,傻瓜不管相信什麼都還是傻瓜。這種事不是我能幫的。──至於被別的醫生醫壞了的,美國水電工格言曰:「妳家水管一壞就叫我來修,收費五美元;先被妳家老公修過的,收費三百美元!」遇到這種個案,我不狠狠敲他一大筆鉅款,我心裡能平衡嗎?臺灣水電工就要比美國水電工命賤那麼多嗎?我又沒執照,敢收診金就關五年耶!拜託饒了我吧。
像最近這些年,因為中醫界出了幾位偉大的神醫,於是有不少人曉得中醫厲害了,就到處去勸人不要吃西藥看西醫、要去給中醫看……這種作為,我覺得非常無謂。因為,平心而論,中醫的敗類,很可能比例上比西醫的敗類更多更多。西醫的學理到底是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很簡單的,要學好並不難;但中醫的學理是很深奧的,要「悟」的,你以為外面中醫都是天生奇材,都學得很好了嗎?你給西醫看壞了,還有清楚的法律程序可以告他、可以領到賠償,但,中醫看壞了,你連你怎麼死的都不曉得。像我爸爸在醫政處作官的時候,就曾笑著跟我說:「中醫醫死了怎麼告?除非他是開砒霜!」
前陣子有機會遇到在考中醫特考的人,那醫術之爛啊,簡直是我作夢都想不到。你們陳助教在中醫書店上班,有一次遇到中醫學院的畢業生來買書,陳助教給他結帳的時候,也嚇呆掉了,因為他不敢相信專門科系畢業的人,基礎竟是這麼差的。
所以,各位同學還是自己學好一點罷。我一向都覺得:「你家的事,最好你自己收攤!」你的身體是你自己搞壞的,那你就自己把它搞好,怎麼會是要我買單呢?我很不喜歡幫人看病的。或許也就是因為這種懶個性,每次都全心全意希望病人趕快好起來,別再回來煩我,醫術才進步的。如果有一個醫生,心底深處很怕病人跑掉、很想留住病人,這種念頭具象化了之後,他的醫術很容易妖魔化的,無論中醫西醫。
我從小是在西醫的呵護下長大的,我爹的那些好兄弟,那些叔叔伯伯都很疼我。可是,我是我認識的人裡面,這一輩子西藥吃得最少的人。因為我爸爸從小就這樣教我:比如說我四歲時發高燒,我爹拿了一碇藥片到我床邊,跟我說:「這個藥,是退燒藥,你可以吃下去,也可以丟到床底下,因為,效果都是一樣,病都不會好的。」結果,當然是都丟床底下囉。也就是說,你會被西醫害死,或許是因為你這一輩子沒有遇到過愛你的好西醫啊。我學中醫的學費還是我那西醫老爸付的咧。
當然,西醫有不完整的理論,有害人的治療法,但,這種事情,最有責任去識破它的是消費者本人,而不是我這種除了看牙之外根本不必去看西醫的人。因為,那是他們性命交關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而且我一直覺得,西醫的信徒,和西醫的教主,是一種「共犯結構」,我看不出哪一方的罪比較輕些。該死的話,兩者都該死。小說裡的神龍教,如果沒有那些信徒捧著,洪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得起來嗎?西醫又沒有拿槍指著你叫你去看他,都是自己家人逼死逼活架去的。我相信這麼一句話:「所有的無知,都是故意的。」只是人很不容易承認這一點。因為,你當初會選擇盲信權威的那時點的動機,你都忘掉了。所以才有臉在這裡耍無辜。可是,犯了錯,你不承認,就無罪了嗎?那乾脆監獄裡的犯人都放出來算啦。
當然,現在狂熱推廣中醫的人,有許多是把中醫捧紅成另外一種新興宗教、新生代救世主,用與西醫相同的權威結構跟西醫教搶信徒,打宗教戰爭。不過,反正無論是教主或者信徒,都很惹人厭的,拉人、抝人去盲信中醫或盲信西醫,於我而言差不多啦,都討厭,都不碰。
好了,該回題了。
那我們來說一下,什麼叫作「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從前我曾經有一位老師就說:「春夏養陽,你就儘量做運動練身體嘛;那秋天就不要動,就是保養自已。」這個說法,從理論來講是對的,可是仍是有可以再多講一點的地方──我們要根據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時空環境做一點修正──也就是說,一個綱領,遇到這實際的世界時我們可以做一點微調:如果你的夏天,是平均溫度24度的夏天,那你真的可以多做運動。可是我們這裡的夏天是36度,那36度的夏天,要怎麼「養陽」你知道嗎?
就是:要吃補氣藥。
因為人在不斷出汗的過程,都會元氣的損耗,那當天氣太熱的時候,隨著你汗水的一直流失,元氣也在一直流失。那我們都說,物質的東西是陰,能量的東西是陽,那當你的氣隨著汗,隨著呼吸,元氣不斷在流失的時候,什麼叫作養陽?養陽當然就是補氣啦。
那秋冬養陰的「養陰」是怎麼回事呢?當然秋冬不要笨到去跳有氧運動跳到出大汗,這當然是基本的。就所有那些會令你出汗的運動,秋天、冬天不要做,因為秋冬你的血脈都密藏在你體內比較深的地方,你要讓它再擴張把汗擠出來,本身就已經很耗血耗氣,然後汗孔開了,外面的空氣又很冷,你就很容易受風受寒,累積成病根。所以不要做這種傻事,所以比較激烈的運動,你就挑春天做就好了。
那,夏天做激烈的運動好不好啊?在台灣做……不好吧?會累耶。曾經有一位老師講了一句蠻可愛的話,他說:「我們人要做『運動』,但是不要做『勞動』。什麼叫運動?就是你做完之後會覺得身體更好,更健康,更有力量叫運動;做完之後覺得身體很疲倦很虛的,就叫勞動。勞動的話,就是洗碗、擦地板……這叫勞動,不得已而為之就可以了。」有次他收到健身房的廣告單,就在嘲笑說:「如果我要勞動,我去幫我老婆擦地板就好了,何必去健身房?」
這樣的觀點,或許可以當作我們作運動的一個指標。當然不是說做運動之後都不可以累,那這樣子沒人敢動了;但是,至少這運動你做了一個禮拜,你要覺得你過了這一個禮拜後,你的肉體機能、精神狀態都比之前好。這樣子一個很基本的檢證,大家都是不是可以自已去拿捏呢?如果運動會做到讓你下一個禮拜活得很萎靡的話,代表這種運動對現在的你來講,還是「勞動」。如果你是去健身房做什麼槓鈴有氧,可能你那個重量就要放少一點,做完這一趟,下禮拜覺得身體的確比較好,再慢慢加那個重量。要調整成對你來講是運動而不是勞動的狀態。對於某些從來不動的人來講,例如我,走兩個路口對我來說都已經是勞動了,可是我如果常常走路,那可能走個十公里都還叫作運動,這樣明白嗎?就是要隨著你的肉體機能的改善,去慢慢調節。所以我想它並不完全在於運動的種類,而在於你自已跟那個運動調和的能力,拉不開筋的人勉強把筋拉開可能就會受傷了,可是對於比較能夠拉的人來講就會獲益良多哦,聽說筋拉開的人比較不容易肥。
至於說「秋冬養陰」,曾經有人問我說:「滋陰要怎麼滋?」或許他期待我的回答是地黃、石斛、玉竹、黃精之類的吧……可是,我通常都回答說:「就大魚大肉囉。」
其實陰這個東西,就是物質層面的營養嘛,那你又何必想得太高拐呢?就是吃有營養的東西就好了嘛。那你吃得營養,蛋白質什麼的啦都很好,肉質挑好一點的,不要挑那些亂七八糟不新鮮的肉或怎麼樣,那其實就是在養陰了。像是關於中國人吃火鍋,聽說從前鄭曼青先生家,忘了是冬至還是臘八,他們吃火鍋怎麼吃?一個鍋子裡面什麼肉都有,然後呢,就一家人從早上就圍在桌子旁邊開始吃,吃一吃聊聊天休息一下繼續吃,就從早上一路吃到晚上。一整天這樣小口小口嚼,不斷吃各種動物的肉。這實在是很養生啊,可是我們一般人不這樣吃,這樣子你們會覺得很不健康對不對?其實,秋冬養陰,就是這樣子養的。先決條件當然是中國人古時候平常沒有那麼多肉吃,所以必須排一個身體特別能夠吸收營養的時間點,然後好好地讓那些營養素都能夠到身體裡面被你利用。
當然秋冬不要動得太多,也是一種養陰的方法啦,主要就是秋冬吃好睡好,夏天做適度的運動,然後不可以耗散你的元氣,如果你耗散了你的元氣,一定要吃補氣藥。在台灣的話夏天養陽要吃補氣藥,不吃補氣藥的話,台灣人很難撐過一個夏天啦。你不覺得太陽曬一曬、汗流一流真的令人覺得很累嗎?各位可能有人是有在練功的,但是我們中醫不能考慮練功的那些特殊份子,我們只能考慮那種一般的過家常生活的人,所以一般過家常生活的人哦,就要調整自已的飲食跟作息。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9/9 23:03:01

比较经典的一段

一個人會腎經絕、會肝經絕,若不是吃太多西藥被毒成的,他一定是長期活在某種情緒之中啊,你以為一般的不攝生:飲食不調,房事不節,可以毀得那麼慘嗎?不可能吧?

腎經要絕啊,一定要那個人同時一天到晚在害怕一些事情,而且又活在一個他完全不甘願待的工作或著生活崗位上,這樣腎經才會絕啊。懂嗎?如果你把一個小孩子的腎脈:「嗯?怎麼沒有腎脈?」那小孩子通常就是:他對美術很有興趣,可是他媽媽逼他到美國留學念企管,他在美國念企管的三年,就是沒有腎脈的──腎經可以這樣絕。

那肝經呢?那更簡單啦,很「好辯」的人,肝經就沒有啦,因為最傷肝的事情就是對事物的強烈控制欲,它的反發作就是人會生氣啊。那,當你對一件事情很在意、很執著,又喜歡什麼事情,不僅對方的行為要合你的意,連人家的靈魂都要合你的意,所以跟人意見不合,你就趕快跟他辯論、作思想控制:「你不能那子樣想!你應該這樣想!你的想法是錯的!」這樣去抝、去壓人家,然後抝抝抝抝抝,就會肝經使用過度,燒壞。其實也不一定要表現成行為啦,心念這樣子轉,就會傷到了。

所以,要救紅斑狼瘡,需要那個人變成一個從內心世界都不會跟任何人有意見衝突的人,然後在生活處境中,又完全不會害怕、不用緊張,不必活得鬱鬱不得志。可是,已經那樣的人,他一定跟你講:「誰想活在這種環境?我也是無可奈何啊!」對不對?這就沒救了。他難救是因為這個樣子,否則的話,還可以救。也就是說,這種病,它包含著整個情緒系統在裡面的。

所以,很多病都要身心雙管齊下,「心」的部分實在是太重要了。

王海峰 发表于 2007/9/26 22:52:46

JT博客上的留言

當相類似的病症難以鑑別時.脈診有時成為唯一的鑑別關鍵.脈象有時可表示證狀之由來和性質.邪在表脈當浮大.脈轉為沉遲.知病得癒.又陽明病限於潮熱.譫語.不省人事.微喘.等危險症狀如表現脈弦即有痊癒可能.脈濇則預後不佳.傷寒陽脈濇而陰脈弦.知其有腹痛.脈微而惡寒.知其陰陽均無.脈滑數知其有宿食.應予瀉下.水腫脈應沉小.腸癰(闌尾炎等)脈洪數.知其以有化膿現象.
依據寸關尺五臟六腑之脈象.可推知病名.如肺癰之脈數且實.肺痿之脈數且虛.
脈狀推知病位.例如脈浮表示病在表(症狀在六腑.病因再五臟).脈沉表示病在裏(症狀在五臟.病因在六腑)(脈浮表動脈充血.係外應風寒(氣候)或病邪(細菌感染)所致.脈沉表靜脈瘀血.係因內發六腑疾病所致)
脈有虛實.例如脈浮無力知表虛(血管收縮無力易出汗).脈沉而滑知裏實(靜脈鬱血致組織稅份吸收不全而造成水腫.腹瀉等)


談科學原理論脈診片段
道亦道非常道.脈亦脈非常脈.中國傳統文化博大深奧.想在短時間內了透一門傳統文化.是非常艱困.古人云:非奇人勿傳.非奇眞勿授.學習一門文化.不是同道中人.是聽不懂.教不會.不是真的道理勿相傳.做學問.不要老是問:為什麼?就如同尊師重道.孝順父母.誰規定的.為什麼?
如同太陽東昇.為什麼不從西方上升.很多學問.是真理.也是同理.也是不成文規定.順其自然.醫學理論非科學.即使是現代醫學.在科學非常進步的今天也無法解說.人體中生理的為什麼?
    現在談談簡單的脈學.首先把脈分左.右手.左手主血.右手主氣.其意思就是左手的脈與血液有關.例如左寸為心(血液循環).左關為肝(儲存血液).左尺為腎(造血).右手的脈與蠕動(氣,分上氣.中氣.下氣).例如右寸為肺(呼吸,上氣).右關為脾胃(胃腸蠕動,中氣).右尺為命門與大腸(命門者腎上腺皮質的類固醇,可促進呼吸消化泌尿的蠕動,下氣).以上簡單敘述是說明脈分左右手.
    一般人認為心臟只有一個.把脈只要同一部位即可.無需分左.右,但是以為站在同一條馬路上.耳貼在地面所聽到的車聲是一樣的嗎?錯了在路的左邊或右邊所聽到的車聲.震弧.頻率是不同的.同樣的脈在左手.右手所感覺的頻率.震弧也是不同.這就是所謂的血液動力學.
    以上淺談科學原理論脈.總之.( 把脈是精深有用的中醫手法.不可因為不了解而認為不科學無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