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瘟疬与杂病的辩别
伤寒,瘟疬与杂病的辩别凡六淫而伤,伤自太阳寒水经络而病者,谓之伤寒。《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者,自太阳寒水经而伤也。
凡食气而入,伤自太阴湿土脏器而病者,谓之瘟疬。气自天从鼻入伤太阴肺,食自地从口入伤太阴脾。瘟疬者,太阴先伤。《内经》云:瘟疬大行,远近咸若。
凡七情、饮食,房事等所伤,脏腑受病,谓之杂病。
上伤寒为广义伤寒,广义伤寒之中,又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伤不同。
《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伤于寒,不即病,则寒气留连化火,致使相火不藏,春遇六淫,则病温。
相火不藏,而六淫之气伤于太阳寒水致病时,则谓温病。
故温病是广义伤寒内特殊的一种,与六淫致病并列。人藏精,相火不动,伤于六淫之气则病伤寒。不藏精,相火妄动,伤于六淫,则病温病。伤寒与温病,皆为六淫之气所伤,唯有藏精与不藏精之区别。
天地不正之气,谓之疬气,具传染性。天之疬气,自鼻而入,先伤太阴肺,再表里相传阳明。地之疬气,自口而食,先伤太阴脾,再表里相传阳明。故《内经》云:五疫之至,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七情不舒,饮食不节,房事无度,则伤及脏腑,谓之杂病。
伤寒(温病),杂病病久后则可能化毒成疬气,疬气自病者而出,入于天地之间,为天地不正之气,相感者即病。自口鼻而入互相传染,以成疫证。故伤寒(温病)杂病不传染,疫证传染。
《伤寒杂病论》即是专论起自外伤太阳寒水经之伤寒(温病),与起自内伤脏腑之杂病的著作,瘟疬之治法,无单独成节,知犯何逆,以证治之,即可痊愈。
在《伤寒论》中,桂枝汤即是治温病之祖,麻黄汤为治伤寒之祖。杂病在《金匮》之中,《伤寒》《金匮》二者可以相参治疗。疫气相传,病变之速,亦分寒疬与温疬,治则仍在伤寒温病治法中。
具体三者治法,不再多述,今后会在书院网络教学中细讲。
惜后世之人,见伤寒之名,以其称为《伤寒》,便以为是伤于寒邪,必有温病相与之对应。岂不知此寒为人身太阳寒水经,为表之卫气第一层防卫所在,与六淫之寒邪无关。
六淫之狭义伤寒,可治寒疬,而不可治温疬。在瘟疫流行之年,若以治狭义伤寒法去治温疬,则相差甚远。故明清以来,以为《伤寒杂病论》有所不足,便有人大做文章,欲举温热以抗仲景。不以自已不懂伤寒之名为羞,反以为伤寒真为寒邪之故,能另立温病门户为荣。
清叶天士,混瘟与温,以开乱后世之先河。
今西医,自以为发现了几个细菌,认作为传染之源,以万病皆为疫证。杀杀杀。
如此叶士门徒,以其祖师都分不清温与瘟,见病即认作瘟,动口即言为温,清清清,以至于今天。
而真正温病之法,被温病派偷梁换柱后而不见真踪。
可叹! 伤寒者,自太阳寒水经而伤也。
凡食气而入,伤自太阴湿土脏器而病者,谓之瘟疬。气自天从鼻入伤太阴肺,食自地从口入伤太阴脾。
凡七情、饮食,房事等所伤,脏腑受病,谓之杂病。
名正言顺,理正辞严,正本清源!
不愧为紫极先生!
顶起
惟“冬伤于寒,不即病,则寒气留连化火,”不解,寒气如何化火? 以上是本门“伤寒论”中的部分内容摘要。
关于寒气化火,是本门“风火论”中的内容,不但寒气可以化火,六气皆可化火,内容太多,暂不能讲完。今后在教学中会讲。 亦一家之言,也来看看另一家之言:
伤寒和温病本是外感热病中两类不同属性的系列疾病,两者之间原本应无纷争,而是在晚清温病学派日趋成熟之时,出现了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温病是否属于伤寒类疾病和伤寒论方是否可以治疗温病两点上。清代伤寒学派学者陆九芝在《世补斋医术.卷二》中说“凡病之为风、为寒、为温、为热、为湿者,古皆谓之伤寒。今人知风与寒为《伤寒论中》病,而于湿与热谓不可用《伤寒论》中方,其意若同方既出于《伤寒论》,自是治寒方,必非治温法,岂有治温而用治寒方者,于是一遇温热病,无不力辟伤寒方,更无人知温热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者”,又指出:“风寒湿温热皆在论中,论中之方可治风寒,亦治温热”,更有甚者,指责温病学派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如恽铁樵在《温病明理》中云:“王孟英、吴鞠通、叶天士之书,庇谬百出,若欲一一纠正,迭纸等身,其说不能尽,吾则以为是喧宾夺主,不暇为也。惟三人之谬说,流毒于天下已如此,苟不能有精切简明之方法,指示后来,则其黑幕总无人揭破,而流毒遂无有穷时”,又指出:“余近年确知温病是手经病,然于《温热经纬》、《温病条辨》诸书始终反对。凡《温病条辨》中所列方药,亦都不以为可,兹本《内经》与所得经验,说明十二经络之诊法,更列治愈与不治愈医案,证明《温病条辨》方药之非是,于其所未知,则付诸盖阙,不强不知以为知也”。徐衡之在《温病明理序言》中亦说:“仲景之伤寒论,既为吴鞠通、王孟英辈之著作作为紫色夺珠之僭窃,则伤寒论为人所怀疑,在若有若无之列,伤寒既无,伤寒以上之书,更非所能读,则亦等于无,而所有者,仅《温病条辨》、《叶案》、《温热经纬》,持此三收,欲与西方科学挚矩较长,则此三书实无些微之价值,等于无而已”。
温病学派是在临床实践中萌芽而产生的。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阂门传染。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枉死不可胜计。……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亦说:癸丑岁,都下瘟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两者皆说明并验证在瘟疫流行时,应用伤寒方治疗无效,改用温病方而获效,后经数百年临床验证,不谬也。
温病学派对伤寒和温病的不同属性,分别从病因学、病机学、症状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进行了鉴别,应该说已泾渭分明了,但是,晚清和民国初期为什么引发伤寒和温病派之争呢?众多学者和专家参与其中,纷纷诉争。众家皆从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属性论争,诚然无错,但是大家遗忘了医学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我们无视的事实,《伤寒论》产生于东汉,公元三世纪,张仲景之手,后经散俟,经晋.王叔和整理,唐代时江南医师秘而不传, 北宋年间经国家校正医书局(隶属编修院)整理刻板发行于1066年,后称《宋本伤寒论》,竟成无己注解广行于世。《温疫论》刊行于明末1642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刊行于清康熙1766年,《温病条辨》刊行于清嘉庆1813年,自《伤寒论》问世,至温病学成书代表作《温病条辨》出现,前后相距1500余年,这是为什么?难道这1500年中未发生过温疫流行,这不是史实,虽然金元刘完素和明代王履也曾对《伤寒论》治疗温病提出质疑,然而相应者寥若晨星而不成气候。其中原因,也就是众家所忽视的事实,那就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倍受国家重视,特别在北宋后,《伤寒论》已成国家统一教材和国家考试科目,《伤寒论》已成一统,加之董仲舒儒家学说独领思想界和学术界,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学派,必然要担当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批判。这就是温病学派迟迟不能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明白此点,也就不难理解《温疫论》产生于明末和《温病条辨》产生于晚清绝非偶然了。
伤寒和温病的共同点,均为外感热病。
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点,归纳综合如下:
病因学:
伤寒主要感受寒邪、风邪。
温病主要感受温热和湿热病邪。
病机学:
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由肌肤毛孔而入,按六经传变,伤寒易伤阳。
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病易耗阴。
症状学:
伤寒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尿微黄,脉数,舌尖赤,苔薄黄。
两者早期鉴别要点,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有三: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炎症;舌尖赤;尿微黄者为温病。咽喉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舌质淡,尿清长者为伤寒。可供临床参考。
治疗学:
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重在误下,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伤寒晚期多亡阳,用回阳救逆法,伤寒有救逆汤。治疗步步护其阳。
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重在误汗,温病下法不必待表症全无,兼里症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陷心包,有芳香开窍之法,温病有开窍三宝;耗津伤阴有滋阴生津保液法。治疗时时护其阴。
总之,要“认证无差”,吴鞠通云:“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叶天士云:“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和温病属性不同,治疗迥然有别。
以上文字摘录自李顺保编著“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极先生 at 2006/5/20 22:30:
以上是本门“伤寒论”中的部分内容摘要。
关于寒气化火,是本门“风火论”中的内容,不但寒气可以化火,六气皆可化火,内容太多,暂不能讲完。今后在教学中会讲。
有机会还当聆听先生高论!
不知可否将文字贴出一二以解渴! 一行兄
文中多有瘟、温混同之论,还请深入研究再说。千万不可死于句下。
温病乃广义伤寒之一种,仲景 伤寒论 中即已包括,治法或不完备,有赖后世温病学家补充发明,而温病学家妄将温病与仲景之伤寒对立,是大方向错误,这是要害! 行家看门道,外行永远看的都是热闹。
打开电脑光驱,硬说是厂家设计的好,为用户方便放茶杯,也没有办法。
《伤寒论》中治法已备,不能理解就成了另家之言,也无可厚非。 明者自明,迷者自迷。可叹可叹! vxxr版主,关于是否混淆“温”和“瘟”,还是考证一下好,来看看温病学派祖师吴又可是怎么说的吧:
吴氏在书中还对温、瘟、热、疫四个字进行了考证。他在《温疫论·正名》中说:“《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去‘氵’加‘疒’为瘟,即温也。……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合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去‘彳’加‘疒’为疫。又为时疫、时气者,因其感时行戾气所发也,因其恶厉,又谓之疫疠。……然近世称疫者众,书以“温疫”名者,弗遗其言也”。从文中可以看出,吴氏认为,温病与温疫、瘟疫、热病,名称、写法虽有不同,但并无本质区别。温与瘟,只不过是偏旁衍变而已。温与热的区别仅在于程度的轻重。疫,实际上就是役字的衍变,温病用疫字的原因是强调它的传染性。所以吴氏提出,温病、温疫、瘟疫、热病实际上都是温病,可以不加区分。本书之所以名为《温疫论》而不称为“温病论”,是因为当时多数人把温病称为温疫,因而用了温疫之名。吴氏对温病与温疫、瘟疫、热病的正名更正了明代以前用词混乱、概念不清的问题。但其将温疫与温病完全等同的说法,又未免有失偏颇。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温病包括温疫在内,而温疫只是温病中的一种,因为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故称为“疫”。温病之义广而温疫之义狭,两者并不等同。
既然伤寒论已经具足温病治法,为何明清年间还会有温病学派崛起呢?既然伤寒论已经具足温病治法,请问真正温病之法是如何被温病派偷梁换柱的呢?如此偷梁换柱,定有蛛丝马迹可循。 Originally posted by vwxr at 2006/5/20 22:47:
一行兄
温病乃广义伤寒之一种,仲景 伤寒论 中即已包括,治法或不完备,有赖后世温病学家补充发明,而温病学家妄将温病与仲景之伤寒对立,是大方向错误,这是要害!前半句话我同意,我于另外一个帖子文中多次说明了这个观点。温病原本就不是跟伤寒对立的,乃是一个补充。有一本书叫做《伤寒温病条辨》对此辨之甚明。前文说了,寒温之争大体出现于民国年间,至于寒温之争究竟是不是温病学家发起,大帽子不能乱扣,vwxr兄这话,可经得起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