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发表于 2006/5/18 23:02:59
Originally posted by 悠然子 at 2006/5/18 22:33:
常见先生就专业问题发表见解,值此最简显的麻黄汤却有如此迥异之见解,心有大惑.故向先生就此请教,但看来,先生谦虚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悠然子 at 2006/5/18 21:23:
同样的方剂,不同的解读,折射出的是"两派"本质上的区别! ...
你不妨直接去问问老牛先生他是不是温病派好了。温病有其适用范围,出现麻黄汤证,还是温病吗?温病用麻黄汤吗?又一个不知温病来批温病的,你见温病哪本典籍这样解读麻黄汤了?你这错误也太低级了。提醒大家勤学、慎思、明辨、笃行,难道错了?
我回问悠然子网友一个问题,清瘟败毒散是如何创立的?在中医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引用一段话:“推崇某人,或某派,不应该建立在完全诋毁践踏另一个派别的基础上,无视中医发展学史,无视中医教训史。”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18 at 23:11 ]
新晴
发表于 2006/5/18 23:08:23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18 21:18:
呵呵,这个还真不了解,谢谢新晴先生指教,需要研究一下。
我以前只觉得郑钦安的阴阳辩证和黄元御的六经辩证,并非其独创且专有,其内容不出内经和伤寒。 其喜用温热的根源,时势而已,亦属于三因制宜。但后世火 ...
往深里说我也不懂。如果看郑氏三书能搞清楚,刘力红也不用磕头拜师了。
从表面上谈谈。阴阳不可分是对的,阳主阴从也是对的,比如天尊地卑等等,但是从阳主阴从推导不出重用姜桂附的道理,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阳为主就是阳一定要出问题,非要扶阳吗?不一定吧。从生理到病理这一环怎么转过来的?逻辑不严密。仔细体会可以发现这一点。为什么要重用姜桂附,实际上另有原因,但卢铸之没有解释。在下并非火神一派,只知道这么多。
一行
发表于 2006/5/18 23:16:36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18 23:08:
往深里说我也不懂。如果看郑氏三书能搞清楚,刘力红也不用磕头拜师了。
从表面上谈谈。阴阳不可分是对的,阳主阴从也是对的,比如天尊地卑等等,但是从阳主阴从推导不出重用姜桂附的道理,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 ...
先生这是有益的思考,我以后看书时会多想想。在伤寒论坛看过一篇贴子,贴主叫半部居士,来自龙江书院,他说因为附子炮制药效降低的缘故,卢崇汉已经不怎么用附子了,用它药代替,不知何药。
新晴
发表于 2006/5/18 23:17:34
1、有没有温病。
2、如果有温病,伤寒与温病怎么区分??《伤寒论》里的伤寒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3、温病怎么治,伤寒怎么治
木人
发表于 2006/5/19 13:47:35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18 01:06:
是的,温病也用伤寒方,奇怪吧?兄台连温病派是什么东西还搞不懂,就也来批判温病派,可见此间导向如何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批判的从众心理犹然还在,若真对中医有兴趣,还是多动动脑动动手,不要再跟着阿Q同喊 ...
不知阁下怎么定义从众,不同意郝教授的观点是从众?还是说温病派为祸是从众?温病派的书确实没看(因为还没有发生兴趣)所以它的祖师爷怎么样不敢说,但那些徒子徒孙们的本事还是见识过的,身边的受害者也有不少。附子15克就超标,难道不值得嘲笑?
另外,建议阁下不要把本人的观点和论坛的导向扯到一块,对本人有什么意见欢迎提出,但请不要借此攻击整个论坛。看阁下言行似乎很喜欢小题大做,本人只是发表了一点看法,阁下便可发挥至论坛导向、从众心理、鲁迅阿Q云云,是不是有点唯恐天下不乱啊?这是阁下的一贯风格吗?
nickle
发表于 2006/5/19 14:16:49
空吵无益,多谈实际.不要说某派好,某派不好.不如大家针对理论的具体内容进行辨析,那还有点益处,列几条条文,大家说说对其的认识,这样真理才能越辩越明.人的理解多有偏颇,对经典理论的理解上的不同,才会固执己见.固步自封是不会进步的.
nickle
发表于 2006/5/19 14:19:06
既然中医讲究阴阳,就说出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不能自看阳,不看阴,也不能自看阴,不看阳.
一行
发表于 2006/5/19 18:14:13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人 at 2006/5/19 13:47:
不知阁下怎么定义从众,不同意郝教授的观点是从众?还是说温病派为祸是从众?温病派的书确实没看(因为还没有发生兴趣)所以它的祖师爷怎么样不敢说,但那些徒子徒孙们的本事还是见识过的,身边的受害者也有不少。附子15克就超标,难道不值得嘲笑?
另外,建议阁下不要把本人的观点和论坛的导向扯到一块,对本人有什么意见欢迎提出,但请不要借此攻击整个论坛。看阁下言行似乎很喜欢小题大做,本人只是发表了一点看法,阁下便可发挥至论坛导向、从众心理、鲁迅阿Q云云,是不是有点唯恐天下不乱啊?这是阁下的一贯风格吗? ... 附子是良药,但是也有大毒,国家把它定义为管制药品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你拿着处方去买,1500克也没人管你。问题不在于附子会不会超标,而在于你开的方子是否是有处方权的医生开的。这是国家的药品管理体制,也是温病为祸?
不知你能否把深受温病所害的受害者举一两个例子上来?看看他得的是不是温病,又是如何治疗的。你连温病是什么都不了解,怎么能确定他们是被温病所害?把所谓抗菌消炎派、中西结合派、寒凉派以及大量庸医的罪过都推到温病学头上,就是客观了?
我对你没什么意见,你都不认识我,也不必下什么定语,这样不好。有理说理,针对人的话,不再回复。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19 at 18:16 ]
一行
发表于 2006/5/19 19:13:00
也来谈一下什么才是温病学。温病学认为,温病的产生不因七情六淫以及外伤这三种致病因素所引起,温病的产生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称“疫气、戾气、乖戾之气、杂气、时气等”,《素问》中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指出:“人感乖戾之气,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因此,温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病状相似性。
明清以前,内科疾病诊治基本遵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规定的大法,参照金元诸家的论述,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议杂病,进行辨证治疗。
明代中期以后发生的绵延200多年的瘟疫大流行,是温病学说产生的基础和根源,首先应弄清楚一点,明清时期,伤寒学说并没有失传,如果伤寒学说对于这种流行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温病学是没有产生和发展的根基的,疗效是老大,没有疗效,世人会认吗?
在流行疫病多发的明清时期,温病学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并没有发生象欧洲那样的瘟疫大流行,一死上千万人,中医和温病学功不可没。历次抗击瘟疫的资料,网上有的是,不再多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温病学说与西医关于急性传染病的学说进一步结合起来,中医学者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参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等的救治,均获得显著的成就。
温病有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其理论颇多可取之处,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伤寒学说的补充,温病替代不了伤寒,更不是否定伤寒。但是温病学对于急性流行热病的治疗,是伤寒学所未及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能流行起来,也不是靠蒙或骗得来的。温病学创立这么久了,抵抗了那么多次瘟疫重病,现在的人却要完全否定它,令人心寒。至于把现在的庸医统统定性为“温病派”是很不科学的,当今中医院校,伤寒和温病并为必学科目,中基和方剂学内科学也并非专讲温病。至于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另当别论,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都算温病派吗?
在此回答一下我在楼上问悠然子网友的问题。关于清瘟败毒饮。余霖,清代医家。字师愚,常州(今属江苏)人。少习儒,后弃儒习医。其父因染温疫为俗医以伤寒法治之未愈,竟误治而亡。会安徽桐城大疫,余氏以石膏大剂煎药调治,救活无数。后数年又于京师再遇疫症,再以同法治之亦效。经积三十年经验,著成《疫疹一得》,刊刻于世。创有气血双清之清瘟败毒饮,是其代表方剂。
一行
发表于 2006/5/19 19:37:36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18 23:17:
1、有没有温病。
2、如果有温病,伤寒与温病怎么区分??《伤寒论》里的伤寒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3、温病怎么治,伤寒怎么治
只知道贬低温病学,这么核心的问题却没人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