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悠然子 at 2006/5/18 22:33: 常见先生就专业问题发表见解,值此最简显的麻黄汤却有如此迥异之见解,心有大惑.故向先生就此请教,但看来,先生谦虚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悠然子 at 2006/5/18 21:23: 同样的方剂,不同的解读,折射出的是"两派"本质上的区别! ...
使用道具 举报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18 21:18: 呵呵,这个还真不了解,谢谢新晴先生指教,需要研究一下。 我以前只觉得郑钦安的阴阳辩证和黄元御的六经辩证,并非其独创且专有,其内容不出内经和伤寒。 其喜用温热的根源,时势而已,亦属于三因制宜。但后世火 ...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18 23:08: 往深里说我也不懂。如果看郑氏三书能搞清楚,刘力红也不用磕头拜师了。 从表面上谈谈。阴阳不可分是对的,阳主阴从也是对的,比如天尊地卑等等,但是从阳主阴从推导不出重用姜桂附的道理,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18 01:06: 是的,温病也用伤寒方,奇怪吧?兄台连温病派是什么东西还搞不懂,就也来批判温病派,可见此间导向如何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批判的从众心理犹然还在,若真对中医有兴趣,还是多动动脑动动手,不要再跟着阿Q同喊 ...
Originally posted by 木人 at 2006/5/19 13:47: 不知阁下怎么定义从众,不同意郝教授的观点是从众?还是说温病派为祸是从众?温病派的书确实没看(因为还没有发生兴趣)所以它的祖师爷怎么样不敢说,但那些徒子徒孙们的本事还是见识过的,身边的受害者也有不少。附子15克就超标,难道不值得嘲笑? 另外,建议阁下不要把本人的观点和论坛的导向扯到一块,对本人有什么意见欢迎提出,但请不要借此攻击整个论坛。看阁下言行似乎很喜欢小题大做,本人只是发表了一点看法,阁下便可发挥至论坛导向、从众心理、鲁迅阿Q云云,是不是有点唯恐天下不乱啊?这是阁下的一贯风格吗? ...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18 23:17: 1、有没有温病。 2、如果有温病,伤寒与温病怎么区分??《伤寒论》里的伤寒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3、温病怎么治,伤寒怎么治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5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