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0 08:18:32
时方的解表类方剂在药物的配伍上比不上经方,因此不可能像经方那么神效。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1 08:09:12
3、风隐疹(荨麻疹)——桂枝加葛根汤
封万富医案:李某某,女,37岁,患荨麻疹数年,每日必发,疹出如粟,逢汗出遇风时加重,病发则全身肌腠不舒,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虽为小疾,但病发时搔痒难忍,心中作烦,颇影响工作与休息。辨证:腠理疏松,风入毛窍,阳气外泄。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防风15克。共服20余剂,基本告愈。
(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4),44)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一是痒疹逢汗遇风加重,二是发则全身肌腠不舒。为风中肌腠,扰于玄府,太阳经脉不舒,病合桂枝加葛根汤证,故用之即效。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1 11:29:20
郝万山医案
《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是说外感病,湿热郁滞在里,身体必定发黄,如果兼有头痛、畏寒、无汗、身痒等表证的,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关于原文说的病症我在临床上还真没遇到过,因此也没有用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但是我记得老师说过,皮肤病只要脉浮、有热象的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加减治疗,效果很好。就在半个月前,我确实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例,而且见证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确切疗效。
那天上午,我正在忙着看病,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性病人进来看了一下没说话就走了,我也没在意。下午我不太忙的时候她又来了,她是来看皮肤病的,因为看到上午病人多就没好意思看病,专门等到下午人少的时候来看。她说她的皮肤一向都很好,可就是这脸一到春天的这个时候就发痒、起红色的小疹子、面部也有些轻度的浮肿、感觉脸上的皮肤紧紧的。往年都是吃药没什么效果,忍一忍一周左右也就自己好了,可是这次十几天了没有好的征兆,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还起了几个小疖子。于是就来试试中药。我看了她的面部皮肤,又给她诊了脉,发现就是一个浮数的脉,而且舌苔薄黄。我觉得这很像一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于是就给她来了六付药,我记得是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桑白皮、生甘草、大枣、生姜、加了一些金银花、蝉衣、防己等等。一周后她来复诊,她说吃了一付药就有效果了,三付药吃完瘙痒和浮肿以及面部皮肤的那种发紧的感觉就全部消失了,她又把后面的三付吃完,可是又起了几个疖子,而且原来起的那三个疖子也化脓了,因为她要过几天回内地,所以要求继续治疗,直到痊愈。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起疖子的原因一个可能是药性偏热,助长了热邪;一个可能就是热邪外泄,这也正是邪有出路,中医治病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邪有出路。不管怎么样,根据现在的情况我又给她来了六付中药,是五味消毒饮加减的。大前天她又来到我到这里,不过不是看病的,她很高兴说她的病完全好了,她已经买好了飞机票要走了,是临走的时候来说声谢谢的。我也看到她的面部已经变得很白腻和光亮,疖子也全部消失了,当然我的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这个病例我当时是犹豫了一会儿,我原本想用消风散的,可是又觉得很像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最后还是决定用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而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再次体会到了经方用之得当,其效如浮鼓。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2 14:46:29
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这个同学得的是荨麻疹,每天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开始找我看,我就用一般的凉血的、燥湿的、袪风的、止痒的,吃了三天药,这小伙子还是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到了晚上就痒。因为我和刘老师住一个房间,然后这个小伙子又去找我了,说老师,吃了您三付药了还是不好。
我说让老师给看看。让刘老师给他摸脉,刘老师给他摸脉,摸完脉之后问我说,你说这是什么脉象呀?
我说,这小伙子瘦,这个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他说,什么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你说它是不是浮脉?
我说老师,他没得感冒,能说他是浮脉吗?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他说,没有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个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呀?
我说皮肤痒呀。
他说皮肤是表还是里呀。
我说皮肤当然是表啊,不是里啊。
既然皮肤痒这是表,你承认,脉又轻取既得,当然是表证呀。
我说老师这是表证呀?
他说是呀。
我说,那怎么办呀?表证就该发汗啊。
我说这个病要发汗呀?
他说是啊。我说那用什么方子呀?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的方子,湿热在表。
好,开了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以后,(嘱咐他)你把药拿过来之后,白天不用吃,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你吃上之后多喝一点热水,盖上被子发汗,连发三天汗。连发了三天汗,这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那个地方洗澡也困难,后来我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荨麻疹就好了,这个小伙子现在在一个部队医院工作,因为他当时就是军人。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3 08:09:56
9、周身瘙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83)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3 08:24:18
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小儿皮肤病验案举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75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导师马融教授根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组方寓意和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临床灵活加减,拟定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蒺藜15g,紫草15g,蝉蜕9g,白鲜皮15g,当归15g,地肤子15g,苦参10g,大青叶15g,桂枝10g,茯苓15g,蒲公英15g,天葵子15g,地丁15g,赤芍15g,甘草6g,党参15g。用于治疗小儿皮肤病,屡奏佳效。兹举验案如下。
1湿疹
案1李某,女,1岁7个月。2006年5月9日初诊。主诉:湿疹1年。患儿1年前始出现湿疹,于颈项、耳后、肘窝、腋窝、窝等皮肤皱折处出现皮疹,对称分布,色红,伴搔痒,受热后尤甚,痒甚时搔破流黄水。患儿情绪急躁,纳可,寐安,便调。查体:咽稍红,舌淡红苔白,指纹青。诊为湿疹,证属风湿热毒蕴结肌肤,法当疏风透邪、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予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日1剂,水煎100mL分次频服。服药4剂,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湿疹颜色变浅,颈部、腿部已基本消退,两臂稍痒,遇热痒甚,情绪好。纳可,便调。原方继服3剂,患儿皮疹消退,纳可,寐安,偶烦躁哭闹,予健身消导颗粒以善其后。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3 08:30:38
风隐疹(荨麻疹)——麻黄汤
李克绍医案:陈某,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然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斑块,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思考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场原方。共服2剂,块消痒止,后未复发。
按语:因感寒令卫闭营郁,见隐疹身痒,肢冷,脉沉发散之,邪去则疹消。
xiexieacheng
发表于 2011/6/13 15:25:48
一读再读,获益匪浅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3 15:36:23
8、风瘾疹(荨麻疹)——麻杏甘石汤
陈玉铭医案:周某某,男,24岁,l959年2月11日就诊。患风瘾疹已历八年之久,时愈时发,发时皮肤突感瘙痒,续即出现红色块疹,随搔随发,瞬即蔓延全身。疹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发生寒热或喘息。曾在其它医院治疗,注射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进行封闭疗法、组织疗法及内服盐酸苯海拉明等,均不见效,而来我院诊治。处
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蝉衣3克。
服1剂,症状减轻一半,翌日再进1剂,全身疹块完全消退。患者为防复发,继进原方8剂而痊愈。后经随访数次,未见复发。(福建中医药1965E(2>138)
按语:荨麻疹,中医谓之“风隐疹”,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寒而发。本案虽患疹数年,但气血不虚,又每见寒热或咳喘,为外寒内热,肺气闭郁之证机。肺主皮毛,郁热在肺,则见皮肤瘙痒起疹,用麻杏甘石汤清散肺中部热,令隐疹随之而消。
不懂就问
发表于 2011/6/13 15:40:37
(转帖)荨麻疹属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组织胺介质导致的皮肤黏膜之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所致的风团性损害或局限性真皮水肿。湿疹亦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皮肤疾病,临床常有轻重不等的搔痒、多种形态的皮肤损害、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毒之邪客于肌肤所致。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盛则痒”的特点与“风团性损害”、“搔痒”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湿性黏滞”、“湿盛则肿”的特点与本病真皮水肿的病理表现及临床时有渗出、反复发作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风”和“湿”是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此类疾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内经》云:“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金匮要略》中有“邪气中经,则自痒而瘾疹”。肺主气,外合皮毛,为水之上源,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肺气壅闭,气机不利,气滞湿阻,湿气留连皮肤则皮病;或饮食不当,脾运失健,湿热内蕴,而肺失开阖,皮毛失宣,复感风邪,风湿热郁于皮毛肌腠之间,阻于经络,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营卫失和,气机失调,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