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 绝不低头 的帖子
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并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青睐,亲书 “妙悟岐黄”以为褒赏,并恩赐御医。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成年后,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西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他是民国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医学专家,他既善于阅读理解中医古籍的经典原著,深得中医古籍的读法,能够深入理解中医古籍的奥妙道理,同时又乐于接受当时现代科学诸多学科的新知识,并能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恰当地解释古代中医的原理,即使现代的读者,也能从他的解释中得到诸多启发,因此可以认为,彭子益先生是一位既能深入理解古代中医原理,又能结合新知识而颇有心得的著名中医学者。临床方面,对中医的诊法、辨证论治的思维,以及组方用药的理解,多有独到的分析和经验心得,的确是一位既能精思妙悟,又很有临床实践经验体会的医学大家。云南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著。"这是对彭子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李可老中医及其弟子特别推崇彭子益,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中医的王道,是中医复兴的第一人并无可厚非。
郑钦安(1824--1911),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芷塘学医。道光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著《伤寒恒论》十卷(1869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四卷(1874年)、《医理真传》四卷(1869年),论乾坤坎离、五行、四诊、辨阳虚阴虚、杂病内外虚实及经方时方之要。弟子甚众,门人卢铸之,颇得其传。郑钦安为清代独具风格的医家,享誉巴蜀,其认证用方,专在“阴阳”上下功夫,对阴证证治,颇多发挥,尤以善用干姜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实医林一代怪杰。
中医本身就是源远流长,奇葩异放,在此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分出他们的高下,学习传承思悟创新才是我们学子最所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初学者对他们的的尊称有所疑惑其实是很自然的,毕竟本身我们的中医古籍就是汗牛充栋,中医名家人才辈出,不可能都看的完,学的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尝试找到适合自己中医发展的路子,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32 黎小裕 的帖子
我没有说要分高下的意思,只是想了解下他们各自特色,比如金元四大家的特色大家相对都是了解的,但是也没有人会给他们四个排名次吧? 本人自学中医一年左右,也有相似疑问,倒不是要在医术上把他们分出个高下,而是想在医理上找到正解。黄、彭、郑三人之书都有在看,各有其特点:
黄注重脾胃中土,认为百病皆出于水寒土湿之故;
彭注重圆运动,注重中气旋转与五行升降,尤重中气,认为中气亡人亡,此点颇似黄的观点;
郑注重坎中之阳,即先天之阳,认为“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此点颇似彭之圆运动中“秋收之阳热藏于水中,复于春夏回升”。
注重点不同,倒也罢了,大不了相互补充集各家所长就行了。但是在对伤寒论之悬解上,则不得不找出个正解来。因为倘若你只是去背伤寒杂病论,条条框框对上就行。但是要明白此证之病机为何?又为何要用此药配方,并药量为何如此等等,这些仲景则没有详细解说,千年来各家各不同。就如黄是卫气营血之说,主要以五行解说;彭是荣气卫气之说,以升降圆运动解说;郑之解说还未看。
但就是如此,本人已不知该看哪个?因为卫气营血和卫气荣气实在是太不同了,看一个感觉并不能全部解释圆通,两个都看更糊涂。
唉,烦恼中,都不敢再看了,以免错的观念根深不好拔,盼有识之士指点迷津!
回复 #34 我是海*助手 的帖子
百家有百家的伤寒,要知道根本还是需要回到源头 原帖由 绝不低头 于 2009/10/22 20:21 发表各位老师讲的都很动听,但多是一些空话而已。
楼主想了解的就是这各个方案的特点,在哪种情况下更适合哪一个,说不出特点就用所谓关公战秦琼之类话来推辞,那我想问一下中医教材的中医各家学说算不算是 ...
赞一个!
用圆滑的方式回避问题不可取。即使讨论不出一个结果,也比根本不讨论的好,即使找不出最正的枝杈,也希望能搞清楚每个枝杈偏了几度,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复原主干。如果每个枝杈都学,却又不加比较领会融通,最后学成个什么?如果人人都直接扎到根本经典里去自己领悟,有几人能彻底领悟并真正成就?
[ 本帖最后由 不才 于 2009/10/27 12:46 编辑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很高兴学生提出问题;一个好的学生,应该能够提出问题。解答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把学生教得更好;向老师提出了问题,说明学生还是认真地学了。
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这个帖子,欢迎提出不同的看法;欢迎感谢批评否定不才的看法。 个人感觉和印象:
胡希恕先生是搞方证相应的,对中医的医理研究不深,而且好像对一些中医的理论不认同。我们应该学习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信心和辩证处方的严谨态度。
陈修园先生是深通中医根本经典的经方大家,也活用时方。
王正龙先生推崇陈修园,也是深通中医根本经典,走经方的路子,在可见的王先生讲中医的资料中,用的方子基本都是经方或经方的加减,特别强调区分、正确辨识三阴证和三阳证。
黄元御先生不但深通中医根本经典,深通经方,针对习用寒凉的风气,强调阳贵阴贱,而且融会贯通,著四圣心源,描述左升右降中土为枢的模型,是一位大医家。
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和本气自病,应该是来自黄元御,彭先生在温病、小儿病等的治疗上有独到的认识和经验。
郑钦安先生也是深通中医根本经典,深通经方,特别强调辨识阴阳,强调阳气的重要性,也是一位大医家。
都是经方派,特色最突出的是黄和郑,所以,关键是比较黄元御先生和郑钦安先生的理论。
[ 本帖最后由 不才 于 2009/10/28 13:39 编辑 ] 原帖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10/23 13:28 发表
既然枝杈繁多,就不存在最正的枝杈
主干之外,就是根本了。
只有主干才是最正确的,这也即是张机被奉为医圣的原因。钦安绝无可能成为圣。钦安先生自己不是火神派,他可以称之为古中医派。但沿着他的路 ...
只有主干是最正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示的方、法,是为后人所立的不易之方不易之法,是指导后人将内经等中医基本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汤剂的圣典,不单是明示的六经辨证、温下等法,李阳波先生还发现伤寒论方剂中寓含着数术之学,更说明伤寒论中可能还隐藏着很多至今仍未被后人认识到的秘密,所以,医圣张仲景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黄、陈、郑、彭等各位先生的中医认识或理论都是在主干上分出的枝杈,这个帖子是进行比较,而不是想立那位为圣,所以无需担心。
无动于中兄深入钻研内经的精神令人敬佩!没有经典基础不可能搞好临床,但没有伤寒论及后人的认识和实践也难以将经典理论很好地运用于临床,学习后人的著述,也需要用上钻研内经的精神!
认识到错误也是一种进步,即使最终证明这种对比的尝试错了,也是一种进步。 嗯,不才兄和黎版主都正面回答了问题。 阴阳是根本。黄元御先生阴阳观与郑钦安卢铸之先生阴阳观都持贵阳的观点,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其不同点,在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阳杀阴藏。故,仍要继续讨论阴阳。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阴精的阴字,未显露、外露,直接在体内暗暗地充养身心了;阳精的阳字,外露的外显的可觉察的,以某种功能表现出来了,如举重物纵淫欲以示力大身强,耗神演讲著文以显才华横溢,如此能不折寿?要达到利用阴精而不是阳精的目的,练某种正确的功法以练精化气是一个办法,但根本上要减轻贪嗔痴烦恼,否则终究徒劳无功,因为阴能损阳,使阳不得潜藏不得用于充养身心而是被挥霍,烦恼正是阴的底源,佛家的方法是从根本入手。
[ 本帖最后由 不才 于 2009/10/29 13: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