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花开 发表于 2006/7/24 18:27:25

古月先生分析的太有道理了,支持。

知止 发表于 2006/7/24 21:50:40

支持 古月师兄!

桂枝本伤寒论前面的部分请 志一 老师来主讲吧。

末学以为请志一先生和7224162来当版主非常理想,两位先生网上对话,逐条进行讨论。二位老师学验俱丰,态度严谨,想来大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

古月 发表于 2006/7/25 00:37:28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止 at 2006/7/24 21:50:
桂本伤寒论前面的部分请 志一 老师来主讲吧。
末学以为请志一先生和7224162来当版主非常理想,两位先生网上对话,逐条进行讨论。二位老师学验俱丰,态度严谨,想来大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
多谢知止先生支持!
其实包括知止先生在内的几位资深版主,都是末学心目中学验俱丰的理想人选。 :)
在人事方面,建议等近日三七先生在山庄的工作告一段落,由他作通盘考量之后,再作组织安排。

近日或许会综合整理一下大家对开版的意见(有的是私下交流的意见),再贴上来。
再接下去,或将讨论一下版面格式的问题…

常观无我 发表于 2006/7/25 11:09:05

希望不会是“议”而不“决” 。 呵呵

古月 发表于 2006/7/26 09:45:57

其实开版的事每天都在讨论着,没有停顿。有些意见是以短消息私下交流的,兹整理有关开版进度的意见如下:

1
整体而言,大家似乎基本上认同可以有伤寒、黄师、郑师三个版面,但有点担心如果同时开三版,不知是否有足够的人气。不过,如果以折衷的方式,先开伤寒,等一个月左右再开黄师版、再等一个月左右再开郑师版,或许大家比较可以接受。
以下是相关讨论:

2
志一先生的高见:
三个专版可以同时开,“店多即成市”,相互有促成之效,一个版面的研习初步完成需时数年,一个一个做去不是办法。…问题不在于版面的多少,而在于人员能否到位,和能否投入时间精力。
我认为要行动起来才能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事前是不可能设计完美的。…

古月的回应:
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只要关键人员到位,一切好办,小事可以在过程中边做边修正。
其实弟所谓的先某版后某版,不是指一版研习结束后才开另一版(那真的要几年时间才行了),而是某版开了以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再开另一个新版即可,因为有的问题在前一版遇到了,后面的版面可以有点时间避开同样的问题,而且学友们也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不过,不同的内容可能研习方式也会不同,例如伤寒适合一条一条的讨论(当然也有综合性的讨论),但黄师郑师版是否用同样的方法就不一定了…而且,有时(研习的引导方式)也会因主持者的思路及治学风格而异,…

志一先生再回应:
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说的同时开不是同一天开,也是指次第开设,相隔一两月就比较合适。
关于研习方式,你和论坛上其他几位处理格式蛮不错,最好由你们考虑一个版面格式,每个版面的研习方式由版主根据自己的特点参照确定,这样既兼顾格式的规范性,又可便于版主自由发挥。…

3
7224162 先生的高见:
大体上同意先生的构思,但还是循序渐进为好,不必一开始就开三个版面,否则难免顾此失彼.

其次,一切的讨论大家可能都希望落实到临床上,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在面上的经方经典的谱及,在点上是与现今医疗环境造就的寒证相吻合的切中时弊的讨论.

讨论以启发性为主,结合医案点到为止.

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让初学者能在短时间之内会用经方,敢用经方,只用中医中药,用了就有效,如此与之前的西医之别一目了然,较之于屡屡在论坛上摇旗呐喊效果绝对好得多,同时正统中医的普及指日可待,事半功倍!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7/26 at 09:49 ]

志一 发表于 2006/7/26 22:06:08

看来还需要讨论确定研习版如何去做的指导思想。我的看法是务实与务虚并行,眼要高手要低。务虚是求理,务实是临证;务虚则要眼高,务实则要手低。7224162 先生的想法似乎着重于务实和下手功夫,这可以适应大多数论坛会员的要求,但我认为本论坛不应只限于此。
普及和提高是当前中医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现在论坛在普及方面的工作已渐有眉目了,但在提高方面似乎有些弱化。民间中医如果不在提高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可能会错过历史机遇。因此,我的看法倾向于研习版普及和提高并重,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其精神则是务实进取。

此想法请各位参考。

古月 发表于 2006/7/27 13:58:11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7/20 12:17:
几点想法:

3.约请几位认识较好的人士发研习帖,对条文的讨论另开一贴,两者相互链接,自由讨论和对约请人员所发帖的讨论意见基本成熟后发于研习帖。
4.最后出一结论性的文帖,由对该条认识较好者撰写。

志一先生所说的,末学的理解似乎是如下这样(附上待厘清的问题请教):

1
在同一个伤寒专版的版面内,分别发
 A「研习帖」(限特约人员发帖) 
 B「自由讨论帖」(内容为对条文的讨论,一般会员可自由发表)

  请教:
   a「研习帖」的研讨内容是什么?
    是针对特定问题而开的「专题」吗?
     (如:太阳病综合论述,例:太阳篇学习总结/知止先生)
    还是和「自由讨论帖」一样的「条文」?
     (如:【6.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b是否(在技术上)需要开一个子版面以便限定此子版面的发文者权限?
    还是凭默契(没有受邀的不在研习帖发帖)即可?


「自由讨论帖」讨论意见基本成熟后,再将内容发到「研习帖」中…
 (是由版主整理进去呢?还是由发文者自行整理发进去?)


最后出一结论性的文帖,由对该条认识较好者撰写。
(如果考虑到行文的统整,似可由版主撰写,如果考量重新整合全部意见再撰写怕工作量太大,或可由版主引述相关发文者的高见加以整理?)

古月 发表于 2006/7/27 19:12:14

7224162 先生来文 (局部节录自短消息)

来自:         7224162
到:         古月
时间:         2006/7/23 22:08
内容:      

行者先生的功底甚是扎实,且多临证经验,观其所处方药,是黄氏一路,先生也曾言及有时间可谈谈黄氏脉法,所以请其针对黄氏医书引个路子,结合医案谈谈对学人会有不少益处,少走许多弯路。

(中略)

三七先生的医案是个宝库,且方子较固定,常用的方子也就十张左右,可精选部分医案,先由学友们发表仁智之见,最后由先生定夺,自认为此为入门的一个捷径。或许因此让许多人能自用方药治已和家人之病,由此对中医产生兴趣。

古月 发表于 2006/7/27 19:16:39

我回复给 7224162 先生 (摘要 2006/7/25 13:59)

先生您好!
上回您提到三七先生的医案「为入门的一个捷径」,深有同感…(中略)…

或许将来讨论伤寒时,可多用站上现成的医案,不过可能要有些先期的分类,或请三七先生等诊室先生自选。先前莲华兄整理的三七先生医论选有做过初步的整理,但当时考虑到版面的问题,其实收录的不算多(相对于数量庞大的草堂医案而言)。

古月 发表于 2006/7/27 19:18:25

三七先生来文

三七先生事忙,经以短消息向先生报告,并请先生阅读相关讨论,先生来文如下:
====================================================

来自:         三七生
到:         古月
时间:         2006/7/27 07:35
内容:

可行,同时可以配合医案讨论,以免落入纸上谈兵。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个关于伤寒论研习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