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及辨证论治
《至真要大论》及辨证论治本大论是对运气七篇内容的总结,其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概述六气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基本法则以及四诊之后,提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的主题思想。第二部分是论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的细则;第三部分是论述针对病机正确论治;第四部分论述运气旨归是辨证论治。
【题解】
本大论对运气学说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归纳,择其最真切重要的部分而总结之,故命名为《至真要大论》。这最真切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运气旨归,是辨证论治。所以本帖命名为《至真要大论》及辨证论治。
第一部谨候气宜,无失病机
第一部分内容可划分为三节,首先概述了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基本法则,接着论述四诊概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的主题思想。
第一节司天在泉左右间气法则
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
【原文】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串讲】
此段经文主要论述六气司天在泉法则的重要性。
1、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五气”即五运。五气运行,太少相生,虚实更替。这个道理在以前的篇章里已经讲明白了,故说“余知之矣”。
2、六气分治:六气轮流司天在泉,分别治理一年的气化,就叫做“六气分治”。其中的司天为天气,主宰上半年的气化,在泉为地气,主宰下半年气化。司天在泉的气化到来是怎样的呢?故有“其至何如”之问。
3、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司天在泉是标纪一年的岁气,即是“天地之大纪”。一年的岁气与人体相通应,即与人体生理病理相通应。“神”即五运六气的代称。“人神之通应”也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中医法则。
二、天道主宰地道
【原文】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串讲】
此段经文主要论述天道主宰地道的原理。
1、上合昭昭,下合冥冥:主气上半年为春夏,阳光充足,万物生长明显,是为“上合昭昭”,主气下半年为秋冬,阳光较少,万物凋谢幽隐,是为“下合冥冥”。而客气加临主气,司天主管“上合昭昭”的变化,在泉主管“下合冥冥”的变化。所谓“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主气的“幽明之配,寒暑之异”阴阳两判,年年固定不变。而客主加临的“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乃是阴阳交错,年年递迁。如果上半年客气有阳明、太阳,则春夏有秋冬凉寒气化之异;如果下半年客气有厥阴、少阴,则秋冬有温热气化之异。
那么,这阴阳兩判,或阴阳交错的寒暑之异怎样来的呢?是因为“道之所主”。主气为地道,客气为天道,天道主宰地道。这是十分重要的运气法则。正因为天道主宰地道,才会有主客阴阳交错的变化,世界万物才变得多样性,才变得缤纷多彩。正因为阴阳交错,才会有阴阳变异,主气才不会单调,才不会热就热得要死,冷就冷得要命,主气才会得到客气的调节。也正因为阴阳交错,生死才由天定,幽可以转为明,明也可以转为幽。看着人要死了,而得客气阳和之助,可能获生,看着人活得好好的,卒然遭遇客邪,一夕风霜,可能暴死。这就是天道主宰地道的力量。故尊称客气司天在泉为“此道之所主”。而一般医生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所谓“工之所疑也”。“工”即医工,指一般水平的医生。“疑”即疑惑,不明白。
2、愿闻其道:“道”的实质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产生太阳周年视运动,也由此产生一年六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风季,热季,暑季,湿季,燥季,寒季,每年如此轮转,固定不变,称为“主气”。实际上,每一季的气候变化都不是单一的,还有六气参与的交叉变化,这参与的气就叫做“客气”。每年有一个气占据在三之气南天高位,司掌全年尤其是上半年的主要客气变化,这个气就叫做“司天”。三阴三阳轮流司天,六年一轮回。“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就是说厥阴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少阴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太阴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少阳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阳明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太阳司天的年份,它的主要客气变化是寒。
3、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因为天道主宰地道,所以司天气化正常,就没有六气胜复邪化之变,全年的六步客主加临的气化相对稳定,主气对应的脏位气化正常,不容易生病。司天气化失常,以致胜复邪化之变,加临所胜的的主气脏位,使人生病。邪化的司天之气为病因,所加临的脏位为病位,即是“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命”即判断,“病”即病机。
三、司天在泉间气三者的气化异同
【原文】
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帝曰:间气何谓?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帝曰:善。
【串讲】
此段经文,主要根据异级同构看运气的原理,识别司天,在泉,间气三者之间主持气化的异同。
1、司天同候,间气皆然:司天主天气变化,在泉主地气变化。那么,同一种气,所在的时位有天地之别,其地化又是怎样的呢?回答是,气化的标志相同,则无论是司天或在泉,其本质都是同一的。如少阴司天的本质是热,少阴在泉的本质也是热。推理,少阴所在的间气,其本质也是热。所以说“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2、间气何谓:问什么是间气。一年六步客气,除了司天在泉在天地正位,还有四步气位于司天在泉的左右四间,所谓“司左右者,是谓间气”。司天的左右是坐南朝北而命其位,其左间是四之气,右间是二之气;在泉的左右是坐北朝南而命其位,左间是初之气,右间是五之气。
3、何以异之:根据异级同构原理,同一种标志的气化,虽然本质结构相同,但有不同级别的差异。司天主管上半年的客主加临变化,又对下半年的气化有控制作用,级别最大。在泉主管下半年的客主加临变化,级别小于司天。间气主一步客主加临变化,级别最小。所以说:“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第二节 六气与四诊
【原文】
岁主奈何?
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
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串讲】
本节经文是论述六气司天在泉左右间气所属的四类气化现象,蕴含着辨证的四诊框架,所以可以按此四类释义。
1、六气标本,以本为根据:“岁主”即“主岁者”,也即司天在泉。六气司天以三阴三阳为标志,以风热湿火燥寒为本质。所以说:厥阴司天为风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少阳司天为火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太阳司天为寒化。而按照异级同构原理,六气无论是在司天或在泉或间气,它们的本质是不变的,为何又说在泉主五味,司气主五色,间气主病形呢?这是由于五味五色及病形皆由六气本质所决定,所派生也即为根据的。所以临证察色按脉,四诊合参,就能推究出气化病机的本质。
2、在泉化生五味:生物的成熟期一般在下半年,成熟后的药食气味才醇厚,故五味由在泉所化生。厥阴在泉为酸化,因为厥阴的本质是风,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少阴在泉为苦化,因为少阴的本质是热,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太阴在泉为甘化,因为太阴的本质是湿,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少阳在泉为苦化,因为少阳的本质是火,与少阴君火同气;阳明在泉为辛化,因为阳明的本质是燥,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太阳在泉为寒化,因为太阳的本质是寒,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六气所生的五味确认,据此可以问病人的口味如何,以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属问诊内容。也可以据此而口尝药物的味道,以知药物归经,五脏补泻所宜。
3、司气化生五色:“司气”指司天化生的色气。因为六气本质化生万物的性状以色象为最显著,虽然说“天制色,地制形“,然而气寓形质中,色气与形质是不可分离的。
一般注家根据五气经天图说,认为五运化生五色,”司气“是单指五运生色气。这与“岁主奈何”的文义不相连属。更何况运气同化者色气一致,运气异化者,“岁主”的色气会有变化。因而五运主色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落实到“岁主”所司的色气变化上来。所以“司气为×化”,是指司天在泉与色象的对应关系,如苍谷,丹谷,黅谷,白谷,玄谷等岁谷,皆以司天在泉的色象命名的。
4、间气察病形:间气为步气,加临主气脏位而显现病形,反映内脏的病机变化。厥阴间气为动化,如眩晕而脉弦数,为肝风内动。少阴间气为灼化,如手心灼热而脉细数,为心火内郁。太阴间气为柔化,如身软无力,大便柔软,脉象柔细而濡,语言柔弱,为脾虚生湿。少阳间气为明化,如神昏谵语,脉大而浮,为热入心包,神明扰乱。阳明间气为清化,如喉中痰鸣,喘不能卧,为肺气清肃失职。太阳间气为藏化,如脉象沉伏,四肢厥冷拘急,下利清谷,为阴寒太盛,水不藏阳。皆属望,问,闻,切四诊综合运用。
5、四诊结语:总之,治病必须明白六气分别治理气化的道理,五色五味生成与六气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人体内脏是否相宜。此论蕴含的意义是,要明白这些道理,必须以天人合一观念,用四诊方法来审察。而且所论内容很精简,为的是作为四诊框架而示范,说明只有四诊思路有条不紊,才能为辨证论治作出良好的开端,即理出头绪,为尔后的辨证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即是“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盈虚”即虚实,“病生”即生病,“绪”即头绪,有条不紊。
第三节谨候气宜无失病机
【原文】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风化之行也何如?
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串讲】
本节内容蕴含着气化的异级同构原理,并且说明审察六气变化,是为了推求病机之本。
1、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上节言“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这里不言厥阴在泉为风化,而首先言酸化,是何道理,故有“风化之行也何如”之问。
2、风行于地,所谓本也:意思是厥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风气流行,酸味是由风气化生的。其余之气相仿。如少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热气流行,苦味是由热气化生的;太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湿气流行,甘味是由湿气化生的;少阳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火,苦味是由火气化生的;阳明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燥,辛味是由燥气化生的;太阳在泉,其本质仍然是寒,咸味是由寒气化生的。所以说“余气同法”。
3、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根据气化的异级同构原理,六气无论是司天还是在泉,其本质都是不变的,即“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本气不但化生本气所属的味道,而且化生归属本气的万物,故万物的化生可以归纳为六气五类,即“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可参考《五运行大论》)
4、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六气正常,生化万物为“气宜”,六气失常,灾害万物为“气不宜”。所以为医者必须谨慎地审察(候)六气变化是否与万物适宜。人是万物之最灵,天人感应,气化适宜则人不病,气化不宜则人生病。所以谨慎地审察气化的变异,就能正确无误(无失)地诊断病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就是这个意思。
本大论贯穿着辨证论治法则,而辨别病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故“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是本大论的主题思想。
第二部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细则
第二部分内容可划分九节,皆是围绕主旨“谨候气宜,无失病机”作论证。
第一节司岁备物
【原文】
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串讲】
本节内容以司岁备物的道理来论证“谨候气宜,无失病机”。
1、其主病何如:“其”,代指病机。病机确立后,怎样针对病机主治呢,故有“其主病奈何”之问。首先必须将五味五色的药食齐备精良,才能谈得上主治疾病。故“司岁备物”有两层意义。一是根据岁气特征,储备当年的岁物,用于治疗他年的岁气病;一是根据岁气病的特征,预备他年的岁物,用于治疗今年的岁气病。
如果今年是太阴湿土司岁,可以收备党参,黄芪,黄精,甘草,白术,大枣,山药之类补脾药食,以备他年太阳寒水司岁时,寒气流行伤脾阳时使用。若是今年正值太阳寒水司岁,寒气病证流行,又当及早采购预备党参,黄芪,黄精,白术,甘草,大枣,山药之类药食。此属司岁备物以治疗虚证者。
如果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岁,可以收备大黄,玄参,板蓝根,绿豆之类寒性药食,以备他年少阳相火司岁的火热病证流行时使用,若是今年正值少阳相火司岁,火热病证流行,又当及早采购预备大黄,玄参,板蓝根,绿豆之类药食。此属司岁备物以治疗实证者。
总而言之,岁物之药食,必须及早储备,不致遗漏短缺,以便主治疾病,做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
2、先岁物何也:岁气具有本化的特色,也有正化与邪化的区别,所以岁物并非皆是好的。如果当年发生自然灾害,岁物歉收,品质也不好,就是“非岁物”。只有在正常年景,岁物丰收,品质好,才能称得上“先岁物”。“先”即优先,由于品质好,所以可以优先入选,作为储备岁物。为什么正化的岁物是优先的呢?因为岁物的生长期在司天上半年天气,“天制色”而气优,岁物的化成收获在在泉下半年地气,“地制形”而味醇。故正常年景,岁物生长成熟收获按时完成,得天地之气最全,故岁物为专精纯良之品,不掺杂邪变气味。用现代话说就是岁物没有被污染。故“先岁物”的定义为:“天地之专精也。”由此推论,凡是违反气候季节而人工培植的药食,气味均不纯正精良,均属“非岁物”。
3、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是,运气相临,中运与司天在泉共同组合的“正化度”能够维持,是平气年,则岁物丰收。因为阳年气化有余,阴年气化不足,其岁物也不中正纯良。只有运气相临属于平气年者,岁物才是最好的。
4、非岁物何谓也:此句是要求对“非岁物”下定义。其定义是:“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散也”是对比“天地之专精也”,意即“非岁物”的品质不纯良专精,属次等品。再接下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个定义。关于这四个方面,方药中先生讲解得比较好:“气味”,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厚薄”,指药物气味的轻重浓淡;“性用”,指药物的性能和作用,“躁静”,指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治保”,指药物对人体的补养作用,“多少”,指这种补养作用的强弱;“力化”,指药物作用的范围;“浅深”,指作用范围的大小。 5、司岁备物的现实意义:“司岁备物”的意义主要是如何采集药物治病。年岁不好或者土质不适宜生产的药物是次等品,药效差不能治重病。年岁好或者土质适宜生产的药物是上等品,重病宜用,应多储备。而且间气色象的药食也可视为岁物,虽然质量可能较次,但年岁好,五色齐修,仍得相当气化所宜,使用之仍能合乎病机,也应该按等级储备。只有那些不合水土时宜的劣质品才弃而不用。这样,所储备的岁物不至于短缺。正如现代的道地药材不够敷用,只要品质优良,储备完善,也可以治疗一般的疾病。
谢谢楼主,能否讲解异级同构原理的形成 第二节审察病机而定治则
【原文】
帝曰:岁主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帝曰:善。
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串讲】
此节经文是论述六淫加临所胜的脏位来命名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进行治疗,从而论证“谨候气宜,无失病机”。
1、岁主脏害何谓:“岁主”即司天在泉,“脏害”即五脏受伤害,“何谓”即如何说明。句意是问司天在泉之气伤害人体内脏,应该怎样说明病机。这首先要明白司天在泉的气化淫胜者,是为病因。病因加临主气对应的脏位,组合为病机。如前言“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但是岁主所临脏位有相生,有相克,相生为顺,伤害较小,相克为逆,伤害较大。“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意即病因(包括病性)加脏位,并且是相克关系,为命名病机的要领。如脾土不胜岁主风淫之邪,病机就命名为“风邪伤脾”,肺金不胜风淫之相侮,病机就命名为“风邪犯肺”。
2、治之奈何:根据后文的药食法则理解。六气司天在泉都是客气属天气,天气在上在外;主气属地气在下在内。所以司天上淫于下(主气),所胜平之。在泉外淫于内(主气),所胜治之。平之和治之的治疗药食法则是有区别的。
3、平气何谓:问如何辨证论治而使淫胜之气达到平衡。首先要眀瞭岁主淫胜中运而发病,或淫胜主气对应的脏位发病,总的病机是阴阳气化失调。所以必须谨慎地审察三阴三阳对应的何气司天,何气在泉,其淫胜之气伤害何运气的脏位,即确诊病因病机所在,进而针对病机进行平治,即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平治法则,依据病情的轻重分为两种。病轻的的用正治,病重的用反治。正治法则是审察病机与证候一致而采取的逆治,所谓“逆者正治”。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而反治法则是审察病机与证候不一致,而顺从证候假象的从治,所谓“从者反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即寒象是因为内热本质引起的,所以用寒药;热象是因为内寒本质引起的,所以用热药。所以反治与正治均是治本制胜的法则。问题是运用反治法则时,要谨慎地辨别阴极似阳,或阳极似阴的假象。
786545221 发表于 2015/5/23 21:58
谢谢楼主,能否讲解异级同构原理的形成
异级同构原理是运气学的极重要的原理,在本帖里会频繁讲到。其基本原理请参考我的《异级同构看运气》转帖。(黄帝内经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