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
【原文】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风化之行也何如?
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串讲】
本节内容蕴含着气化的异级同构原理,并且说明审察六气变化,是为了推求病机之本。
1、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上节言“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这里不言厥阴在泉为风化,而首先言酸化,是何道理,故有“风化之行也何如”之问。
2、风行于地,所谓本也:意思是厥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风气流行,酸味是由风气化生的。其余之气相仿。如少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热气流行,苦味是由热气化生的;太阴在泉,其本质仍然是湿气流行,甘味是由湿气化生的;少阳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火,苦味是由火气化生的;阳明在泉,其本质仍然是燥,辛味是由燥气化生的;太阳在泉,其本质仍然是寒,咸味是由寒气化生的。所以说“余气同法”。
3、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根据气化的异级同构原理,六气无论是司天还是在泉,其本质都是不变的,即“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本气不但化生本气所属的味道,而且化生归属本气的万物,故万物的化生可以归纳为六气五类,即“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可参考《五运行大论》)
4、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六气正常,生化万物为“气宜”,六气失常,灾害万物为“气不宜”。所以为医者必须谨慎地审察(候)六气变化是否与万物适宜。人是万物之最灵,天人感应,气化适宜则人不病,气化不宜则人生病。所以谨慎地审察气化的变异,就能正确无误(无失)地诊断病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就是这个意思。
本大论贯穿着辨证论治法则,而辨别病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故“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是本大论的主题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