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的克 发表于 2015/6/16 17:53:46

感谢分享,需要慢慢品读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17 09:05:34

艾的克 发表于 2015/6/16 17:53
感谢分享,需要慢慢品读

谢谢关注。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17 09:11:13

    第三节辨客主加临的虚实论治
    一、主胜逆客胜从
   【原文】
    客主之胜复奈何?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
    帝曰:其逆从何如?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串讲】
    1、客主之气,胜而无复:这里的“客主”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包括司天在泉在内的六步客气分别加临六步主气;一是指在司天在泉之岁气,分别加临六步主气。若主气乘侮客气则为主气胜;若是客气乘侮主气则为客气胜。这样就构建成了一年的客主加临的主要矛盾的胜负关系。在一定的时位里,要么是客气胜主气,要么是主气胜客气,不会有复气产生。为什么呢?因为产生复气要有一个时位变迁过程,胜复不在同一个时位上。如阳明燥金司天,则初之气发生燥金胜风木,至三之气相火复。正如《素问·六元政纪大论》描述的那样:“木不及,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燎之复。”春天里有秋气之胜,就不会同时又有炎暑之复,须到夏天才有。而火复于夏,又转化为主气相火之专胜,也不会同时又有寒水之复,须到冬天才有。这就是“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
    2、主胜逆,客胜从:主气与人体内脏相应,客气是外来的六气。主气生客气或乘侮客气,表示主气得不到客气的调节,内脏病重,为“主胜逆”;客气生主气或客气乘侮主气,表示客气能调节主气,为“客胜从”。并且,客主的从逆,必须结合中运的气化来进行分析。如太阳寒水司天,加临太徵火运,增强了三之气少阳相火的气化,则主气相火反侮寒水,夏天特别热,并且延续到仲秋而胜金气。主气的气候严重反常,得不到客气寒水的制约,天不下雨,怎么能够解除炎暑呢!所以说“主胜逆”。如太阳寒水司天,加临太羽水运,寒水绝对专胜,则主气少阳相火顺从寒水,暑热得到寒水制约而不酷热,所以说“客胜从”。总而言之,“主胜逆,客胜从”是天气主宰地气的常变规律,即“天之道也”。
   下面的六气司天在泉的从逆,是论述同一种气,有主胜逆客胜从的分别,病情也有表里轻重的分别,但基本的补泻药法相同。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18 10:22:51

    二、厥阴司天的逆从
    【原文】
    帝曰:其生病何如?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呜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串讲】
   厥阴的本质是风木,所以厥阴司天客气胜则风动于上,耳鸣,振掉,目眩;甚则风木乘侮肺脾而咳嗽。若厥阴司天引动主气厥阴风木气胜,则肝木气机横逆,胸胁胀痛,甚则肝木乘脾土,风痰阻于舌窍,言语困难,比客胜的病情严重。
    三、少阴司天的逆从
    【原文】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串讲】
    少阴的本质是热气,所以少阴司天客气胜则与风木合化扰于上,风热乘侮肺金,鼻塞喷嚏,肩背闷热,头痛发热,耳聋目糊,少气。甚则肺气不能通调水道而身体浮肿,咳逆气喘,热迫血溢,皮肤生疮疡。若少阴司天引动主气少阴君火气胜,则心热烦躁,甚则君火引动肝木相火,两胁气火支撑而胀满疼痛,病生于内而严重。
    四、太阴司天的逆从
    【原文】
    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串讲】
    太阴的本质是湿气,所以太阴司天客气胜则乘侮肾水,水气逆于上则头面浮肿,呼吸困难而气喘。若太阴司天引动主气太阴湿土气胜,湿困脾阳则胸腹胀满,饮食难以消化,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饮食之后精神疲倦,甚至食厥神志不清楚,为内生重病。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19 07:30:15

    五、少阳司天的从逆
    【原文】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疭。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串讲】
   少阳的本质是相火,所以少阳司天客气胜则火刑肺金,肺金所主的皮毛生赤疹,丹毒赤游风,疮疡。甚则风火上升,呕吐气逆,咽喉肿痛为“嗌肿”,肿痛严重,水浆不得下咽称“喉痹”,火极动风则瘛疭即手足抽搐。若少阳司天引动主气少阳相火气胜,火灼在内的肺脏,咳喘胸满,不能平卧,依靠后背床褥坐着呼吸,甚至咯血,手心灼热,为内生重病。
    六、阳明司天的逆从
    【原文】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串讲】
    此段经文既不言客胜,也不言主胜,只言“金复内余”的病证。当仔细思量。
    “清”指清燥金气,“复”指复气。“内余”即下部有余。阳明清气本属下半年的复气有余,故称“金复内余”。金复不守其位,反而居于司天,为不当位的气化。金欲复胜风木而不可得,反而被主气相火胜之,有胜无复。故无论是主胜还是客胜,都是燥热合化而胜,故没有主胜客胜之名。正如前章所说,“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反胜之,所谓火燥热也。”心肺燥热,则咳嗽鼻衄血,咽喉肿痛如塞,胸中烦热,咳嗽不止,肺络大出血,气随血脱则死亡。金气色白,故肺出血称为“白血”。
    七、太阳司天的逆从
    【原文】
    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串讲】
    太阳的本质是寒水,所以太阳司天客气胜则使人患伤寒病,鼻流清涕,咳嗽,胸中不利。若太阳司天引动主气太阳寒水气胜,寒邪深伏肺脏,痰饮内聚,咽喉中经常有痰鸣,内生重病。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20 07:24:15

    八、厥阴在泉的逆从
    【原文】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串讲】
    厥阴在泉加在主气太阳寒水上,病变多发生在身体下部。风寒相薄,下肢大关节屈伸不利,行动不方便,若风寒伤害太阳经脉,则项背筋脉痉强,手足拘挛。若厥阴在泉引动主气厥阴肝木气胜,肝肾并病而筋骨摇动,腰腹时常疼痛,为内生重病。
    九、少阴在泉的逆从
    【原文】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骨行)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串讲】
    少阴在泉则下半年客气君火气胜,火生湿热伤于下。“尻”即臀部,“股”即大腿,“膝”即膝关节,“髀”即股骨关节,“腨”即小腿肚,(骨行)即小腿胫骨,“足”即足跗关节和足掌,合起来就是湿热伤害腰臀和下肢的病变,酸胀热痛,足跗浮肿不能持久站立,伴大小便失常。若少阴在泉引动主气少阴君火气胜,热邪“厥气上行”,则发生心痛,胸膈中发热。“痹”即气机闭阻,因湿热闭阻气机,发作许多证候即“众痹皆作”,严重者如引起胠胁内脏病变,出汗不止,甚至内热而四肢厥冷,为热厥重病。
    十、太阴在泉的逆从
    【原文】
    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写,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串讲】
    太阴在泉则下半年客气湿土气胜,寒湿相遘,发生脾肾阴盛阳衰的病证。寒湿伤于下,足痿弱而沉重,小便频数不畅,大便水泻,以及前后二阴肿痛,为隐曲难言的疾苦。若太阴在泉引动主气太阴湿土气胜,土胜水,寒水起反应,寒气逆上而大腹胀满,饮食不下,甚则寒疝腹痛,为内生重病。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21 07:25:23



    十一、少阳在泉的逆从
    【原文】
    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串讲】
    少阳在泉则下半年客气相火气胜,火生湿热乘侮寒水,寒火及湿气交争于下焦,则腰腹疼痛而反恶寒,甚至赤白痢疾,或尿如米泔水的白色。若少阳在泉引动主气少阳相火气胜,则热气反而上行客留于心,心痛发热,热邪格拒于中焦而呕吐,为内生重病。病候与少阴基本相同。
    十二、阳明在泉的逆从
    【原文】
    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写。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串讲】
    阳明在泉则下半年客气燥金气胜,清敛的清气运动于下焦,少腹坚硬胀满,而且大凉之气伤害大肠庚金,大便频数而泄泻。若阳明在泉引动主气阳明燥金气胜,金凉从寒变则腰背困重,少腹感觉寒冷,下利如鸭粪。甚则寒气厥逆于大肠,气上冲胸,咳喘,不能持久站立。
    十三、太阳在泉的逆从
    【原文】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帝曰:善。
    【串讲】
   太阳在泉,加临于主气太阳,寒水叠加,则无论是客胜还是主胜,都是寒气有余,即“寒复内余”,故无客胜主胜之名。寒胜于下,则腰臀疼痛,屈伸不便利,大腿和膝关节以及小腿直到足跗皆痛。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22 11:21:02

    十四、治疗原则
    【原文】
    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歧伯曰:
    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写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以咸(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写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以咸耎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写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写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帝曰:善。
    【串讲】
    1、治疗原则:凡高者和有余者属实,抑之和折之是泻实治法;凡下者不足者属虚,举之和补之是补虚治法。根据虚实程度的比例采用佐药,以利人体恢复健康,归于所宜的阴阳和平状态,即是“佐以所利,和以所宜”。
    主客不但有虚实当辨,而且寒热寓于虚实之中,所以欲安和主气和客气,虚实寒热俱当辨别。主气与客气的气化相同者,采用逆治,不相同者,采用从治。为什么呢?因为主客同化属寒者,“治寒以热”;主客同化属热者,“治热以寒”。主客气化相同就是“相得”,没有相矛盾的假象,所以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逆治”,故说“气相得则逆之”。相反,主客是乘侮相克关系,主客气化不一致为“不相得”。则寒极发生假热;热极发生假寒,就得采取顺从假象的“从治”,故说“不相得则从之”。而无论是逆治还是从治,都是针对病机的寒热虚实而治,即以正味治疗之。总而言之,客气胜则主气衰,主气胜则客气衰。胜者气实,实则泻之;衰者气虚,虚则补之。泻法是,泻之以本化之味和对化之气。补法是,补之以对化之味和本化之气。这是气化虚实的最基本的补泻原则。
    2、厥阴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风温淫胜,泻实皆以本化的酸味和对化的凉气,即以酸凉泻之。故说“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厥阴之客,以酸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风温不及,补虚皆以对化的辛味和本化的温气,即以辛温补之。故说“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甘缓之”
    3、少阴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君火淫胜,泻实皆以火生土的甘味和对化的寒气,即以甘寒泻之。故说“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少阴之客,以甘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君火不及,补虚皆以对化的咸味和本化的热气,即以咸热补之。故说“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咸收之”
    4、太阴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湿土淫胜,泻实皆以苦味燥湿,故说“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太阴之客,以苦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湿土不及,补虚皆以甘味,故说“土位之主,其补以甘。”“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甘缓之。”
    5、少阳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相火淫胜,泻实皆以火生土的甘味和对化的寒气,即以甘寒泻之。故说“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少阳之客,以甘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相火不及,补虚皆以对化的咸味和本化的热气,即以咸热补之。故说“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咸收之”
    6、阳明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燥金淫胜,泻实皆以本化的辛味和对化的温气,即以辛温泻之,故说“金位之主,其写以辛。”“阳明之客,以辛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燥金不及,补虚皆以对化的酸味和本化的凉气,即以酸凉补之。故说“金位之主,其补以酸。”“阳明之客,以酸补之。”
    7、太阳主客虚实的治疗药法:无论是主气胜还是客气胜,其本质都是寒水淫胜,泻实皆以本化之咸味和对化的热气,即以咸热泻之,故说“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太阳之客,以咸写之”。反之,无论是主气衰还是客气衰,其本质都是寒水不及,补虚皆以对化的苦味和本化的寒气,即以苦寒补之。之所以苦补,因为苦寒能坚肾阴,而辛味能补肺金以资助肾水,通阳化气。故说“水位之主,其补以苦”“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23 08:03:39

      第四节方剂制度
    【原文】
       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帝曰:善。


益民老人 发表于 2015/6/23 08:05:45

    【串讲】
   1、三阴三阳,气有多少:本来阴阳只有太少之别,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再添厥阴和阳明与太少合之,就是三阴三阳。是什么道理呢?第一,三阴三阳之气各有多少,其气化的表现也不同:厥阴是一阴,少阴是二阴,太阴是三阴;少阳是一阳,阳明是二阳,太阳是三阳。厥阴主风化,少阴主热化,太阴主湿化,少阳主火化,阳明主燥化,太阳主寒化。第二,六气轮转,主宰气化的盛衰变化: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居于太阳与少阳合明的中间,故说阳明是“两阳合明也”。太阴,少阴,厥阴,厥阴为阴尽阳生之时,故说厥阴是“两阴交尽也”。
    2、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既然阴阳之气各有多少而主宰气化的盛衰,而人与天地气化相应,人体正气有盛衰,病邪也有盛衰,所以说“气有多少,病有盛衰”。凡是正盛邪衰者病情缓,正衰邪盛者病情急,缓者病轻,急者病重。病轻者采用缓治的小方,病急者采用急治的大方。一般的原则,要依据病位的高下以辨阴阳,病情的新近与久远以辨表里寒热虚实,也即根据病因病性和病位不同,则治法的方剂制度有缓急大小,也即药力的轻重各有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效到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具体而言,组成方剂的制度有:
    ①方剂的奇偶制度:凡是方剂的药味是奇数的为奇方,凡是方剂的药味是偶数的为偶方。故“君一臣二”三味药,“君二臣三”五味药皆属奇方。而“君二臣四”六味药,“君二臣六”八味药皆属偶方。
    ②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奇方作用偏急,偶方作用兼顾,所以新近的病性质急迫属实证,应当用奇方;久远的病性质虚实错杂,应当用偶方。
    ③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相对而言,外感病邪在太阳之表,病情较轻,用偶方发汗兼顾和里即解,如麻黄汤四味药发汗兼治咳,桂枝汤连粥共六味药解肌兼调营卫。太阳病不解而传入阳明腑实,病情严重,当用力专效宏的奇方急下存津,如三承气汤。其中的大承气汤有四味药,单从药味奇数而言属偶方,但从药性偏急的作用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应当归属于奇方。
    ④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虚者补之。上焦营卫气血虚,当以调补气血的偶方缓治,即“补上治上制以缓”,如薯蓣丸。下焦精气虚,当以力专效宏的奇方急治,即“补下治下制以急”,如四逆汤。
    ⑤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奇方不但是奇数,最主要的是它的气味雄厚,如四逆汤中的附子干姜辛热,回阳救逆必须用。偶方不但是偶数,最主要的是它的气味比较薄弱,如薯蓣丸中所含有的八珍汤气味平和,慢性虚劳需用。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说明奇方或偶方的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如从急性病与慢性病而言,急者采用奇方,慢者采用偶方。如从伤寒急性病而言,病位在表用偶方缓方,病位在里用奇方急方。只有把疾病的寒热虚实的性质和病位明确诊断,才能正确采用奇偶方剂,使药效到达病所就是这个道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至真要大论》及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