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2011 发表于 2013/7/14 22:42:41

回复 木易丰色 的帖子

你们那确实是挺热的,我们这温度今晚才23度,没有感受到那么热的温度,所以不能理解你开空调艾炙,以前不懂中医那会热了也会跑到空调屋里享受下,或跑到风扇下大吹一气,从有孩子以后懂点中医了,挺排斥这些制冷工具的,孩子一岁那会夏天在家看孩子时,不开空调,把坐地风扇朝墙吹,反过来的风给孩子凉快,现在孩子6岁了也不会让孩子睡空调屋,直对风扇吹的

盖雪杉 发表于 2013/7/15 08:07:32

木易丰色 发表于 2013/7/14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艾灸足三里一个月,大便成形了{我大便已有几年不成形},以前月经提前一周以上,现在恢复正常,更明白脾统血 ...

当然不能开空调,道理很明了。开窗都不提倡,您说开空调,不是找死么?
很赞同您的观点,敏感穴位,因人而异。

盖雪杉 发表于 2013/7/15 08:36:30

蕤2011 发表于 2013/7/13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爸爸今年66了,以前不论搬多重的东西,都能使上劲,现在不知什么原来,拿15KG的东西,要费很大的劲,把肚皮 ...

随着年龄增大,体力和臂力一定会慢慢变弱,这是自然规律啊,这个年龄,子女要多孝顺些,尽量别让老人做这些重体力劳作。要是想从内部找到年老力弱的原因,那就只能问天问大地了?呵呵,开个玩笑。内经上,对这种随着年龄增大,人的各种身体内部外部心理生理变化,都有非常精准的描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上面加重的这段字,就是对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描述,您可以看看。
这个阶段的人,想更健康些,想远离病房和西药,那就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盖雪杉 发表于 2013/7/15 08:40:38

vincent_z 发表于 2013/7/14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盖雪杉 的帖子

楼主好,恳请移步看下:


急速找个当地中医大夫,看看舌诊,摸摸脉象,探查一下阴阳,用针灸调理调理。
舌为心之苗,这种舌头的感觉,要注意心和心包的问题,自己上百度查查心经和心包经的巡行路线,然后给亲人探查一溜,看看那里有淤堵,按揉或者拍打,打通它。或者针刺心经、心包经的井穴:中冲、少冲。

杏林独行 发表于 2013/7/15 10:45:36

本帖最后由 杏林独行 于 2013/7/15 10:45 编辑

习惯晚上吃饭,如果晚上不吃,会不会得胃病?

盖雪杉 发表于 2013/7/15 13:49:22

杏林独行 发表于 2013/7/15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习惯晚上吃饭,如果晚上不吃,会不会得胃病?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了,一篇文章,说清朝以前的国人,那时候不奉行一日三餐的,好像就是一日两餐、过午不食。
少食一餐,应该不会得胃病吧。
但,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一旦吃了些寒凉、辛辣、肥厚的食物,第二天早上肚子一定不好受,非得要呼啦啦大泄一番,才会好受,可能现在这个素食肚子,已经受不了各种肥甘厚腻的折磨了。

有些事情,如有可能,最好自己尝试一下,个中甘苦自知。

steve49 发表于 2013/7/15 14:45:34

回复 木易丰色 的帖子

请问是自己制作的艾柱吗?看来治病的确得直接灸,就是怕自己穴道给弄偏了。不知道师兄是自己摸索的穴位吗

木易丰色 发表于 2013/7/15 21:27:06

回复 steve49 的帖子

我是淘宝上买的好像是李时珍故里产的,我觉得不错,价格贵了一点,穴位吗,买本筋络书,它会告诉你怎么找,一般不会错的。

金海 发表于 2013/7/16 09:50:58

回复 盖雪杉 的帖子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艾炙,如果你八字显示你是以火土为用神的人,用艾炙治疗应该是很有效的,如果你是金水为用的人,火为忌神,艾炙只会是火上加油,会加重疾病。这只是我这几年使用艾炙后的体会。另外,我看浙江的秦师对艾炙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也不太建议所有人使用艾炙。大家可以上网查查看。

中医是宝110 发表于 2013/7/16 16:30:52

回复 盖雪杉 的帖子

谢谢老师!
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查看完整版本: 艾灸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