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y 发表于 2008/11/7 16:56:11

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吗?

bigtiger819 发表于 2008/11/7 17:26:26

原帖由 hply 于 2008/11/7 15:56 发表
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吗?
那时古人可能如此,现在人恐怕是“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抑或“阴阳皆常不足”吧?呵呵,乱讲一气。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7 18:12:47

李东垣(李杲)
  
  少年时代
  
  乱世。
  没法儿再乱了。
  李东垣出生得很不是时候,在他出生的时候宋朝皇帝已经跑到江南去了,扔下北边的百姓和土地,把他们交给了从更北边打过来的金朝统治者。李东垣的家位于真定,就是现在河北省正定以南,正属于被扔下的地方。对于大金国统治者的模样大家都比较熟悉,这种熟悉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抗金故事,比如《岳飞传》之类的评书,这些人的名字比较怪,什么金兀朮、哈密赤的,都是翻鼻孔大眼睛,相信李东垣对他们的面孔的熟悉程度要超过我们,因为他打生下来那天起就压根没有见到过宋朝统治者长得什么样,一睁眼看到的都是金兀朮的兄弟们。
  我们历来都比较关心同大金国对抗的宋朝这边的事儿,因为可歌可泣的比较多。
  但是被宋朝统治者扔在北方的这帮如同没娘的孩子般的老百姓呢?他们过得怎么样呢?他们是否也得娶妻生子混饭吃?
  从我们对李东垣的叙述中,或许可以找到点儿线索。当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老百姓永远是打工仔,不管老板怎么换,生活都还是要过的,只是老板有抠门的和不抠门的区别而已,从我们的观察上来看,打工仔并没有因为老板姓金就觉得特跌份儿特抬不起头,还是照常过日子。一般情况是刚换老板的时候觉得特不适应,日子过惯了也就那么回事儿了,比如刚换姓清的老板时大家也觉得特别扭,到后来适应了,也对老板忠诚的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对待金姓老板手下的打工仔们。
  说李东垣出生在乱世,还因为在他生活的年代,比大金国统治者更北边的蒙古人已经向南逼近了,也就是说,李东垣基本上生活于一浪压过一浪的向南边打的战争浪潮中,这是当年的流行浪潮——都觉得南边的特好欺负。
  
  现在介绍一下新同学——李东垣同学正式的名字吧,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
  名字叫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古人的这个号学问是比较大的,有的是自号,以自己的喜好和志向或长期居住的地面命名的,比如我们的李东垣同学;有的是谥号,是皇帝或者什么人封的,这种一般都觉得特有面子,所以后人基本上随时都用,但特点是,活着的时候没有;有的是别人给起的外号,比如朱丹溪,这是一种尊重。这个号是怎么来得,古人必然写的清清楚楚,如自号,别人尊称,或皇上给的等等,这是古代的文体。古人特重视名号的问题,您给说错了,他会很不高兴的,如同现在把处长介绍成科长了。
  好了,介绍完毕,为了方便,我们还是把李杲同学称呼成李东垣吧。
  
  不幸中的万幸是,李东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出生的家庭是富豪兼地主,如果要选择两个字形容他们家,那就是——有钱。
  不是一般的有钱,当大金国的统治者初来乍到的时候,曾经想了解一下当地都谁家是大款,就搞了一次统计,统计的结果是李家被曝光了出来,原来首富是很低调的李家啊。
  有很多的房子,没人住的都租给来真定打拼的白领了;有很多的地,空闲的都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了,单是这些租金收上来就把库房给堆满了。所以李家的生活很是舒坦。
  怎么样?研究医史有用吧,这样我们就发现了大金国并没有实行土改和打土豪政策,也没有占领哪儿就把这块地抢光,因为在占领的这块土地上地主阶级还活的挺滋润的——这为研究大金国的历史提供了鲜活的证据。
  那么李家到底是做的什么生意才发的大财呢?
  不清楚。
  《元史》的说法儿是他们家早就这么富了,好多代了都是这个地方的“盛族”。
  但是也有人讲了个绘声绘色的灵异故事,说李东垣的祖上年轻的时候还很穷,晚上坐在屋子里读书,接着《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就发生了,说他正读着书呢,从屋里西边的地下就冒出来一个美女,这就有点不靠谱了,从地里冒出一人来,甭管长得多美,一般见了都会吓晕的,这李东垣的祖父不但没吓晕,还坐着和这位美女两人聊了起来,一般和美女聊天总是要问您住哪儿啊?做什么工作啊?这位李东垣的祖上也不例外,就问人家姑娘了:您是什么鬼神啊?属于哪个部分的啊?什么的,美女听了,嫣然一笑,没说话,拿起笔来,在案几上写了行字,写的是:“许身愧比双南”。
  写完了,就又回到地里去了。
  这么看,这位美女的脾气确实比较古怪,还没怎么着呢就走了。
  后来这位祖上阅读了子美写的诗,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她写的是说自己是金子(反正我是才疏学浅,没明白为什么,有哪位网友知道这个典故请指教一下吧),然后就在那个美女消失的地方狂挖,结果就挖出了一个竹篮子(掘地得一笥),上压着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金一笥,畀李氏,孙以医,名后世”。
  这是个典型的不靠谱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故事,而且尤其不靠谱的是竟然还预言了李东垣日后的从医,显然是读书人无聊的杜撰。但是我认为它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李氏家族的富裕在当年就引起了猜测。
  这么个富豪家庭出生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呢?
  通常大家想象富豪的孩子一定是会提笼架鸟,到处游玩,稍微有点抱负的就混进娱乐圈,和女明星们搞搞绯闻,顺手在方便的时候拍点女明星的照片传到网上等等的吧。
  但是李东垣同学的家长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在李东垣稍微懂事就开始让他学习儒家思想。先后拜了他的舅父王从之和冯叔献为老师。
  结果是,少年李东垣的性格走上了与其他富豪子弟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变得异常地严谨、端庄和洁身自好。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富豪家的子弟,每日做事谦恭、不苟言笑,不是圣贤的事情不谈论,不是高尚的道理不学习,这就如同是一群黑鸭子里长出了只白天鹅,简直太不寻常了。
  难道仅仅是前面这两位的教导就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吗?
  当然,这两位老师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但是,真正对李东垣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他的第三位老师,范仲淹的后代——范尊老师。
  这位范尊老师对李东垣的影响简直是涵盖了他的整个一生,无论在哪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高手范尊老师的影响。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位范尊老师对李东垣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这要从范尊老师的祖上范仲淹谈起。
  范仲淹和中医的关系简直太大了,范仲淹这个人别说影响一位李东垣,简直几乎影响了后世的所有的中医,所以,让我们来谈谈范仲淹这个人吧。
  否则我们将难以理解李东垣是怎么从一个富家子弟出落成一个优秀的儒生的。
  
  范仲淹的事迹大家都了解,做官做到了副总理的位置,政绩还是很卓著的,在国家无人的时候又被当作武将使用,派到西部的边关驻防,居然威慑得外族不敢入侵,使得边境平安若干年。这种能力已经够让各路学子们羡慕的了,他还在顺手在岳阳楼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句子,让所有听了的学子都自叹境界不如,鼻孔喷血。
  现在的人已经不了解了,范仲淹在过去读书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那简直是超级偶像啊!
  但是有此政绩,由此学问的人历代也不少,为什么单单这位范仲淹在读书人中的地位这么高呢?
  这要从范仲淹的修为谈起。
  范仲淹之所以成为儒者心目中的典范,主要是因为他的清修苦节。
  他做了几乎是副宰相的大官,工资应该是不少了,但是他家里却穷的一塌糊涂,四个儿子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谁有事儿的时候出去穿,没有什么事就在家里穿破的。
  您该觉得这是胡说八道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啊,他的工资都哪儿去了?
  都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人了。
  别人说他是“忠义满朝廷”,就是这个意思,他见到读书人穷困没有钱了,就帮助人家,见到谁家丧葬嫁娶困难了,也帮助人家。
  还买了田地千亩,把家族的人都聚集起来,将地交给家族的族长管理,田地的收入就供给这些家的老人啊,读书人啊等等,古人对家族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如果能够使家族繁荣兴旺,那是儒者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啊,是大事,是要记功德的。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都是一家三口为单位了。
  范仲淹还建立给学子们学习的地方,我的印象中好像在苏州就建立了文庙,苏州的同学帮着考证一下,是否正确。
  总之净干好事了,凡是忠义之事,听说了,没有不做的。
  自己却廉洁操守,不收回扣,不贪污,不乱花公家一分钱。
  有了这样的员工,他的老板皇上大人一定晚上在被窝里偷着乐。
  
  历史上的评价是,范仲淹在朝廷一出现,搞得其他朝臣们谁都不好意思奢靡了,风气为之一振。
  您范仲淹天天步行上班,我天天坐着八抬大轿上班。
  回头街上一碰头,这不分明显示我腐败吗?
  明天绕着路走,我绕,我绕,天啊?怎么这么倒霉!又撞上了!(当然要撞上,因为目的地都是朝堂)怎么回事?大家看我的眼光有点不对劲了?我没贪污,真的没贪!
  第三天,得,我也步行上班把,各位年兄,大家早上好,咦?都走着来的?呜呜,原来大家跟我的感觉一样啊。
  
  以前聊天的时候是很随便的:张年兄,怎么样啊?昨天晚上喝得还可以吧?那个小妞简直是太销魂了,今天退朝接着去?哈哈哈!
  范仲淹从柱子后面转了出来: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李二位,立刻口吐白沫,翻倒在地:我晕!
  第二天大家见面,说话的主题全部是:老百姓怎么样了?我很关心啊!
  
  文的可以了吧,武的更加厉害,北宋人才紧缺,边关告急,把范仲淹给派了过去当大元帅,范仲淹治军有条,西夏不敢来犯,在范仲淹去世后,边关人们焚香痛哭,连敌人那边的都给点香跪拜,以示敬佩。这就是德行的力量啊!
  但是在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穷得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四个儿子居然无钱为他举办葬礼。最后棺材是大家凑钱买的。
  其清廉若此!千古无人出其右。
  我们现在给范仲淹的评价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但是,我们知道,范仲淹心中想做好的只是一个角色:儒者。
  
  所以他以无懈可击的品行,成为了读书人心目中的超级偶像。
  过去有人评价,历史上能够以自己的德行佑护子孙千年的只有那么两三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就是范仲淹。
  什么意思?就是说,他的后代,一提自己的祖先,大家都礼敬,都客气,都给面子,还有可能给提供生活来源的,就只有这两个人能够做到。
  比如孔家的后代,历代皇上等各级人物都尊重着呢,范仲淹的后代呢?因为现在学儒的少了,所以大家不了解,在过去,儒生们如果谁和范仲淹的后代有交往,那是荣幸的事情呢,写本书绝对是要请人家来给写个序的,就是给写句话,大家也都觉得脸上有光。
  
  那么,您该问了,说了这么多,这范仲淹到底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啊?
  有,而且关系还很大。
  因为范仲淹说了一句功德无量的话: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这话有多种版本,还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两种。
  这是范仲淹在青年读书的时代,还没当官的时候,有一次到庙里烧香祷告,对神仙所发的自己的誓言,意思是我范仲淹一生只为老百姓做事,为百姓好的我就做,让我当官,我就当个好的官,如果不让我当官,那就一定让我做个好的医生,也是为老百姓解除痛苦。
  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话,大家切勿等闲看过。
  这话里面包含了极其坚定的信念。
  此语与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具有相似的感召力。
  
  过去做医生的地位并不高,都混到与算命打卦的基本是同一个份儿上了,一个读书人,眼巴巴地期待着功名呢,一朝落第,心里特承受不了,跳楼的心都有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高考,两种选择”这样的话,只有“除了登科,还是登科”这样的思路。
  所以有人考了一辈子,有人放弃了,给大官当个狗头军师幕僚什么的,有人回家种地去了,当然,还有的直接就疯了。
  在这个时候,范仲淹的这句话起了作用,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医生是因为落第后,在这句话的启发下走上了从医的道路的。
  但是至少,在从医后以这句话做为自己的心理安慰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九吧。
  我看过了那么多的古代医书,几乎大部分书的序言里,别人在介绍的时候都要写上:“昔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曾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样的话,有的书好几个人写序,每个人都把这话说一遍。
  可见此话影响之深!
  
  现在说回到李东垣吧,您想啊,他在人生观形成的少年时期,就拜了这么位范仲淹的后代范尊先生为老师,那受的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首先是崇拜,那种过去儒生对范仲淹的无以复加的、发自内心的崇拜,全都转移到这位范尊老师的身上了。
  其次是学习,发动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认真地学习范尊老师教授的儒家思想,并力求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
  
  举个例子,有一天李东垣看到家里有一块地空着(其实他们家的空地多了去了,我估计是选择了一块而已),就开条子批了笔钱,在这里盖了个书院,供给周边的学子没有学习地方的来学习,换成现在就是盖了座阶梯教室,让参加函授和自考的同学们来自习。
  这种行为的确是值得赞扬的事情,显然是受了范仲淹的影响才做的。
  见贤思齐,成天儿的被范尊老师叮咛,没法儿不想着做好事儿啊。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7 18:16:00

在青少年时期的李东垣就连性格也是严谨有节的。
  以李家首富的地位,往来应酬的事情一定少不了。
  但李东垣却与家族的其他人不同,他只交往那些名士,就是有学问的,道德修养高的。其他的人连理都懒得理。
  比如哪位想结交李东垣,递上帖子,李东垣该找人打听了,这位人品如何啊?学问如何啊?什么?曾经和母亲骂过架?得嘞,把帖子退回去,您请回吧,我们李大公子忙,不见。
  品行上有问题的,您就甭想交往这位李东垣了。
  
  即使是已经交往了的朋友,在大家相处的时候,李东垣也表现得异常的成熟稳重。
  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难免说说笑笑,谈论一下天气,谈论一下新闻,尤其是容易谈论一些桃色新闻之类的。
  碰到李东垣走过来,大家立刻闭嘴不谈了。
  因为李东垣身上带有着一股严肃之气,使得大家觉得谈论这些东西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
  看来李东垣比现在的教导主任还有效果。
  李东垣自己呢,人家也从来不和大家谈论这些内容,文献记载李东垣是“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
  
  到了李东垣接近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儒生了。
  附近方圆几十里的都知道了,本地首富李家出了一个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青年人。
  
  但是时间长了就出来问题了。
  李东垣的这帮朋友中有个别的人受不了了,有这么个严肃的朋友,搁谁谁也受不了啊。
  太正统了,生活中哪里还有滋味啊。
  您这边看林学妹走过去,由衷地发了句感慨:林学妹的面容真的很像桃花岛的桃花啊!
  那边李东垣可能马上接了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天啊,我的青春期那飞扬的思绪呢?我面对桃花的感慨呢?全都飞到九霄云外了!
  一次两次可以,开始估计您也跟着赞许,李兄的儒学修为真的是可圈可点啊。
  次数多了,估计您就该晕了,这个老兄是真的还是假的啊,他不会一辈子这么下去吧?如果真的是一辈子都这样的话,那我的幸福生活可就毁掉了啊!因为我再也不能看桃花了,或者是即使看到桃花也不再会有感觉了啊。
  
  大家一交流,敢情都有这种感觉啊。
  于是这帮兄弟们就拍着脑袋,设计出了一个考验一下李东垣同学的计划。
  这个计划如果李东垣同学知道了,一定会后悔得用头撞墙的——这么交了这帮朋友?
  看来即使是这么严谨,最后还是交了一些不该交的朋友啊。
  
  计划开始实行了。
  一个春日的傍晚。
  暖风吹的人心都醉了,真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好日子啊。
  大家在有名的“一笑楼”楼上定了个包间,设了酒席,都是年轻的学子,举杯畅谈,不亦乐乎!
  然后把李东垣也请了来,落座后,先喝了点儿小酒,吃了两口糖醋鱼。
  这时脸上有点粉刺的张学长向王学弟眨了眨眼睛,王学弟心领神会,拍拍巴掌。
  从包间外面立刻款款走入几个美丽如花的歌妓,坐在大家的身旁。
  李东垣皱了皱眉,低头不语。
  张学长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仔细地看着美女:“喂!真的很像桃花啊,来,为了漂亮美眉,大家干一个!”
  大家狂饮,李东垣纹丝不动。
  张学长看到了,急忙说:“咦?东垣同学很不给面子啊,怎么没喝?来,几位美眉去好好劝劝他。”然后使了个眼色。
  歌妓们早就接到了任务,于是都跑到李东垣的身边,用手拉住李东垣的衣服:“李公子,您就喝了呗。”(使妓戏狎,或引其衣)
  接下来李东垣的反应绝对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李东垣忽地站起来,怒斥歌妓们:“别用你们的脏手玷污了我的衣服!”
  说完,把衣服迅速地脱下来,拿把火就地就给烧了(解衣焚之)。
  然后穿着贴身的小褂,扬长而去。
  
  留下目瞪口呆的众人反应不一。
  诸位同学:天呐,这位老兄是真的啊!为了我们未来的幸福,闪吧!
  诸位歌妓的自尊心绝对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相信若干个月内是没法儿接客了。
  楼下的老鸨也很奇怪:发生什么事情了?先是着了把火,然后一个光膀子的小伙子跑了,接着我的姑娘们怎么就都废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相信这件事情在当时一定非常的轰动,是当地该年度八卦的头条。
  大家议论之余,纷纷添油加醋,最后搞的尽人皆知。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更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这个事显然已经不是青年学子之间的话题了,连这帮大人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与猜疑的队伍。
  大家纷纷想知道这位李东垣同学对歌妓的耐受的域值是多少,搞科研的同学一直在琢磨如何设计一个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来测试一下他的忍受程度。
  不知道李东垣同学被大家研究的心情如何?
  根据他一直师从范尊这样修为高手来分析,估计他还是依旧看自己的书,思考自己的道理。
  但是别人的兴趣却与日俱增。
  
  机会终于来了。
  南宋的使臣出使大金国了。
  这可是件大事,虽然被宋朝的皇上抛弃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但毕竟是旧主人嘛,在大金国的官府接待过后,各地乡绅纷纷宴请南宋的使节。
  这又为研究历史的人提供了一些信息,可见虽然当时政府间时有冲突,但民间的气氛还是不错的,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南宋的使节就和当地的乡绅聊天啊,怎么样啊?大家过的如何啊?
  当听到回答和过去差不多时,使节可能会觉得些许的失望,应该有被奴役下的义愤填膺啊?(其实他忘了宋朝的统治者的统治水平也很差)
  算了吧,再找些别的话题:本地风土如何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不知道哪位欠扁,为了讨好使节,竟然把李东垣拒绝歌妓的事情讲了。
  看来人类的好奇心都是相似的,没想到这位使节大感兴趣:真的吗?有这等事情,这我可要考察考察啊!
  这下这个事情大了,在有关人员的积极敦促下,迅速地组成了一个李东垣品行考察团,考察团的组成的级别是非常高的,您只要看看组成人员的职位就知道了:南宋外交使团的使节,大金国地方政府的首脑,地方乡绅。
  当然,计划是在李东垣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否则李东垣一定会气晕的。
  
  在各方的积极促成下,考察团举办了一次宴会。
  会议开始后,大家都心怀鬼胎地用余光偷看着年轻的李东垣。
  李东垣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懂这么一个高级别的政府首脑磋商会议,怎么会把自己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给请来。
  宴会开始后,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畅谈了一下大宋朝和大金国的交往历史(实际上两国官员这个时候早已经化敌为友,此刻大家都站在一个立场上等着看李东垣的笑话),然后宾主互相敬酒。
  接着行动开始了,也不知是在南宋使节的倡议下还是当地政府官员的提倡下(这个我还没有考证清楚),歌妓们又出场了,当然,这些歌妓已经不是上次的那些姑娘了。
  上次的那些姑娘们还在家里疯狂地洗手呢。
  现在由主办方提议,让姑娘们给李东垣敬酒(讽妓强之酒)。
  这下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刷地集中在了李东垣的身上。
  屋子里瞬时变得静悄悄的,可以听到张三刚咬到嘴里的西瓜流出的一滴西瓜汁滴到盘子上的声音。
  李东垣很为难,面对艳若桃花的歌妓端过来的酒杯。
  本能地想不喝,但这是什么场合啊!
  南宋的使节是他所尊重的,师祖范仲淹老先生不就是北宋的官员吗?况且,这是政府级会晤啊。
  李东垣是学过《春秋》的,是晓得办事要从大义出发的。
  于是一咬牙,喝!接过歌妓手中的酒杯,一扬脖,喝了(不得辞,稍饮)。
  “好!”大家齐声喝彩。
  南宋使节笑了,咬了口放到嘴边的鸡大腿。
  本地政府首脑也都乐了,原来如此啊,开始伸筷子夹菜。
  然后,大家突然发现李东垣站了起来。
  所有的人又愣了,他想干什么?
  只见李东垣不看任何人,径直走向门口。
  刚一出门,就站在了那里,一动不动。
  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地看着。
  片刻,李东垣弯下腰,“哇”地一声,把刚才吃的喝的全部都吐了出来(遂大吐而出)。
  南宋使节的鸡大腿一下掉到了面前的菜汤里。
  服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啊!跟哪位老师学的啊!彻底服了。
  
  我曾经说过,在历史资料中,由于医生的地位问题,留下的信息是很少的,只能从留下的医学记载中仔细地搜剔出更多的内容。
  实际上对李东垣的记载也不多,我看到上面两则记载后曾经反复分析李东垣这个人,难道他就真的是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吗?
  后来在看李东垣治疗他的好朋友元好问的医案中,发现李东垣也是有说有笑的,还颇为幽默,这说明,李东垣在一些不健康的场合,或者是看到了违背他的做人原则的事情的时候是很严肃的,但是在同一般朋友相处的时候,还是比较随和的。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7 18:16:34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美化李东垣的意思,虽然他的品行在当时是比较出众的,但是他毕竟是出身于一个如此富裕的家庭,也难免受些影响,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会看到,李东垣是如何不断地被生活锤炼,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的。
  
  在经历了美女的考验后,李东垣在当地的名声鹊起,成为了有节之士的典范。
  但由于他的家庭条件太好了,似乎他对功名什么的没有兴趣。
  所以日子就在这样舒坦的方式中一天天度过,似乎在过些年头,由家里给托人安排个工作,就可以安稳地度过一生了。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使李东垣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疾病袭击了这个家庭,在疾病的面前,无论贫富贵贱,谁都无法躲藏。
  李东垣的母亲王氏病了。
  王氏患的是什么病,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是能了解此病很重,因为李东垣为了照顾母亲的病,“色不满容,夜不解衣”。
  整个李家陷入了一派紧张的气氛中。
  仆人们不再敢像平时那样说笑了。
  外人只看到李家大宅子的们不停地开,一台台载着医生的轿子悄无声息地从大门进出。
  熬中药的气味不停地从院子的高墙中飘出来。
  间或有眉头紧锁的仆人在夜里悄悄地把药渣倒在大门的旁边。
  
  在夜里,李东垣疲惫地坐在母亲的床头,看着病痛中脸色苍白的母亲,无声地哽咽。
  白天,他拿着更多的钱,四处打听,哪里的医生更好?
  他像迷雾中的一头困兽,在迷茫中绝望地乱撞。
  
  但是,病情并没有好转,医生们这个说是寒证,当用热药,那个说是热证,当用寒药,总之莫衷一是。
  最后,李东垣的母亲在病痛中去世。
  去世的时候,竟然连到底患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
  
  没有人能够形容李东垣失去母亲时的那种心痛,这是一种在很多年以后,在睡梦中梦到母亲了,醒来却发现母亲早已不再了,还会放声大哭的那种痛!
  在出殡的时候,人们发现李东垣的脸色很凝重,如同暴雨来临前的天空。
  出殡以后,大家发现李东垣消失了。
  他一个人在一处没有人的空地。
  嚎啕大哭。
  
  什么是孝?
  难道这就是孝吗?当自己的母亲病了,自己只能束手旁观,丝毫无法解除母亲的痛苦?
  难道这就是孝吗?当自己的母亲去世了,最后连病名都不知道?
  自己以后还有资格谈论这个孝字吗?!
  自己以后还有脸面再做一个儒生吗?
  
  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儒生这样扪心自问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最后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长长的名单,在这个名单中,就有李东垣的名字。
  
  在擦干眼泪后,李东垣变得非常的冷静。
  一种可怕的冷静,与年龄极不相称。
  他开始四处打听,到底天下哪位医生是真正的高手?
  有人告诉他,是易水的张元素。
  
  张元素是谁?
  回答是:一个真正的高人。
  此人开创了中医历史上著名的“易水学派”,但是却连自己的生卒年月都没有留下。
  此人一扫宋以来靠计算五运六气来看病的古板风气,把《黄帝内经》中的脏腑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发展,并在中药的气味沉浮等理论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这位张元素先生八岁考童生,二十七岁考进士。
  本来前途似锦,但是在答卷的时候一个不留神,犯了已故皇帝的庙讳,结果落第。
  于是他选择了学医。
  他学医的思路是:深入地,反复地研究《黄帝内经》。
  研究到了什么状态下呢?
  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想得都是《黄帝内经》。
  真的恨自己有的地方不懂了,就会把这种气愤带到梦里,于是竟然做了个怪梦。
  梦见有人用大斧子把他的胸口打开,把一本关于《黄帝内经》的书放了进去。
  连书名他都瞥见了,叫《内经主治备要》。
  古代人会认为这是哪位神仙看不过去了,干的。
  我们认为这是用心至深的效果。
  
  好比在狂听六级单词的时候,晚上做梦会和老外对话。
  有时候说梦话都是英语。
  这不是洋神仙附体了,是用心太深了。
  
  当时中国的北方还有着另一位著名的医生,叫刘河间,也是位在中医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医生。
  但是有一天这位刘河间得了外感病,呕吐,吃不下去饭。
  有时候这医生自己得病了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自己开的方子也不灵了。
  硬是挺了八天,“不知所为”。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位,把张元素给请来了。
  刘河间一听请来位年轻的医生,很是不舒服——估计是面子上过不去吧,就把脸面向墙里,不理睬人家张元素。
  张元素笑了,说:“为什么就这么瞧不起我呢?”然后诊脉。
  诊脉过后,张元素对刘河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什么症状啊。
  刘河间有点吃惊,说:是,
  张元素又问:你是不是一开始服用了个什么方子,里面有某某药啊。
  刘河间:是啊。
  张元素:你把药给用错了,这味药性寒,药性是往下走的,直入足太阴脾经,伤了你身体的阳气,阳气缺乏了,汗就发不出来,现在这个情况,再服用另外的什么什么药就可以了。
  刘河间听了大为佩服。
  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服药后就好了。
  把当世的顶尖名医都给治好了,结果是张元素从此名声大振。
  
  “明白了,这是位真正的高手。”李东垣对告诉他消息的人说。
  “是的,的确是高手。”
  “谢谢你告诉我消息。”李东垣开始收拾衣服。
  “你要干什么?”
  “我该出发了。”李东垣平静地说。
  
  深秋。
  易水。
  落叶从厅堂前的石板上飘过,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东垣坐在张元素的对面。
  桌子上放着李东垣从家里带来的厚厚的金帛,不知其价几何。
  “我要向您学习。”李东垣放好东西说。
  “学习什么?”
  “您全部的医术!”李东垣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
  张元素没有看摆在桌上的东西,他的目光一直在盯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眼睛。
  这双眼睛里,有一种他所熟悉的锐利。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自己有过。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7 18:17:32

多说一句,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正在考硕士博士的同学,他们经常向我抱怨,如何的难考,如何的落榜,考研咋就那么难呢?
  我通常会看着他们的眼睛说,那是因为你还不够锐利。
  如果你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或者是为了毕业后工资高点而考研,那么你的原动力是很小的,这样的人任何的事情都可能使得他分心,任何的挫折都可能让他放弃努力。
  可是,如果你有足够的境界和理想,你是为了达到这个领域的至高境界而读,是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最高手而读,则任何事情都不会使你分心,你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你的学业会在痛快中狂飙猛进!
  别人付出七分努力已经觉得很痛苦了。
  你会付出二百分的努力还觉得不过瘾。
  这样的人势在必夺,无人与其争锋!
  
  让我们回到故事里吧。
  张元素面对着这个年轻人,心里逐渐地亮了起来:这个人终于出现了。
  已经等了很久了,一个愿力大到可以传授学问的年轻人。
  本来他还想问些“学医是很苦的有思想准备吗”之类的问题。
  可是,此刻他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
  于是他只说了五个字:明天开始吧。
  
  山顶。
  两个人站着。
  视野辽远。
  秋风吹动他们的衣摆,不停地抖动。
  张元素开始了他授徒的第一课。
  张元素老师:学习医学的第一步,要体会大自然的规律,人是活在自然之中的,大自然里面的种种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啊。
  李东垣凝视远方,认真地听着。
  张元素老师:大自然中的风、寒、热(如今言暑)、湿、燥、火,这是大自然中的六种气啊,这六种气,在正常的时候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但是,当人体的状态失常的时候,或者天气反常的时候,这六种气就变成了让人患病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六气。
  李东垣:难道说,每次诊病的时候都要考虑大自然的状况?
  张元素老师:是啊,不要胳膊痛就只看胳膊,做为一个真正的医生,要想到什么季节患上的病,今年的这个季节与往年的这个季节有什么不同,哪种气偏盛,人体是如何的不适应才患的病。这才是诊病之道啊。
  李东垣慢慢地点头。
  张元素:你现在开始体会吧,秋天的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然后我会告诉你,哪些药物是与它对应的。
  
  如此对话,每天都在进行。
  地点不同,或在水边,或在田野。
  或者是在屋子里的厅堂。
  或者是在面对着前来诊病的患者的时候。
  教材是张元素老师自己编写的《医学启源》,手抄的,还没有几个人看到呢。(现在这本书已经校勘好了,而且还出版了,大家不用像李东垣同学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了,各位想报考张元素老师的同学一定要第一时间到书店买来做参考教材啊!)
  
  谁也没有想到,中医历史上一个新兴的学派“易水派”正在形成。
  若干年以后,当该学派的学问大盛的时候,才有人回忆起当年那到处聊天的一老一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元素老师教授李东垣同学的教材中,有本他写的叫做《脏腑标本药式》的教材,这本书将药物按照脏腑进行了分类,讲述了每一个脏腑的本病、标病,然后用哪些药补之,哪些药泻之,以及该脏腑在各种病态时期的用药法则。
  这是一本给后人很大启发的书,现在很多中医用药仍然遵循着书中的规律。
  其实说古代名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他们身处穷乡僻壤,却整天心无杂念地琢磨人的健康与大自然的关系,琢磨出点儿心得,而这些心得现在使用还是管用而已。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做李时珍的医生,在看到了这本书后,也惊呼:张元素老师真不是盖的,教材编得太好了!
  然后把这本书收录到自己正在编的叫做《本草纲目》的教材中。
  
  四年以后,李东垣同学毕业。
  张元素老师已经把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了。
  在毕业典礼上(当然,该典礼有可能只有当事人两人参加),张元素老师满怀深情地对李东垣同学说:“你现在的医学知识已经知道得够多了,但是,你还不是一个出色的医生。”
  李东垣同学:“为什么呢?”
  张元素老师:“因为,你的临床经验还太少,只有在你得到足够的历练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医生,这个历练的过程可能很长,但是我相信你迟早有一天会完成的。”
  他的话不幸言中了,后来,李东垣用了很长的时间来磨炼自己的医术。
  
  然后,他把李东垣同学的学士帽的帽穗从一端拨到另一端,说:恭喜你,毕业了。
  这样,李东垣同学拿着毕业证书回到了家乡。
  
  从原则上讲,李东垣同学的学习历程的确时间短了点,从对医学一窍不通,到学习完毕,只化了四年的时间(还有的记载是说三年),按现在的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只学了一多半的本科,还甭提硕士博士了,的确太短了点儿。
  这一方面说明张元素老师的教材编的好,全是抓主要的大纲性质的东西,命中率高。
  另一方面根据我的分析是由于李东垣同学的学习时间安排有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在中医学院的学生们的时间安排吧,以七年制的同学为例:
  七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看英语四级六级;
  另外一半的时间用来学习西医知识;
  再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上网游戏和聊天;
  再剩下的四分之一谈恋爱(当然,个别同学用了全部的时间);
  将上述的一切刨除后,再剩下的五分之一时间看中医教材准备考试;
  再剩下的六分之一时间看中医古典典籍。
  如何?多么聪明的安排!无论是上级还是同学们都认为如此精密的安排,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了时间,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的。
  由于李东垣同学那个时候课程的安排还没有这么科学,所以李东垣同学搞反了,错误地把所有的时间都安排在了学习中医古典名著上,当他猛然发觉自己的问题,想要做剩下的那些极为重要的事情时,对不起,已经毕业了。
  真替东垣同学遗憾。
  
  由于户口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留在易水工作也成了问题。
  于是很不情愿地被学校派遣回原籍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二十岁了。
  
  亲属邻居都来看望了:怎么样啊,毕业后什么打算啊,是不是要留在易水工作啊,总不会再回到我们真定这个小地方来了吧。
  还顺手打了自己正在偷着玩游戏的小孩一个耳光:看人家东垣,都出去读书了,以后人家就到大地方工作了,看你,整天不好好读书,将来就窝在我们真定这个小地方过一辈子吧!
  
  这搞得李东垣的家里人很别扭。
  只有李东垣的父亲,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家里人很奇怪:东垣的工作安排了吗?现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如此的大,要早下手啊!
  李父:我自然心中有数啊,这点关系网总还是有的喽,不过要先问问东垣。
  
  于是李父找来了李东垣:“你真的打算要做医生吗?”
  李东垣:“是啊,这是我的志愿啊。”
  李父:“可是你现在还不能去做医生。”
  李东垣:“为什么?”
  李父:“你忘记了你的母亲是如何去世的吗?”
  李东垣:“刻骨铭心,为庸医所害。”
  李父:“可是,你现在只是学了四年的理论,还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此行医,能保证自己就不是个庸医吗?”
  这话如同一记钟声,震荡在李东垣的耳旁。
  他的面容凝固在那里,是啊,自己真的有把握保证吗?
  半晌,李东垣才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李东垣的父亲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精致的茶杯,慢慢地说:“济源那个地方税务局的局长和我打过交道,我已经把钱点上去了,估计安排个工作没有问题,你可以到那里先工作,业余时间搞搞医嘛。”
  李东垣沉默不语。
  李父:“在工作中慢慢总结经验,等经验成熟了,到时候再想搞什么你自己决定,我就不管了。”
  李东垣抬起头:“好吧,那我就先去工作吧。”
  
  在一个优秀医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李东垣学医的缘起是受母亲去世的刺激,产生了很大的动力。
  这使得他能够寻找当时的国手学习,学到很高的医学技术。
  但是,由于他的经历,他此时并没有达到那种悲天悯人、普救众生的境界。
  而此时的他,只有医术,尚不懂医道是什么,因此,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只有当他在后来,经历了人世间的苦难,寻获了医道的真谛的时候,他才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医生李东垣。
  那些故事我们将在后面讲述。
  
  就这样,李东垣在二十岁的时候,踏上了去济源的道路。
  由于家里及时地点上了钱,所以很顺利地坐上了公务员的位置。
  
  历史上记载;“进纳得官,监济源税”。
  
  这件事情使得后世的很多人对李东垣有点那个(很多书里都有类似的评价),认为你医学成就是可以的,小时候洁身自好也是有记载的,但是这个事情搞得影响不大好嘛,给大学毕业生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其实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
  李东垣去做公务员那年是泰和二年,这个时候的大金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急,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风头十足的日子了,我估计,这时候地方上恨不能每个官都标上价格,不交点钱想当官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以李东垣家那么有钱,如此行为也就别苛求了。
  记录这件事情的是李东垣的相识砚见先生写的《东垣老人传》,文中对李东垣褒奖备至,试想,如果“进纳得官”在当时是一件为人不齿的事情,他怎么能如此大方地记录下来呢?这就好比说您写了本书,让朋友在书的前面写个你的传记,您的朋友就记录了“该人曾经贪污若干”,您觉得这合适吗?
  所以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当时做官交点钱是惯例了。
  另外就是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现在是什么?现在讲的是共产主义道德思想,觉悟高,在这种思想觉悟下,我们已经严肃地杜绝了大学毕业生需要给单位领导点钱才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但是您不能用这么高的思想觉悟要求大金国的古人,大金国的管理者是什么人啊,是处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游牧民族,您如果拿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和奴隶制度下人们的思想比,您就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过高地要求他们了。
  
  总之,不管李东垣同学是否犯了错误,公务员是当上了,变成了李东垣同志。
  就在李东垣同志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有状况发生了。
  简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李东垣同志本想坐下来,想好好地研究一下税务手册。
  就在这时,一场可怕的瘟疫来了。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7 18:18:22

在中国的古代,一般的小病小灾人们是不大害怕的,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大规模流行的瘟疫。
  由于古人的卫生条件有限,比如大家的饮水往往来自河水或者是公用的井水,食品的卫生和垃圾的排放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往往瘟疫一旦来临,则会横扫大地,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家被感染,出现千里横尸骨,户户有亡人的景象。
  
  就在李东垣刚刚到济源的那年春天,一场瘟疫席卷了北方大地。
  那年的春天,热得稍微早了点,气候干燥,到阴历四月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症状类似的病人。
  这些人最初的感觉跟普通的感冒有点相似,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没有力气。
  但是,很快情形就和普通的感冒不同了。
  原来,这些人的头面开始出现肿大的表现,肿胀到几乎眼睛都难以睁开,脑袋也显得比平时的大些。
  咽喉里也在发炎,感觉很疼痛,说话的声音都哑了,喘气也有阻塞感。
  然后症状很快恶化,很多人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一开始,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这种病的可怕性,别人有病了,还前去探望。
  结果是,回来后自己也马上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找医生来看也没有用,过几天,也死了。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天啊,这是瘟疫来了!
  于是各家开始房门紧闭,不敢再轻易与人接触。
  但为时已晚,瘟疫已经开始肆虐,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人们很快把为这种瘟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大头天行——大头瘟。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白天,燥热的风卷起灰尘从街上刮过,街上人烟稀少,偶尔有出殡的人家,稀疏的送殡队伍扶老携幼,在骄阳下抛洒着纸钱。
  夜晚,天气变得依旧寒冷,乌鸦在树上冷叫几声,街上空无一人,可以听到房屋里传出的阵阵哭声。
  
  医生们呢?
  医生们此刻手脚忙乱,病家不断的来请,但是医生却无方可出,手里拿着方书,来回地翻,心里不断地嘀咕:这是哪门子病啊?这些症状怎么书里面没有记载啊。
  没办法,书里没有记载啊,怎么办,那就胡乱试着治治吧!
  于是采用了各种办法,什么下法啊,解表啊,总之是不见效。
  最后患者还是死去。
  患者家属还是很理解医生的:算了,这是瘟疫太厉害了,跟先生您没关,您甭过意不去了。
  
  李东垣呢?李东垣此时在做什么呢?
  东垣,你都看到了吗?你看到这些人的惨状了吗?
  李东垣:“我看到了。”
  你难道能够无动于衷吗?你难道没有看到隔壁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母亲了吗?
  李东垣:“我怎么会看不到!我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痛苦?!我难道能够忘记我的母亲离开我时的情景吗?!我的心里与那些孩子是一样痛苦的!”
  那你为什么还不出手!你还等什么?
  李东垣:“我能保证我出手就可以救活他们吗?如果我失手,岂不是变成了和害死我母亲的人一样的庸医?那样我更会痛苦一辈子的!”
  可是,你难道没有看到人们在不断地死去吗?
  李东垣:“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的心里真的很矛盾,难道我真的有把握治疗吗?我真的有把握吗?”
  
  李东垣的眼睛充满了血丝,他把自己关在房门里,苦思苦想两天不曾出屋。
  在最痛苦的时候,是第二天夜里,他无法入睡,他的思绪乱到了极点,几近崩溃。
  在痛苦中,他想起了他的老师张元素,他的心中出现了一幅场景,那是在幽蓝的星空下,他和老师坐在旷野里的广阔画面,那是他们在体悟自然之道的时光啊。
  老师说:要以自然之理参悟人身之理。
  原来是这样啊。
  李东垣的心中慢慢地明亮了起来。
  
  第三天,早晨的时候,他打开了房门,走了出来。
  大家不要问我了,我已经想好了。
  你真的肯出手治病了?
  是的,我已经想通了,在别人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我辈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帮助他们。
  那么,你现在有把握吗?
  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我会全力救治!
  
  患者家里。
  患者躺在床上,头面肿大,呼吸困难。
  患者的家属在叙述着病情:前面的医生给泻下了几次,开始还好点,但马上又重了,现在连呼吸的力气都快没了呀。
  李东垣诊脉,不语。
  然后来到外屋,洗了洗手,认真地对患者家属说:“人的身体和自然是一样的,人的上半身,与大自然中的天气相通;下半身,是与地气相通的啊。”
  大家睁大眼睛听着,这是个讲道理的医生。
  李东垣:“现在病邪进攻在了心肺那里,邪毒向上攻,则导致了头面肿大,而泻下这种方法只是泻去了胃肠里的热,并不能集中攻击处于上半部的邪毒啊,现在我来开方吧。”
  患者的家属听了这些闻所未闻的话,感到有道理,不住地点头。
  旁人递上纸墨。
  李东垣闭上了眼睛,凝神片刻。
  在他的头脑中,此时一片寂静。
  思考片刻,病邪的位置,药物进入的经络,药性需要到达的位置,一切都慢慢地清晰起来。
  李东垣睁开了眼睛,开始出方:“方用黄连苦寒,泻心经邪热,用黄芩苦寒,泻肺经邪热,上二药各半两为君药;用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上三味各二钱泻火补气以为臣药;连翘、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苦寒,马勃、白僵蚕苦平,上六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药,前五味各一钱,后一味白僵蚕要炒用七分;用升麻七分升阳明胃经之气,用柴胡二钱升少阳胆经之气,最后用桔梗二钱做为舟楫,使上述药性不得下行。”
  然后嘱咐:“去买药吧,记住,要让店家把药研成粉末。”
  
  在药买回来后,东垣帮助患者家属把药一半用水每次煎了五钱,另外的做成了药丸让病人含在嘴里。
  忙完后,已经是半夜了。
  
  太疲惫了,可是还不知道药后效果怎么样啊。
  下半夜,患者忽然咳嗽起来。
  大家赶快围了过去,怎么样了?
  只见患者咳嗽了一阵,平静了下来,然后突然说了句:“我饿了。”
  天啊,大家喜出望外,他已经几天不吃东西了。
  大家忙着给患者准备粥。
  谁也没有注意到李东垣,在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历经痛苦后的笑容,眼泪流了出来。
  
  天亮了,李东垣在患者家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惊醒,走出来,发现院子里站满了前来求方的人。
  
  后来,这个方子被人们刻在各个主要道路路口的木牌上,供患病的人们去抄用。
  因为古代的医生太少了,对付大规模的瘟疫,通常的方法是把有效的方剂刻下,让大家抄去。
  再后来,有人把这个方子刻在石头上,希望它永远流传下去,如果后代再遇到这种大头瘟,希望可以用这个方子来解除病痛。
  甚至有人传说这个方子是上天可怜凡间的百姓,派仙人创出的。
  这个方子的名字叫:普济消毒饮子,现在叫普济消毒饮,是中医院校每个医学生都要学习的方子。
  在治疗热性传染病的时候,这个方子还在经常用。
  没准您哪天感冒发烧,嗓子肿的厉害,到医院看个中医,开了方子后,您一看,咦?这里面的药味怎么这么熟悉?
  对,没错,您猜对了,这个医生就是根据普济消毒饮进行加减化裁为您治病的。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8 12:35:19

李东垣创普济消毒饮治疗瘟疫是在公元1202年。
  就在比这稍晚些时候,一个年轻人和几个学子走在去并州赶考的路上,那是一个苍凉的秋天,荒凉的原野上行人并不多。
  在行进中,年轻人看到路边有一个猎人在那里发愣。
  年轻人很奇怪,就问:“老兄,你没事吧?”
  猎人看了看年轻人,慢慢地说:“我没有事,可是我眼前的事情却很奇怪。”
  年轻人也很好奇:“什么事呢?说来听听。”
  猎人:“我今天用网捕捉到了一只大雁,就杀死了它,很遗憾,本来那是一对儿大雁,给跑了一只。”
  年轻人:“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猎人:“奇怪的是,跑掉的那只大雁却并不飞走,而是在死去大雁的上空盘旋着飞,还悲鸣不止。然后,一头扎下来,撞到地上死了。”
  猎人茫然地看着自己的手中的大雁:“难道它们也有夫妻感情吗?”
  年轻人听后,对大雁肃然起敬:“原来它们不但有感情,还是人世间少有的至真之情啊!”
  感慨之余,年轻人用钱买下了两只大雁,在汾水边埋葬了它们,筑起一个小土堆,命名为雁邱。
  然后,他写了首词,来纪念这一对儿生死不渝的大雁,该词流传千古,全文如下。
  
  摸鱼儿-雁邱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个年轻人叫做元好问,后来成为一代文宗。
  在若干年以后,他将与李东垣相遇,然后,他们两个人将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互相鼓励,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里,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了后世的人们友谊的珍贵。
  
  在防治瘟疫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的李东垣,接下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此时的他还没有想成为一个医生,还不需要每天面对愁眉苦脸的患者。那么,有官做,有钱花,应该是一种很舒服惬意的日子吧。
  
  如果您这么想就错了,老天爷是残酷的,仿佛是为了故意锤炼一个人的意志,它为这个时代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灾难,在这样的安排中,很少有人会感到幸福的。
  
  饥荒来了。
  原因是山东、河南等地大旱。
  庄稼没有什么收成了,老百姓也就没有了粮食吃,大家开始到处逃亡。
  这次旱灾严重到大金国的皇帝都宣布要采取放弃骑马、把御膳房的伙食标准降低等措施以示节约。
  可见严重。
  
  各位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幸福年代,恐怕对过去的饥荒年代没有概念吧。
  那么如何体会这种悲惨的生活呢?
  我建议各位做如下设想,应该会理解个一二。
  首先,要想象学校单位的食堂都关门了,门锁着,没吃的了。
  然后要想象周围的超市也都关门了,什么方便面、香肠都没得买了。
  然后是周围的饭店也关门了,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一概没了,打电话也叫不来饭了。
  然后把宿舍里的薯片、瓜子都拿走,这样基本就可以了。
  您该问了,要这样挺几天啊?就像自来水公司通知停水似的,挺两天就得了吧。
  我要告诉您,您买个花盆,在里面种上颗植物的种子(最好是能吃的),每天给它浇点水,看着它长大,当它开花结果后,您可以吃这个果实了,这个时候,您就可以解禁了,食堂会再开门,麦当劳肯德基再会出现在您的眼前。
  
  您该跳起来了,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是的,在饥荒中的确是要有大量的人被饿死的。
  古代的老百姓是要等到新种的庄稼结出粮食了,饥荒才算过去。
  所以老百姓真的很苦啊。
  
  李东垣走在街上,望着满目疮痍的街道,心中一片凄凉。
  一家门口,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在无力地哭着。
  东垣拿了个饼给她:“你们家大人呢?”
  小女孩边哭边指着里边。
  李东垣向里面望去,大人已经饿死在床上了。
  再向街那边望去,一个女人无力地坐在街头,怀里是已经饿死的孩子,身边是另外一个孩子,在哭着喊饿。
  远处有个濒死状态中的老人目光呆滞。
  很多房子都空了,能走动的人都逃荒去了,到庄稼有收成的地方去讨饭吃。
  
  李东垣慢慢地走着,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迷惘。
  人世间是这么痛苦的吗?
  我自己的家里很有钱,我可以不为吃饭而发愁。
  可是,面对着这个如同地狱的人间,难道我可以如此潇洒地过我自己的日子吗?
  应该可以的,我似乎可以帮助他们,当然也可以不帮,没人会指责我的。
  可是,为什么我的心里一片凄凉?
  为什么我想在没有人的地方痛哭一场?
  为什么我感觉到他们每个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如锋利的匕首刺进我的骨髓?
  为什么,上天为什么对老百姓如此残酷?
  
  此时,富家子弟李东垣正在经历着一种精神上的煎熬过程。
  对父母的爱是孝,但那是一种基于个人感情的爱。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对众生的大爱啊。
  一个人,只有当他将对父母的小爱,转化为对众生的大爱时,他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
  但是记住,这一定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的。
  李东垣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
  
  李东垣回到住处,拿出自己的钱。
  然后买到了贵得出奇的米,熬成米粥,在街上施舍。
  在粥棚边上,李东垣在为前来要饭的灾民施粥,太阳把他的脸晒得失去了往日的白皙。
  大家喝点儿粥吧,只要每天喝点粥,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家一定要活下去啊!
  不管多么苦,大家也要坚持活下去啊!
  
  文献记载,李东垣在这次饥荒中竭力赈济灾民,“全活者甚众”。
  
  在饥荒过后,李东垣发现有很多人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病症,比如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稍一活动就疲乏得不得了,还有的感觉身体恶寒发热等。
  对于这种身体发热,如果按照一般的外感疾病来治疗,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东垣开始思考人的脾胃受到损伤后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不断地见到这样的患者,这种思考持续了很久,从摸不着头脑,到逐渐清晰,一直到许多年以后,他最终创立了独特的脾胃学说。
  
  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说过,这是一个十足的乱世。
  庆幸吧!您没投生在那会儿。
  在饥荒过去后,似乎应该有几天太平日子了吧。
  是啊,听上去似乎应该过的比较不错——毕竟是监税官嘛。
  可实际李东垣基本上没过几天好日子。
  因为在这个时候,蒙古的成吉思汗已经制定了进攻大金国的策略,强大的蒙古军队开始对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展开攻势,此时是烽烟四起,警报频传。
  我们只消看一下当时的战况就清楚了。
    嘉定三年(1210年)十二月,蒙古兵开始侵扰金西北边境。
    嘉定四年(1211年)秋,成吉思汗挥师南征金国。成吉思汗派哲别为先锋,进攻金西北边疆的乌沙堡。
    同年八月,金军40万进驻野狐岭,蒙古军以少胜多,金军主力被歼灭。蒙古军队长驱直入。
    十月,蒙古大军进入长城,包围了金的中都(今北京),金军坚守,蒙古军久攻不下,大肆抢掠一番后北退。
    嘉定六年(1213年),蒙古又分兵三路攻金: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右路军,沿太行山南下,攻今河北、河南、山西诸州县;哈撒儿、斡赤斤率左路军,攻今河北东部诸州县;成吉思汗、拖雷统领中路军攻中都以南诸州县,大掠黄河以北大名及山东西部各州县而还。 其间,成吉思汗派其重臣木华黎率领一支蒙古军深入山东东部,攻破密州(今山东诸城),屠城而去。
  等等。
  在这些年里,我们没有得到任何的李东垣在做什么的记录,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推测出李东垣的生活状态,无非就是和一般老百姓一样,突然听说蒙古军打来了,跑啊!于是大家全部逃散到似乎安全的地方,等蒙古军走了,再回来。没两天,警报再起,蒙古军又来了!
  这几乎是一种完全混乱的生活,人们无法正常做事,大家的耳朵都像兔子一样警觉地竖着,有动静就跑。在逃跑中,已经没有了尊卑之分,甭管您是富家子弟还是什么,到时候都是背起家当撒开两条腿狂奔(当然,也有可能雇条驴)。应该说就是在这个时期,李东垣彻底地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彻底地体会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如果说在这之前的李东垣还过着有点矜持的体面生活的话,那么,从这个时期开始,命运把他这种矜持彻底打破,使他变成了一个和普通百姓一样的逃亡者。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个青年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到李东垣。
  李东垣望着这个陌生的面孔,很奇怪:“你是谁呢?”
  青年人跪下:“我是张元素老师的学生,叫王好古。”
  李东垣:“原来是这样,老师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青年人涕泗纵横:“老师他老人家,去世了。”
  李东垣的面容凝固了,泪水从眼睛里涌出。
  迷蒙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到了经常浮现在他心中的那个情景:在高山之巅,老师和他两个人站着,老师在为他讲述着自然之理,风吹动两个人的衣摆,不停地抖动。
  半晌,李东垣抑制住悲痛,问王好古:“老师他,去世之前,情况如何?”
  王好古:“老师让我把这些书交给你,还说,我还没有学成,让我跟着您继续学习。”
  李东垣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恍若隔世啊。
  自己都已经成为一个中年人了。
  
  这个青年人在学习了几年后走了,若干年后,他成为了中医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医生——王好古(注意,不是那个文豪元好问,名字有点相似,好多人搞错了),他著有中医历史上一本比较著名的书《阴证略例》,还有《医垒元戎》同时他还整理了老师张元素的药物学经验,写了《汤液本草》一书,整理了李东垣在教授他时说过的话,成为一本著名的医著《此事难知》。
  他在《此事难知》的序言中,曾经深情地描述过自己的师兄兼老师——李东垣:“天其勤恤,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就编帙,一语一言,美无可状……”
  
  我有的时候感觉,这些古代的中医就像是一支一支的蜡烛,用自己点亮别人,而被点亮的,则努力把自己蓄积的所有的能量都燃烧出来,发出更强烈的光亮,就这样,中医的薪火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这种传承,有的是发生在和平的年代里,发生在宁静整洁的书斋中;有的则是发生在战乱年代,发生在逃亡的路上,发生在救治灾民的过程中,硝烟、饥饿、颠沛流离甚至死亡的威胁都无法阻拦这种传承。
  在你无法想象的,连饭都经常吃不上的最艰难的环境里,蜡烛发出祥和的光芒。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8 12:36:36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李东垣此时的生活的话,那就是:动荡。
  只要听到警报,大家就开始跑,必须跑,因为跑晚了很可能就会挂了,也可能就变成奴隶了,当时的一个也是很著名的医生叫做麻九畴的,就是跑得实在是厌烦了,就在一次蒙古军到来前算了一卦,算的结果是逃跑不吉利,于是就很不幸地相信了算卦的结果,没跑,等到蒙古军杀到后就这么挂了,不但自己挂了,还连累了对他算卦深信不疑的兄弟们。
  跑到哪里去呢?好多人都跑到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市)去了,大家都认为大城市安全,等警报过去了,再回家乡。
  这么来回几个折腾,于是就想,算了,甭来回跑了,干脆在汴梁住下吧。
  各地逃难的人纷纷涌入,使得汴梁变成了一个无比拥挤的超级城市,交通拥挤,塞车严重(当然,应该塞的是马车或驴车),环境恶化(因为马、驴、人每天需要排泄),总之一个大城市能够有的毛病都出现了。
  李东垣也跑的烦了,干脆,监税官也不当了(实际上也没法儿当了,人都跑没了),也留在汴梁住下吧。
  《东垣老人传》中说:“遂以医游公卿间”,并且疗效“大验”。
  这种说法真是客气啊,古人如果要尊敬某个人那可真是不得了,用词稍微一改,就显得这个人的身份高了很多。“游公卿间”这种话当年的原意是要显示李东垣很牛的,但是现在的人则会认为李东垣的医德有问题,只给官老爷看病。
  实际上,整个汴梁都乱哄哄的,每个人都灰头土脸的,还什么公卿啊,大家全都琢磨蒙古军来了要躲到哪儿呢,全都惦记着下顿饭上哪儿混呢,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写出东西来还那么优雅呢——游公卿间。
  我看就甭客气了,直说吧,就是李东垣正式开始行医了。
  也谈不上什么正式开始,您想啊,当时环境条件如此的差,又都是人饥马饿逃难过来的,加上也没地方住休息不好,这人还不得病?看到这么多的痛苦中的病人,难道能够袖手旁观吗?得,什么都别说了,挽起袖子,开干吧。
  讲讲李东垣治病吧,大家等得好久了吧。
  
  有一天,一个穷人(“一贫者”)因为吐血来找李东垣。
  李东垣一诊脉,双手六部脉弦细而涩,重按的时候感觉指下空虚。
  再一看脸,颜色惨白,面上没有光泽。
  李东垣在色脉互参后判断,这是个大寒证啊,同时还伴有气虚,于是就制定了治疗法则:用气味辛温的药物来补血、养血,用气味甘温、甘热、滑润的药物来做为佐药,开了个叫做人参饮子的方药。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吐血,同时伴有气短、精神头不足等症状的。
  您该说了,李东垣怎么给穷人看病上来就用人参啊?
  您放心,其实李东垣开的方子都很有特色,有的时候药的味数很多,看着吓人,后世有人评价李东垣开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李东垣的方子药味虽多,但每味药的份量却是根据病情来的,通常是很轻。
  比如这个人参饮子,是人参三分,黄芪一钱,五味子五个,白芍药一钱,甘草一钱,当归身三分,麦门冬二分。每味药的份量都不重,将药打成粗散,用水煎着喝就可以了。
  这个穷苦人吃了药后,病就好了,但是到了冬天,因为睡在大热炕上,结果又犯了,还是吐了几回血。
  这不,又找李东垣来了,因为上次是找的这位东垣先生看好的啊。
  李东垣就琢磨了,这是个虚证没错啊,可是怎么睡了次火炕就犯了呢?
  其中必由蹊跷,于是让患者躺下,检查患者的肚子进行腹诊。
  在患者的肚脐周围,发现有结块的感觉(附脐有形),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个虚实夹杂型的患者啊,这个患者“火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
  冬天由于穿的衣衫单薄,这使得阳气更加损伤,而表有大寒,则里面的火邪散不出来,所以才导致的吐血。
  这时李东垣想起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在治疗太阳伤寒时,对于脉紧无汗,但却衄血的患者使用的是麻黄汤的治疗方法,于是就写了张方子,叫做:麻黄桂枝汤。
  方用:麻黄一钱,用来去除外寒,黄芪一钱,用来实表益卫气,桂枝半钱,用来补表虚,白芍药一钱,益脾(实际也有和营血,清里热的作用),甘草一钱,用来补脾胃的虚弱,人参二分,益上焦之气同时实表,麦门冬三分,用来保脾气(实际是清肺中伏火),五味子五个,用来安肺气,当归身半钱,用来和血养血。
  先煎麻黄,去上沫,然后下入剩下的药,临睡觉前服用。
  由于精细地分析了病情,所以获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个穷苦人只喝了一次药就好了,从此再没有犯过。
  从李东垣这次看病的过程我们发现,他对《伤寒论》有着比较深的了解,但是他的思路是并不死套张仲景的方子,而是用他的思想,然后自己灵活运用,随时组方。
  他还曾经写了本书叫做《伤寒会要》,有“三十余万言”,请元好问做过序,但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在找不到了,遗失了(古代因为战乱等原因遗失的医书简直太多了,不是被人家取缔的,是自己弄丢的)。
  
  另一个医案很著名,是我们在学习中医医案的时候经常会读到的。
  说李东垣曾经跟着学习《春秋》的那位冯叔献先生,他有个侄子,才十六岁,得了伤寒病,(需要说明的一下是,古代所说的伤寒同现在西医讲的那个伤寒不是一个病,古代把外感病统称伤寒,后世从里面又分出了温病。)弄得眼睛通红,烦躁,口渴,这些都似乎是明显有热的表现,一个医生来看了,觉得这是热证啊,用承气汤吧,就是要用泻法,药买来后已经煮好了,就差喝了,这个时候,李东垣恰好从外面来,这位冯老师说:刚才人家医生说要用承气汤。
  李东垣说:是吗?我也切一下脉吧(其实我估计本来是要客气一下,以表示对这个孩子很关心吧)。
  可谁知道这脉一切还真切出问题来了,李东垣自己都吓了一跳:多亏切了下脉,要不然这个医生差点要把这个孩子害死啊(几杀此儿)!
  大家也都晕了,忙问:为什么啊?
  李东垣:这个医生的确是知道脉搏跳的快是热证,跳得慢是寒证,现在这个脉呼吸之间有七八至,应该是热极了,但是殊不知《黄帝内经》里就说过脉和病有相反的时候啊,这个病证是阴盛隔阳于外(就是体内阴气太盛,虚弱的阳气反而被挤得没了地方,跑到外表来了,这是中医里的一个术语,这种情况往往能够迷惑医家,看到外表的热象就以为是热证,而病情的真相却是大寒证)。“速持姜附来(干姜和附子,都是大热之药)”
  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李东垣开的方子量也大了,让患者一次就服用八两。
  药还没有煎煮好呢,果然,患者的情况就开始变化了,手指开始变成青色,这是剩下的一点虚阳之气开始散掉了,说明患者已经危急了(这个时候如果真的还用承气汤让患者泻肚子的话,那么确实是要死人的)。
  在服用了汤药后,患者汗出而愈。
  天啊,好险!在以前,由于诊断多依靠脉诊,这个脉诊很微妙,比较难以学习,所以学习不好的人很容易出错,到后来出现了舌诊,这样的情况就有所好转了。
  这个事情在当时看来有个小规模的轰动,有的人还写了一首长诗来做纪念,诗很长,大意就是对李东垣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之类的,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东垣试效方》这本书参观一下。
  顺便说一句,李东垣的书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上挑自己用过,疗效比较好的方子,写下来,所以叫做《东垣试效方》,当然,这本书是他后来收的弟子罗天益给整理的,这个徒弟的故事我们在后面谈。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点没法儿跟各位交代了,因为净写些悲惨的事情了。
  瘟疫、旱灾、兵乱,几乎没什么好事了,似乎故事的名字应该叫《悲惨世界》。
  李东垣只是在青少年时代过得潇洒点儿,后来几乎是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中。其实,不只是他这样,当年所有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的,每天一睁眼,就要想到不知道有多少个倒霉事在等着呢。
  我实在无法写出来“从此大家就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之类的谎言,因为要尊重历史,所以要告诉各位,马上又要出大事了。
  
  大家都觉得汴梁是首都,大金国的皇帝在这,这里应该是最安全的,可事实上全错了,这里即将遭受空前的劫难。
  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挥师南下,直取汴梁,结束大金国命运的战争开始了。
  蒙古铁骑首先消灭了几路前来救驾的金朝大军,有的金军几乎被全军屠杀,这样,汴梁就变成了一座孤城。
  在进行了惨烈的攻城后,双方伤亡都较大,于是蒙古军队采取了围城的方法,将汴梁百姓和十几万金军围得水泄不通。
  汴梁城变成了一座饥饿之城,连野菜都成了奢侈用品。
  围城从三月开始,一直到四月初七,暂时议和。
  然后又从七月围起,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正月初一,金哀宗出逃,正月下旬,守将崔立弃城投降。再下一年,金哀宗被围自杀,金朝灭亡。
  这第二次围的时间更长,城内粮草断绝,百姓饿死无数。
  在两次围城的中间阶段,也就是五月开始,疾病开始在城内流行。
  李东垣就被围在城内。
  他亲眼见到了大金国的灭亡过程,也亲眼见到了两国相争时百姓所受的摧残。
  李东垣记录到,解围以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
  病死的人多到什么地步呢?当时汴梁几个城门每个门每天往外送的尸体“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
  以这种病死的规模,很多人都想到了是否是瘟疫,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都用治疗外感的方法,但是,不但没有效果,病人却死得更快了。
  为什么呢?难道除了瘟疫,还有其他原因?
  长期以来,李东垣一直在观察着因饥饿劳倦引起的脾胃受伤的情况,难道这次的疾病也与脾胃受伤有关?
  别人都还把精力放在了瘟疫上,李东垣却认为,围城时所遭受的饥饿与这次疾病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李东垣当时的心情了,但是我们知道,他此刻一定会急得要发疯了。
  每天有大量的患者在他的面前死去。
  这是为什么?难道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疗错了?
  是的,千万不能用外感病的方法治疗!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外感病!
  那这是什么病引起的?
  别着急!让我想想,只差那么一点儿了,别着急!老天爷啊,能让时间先停下来吗?我马上就要知道为什么了?
  
  仍然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患者死去。
  老天爷,让时间等等我吧,我马上就要想出为什么了!
  李东垣的脑子疯狂地运转着,治疗,思考,再治疗,再焦急地思考!
  如此众多的患者,这是多么大的样本量啊!李东垣之前不会有,李东垣之后也不再会有了!历史如此残酷地把李东垣放在了这样一个人间地狱里,让他思考解脱之道。
  李东垣,你行吗?你能担负起这样的重担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觉我马上就要知道了!大家先等等我!
  
  但是,没有人会等的,每天仍然数以千计的患者死去。
  李东垣的眼睛早已血红了,因为疲劳,因为思考,因为焦急!
  以前曾经思考过千万遍的内容在寻找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撑,在寻找一个突破口!
  他白天不停地看病,晚上不停地做下记录,然后分析,再改进思路,白天再重新开方。
  
  如果放弃,也就放弃了,没有人会抱怨的,因为似乎败局已定,似乎已经无人能够阻止死神的脚步了。
  但是,有的人是凭着信念在活着的。
  悲天悯人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已经发芽,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必须一心赴救!
  他如同一个在战场上的武士,面临着百倍的敌人,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也必须挥剑到最后一刻!
  
  苍天不负有心人。
  终于,有的患者开始有起色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很快地死去。
  看来我的思路是对的啊,我终于明白了!
  这绝对不是外感病啊,这是内伤病!必须放弃外感病的错误治疗方法,以治疗内伤病的思路来治病!
  (注意,中医所说的内伤病不是武侠小说里被一掌震成内伤,五脏俱碎的那种,中医说的内伤是指因为饮食不当、劳倦、情致等原因引起的脏腑和气血的失调,是与外感传染病相对的疾病,这个不要误会了,现代人患内伤病的机会也非常多,这个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来,大家来看看吧,大家来体会一下这些患者怕冷的感觉吧,外感病怕冷时,穿上厚的衣服患者也还是冷得发抖,可是这些患者的怕冷,披上衣服就马上缓解,这是不一样的啊!
  再来体会一下这些患者的手吧,患外感病时,手背的热度也很高啊,可是你们看看这些内伤病的患者,只有手心的温度高,手背并不发热啊。
  等等。
  其他医生都惊奇地望着李东垣,这个理论让他们感觉新鲜。
  
  李东垣总结了大量的外感病与内伤病在诊断依据上的不同,其内容之丰富颇为可观,其中许多内容至今在中医诊断中仍然在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一下李东垣所写的《内外伤辨惑论》。
  从李东垣那里开始,中医学里面的内伤病学体系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个体系随着后世的完善,今天已经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会导致脾胃受伤,而情致失常、劳役过度则损耗人体的元气。一个人如果脾胃受伤,元气也不足,则病内伤。
  李东垣特别重视脾胃的阳气,认为脾胃的阳气不足,那么身体就没有了补给的途径,这就是“生长之令不行”,“无阳以护其荣卫”,从而导致一个人怕风寒,身体出现忽寒忽热的症状,同时会有四肢无力,慵懒,气短,等等。
  治疗这种病证,需要用甘温之药补其中气,升其阳气;用甘寒之药泻其火。
  为此,他创立了补中益气汤、羌活胜湿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诸多方药。
  其中最著名的是补中益气汤,现在各个药方卖的是丸药,叫补中益气丸,如何具体使用它来调整我们的健康,我将会在后面的养生部分告诉大家。
  
  李东垣将这些药做成药丸活着打成粉末,“俾病者饵之”。
  结果是:“其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我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很简单,似乎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一个多么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啊。
  李东垣自己的身体在围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因为大家都没有饭吃(连皇帝都给饿得跑路了)。
  此时他应该一边恢复自己,一边救治别人。
  但是,做过医生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自己的身体是恢复不好的,因为一心只想救助别人了。
  
  这一阶段,李东垣没有写书,他要面临大量的患者,进行工作强度很大的临床工作。
  在十六年以后,他将这些经验总结了出来,写出了《内外伤辨惑论》。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1/8 12:37:21

这个时候,动乱还在继续着,蒙古人的铁骑随时会再来。
  大家纷纷自个想辙,“往哪儿跑才更安全点儿?”——这是当时人们街头打招呼的问候语。
  也就在这时,李东垣遇到了元好问。
  元好问的处境也很尴尬,本来是大金国的官员(时任左司都事),大金国的首都汴梁现在投降了,皇帝出逃到另外的地方结果也被围着呢,估计也快交代了,这该怎么混下去啊。
  更要命的是,带领投降的元帅叫崔立,怕后世骂他是软骨头,想写个歌颂自己说是为保护百姓而投降的文章刻在石碑上(实际上他的行为真的保护了剩下的百姓),谁来动笔好呢?
  只能怪元好问的文笔太好了,所有的人立刻把手指向了他,异口同声:元好问。
  元好问想钻地缝的心都有了,这都是什么兄弟啊,关键的时候把我供出来了。
  但这实在是不能写啊,因为我们文人就靠“忠义”这个词混呢,您让我写了,我成了和您一伙儿的投降派了,以后可就没法儿在面儿上走动了。
  于是把这个俏活儿连同稿费一起硬塞给了一个贫穷书生,说声“兄弟,全靠你了”,然后开溜了。
  国家已亡,还留此何用?
  其实元好问对大金国还真的有贡献,他认为:大金国虽然亡了,但毕竟是一个存在过的国家,应该把它的历史记录下来,于是后来自费用了很多的时间收集和记录这些资料,后人写的《金史》很多就是根据元好问的资料写的。
  
  这时汴梁的民众开始散了,李东垣也正彷徨呢?该怎么办呢?
  元好问看到这个情况,就说:兄弟,你就跟我走吧,我们到山东去,我管吃管住。
  什么叫够义气,这就是够义气。
  当然,吃饭钱也不是元好问出,而是山东的另一个人出。
  
  这个人叫严实,必须介绍一下,此人很是了得。
  此人是当时山东的一个军阀,但是这个军阀应该是军阀中的优秀分子,他眼光独到,在战乱中,很快就发现南宋政府和大金国都很不可靠,而蒙古气势正旺,于是就归附了蒙古,这样就保证了山东在动乱的年代里相对的稳定,老百姓没有遭到涂炭。
  因此说这个人还不错。
  更不错的是这个人重学问,喜欢招贤纳士,只要是有本事的,来投靠吧,管饭票还管旅游的银子,因此当时很多文人都大老远的跑来投奔。
  在全国大乱的情况下,您可以看到山东这里修道的修道(全真派就是在这个时候蓬勃发展的),到名山题词的题词,办学教课的教课,俨然一副和平景象。
  
  李东垣和家人在山东一住就是十二年,其中大约有六年是和元好问住在严实的家里的。
  在这里,李东垣一边继续行医,一边开始整理思路,将自己的内伤脾胃学说加以丰富完善。
  李东垣和元好问都是历经劫难的文人,因此比较有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活动,元好问有病了,也是李东垣给看,有一次元好问从济南回来,赶上秋天,“伤冷太过,气绝欲死”,李东垣给开了方子,服下去就好了,对此元好问佩服之极,认为是东垣帮他捡回了条命。
  
  有的时候,李东垣还与元好问一起到处逛逛,其中经常去的,就是范尊师的正一宫。
  
  范尊师对李东垣的影响很大,让我们来慢慢解开范尊师的神秘面纱吧。
  范老师是宋代范仲淹的后代,范老师自己的名字叫范圆曦,是位道人,“尊师”是道教中的尊称,这位范尊师的地位不得了,为什么呢?这要从他的老师说起。
  大家都知道全真派吧,当年王重阳在山东传道,收了七个弟子,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瑞、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
  其中广宁子郝大通,号太古真人,郝大通后来创立了华山派,这位范圆曦就是郝大通的大弟子,是道教的一位杰出人物,号普照真人,在李东垣来的时候他正负责主持山东的道教事宜,其人“言议宏深,胸怀洒落,飘飘然非尘土中人”,当时的文人都喜欢到他那里作客,一来是尊敬范仲淹,二来是听听高人论道,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里面我们要顺便纠正一个医史文献中的错误,这个错误是因为繁体字和简化字的翻印而来的。
  我们在看全真教的资料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神秘,这帮高手一会儿在泰山开会,一会儿在华山,一会儿在昆仑山,要说这泰山和华山还有可能,这昆仑山可就远了点儿了,这么来回一跑,时间可就都耽误在路上了,难道他们真的没事儿就去趟西域的昆仑山开会?(武侠小说也跟着起哄,只当他们是坐飞机去的了。)
  实际上,古代文献里记载的全真派的一个主要修炼场所是山东境内的昆嵛(yu)山,该山被称为“海上仙山之祖”,在现在的烟台附近吧,传说麻姑在此升仙,全真北五祖之一钟离汉也是在此得道,王重阳在昆嵛山开辟烟霞洞,带领弟子修炼,后来丘处机也在昆嵛山修炼很久,郝大通不但再此修道,还是在昆嵛山授徒的,估计是使用简化字的时候,大家看这个昆嵛山的“嵛”字和昆仑山“仑”字的繁体字“崙”字很像,看走了眼了,就以为是昆仑山了,结果现在翻开李东垣的书,但凡提到人家范尊师的地方,都写个昆仑范尊师,我自己以前就特奇怪,这位先生跟昆仑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人家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昆嵛山普照真人范尊师。
  其它简体版的文献也一样,包括道教里的,武侠小说里(或者武侠小说例外,它是希望越远越好,天山才好呢),好多都写成了昆仑山。
  这回您明白了,全真教今天在泰山开会,说下周的会议改在昆嵛山开,这是比较靠谱的,如果说下周改在昆仑山开了,得,大家回头施展法术吧,谁能飞去谁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全转贴超长篇连载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古代的医生 作者:罗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