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2/18 11:27:24

李中梓
  
  遥远的故事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的秋天。
  南汇城。
  当时的南汇属于云间府,现在是上海的一个县了,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县城。
  几千双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凝聚着的眉头显示着誓死的决心。
  城外,烟尘渐近,鬼哭狼嚎般的喊声阵阵传来。
  原来,这是当时屡犯沿海的日本倭寇进功到了南汇,全城的居民都已经动员起来,很多临时参军的,都拿起了刀枪,要和倭寇拼命。
  当时的倭寇是十分猖獗的,对东南沿海的居民那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都拼死抵抗。
  在出战的队伍中,有一对儿父子,父亲叫李府,儿子叫李香,父亲李府是一位明军的哨官,这次情势危急,他让自己的大儿子李香也一起出战,把十八岁的小儿子李黍留在了城里。
  倭寇越来越近了,随着一声令下,明军如脱缰的野马,潮水般地奔向倭寇。
  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当时的倭寇也都是一些亡命之徒,战斗异常的艰苦。
  最后,倭寇终于被击退了,但是,明军也伤亡惨重,战斗中,那对儿一起上阵的父子兵,李府和李香,都阵亡了。
  秋风吹动着郊外的野草,鲜血沁润着这片土地,已经阵亡的李府的眼睛圆睁着,望着南汇城的方向,似乎在托付着什么。
  
  得到父亲阵亡的消息后,李府的小儿子李黍悲痛欲绝,此时,他对倭寇简直恨入骨髓,恨得直把钢牙咬碎。
  第二年,倭寇再次来袭击,李黍随明军奋勇出战,最终阵亡。
  
  这一家三口,全部英勇殉国,其事迹传遍了江南地区,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当时的巡抚在南汇的城东门建立了一个忠勇祠,用来祭祀这父子三人。
  
  若干年以后,也是一个秋天,一个中年男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了忠勇祠前,来焚香祭祀。
  这个中年男人,叫李尚衮,就是当年战死的李香的儿子,当年抗战的时候,他还是个顽皮的小孩子,现在,他已经有自己的儿子了。
  这两个孩子,大的叫李中植,刚刚会走路的这个,叫李中梓。
  
  焚香的青烟袅袅上升,秋风吹来,倏忽飞散,小哥俩随着父亲在叩拜着,李中梓还不是很懂事,但是他也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的气氛,他瞪大着眼睛,看着祠堂里面的画像。
  
  这个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李中梓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若干年后,他将会成为一位著名医家,一生救人无数,为后世培养出一大批中医人才。
  
  小秀才的生活
  
  李中梓的父亲李尚衮是个很位很博学的同志,在明万历十七年的时候中了进士,这位也是个什么书都看的主儿,和后来的徐灵胎同志很有共同语言,都喜欢个水利工程什么的,当时政府有个什么水利工程,我们的李尚衮同志也都愿意提出个规划图什么的,他和那位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同志是好朋友(注:《了凡四训》是中国历史上一本著名的劝善书),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商量,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他还对兵法也很有研究,前辈战死沙场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他总是担心敌人再来,因此着力研究火攻等项目,估计没事儿时在家里弄些火药的应该是是常事儿。
  李尚衮同志在万历二十年,补廷试,授兵部主事。
  
  这一年李中梓才四岁,也就是在这一年,悲剧发生了,李尚衮病倒,在经过医生开药治疗后,没有效果,去世了。
  应该说,当时四岁的李中梓还不懂得什么,他只是随着母亲一起哭,但是,这种失去父亲的心痛却在他以后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开始显现出来,并且他越是了解他的父亲,他的心就越痛。
  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父亲一心为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李中梓的生活,他在很久以后,写完了著名的《医宗必读》一书的时候,还特意问一位叫陈继儒的朋友:我父亲是从政来为民做事的,我现在搞医,应该也算没有违背先人的志愿吧?
  结果陈继儒是不吝笔墨,把搞医的行为一通赞扬,说这当然是为老百姓做事儿!其实李中梓都搞了一辈子了,他当然知道自己行医是为老百姓做事儿,但是这事儿也反应了他总是想追随父亲的志愿这种心理状态。
  
  在父亲去世以后,李家的家道就开始中落了,李中梓的大伯,父亲李尚衮的哥哥叫李尚雅,这位当时也是个才子,据说那是下笔千言,立马可就,才气横溢啊,而且他还精通武艺(看来这是李家的家传),这位李尚雅各位可要记住,在若干年以后,他的孙子李延罡将跟随李中梓学习医术,最后也成为了一名高手,他写的《脉诀汇辨》一书是脉诊领域很重要的一本书,我早些年学中医的时候,就到处找这本书,后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如获至宝,很是珍惜,还给复印了下来,整天看。
  
  可是在当年,虽然李尚雅同志很有才华,但是才华是不能拿来吃饭的,那个时候能接到写广告文案的机会还不多,也没法儿做电视台的撰稿来赚稿费,同时自己还要有个漫长的科举之路要走,怎么看这都是一个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回报不稳定的道路。
  再一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李中梓家里的孤儿寡母,怎么办呢?
  李尚雅想了好多天,最后终于在江边喝了一壶老酒之后,含着眼泪,把科举书都扔进了江里,从此挎上弓箭,戴上渔网,出没浩瀚的江波之中,每天打渔射猎,靠卖些野味来赚钱。
  当他每天把捕猎得来的野味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时候,人们都会指指点点在背后议论:王兄台你快来看啊!那不是那位大才子李尚雅吗?怎么开始卖鱼了?哎呀,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每当李尚雅脸上带着微笑,把鱼递给张进士、王进士家的仆人,然后从他们的手里接过银子的时候,他的心里都在流泪。
  然后,他会把钱给李中梓的家一部分,来供养李中梓读书。
  李中梓的母亲经常会含着眼泪教育李中植、李中梓哥俩:一定要好好读书!你们知道这读书的钱都是你大伯的血泪钱啊!
  李中梓已经长大了,他很懂事,他早已看到了大伯每天艰辛的背影,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大伯,我一定不辜负你!
  
  我可以想象到,在很多年以后,当李中梓把大伯的孙子李延罡培养成为一个名医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感到非常安慰的,在那个时候,两鬓斑白的李中梓一定会在默默地怀想着当年大伯出没风波里为自己赚学费的情景,他一定在对着早已故去的大伯说:大伯,您安息吧,我没有忘记您的恩情,您的孙子李延罡,现在也是一位有用于世的优秀医生了!
  
  各位,其实读书的动力那是很关键的,您天天喝着咖啡,吃着麦当劳,听着MP3也可以学习,但是您绝对没玩命学,有很多同学说不听音乐看不了书,我很奇怪,我很怕听音乐,那天偶然听了首歌叫《你一定要幸福》的,也不知道谁唱的,什么词儿也没听清,但结果这一天脑袋里一没事儿的时候就是这个旋律,看书很是吃力,所以我很排斥听音乐看书。
  
  反正李中梓当年那绝对不是听着音乐看书的,他知道自己吃的每一碗饭、每一粒米,都是大伯摇着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捕鱼赚回来的,自己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成绩赶快考中,这样才能减轻长辈的压力。
  这读书的动力就甭说有多大了,再加上李中梓本来人就聪明,结果是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取得了秀才的资格。
  这下可好了,终于可以拿到奖学金了,而且这在当年那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啊,于是家里都欢欣鼓舞。
  在当年的秀才可真是不得了啊,于是很多人家就都开始惦记上了,都觉得这将来一定是个出人头地的人才啊,还不趁现在下手?
  下手干嘛呢?就是赶快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这位前途广大的李中梓同学,这样将来万一李中梓同学进了朝廷做个官什么的,自己家的姑娘不就是官夫人了吗?
  现在可能无法想象当年的情景了,现在十几岁的孩子就是喜欢哪个女同学,也娶不了人家,只能恨自个儿年龄太小,但是古代可不这样,只要是两家商量好了,多大都敢结婚,没满十岁都有可能。
  显然当年竞争得很激烈,我们的李中梓同学,霎时间成为了蜻蜓们争夺的落脚点,一时间还真有点门庭若市的感觉,结果,最后终于有一只美丽的蜻蜓落在了李中梓的头上。
  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小妹了,总之是李中梓在十五岁之前,就结婚了(绝对的早婚)。
  江南的小妹当然是温柔体贴,吴侬软语,很是合李中梓同学的脾气,结果李中梓同学度过了若干幸福的日子。
  但是,老天爷非常的残酷,就在李中梓同学沉浸在温柔乡里的时候,他的妻子病了。
  结果大家可以预见了,还是找医生,医生来了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结果在李中梓十五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去世了。
  
  天啊,这太残酷了,李中梓在妻子的坟前,回想着两个人幸福的新婚时光,回想着妻子给自己做饭的情景,回想着妻子在灯下给自己缝衣服的情景,简直就是在昨天啊,然而此刻居然她就和自己隔开了这一层薄薄的黄土。
  李中梓很久都不愿意离开妻子的坟茔,因为他走了,担心妻子在那里是否会孤单?在这荒凉的郊外,把妻子一个人扔在这里,自己怎么能够放心?
  最后当别人把他抬回来的时候,李中梓的心都碎了。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2/18 11:28:05

但是此时,李中梓只能悲叹命运的不公,他还没有想起拿起抵抗病魔的武器。
  
  可是,我们只能说命运太残酷,在李中梓还没有完全从丧失妻子的悲痛中走出的时候,两年以后,他十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也病倒了。
  
  请来了几位医生,吃了药都不见效,李中梓简直焦急得要疯了,他开始自己买来了医书,尝试着找个方子,看能否把母亲给救回来。
  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显然是没有效果的,在这一年,李中梓的母亲也去世了。
  
  我们没有什么话说了,要说老天爷要打击一个人,我估计没有比这个更残酷的了,一个家庭,从父亲到母亲,到妻子,居然全部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何其残忍啊!
  此时的李中梓,已经是欲哭无泪了,他和哥哥安葬了母亲,回到了空空荡荡的家里的时候,感到了彻骨的心痛,那是一种用最锋利的尖刀,刺入自己的骨髓的心痛!
  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和哥哥抚养成人,自己还没有一点成绩,还没有来得及尽一点孝心的时候,却离开了自己,望着屋子里母亲洗干净的衣物,望着灶台边母亲放好的碗筷,李中梓无声地哭泣着,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深夜里,李中梓很久都没有睡觉,他红肿的眼睛望着闪闪的烛光,整夜无法入睡。
  在安葬了母亲后,李中梓做出了一个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开始学习医学!
  
  其实,谁都不是神仙,我们在悲叹古代这些名医的悲惨遭遇的时候,也要知道,谁的父母都会离开人世的,但是,只不过是如果他们几十岁去世的,大家悲痛一下,也就算了,可能都不会因此而迸发学医的念头,但是,这些名医的父母却有很多是在他们正壮年的时候离开的人世,这让做儿女的太惭愧了,整个儿一个束手无策啊,难道自己就不能做些什么吗?难道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最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孝敬父母的吗?
  在那个时代,好的医生太少了,不像现在,孝敬的方式可以是给父母安排一个最好的医院,那会儿根本就没这个可能,所以,才产生了自己学医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出于孝道的。
  
  但是,一个名医之路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呢?从孝道出发,立下大愿,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要经过人生的艰苦磨砺,最后迸发出对整个人类的大慈大悲之心,最后才能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当然,李中梓也不例外,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正有千辛万苦在等待着他。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2/18 11:30:34

磨炼之路
  
  此时的李中梓,虽然下了学医的决心,但是,他还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因为还有科举要考,那个年头,考科举就跟现在的的高考似的,也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李中梓采取的方式是一边看医书,一边看科举书,结果却很不乐观,显然是两者的进步都不大,科举考了九次,都没有中举,仅仅获得了副榜贡生,为什么呢?因为李中梓这个人很直率,写的文章很是高标,这和八股文中规中矩的文风不协调,所以批阅卷纸的老师们感觉很是不爽:这都写得什么啊?你以为你是韩寒啊,不及格!
  这让李中梓非常的郁闷,在这种不断的考试的生涯中,自己可就不再是个神童了,已经变成一个二十好几的留级生了,这反差也太大了点儿吧?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止是郁闷了,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和刺激。
  在李中梓二十四岁的那年(公元1612年),他的哥哥李中植又病倒了,这下可把李中梓给急坏了,因为这个家里,现在就剩下这小哥俩了,两个人相依为命,渡过了这么多的岁月,那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现在哥哥病了,直把李中梓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啊。
  怎么办?自己开方吗?还不行啊,自己学的这点儿医学知识哪儿够啊(这个时候看出来自己的学问不够了)?那怎么办啊?赶快找医生呗。
  最后,医生找来了,开了方子,服用以后,没有见到效果(仓促求医,半为药误),最后,哥哥李中植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望着自己的弟弟,流着眼泪说:“弟弟啊,我要到父亲母亲那里去了,留下你一个人在世上,你一定要自己保重啊!哥哥再也不能照顾你了……”
  李中梓此时简直是万分悲哀,他哭着说:“哥,你不会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是,事实竟然如此残酷,慢慢地,哥哥的手在李中梓紧握着的手中,变得冰冷,他带着对弟弟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李中梓此时肝胆俱裂,他用全身的力气紧紧地握着哥哥的手,无声地恸哭!
  难道自己这算是学过医吗?难道自己每次面对家人病危的时候,就是这种表现吗?!
  自己拼命考科举,是为了什么啊?是为了让家人更加幸福,可是,现在哪里还有家人了啊?!自己走的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啊!
  
  不要再犹豫了李中梓,下决心吧!选择自己正确的道路吧!
  李中梓痛定思痛,他现在了解了这种失去亲人的刺骨的疼痛,他明白,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遭受这种折磨。
  “我要尽我的全力,让周围的人不再经受这种痛苦!”他暗暗地发誓。
  从此,二十四岁的李中梓彻底地放下科举书,开始重新拿起医书,攻读起来。
  但是,这次的攻读却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了,因为,他的父母、兄长、妻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他的心里,他甚至都能够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目光。
  等着吧,我的亲人们,等着吧,病痛中的人们,我一定会成功的!
  
  拂晓的阳光,从窗纸透射过来,照在李中梓的案几上,空荡荡的房间里,李中梓笔直地挺着腰杆,还在看着医书。
  就在这样苦读的日子里,时光飞快地流逝了。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8/12/18 11:31:24

十年以后
  
  徽州太学方鲁儒的家里。
  青瓦白墙,庭院深深。
  在内室里,很多人都屏息站立,围在床前。
  方鲁儒躺在床上,脸上表情痛苦。
  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在给他诊脉,面容严谨而又从容。
  这个年轻的医生,就是一代名医李中梓,此时,他已经是崭露头角了。
  
  这位方鲁儒同志患的病是腰膝疼痛,精神疲倦。其实患这个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始的时候,找了些医生,医生们一听,什么?腰膝疼痛?甭问啊,这是肾虚啊,一个字:补!两个字:补肾!
  于是就很顺手地开了些补肾的药物,尤其是当这些医生听说这位方鲁儒同志腰膝还感觉冷的时候,更是觉得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这明显就是一个肾阳虚嘛,来,愚弟给您多加些附子和肉桂!
  这药看着似乎挺对证的,可是在服用了两个月以后,我们的方鲁儒同志却感觉有些不对头,为什么呢?原来他就觉得自己怎么越服这药,就越觉得腰膝发冷啊,而且四肢痿软得也更厉害了。
  这位方鲁儒同志是搞教育的啊,对中医不懂,只好又把这些医生给请来了,这些医生一看,什么?腰膝更冷了?这说明药力不够啊,病重药轻啊,调集大部队,来进行总攻!
  于是又加大了温补的力度(遂恣服热药,了无疑惧),开始了大规模补肾活动。
  结果让老方同志很是遭罪,这个病就越来越重了。
  老方很是愤怒:谁,谁说中医好的?我看中医就是伪科学,太可恨了!越吃越重,我不瞧大夫了!
  别人就劝了:您别生气,回头等您身体好了,镇东头河边有帮人在那儿一边温酒一边辩论呢,您可以去参与一下,不过现在还是得看医生,这中医和中医啊,很不一样,有的医生一看就准,有的医生却不准,这区别就在……(这位挠挠脑袋没有想起来,我替他说吧,就是中医诊断的水平上,有的学好了,就看得好,有的上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光逃课了,所以一看就错)。
  老方同志经人这么一劝,本来想提起笔来写几篇揭露中医是伪科学的文章来着,想了想,也是,等身体好了再和中医战斗也不迟,就让下人接着请医生。
  结果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李中梓来了以后,没有理会老方同志的情绪,坐下来就开始给他诊脉。
  各位,李中梓擅长的是什么呢?诊断学啊,后来他的著名的《士材三书》(李中梓字士材)的第一本书就是《诊家正眼》,里面主要讲得就是脉法,李中梓痛恨于自己的家人被误诊了,所以在中医诊断上下了大功夫,他的脉法那是当时的一绝啊,要么人家怎么就把自己的侄子李延罡培养成了脉学专家,而且还写出了《脉学汇辨》这本专著呢,人家擅长的是脉诊啊。
  李中梓手一搭脉,没有什么感觉,各位,中医在诊脉的时候手指的用力是有讲究的,一开始要轻轻地按,这是取的浮脉,如果有些外感病,此时的脉就非常的明显了,然后用一半的力,这是中取,一般人的脉位应该在这里,这里的脉象是很关键的,再使劲,就是沉取了,这是诊断里病的,一些病位较深的病,要从这里看出。
  这位老方同志的脉是“脉伏于下”,什么意思?就是李中梓沉取都没有取得,是再使劲,推筋按骨,才摸到的脉象,这种伏脉说明了什么?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说:“故其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处”,他还说有的病是“火邪内郁,不得发越”,有的是“阴气壮盛,阳气衰微”,因此要分清楚阴阳和寒热两个极端。
  那么李中梓的手指在伏脉中感受到的又是什么信息呢?是振指有力。
  大家这回该清楚了吧,这么有力的脉象,绝对不是阳虚,阳气快没有了的脉象,这是火郁于内的脉象,火在里面出不来了,此时外面的冷都是假象啊,中医的术语说这是“真热假寒”“阳盛格阴”啊,千万别被蒙蔽了。
  李中梓当时就提出,这要使用泻火的药物来治疗。(欲用苦寒之药)
  老方同志一听,更晕了:我说什么来着?是伪科学吧,我身上都这么冷了,还要泻火?你有没有点科学的精神啊?知道不知道在我们科学领域里寒和热是对立的啊?不服药。
  结果愣是挺着,没有服药。(骇而弗从)
  李中梓也没有办法啊,只好退回。
  等到半个月以后,李中梓又被请来了,原来是老方同志受不了啦,身上是越来越冷,这么下去太难受了,干脆,我也不管了,还是你来看吧。
  李中梓再次诊脉,果然热势越来越旺了,他就问老方,说:“我说你体内有热,你不相信,但是如果有热,应该有两个征兆,一个是你的小便,一定是非常的黄,另外一个是你不喜欢喝热水(因为体内太热,人体本能地排斥热的饮料)?”
  老方同志仔细一琢磨,对啊,我的尿是很黄,我也的确不喜欢喝热水,看来还真有可能?
  于是这才同意让李中梓开方试试。
  李中梓开的方子是:黄柏三钱、龙胆草二钱、黄芩一钱五分、黄连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生姜七片。
  这个方子里面都是些苦寒的药物,是清三焦之火的,黄柏清下焦之火,龙胆草清肝胆之火,黄芩清肺经之火,黄连清心经之火,栀子是泻三焦之火从小便而出。李中梓说是用生姜做药引子,为向导之药。
  这种方法是朱丹溪等医家的路子,李中梓是寒热两大学派都吸收,在他这里没有什么派别,该用什么就用什么,他是中医历史上非常全面的一位医家。
  这个方子趁热服下去之后,没多大一会儿,老方同志就觉得腰间开始松快了,服了三付以后,那些很痛苦的腰膝疼痛,就消失了。(三剂而痛若失矣)
  然后,李中梓给老方同志调理了一下,用的是人参固本丸,每天服用二两。
  一个月后,老方同志就痊愈了。
  病好了以后,老方同志逢人就打听,那个温酒聊天的地方在哪儿啊?我怎么找不着啊?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真热假寒”的情况是少见的,其实很多,前些日子有个网友说:朱丹溪不是大家,他用苦寒清热,伤了阳气,错误很严重。其实这是对朱丹溪的偏见,后来有些医家这么说,现在很多学习中医的就跟着这么说,其实这都是没有怎么经过临床的人才会有的想法,在临床中,寒热两种情况都会,不可偏废一边,各位经过多了就知道了。
  我顺便拿自己的家人来说事儿,我的母亲当年患上了肾小球肾炎,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患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患的(其实也有些遗传因素),整天光顾着忙工作了,后来因为不停地感冒发烧,一检查才发现的。当时尿检红细胞满视野,腰酸欲折,在我们当地的最好的西医医院里住院半个月,打抗生素,尿中白细胞是没有了,但是红细胞依然是极高。最后出院的时候,主治医师和我谈话,说你母亲血压高、血糖高,所有的不利因素都有了,这个病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以后会一步步进入肾衰阶段的。(西医第五版《内科学》写到:“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
  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治疗过肾病,听了以后很悲观,和父亲在外面的饭馆中,按照医生的话交代以后,父亲都哭了。
  出院回家的时候,母亲是被搀扶着上楼的,其虚弱如此,在家里就是一个冷,比别人多穿几层衣服,永远是最厚的袜子,还要穿几层,晚上睡觉自述腿冷如冰,要暖水袋才能睡觉。
  当时母亲的朋友有些是各医院的中医主任等人,给开了补肾的药物,也不见好。
  就在那个前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赵绍琴教授经验培训班,我就托人报名来学习了,赵老是中医温病大师,中医肾病领域的权威,他的观点是肾病很多情况是热邪潜伏在肾经,不是寒,不要温补,不要补肾,我学习了以后,恍然大悟,回到家里,就给母亲开了凉血活血的方子。
  当时母亲的舌质鲜红,无苔,脉数。但是母亲开始不同意,说冷成这样了,还要凉血(母亲也是中医)?该用热药啊。
  后来做了工作,就服用了我的药,结果从服药开始,尿中的红细胞就每周开始下降,很快就在镜检下剩下七八个红细胞了,这样没到一年,这个肾病就彻底的痊愈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尿检一直完全正常)。
  等到病好了,母亲才感到身上都热了,也不用穿那么多的衣服了,现在我回家,看到母亲穿得比我都少,再也不用穿大棉鞋了,整天出去和老太太们弹琴,跳舞,是个积极的文艺活动分子,她自己说,现在的身体比患病前要好很多倍,身轻体健的,妹妹在家里生孩子,全靠七十多岁的母亲一个人忙。
  母亲经常说:我给了儿子生命,儿子现在又救了我一次。
  其实我从医以来治愈了很多患者,但是我最自豪的,真的就是给母亲的这次治疗,因为我当时真的体会到了母亲倒下时心里的痛苦,后来痊愈后我心里的欣喜也是加倍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吧朱丹溪放在故事的第一个医家的原因。
  别说人家的理论如何的伤阳气,如何的不合理,那是你没有见到这样的患者,或者你根本就给误治了,要知道朱丹溪的理论也是可以救命的,中医历来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对寒证有热药,对热证有凉药,此为不易之理,各位千万别跟着乱喊,奔着一头就去了,别学偏了。
  顺便说一句,现在出版了一本《赵绍琴温病讲座》的书,是根据赵老的讲课内容整理的,还附带讲课的光盘,各位如果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医温病大家,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讲得那叫一个精彩。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24:14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
  
  这题目看着有点晕,怎么跟绕口令似的。其实,在临床中还真有很多这样的病例,如果你判断不好,那么就容易出错,这就好比是破案,那个真凶有的时候会伪装成最善良的人,还跟着在边上出主意呢,如果你识别不出,那可就要坏事儿了。
  前面我们讲的故事是真热假寒的,患者实际上里面是个热证,但是外表却表现得跟寒证似的,蒙了好多医生,下面,我们在讲个反过来的例子。
  
  这户人家的男人叫孙潇湘,这位孙潇湘同志的老婆病了,患的是痢疾,这痢疾闹得可不是一般的重,一共泻了四十来天了,这么个泻法儿简直是不让人活了,到现在那是口干,身上还发热,吃不进去什么东西,肚子里胀,完谷不化(中医术语,意思是泻出来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也是请来了好多医生,大家都说:啊?有这么严重的邪热?来,我再给您多加点儿清热解毒的药。
  这是一个正常的思路,痢疾吗?这当时是有热毒了,有热毒当然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了,于是开的都是黄连等药物,一共泄痢四十天,服用了三十多天的清热解毒之药。
  结果现在我们这位孙潇湘同志的夫人病情愈重,已经连续五天什么都吃不进去了(绝谷五日),已经处于很危险的阶段。
  此时如果不找一位业务过硬的医生是不行的,这样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各位还记得李中梓最擅长的是什么吗?诊断啊,他的拿手好戏那就是脉诊,此时李中梓把三根手指往这位患者的手腕上一搭,就感觉这个脉似乎很大,而且还跳得特别的快(脉大而数),这种脉象似乎是一个实热证,但是别急,我们的李中梓诊脉没有那么简单,只见他接着就在三根手指上一用力,又使劲按了一下,结果他发现还没等自己怎么用力呢,这脉再一按就空了(按之豁然),什么意思?这脉轻轻一搭的时候感觉似乎挺有力的,稍微一按就空了,跟什么都没有了似的,这就说明里面是虚的,虽然有热,那是在外面的假象,因为这个脉象轻取的时候察的外表的情况,重按察的才是里面的情况。
  李中梓这下心里就明白了,他就问这位女士,说:“你的肚子疼的时候,喜欢用手按着吗?”
  孙夫人很吃惊:“对啊,我肚子一疼,就喜欢用手按在那里,感觉舒服一些。”
  各位,这也是中医诊断的一个方法,如果肚子痛喜欢按,这说明是虚痛,如果怕人按,一按就跳起来,这是实证。
  李中梓又接着问了一个问题:“您的小便是清的还是黄的?”(看来那个年头看病的时候也不讲男女有别的,连小便的颜色都问了。)
  孙夫人回答:“是清的啊,这些日子尿一直是清的。”
  这下李中梓就完全清楚了,原来,这是一个命门火衰,火不生土的病证啊。
  这叫什么?这叫内真寒而外假热,实际这个人是寒证,肾阳非常的虚弱,中医认为火生土,肾阳如果不足,那么它所生的脾土就会出现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泄泻。
  于是李中梓就开了附子理中汤(现在药店卖的是附子理中丸,原方的成份是:附子、人参、干姜、白术、茯苓、甘草)。这个药主要就是温补脾肾的,主要的治疗位置在脾经,对于脾经虚寒的吐、泻、疼痛等效果非常的好。
  这个方子煎好以后,患者的家属要给孙夫人喝,李中梓告诉家属:等一下,等药冷了再服用。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患者是外有热证,此时在喝热气腾腾的药物,恐怕会引起反应,所以就告诉等药冷了以后服用,这叫“暗度陈仓”服药法。
  这个药喝下去以后,只这么一付,肚子的疼痛就止住了,六付以后,身上的这个虚热就退了,也开始吃饭了,这个时候李中梓就又给开了金匮肾气丸,一共吃了二十来天,此病就痊愈了。
  这个病来势汹汹,但李中梓的治疗却有些轻描淡写的感觉,可是病就好了。
  可见,这个诊断太重要了,你是一个庸医还是一个良医,这个区别在哪里呢?首先就在这个诊断的水平上,诊断的大方向对了,寒热分清楚了,阴阳分清了,其实即使药物有些偏差,但是也差不了太多,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您说他开个蒲公英,我们开个紫花地丁,这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如果您诊断水平低,连大方向都给搞错了,这可就容易出问题了。
  
  有位叫章鲁斋的政府官员,当时在云间做县令呢,后来到朝廷做了官,就在当县长的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叫章凌九(这个名字很有性格)的病了,症状是吐血,发热,遗精,盗汗,体格特瘦,看上去很衰弱。
  这县长的儿子病了当然要请好多医生了,这些医生来了,一看,发热?这是热证啊,但是县长,您儿子这个热是虚热,是阴虚,阴虚生内热嘛,您没看见他晚上盗汗吗?
  章县长哪儿懂啊,一听,有道理,于是就让他们开方子,结果,服用了两个月,没有任何效果。
  当然医生们感觉很没有面子了,这是给县长的公子看病啊,就这么走了显得自己太没有学问了,于是临走又放下一句话,说:“县长,以后您儿子可千万不要服用人参,这种阴虚的病服用人参一定会死的!”
  章县长一听,感觉很有道理,还感谢这些医生呢:“谢谢了啊!慢走!”
  这些医生走了,可章县长回头一看,自己儿子的病还没有好啊,这就又请医生,这次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等李中梓来到章县长家的时候,这位章凌九同学已经病了有两个月了。
  李中梓诊了脉后,抬起头,对章县长说:“这个小伙子是脾肺气虚啊,这需要用大量的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来治疗。”
  章县长听完,差点一个跟头晕过去:“不会吧?大哥,这差得也太多了!前面的些位临走还特意告诉我,千万别服用人参,服用人参这小命就保不住了,现在老大你又让多服人参,我听谁的啊?”
  李中梓看了看前面医生开的方子,心想:这都哪跟哪儿啊,这明明是个气虚证,这帮兄弟愣给看成了阴虚证了,甭问啊,一定是上学的时候中医诊断课逃课来着啊!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可就问章县长了:“他们说一定不要用人参,那他们能够保证能把此病治好吗?”(此医能任决效否)
  章县长一听,对啊,他们也没有治好啊,于是回答:“不能啊。”
  李中梓说:“如果他们不能,现在我却能,那你接受不接受我的治疗方案呢?”
  您别看章县长是本县的大官,但是此时也没了主意,只好说:“接,接受!”
  李中梓就接着说了:“那你先去买五斤人参来,用这些人参,我保证三个月,把一个健康的小伙子交给你!”
  章县长听得直咬牙:“什么?五斤?”
  李中梓又说了:“这还没完呢,我还有个条件。”
  “啊?什么条件”
  李中梓:“我在看病的时候,千万别在找其他的医生来牵制我,否则会功亏一篑的。您能答应吗?”
  章县长一听,好嘛,这位医生还真不是个一般人,没办法,答应吧!
  于是李中梓就开始了治疗。
  他治疗这个病用的主要是六君子汤,有的时候配合点补中益气汤和七味丸,这个六君子汤是中医里面的一个名方,主要的成份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上陈皮和半夏,这个方子的作用是补气加上化痰的,四君子汤我们前面聊过了,是补气的,它补气的作用比较全面,从肺气到脾气,都补了,还有泻水湿的茯苓,能够使得脾气更好地生发,这个四君子汤是中医方剂里面补气的组方,一般补气的方剂都有这个四君子汤的影子,各位可千万别小瞧这么简单的四味药,它可是扶助人体正气的好药,很多病,可能都无从下手了,但是只要有气虚存在,都可以从补气这里找到解决的方法,因为中医太重视人的这个正气了,正气足了,什么外邪都不怕,多重的病都有缓头,过去有医家如此比喻,说正气足了,有邪气进来,一看,这满屋子里的人都是君子啊,自个儿根本就没有立脚说话的地方,也就自己溜走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啊,这种通过扶正来祛邪的方法被称作医中王道。
  就这一个四君子汤,可以随着病情变化多端,比如,患者有热,不能用温热药,那么就可以把方子里的人参换成没有温热之性的太子参,力量虽然小些,但是很平和,我就经常这么用,感觉效果还不错;如果患者有些阴虚,可以把人参换成西洋参,如果救急;可以换成力道较大的山参,但是山参的量一定要把握好,因为山参的力道确实很大;如果是血亏,可以用红参,因为红参是用糖蒸过,可以兼入血分的,普通我们用的就是生晒参,也叫白参了;在通常气虚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就用党参效果也是不错的。
  方子里的白术讲究也比较多,我就给各位简单讲讲,如果患者的水湿不是特别的重,只是需要补脾的话,那么用的是炒白术,我们通常开方子写白术,药店就给炒白术了,但是如果患者的水湿很中,稍带腰酸不利等证的时候,就可以开生白术,因为生白术利水的作用比较大,还“利腰脐间气”,这是陈士铎的话,就是那位傅青主的学生,他对这味生白术那叫一个擅长,在开方子的时候遇到脾肾有水湿的人,他是会开出大剂量的生白术的,这是他的治病心法,很有特色,另外止汗方面是用生白术的,比如著名的固表止汗的方子玉屏风散,用的是生白术,现在很多医生都不知道,开个方子就写白术,药店都给炒的了,然后回头就抱怨玉屏风散不起作用,是自己没有用好,把古代的传统给丢了;而在妇科的应用里面,则多用炒白术。另外,炒白术还分为用麦麸炒的和用土炒的,用麦麸炒的补脾的作用比较强,用土炒的止泻的作用更好些。各位别以为古人在这里没事儿炮制着玩呢,现在药理分析证明,白术在经过各种炮制以后,它的挥发油、内脂类成份、水溶性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都有所变化,这些我就不细聊了。
  一般茯苓变化较少,但是在患者同时有心神不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茯苓给改成茯神,这个茯神就是茯苓里面抱着些松树根须,它有安神的作用。
  在患者脾胃气虚的时候,可以用炙甘草,但是如果患者同时咽喉不利,有些邪气的时候,则可以改成生甘草,因为生甘草有解毒利咽的作用。
  一个方子,四味药,但是变化是很多的,如果能够根据患者的证候,来随时变化,则可谓善矣。
  这个方子加上陈皮和半夏以后,就增加了化痰的作用,这个痰各位可不要理解成我们吐出的那个痰,在中医里面,如果体内的水湿流动不畅,变得黏稠了,我们就称为“痰”,陈皮、半夏,与方子里的茯苓、炙甘草合起来,又变成了化痰的组方二陈汤,各位看看,这种组合之妙,真是难以言表。那么为什么这里要化痰呢?因为有些水湿黏稠了以后,阻碍了阳气的生发,现在把它们给化开,然后又用利水的方法给去掉,这样一层一层地,就把妨碍阳气生发与流动的障碍都给排除了。
  这个六君子汤各位不要小瞧了,有的肿瘤患者,在放化疗之后,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正气也完全挺不住了,就用这个六君子汤,陈皮和半夏的量根据情况减少点,用上以后,患者的胃口就恢复过来了,有的患者还从此恢复了生机,多活了好多年。
  也就是这个方子,李中梓在给这位县长的儿子用上以后,这位同学的正气慢慢地就足了,也不吐血了,也不发热了,一天强似一天,最后,真的到了三个月的时候,他所有的病就好了。
  李中梓如约还给了章县长一个健康的儿子。
  章县长后来升官,做了给谏,还不忘李中梓的恩情呢,没事儿就写封信问候一下。
  
  看来,中医很多方子虽然很简单,但是您如果真的理解了,会用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却可以用它们来解决,我写过的这些医家,其实各位如果仔细回顾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用的往往都是些很简单的方子,却救了很多人的命,这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方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真正的高手,只不过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它而已。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29:00

崭露头角的日子
  
  到三十来岁的时候,李中梓已经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医生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大家都说“老中医”、“老中医”的,仿佛是中医只有到了岁数才能够相信,但是,您只要看看人家李中梓是怎么学习的就知道了,人家是发奋读书的,他把家人病死的悲痛转化为了悬壶济世的决心,因此读书那叫一个玩命,就这么个读法,没法儿不成材的。
  有朋友该问了,你怎么知道他读书玩命呢?你有根据吗?
  各位,我们只要看看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写的那本叫《颐生微论》的书就知道了。
  这本书是李中梓在三十岁的时候刻印的,后来在公元1642年的时候删补过一次,显然写书的时间是在三十岁之前,但是在这部书里,李中梓已经就显示他已经自成一家了。
  在这本书里,李中梓把人体的生理、解剖都给论述了一遍,尤其是画了好多的解剖图,很是详细,然后他把五运六气也给画了简易的说明图,尤其难得的是,他把自己的脉法都给写了出来,这个脉法可是非同寻常,是他自己根据古代的脉法悟出来的,他把五运六气、节气时令和脉法结合,这些内容现在基本很少有人掌握了。
  我之所以说李中梓下了大功夫读书,是在这本书的第二部份《医宗论第二》里,李中梓把古今的医家和医书都给点评了一遍,各位,这可不是那种看了前言、再看看后记就能写的,人家是点评,把前人医学思想的得失,都给论了一遍,很多内容论述得那叫一个精辟,就凭这点,我就知道李中梓在三十岁之前读书读到何种程度了。
  凭什么人家三十岁就成了名医了,看看下的功夫就知道了。
  这本《颐生微论》刊印以后,当时很是畅销,书卖得到处都是,很多人看了书以后就来求诊,当时江南就把李中梓当作张仲景再世了。(镌而悬之肆,乃翕然遍走天下……以请一刀圭者,日且相迫,三吴中遂以长沙氏目相之)
  
  但是,下面的内容更加重要,在书最后的《感应论第二十四》中,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的李中梓写下了一些医学道德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医生是凭什么能够登上医学的至高境界的。
  李中梓在这部份里说:“医以活人为心,当念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有招者,急去无违。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勿论风雨,勿拘远近,尽心拯济。”
  各位,看出来了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志向啊!大医精诚啊!人家为什么能苦读不倦,为什么治病能够千里必赴,那是人家立下了大的志愿啊。
  能够做到只要有患者请诊,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远近,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你都立刻前往,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他还对医生的修养也提出了要求:“胜己者师之,不若己者佐之,毋道人短,毋恃己长,宁人谤吾,毋吾谤人”等,如果你想象一下,这些都是出自一个每到三十岁的医生的笔下,那么这个人的境界就可以知道了。
  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李中梓在这部份里也讲了好多因果报应的故事,其中还特别的提出了许叔微同志当年免费给老百姓诊病的传说,这很不好,这里点名批评。
  这点是李中梓受了他父辈的影响,他的父亲和那位写《了凡四训》的了凡先生是好友,了凡先生非常的相信因果报应,因此李中梓也受了影响。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29:39

在这种高标的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李中梓同志当然很快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民医生了。
  
  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里记载的李中梓看病的医案吧(其实前面我们聊的方鲁儒和孙潇湘夫人的医案也都是这本书里面的)!
  
  新安那里,有位吴修予同志的侄子,这位小同志不知道怎么搞的,患了失眠,但是他这个可不是一般的失眠,这位的失眠,已经发作三年了,三年来,基本就没睡过好觉(目不得瞑已三年矣),各位不知道有过失眠的经历没有,据患者讲,这个失眠巨痛苦,没法儿忍受,说是瞪着眼睛等天亮的滋味那叫一个绝望,每当看到太阳出来了,心里都咯噔一下:完了,又是一个通宵!
  这位小同志就这样忍受了三年,而且还有别的症状,是烦躁,发热,身体瘦得没法儿说了,这让家人可是操心极了,大家忙着给他请医生,基本上能想到的医生都找了(大江以南,迎医几遍),这些医生来了,一看这位烦躁,还发热,有的判断是阴虚发热,有的说是有痰火,总之是养阴清热、化痰安神,什么方法都用了,药也喝了一千来付了(身体还是不错,要搁一般人早喝废了),也没有效果,现在搞得是想睡一会儿觉都难(求一刻安卧不能也)。
  后来这位小同志的家人就请来了李中梓,当时还是李中梓跑到外地去给这个年轻人看的病,诊脉的时候,李中梓就开始细心地体会脉象,发现这个患者的“肝脉独沉而搏”,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中医的诊脉历来挺神秘的,我给各位介绍一点,让各位了解一下,中医脉诊理论认为人的手腕从腕横纹策到胳膊肘侧(指的是方向)分布的是寸关尺三部脉,中间的的关脉在手腕边的高骨的边上找,左手的寸关尺对应的脏腑是:心、肝、肾阴,右手寸关尺对应的是:肺、脾、肾阳。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大概的是如此,李中梓在诊断这个患者的脉的时候,就发现他左手的关脉那个位置脉很独特,这个地方的脉特别的沉,要按下去才能感觉到,但是一旦感觉到了,就会觉得这个脉很有力,一般的人各位可以体会一下,这个肝脉都是应该很容易摸到的,但这位患者的就很特殊,为什么呢?李中梓认为,这是肝气郁陷在里面,不能生发了,这一般是由于郁怒导致的,治疗需要疏肝达木。
  于是他就开了方子,是:柴胡四钱、白芍二钱、丹皮二钱五分、山栀子二钱五分、甘草五分、桂枝四分。
  这个方子可以做为梳理肝气郁陷的经典方,方子里柴胡是疏发肝胆之气的,白芍是入血分,柔肝养阴的,丹皮泻肝胆之火,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其中柴胡是把肝气向上疏,丹皮、山栀子是把肝火向下泻,甘草是和中的,而桂枝是暖肝升陷的,桂枝在调理肝经方面的作用,后来的黄元御是最有心得的,但是显然李中梓用得更早,这个方子里面桂枝用的最巧,一般人想不到,但是用了桂枝以后,整个方子就活起来了。
  这个方子用了以后,就一付,下午喝的药,结果患者喝完以后就开始倒头大睡,呼噜打得那叫一个响,一直睡到天亮还没有醒。
  这下家里人倒是担心了,纷纷开始问李中梓:老大,您的药没有搞错吧,这位怎么跟睡死了过去似的,别不醒了?
  李中梓胸有成竹地说:“各位别担心,人家都三年没好好睡了,多睡这么一会儿你们担心什么啊,这就跟大热的天,突然走到了树荫里一样,当然乐不忘返了,别害怕,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吧,别在这看人家睡觉了。”
  可显然,大家都很好奇,谁都不走,就在这里看着这位小同志睡觉,因为看他失眠看惯了,冷不丁一看到他睡觉,还挺新鲜的。
  这一觉,一直睡到中午才醒,醒了以后,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翻身,就在床上,给李中梓就磕了三头。
  李中梓一看:这是干什么?
  患者说了:三年没有睡觉啊,我自己觉得一定是会死的,但是您一付药就让我睡了个够,人都是有感情的啊,我怎么能不感谢呢?(积患沉深,自揣必毙,三年之病,一朝而起之,人非土木,感极涕零)
  然后,李中梓给开了丸药来善后,方子就是逍遥丸加上点人参。在一个月以后,这个患者就康复如初了。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33:17

各位,现在我们开个紧急会议来讨论一下这个情况吧,为什么人家李中梓一付药效果就这么好呢?为什么别的医生给患者服用了一千付药都没有好呢?
  难道中医真的是只能出现一百个庸医对一个名医的状态吗?
  让我们倒着往回推吧,看看那里出了问题,首先,方药开的是不一样的,所以疗效不同;再往上推,为什么方子开得不一样呢?是因为对病因病机的理解不同,李中梓认为是肝气不舒导致的,这些医生认为是阴虚和痰火导致的;在往上推,为什么会对同一个病,出现这么相异的认识呢?问题出来了,就是因为诊断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对同一个病证,分析的截然不同。
  其实西医也存在这个问题,同样的CT片子,有的高手一看就可以迅速地判断肿瘤的部位,状态,而有的医生就会错误地判断。
  所以,在看病的过程中,诊断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诊断错误,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但是现在我们的中医诊断学却还是很不完备,好多先贤的经验都没有涉及到,因此培养出的医生诊断能力很低,很多网友甚至反应一些中医师连舌脉都不诊,匆忙问问就开药,治疗结果能好吗?
  这种情况早在张仲景的那个时候就有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序里就说当时的一些医生“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张仲景说这能看好病就怪了,当然,这里有态度的问题,可能这些医生态度就不认真,但是即使是他们态度认真了,恐怕这些手段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散的,散布在各个书里,只有看书多的人才能会,否则您是甭想学会的。
  再看看《中医诊断学》的教材吧,比西医的《诊断学》页数整整少了一半,中医是三百页,西医是六百页,本来内容应该更丰富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在这里短人家一半。
  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个议题是很重要的,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医的发展就永远会被庸医扯后腿(我的话怎么有些象领导同志的发言啊),鉴于有的同志们看得要困倦了,我们先讨论到这里,在以后有机会了接着讨论。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34:01

做个好医生
  
  我们前面讲到了,李中梓很早就发誓要做个道德高尚的好医生,因为他知道,行医这个道路,如果不谨慎对待,那么影响的将是患者的健康或者是生命,所以李中梓刻苦地专研医术,同时他非常慎重地对待每次诊病的过程。
  
  当时的杭州叫武林,当时的人如果说:“俺去武林逛逛”,这意思不是去江湖上拼命去了,而是去杭州走走。
  武林有位有位钱赏之同志病了,这位老钱同志平时养生问题注意得不够,有点酒色无度,长此以往身体可就出问题了,这年的秋天的时候,开始肚子胀,等到冬天,全身就开始水肿了,大家一看这就明白了,这不是一个轻病啊,而且,请来的医生一检查,只见这位“脐突背平”,就是肚脐突出来了,后背也肿得平了,这“脐突背平”在古代就被称为“死症”,一般老师在教弟子的时候都会仔细地告诉弟子,以后碰到什么什么样的病情不要轻易下手啊,这是死症,一旦你们下手了,人死了,家属会找你们算账的!这“脐突背平”就是这些死症里面的之一。
  当地的医生算是全都摇头了,没办法,老钱的家属就托人,把李中梓从上海给请来了。
  李中梓也不知道患者到底有多重,总之是一路风尘地跑来了,这个时候是冬天,江南的冬天有的时候也是很冷的,天气预报说台风“温莎”已经登陆了,此时冷风已经是穿梭在了杭城的街头,连西湖的断桥残雪都清晰可见了,成片的竹林被纷飞的细雪所压弯,看来天又要冷了。
  但是此时,李中梓的心比外面的空气还要凉。
  他一检查患者,就发现这是一个重症病号。
  这还能治吗?都这样了,自己还是一个年轻的医生啊,这么重的证,自己能应付得了吗?
  李中梓陷入了矛盾之中。
  这个时候,患者的家属一看李中梓都犹豫了,马上就慌了,这位李中梓可是一个崭露头角的中医高手啊,他都犹豫,这还有救吗?
  于是全家人就围着李中梓,“举家叩首求救哀迫”。
  李中梓一边扶起大家,心里一边犹豫,怎么办啊?自己能处理吗?
  室外的风,吹打着窗纸,此时李中梓的心,也凉到了冰点。
  在行医生涯正在朝气蓬勃的时候,名声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啊,如果没有治疗好,这就是自己行医生涯中的一个失败记录,这对自己如此高的治愈率是有影响的啊。
  可是,李中梓转念一想,再大的失败记录,能和见死不救这件事情相比吗?
  自己不是在《颐生微论》中写过吗?“若险症濒危,惟峻重之法尚可救百中一二,但医者重惜名誉,虽有一线生机,知而不为,已真心救济者,岂若是乎?”
  难道自己要成为自己写的那种人吗?不行,我曾经发过的誓愿,我一定要履行!
  我李中梓一定要做个一心赴救的好医生!用我的一生,不计代价来救人!
  
  于是,李中梓静下心来,告诉老钱的家人:“各位别担心,我虽然没有起死回生的仙丹,但是一定会尽力来救治他的,你们放心吧!”(我非有起死金丹,但当尽力图之耳)
  这样李中梓在诊脉以后,开出了大剂量的金匮肾气丸的汤料,就是用金匮肾气丸的方子,加大剂量,熬汤药。
  同时开的还有理中汤。
  李中梓这是从补救脾肾的阳气出发,来治疗这个病的,因为这种水肿,就是阳气已经衰弱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无法控制体内的水湿了,才会导致的水湿泛滥,周身浮肿。
  这两个方子服用了整整五天,怎么样呢?患者老钱纹丝未动。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一点都没有改善的迹象。
  李中梓的心,再次跌倒了谷底。
  这的确是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重病啊,现在自己基本上就是在和死神争夺着这个患者的生命,可是很明显,现在自己是处于下风。
  不行啊,我还是别耽误了人家,万一还有更好的医生呢?万一那些大医院的专家们能够治疗这个病呢?
  于是李中梓就建议患者能否再去到附近的大医院,起早去挂号,找个权威的专家来看看,自己就告辞了。
  患者家属一听,忙对李中梓说:“您就甭推辞了,那些大专家都看了,全都摇头啊,您就干脆再给救救吧!我们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了,能让他多活一天就是一天吧,象您这么详细地诊病的医生我们还没有见过呢,您就再给费费心吧!”
  此时,李中梓的心里感到了一阵的温暖,患者的家属如此信任自己,自己怎能不尽力呢?
  于是,他这次加大了药量,人参一次用到了一两,生附子用到三钱,牛膝、茯苓各用到五钱。
  大家一看,天啊,这人参一两可是够多的了,这能行吗?
  这个药喝下去以后,大家全都瞪着眼睛看着,李中梓的心也是悬到了嗓子眼,到底能否见效呢?
  没多久,仆人突然从内室跑了出来,说老钱开始尿了!
  三天之内,患者的小便一共尿了有四十多碗,肚子也开始出现了皱纹,这下大家可高兴了,肚子出现皱纹说明水肿开始消了!
  李中梓此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多日的疲劳一起涌了上来,正想闭眼休息片刻,突然一阵响动吓了他一跳,回过头来,只见钱家上下全都跪拜于地,在感谢他的“再造之恩”。
  李中梓忙让大家起来,他告诉老钱的家属,这实在是自己应该做的。
  然后,他继续给患者开方子,这个病最后一共用了人参四斤,附子一斤,干姜和肉桂各用了一斤,治疗的过程长达半年。最后老钱终于痊愈了。
  李中梓在医案后总结,说这是水肿的虚证,还有那种突然水肿的实证,那就不能用这样的补法了,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往往阳气越来越弱,很多老年人的腿都有些浮肿,这就是阳气不足,无以制水的缘故,通常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我们可以让他服用一点金匮肾气丸,这样可以补足肾阳,使得浮肿慢慢消去。
  
  在李中梓离开杭州的时候,台风已经过去,江南又开始恢复了温暖的感觉。
  李中梓一路疾行,心情亦如清风般飘逸。
  
  但是,做为一个医生,并不会轻松多久的,因为,有着大量的危重患者在等待着他。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09/1/11 16:34:38

无独有偶,新来的这位患者也姓钱,叫钱台石,这个患者已经六十多岁了,患的是中风,这位老钱在患病的时候,是“昏倦不能言”,鼻子总是堵,大小便都没有,等到李中梓来的时候,已经服用了几付疏风化痰的药物,此时的病情不但没有好,反而已经进入了病危的状态。
  在过去,大家都认为中风是外面的风邪进入体内,因此经常使用疏风之药,其实尽管中风实际上和外面的风邪关系并不大,但是使用疏风的药物也还是有必要的,只是我们需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用多大的量。
  此时李中梓的脉诊又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李中梓把三根手指搭在了患者的手腕上,就发现患者的脉搏非常的大,是“六脉洪大”,按之搏指,各位,这是有力的脉象啊,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患者是个实证还是虚证吧。
  患者的大小便都是若干天没有了,这似乎很容易被分析为实证,而且和脉象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医生很容易判断用攻法,比如疏风化痰,甚至是泻下之法。
  可是难道这个情况真的是实证吗?
  李中梓对此的判断是“至虚反有盛候”,这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虚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像是盛大的实证似的,也就是患者实际是虚证,而表现出的实证的诊断指征是假象。
  估计各位该晕了,这还有个准儿没有啊?一会儿真,一会儿假的,这病简直是太难瞧了!
  其实,李中梓在这里也没有写出他的诊断指征是什么,我给各位分析一下吧,首先,他没有写舌象,但是实热证的舌象一定是舌苔黄腻的,舌苔厚,看上去是老苔,舌质也是红的,那种鲜红的状态,脉搏一定是按到底的时候还是很有力的,这是实热证。
  如果是虚证,您看患者的舌头一定是淡的,或者淡红,或者淡白,而且舌质很嫩,舌苔是虚浮的,仿佛一刮就下来,如果是阴虚之极的患者,舌质也会很红,但是舌苔一定是薄的,脉搏一按到底就没了,李中梓治疗的这个患者虽然脉搏是“按之搏指”,但是重按一定是发空的感觉,按不着了,就是这样。
  这的确是很难诊断的一件事情,而且还是这么重的病,稍微一出错,那可就全都坏了。
  好在李中梓的诊断功夫过硬,于是马上就开出方子:补中益气汤为主,配合点祛风化痰的药物。
  这下轮到患者的家属晕了,人家所有的医生都说了,这是个实证,要往外泻,您看我们家老钱也确实好多天都没有大小便了,您还用补中益气汤,来补气,这能行吗?
  这家人就开始议论纷纷,犹豫不决。有小声嘀咕的:天啊,补中益气汤里有人参啊,这么个实证,还敢用人参?
  就这么磨蹭着,两天过去了,当李中梓再次来到他们家的时候(估计是每天一来),一看,怎么着?还没有决定呢,你们这是要耽误事儿啊!
  看来李中梓也真的急了,在这么厚的李中梓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李中梓温文尔雅的形象,但是在这里李中梓彻底撕破了这个形象,只见他瞪大了眼睛,高喊道(瞋目而呼曰):“这是个重症啊!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天了,如果今天还不能用药的话,他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啊!现在,我把治疗的责任全都揽过来,如果用错了人参,我一个人担当罪责,怎么样?你们该放心了吧?!”(今日无药则毙矣,若服参而病进,余一人独任其咎)
  看来李中梓是真急了,怎么能这么干呢?我们实在看不过去,来劝劝他吧。
  李中梓,你疯了?有这么干的吗?医疗事故推还推不掉呢,你还往身上揽?
  可是再不服药这个人就要出大问题啊!
  我跟你说中梓,再出问题,那也是患者家属自己选择的,你怎么能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呢?
  你是说,为了躲避责任,可以看着患者家属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
  不是躲避责任,可是医生也要保护自己啊?我们那个时代因此而打官司的事情很多啊!
  你是什么时代的我不管,你们那个时代出了什么问题我也不管,我只知道,医生就是要救人的啊,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指征,我的医学知识比患者家属高无数倍,我怎么能够由着他们来做错误的判断呢?
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全转贴超长篇连载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古代的医生 作者:罗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