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支持 原帖由 amsingapore 于 2007/12/1 14:21 发表
沉思......
现在的很多小孩子小小的年纪,已经很势利和自私了。。。。。。
现在这种现象太多了,从小学就开始攀比,这完全是家长的责任,还有老师,教师节送什么礼物,老师就怎么对待学生,学生家长的能力有多大,这个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就有多高 ,成人戴着有色眼镜给孩子树立榜样,弱小无知的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势利。 都是被逼的 就像楼上说的一样,梁山的好看不也是杀人了么,难道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么,都是被逼的,马加爵也没办法啊,还是古代好,杀完人可以跑去当草寇,现在人都往哪跑啊,交通信息这么发达!
惋惜
小马哥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啊 世界再多点同情和爱心 悲剧就少发生回复 #44 gongjunjie 的帖子
有一回,佛陀行經一個村莊,有些人對佛陀的教誨相當不以為然,他們對他惡言相向,佛陀靜靜聽著,然後他說「假如你們已經說完了,請讓我繼續往前走,我必須到下一個村子,那裏的人們正在等候我。如果你們還有什麼想講的沒講完,我回來的時候會再經過這裏,到時候你們再把話說完。」那些人說:「我們對你出言不遜,如此冒犯你,難道你不打算對此說些什麼?」
佛陀說:「現在我對這種事情不會再有反應。你所做的事是你自己的決定,現在的我不會再反應,你無法拿任何事情強迫我。你可以辱駡我,那是你的事,但我不是個奴隸,我已經是一個自由的人。我的行動來自於我的核心,而不是表層,你的辱駡只能構及表層,到不了我的核心,我的核心保持不為所動。」
你會被觸動不是因為你的核心被觸動,而是因為你根本沒有核心。你只是活在表層、與表層認同,而表層鐵定會被任何事情所影響,任何發生的事情。你的界限就只到表層,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你不能不受到影響,因為你沒有自己的核心。
一旦有一個核心,你就可以對所有事情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也就是從核心到表層有著一定的距離。別人可以侵犯到表層,但無法侵犯到你,你保持超然、不涉入,你和你的「自己」是有著距離的。換句話說,在「表層的你」和「核心的你」之間有一段距離,那個距離是任何人都無法打破的,因為沒有人能穿了核心,外在的世界唯一能觸及到你的只有在表層。
所以佛陀說:「現在的我歸於自己的中心,十年前或許不是這樣,如果你那時對我口出惡言,我可能早就反彈出去,可是現在我只是基於自己在行動。」
仔細去瞭解「反動」(reaction)與「行動」(action)之間的差別。你愛某個人是因為他愛你;佛陀也愛你,可是他不是因為你愛他,他才愛你,你愛不愛他並不造成相關,他愛你是因為他的愛是一種行動,而不是反動。當你的愛來自於你,不受他人的影響,這才叫行動,反動是一種被迫。歸於中心的意義在於,你從此基於自己產生行動。
痛苦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
我們之所以痛苦,
是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與自己矛盾衝突
完全沒有歸於中心。你所要做的就是
再次回到意識,丟掉頭腦。
摘自OSHO《觉察》第二章 心病的單一處方 清风明月菩萨行(转贴自宽容网)
清风明月菩萨行
我的爸爸是位任何人与他交朋友都会引以为荣的人。
他是位名律师,精通国际法,客户几乎全是大公司,因此收入相当的好。可是他却常常替弱势团体服务,替他们提供免费的服务。不仅如此,他每周都有一天会去励德补习班去替那些青少年受刑人补习功课,每次高中放榜的时候,他都会很紧张地注意那些受刑人榜上是否有名。
我是独子,在家中当然是集三仟宠爱在一身。虽然爸爸并没有惯坏我,可是他给我的实在太多了。我们家很宽敞,他布置得极为优雅。爸爸的书房是清一色的深色家俱、深色的书架、深色的橡木墙壁、大型的深色书桌、书桌上有造型古雅的台灯,爸爸每天上都要在他书桌上处理一些公事,我小时候常乘机进去玩。
爸爸有时也会解释给我听他处理某些案件的逻辑。他的思路永远如此合乎逻辑,以至于我从小就学会了他的那一套思维的方式,也难怪每次我发言时常常会思路清晰,老师们当然也都一直很喜欢我。
爸爸的书房里放满了书,一半是法律的,另一半是文学的,爸爸鼓励我看别些经典名著。因为他常出国,我很小就去外国看过世界着的博物馆。我隐隐约约地感到爸爸要使我成为一位非常有教养的人,在爸爸的这种刻意安排之下,我想再笨的孩子也会有教养的。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在操场上不小心摔得头破血流。老师打电话告诉了我爸爸。爸爸赶来了,他的黑色大轿车直接开进了操场,爸爸和他的司机走下来抱我,我这才注意到他的司机也穿了黑色的西装,我那时得意得不得了,有这么一位爸爸,真是幸福的事。
我现在是大学生了,当然一个月才会和爸妈度个一个周末。前几天放春假,爸爸叫我去垦丁,在那里我家有一个别墅。爸爸邀我去沿着海边散步,太阳快下山了,爸爸在一个悬崖旁边坐下休息。他忽然提到最近被枪决的刘焕荣,爸爸说他非常反对死刑,死刑犯虽然从前曾做过坏事,可是他后来已是手无寸铁之人,而且有些死刑犯后来完全改过迁善,被枪决的人,往往已经是个好人了。我提起社会公义的问题,爸爸没有和我辩论,只是说社会虽该讲公义,但更该讲宽恕。他说:「我们都有希望别人能宽恕我们的可能」。
我想起爸爸也曾做过法官,就顺口问他有没有判过任何人死判。
爸爸说:「我判过一次死判,犯人是一位年青的原住民,没有什么常识,他在台北打工的时候,身份证被老板娘扣住了,其实这是不合法的,任何人不得扣留其它人的身份证。而他简直变成了老板娘的奴工,在某一天盛怒之下,失手打死了老板娘。我那时是主审法官,便依法将他判了死判。
事后,这位犯人在监狱里信了教,从各种迹象来看,他已是个好人,因此我四处去替他求情,希望他能得到特赦,免于死刑,可是没有成功。他被判刑以后,太太替他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我在监狱探访他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初生婴儿的照片,想到他将成为孤儿,也使我伤感不已。由于他已成了另一个好人,我心里真的对我当时判的死刑痛悔不已... 」
「他临刑之前,我收到一封信」。爸爸从口袋中,拿出一张已经变黄的信纸,一言不发地递给了我。信是这样写的:法官大人:谢谢你替我做的种种努力,看来我快走了,可我会永远感谢你的。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请你照顾我的儿子,使他脱离无知和贫穷的环境,让他从小就接良好的教育,求求你帮助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不要让他像我这样,就这样胡里胡涂地浪费了一生。 *** 敬上
我对这个孩子大为好奇,问道:「爸爸你怎么样照顾他的?爸爸说:「我收养了他。」一瞬间,我只觉世界全变了。这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杀我爸爸的凶手,子报父仇,杀人者死。我跳了起来,那时只要我轻轻一推,爸爸就会粉身碎骨地跌到悬崖下面去。可是... 我的亲生父亲已经宽恕了判他死刑的人,坐在这里的,是个好人,他对他自己判人死刑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我的亲生父亲悔改以后,仍被处决,这是社会的错,我没有权利再犯这种错误。如果,我的亲生父亲在场,他会希望我怎么办?
后来,我蹲了下来,轻轻地对爸爸说:「爸爸,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妈妈在等我们。」
爸爸站了起来,我看到他眼旁的泪水,「儿子,谢谢你,没有想到你这么快就原谅了我」。
我发现我的眼光也因泪水而有点模糊,可是我的话却非常清晰,「爸爸,我是你的儿子,谢谢你将我养大成人。」
海边这时正好刮起了垦丁常有的落山风,爸爸忽然显得有些虚弱,我扶着他,在落日的余晖下,向远处的灯光顶着大风走回去,荒野里只有我们父子二人。
我以我死去的生父为荣,他心胸宽大到可以宽恕判他死刑的人。我以我的爸爸为荣,他判人死刑,一直感到良心不安,他已尽了他的责任,将我养大成人,甚至对我可能结束他的生命,都有了准备。
而我呢?我自己觉得又高大、又强壮,我已长大了。只有成熟的人,才会宽恕别人,才能享受到宽恕以后而来的平安,小孩是不会懂这些的。
我的亲生父亲,你可以安息了。你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我今天所做的事,一定是你所喜欢的……。
读完了这则故事,您有何感想呢?这则令人感动的故事,并没有因文中那位年轻的原住民在执行死刑后而划下句点;相反地,判刑的法官以及那位原住民的儿子,却用另一种方式把这则故事给延续了下去,在这篇故事中,我读到了宽恕的圆满。菩萨,是指迈向生命究竟圆满的人,这则故事中,三位主角,正合力示现了一出名为「宽恕」的菩萨行。因受欺凌起瞋恕心而杀人的原住民,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怨恨上天的不公、可以去怨恨判刑的法官不去体察他杀人的苦衷;而法官也大可振振有词,说他一切依法执行,何需为受刑人日夜奔走甚或为其抚养亲儿、挂念一生?而一直以父亲为荣的儿子,在听闻抚养自己的父亲却原来是杀父的仇人时,却没有在激愤下伤害他的养父,而在一念间选择了宽恕而放弃仇恨,不仅阻止了悲剧的继续延续,也为那位法官下心头背负数十年的大石。佛经说:「一念境转」,透过宽恕,这些仇恨的火焰,都在一念之下转化成了清凉的红莲。
仇恨也好、愤怒也罢,这些负面的情绪,经常是蒙昧人心灵的障蔽。在这些情绪的激刺下,许多的悲剧就会在一念之间造成。当愤恨、嫉妒、贪婪等情绪如风浪般盖头袭来之时,自己那颗心能不能清明以对?能不能在当下力挽狂澜?考验的,不过就是一个「定」字。
何为定呢?说来不过是当下一念的转换而已。相信许多人一定到过山中去观赏明月、享受过山风的清凉。明月皓空、清风拂面,不管是清风或是明月,都不会因所吹拂或映照对的好坏美丑而有所分别,都是自自然然地带给他们清凉与光明。而当我们情绪如暴风般兴起时,这个「清风明月」的法门,就可以化解这些情绪于无形,让我们能缘所缘之人都可以因我们的调节而得到清凉及光明的触脱。就如同那位儿子所做的决定一般,他的一念转化,就帮他养父卸下了那心头愧疚的重担。
宽恕与忍耐是不同的,忍是刀刃加心,表情是痛苦的、煎熬的;而宽恕却是「如心」,就是从心底自自然然发起的宽容。所以懂得宽恕的人就跟清风明月一般,不因他人的身份与妍丑而有差别,总是随缘而顺受,处处给人方便,这就是菩萨行。
天堂地狱本来没有,一切唯人自造。当下一念可以带给别人天堂的平安喜乐,而一念之差也可将所旁及之人推下地狱。读完文章试想,如果,那位儿子延续了仇恨?如果那位法官不愿接受原住民的托付?我想这段故事将是以悲剧来结束了。所以谨在此将这一个圆满的故事传递下去,希望这股文中所透发出来的清凉,可以让正站在情绪悬崖边上的朋友,拥有勒马回头的力量。
÷÷÷÷÷÷÷÷÷÷÷÷÷÷÷÷÷÷÷÷÷÷÷÷÷÷÷
南无阿弥陀佛!!! 智慧和智商确实不一样. 在监狱中的不一定就是坏人!他们只是生错了个时代,要是在动荡的年代说不定就是个英雄!美国那个叫什么的杀了三十多个人,美国人都宽恕了!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