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
发表于 2005/12/1 00:59:30
恽铁樵先生
……(前略)
痛丧子 弃文业医
正当恽铁樵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时候,丧子之痛不时向他袭来。1916年,年已14的长子阿通殁于伤寒,次年第二、三子又病伤寒而夭折。粗通医道的恽铁樵往往心知其所患某病,当用某药,但是苦于没有临床经验不敢轻举妄动,向医生建议商讨,从无采纳的余地,只是爱莫能助,坐视待斃。痛定思痛,深深地感到求人不如求己,遂深入研究《伤寒论》,同时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一年后第四子又病,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太阳伤寒的麻黄证显然。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不敢用伤寒方,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连续不断,遂致喘热益甚。恽铁樵踌躇徘徊,彻夜不寐,直至天明果断地开了一剂麻黄汤,与夫人说:三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今慧发病,医生又说无能为力,与其坐着等死,宁愿服药而亡。夫人不语,立即配服。一剂肌肤湿润,喘逆稍缓;二剂汗出热退,喘平而愈。于是恽铁樵更加信服伤寒方,钻研中医经典,亲友有病也都来请求开方,而所治者亦多有良效。一日某同事的小孩伤寒阴证垂危,沪上名医治疗无效,恽铁樵用四逆汤一剂转危为安。病家感激万分,登报鸣谢曰:“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求治者日多一日,业余时间应接不暇,遂于1920年辞职挂牌,开业行医。不久门庭若市,医名大振。
詳全文:
http://www.cpst.net.cn/kxj/zgkxjszj/CX/yxb/pe/zy17004001.htm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5/12/1 at 03:11 ]
古月
发表于 2005/12/1 03:21:17
读恽铁樵先生案有感:
「爱莫能助,坐视待斃。」
只此八字,道尽了多少病家心中之痛!
「痛定思痛,深深地感到求人不如求己」
久病学医,多由此处发心。
古德有言:「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于不慈不孝,是以为人父子者,不可以不知医。」
知医者,首重明辨阴阳。钦安先生《医法圆通》:「……将各证外感内伤,阴阳实据,与市习用药认证杂乱处搜出,以便参究。余岂好辩哉!余实推诚相与,愿与后世医生,同入仲景之门,共用仲景之法,普济生灵,同登寿域,是所切望也。」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5/12/1 at 16:36 ]
郎
发表于 2005/12/1 09:56:29
瘟病,火神都来自《伤寒杂病论》。只不过把《伤寒杂病论》中的某些方面扩大了应用而已。
月含山
发表于 2005/12/1 12:18:04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吗,对经典的理解深浅不一样,自然会分成派别的。就象武术一样,为什么要分少林、武当呢?
刘文澄
发表于 2005/12/1 15:02:25
本来简单的中医理论,被嚼得乱七八糟,三七生、古月所言极是,连阴阳都不明还谈什么中医? 派别不是分出来的,是时势造出来的,是不明阴阳的人把《内经》的阴阳搅混了套,是仲景先生把《内经》的阴阳理论系统化并分成六经,然后苦口婆心讲如何正治,误治后如何解决,张仲景才用了几个方子,几味中药,但是纷繁芜杂的疾病到了他的手里束手就擒,曾几何时明清一些大家混淆阴阳,清代郑钦安先生不顾背上骂名力挽狂澜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通书精华就是如何辨清阴阳,也就是分清阴阳二证,其用药之简单堪成万世之楷模,愚人岂识? 民间中医唐步琪先生不为名利,将上三书加以阐释,使阅读理解更加方便。顺便说一下郑钦按先生的为人,他的为人也和他的辨证用药一样,嫉恶(阴寒、权禄小人)如仇,奉善(阳气、劳苦心善的贫民大众)如神。所以他一生不追逐名利,广收门生布正,道逍遥自在。它的为人、为医之道值得的我们终生奉行。
风信子
发表于 2005/12/1 16:35:50
Originally posted by 后学者 at 2005/11/28 22:40:
小子觉得作为一个中医师,应该没有派别之分,后人把先辈的用药习惯分为什么经方派,温病派,火神派,......我辈应取各家之长,临证相合而用.一个病本有好多方可治好,各有其医理相合,经方也好,时方也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 ...
中医之所以分门别派不是故意而为实属历史发展之结果,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给自己的成果立个名不仅可以突出自己的主张,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保护手段。所以中医的分门别派问题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做为中医师不是要去打破这种界限(因为它已经形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是要博览众医学流派的研究成果,取其长,明其短,这才是正道。不知道这样说你是否能接受,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刘文澄
发表于 2005/12/1 16:56:49
我上边说得很清楚,就是因为不明阴阳才出现了这么多邪说,以至于误人太深,让整个中医界无所是从。民间中医正本澄源,本无立派之说,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清什么是真正的中医,让更多的有缘人自己健康,家人健康,不至于人才两空。因为学院派不明阴阳,所以才需澄清之。
raul
发表于 2005/12/1 17:13:07
有人只理解(善用)了某一部分,派也;
有人只好用某一部分,派也;
派别在某段时期或者地域之内有效,但不保万年。
能保万年者,经典也!
木人
发表于 2005/12/1 18:58:35
有派别有什么好奇怪的?没派别才奇怪呢。西医也有西医的派别啊,如对某种疾病治疗方案的看法分歧。政治、经济、哲学,哪个学科没有派别?佛法也有一大堆宗派啊,岂独中医为然?
虽然真正的道可能只有一个,但由于人们认识的角度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派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这些派别或者有某一派更接近真理,或者殊途同归罢了。
木人
发表于 2005/12/1 19:09:20
Originally posted by 风二 at 2005/11/30 21:18:
呵呵,火气这么旺,不是学佛的吗?对不起,忘了你们是“火神派”了。抱歉,我收回“狗屁”二字。什么叫轮不轮的到?这里说话要轮的吗?你的理论就是真理吗,怎么能说我道听途说指鹿为马呢?我什么派都不是,只是 ...
学佛的人就不应该有火气?没有喜怒哀乐,那不是变成活死人了?如此佛法,不学也罢。佛只是教你不要放逸罢了。
[ Last edited by 木人 on 2005/12/1 at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