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141418 发表于 2007/5/11 22:52:46

恶寒体痛,怎么会是风热感冒呢?明明是外感风寒才会出现的症状.用加减玉竹汤治愈,只能说明滋阴解表得效,并不能说明是外感温热,并不是天气热得了感冒就是外感温热,这可能是一大误区!天热早晚更容易外感风寒,大青龙证就容易在夏天出现.我是不认为有什么风热感冒,不知道有哪位老师可以给我洗洗脑.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12 00:03:03

脉象浮数,尺部沉弱。银翘散,加减玉竹汤答案不就在这里吗?请继续分析……

yeqin 发表于 2007/5/12 09:58:01

我再来说二句: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案:从上面的论述看出,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致病原因,还是有寒温之分的,问题是:对论中“不恶寒”三字的解读,我认为有些风热外感,初起时畏寒是临床上很常遇到的事,因此吴鞠通先生把桂枝汤列为温病条办首方,有深意在。因此,不能硬执恶寒与不恶寒区分伤寒温病,更不能否定温热致病的存在。何况风温化热,比风寒迅速,后人有用九味姜活汤,方中有姜活和生地黄芩同用,就是立足于保存津液,僻免辛温发汗伤阴。如果对风温初起症,开手即用大青龙汤,恐怕大不相宜,此方大发其汗,陈修园称为峻剂,仲景也云,汗多者,温粉扑之。看来他也是留了一手的。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12 10:21:08

原帖由 yeqin 于 2007/5/12 09:58 发表
我再来说二句: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案:从上面的论述看出,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致病原因,还是有寒温之 ...
我都觉的你分析的很好!因楼主下药之后,积秽去,腑气通,佘邪还表,但以气阴俱伤,未得外透。这个病案还没结语,请大家再分析!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12 10:44:40

我都感受到在治学方面,既不厚古薄今,也不是今非古,既不主中排酉,也不泥古不化。常谓吴鞠通之《温病条辨》似主杂气,实偏于阴虚,故药多寒凉,陈修园之书,偏于阳虚,故药多温补。二人虽各有所偏,因其所处之时代不同,气运各异也。如中西医书,汗牛充栋,约其宗旨,要皆在济人利物。西医之言细菌,即中医所谓病邪,西医能杀菌灭毒,中医亦能杀菌灭毒。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或表或化,或吐或下,使邪尽而病愈者,皆杀菌之法也。中西医所操之术不同,而治病教人的目的则同,当互相取长补短,只要有利于病者,医何分中西哉?在那还投有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时代,而能有此见解,实属可贵。

yeqin 发表于 2007/5/12 22:53:54

今天晚上是周末,较闲,因此把上次诊治朋友的案作一详细叙述,以期引发更多讨论,受到更多教益:
一诊:是通过电话他向我说病症,主要是畏寒,发热,胸膈痛,干咳,且说吸烟过度.因此,叫他自已开银乔散加防风石交瓜蒌仁鱼腥草;意在辛凉解表,清肺热.三服.
二诊:三天后,早上,患有来电说:前药无效,要求我上门诊之,诊见病况如上,遂为之诊脉,感到寸关脉浮数且微洪,尺部沉弱,因而连想患者近况,妻去年亡故,近又得一新欢,是否多欲阴虚,导致无力托邪外出,进而从仲景少阴伤寒症想到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的加减萎蕤(玉竹)汤,处方如下:玉竹15    白薇10桔梗10豆豉10葱白5个    葛根15瓜蒌仁15   炙甘8玄参15      三服,水三碗,煎碗半,分温三服,食前。
三诊:患者可起床到我家诊病,摸皮肤,觉有汗出,胸痛体痛减,脉象仍有浮数,尺部较起,总的来说,热势已减,予前方加减:玉竹30白薇15   豆豉15   葱白三个   天花粉15   玄参15   瓜蒌仁15炙甘8服法照前。
四诊:患者来我家坐,说病已大愈,但有一事,服三诊药期间,出现小便黄赤,自已挖了些车前草煎水服后转清,问我是何道理?我说:热从小便去也。给予下药:生地30    麦冬15玄参15天花粉15    石斛15玉竹25   沙参15甘草10茯苓15   水煎服。并告知可用西洋参15另燉服。且须节欲云云。

ZL141418 发表于 2007/5/12 23:37:15

请教一下yeqin老师,寒温不用恶寒与否来区分,那用什么来区分,用时令来区分吗,天冷得病就是伤寒,天热得病就是温病吗?

      "我认为有些风热外感,初起时畏寒是临床上很常遇到的事.""何况风温化热,比风寒迅速".

       先生到这时还认为朋友得的是风热感冒,但您看看您所描述患者的情况:

   "我的朋友早上打电话给我,说他感冒了,症状是畏寒体痛,干咳,我以为一般风热感冒,叫他自已开了一服银翘散吃,不料第三天又打来电话,说无效果,要我到他家一看。我到了他家发现他还是畏冷体痛,症状如前,脉象浮数,尺部沉弱."

      初起恶寒体痛,三天后还是恶寒体痛,这还是风热感冒吗?而且脉浮数,怎么会想起麻附辛汤呢?

      还有我只是说夏天伤寒容易出现大青龙证,并没有说风温初起用大青龙汤,而且我认为大青龙汤治的是伤寒和中风,要点是恶寒而烦燥,而不是治所谓的风热感冒,这也是医圣说的.

      再有就是我觉得温病对于我来说是个难点,温病的介定我比较认同有些医家认为首先是内伤的看法,温病是由内而外的,伤寒则是由外而内的.不知道先生是否对温病很有研究,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心得.

ZL141418 发表于 2007/5/12 23:39:02

西医能杀菌灭毒,中医亦能杀菌灭毒。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或表或化,或吐或下,使邪尽而病愈者,皆杀菌之法也。

诚然中药也能杀菌灭菌,但说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可以杀菌灭菌就好像没什么事实根据,先生能提供相关的资料吗,而且拿西医治病的思路来理解经方,也太低估医圣的智慧了吧.

[ 本帖最后由 ZL141418 于 2007/5/12 23:42 编辑 ]

蓝天百云 发表于 2007/5/13 00:10:54

举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典籍浩瀚,诸籍皆览,恐不实际。高以下为基。必读之书,实不可不读,须知之事叉不可不知。识文字谓之小学,不读小学焉知文字。刘歆《七略》把小学置于《六艺略》不可不知。然读书识字,是“以下为基”。积土木石玉,以成大厦。欲之成,必须放宽,而立于专,识之以胆。习医以为用者,无不皆然。是博学于文,而专精于医。读医书必先抓主体而后枝叶。应诵之书,必加强记忆而后成巧。如写“文章的本色”,要“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医论之类,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腐习 气,谁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这四百年前的老话,岂不值得今天的“能文之士”想一想 吗?在论坛里看的文字怎么来个“不庄重”或“不道德”的字眼或句式便大惊小怪,便草草断 定为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合“君子水准”,不遵守传统的“医论规范”。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13 00:45 编辑 ]

yeqin 发表于 2007/5/13 18:40:54

一:引用台湾名医马光亚著作中的一段话:温病和伤寒为中医治外感病之二大门类.温病从伤寒分开,始于金元时期.金元刘河间认为,伤寒论所研究者为寒邪,热病应另有治法,创防风通圣散,并采用局方凉膈散诸方治疗温热之症.......温热病学之形成,发展之成就,及入台之临床实践,使老师治学向温病学方面大发展.台湾地域,气候与湖南大相径庭.师东渡入台,开业之初,临床以湖南家乡之见解诊断立方,常不发生良效.在湖南治外感,常用麻黄,桂枝,细辛,等辛温发散之品,桂枝可用至18--30克,台湾地处亚热带,解表大都辛凉剂.曾有一小孩患咳,师以小青龙汤加减治之.第三日患者复诊云:先生,吾服药后,咳嗽是减少了,然咳嗽好像深了一些,痰从胸的内面咳出,出来不易,喉有些痛.师知乃小青龙汤过温故也,遂改用辛凉剂治之而愈.临床实践向师提出了在治学伤寒之同时,一定要将治学温病放到亟待解决之迫切地位.
二:下面引用<温病学题解>对伤寒,温病区别的论述:温病与伤寒毕竟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外感疾病,它们的病因,传变,转归,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都有所不同.
1:伤寒:病因感受寒邪感染途径多由皮毛而入   转归   易伤阳气传变按六经传变发热较轻   恶寒重头身痛   重   口渴不渴   小便清利舌苔舌正常苔薄白脉象浮紧治法辛温解表
2:(略去病因等项)感受温邪   多由口鼻而入易伤津阴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重较轻较轻微渴微黄舌尖边红苔白浮数辛凉解表
注:伤寒温病的办症是这样的,不是天热了感冒就是风温,天寒了感冒就是伤寒。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对这个病案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