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韻 发表于 2007/1/3 22:23:06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7/1/3 01:07:
海韻所帖为古代脉法。为辩已病、知未病、决死生、定吉凶之脉法。
想掌握古代脉法请先掌握阴阳、五行、精气、农历历法、六经、脏腑等基本概念。
海韻是不是在催我呀。古代脉法是最难学的,也是最难说的。等懒懒的熊猫什么时候勤快了再说吧。
今天就说一句:辩已病、知未病用六经;决死生、定吉凶用脏腑。

嘿嘿!
新年新事,學生敲盆等老師了 ... ... 呵呵!

看看醫醫金針,再回頭看看大熊貓,不難心中了了:
「古代脈法最難學,古代脈法也最好用!」這是末學2006年於民間中醫最大的收獲!
也是解決「指下難明」的好方法,哈哈!
﹝中醫脈學 歷史流行語: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掌握阴阳、五行、精气、农历历法、六经、脏腑等基本概念。
頭大、頭大,不過 .............概念尚可「默默練兵」;

今天就说一句:辩已病、知未病用六经;决死生、定吉凶用脏腑。
死得、死得,用六經,要熟讀《傷寒論》;用臟腑,要貫通《金匱要略》,

窮一生精力的!

大熊猫 发表于 2007/1/3 23:32:27

回32楼

“今天就说一句:辩已病、知未病用六经;决死生、定吉凶用脏腑。
死得、死得,用六經,要熟讀《傷寒論》;用臟腑,要貫通《金匱要略》,

窮一生精力的!”
    是的,是的。


“掌握阴阳、五行、精气、农历历法、六经、脏腑等基本概念。
頭大、頭大,不過 .............概念尚可「默默練兵」;”
    这些是基本功。如同司机要学会把方向盘,农民要学会握锄头,教师要学会写粉笔字一样。然而这些基本的东西尤其是阴阳、五行、精气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东西,必须和标地物结合才有意义。
    想找个恰当的比喻,惜心有余而力未逮,好吃的熊猫还是拿吃来比喻吧。虽然粗俗,可还是一个亘古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喻。

    “阴平阳秘,其人乃寿”——一个哲学的命题。运用汤药、导引、针灸、按摩等维持“阴平阳秘”达到“其人乃寿”的目的------中医的任务。
   “人不吃饭会饿死”----一个哲学的命题----千古不变的真理。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人们为了不饿死,就要解决吃饭问题。于是就有了农民,农民要解决种子、农田、水源、肥料等问题,要掌握历法,以确定何时播种、播什么种、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何时锄槽、何时收割等等;于是有了商人,商人把收获的粮食运到需要的地方;于是有了工厂,工厂把商人运来的粮食加工,再通过商人把加工的粮食贩卖到各家各户;于是有了家庭主妇,她们把粮食作成可口的 饭菜。于是人们可以吃饭了,不会饿死了。

    “阴平阳秘”和“人不吃饭会饿死”可以理解为同为哲学命题。而中医师运用各种能够运用的手段来求得“阴平阳秘”和农民、商人、工厂工人、家庭主妇共同完成的把饭菜送到人们嘴边以求“不饿死”的道理是不是极其相似?
    由此是不是可以看出,如果农民不去探讨用什么种子高产、用什么肥料高产、什么时间播种才有收获,商人不去探讨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收购成本、运输成本等)来获取利益,工厂不去研究如何用最低 的成本加工出最好的粮食产品,家庭主妇不去尝试如何做出好吃的饭菜,那将会如何?假定他们都去探讨研究高深的哲学命题,比如人不吃饭为什么会饿死,几天才会饿死,有水喝几天会死,气温15度和37度时死亡时间死亡机理的区别等等等等又会如何?不用熊猫说大家都会明白,那就是我们的祖先早就饿死了,就不会有我们人类的延续直到现在。呵呵,反看我们的中医们,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研究医之本身,又有多少人反复的说阴阳这个哲学话题,似乎只要掌握了阴阳就可以“阴平阳秘’了,就成为中医”大家‘了,就可以横行天下了。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酸杏 发表于 2007/1/4 09:51:53

易中天说:中医是一门艺术,不但结果是艺术,其过程也是艺术——行为艺术!西医发展到最后是机器治人,把病人往机器上一搁,处方就出来了(当然是化学合成剂或手术)。中医把脉治病的事儿,他们不懂,所以也理解不了(——就像艺术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和感受的)

这是我在昨日电视中看到的。

顺便问点初级问题(因为我不是学医的):
中附,指的应该是关位吧?尺内指是寸向么?寸内指的是尺向么?关位之内外如何辨呢?“上而不下,腰足清也”又作何解?

[ Last edited by 酸杏 on 2007/1/4 at 10:37 ]

大熊猫 发表于 2007/1/4 22:33:24

酸杏所发当为《素问--脉要精微论》里的内容。我的《内经》不在手边,即便在手边如果把原文发上来也要2小时。记得从“尺内两旁则季肋也”到“腰脊痛而身有痹也”(大意如此,原文记不太清了)好象是两段,有几百字吧。这些内容确实值得说说,所以请酸杏如果可能把原文发上来。

古月 发表于 2007/1/5 00:28:34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3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顷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喝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目旬)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大熊猫 发表于 2007/1/5 23:07:52

谢谢古月把原文贴上来。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内经》是遍身诊的,当时还没有寸关尺的概念,《难经》才采用“独取寸口”之法。但是没有“关”的位置,“关”只是寸尺的分界点,为“阴出阳入”之关口。《脉经》才正式采用“寸关口”之名称。所以 《内经》里的“尺”不是“寸关尺”的“尺”,而是“尺肤诊”的“尺”。“中附上、上附上”也不是指“关、寸”,仍然是“尺肤诊”的内容。到后世脉法,《内经》的脉法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比如“三部九侯”,《内经》是遍身诊的方法,后世脉法则变为“寸关尺”三部的浮中沉取法了。故此我们也可以把这段经文的“尺、中附上、上附上”理解为“尺、关、寸”。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此段“上、下”似与上段“中附上、上附上”的“上、下”相反,大概因《内经》非一人所著所以有一些不和谐之处。这种情况在其它一些地方也可见到。《甲已经》则把“上而不下,”改为“下而不上”、把“下而不上”改为“上而不下”。熊猫以为该以《甲已经》为准。
    熊猫依据“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应改为‘上而不下’)”引申出颈椎病的脉诊,对于长期不能确诊之颈椎病以及以他病为首要症状的颈椎病(如偏头痛、美尼尔、失眠、耳鸣、眼睛胀痛、头部昏沉、心前区不适等)常能迅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故研究古脉法有非常实用之价值。

大熊猫 发表于 2007/1/6 00:29:27

“尺内指是寸向么?寸内指的是尺向么?关位之内外如何辨呢”
    这是古脉法中的“推法”,后世已经失传。后世脉法对“内、外、里”等解释不能令人满意。一般把“里、内”理解为沉取,把“外”理解为浮取。也有把“里、外”理解为脉管之左右。
    象前段时间三七和刘志杰讨论“左升右降”一样,中医似乎没有尺肤部方位(上下、里外、内外)的明确规定。

以明 发表于 2007/1/6 01:56:42

请问大熊猫先生:您觉得下帖中“古脉黄”先生的说法如何?

关于迟脉的疑问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3787

请问脉的寸、关、尺具体在哪个位置?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241

古书上的人迎脉现在有人用吗?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4433
(按:我追纵古脉黄先生的帖子到这里,才知大熊猫先生和古脉黄先生交流过了,不过还是很贪心的希望大熊猫先生再谈一些……感恩!)

海韻 发表于 2007/1/6 16:02:58

脈學深奧,如何執簡馭繁?熊貓老師有很好的論述: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12/24 00:09:
4#
1,临床中脉象变化繁多,如何执简驭繁,前人们有着很好的见解。
       清周学海指出:“ 脉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 ”,“ 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面体也;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者也 ”。
      可以理解为:诊脉时先定位,以分寸关尺、浮中沉;然后数息,以定迟数结代;再后辩形,以定大小弦滑;最后审势,确定阴阳进退、虚实盛衰。
      
      《诊家枢要》则指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由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生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去为止”。
       这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因为“上下来去至止”把变化繁多的脉象概括无余。

       2,关于平脉。
      后世脉学欠缺的是没有正常人的“平脉”系列,所论述的都是病脉。然关于“平脉”的散论很多。《内经》论述的四季脉和《伤寒论》的“辩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基本相似。
       熊猫以为平脉条件有二,一为脉应四时,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不应四时者为病;二为脉的胃、神、根。

      胃:经曰:“ 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张景岳解释说:“ 胃气既人之阳气,阳气衰则胃气弱,阳气散则胃气败,此既死生之大本也 ”。然胃气无形,《脉里求真》曰:“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沉而和”。
       一般讲,健康人的胃气不必求形,病人的胃气则要在从容和缓、至数匀齐之中求得。故《三指禅》云:“ 将缓字口咏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详玩,久久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神: “ 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
       神,多数医家把“胃气”看做神,也有把至数匀齐和脉有力看做神。

       根: 《医宗必读》曰:“两尺为肾部,沉侯之六部皆肾也。然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
    可见,尺部为根,沉取也为根。

       3,“ 察独 ”
       经云:“察九侯、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此虽为遍诊法的察独,然《难经》已经把她悄悄的移到寸关尺之上了。张景岳把“独”分解成部位之独、脉体之独、脉气之独三部分。

      “ 部位之独,谓诸部无恙、唯此稍乖,乖处藏邪,此其独也。脏器之独也,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脏之中各有五脏,五脏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既本脏之有余,乖而弱者,既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
      可说把“察独”解释的明明白白。

把大熊貓的心得都標出來,學習脈法就有路可循了,

與有緣人共享!

[ Last edited by 海韻 on 2007/1/6 at 16:06 ]

海韻 发表于 2007/1/6 16:41:29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7/1/5 23:07:
作者: 大熊猫   时间: 2007/1/5 23:07
谢谢古月把原文贴上来。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内经》是遍身诊的,当时还没有寸关尺的概念,《难经》才采用“独取寸口”之法。但是没有“关”的位置,“关”只是寸尺的分界点,为“阴出阳入”之关口。《脉经》才正式采用“寸关口”之名称。所以 《内经》里的“尺”不是“寸关尺”的“尺”,而是“尺肤诊”的“尺”。“中附上、上附上”也不是指“关、寸”,仍然是“尺肤诊”的内容。

      到后世脉法,《内经》的脉法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比如“三部九侯”,《内经》是遍身诊的方法,后世脉法则变为“寸关尺”三部的浮中沉取法了。故此我们也可以把这段经文的“尺、中附上、上附上”理解为“尺、关、寸”。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此段 “上、下” 似与上段 “中附上、上附上” 的 “上、下”相反,大概因《内经》非一人所著所以有一些不和谐之处。这种情况在其它一些地方也可见到。《甲已经》则把“上而不下,”改为“下而不上”、把“下而不上”改为“上而不下”。熊猫以为该以《甲已经》为准。
      
      熊猫依据“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应改为‘上而不下’)” 引申出颈椎病的脉诊,对于长期不能确诊之颈椎病以及以他病为首要症状的颈椎病(如偏头痛、美尼尔、失眠、耳鸣、眼睛胀痛、头部昏沉、心前区不适等)常能迅速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故研究古脉法有非常实用之价值。

大熊貓老師博學深研矣!

請教:
是否「推而下之,上而不下」,故頸椎病之脈象常是右寸長、長而入魚際?

且,愚下能否以此推理而認知脈象之: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內外不用改吧? ── 末學問 ﹞
    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腰足清也。﹝──「清」為何意? ── 末學問 ﹞
    推而下之,上而不下,头项痛也。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祈請賜教!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熊猫戏说脉”整理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