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5/7/1 13:19:05
damaoyuyu 发表于 2015/6/30 21:37
从五脏看,病涉肺肝,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可以通过治肝的方法解决问题,肝病者,日出慧,下晡甚,从患者“ ...
小柴胡汤的作用是通腑之气,经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焦属六腑。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7/1 17:01:22
大漠孤狼荣 发表于 2015/6/30 15:19
这是夏季伤寒,麻桂都是不宜用的,勿以经方逞能。不明时令者动手便错
请问夏季伤寒与冬季伤寒在人体症状及气血偏盛方面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麻桂就不能用呢?
八分贝
发表于 2015/7/1 20:13:47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6/30 20:44
我给患者使用的是小柴胡汤,没有加五味子 干姜。
请问水师:可以直接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吗?
plumng
发表于 2015/7/2 09:25:40
请教水师,问诊时曾问”大便有无灼热感“,目的是想鉴别何证?
大漠孤狼荣
发表于 2015/7/2 19:38:02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7/1 17:01
请问夏季伤寒与冬季伤寒在人体症状及气血偏盛方面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麻桂就不能用呢?
冬季寒冷,万物收藏,皱理紧密,毛孔收缩。夏季,万物生长,皱理毛孔疏松,本就容易容易出汗。岂有用麻桂竣发其汗之理。君既习医,竟不识冬有麻黄,夏有香薷乎?真是让人汗颜。
大漠孤狼荣
发表于 2015/7/2 19:55:07
bfmxta 发表于 2015/6/30 16:31
哪有你这种说法,你看看《经方实验录》里曹颖甫引用的桂枝汤案例,都是夏季贪凉受寒
夏季受寒,古人谓之阴署。真有桂枝汤证,是可以用桂枝汤。但用桂枝汤是变法,不是常法。看‘经方实验录’当要重视最后几页医案。更能看出曹先生的平时用药。他虽精于经方,但并非一处方,必是经方
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5/7/2 21:47:13
本帖最后由 xmjulytiger 于 2015/7/2 21:51 编辑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7/1 17:01
请问夏季伤寒与冬季伤寒在人体症状及气血偏盛方面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麻桂就不能用呢?
麻黄汤忌汗家,夏季人易出汗,本有津液亡失之患,又贪饮寒凉,胃中冷,用麻黄汤发汗,变证多起。桂枝倒没觉得有太多禁忌,这一个多月有好几例“空调感冒”都是用桂枝汤或柴胡桂枝汤两剂收功。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7/3 09:49:17
plumng 发表于 2015/7/2 09:25
请教水师,问诊时曾问”大便有无灼热感“,目的是想鉴别何证?
大便有灼热感,说明肠道有湿热。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7/3 17:32:17
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5/7/2 21:47
麻黄汤忌汗家,夏季人易出汗,本有津液亡失之患,又贪饮寒凉,胃中冷,用麻黄汤发汗,变证多起。桂枝倒没 ...
分析也挺有道理,不过,重点还是因症施药,夏天也不完全不可用麻黄,只是用的时候慎重一点就是了。还有你说胃中冷不宜麻黄这个事情,我到是有不同看法。
麻黄只是忌阳虚之人(参服小青龙汤后气上冲篇),再看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方的对症,人到这种情况,脾胃虚寒的可能性极高。
(想法仅供参考,希望不要因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念种下恶恩受轮回之苦)
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5/7/3 19:11:52
本帖最后由 xmjulytiger 于 2015/7/3 19:13 编辑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5/7/3 17:32
分析也挺有道理,不过,重点还是因症施药,夏天也不完全不可用麻黄,只是用的时候慎重一点就是了。还有你 ...
感谢朋友交流,分析得很有道理。用好经方的关键还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于胃中冷这一条,我的理解也是病人素体阳虚,中焦虚寒,误汗则虚寒更甚,寒饮上逆而呕。附上发汗的禁忌,请朋友参考,希望作更多的交流。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