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忠 发表于 2014/9/27 23:06:13

有志者,事竟成。

灶心土 发表于 2014/9/27 23:21:02

w6510 发表于 2014/9/27 22:27
感谢先生的回复。知闻先生基本认同我对“病机”的理解,我很高兴。我之所以得出“从《内经》开始,直到当 ...


请问张元素的书你看过吗?李东垣的书你看过吗?朱丹溪的书你看过吗?你觉得他们用药不讲气味吗?

灶心土 发表于 2014/9/27 23:23:57

我觉得先生需要先看一下《中国医学史》和《中医各家学说》,先了解一下“从《内经》开始,直到当代“有多少医书,多少流派,多少医家?你自己又了解了多少?

灶心土 发表于 2014/9/27 23:34:45

当代的医家,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提到的这一百位医家,你看过几家的书?

w6510 发表于 2014/9/28 10:17:25

灶心土 发表于 2014/9/27 23:34
当代的医家,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提到的这一百位医家,你看过几家的书 ...

先生博学睿智,我差得太远了。非常感谢先生的教训,我会好好学习。

善如水 发表于 2014/9/28 11:19:47

感恩先生无私,难得通透之论——中医正能量。我研先生之论,学生受教了。

w6510 发表于 2014/9/28 12:27:55

善如水 发表于 2014/9/28 11:19
感恩先生无私,难得通透之论——中医正能量。我研先生之论,学生受教了。

能够对你学好中医有所启发,我很欣慰。

九伏一 发表于 2014/9/30 21:52:1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只要是真实所现所感,不管用什么方式方法表达出来,总能给有心人一些启发和借鉴。人心是相通的。感谢W6510老师的分享。

w6510 发表于 2014/9/30 22:24:07

九伏一 发表于 2014/9/30 21:5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谢谢您的回复。

中医痹证 发表于 2014/10/2 09:59:44

本帖最后由 中医痹证 于 2014/10/2 10:06 编辑

可否麻烦先生解释一下反酸、腹胀、腹泻、便秘的病机、因?谢谢!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略论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