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先生的回复。知闻先生基本认同我对“病机”的理解,我很高兴。我之所以得出“从《内经》开始,直到当代,无一人正确定解‘病机’”这个判断,主要的根据是以下几条: 一是,《内经》讲十九“病机”,我认为不正确。 二是,医圣仲景没有论及“病机”,但是,我看到了他的辨证和处方虽然以六经立论,但是,隐藏着上古的“气味”处方线索,所以,实际上可以落实到“方”,与我所理解的“病机”暗合。我正是抓住这个线索,开始寻找“中医原本”的。尚有气味处方遗风的医圣都没有指明“病机”,其他不讲气味处方的大家怎么能指出“病机”? 三是,我很敬重的黄元御先生,处方用药基本不以气味,主要根据药物功能,这一点,在他解《伤寒》中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所以,他也没有提出“与方对应的‘病机’理论”。 四是,中医教材的“病机”解释是“疾病发生的机理”,与不讲气味用药是一致的。 五是,一位很有名的中医博士、教授(不便指名)对“病机”的解释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大体上可以这样认为,凡是用药不讲气味处方,只讲功能对治的医家,都不可能提出与方对应的、也就是“病所”意义上的“病机”理论。或者说,自从丢了气味处方,就意味着中医在实际上脱离了正确的、土枢四象的太极阴阳五行的轨道,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病机”认识。 若是先生愿意指点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医家论“病机”的著作,我一定好好补补课;更进一步,若是先生仁慈地拔冗看看我的全部论述——《图解中医原本》,或许可以指出我的更多错误,给予更多的指点,在下不胜感激。为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