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黄帝内经素问注》王冰序注释
《黄帝内经素问注》王冰序注释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启玄子·王冰撰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唐人物志》,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
【作者与作品】王冰(一作砅),自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因避讳唐玄宗而改字“玄”为“元”)。一般认为是唐代中期医学家,生平不详。但由李经纬、林昭庚主编的《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说道:“王冰……约生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公元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公元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若据此推算,享年当在95岁,与《新校正》所引《唐人物志》“年八十余以寿终”不相符,存疑待考。
《素问》一书,传至唐代,纰缪甚多,内容混乱,影响授学和施用。王冰鉴于此书的重要性,遂立志寻访搜求诸本,编次整理达12年之久,于公元762年编成《黄帝内经素问释文》。调整篇目顺序,辨认错简,增补缺文,将原存8卷分编为24卷81篇;又为全书作注,注文相当精当,并被后人视为重要的训诂文献之一。由于对《素问》进行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所以称之为“重广补注”,流传至今,成为学习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依据。尽管人们对他所增补的第七卷即七篇大论,颇多非议,怀疑它并非原著,但这些内容仍有研究价值,而王氏对保存整理古典医籍、阐发其义理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原文】⑴夫释缚脱坚,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注释】【夫】发语词,表示将发议论,无具体词义。
【释缚】释,解除、解脱。释,《说文》:“解也。”缚,捆绑、束缚,此指疾病的缠缚。释缚,解除束缚,引申为解除疾病的缠缚。
【脱艰】脱,脱离,与“释”义同。艰,艰困、艰难,与“缚”义同,此指疾病之困厄。
【释缚】与【脱艰】可以认为是同义词连用,指解除束缚,脱离艰险,引申为解除疾病的缠缚,治愈疾病。
【全真导气】保全真精,疏导气血(元气)。
【拯黎元于仁寿】 拯,拯救。黎元,与“黎民、黔首”义同,指庶民、老百姓。《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孔颖达疏:“黎,众也。”蔡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黎民,黑发之人。”元,即元元,谓百姓。《国策·秦策》:“子元元,臣诸侯。”注:“元,善也。民之善类,故称元。”《汉书·光武纪》颜注:“元元,谓黎庶也。”仁寿,指天然的寿命,此指长寿。《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考寿也。”旧以仁者安静故多寿。拯黎元于仁寿,指拯救老百姓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境地。
【济羸劣以获安】济,救济、帮助,与“拯”义同。羸劣,犹“羸瘠”。身体瘦弱多病。羸,瘦弱;劣,与“优”相反,弱小之义。济羸劣以获安,救治瘦弱多病的人使之获得平安。此句与“拯黎元于仁寿”义似。
【三圣道】三圣,即下文所指伏羲、神农、黄帝三者。三圣道,指的是医学,或即“三世医学”。
【致】致,到达。《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疏:“致,谓达之于敌。”
【语译】解除疾病的缠缚、治愈疾病,保全真精疏导气血,拯救老百姓而达到健康长寿,救治瘦弱多病的人使之获得平安,没有“三圣”之道,就不能达到此目的。
【原文】⑵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注释】 【孔安国】西汉学者,字子国,山东曲阜人,孔子十二世孙,汉武帝时官谏议大夫,对《尚书》有研究,曾撰《古文尚书传》。按:《汉书·艺文志》言孔安国(家)献《古文尚书》,未言作《传》。其书东汉时已亡佚,至晋,梅赜献孔安国传《古文尚书》59篇。经宋以来学者考证,认定是伪书,非真出于孔氏,故世称“伪孔传”。
【序】序言,名词,在此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为动用法,即“为……作序”。序,也可理解为是“为动词”。
《尚书》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书》。唐·孔颖达云:“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尚书》即《书经》,先秦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后成为儒学十三经之一,主要记载西周以前的政治历史和典章制度。
【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神农】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又称轩辕黄帝。而《黄帝内经》之书名,概系伪托于此。
【三坟】古书名。《左传·昭公十二年》:“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坟是大的意思,古代认为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是言“大道”(论述事物的规律)的,所以称为“三坟”。
【言大道也】论述重大的道理。
【语译】孔安国在为《尚书》作序言时说道:“伏羲、神农、黄帝的著作,称之为‘三坟’,讲的都是重要的大道理。”
【原文】⑶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注释】 【班固】 字孟坚(公元32--92年),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他博学能文,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在家私修《汉书》,被告发入狱。经其弟班超上书明帝陈情,获释后任兰台令史,命其继续编纂《汉书》,历时20余年,初稿大备。后班固为仇家所谗,被捕后死于狱中。由其妹班昭等续成《汉书》八表及天文志。
【汉书】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自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百余年的历史。分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全书共一百篇。书中所载史料,汉武帝以前的,大都本于《史记》;武帝以后的,则以其父班彪之《后传》为基础,进一步充实材料,加工整理而写成。它的史学观点与文学成就虽逊于《史记》,但行文整洁,记事周密,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作品。故后人往往把《汉书》与《史记》并称。《汉书》为24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一。
【汉书·艺文志】 为《汉书·十志》篇目之一,后人简称“汉志”,是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是我国第一部史志图书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专著。这是班固以刘向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为依据编写而成的。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
每种之后有小序,每略之后有总序,分别简述先秦学术思想之源流与演变。在前列的序文中,概述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迁经过,刘向父子奉命校书的概况。在医经、经方的小序中,分述它们的用途,并反复向医生提示不能“失理”、“失宜”。所列书籍虽然绝大部分已失传,但亦可窥见当时医学专著已相当丰富,且可分类。最后在《方技略》总序中则对方技的学术渊源、作用等,作了简要的总结,指出它们的作用是“生生之具”,历来受到重视,被列为“王官之一守”。
【《黄帝内经》十八卷】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家》中一书目。历代医家所传世的“《黄帝内经》十八卷”这一书名卷数之称谓,则本源于此。
到了公元七世纪初期,在《隋书·经籍志》上找不到《黄帝内经》这一书名了,但是《隋书·经籍志》上面著录有《素问》九卷和《针经》九卷。据晋·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皇甫谧的《甲乙经》是魏·甘露年中即公元3世纪中期编的,距离汉代很近,他所说的话应当是有根据的。可见《隋书·经籍志》上所著录的《素问》九卷和《针经》九卷,即是《汉书·艺文志》上所著录的《黄帝内经》十八卷。
【《素问》即其经之九卷】 《素问》即“《黄帝内经》十八卷”中“二九十八卷”中“二九”之“一九”卷之数目。
《素问》的名称,最早见于公元3世纪初期(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从此以后直到现在,1700年来这一名称都没有改变。《伤寒论·自序》:“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素问》最早的原本只分九卷,皇甫谧《甲乙经自序》是这样说的,《隋书·经籍志》也是这样著录的。宋·高保衡、林亿等的《素问·新校正》,在每一篇的篇题下面而注明梁·全元起注本的卷数,也只有九卷。到了唐代王冰次注《素问》的时候,才改编为二十四卷。
【《灵枢》九卷】 《灵枢》亦即“《黄帝内经》十八卷”中的另外九卷之数目。《灵枢》之前称《针经》,最早又称为《九卷》。
《针经》的名称,最早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云:“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云:“此亦历解《针经》之辞也。《针经》者,即《灵枢经》也。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中,有先立《针经》一语,后世皇甫士安,易《灵枢》为《针经》之名,故王冰释《素问》、宋·成无己释《伤寒论》宗之,己各医籍皆然。”)和《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云:“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明·张介宾《类经十九卷·九针之要》注云:“《灵枢》即名《针经》,义本诸此。”)
《九卷》的名称最早见于《伤寒论·自序》已如上述,所以《素问王冰序新校正》说道:“《素问》外九卷,虽张仲景及西晋·王叔和《脉经》只谓之《九卷》。皇甫士安(谧)名为《针经》,亦专名《九经》。”是有理论根据的。王叔和《脉经·卷第七·病不可刺证第十二》引了一段文字,下面小注说:“新校正云:出《九卷》。”而所引的这段文字,却见于《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篇。这些都是《新校正》的根据。可见,《针经》这一部书,因为它只有九卷,张仲景、王叔和则称之为《九卷》了。
《九卷》这一部书,到了晋代,皇甫谧又称之为《针经》(已如上述)。到了唐代,出现了一部内容与《针经》相类似的书,王冰称之为《灵枢》。这一问题,也是由《新校正》首先发现的。
王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称为“《灵枢经》曰”;在《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句下的注文,也引用了同样的一段文字,却称为“《针经》曰”;《新校正》认为这是王冰指《灵枢》作《针经》的证据。如《新校正》说道:“详此注引《针经》曰,与《三部九候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可见《灵枢》这一名称,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王冰时代才能出现的。
《针经》和《灵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呢,或还有些不同的地方呢?这两部书在南宋时代都还存在。有的学者考证,这两部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编次有些不同,里面的文字“间有详略”而已。
《针经》到了北宋初年早已亡佚,当时只存有《灵枢》,所以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他们进书表中所列举的书名只有《灵枢》而没有《针经》。当他们校正医书的时候,即公元十一世纪中期,《灵枢》虽然存在,但业已残缺了许多,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书(《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神气乃平”句下的《新校正》说道:“据今《素问》注中引《针经》多称《灵枢》之文,《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到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献到医书,里面有一部九卷的《黄帝针经》,下诏颁布天下,然后中国方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针经》(《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纪》说道:“元祐八年正月庚子,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现今存在的《灵枢》即是高丽献到的《黄帝针经》,后经南宋·史崧于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将“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而成《灵枢》的名称及现在所见到的内容,后人未再改动。
综上所述,《灵枢》最早称为《九卷》,初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晋·王叔和《脉经》亦称《灵枢》为《九卷》,至皇甫谧《甲乙经》始名之为《针经》。皇甫谧在其序文中虽称《针经》,然在其文中引《灵枢》经文时,仍然多称《九卷》。这种《九卷》、《针经》混称的情况,既说明了《灵枢》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被称为《九卷》,同时也说明从晋代开始,始有《针经》之名。
《灵枢》之名称,则始见于王冰这篇序文中。
《灵枢》最早的原本也只分九卷。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针经》九卷”;《隋书·经籍志》也著录“《针经》九卷”;虽然都是《针经》的名称,但实际上即是今天现存的《灵枢》,到了南宋时代,史崧改编为二十四卷(史崧《灵枢经·序》:“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
【乃其数焉】 《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二者正是《黄帝内经》十八卷之数目。
《新校正》云:“详王氏此说,盖本皇甫士安《甲乙经》之序,彼云:‘《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共十八卷,即《内经》也。’故王氏遵而用之。又,《素问》外九卷,虽张仲景及西晋·王叔和《脉经》只谓之《九卷》,皇甫士安名为《针经》,亦专名《九经》。杨玄操云:‘《黄帝内经》二帙,帙各九卷。’按:《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王冰名为《灵枢》。”
【语译】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就是《内经》中之九卷,兼合《灵枢》九卷,便是《内经》的总卷数。
【原文】⑷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注释】【虽】即使,连词。一说虽然,亦通。
【复】多次
【年移代革】 时间岁月的推移流逝和朝代的变革。代革:朝代变革。革,更改、变迁。《吕览·执一》:“天地阴阳不革而成。”高注:“革,改也。”
【授学犹存】医学的传授与学习始终未停止。授学,传授学习。犹存,仍然存在。
【惧非其人】担心学者不是合适人选。惧,害怕、担心。
其人,谓志同道合之人,亦指合适的人。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人)勿授。”《太素·阴阳杂说》杨注:“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素问·气交变大论》:“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灵枢·官能》:“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而时有所隐】因而有时其内容有所隐藏。而,因而、所以。时,有时。隐,隐藏、隐匿。
【第七一卷】《素问》原来共九卷,其中第七卷早佚。此即指佚失的那一卷。
【师氏藏之】前代的老师把它藏起来。师氏,《周礼》地官的属官,负责对管属子弟的教育工作,在此当指掌管教育的官吏。
【惟八卷尔】只有八卷而已。八卷,《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又,“《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越<起>注)。”按:皇甫谧于《甲乙经》序中已称其书“有所亡失”。惟,只、仅仅,范围副词。尔,语气助词,而已、罢了。
【语译】即使随着时间、岁月如何的流逝、朝代多次的变更,但是《内经》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始终未停止过;只是担心学者不是合适人选,因而有时其内容有所隐藏而未能尽传。所以旧有的第七卷这一卷,前代传授的老师把它藏起来,现在奉行的,只有八卷而已。
【原文】⑸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注释】 【其】四个其字,代词,在此指代《素问》。
【语译】然而《素问》的文字简要,它的涵义广博,它的理论深奥,它的旨趣深远。
【原文】⑹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注释】【天地之象分】天地之征象得以分别之。天地之象,当指天之星宿、地之物象而言。
【阴阳之候列】阴阳之应候得以分列。如四时寒暑、水火日月等,皆阴阳之候列。候,指变化的征候。列,《说文》:“分解也。”在此有分的意思。
【变化之由表】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趋势表露出来。
【死生之兆彰】死生的预兆(兆征)彰明,意即清楚地看出死生的征兆。
【语译】分清天地之征象,序列阴阳之节候,表述变化的原因,指明死生的预兆。
【原文】⑺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也。
【注释】 【不谋而遐迩自同】不必商量而远近各处的事理自然相同。谋,谋划、商量。遐,音霞(xia),远也;迩,音尔(er),近也。
【勿约而幽明斯契】不必约定而对事物的认识不管明的暗的都很一致。勿,不、不要。约,约定、商量。幽,隐暗、隐而不显。明,显而易见。契,合。斯契,相合、相同。
【稽其言有征】考察其言论确有事实根据。稽,考察。征,证明、证据。
【验之事不忒】用事实去检验,证明没有差错。忒(音特 te),差失、错误、差错。
不忒,无差失。《易经·豫卦第十六》:“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的确称得上是最高的医学理论之根本。诚,的确、确实、诚然。至道,最高的道理、理论。宗,本、本源、根本。《淮南子·主术训》:“无为者,道之宗。”高注:“宗,本也。”
【奉生之始】养生(道理)的根本基础。奉生,养生。奉,养也。始,原始、本原或基础的意思。
【语译】(《素问》这些道理)不必商量而远近各处的事理自然相同,不必约定而对事物的认识不管明的暗的都很一致。考察其言论确有事实根据,用事实去检验证明没有差错。的确称得上是最高的医学理论之根本,养生之道的基础。
学习 【原文】⑻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注释】 【假若天机迅发】如果聪明才智能够迅速得到发挥。
假若,假如、如果。天机,谓天赋之资质,指天资,此指人的聪明才智而言。《庄子·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注:“情欲深重,机神浅钝。”迅发,敏捷聪明。
【妙识玄通】犹言“识妙通玄”,指能认识和通晓奥妙深远的道理。
【蒇谋虽属乎生知】对于事物的全面认识虽然取决于人的天资高低。
蒇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蒇,完备、完善。谋,《广雅·释诂》:“议也。”在此可引申为认识。生知,即“生而知之”的人。生,性也。《书经·君陈》:“惟民生厚。”传:“言人之自然之性敦厚。”
【标格亦资于诂训】对高深学问的理解,必须借助于注释。
标格,风度、风范,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民于万代,亲知己于将来,岂能尽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言树立一时之风范。此处引申为准则、标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燥。”王冰注:“言应物类运用之标格也。”与此义同。资,贷借、借助之义。
诂训,即训诂,指“以今言释古语,以通言释方言”之义,通俗的说就是注释的意思。
阅读古书的首要困难,就是古今语言文字的隔阂。一般来说,时代越久远,困难也就越大。为了比较顺利地读懂古书,通常都要参阅古注。为古书作注释,始于西汉初。先秦时代的古书,到了汉代,有的已经不容易看懂,这就需要加以注释。所谓“注”,取义于灌注。文章艰深,需注释而后明,犹土质坚实,需灌注而柔润。《说文·水部》:“注,灌也。”段玉裁注:“释经以明其义曰注。”又指出:“汉、唐、宋、人经注之字,无有作註者,大非古义也。”汉代对古书注释有“诂训”、“训诂”、“故训”、“笺”、“章句”等不同的称谓。毛亨、马融、郑玄、高诱、王逸等都是两汉时期著名的注释家。以医书而言,早在三国、南北朝期间,吕广、陶弘景、全元起等就先后注释了《难经》、《神农本草经》、《素问》。重要的医书,前人多已做过注释。
【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未曾有行路可以不遵循路径,出入可以不从门户的。意思是说,行路必须按照正常道路行走,出入必须走户门。未尝,未曾、不曾。
行不由迳,不经过道路而行走。《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也。”“行不由径”,本指走路不抄小道捷径,这里指走路却不遵循道路。门前小路曰迳,迳,《玉篇》:“路径也。”此指道路。迳,径同。户,门也。
【语译】如果天资敏捷聪明,就能深见远识,完善的思谋虽属于有先见之明的人,然而要规范的理解古籍如《素问》也有赖于训诂、注释之学,未曾有行路可以不遵循路径,出入可以不从门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