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 发表于 2013/9/26 07:11:46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35 编辑

调理好脾胃是拥有“好面子”的前提   

  女人想要变美就要补益气血,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补脾胃就是补气血,是让自己变美的前提。

  问世间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变美丽?可是时间的脚步是留不住的,再加上现代人的饮食过于精细、工作压力过大、运动量少、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很多人的面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肌肤变得晦暗粗糙,斑点多多,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其憔悴之态。

  很多女性朋友为了留住青春、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可谓是费尽心思、想尽办法,四处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有的人不惜花高价买进口化妆品,企图用化妆品来掩盖自己即将褪去的美丽。殊不知,使用化妆品美容就如同扬汤止沸。往沸腾的水里加一些凉水,虽然暂时可以止沸,但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过一会儿水还是会沸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便会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因此,想要美容,我们要从根本上想办法。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气血充足才会有好面子。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气是血的统帅,血是气的母亲。血是物质性的,它输送到人体各处,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气是功能性的,它推动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气和血就好比汽车的电和汽油,电是无形的,油是有形的,缺了谁都不行。人在年轻的时候,气血旺盛,运行正常,容颜也靓丽;到了老年,人的气血亏虚,人也变得老态龙钟了。反过来说, 如果你身体的气血提前失调,那么用再好的化妆品、天天去做美容,也不会从根本上延缓衰老。尤其是女性朋友一过了35岁(《黄帝内经》认为,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气血亏虚得厉害,月经、怀孕、生孩子、哺乳这些时期都严重地损耗着身体的气血。看看周围那些结完婚生过孩子的女性,有几个还能像以前一样保持光鲜的。

  女人想要变美就要补益气血,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补脾胃就是补气血,是让自己变美的前提。胃是水谷之海,仓廪之官,且为多气多血之腑。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说:“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清和则能受。”其意是说,胃就像大海一样,什么气阿血啊都存在这里,只有胃的功能正常,这个大海才能变得平静。而脾是主运化的,运化营养精微,同时脾还主肌肉,这样营养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全身,包括肌肉。 因此,脾胃功能正常,人就会气血旺盛,面色红润,肌肤也有很好的弹性。

  脾除了运化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外,还主运化水湿,即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起着促进的作用。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水湿停滞,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比如说,眼睑下垂、眼袋、颜面浮肿等,多是因水湿运化不利所致。水湿停聚化热上冲,熏于颜面,又会出现青春痘、酒渣鼻等皮肤病。

      我们前面还说过,女性朋友一生要经历月经、怀孕、生孩子、哺乳这些生理活动,而这些生活是依靠脏腑、经络、气血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因此这些生理活动也要依赖脾胃的调节。脾胃健旺的女性朋友,能吃能睡,精血充沛,月经也会定期到来,怀孕生育也会正常,生的孩子也有足够的奶水吃;一旦脾胃失常,就会出现月经少、流产、胎儿保不注产妇母乳不足等问题。

  对于气血不足者,我们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的方法进行补气养血,其中气海穴、膈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都是既能补气又能养血的常用穴。

  气海穴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膈俞穴是解决血液问题的重要穴位,两穴相配,补益气血的效果非常好。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分别属于胃经和脾经, 是补气血之源脾胃的。除了膈俞穴外,其他3个穴我们都知道了位置,那膈俞穴在哪呢?它在我们的背部,当第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该穴疗效明显,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通脉、理气止痛作用。用这几个穴位补气血,灸法效果比较不错。我们可以用艾条对每个穴位进行温和灸10~20分钟。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就会让我们变得气血十足、美丽动人。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45:18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33 编辑

脾胃健运是长寿的基础   

  养脾胃意在养元气,养元气意在养生命。

  脾胃健运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图书编? 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运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矗。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这其中,饮食有节对健康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人在饮食上特别不注意,一旦饮食失宜,就会造成脾胃受损。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化源不足,人的面色就会变得萎黄,皮肤毛发也变得没有光泽,肌肉也会变得消瘦,外邪会侵入身体,则人自然难以长寿。

  人的健康长寿还与元气的盛衰有重要的联系,而元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李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脾胃之气所无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

  李东垣为了强调脾胃对于长寿的意义,还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的论述并加以阐发。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阴精上奉的地方,阳气固密而不容易外泄,所以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多长寿;阳精所降的地方,阳气容易发泄而不固密,这个地方的人多短寿。

  李东垣进一步说:“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此语意在阐述,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是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健运则元气生化不绝,因此人体元气充实与否关键在于脾胃元气的盛衰 。

  总而言之,人的脾胃出问题了,元气就会衰弱;元气衰弱,人就会早夭。因此,养脾胃意在养元气,养元气意在养生命。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48:22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37 编辑

温补脾肾扶正气,四大穴位是灵丹

  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为什么有一个人会动不动就感冒,而另一个人没问题呢?就是因为后者的正气足。
  你在生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生病?生病的根本原因在哪儿?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有人可能会问了,你一会儿说是元气受损人会生病,一会儿又说正气不足人也会生病,是不是有点乱啊?其实一点都不乱。正气是什么?从中医角度看,正气是表明元气抵御邪气的功能,它是与病邪相对来说的。用现代话说,正气包括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为什么有一个人会动不动就感冒,而另一个人没问题呢?就是因为后者的正气足。《素问遗篇? 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正气旺盛的人,邪气怎么会侵犯我们的身体呢?

  为什么现代人动不动就生病?因为受诸多因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调等)的影响,导致正气不足,才会让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而正气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寿命的长短,全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盈亏。有些人可能会说,你看我平时很少生病,我的正气很足。是的,这样人的正气确实很足。但我要提醒这样的人,你一旦因疏忽大意而生了病就会是大病,因为你把正气的门槛设置得太高了,一旦邪气侵犯就会是大问题,因为此时的邪气是非常厉害的。《素问? 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你,让你生病,根本原因在于与你的正气相比,现在的邪气已经有所虚弱了,邪气本身的侵犯能力已高过了你现有正气的抵御能力。

  养生养什么?其实就是养人体的正气。因此,我们强调养生保健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扶养正气,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自我修复能力。《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扶持我们人体的正气,而扶正之中,又贵在于脾肾。

  为什么这样说呢?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相对来说,中医很多专家更主 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 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剑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宋代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告诉我们:“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

  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以上窦材提到的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前面我们都提过。关元穴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命门穴在腰部第2 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命门,顾名思义,它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更需要有命门之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我们每天可以对这4个穴位进行艾灸1~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平时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有人可能会问,这几个穴位我先灸哪个,后灸哪个啊?有没有顺序啊?有,我告诉你这个顺序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穴位,后灸阴经穴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先灸背部的命门穴,然后再分别灸腹部的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顺序以及方法,艾灸所带来的一切恩惠,我们都能得到充分的享受!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49:57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41 编辑

掌握食物属性才符合脾胃的养生之道

  食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就应该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域吃什么样的食物。

  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很多上班族稍不注意就频繁出现烧心、反酸等胃玻很多人认为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是某外企公司的高层了,事业家庭可谓是一帆风顺,就是有点小胃病。别看毛病不大,可每次都让他痛不欲生。这都是他不注意饮食惹的祸。因此,在这里奉劝年轻的朋友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虐待自己的脾胃,一旦伤了胃气,再想治就难了。

  有人可能问了,平时我们如何养好脾胃呢?我告诉大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好食物。什么样的食物才是好食物呢?上古之人通过对食物的外形与味道,食物进入我们身体所产生的寒、热、温、凉作用,向上向外或向下向内作用的方向,以及食物生长的地点、气候、季节的不同,来判断食物的属性。最后,根据食物的性质把它们分为温、热、寒、凉、平五性。根据这食物五性,我们可以对症待之,这样可以让食物与脾胃不打架、在体内相处和谐。

  也就是说,食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就应该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吃什么样的食物。比如说,你是热性体质,你可以选择寒凉的食物,如鸭肉、小米、黄瓜、西瓜、梨等来进行平衡;如果你是寒凉体质,你可以选择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生姜、洋葱等。当然,还有季节、地区的差异,但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具体情况我们再具体对待。

  看看我们周围,为什么很多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住得好了,但是心态却变得越来越躁了呢?显然,整天吃牛羊肉等热性食物,人的身体也相继出现了阴阳失衡的状况。这些肉类食物多为热性食物。从阴阳角度来看,热为阳,常吃这些热性食物,人的心态便具有了与“阳”相 似的特性,变得内心烦热、躁动不安了。因此,我们在吃大鱼大肉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加道“凉菜”调养一下脾胃,像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属于 “凉菜”范畴。

  此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去适应周围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热寒凉。也就是说,春天你该吃什么,夏天你该吃什么,秋天你该吃什么,冬天你该吃什么,这都有一个规则。这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顺时养生的精髓。比如说,天热的时候,你可以吃一些清热凉爽的食物,天冷了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这样才能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平衡。

  在很多就诊的病人中,有很多人是因猛吃冰镇食物,猛喝冰冻饮料等,“冻坏”了自己的胃,导致胃病出现或反复发作。脾胃最怕寒凉的食物,这 个“寒凉”不单单指我们说的冰冷食物,还包括它的属性。像香蕉、西瓜这些都是寒性食物,吃多了影响消化、吸收。因此,胃肠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多吃温热性水果,如桂圆、荔枝、桃等。

  凡事都要有一个度,我们说天热了吃点凉性食物,可清热降温,但是不能贪多。很多人喜欢在炎热的夏天里大量吃西瓜,西瓜的本性是寒凉的,吃多了是要伤脾胃的,会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肠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夏天吃西瓜等性寒凉的水果时,一定不要贪多。另外,像冰镇啤酒 、冰棍、雪糕更要少吃为妙。

  当然,这只是对大多数人的建议,具体该怎么吃,我们还要辨症对待。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54:04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38 编辑

五味入五脏,五味均衡保健康   

  《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

  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平时饮食要讲究科学,但吃得饱、吃得多并不一定代表吃得好。吃得好就是说身体所摄入的各种营养的比例合理,符合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大体一致。这样的饮食方式才是最科学的。

  什么样的食物才符合身体的需求呢?中医里讲,食物的味道无外乎五种,即酸、甜(甘)、苦、辣(辛)、咸,这五味在人体里分入五脏。若我们能将这五味合理摄入,便可使身体所需营养达到一种平衡。

  ◇◇ 五味适度保五脏

  《素问? 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具体如何分入五脏呢?

  1、酸入肝:就是说酸味食物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

  酸也能收敛,比如说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肥大、女性朋友产后尿失禁、白带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可以用酸来收敛。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 “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有收敛的意思。

  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

  2、辛入肺:“辛”即为辛辣,“辛”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窍达表、通顺血脉的“三通”的作用。

  辛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收效。

  3、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平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

  中医讲,苦味入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所以心火旺(包括打针的过敏反应,红肿热痛等)或小肠经旺(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拉肚子 、溃疡、糜烂,或熬夜后舌头肿胀刺痛,好像被烫到一样)时,可通过吃一些苦味食物来缓解。

  4、咸入肾: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

  5、甘入脾:就是说适当吃甜的东西如山药、香蕉、大枣等,可补养脾胃,补充人体的热量,解除身体疲劳。
  甜味还会使人放松,所以工作压力大的人适当吃点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冬天吃些甜食减少忧郁、低潮、沉闷。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 水果,事实上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适合。

  ◇◇ 五味偏嗜伤五脏

  看看以上“五虎上将”,可谓是各具功效,但是对每味过于偏嗜,是不可取的。一个大将再有本事,面对强敌,不取联合之道,自然将自己累死。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对食物的需求与营养无关,只是对某种口味的惯性依赖而已。比如说,很多南方的朋友特别爱吃辣,这与南方的气候有关 ,南方湿气大,吃辣可以除湿,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一种平衡机制。但北方地区就不同了,除了农历六月暑湿之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比较干燥的 ,此时若再多吃辣的就会使肝火上炎,容易上火。

  中医里讲中庸之道,凡事要讲究一定的度。五味入脏,五味适量、均衡,方可补益脏器,但偏嗜某一味,某一味过重,都会伤害相应的脏器。比如说,我们工作时比较累了,吃上一块糖,就会感觉有劲了,因为脾胃属于中焦,甘入脾,这样及时补足了中气。可是,甜味食物吃多又会伤害到肾脏。《素问? 五脏生成》中有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如果过多地食用甘味食物,就会伤害到肾脏,引起骨骼疼痛甚至不能站立,还会使头发脱落。因为,甜味在五行里属于土,肾属水,脾土太过就会克制肾水。

  因此说,只有五味均衡、营养均衡,我们的脾胃才会健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正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平时应当慎重地调整饮食的五味,使它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应该是调配适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骨骼结实强壮,筋脉变得柔和灵便,气血充足流畅,肌肉丰满,皮肤细腻。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55:45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23 编辑

饥饱无常是脾胃受损的导火索   

  饮食要讲科学,食不可求饱,也不可过饥。那究竟吃到什么程度才算正好呢?无数的事实证明,每顿饭吃七八分饱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有食物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中医讲,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前面我们讲过,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冰冻饮料、雪糕、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 最容易伤及脾胃。除此之外,脾胃还最怕撑,平时你如果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脾胃肯定受不了。

  可以说,平时的饮食饥饱失常是我们脾胃受损的导火索。有一位白领朋友,平时工作特别的忙。他常向我说起他的胃。他的胃有时特别的难受,心中有一阵阵的燥热,有时还会有酸水涌出,让他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平时自己也只是拿一些健胃药顶着,吃完药后还是如往常一样加班工作。我多次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只是苦笑,没办法啊!后来我发现他的饮食也是非常不规律,有时早餐不吃,有时午餐省略,只等到晚上回家后才大吃晚餐。经常是这样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我就明确对他说,如果你不改变你的饮食习惯,你这个病好不了。

  像我朋友这样饥饱失常又忙于工作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而饥饱失常 必然导致脾胃受伤,脾胃受损,自然疾病丛生。《素问?痹论》中有一句话极为经典:“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吃得太多了就会损伤我们的肠胃。明代医著《医学正传》一书在“胃脘痛”一节就 有这样的论述:“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可以看出,饮食无节制,时饥时饱,过饥过饱,或偏食,或进食不洁食物,都是胃痛发生的重要原因。现代一些胃肠专家的临床经验也显示,几乎所有的暴饮暴食者都是肠胃疾病患者,而且因饮食不节致死者大有人在。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片面地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认为什么食物的营养价值高,就应该多吃点,这样身体就会好,结果饮食无度反伤胃气。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小患者,平时总是爱拉肚子,不爱吃东西,面色也不好看,做了很多的检查也查不出结果,后来求治于我。我刚开始也是百般思索, 不得其解。后其家人告诉我说这个孩子平时总爱在饭后吃西瓜、梨等水果。我判断这个小患者可能是过食生冷,使中阳受损。后嘱其家人,让孩子改掉饭后吃水果的习惯,一周后果然见效。其间我又为其开药一剂,一个月后身体无恙。

  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生的尺度,养生追求的是一种“适中”,超过一定限度的东西,无论是外界的还是自身的都会出问题。我们强调,饮食要讲科学,食不可求饱,也不可过饥。那究竟吃到什么程度才算正好呢?无数的事实也证明,每顿饭吃七八分饱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有食物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偶尔吃得过饱,进餐半小时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如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moni 发表于 2013/9/26 10:58:09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21 编辑

让三餐成为脾胃健康的基石

  饮食一定要定时,要有规律,这样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饮食的定时原则,就是要做到“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

  人人都知道,一日三餐很重要。《千金要方》说:“饮食以时。”其意是说,饮食一定要定时,要有规律,这样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饮食的定时原则,就是要做到“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

  可以说,一日三餐吃好了是养脾胃的根基。可是怎样的早餐才算好、午餐才算饱、晚餐才算少呢?

  ◇◇ 怎样的早餐才算好

  有人说吃早餐好,也有人说不吃早餐好,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日三餐的法则是从古留传至今的,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

  现代人整天忙于工作,早上刚从床上爬起来就上班,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而长期不吃早餐对胆囊是有很大危害的。现代医学的解释是,不吃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中存留时间过长,容易使胆汁浓缩形成结石。这就好比是,流动的水不容易发生淤堵,而不动的湖泊就容易存积淤泥。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学说来看,辰时(早上7~9点,此时胃经值班)吃早餐最好,此时胃气充盛,吃好早餐可养护胃气。生活中,有一些女孩子为了减肥,早上刻意不吃早饭。这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辰时是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吃再多的早餐也很容易消化。

  早餐吃什么好呢?从中医角度来看,早餐最好选择温热的食物,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保护胃气。你可吃一些热的小米粥、大米粥、燕麦粥,然后再配着吃一些青菜、面包、水果、点心等。实在是急于上班,也要饮上一杯热牛奶,或是热豆浆等。

  ◇◇ 怎样的午餐才算好

  很多人不吃早餐,到了中午一顿海吃豪饮,吃得过饱,难免让脾胃受累。我们强调午餐宜吃饱,但也不宜过饱,凡事都要有一个度。

  对于上班族来说,午餐不管吃什么,以吃七八分饱为宜,并注意搭配,可以多吃蛋白质和胆碱含量高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能使头脑保持清醒,对理解和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多吃些瘦肉、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 、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这样可以使人的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吃午餐前最好喝点汤,这样可以很好地调摄胃气。午餐最好在未时之前(也就是下午1点之前)吃完,未时是小肠经当令,是保养小肠最佳时段。 如果在未时之前吃完午餐,可以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人体。

  ◇◇ 怎样的晚餐才算好

  晚餐应在酉时(17~19点) 完成,不要太晚,否则会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餐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可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汤粥类的食品,辅以一些小菜,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快乐的、健康的生活应该从吃好一日三餐开始,这样您以后的每一天也就变得健康快乐了。


乐鸢 发表于 2013/9/26 20:47:26

感谢分享,还有吗?看的不过瘾啊!

moni 发表于 2013/9/28 11:57:49

乐鸢 发表于 2013/9/26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分享,还有吗?看的不过瘾啊!

有的,來了 :loveliness:


moni 发表于 2013/9/28 11:59:26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13 04:18 编辑

吃得好才是福

  想要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最好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周围的人常问我脾胃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啊?那我告诉大家,脾胃最喜欢吃细碎的食物,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脾胃的工作量,不至于把它累坏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现代人吃饭的速度也跟着越来越快了,不管是大鱼大肉,还是蔬菜水果,大多放到嘴里还没有嚼几口就直接进去了。用“囫囵吞枣”来形容现代人的饮食特点,一点儿都不无过。为什么会这样啊?他们急啊,急着上班,急着工作,急着喝酒, 急着打麻将……所有的一切都是快节奏的。

  可以说,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的脾胃直接受累。想要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就要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国外医学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位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论亲自进行试验:他每餐不过30口,但每口食物都要反复咀嚼,直到嚼得很细很细才咽下肚。数十年过去了,他虽然变得老了,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却明显好于同龄人。可以看出,细嚼慢咽于我们的身体极为有益。

  《医说》中指出:“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法当熟嚼令细。”《养病庸言》中也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明朝的《昨非庵日纂 》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迹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您若想进一步证实慢食的学问,还请翻开犹太教法典,书中曰:“慢食者长寿。”因此,我们要养护脾胃,在食物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易消化,温度适宜、不烫不凉,可口的食物;在进食方式上,要严格遵守细嚼慢咽的原则。

  此外,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平时吃一些粥汤类和细碎稀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养护方法。你看,那些刚出生的小孩,脾胃的功能都是比较弱的 ,所以他们在刚出生时只能靠母乳喂养,然后才慢慢地去喝粥,再去吃一些细碎稀软的食物,直到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脾胃功能健全了才能吃干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向脾胃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