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wolf1982
发表于 2013/9/22 11:20:01
抵当下瘀血汤之后,我想应该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1、葛根起阴气,调阴和阳,可以处理脖子不舒服,口干。2、热饭菜不能下咽,为上焦有热,黄芩黄连清上热。3、黄连清心火,蒜烧心,多食蒜,心阴不足,用黄连补之。4、早上身体沉重,身重为湿邪,黄连黄芩苦寒燥湿,然后葛根把津液布输出去,阴阳调和,下部湿痒可以消。。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9/22 14:56:02
bluewolf1982 发表于 2013/9/22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抵当下瘀血汤之后,我想应该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1、葛根起阴气,调阴和阳,可以处理脖子不舒服,口干。2 ...
患者之前服用大黄蛰虫丸,有效果,所以,我认为病因还是瘀。
bluewolf1982
发表于 2013/9/22 18:43:18
版主的意思是方二依旧是血分药?!治血分之瘀的还有桂本的脏结方,妇人篇的桂枝茯苓丸,红蓝花酒,温经汤。干血引起的下白物矾石丸,血与水结的大黄甘遂阿胶汤。。
肝藏血,肝主宗筋,定位在肝。肝气郁结在下生热,所以肾气丸会长大包。肝气疏泄不利,所以有湿。
这样来说,应该是肝脏结的桂枝当归丹皮桃仁枳实汤。
若以肚脐那里发黑,用药后发痒来看,为少腹有瘀血,温经汤加桃仁红花。
dbbdbb
发表于 2013/9/22 19:02:24
本帖最后由 dbbdbb 于 2013/9/22 21:16 编辑
帖子不是可以再次编辑吗 ,为什么要删了,这样可不好。
咳嗽 属肺,
身重大便粘 属脾
阴囊痒属湿
喜冷不喜热属热
咽干、唾液少,无痰属湿阻,精液不上承。
大概判断为湿热困三焦
用泽漆汤
半夏、泽漆、紫参、黄芩、白前泻下,生姜、甘草、人参、桂枝佐之开。
吃大黄蛰虫之所以有效 应该是因为有泻下的药,而后面没有效果,是因为里面有补阴的药,病人体重肥胖怕热体力好,应属于实症积聚。
而大黄蛰虫丸适合身体瘦弱一些的虚证积聚。
消兼补阴适合虚证积聚,而消兼行气适合实证积聚。
qyqjlx
发表于 2013/9/23 09:28:15
我认为湿在血脉周围,可用防己黄芪汤。
w215894582
发表于 2013/9/23 16:40:33
翻了书结合先生的提示,加上病人喜欢吃冷食,体力好 判断有热胜,又有淤,是否可用 桃核承气汤。根据刘渡舟先生的 分析 桃核承气汤 是热与 血结,热重而淤轻,前面已经用了下淤汤, 但根据先生提示还有淤,所以考虑桃核承气汤,请先生指正!
bluewolf1982
发表于 2013/9/23 17:47:43
顶桃仁承气汤。。热与血结,热重瘀轻。
【7.78】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 气汤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9/23 22:13:11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9/23 22:13 编辑
明天公布这则案例,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把脏腑定位一下,就清晰了
wcyerik
发表于 2013/9/23 23:19:04
莫非是大黄牡丹汤?
其实病位应该在阳明。口干,烦躁,咳嗽,病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
脐下色黑,大便黏,湿热瘀结在大肠。
所以可用大黄牡丹汤泻热逐瘀。
westlxf
发表于 2013/9/24 08:54:22
愚见定位应该在肝, 厥阴络阴器,肝瘀而化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气化不利,向下造成湿热下注的阴囊骚痒,向上热化火而克金肺造成咽干咳嗽!学识浅薄不知对否,请水师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