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9 17:59:34

再如:

梁,二十八岁。滞下白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者,责之有积,用温下法:炒白芍二钱、广皮二钱、枳实钱半、黄芩二钱炒、木香一钱、槟榔钱半、云连一钱炒、锦纹军三钱酒炒黑、 浓朴三钱、熟附子三钱,五杯水,煮成两杯,分二次服。

此附子酒军同用。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1 15:07:55

又如:
   小儿滞下红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积滞太重,非温下不可为功,恐缠绵日久,幼孩力不能胜!滞下为脏病也。焦白芍钱半炒、黄芩钱半、云连一钱炒黑、神曲钱半、生大黄二钱、老浓朴钱半、广木香八分、广皮七分、枳壳六分、桃仁八分、南槟榔八分、归尾一钱、地榆炭一钱、肉桂八分。
    此小儿而用生大黄。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2 16:50:16

祝味菊先生治寒滞痢疾,常用制川乌与酒军为伍。姜春华先生治疗肝炎属阳虚瘀血者,常用肾气丸合大黄蛰虫丸,而大黄蛰虫丸之大黄即蒸制之品。如此炮制后则大黄的寒性去而走窜力存,取其“通”而非“下”,与附子合用即温通之法。前所举范、来二人之验方中,大黄一炙一生,生者泻火解毒、炙者变下为通以防过下伤正,一用其性一用其用,各有其理,若互易其用,恐难免两失。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3 16:48:04

也举结肠炎为例,若以便秘为主症的,大黄可用生品或生熟各半;若以腹泻为主症的,大黄则酒炙;若便血明显的,则先用大黄炭,血止后再转为酒军。曾有一医,从某患者手中得到了一张我的处方,内用生军,该医不明此意,只知道有效,遂照搬于另一腹泻患者,结果药后腹泻更剧,好在患者年轻,停药后一天多即止,没有酿成大祸。这是根据病情的轻重与患者体质的虚实决定的,并非完全如此,学者万万不可拘泥于成法而不敢变通。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5 19:39:25

而在肾衰、尿毒症的治疗中,则常应选用生大黄,保持每日软便2--3次,以温阳活血,泄浊解毒。着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王宝恩、景炳文等人的研究一致证明:大黄对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衰竭(早期)具有一定疗效,重用大黄后具有防止或减轻对靶器官的打击、保护全身脏器的作用;大黄可迅速降低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在肾功能衰竭时能经肠道透析替代部分肾功能,并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修复功能;大黄对肠道、肝脏和血浆中的氧自由基有明显清除作用。这些结论也都符合中医对大黄“推陈致新”功效的认识,可谓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了。对于肾病综合证的患者,又往往使用酒军与附子同煎,而不用生大黄。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6 19:18:35

4.配伍。

    笔者在煎法上赏用大黄附子汤,在配伍上却非常推崇温脾汤。关于温脾汤,还有一个故事,据《对山医话》记载:华亭费秋谷母骤腹痛,濒危者再。闻天马山有道人能医,乃亲往延治。途遇一老翁,同憩于亭间,问何适?费以延医对。翁于囊中出一方曰:此孙思邈所得龙宫方也,服之当有效。费于匆遽间不辨何药,即市归进母,一服而愈。后以方示人,盖即《千金方》温脾汤也。所谓得于龙宫方之说,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也从侧面表明了前人们对此方的重视程度。此方实质即四逆加参汤加大黄,把药物分类则可看出“寓攻于温补之中”之意,从而悟及复合方法之妙,此其一也;其二,大黄附子均燥烈之物,冰火之性汇于中州,若无参、草培护,恐难以承受。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7 16:47:16

5.剂型。

    附子大黄配伍,因多用于急危重症,故剂型多以汤剂为主。但也有例外,前说《圣济总录》之中和散即是散剂,还有人介绍大黄附子酒(大黄、附子各30克,白酒300毫升,将前2昧切薄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空腹温服20-30毫升,日2次)治冷秘、寒秘,又是一法。但笔者并不推荐使用之,二者均非寻常平和之品,即使单用一种,都有可能因为某一个环节的疏忽造成不良后果,何况二者同用?不经过高温之煎煮,实难控制其急暴之性。出于对医疗过程中不可预知因素的考虑,还是以煎剂为佳。若因各种原因不能服用煎剂者,也当遵《圣济总录》大黄附子丸之意,炼蜜为丸,或可稍减其毒稍敛其性。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8 18:29:28

综上所述,附子与大黄的配伍应用,必须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剂量比例、煎法、炮制法、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因素。而以上所说,又非必然之法,笔者历年来以治多例肝腹水、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有重黄轻附者、有重附轻黄者,有同煎时、有大黄后下时,有用生大黄时、有用制品时,总之是法无定法依证而施。当然,附子与大黄配伍后虽然功效奇特、应用广泛,但二者毕竟都属于偏性极强的药物而非寻常平和之品,正如苏颂所说:“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寒热而处置,非一切轻用也”(《本草图经》)。在没有经验或指导的情况下,切勿轻试。

杏李园主人 发表于 2011/12/19 19:42:00

本帖最后由 杏李园主人 于 2011/12/19 19:44 编辑

    关于温下法,是我比较常用的一类配伍方法,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配伍方式。因为喜爱,所以愿意研究;因为探讨的比较多,所以用起来就相对顺手的多。
这些年来,我喜用二者对用,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上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略为总结,希望更多的朋友可以熟悉、运用这一药对。

    本文引自拙作《温法述药》的相关章节,计一万余字,至此全部完结。发帖的过程中,不禁又想起了当初写这本书时的那些香烟与浓茶相伴、痛并快乐着的夜晚、、、

   算了,不煽情了。言归正传,如果朋友们感兴趣,我还会陆续发一些其他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谢谢看贴、回帖的各位朋友。

morgan611 发表于 2012/3/5 02:13:51

好方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当附子遇到大黄、、、、、、(摘自《温法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