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
发表于 2011/9/7 17:41:34
湿热郁阻中焦,胃痞满,大便粘腻,三四日一行,白带腥,月经延期深红,怕热,遇湿严重,偶尔口苦,可能肝胆郁热;
用祛湿清热通便的方剂 大柴胡汤 或茵陈蒿汤 之类。
天南星
发表于 2011/9/7 19:44:50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薯蓣90克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0克 甘草84克 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18克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5克 阿胶21克 干姜9克 白蔹6克 防风18克 大枣100枚(为膏) 【用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次1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功用】补气养血,疏风散邪。 【主治】虚劳气血俱虚,阴阳失调,外兼风邪,头晕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微有寒热。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9/8 10:56:44
脾主四肢,而且从症状判断是寒热错杂,所以针对脾胃湿热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为治本,可加入赤芍,丹皮,紫草之类活血凉血而入皮表的血分药物
孤海一舟
发表于 2011/9/13 15:02:26
希望先生能公布答案,期待许久了
乡村一小医
发表于 2011/9/15 11:48:48
版主太磨叽了。不说算了。半个多月了都不公布答案。说难听点,就是装B了。
swanhuan
发表于 2011/9/15 13:34:26
脾虚胃强,淤血内阻,湿热内生等等。。。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9/17 12:11:22
这个病人不应该从太阳入手治疗。之所以还没有公布,是因为还没有讨论好
平康中医
发表于 2011/9/18 21:17:27
龙胆泻肝为主方加减。
xulu0333
发表于 2011/9/28 13:01:24
皮肤病病在表,有湿热、风热、风燥、风湿等类型,但根子还是营卫虚弱和不调,营不足难以养肌肤,卫不足难以抗外邪,营卫不和则邪不能透出。根子的根子却是表气不足,若不助表,过于疏风、除湿、清热则益耗表伤表,益血解毒效果也有限。本方应是桂枝汤、麻附辛汤、玉屏风散加减组成,桂枝汤加强和调和营卫;麻附辛汤从少阴太阳、从里到表驱寒除湿、解郁、通表、强卫;玉屏风散加蝉退助卫气而固表;乌蛇驱风除湿止痒。如此则气血里外通达,肌肤得养而表病自除。方药大致应是:桂枝、白芍、麻黄、附子、细辛、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退、乌蛇
xulu0333
发表于 2011/9/28 13:04:14
回复 水中火 的帖子
皮肤病病在表,有湿热、风热、风燥、风湿等类型,但根子还是营卫虚弱和不调,营不足难以养肌肤,卫不足难以抗外邪,营卫不和则邪不能透出。根子的根子却是表气不足,若不助表,过于疏风、除湿、清热则益耗表伤表,益血解毒效果也有限。本方应是桂枝汤、麻附辛汤、玉屏风散加减组成,桂枝汤加强和调和营卫;麻附辛汤从少阴太阳、从里到表驱寒除湿、解郁、通表、强卫;玉屏风散加蝉退助卫气而固表;乌蛇驱风除湿止痒。如此则气血里外通达,肌肤得养而表病自除。方药大致应是:桂枝、白芍、麻黄、附子、细辛、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退、乌蛇
不知可否,请老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