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1/9/4 12:05:31

继续思考,还没有想到点子上

longhl 发表于 2011/9/4 17:16:21

本帖最后由 longhl 于 2011/9/4 17:17 编辑

版主指出错误,重新思考:病在四肢曲侧(清阳宜发四肢);皮损干燥呈暗红灰褐色斑块片,上有糠状白色鳞屑(肌肤甲错);边稍红界清,上身易汗,头痛肩酸,下肢畏寒,腹胀,伴痛经史(热结膀胱?故经血量多?)。心偶悸(气上冲),大便3天一次。口不渴。病根在下焦,总由血瘀,以桃核承气汤主之。
请版主指正。谢谢

乡村一小医 发表于 2011/9/4 19:04:2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因:月经来时手足冰冷,月经成块,伴痛经。其人久寒,此汤主之。不知道对不对。

张义火 发表于 2011/9/4 20:59:22

桂枝麻黄各半汤

山药子 发表于 2011/9/4 21:05:47

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学医的命 发表于 2011/9/5 01:01:39

`LZ你的主诉未交待完,不正确的主诉;病史不清,无过敏史及家族过敏性疾病史;皮损多久能消退?看照片好像是水肿性斑块,还是浸润性斑块。皮损是否游走?看病史好像无过敏史,而且不痒,应该不是异位性皮炎。患者未见风湿病症状,不痒,未见明显其他系统症状,不是风湿性环状红斑及其他环形红斑。患者,遇湿热刺激加重,胆碱能神经亢奋。诊断可能就是:荨麻疹。中医:脾胃气虚,清阳郁遏不布,湿郁化热。健脾升清开郁,化湿清热,兼理气开腠理。

kjy49 发表于 2011/9/5 14:01:07

关键的舌脉未见

身在漂泊 发表于 2011/9/6 15:05:47

本帖最后由 身在漂泊 于 2011/9/7 18:07 编辑

想了好几天,总的感觉是脾上湿寒:
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嗜卧,--脾虚气虚
痛经、怕热   --里寒外热
汗多   --肝的疏泄太过
据患者述:生下来就有斑----可见此斑不是外感而至,及脏腑自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有段叙述,大意是:理中丸等6方为治脏腑自病、桂枝汤等为治外感伤寒等。
故应用理中汤加减治之。

bingbing92119 发表于 2011/9/6 16:54:58

本帖最后由 bingbing92119 于 2011/9/6 16:55 编辑

生麻黄6 附片12 细辛6 生地20当归12 川穹6白芍10 桃仁12 红花12 刺蒺藜30 白鲜皮30 薄荷30 蝉蜕10 干姜10 黄连1 苍术15 陈皮12 茯苓15 生山楂12 竹茹30
三付内必效。
中土不运 湿热瘀滞于表。
运中化湿 补血活血 升左路透表
麻附细桃红四物汤合平胃散泻心汤加减。

水中火 发表于 2011/9/7 08:23:50

治疗前后对比图片已经上传,见4楼。先前一直没有联系到患者。昨天终于联系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疗四肢皮肤大面积红斑(大黄蛰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