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03:32

(二) 宋本《伤寒论》在中日两国流传与演变


北宋原刻本有大字本与小字本之别。小字本今无存。1908年有名矩庵者称他家藏有大字本《伤寒论》一本,未知今尚存否。
明万历二十七年,江苏常熟赵开美据偶得之北宋原刻小字本《伤寒论》摹刻之,以逼真原貌,通称赵开美摹刻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有初刻与补刻之不同。


l,开美初刻本
现存于日本内阁文库,有大量墨丁与讹字,缺《伤寒论后序》。书口黑白交错。虽有许多讹误,然版本价值甚高。1988年日本燎原出版社影印出版。 1856年(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据初刻本摹刻刊行,中国许多大型图书馆有藏。此本对中国《伤寒论》之流传至关重要。该书在汉字旁附日文反点符号。 1923年恽铁樵据崛川济本影印之,擦去日文反点符号,侈称影印宋本《伤寒论》,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编辑之《新辑宋本伤寒论》即据崛川济本为底本,非 以赵开美本为底本也。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所编《伤寒论译释》亦以崛川济本为底本,亦非以赵开美本为底本也。凡崛川济本有墨丁之处,重庆本与南京本一仍 其旧。


2,赵开美补刻本
鉴于初刻本讹误严重,赵开美请当时著名刻板家赵应期将讹字铲掉重刻,并将《伤寒论后序》刻于书末,是为补刻本。台湾本,中国中医研究院本,沈阳医学院本, 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皆为补刻本。识别补刻本的标志在宋本卷四末方形木印:"世让堂翻刻赵氏家藏印"及卷十末长形木印:"长州赵应期独刻"。中医古籍出 版社已将补刻本影印出版。



3,杨守敬伪造"影抄北宋本伤寒论"揭秘
杨守敬(道光十九年~民国四年,即公元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湖北省宜都县人。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举人。光绪六年(公元1880 年)应聘东渡,为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随员。其时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风气尚盛,土苴汉学,鄙视汉医,中国古籍从中秘大量外流,不以为贵。守敬学养有素,慧眼识 真,知何者为珷玞,何者为美玉,不数年间,守敬积书数十万卷。每得善本,辄考原委,撰写题识,积稿二十余册。光绪十年归国,任教黄州,筑藏书楼曰"邻苏 园"以藏其书,以苏东坡曾游该地,故曰邻苏。后执教武昌,筑"观海堂藏书楼"以贮秘籍。民国四年杨守敬逝世,藏书售予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将其一部分置于北 京北海公园内松坡图书馆,善本书归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员何澄一将馆藏杨氏善本书编成《观海堂书目》四卷。杨守敬所藏原书今藏台湾省故宫博物 院。
杨守敬归国后,将昔日所撰文稿整次成册,名曰《留真谱》。关于影抄北宋本《伤寒论》杨守敬说明如下:



《伤寒论》十卷,影北宋奉伤寒一书,后人多所更乱。而所据者,大抵以成无己注本为集矢。不知成本亦非叔和所编真面目。盖叔和于每证治法相同者,不嫌复 载,成氏则但载其初见者,以后则云见某证中以省烦。然医道至密,古人不惮反复叮咛,意自有在。令省去之,反开后苟简之弊。然自成氏注解后,林亿校进本遂 微,著录家亦皆以成氏本为原书,冤矣!余在日本初得英国宽文本,见其与成氏注解本不同,而刻手草率,误字甚多。厥后得翻刻明赵清常《仲景全书》本,而后知成氏本果非叔和原书。然开篇题名下,即署赵开美校刻,沈琳仝校字样,是已非宋本旧式。

最后于书肆得此影写本,每半页十行,行十九字。首题《伤寒论》卷第 一;次行题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再下行低三格《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再下顶格问曰云云。乃知趣氏奉根源于宋刻,但为题较勘姓名,遂移其行第 (清常收藏名家,亦为流俗所染)。此奉影写精致,俨然北宋旧刻。唯第五一卷,第六上半卷,第八。九,十,十三春,摹写稿弱,纸质亦新,当又是后来补写也。 窃怪日本著录家,皆以赵开美本为最古,而此奉尚存其国,来见甄异,余乃无意得之。归后屡劝人重刻,竟无应者。念此书为医家本经,日翻刻,赵本其版已毁,恐他日仍归湮灭,故特录其经进宫阶于左,以审世之存心济世者。


欲考察杨守敬是否真地收购到北宋影刻《伤寒论》,必须亲睹杨守敬所说的北宋影抄本。此书今藏台湾省台北市国家图书馆。由于海峡两岸睽隔多年,大陆学者 不能前往台湾图书馆查阅图书,台湾学者很少有暇顾及此等细事,所以杨守敬从日本购归的"影抄北宋本"真实情况如何,两岸学者无人论及。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08:08

4,武昌医馆翻刻"影抄北宋本《伤寒论》"考


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柯继文于武昌医馆刊印影宋本《伤寒论》为考证此本与赵开美本之关系,笔者与赵本作了较详细对比。如下:

第一,目录比较
(1)辨脉法,平脉法: 赵本占一行, 医馆本占两行;
(2)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 赵本占一行 医馆本占两行;


第二,书口比较
(1)赵本书口上端有"仲景全书"四字,医馆本无,刻以墨条;
(2)赵本鱼尾下刻以卷次,医馆本在黑条下为黑书口,其下刻以"论某","某"指卷次
(3)赵本书口底部刻以页次,医馆本亦刻以页次,页次下为墨条书口。


第三,卷一首页比较
(1)赵本卷一首页第一行为"伤寒论卷第一 仲景全书第一"12字,医馆本无"仲景全书第一"6字;
(2)赵本第三行为"宋林亿校正"5字, 医馆本无;
(3)赵本第四行为"明赵开美校刻"6字,医馆本无
(4)赵本第五行为"沈琳仝校"4字,医馆本无。赵本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馆本是以杨守敬伪造本为底本翻刻的。当是杨守敬将剪贴推移本出卖给或赠送给武昌医馆刊刻流布。
(5)赵本卷一首页第十行倒数最末一句话是"阳病见阴脉者死"7字,武昌医馆本对应之页第十行倒数最末一句为"大便反鞭(音硬下同)",与杨守敬伪造本全同。


第四,文字词句比较
(1)武昌医馆本增字:赵本《辨脉法第一》"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武昌医馆本于'玉'字上增'屎'字。赵本《辨脉法第一》"嚏而出之声嗢(乙骨切)",武昌医馆本在"切"字下增"嗢"字。

(2)字型比较:
①赵本"热"字下面的四点皆刻为"火"字,全书皆然,武昌医馆本"热"字下皆为四点。
②赵本《辨脉》"故欲裸身"之"裸"左半边作"示"旁,武昌医馆本改为"衣" 旁,是。虽然改正了赵本误字,但已失赵本真面。
③赵本《辨脉》"盛夏欲着复衣"之"复"的左半边作"示",武昌医馆本"衣"旁,是。虽然改正了赵本误字,但已失赵本真面。
④赵本《辨脉》"鼻中燥者必衄也"之"衄",右半边作"刃",武昌医馆本作"丑", 是。


(3)句子不同:
《平脉》赵本"肾为脾所胜",武昌医馆本作"肾谓所胜脾"。


上面所有这些不同,根源有二:
①武昌医馆本以杨守敬伪造本为底本翻刻,故与杨本同。
②杨守敬出使日本寻到赵开美本,请日本书手摹写, 故台湾国家图书馆关于此本的题记与《留真谱》皆云"日本抄本",杨氏回国后加以剪贴推移造假。由于抄写者是日本书手,所以书法,字型与赵本有异。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08:50

6,恽铁檀据日本崛川济本影刻《伤寒论》考证

恽铁樵(公元1875~1935),江苏武进入,著有《群经见智录》,《脉学发微》,《生理新语》等书,刊刻过《仲景全书》。恽氏所刻《仲景全书》极易与赵开美本《仲景全书•伤寒论》初刻板相混,需加辩正。


赵开美本刊行后,日本曾加翻刻,1856(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翻刻宋版伤寒论》翻刻最佳。该书以藏于日本枫山秘府的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初 刻板为底本而翻刻之,逼近赵本原貌。1923年恽铁樵以日本安政三年本为底本影印之。
经与安政三年本详细对比考察,确证恽铁樵本源自安政三年本,唯将安政返点削去而已。举例如下:


(1)安政本《平脉法》"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肾谓所胜脾,脾胜不应时)",恽铁樵本同。
按,小注"肾谓所胜脾"五字,北京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本皆作"肾为脾所胜"。


(2)安政本卷五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 恽本同,"作"字下亦为两个墨钉。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本,台湾本"作"字下两个墨钉皆作"佛郁" 。


(3)安政本卷七385条"恶寒脉微(一作■)而复利",小注"作"下为一个墨钉,恽本同。北京国家图书馆,台湾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本墨钉皆作"缓"字。证据尚多,不备举。


结论是明显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翻刻者。此本在我国影响非常巨大,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此后国内不少《伤寒论》研究著作称所据底本为赵开美本者,实据恽铁樵本也。

恽铁樵本源于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近60年前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叶橘泉老先生早己言之。叶老先生在《康平本伤寒论序》中云:
赵刻至今又三四百年,其书已稀如星凤,除东国枫山秘府藏有一部外,国内唯吾友范行准先生有其书,至民国初年,恽铁樵氏影印《伤寒论》号称明赵开美本, 实则原本为日本安政间崛川济氏据秘府藏本所覆刻者,恽氏固未见赵刻原书耳。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10:22

7,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所据底本为恽铁樵本考察)


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编辑一本《新编宋本伤寒论》,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起自太阳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之"损谷则愈"条。正文前有(内容说明),关于底本作如下说明:


目前《伤寒论》的通行本有两种:一是金成无己的注本,即《注解伤寒论》,一是宋镌治平(1065)本,即高保衡等的原刻本,前者以明嘉靖间汪济川的刊 本为善,后者原刻已不可得,现在仅存有明赵开美的覆刻本。总之,宋金时代的原刻《伤寒论》已不易见,所能看到的都是明刻本。两者相较,成氏注解本已渗进了 许多己见,又经展转翻刻,出入尤多;高校本虽是赵氏覆刻,而赵氏是依照原书复制的,可能逼真于治平面目,因此我们决定把它采用了。


笔者从追寻赵开美宋本《伤寒论》下落的目的出发,对《新辑宋本伤寒论》所用底本问题进行了比较仔细的考察。发现《新辑宋本伤寒论》有多处与赵开美本不同,而与恽铁樵本相一致。下面举几个突出的证据:


① 12条桂枝汤服法《新辑》本"不可令如水流雕"句中作繁体"离"字,与崛川济本,恽铁樵本同,而赵开美本作"漓"。
② 141条白散方服法《新辑》本"更于臼中杵之",与恽铁樵本同,赵开美宋本"杵"字作"治"。
③ 385条"恶寒脉微(一作■)",《新辑》本"作"下作墨丁,与恽铁樵本同,赵开美本作"缓"。

《新辑》本删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含)至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与恽铁樵本相同之处如何已不可考。但仅就上述几例已足以说明《新 辑宋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断然不是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而是源于恽铁樵本。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伤寒论译释》,所据底本为恽铁樵本考察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产生了"大跃进"的群众运动,高等学校教学教法和教材编写也进行"大跃进"式的群众性科研运动,在 这样的政治气氛下,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以集体的力量编写了一部堪称优秀的《伤寒论》学术著作——《伤寒论译释》。该书《序言》云:


本书是依据宋代治平本明代赵开美覆刻本进行语译,并根据历次教学过程中所吸收的改进意见以我们的主观看法用现代语汇将原文的精神实质有重点地加以综合的论述。
在《体例说明》中,对底本又作了说明:
据宋治平本明代赵开美覆刻本进行语译。
这就好象在20世纪50年代重庆,南京各存一部明代赵开美本宋本《伤寒论》,而赵本是天壤奇珍,人们当然要追查它的来源与后来的下落。因此考证《伤寒论译释》本使用的底本,在《伤寒论》版本学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11:04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9 22:12 编辑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集体编写,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的《伤寒论译释》在推动中医界深入研究《伤寒论》以及在中医教学中起到了非常 重大的作用,直到今天,这部著作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经笔者仔细核查,《伤寒论译释》所用底本不是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是恽铁樵据日本崛川济安 政三年本覆刻者。笔者将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北京图书馆珍藏本(缩微胶卷冲洗放大),台湾本,恽铁樵本,译释本5本书平铺一起仔细校读,发现《伤寒论译 释》本与恽铁樵本同而与赵开美本异。举例说明:

(1) 肾谓所胜脾: 见《平脉法》"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小注。译释本,恽本皆如此,北京图书馆本,台湾本,影印本作"肾为脾所胜"。

(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语译本,恽本皆如此,北图本,台湾本,影印本无"阳"字。

(3) 恶寒脉微(一作■)而复利:见385条。译释本,恽本皆如此。北图本,台湾本,影印本墨钉处作"缓"字。此例极富启发,若果用赵本,断然不会出现墨钉。
尚有其他例证,不烦举。


《伤寒论译释》本以恽铁樵本为底本确切无疑。但这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的失误,而是恽铁樵本人所造成的,恽铁樵表明他自己据明赵开美本覆刻, 骗取了许多人的信任。恽铁樵本以崛川济本为底本而影刻之,逼真安政本,安政本接近赵本,在赵开美本没有在社会上流传的条件下使用恽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 这里讨论的是哪个本子是真赵本,哪个本子是伪赵本,不含使用恽本作底本而进行注释就是不好的书籍的意思。指出《新辑宋本伤寒论》,《伤寒论译释》两本书使 用的底本不是赵开美本《仲景全书•伤寒论》,这对于考证赵本在中国的流传,在版本学上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绝对不含贬低和指责这两个优秀著作的意思。

《伤寒论译释》本以恽铁樵本为底本确切无疑。但这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的失误,而是恽铁樵本人所造成的,恽铁樵表明他自己据明赵开美本覆刻,骗取了许多人的信任。恽铁樵本以崛川济本为底本而影刻之,逼真安政本,安政本接近赵本,在赵开美本没有在社会上流传的条件下使用恽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 这里讨论的是哪个本子是真赵本,哪个本子是伪赵本,不含使用恽本作底本而进行注释就是不好的书籍的意思。指出《新辑宋本伤寒论》,《伤寒论译释》两本书使用的底本不是赵开美本《仲景全书·伤寒论》,这对于考证赵本在中国的流传,在版本学上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绝对不含贬低和指责这两个优秀著作的意思。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1/3/9 22:13:19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3/9 22:14 编辑

9,刘渡舟本《伤寒论》所据底本为宋本《伤寒论》


198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主编的《宋本伤寒论校注》,以北京图书馆宋本《伤寒论》(缩微胶卷)为底本而校注之,这是自1599年赵开美刊行宋本后第一次以赵开美本为底本而校注之本。


%%%%%%%%%%%%%

纵上所述,仲景学说的构建,除了张仲景本人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之外,与后人长期不懈地继承,发挥,完善,补充,研究,发展是分不开的。从真正意义 上说,仲景学说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及其人文思想为核心的数代医家研究成果的汇集和经验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


【全文完】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通考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