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天陽氣升浮,此時陽氣洪壯、升浮不降,故不可再鼓勵生發陽氣,而是要讓陽氣適當外洩、適當發展,尤其是如果發怒則相火、心火上竄不降,則耗損陽氣至極,或者發汗太多,亦會損及心陽。所以要"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如果陽氣升浮太過,必要時,要適當的潛陽。例如服參脈飲之類溫和補心氣的中藥湯劑收收心氣。 3.秋天金氣收引、大氣乾燥;人身首當其衝即為肺。肺喜潤不喜燥,肺欲宣發不欲收引。所以要"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意思是不要再進行過於耗費心思腦力的工作,要將心神活動量降低,反而要常常靜思。這都是要將心陽(氣)、腎陽(氣)內收不再外洩的動作,
此時陰陽平和,肺氣自然能夠宣發肅降而肺自安。基本上就是相應秋天大自然"金氣收引"的現象,內經建議人們此時應該要將人體能量保留在體內的因應之道。
4.冬天大氣冰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意思就是多睡覺少思想,就像熊冬眠一樣。另,雖要保持溫暖,但可不要出汗外洩陽氣。 所以,秋冬養陰之意,是說人們應趁秋冬陽氣下收入腎水之中的時候好好補養腎水、腎陰。腎水充足了就能夠涵養更多的陽氣,以待來年春天之生發。但在夏天,人們由於陽氣上浮不降、或汗出過多,往往又傷了陽氣,故秋冬時人體下收的陽氣則本已不足,光補腎水則無陽可涵。因此,桂附八味丸,則是在六味地黃丸補陰的前提下加入桂附補陽,亦即陰中求陽之意。
5.結論:(1).春夏養陽,是要春天鼓勵陽氣升發、但夏天則抑制陽氣過度發散;(2).秋冬養陰,則主要是養腎水,具體作為則是陰中求陽;(3).內經此篇四季調神大論
雖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實際上是徹徹底底的說"養陽"、"保陽"、"涵陽"而已。 1."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以及"冬三月早卧晚起"基本上就是"追隨陽光"之意。春夏晝長夜短,故夜臥早起;秋冬夜長晝短,故早臥早起與早臥晚起。這樣的作息就是配合太陽的升起與降落的時間。這是內經對於生活作息配合四季養生的建議。
2.生命三大要素"精、氣、神",其中神主導了氣的運行,而五臟中心又為神之所、心主神。因此內經又特別注重神志的運作,採取"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若所爱在外"、"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以及"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等態度,配合四季陽氣的生長化收藏來影響人體陽氣的升浮降沉進行養生。 總結的說,內經關於養生最注重的就是"養陽","養陰"只是為了配合"養陽"的必要手段。內經從生活作息、思惟態度等提出了具體而重要的建議,而這也是最根本關鍵的養生之道。現代人對於養生的態度太過注重"吃什麼",尤其是現代所謂"新世紀養生之道"太過注重所謂生機飲食、有機食物,而根本不願意在生活作息、思惟態度方面進行反省,真是顛倒因果、本末倒置。萬物原是本著陽氣伴隨陰化而生(陽化氣陰化形),陽氣又源自於太陽,人類也不例外。因此地球生物圈的眾生若要長壽就須養陽、追隨太陽昇降並配合地球圈陽氣的升浮降沉來盡量保持陽氣在人體內最佳狀態。現代人該睡覺不睡覺、該醒來不醒來,或睡覺時太陽升起,醒來時月量高掛,這豈不是逆天而行? 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商業全球化模式導致絕大部分人類起居無法順天而行,冬天也要刻苦工作,不若農業社會人們秋冬多可休息。且思想盡是放在金錢、肉慾、性愛等耗損陽氣陰精等方面,心多外放而少內省,多動而少靜,人身之陽氣自然就不斷耗散。最後,雖不致立即亡命,但亞健康狀態伴隨終生,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谢谢laushao2老师的分析,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再次感谢您。请教您的联系方式。
我对养阴养阳“养”字的理解
我对“养”字的理解,还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不要强迫去做什么,顺应天时,不过不及,完全出于内心去做事情,即便是内心不愿意,也要及时调整心理和精神,使其达到自愿或主动的状态,对工作、对生活都应是这样。现在社会对养生的说法太多了,多也不怕,关键是这些说法互相矛盾,还都旁证博引,自我标谤是科学的、是正确的,人人表现出一付“大师”的姿态,让人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中医,把握阴阳法则,这是最重要的。中医的典籍会给你一双慧眼。正如《雾里看花》歌曲所表达的那样贴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烦恼最是无情叶
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中医,就是给你一双慧眼的人。热爱中医、学习中医、践行中医吧,这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如果我们不继承下去,反而把它搞丢了、搞少了、搞错了,怎么能对得起祖宗?不要听那些所谓西方的、现代的、科学的“教师爷”瞎忽悠。因为,科学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列主义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治病来说,西医不是标准,中医也从未说过自己是标准,疗效才是唯一标准,看好病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还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沉下心来学习研究、发扬光大中医。
[ 本帖最后由 lin3723 于 2009/6/17 09:25 编辑 ] 这要从天人相应的觉度来思考
素问前两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说养生的关键在于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并提出了得道的方法:“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以人体而言:
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衰与内,故春夏要养阳(内阳)
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衰与内,故秋冬要养阴(内阴)
这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手法也是一致的。
打个比方:
春夏草肥水美,正好养羊,秋冬草枯水干,正好养鹰 这个要与天人相应联系起来看
素问的第1、2章主要谈的就是养生的关键问题在于“全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阴阳四时:
春夏之气,阳盛于外而衰于内,故人需要养内阳以达到阴平阳秘
秋冬之气,阴盛于外而衰于内,故人需要养内阴以达到阴平阳秘
打个比方:
春夏草肥水美,正好养羊
秋冬草枯水干,只好养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