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3:30

310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词解
   猪肤:去掉内层肥白的猪皮。
   白粉:白米粉。
   解读    猪皮用水煎煮,加白蜜、白米粉,熬制。这与阿胶的原料及制法大致相似,所以,猪肤汤应当与阿胶的药理作用大致相似,是蛋白质与醣类的补充剂,如果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是由于营养不良血中胶体不足而引起,则是猪肤汤的适应症。与甘草汤、桔梗汤不同。
   311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解读    甘草汤与桔梗汤实为治疗风热疫毒咽痛的祖方。陈亦人认为:甘草汤与桔梗汤,后世名为甘拮汤,为治疗咽喉疾患的基础方,开肺利咽,与手太阴肺的关系最切,而不关少阴心肾。一般认为,之所以把咽痛归类于少阴病,是因为少阴经脉循挟咽喉,故咽痛一证多与少阴病相关。
   中医的咽包括西医的扁桃体、软腭、鼻咽、口咽、喉咽。咽痛是以上部位感染的表现,可分为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可以是局部感染,可以是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可以是细菌感染,也可以 是病毒感染。这些感染与少阴病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关系不大,而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经)关系密切。中医认为“用药仅桔梗甘草之属,不难推知咽痛尚属客热之轻者,其咽痛必不太甚,局部亦不太红肿。……局部可见轻度充血红肿”,以现代的疾病谱来看,这种表现符合轻度咽炎或者慢性咽炎的诊断,与少阴病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关系不大。
   3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词解
   咽中伤、生疮:即可由外伤引起,如饮食不慎被鱼刺、异物等刺伤或者被热食灼伤等;也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所致。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咽部肯定有红肿破溃、脓性分泌物,疼痛较剧,以致难于语言,甚至声音不出(急性喉水肿)。
   苦酒:即米醋或者其它酸醋。
   解读   符合“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的苦酒汤证有:急性化脓新扁桃体炎,咽旁脓肿,溃疡性咽炎,急性喉水肿,咽部外伤感染等咽部感染。在古代没有外科手术及抗菌素,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苦酒汤具有预防窒息的作用。现代出现以上紧急情况,除了使用抗菌素和激素外,对于咽部外伤感染、咽旁脓肿等可以手术切开引流,急性喉水肿可用地塞米松治疗。
   313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百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可散服。
    解读      慢性咽炎病人治疗效果不佳,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认为是小病,不与重视,西医多用抗菌素,中医则多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之类清热解毒药,越治越加剧。本条半夏散及汤提示了一条思路,用温散通阳的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上用二陈汤、半夏汤等加减,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药理研究证明,半夏具有缓解咽痛的作用,给家兔口饲半夏,最初能使唾液增加,其后渐减,唾液中的固体成分亦增加,因此对咽痛有缓解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有消炎作用;桂枝还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外周循环,健胃,抗过敏,镇痛,镇静等作用。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所以三味药物同时使用,对于慢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4:08

314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315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 亦可用。
   31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用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服之。
   390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三两,强人可用四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猪胆汁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以上四条以“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为共同点,这是暖休克的表现。
    323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 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解读   四逆汤去甘草,名干姜附子汤,治阳气乍虚之“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证(61条);四逆汤重用附子、干姜,名 通脉四逆汤 ,治阳虚阴盛而虚阳被格于外的格阳证(317条);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汤,治阳虚阴盛而虚阳被格于上的戴阳证(314条);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390条);白通加猪胆汁汤(315);四逆汤加人参,名四逆汤加人参汤,治霍乱吐利致亡阳脱液证(385条);四逆汤加人参、茯苓,名茯苓四逆汤,治阴阳两虚之烦躁证(69条)。以上均为四逆汤的加减方。
    四逆汤证是《伤寒论》中常见的证,除了少阳病篇外,其余各篇中均出现了四逆汤证。归纳其病因是:误用汗、吐、下法或剧烈呕吐、腹泻所致阳虚诸证加重而成。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倦卧形寒、面色苍白、脉微等,进一步发展为阴盛格阳证(白通汤、通脉四逆汤证)或人参四逆汤证,最终发展为脏厥、脱证而死亡。现代中医早就认为:“本厥脱证……相当于各肿原因引起的休克”,并为厥脱证下了一个类似于休克的定义。现代医学也认为,休克与祖国医学描述的“脱证”、“厥证”有相似之处   。可见厥证与休克关系之密切。
    现代医学认为不同类型的休克各有特点,但重要生命器官微循环灌注量不足(阴阳不相顺接)是各种休克共同的发病基础。按微循环变化的时相及临床表现,休克分为三期,以失盐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比较典型。
    1.代偿期:休克始动因素引起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兴奋和大量儿茶酚胺释放,使微动、静脉口径缩小,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进入真毛细血管网减少,这一现象在皮肤、肌肉及肾脏较为显著,临床上出现颜面苍白、四肢厥冷、恶寒、口唇及指端发绀、脉快、脉压小等,与四逆汤证的临床表现相一致。
    2.进展期:(失代偿期、淤滞期)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微循环中血管自律性运动首先消失,终末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进行性降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麻痹,血液大量流入毛细血管网,微循环灌注量进一步减少,临床表现烦燥不安或意识不清,皮肤淡红湿润,口唇发红,血压低、尿量少,此与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加猪胆汁汤证)相类似,对于淤滞不明显的四逆汤虚寒证加重者是人参四逆汤的适应症。(人参四逆汤证更为常见。)
   3.难治期:此期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毛细血管出现无复流现象,当血压回升时,心脏等重要生命器官微循环灌注量无明显恢复(再灌注损伤),终使回升的血压再度下降而死亡(脉暴出者死)。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发绀,四肢厥冷如冰,体温下降,神志不清昏迷等,与脏厥及脱证的表现一致。
   在感染性休克中,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内毒素性休克,多属心脏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的低排高阻型休克,亦称为冷休克,常表现为末捎血管痉挛、四肢逆冷,皮肤潮湿,血压下降,心排血量降低和酸中毒,若不及时救治,最终成为低排低阻型休克而难以康复。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外毒素休克,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四肢末端温暖干燥,心排出量正常或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高排低阻型休克,亦称为暖休克。若不及时救治也可向冷休克及低排低阻型休克发展。无可否认的临床表现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内毒素性休克以冷休克多见,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外毒素休克,常表现为暖休克。霍乱弧菌引起的呕吐腹泻是一个典型例子,霍乱弧菌所分泌的肠毒素(外毒素)能迅速与空肠上段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变成环磷酸腺苷(cAMP)大量环磷酸腺苷聚集在粘膜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刺激陷窝细胞分泌氯离子并可能分泌碳酸氢根离子,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氯和钠离子的吸收,由于肠粘膜分泌增强,加收减少,因而大量肠液聚集在肠腔而形成剧烈水样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分泌的另一种肠毒素也能引起霍乱样水泻,其机理可能与霍乱孤菌相似。进食被细菌(如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有证据提示也属于此种腹泻。这与阴盛格阳证一致,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390条);白通加猪胆汁汤(315);;通脉四逆汤(317条);白通汤(314)的适应症。
    药物药理研究
   回阳救逆法迄今已成为中医救治各类休克的一个极为重要而有效的治法。
    四逆汤有强心作用,对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心肌收缩振幅明显增加,而对心率影响不大,四逆汤有抗休克作用,对失血性休克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对小肠缺血性休克有保护小肠,阻断致休克不可逆发展的肠道因素的形成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兴奋作用。有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平滑肌的痉挛,而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腹泻、腹痛、胃痛都有效。四逆汤及人参四逆汤可改善微循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流变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使各脏器灌注情况改善,能改善微循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流变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血充量增加。使各脏器灌注情况改善,能改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些都对其抗休克作用有重要意义。
    人参能增加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适应能力。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及抑制过程有调整作用,并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参附同时对加强四逆汤强心升压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及调整全身各种功能的作用均十分显著,参附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的中毒休克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心脉灵注射液(人参皂甙、猪胆汁、附子总碱、干姜挥发油、甘草次酸)动物试验有升压作用,对内毒素休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增强红细胞的静电斥力,减轻红细胞的聚集,改变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流,增强组织的血流灌注量。猪胆汗有消炎抗过敏作用,胆酸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大剂量胆酸钠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胆汁或胆盐口服后可增强胆汁分泌,使脂肪容易消化。能扩张血管,增强肠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人参、甘草、干姜、附子、猪胆汁,相当于心脉灵注射液)的抗休克作用,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比四逆汤更加强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关于人尿的作用,早在60年代,有人发现尿毒症病人体温较低,但是经过血液透析后体温又回升,因此推测尿中可能含有降温物质。之后经证明正常人尿中的确含有一种降温物质,能够降低人和动物的体温,并称其为内生制冷原,现在已经能从尿中提纯,是分子量为39KD的蛋白质。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尿中还存在一种尿调制素和IL-1抑制蛋白,二者都能抑制IL-1的活性,前者还能加速TNF的清除。(病理生理学   133页)
    综上所述,四逆汤、人参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对于因剧烈呕吐腹泻而引起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失盐失水性休克有治疗作用。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4:40

316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解读   本条为肝硬化、心性、营养不良性、肾性水肿(此为有水气)的治疗方法。82条真武汤证是由于汗、下、呕吐引起的低血容量状态;心力衰竭、肝硬化、以及合并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肾病综合征,则由于水钠分布到第三体腔,包括皮下、胸腹腔等而致有效血容量过少。以上两种低血容量状态都属于排水障碍型低血钠症血容量过低状态,所以都是真武汤的适应症。真武汤是通过强心作用、改善消化功能,纠正血容量过低状态,再通过利尿作用调整水电解质紊乱。
   319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解读    猪苓汤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猪苓汤也可以消除水肿,但与真武汤不同,猪苓汤是以利尿为主要作用而消除水肿,其中阿胶具有增加血浆渗透压的作用。所以猪苓汤的适应症是有效血容量基本正常时的水肿。
   320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解读   此三条少阴病急下证,没有腹痛、发热、大便干燥等症,而见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中医认为320条是燥实伤津,真阴将竭,所以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急下存阴,“全在于攻其里热,而不是为了下燥屎”;321条是燥实阻结,热结旁流,“热毒内迫胃肠,津液下趋”,“若不迅速排除肠道之毒素,,必有中毒脱液循环衰竭之变。大承气之用,正是今日所谓排毒、解毒之法矣。”;322条是肠腑不通,肾阴将竭,应当急下存阴。
    此三条少阴病急下证与麻痹性肠梗阻有关。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如果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可以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除此而外,全身性感染中毒、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腹膜炎都会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而麻痹性肠梗阻本身,由于肠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节毒素移位,继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较长时间的肠梗阻还可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全身营养障碍、身体虚弱等少阴病的表现。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胀显著,腹痛不明显一般为持续性胀痛;麻痹性肠梗阻是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紊乱,以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而肠腔并无阻塞,只要不是完全性麻痹,就会出现大便时有时无。在没有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之前,病人可能首先出现失盐失水,口燥咽干;全腹膨胀显著;有时出现清水样便;有时出现腹痛等,这时应当急用大承气汤解除肠梗阻,排除出肠道内的感染,同时恢复肠道正常的蠕动功能。
    318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解读    本条“ 少阴病,四逆”中的四逆是症状,而不是“少阴病四逆汤证”,将四逆散证放在少阴病篇中,其用意在于与“少阴病四逆汤证”鉴别。二者不同的是,四逆汤证为急性病,见于身体状实者,而四逆散证为慢性过程,凡老人、虚家,因气郁、食郁气机不能宣泄者多患此证,其病机主要是阳热内郁,肝、胆、脾胃升降之机失常。在寒厥中已分析,四逆汤证属休克早期表现,为急性病程,应与休克相鉴别的慢性病程是慢性低血压。西医认为慢性低血压的病因很多,其中由于消化系统(肝、胆、胰、胃肠)长期功能障碍致吸收、营养不良是一个主要原因,且老人女性多见,常伴有抑郁、失眠、易怒、虚弱等表现,这种病理状态及临床表现符合少阴病四逆散证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药理研究
    四逆散方剂研究证明:(1)四逆散水醇沉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2)四逆散水醇沉液对离体兔肠呈抑制作用,具有解痉作用;(3)四逆散具有较明显的升压作用,可能与兴奋(a-受体啊尔发受体)有关;(4)四逆散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的作用;(5)本方对平滑肌及心血管的作用与其所含的枳实有关。柴胡与芍药合用能降低柴胡的毒性,减缓对胃肠的刺激,增强其镇痛作用。二者合用既能加强镇咳效能和抑制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又能降低其毒性。此外,甘草、柴胡、芍药单独或者合用都具有保肝、利胆作用;抗溃疡作用;镇静、镇痛及抗炎、解热等作用。本方还具有增强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复杂的药理活性。归纳起来四逆散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调整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二是强心、升压、抗休克、增强动脉血氧分压及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这可能有助于缓解少阴病的主证;三是抗炎、解热、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5:27

324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词解
   温温欲吐:是欲吐不吐,心中自觉泛泛不适的症状。
    解读   前已述及四逆汤对于失盐失水低血容量休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营养不良慢性低血压是四逆散的适应症,紧接着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4条 “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中医认为,少阴病的脉沉应当是沉而微细,脉象沉而微细是低血压休克的表现,所以“少阴病,脉沉者”是指营养不良达到了低血压休克的程度,应当急用四逆汤救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是指营养不良合并有胃肠道症状,四逆汤除了具有救治休克的作用外还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所以营养不良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时也是四逆汤的适应症。
    四逆汤药理研究
   (1)抗休克作用   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以及肠缺血性休克均有显著保护作用。四逆汤用于肠缺血性休克时,主要作用于肠道,阻断致死性休克不可逆发展的肠道因素的形成。对于急性失血而引起的四逆汤证动物,经用四逆汤治疗后,可见血压明显上升,心率减慢,从而显县良好的强心、升压效果。对于内毒素休克四逆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延长成活时间,动脉压显著升高,抑制皮肤四肢温度的急剧降低等。
    (2)强心和升压作用   四逆汤能升高血压,对微循环也有调节作用,这已被用于临床抢救休克和动物实验所证实。实验证明,本方对离体兔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幅度增大近一倍,同时可见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本方还具有直接强心作用。本方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不仅是其抗多种休克的主要药理基础之一,而且对于其它一些心血管衰竭性疾病,如心衰等也有良好的影响。
    (3)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胃痛、腹痛、腹泻都可受到明显治疗效果。
    (4)四逆汤初步具备防治激素治疗弊端的作用。
    (5)附子与甘草、干姜同用,其增加动脉血压、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附子,同时可使附片毒性大为减低,毒性降低与所含生物碱含量关系不大。
   325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而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脉经云,灸厥阴五十壮。)   
   词解
    必数更衣,而反少者:大便次数多而量反少。
    当温其上,灸之:即温灸上部穴位,如灸百会穴。
    本条表示少阴病使用灸法的适应症。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6:01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是指渴而能饮,饮而又渴的一种症状,为求水欲自救的表现,与太阳病蓄水证小便不利消渴有别,也不是多饮多尿的消渴病。
气上冲心: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位冲逆。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
心中痛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解读    本条为厥阴病提纲,揭示了厥阴病的实质,反映了厥阴病阴中有阳,寒热错杂的特点,多出现于外感热病的末期,是继严重营养不良(少阴病)之后的衰竭状态。“食则吐蛔”说明我国古代肠道寄生虫病之多,放在厥阴病中说明蛔虫病已经发展到营养不良非常严重的程度。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解读      厥阴病的向愈征象及欲解时间,应当根据病情具体全面分析,不能仅凭一脉一症作出判断。
329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解读    这与五苓散轻证一样,对于轻度的失盐失水,小量多次饮水即可治愈,不可大量饮水,以免引起急性低血钠。
330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解读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四逆是厥证的临床表现。厥证有寒厥、热厥、蛔厥、脏厥、痰厥、气厥、血厥、水厥等,并非所有厥证均不可下,热厥之中就有可下者。因为绝大多数厥证不可用下法,作为一般规律提出,并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这也是伤寒论的一种写作风格,在《伤寒论》中很常见。   
   337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解读   本条概括厥证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这里所说的“凡厥”是指《伤寒论》中所述及的许多厥证,如寒厥、热厥、蛔厥、脏厥、痰厥、气厥、血厥、水厥等。它们并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在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虽然其中有的厥证可在内伤杂病中出现,但是《伤寒论》中的厥证是以外感热病(感染病)中出现的厥证为主。《伤寒论》与内伤杂病是相互关联的,许多证与方剂是二者兼有的,但是二者的区分也是必须的。由统一到分裂是进步,分裂后再与其它学科重新组合是更大的进步。《伤寒论》与内伤杂病的关系与西医内科与传染病学的关系一样,传染病学中的休克、水电解质紊乱、黄疸、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昏迷惊厥等病理过程在内科病中都会出现,其治疗方法也是一样的。
现代医学对四肢发凉(厥)这一症状没有专述,散在于发热、休克、肠道、胆道蛔虫症、某些上消化道感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致营养不良低血压、风湿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章节中。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其实质是微循环灌注量不足。手足逆冷是末梢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
   331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解读    本条说明厥、热、利三者的关系,伤寒邪入厥阴,寒邪盛而阳气微,阳气不能充实于四肢,所以四肢逆冷。阳气既虚,不能升清降浊,因而每当肢厥的时候发生下利,及至阳气复来,阴邪退舍,则发热厥回,下利亦随而自止。厥阴病的特点,是阴阳胜复,厥热互见。阳气胜则发热,阴气胜则厥逆。而阴气胜的厥逆,又大多与下利伴见,厥回则利止,厥发则利作。这就是厥阴病中厥、热、利三者的关系。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6:37

332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词解
   厥利:是指手足逆冷而又患腹泻。
   除中;证候名。中,指中气,即胃气;除,为除去或者消除之义。除中,是胃气将绝或者垂绝衰败时的一种反常见证。由于胃气衰败,本应当不能食,但是因为真脏气外露,病人反而突然要求进食,食后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者死亡,这种情况就是除中。这种情况在大灾荒之后,由于长期饥饿,极度营养不良,突然暴食,引起肠梗阻或者肠破裂、穿孔而死亡。这是因为极度营养不良时肠黏膜、肠道壁、消化腺体等萎缩,突然暴食,急性胃肠扩张所致。
   食以索饼:“食”读作饲,即拿食物给别人吃。索饼,即用面粉作成的像面条一类的条索状食物。
   脉之:即诊视的意思。
   旦日夜半:即第二日的半夜。
   语译    伤寒初起发热六天,接着四肢逆冷、大便泄泻反而有九天。四肢逆冷、大便泄泻的病人,按照道理应该是不能饮食,但是现在病人反而能够饮食,可能是胃气将除的反常现象。这时可以给病人吃些面条一类的食物作实验,吃了以后,如果不甚发热,证明其胃气尚存,病人容易痊愈。最怕的是吃了以后突然发热,体温又突然下降。后一天诊察,如果微热仍然存在,可预料明日半夜即将痊愈。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本来发热六天,厥冷反有九天,今又发热三天,加上以前六天,也是九天,和厥冷的天数相等,所以预知在明天半夜痊愈。假如又过三天,复诊时脉搏很快,而且发热不退,这是阳热太过,可能发生痈疮脓疡。
   解读    显而易见,以上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伤寒初起发热六天,接着四肢逆冷、大便泄泻反而有九天,今又发热三天,预知在明天半夜痊愈。全病程大约21天,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周,初期,以伤寒发热为特点,临床表现应当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第2~3周,极期,以厥而利为特点,随着病情加重,发热更严重,因为厥与热相关,厥比恶寒更严重,所以极期的发热是高热。此期容易发生除中(肠穿孔);第三周后,恢复期,体温于数日内逐渐下降。在疾病的末期还可能出现脓肿等。这样的病程及临床表现与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是完全一致的。
    典型的伤寒病自然病程为4周,可分为4期。(实用内科学第九版    127页)
    初期:多数病人起病隐匿、缓慢,以发热、头痛、腹部不适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伴全身不适、厌食恶心、畏寒或者轻度寒战,部分病人伴有咽峡炎(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初期体温为弛张热,以后呈梯形上升,脉搏与体温平行。腹胀、便秘多见,少数有中、轻度腹泻。
    极期:病后5~7天高热持续在39~40度达2~3周,呈稽留热或者弛张热,发热与四肢发凉交替出现,病人极度衰弱、厌食(不能食),出现特殊的中毒面容,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大便次数增多可有便血(下利便脓血),腹痛与压痛以右下腹最显著,部分腹胀明显(340条病者手足逆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约1/3患者有相对缓脉(脉迟)。部分病人可见玫瑰疹,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除中)、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伤寒杆菌随血流播散可引起各种局灶性感染,如脓肿(热气有余,必发痈脓)、脑膜炎、关节炎等。
   缓解期:病程第三周,病人更见虚弱,体温于数日内逐渐下降,病情开始改善,进入缓解期,但须警惕肠出血、肠穿孔。
   恢复期:第四周以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
   当把伤寒病与厥、热、利、便脓血、除中、喉痹等放在一起对照时不难发现,二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症状体征的一致性。说明中国古代已经对伤寒病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但是在《伤寒论》中没有提出治疗方法,温病学说中湿温、暑湿或者暑温,对于伤寒病及其相类似的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作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大大丰富、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
   厥阴病是少阴病的进一步发展,少阴病与严重的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是一个证态,所以厥阴病应当是机体极度虚弱的濒危状态,这与伤寒病极期、缓解期的表现相符合。张仲景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记年以来,犹未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云:“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这种传染病大流行,很可能就是伤寒病。因为在《伤寒论》中,322条的描述的临床过程与临床表现与现代的伤寒病完全一致,但是没有记述治疗方法,说明在张仲景之前对于伤寒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才能引起大流行,造成大量死亡。伤寒与副伤寒(统称为肠热病)在我国解放前流行非常猖獗,居急性传染病之首或二、三位,往往在战争、洪涝灾害、饥荒之后发生大流行。在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已经很兴盛,对于湿温(包括伤寒病)已经有了系统的治疗方法,即使如此,在解放前仍然流行非常猖獗,居急性传染病之首或二、三位,可见在张仲景时代,其流行程度更要严重。这些特点都与张仲景、曹植的描述一致。

   关于战争与伤寒病的关系,在古代欧洲希腊也有记载。公元前431年~404年希腊雅典与斯巴达两大城帮之间发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还在战争的第一阶段,雅典农村就受到斯巴达军的严重蹂躏,集中在城内的居民又遭受瘟疫,死亡极多。(周一良    吴于(堇)主编   世界通史   上古部分   221)在周一良    吴于(堇)主编 的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上古部分297页“据说这种瘟疫起源于上埃及的埃塞俄比亚,……这种瘟疫与其它平常疾病不同的地方:虽然有许多死者的尸体躺在地上,没有埋葬,吃人肉的鸟兽不是不跑近尸体,就是,如果尝了尸体的肉的话,后来就因此而死亡。关于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得到证明:所有吃肉的鸟类完全绝迹;在尸体附近或其它地方,都看不见这类鸟类 。但是如果观察瘟疫的这种效果,狗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因为它是和人住在一切的。……他们象苍蝇一样地死亡着。垂死者的尸体互相堆积起来,半死的人在街上到处打滚,或者去群于泉水的周围,因为他们想喝水。”“在雅典所发生的瘟疫是现在已知的病症中的那一种,很难确定。格罗脱认为这是发疹伤寒。它的病症和斑疹伤寒的病症较为类似。”从以上疾病的特点来看,人、鸟类、哺乳动物同时、直接感染;发生在夏季;与水源污染有关;与战争有关。有人认为是斑疹伤寒,所以该病属于伤寒这一类疾病是可信的。但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只在人中间传播;斑疹伤寒也只在人-虱-人之间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冬季流行;只有非伤寒杆菌沙门氏菌才能同时感染人、鸟类和兽类,而且是不经昆虫媒介、直接从消化道传播。
伤寒病英文表述为typhoid 或者typhoidfever,中文翻译为(1)伤寒或者肠热病;(2)类似斑疹伤寒的。typhus翻译为斑疹伤寒。   typhoid 来源于拉丁文及希腊文,在希腊神话中是“百头怪物”,typhoon是“台风”的意思,说明了这种病的可怕、暴烈程度,与《伤寒论》序中的描述和曹植《说疫气》中的描述是一个意思。在欧洲古代,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病、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恙虫病等传染病,由于具有相类似的临床表现,很难把它们区分开来,从这些疾病的英文病名(英汉医学词汇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年版)就可以看出来:钩端螺旋体病bilious   nostras    typhus与黄疸型回归热bilious    typhoid 同称为外耳氏病,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螨传斑疹伤寒miti-bornetyphus与恙虫病scrub   typhus可以混称,因为它们都是立克次体致病,立克次体病除了Q热之外,其发病机理与病理基本相同,仅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这和中国古代一样,把这一大类疾病都归于伤寒中,在《伤寒论》中332条以及以下相关的条文中记述了伤寒病的相关分期,更能够表明332条就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词解
彻其热;即清除其热的意思。
   解读   本条除中证,是是由黄芩汤误治而成,但是临床上多有不经误治而出现除中者。如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久病而极度衰竭的病人,一向很少或者根本不能进食,病情也不见好转,却突然出现食欲亢奋,强求进食的反常现象,食后则病情恶化或者突然衰竭而死亡。因而除中证是濒危之先兆,极难救治,不可不慎。本条“伤寒脉迟(相对缓脉)六七日”,发生“除中”与伤寒病的极期容易发生肠穿孔肠出血,在时间上是完全一致的。
   历代医家对迟脉的描述,多数均指一息三至(41~59次/分),脉律基本规整的脉象。可见于身体极度虚弱之人。此处脉迟一息三至(41~59次/分)与发热同时相见,肯定是相等缓脉。因为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一度,心率增加18次/分,所以发热时脉搏41~59次/分,一定是相等缓脉。
    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词解
   其喉为痹;咽喉红肿疼痛,闭塞不利。
   解读   在厥热交替出现的时候,发热代表阳气来复,标志着病势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阳气来复太过,发热经久不退,则耗伤正气。如伤上焦气分,则汗出、咽痛、喉痹;如伤下焦血分,则无汗、下利脓血。这两种变证不一定同时出现,所以说“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从文字描述上看,“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先出现,“便脓血”后出现。西医认为, 咽痛、喉痹(扁桃体炎)与脓血便都是伤寒病的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扁桃体炎多见于伤寒病的初期,脓血便多见于伤寒病的极期,二者出现的先后次序中西医的观察结果也是一致的。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7:08

336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解读    336条341条342条,厥与热交替出现预测病势的进退,以及阳复太过引起变脓血,与332条相对照,可以看出,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关系。如果332条是伤寒病的话,那么此三条就是不典型的伤寒病,如副伤寒、沙门杆菌感染伤寒型等疾病。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病相似,只是病情比较轻,病程比较短。副伤寒的病理变化与伤寒相仿,肠道病变较少而表浅,故肠穿孔肠出血的机会比较少。临床表现与伤寒常常难以鉴别,较突出的区别有:1潜伏期比较短;2发病急起的比较多;3   病程平均1~3周,明显的发热可持续数日,但是热型不如伤寒典型。副伤寒的预后良好,恢复后慢性带菌者较少,病死率低于伤寒。与332条伤寒病相比,此三条的病情、病程及预后都与副伤寒相类似。
   伤寒病从病程第4周开始,人体产生的免疫力渐渐加强,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作用加强等。伤寒杆菌从血液及脏器中逐渐消失,肠壁溃疡渐趣愈合,疾病终获得痊愈。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抗菌药物应用以来,病死率明显下降,重症病例减少。病情轻者可自愈。
   335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口伤烂赤。
解读    本条还是说伤寒病发热的特点及禁忌,但是,“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已经成为所有热厥的共同规律。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7:50

350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解读   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作为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一系列后续环节,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由下丘脑发出信息,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致浅层血流减少,引起皮肤苍白和皮肤温度下降,后者刺激冷感受器,把信息传递到感觉中枢而感到发冷或恶寒,此为发热的第一期升温期。当中心体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下丘脑不再发出"冷反应"冲动,皮肤血管转为舒张,血温升高也引起血管舒张,皮肤血流因而增多,皮肤发红。升温的血液灌注皮肤,刺激温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表现为酷热感。皮温增高,使浅表水分蒸发增多,故皮肤、口唇干燥,此为发热的第二时期高温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一周以上,此期与白虎汤证一致。由于微生物及其产物或炎症灶产物可能不断进入体内,有许多感染往往有二次菌血症、毒血症、病毒血症以及败血症的出现,上述典型过程可能重复出现或重叠出现,导致四肢皮肤缺血发凉(厥)与高热交替反复出现,即“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实验证明,毒素毒力愈强,量愈大,交感神经兴奋性愈强,畏寒、寒战愈剧烈,体温升高愈明显,即“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可见热厥符合感染性发热。
   339    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解读   本条为热厥轻证的两种转归,一是痊愈;二是便血。热厥便血可能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
   338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孽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密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之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词解
   脏厥:由于五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即机体机能极度衰弱的濒危状态,其临床表现是:脉微而厥、肤冷(皮肤潮湿寒冷)、躁无暂安时(极度烦躁不安)。这些表现与休克的难治期一致。
   蛔厥:是指蛔虫窜扰而引起的四肢厥冷。西医认为是由于蛔虫梗阻胆道或者肠道而引起的疼痛性休克。
   脏寒:是指蛔虫病或者其它疾病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和机体机能衰弱。
   须臾:作“忽然”解,即很短的时间。
   蜀椒出汗:指用微火炒蜀椒,炒至其水分与油脂向外渗。
   异捣筛:即把药物分别捣碎,筛出细末。
   先食:即进食之前,或者“饭前”服药的意思。
   饮:指米汤。
   臭食:此处指香味浓烈的食品。
   解读   蛔厥因为有吐蛔的客观指标,即中西医有共同的参考物“蛔虫”,所以蛔厥是由于蛔虫病引起的四肢发凉,有两种情况:一是蛔虫并引起的极度营养不良、低血压;二是蛔虫病引起的疼痛性休克。蛔虫有钻孔习性,当感冒、发热或者饮食不当时,由于蛔虫外环境的改变,蛔虫从肠道进入胆管,引起胆绞痛性休克,这种休克与休克难治期(脏厥)虽然有相似的地方,在临床上比较好鉴别。
   现代药理研究
(1)乌梅丸具有麻醉蛔虫的性能,可使其活动迟钝,呈濒死状态。
(2)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
(3)促进肝脏分泌胆汁的作用。
(4)扩张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
(5)解痉止痛作用。
(6)抑菌抗炎作用。
乌梅丸具有非常多的药理作用,不单是一个驱蛔虫剂。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8:29

340   病者手足逆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解在膀胱关元也。
词解
膀胱关元:这里是指病的部位在脐下,即下焦。
解读   本条寒凝下焦证,其临床表现有:下腹部疼痛、腹胀、腹泻、局部有压痛,四肢发凉,可能有发热等,应当与结胸证相鉴别。这与西医的肠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状态相一致。例如肠伤寒、肠结核、血吸虫病等以及相类似的疾病,发展到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时,就会出现畏寒怕冷,低血压、手足发凉等,由于肠道慢性炎症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胀、腹泻、局部有压痛。可见,肠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状态与寒凝下焦证是一个证态。中医认为寒凝下焦证应当与结胸证、膀胱蓄血证、热结膀胱证相鉴别,与之相对应的是例如肠伤寒、肠结核、血吸虫病等以及相类似的肠道疾病与急性腹膜炎、盆腔炎、盆腔脓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的便血、尿血、阴道出血之间的关系及鉴别,而且中医和西医的鉴别要点也是一致的。
   343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逆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解读      中医认为,伤寒六七日,出现脉微,手足逆冷的表现是阳气衰微阴寒独盛的脏厥证,如果经过各种治疗,四肢逆冷(此处指休克)没有改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344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解读    此处“伤寒发热”,不是太阳病伤寒证发热,而是厥阴病发热,一般情况下也不应当死亡,以上三条有发热而出现了死亡,是因为出现了躁不得卧、下利至甚,厥不止、汗出不止的表现。此处的“厥”既不是单纯的热厥,也不是单纯的寒厥,病人有发热,说明与热厥有关,同时又有下利至甚、汗出不止,说明有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休克,也就是感染性休克。当病人出现躁不得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有阴无阳等表现,说明已经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很难救治成功的。

赤那 发表于 2008/11/20 11:49:06

347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词解
   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亡血:指阴血亏虚。
   解读   本条是因为血虚引起的四肢逆冷。
   348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解读   本条与344条345条都有发热、厥、利,344条有“躁不得卧”,本条没有 345条的特点是“下利至甚,厥不止”,显而易见比本条严重。所以本条为难治,而344条345条都是死证。
349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促,一作纵)
   351   手足逆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52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桂枝去皮,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切半斤            吴茱萸二升       大枣擘,二十五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解读   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主治血虚寒凝之厥。现代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例如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斑性肢痛、肢端青紫症以及神经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治疗范围与附子汤大致相似,附子汤主治少阴病阳虚,寒湿凝滞之手足寒、关节痛。这类方剂与风湿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应当进一步研究。
   353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   见四逆汤的适应症。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现代解读》(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