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4:09

志一老师讲中医原理录音文字整理

中医原理(一)(20080707)

一、为什么围绕这个题目来讲?

中医虽然是一个基本完善的学术体系,大家对中医体系都感觉不是很清楚,最初接触感觉中医博大精深,怎么博大怎么精神不清楚,学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中以难以深入,为什么难以深入也搞不明白,同时对中医各个医家不同的说法很难判断哪种更有道理,他们差别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不容易判断。

中医的理论应该说在秦汉时期就已建立起来,但是后世中医家对理论体系揭示很清楚的还是很少,所处的历史条件不一样,那时也没象现在这样把一门学科作为完整的体系来认识来着意地去构建,所以中医给人的感觉是神妙又不切实,因而现在有人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是经验医学进而想淘汰中医,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有主观的客观的各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医没有能够直白的展现给世人,虽然中医不象现在科学这样让人感觉到看得见摸得找,但是中医的认识体系、逻辑体系就是完善的,但是我们没能认识清楚。

二、中医原理是什么?

中医原理指的是中医的认识体系和逻辑体系。我们认识事物不管是哪门学科,认识的都是客观世界,因为认识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关于世界的关系就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体系。

首先中医认识世界,也就是传统文化认识世界与现在科学认识世界是显然不同的,这点大家都是清楚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世界是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作为出发点开始的,西方科学立足在二元论,就是主观和客观,把世界作为对象来认识的。东方文化和西方科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东方文化是立足于一元论,西方文化立足二元论。由于他们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他们所看到和认识的世界就是不同的,希望把两者完全统一起来而不追溯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做不到的。

1、万物一元论

我们现在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因为传统文化立足于一元论,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就是世界万事万物的统一,关于这个统一性,有一个非常精到的表达就是“天地一太极,万物一太极”,这个说法可以作为中医的第一个原理。学习中医对这点没清楚的认识,那么立足点就不牢,认识的根基就不稳,唐宋以后立足已经不稳了,更不要说现在。现在谈中医一上来就说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其实阴阳五行还要有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阴阳五行就是无本之木。

2、阴阳理论

阴阳五行是为了说明太极,太极动转是为阴阳,我们刚才在说传统文化立足于一元论世界的统一性,但我们并没有把世界理解为静止的,这样认识世界的背景是放在不断变化中的,对这种变化《内经》中有“生生化化”,《系辞》中有“生生之谓易”,“易”来谈变化,因为世界总是在不停变化,总是在生生化化,太极不是静止的,只能存在于运动之中,这个动则有变化,这种变化的性质我们用阴阳来把握,阴阳不是真实的存在,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标识客观事物的变化,标识客观事物变化中所存在的关系。我们说“天为阳,地为阴”也好,“去为阴,至为阳”也好,关于阴阳具体的存在形式是不可穷极的,也就是“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要”就是阴阳都要统一到太极,阴阳是围绕着太极而存在的,如果要给阴阳有个直接的表述,那就是“动为阳,静为阴”,因为动静基本能含纳阴阳的性质。阴阳理论可以理解为中医原理之二。

3、三才为中医原理之三,五行为中医原理之四,六气作为中医原理之五,八卦作为中医原理之六。

阴阳之后,还有三才、四象、五行、六气、八卦等理论,这些理论相对于太极而言,可以认为和阴阳在一个层次,也可以认为是阴阳的推论。我们可能不太认同他们是阴阳的推论,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理论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比如我们可以依据阴阳理论认识事物把握事物,也可以依据三才、四象、五行、六气、八卦等理论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因为三才、四象、五行、六气、八卦理论核心的逻辑元素都是阴阳,故可以把他们视为阴阳理论的推论,尽管如此,但是把这些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来看待更为合适,因为这些理论都可以独立运用,这样三才为中医原理之三,四象可以视为阴阳理论的推论,五行为中医原理之四,六气作为中医原理之五,八卦作为中医原理之六,九风也可以做为中医原理,但是用的不多,可视九风(九宫)是八卦的推论,这是一个认识系列,除此之外又有一个认识系列就是河图洛书。

三、中医原理之原理论——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也包含阴阳理论,河图可以认为是十的理论,这个理论与太极系列有所不同,河图本身含太极、阴阳、五行,洛书含九宫,这个体系要更为复杂,也更为充分一些,由太极所推演出来的一系列理论是从河图演变出来的,有一种说法中国文化就是从河图洛书发源出来的,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四、总结

关于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以上说到的,即是基本原理,也是前原理,整个中国文化所用的原理都是这些,中医就是用这些原理来认识生命现象,由此推演出来的都是这些原理在具体学科如医学中的运用,这些原理应用到医学后才是真正的中医原理。比如藏象原理、三阴三阳原理,这些完全意义上的医学原理才是真正中医学科里的原理。但是这些前原理是学习中医必须要搞清楚真正弄懂的,否则不能真正弄清楚中医自身的原理,我们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常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在说脏象关系时,时而说藏象原理,时而说五行原理,虽然脏象原理是从五行原理而来,但是藏象原理并不等同于五行原理,因为中医原理和中医的前原理不是一个层次的,是有区别的,阴阳五行是前原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原理,是关于世界的理论,我们学中医的应该投入不少于一半的精力学习中医的前原理。

我们说中医原理是中医的逻辑体系,这种说法是现代的说法,古人无此说法,古人无原理说,但是古人有逻辑思维,古人认识事物的时候自然的把自己放在溶在天地之间,没有站在天地之外,站在天地对立面看问题,所有没有原理这个说法和概念,现在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从一开始认识事物时,都接受了些西方二元论的世界观,所以需要原理的说法,把这点看清楚才能有意识的清楚的把自己象古人一样溶入天地之间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为了能够缩短我们和古人在认识上的一种差距,这是从主观角度说的,从客观的角度,也是二元论角度,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把我们和世界拉开了距离,不能象古人一样把自己溶入到天地之中,所以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中医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把自己放在天地之中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这点对学习中医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够在这点上认识清楚,在学习古人东西的时,理解的和古人所要表达的就不是一回事,就会很难深入到中医理论中去,这种困惑是现在学中医的人都面临到的,可能有的朋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他的路可能会直接些,少走弯路,有些没认识到这个的朋友,会感觉中医总是离自己很远,无法与中医真正地亲近起来,这些必须认识清楚。

中医原理前原理也好,真正的中医原理也好,都是指月之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的理论都不是世界本身,都是为了认识世界所提出的方法,对客观世界所存在的关系的一种表述。

五、问答

1、哪一套理论运用起来更准确呢?

这要看这个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各有所长,我们只能说太极是一个基石,阴阳贯穿于那一系列理论之中,阴阳理论更基本一些,不能简单说这些理论的高下。

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不是一定要到三才能生万物?三是怎么从二生出来的?

以后详细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认为是太极阴阳三才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太极动转是为阴阳,一生二,阴阳生出来后相对关系就存在,那么就有个“中”存在,这个中是一二之间的新生物三,阴阳无时无处不在,变化无时不在进行,三在不断产生,所以三生万物。

3、是二到三一个体系,二到四又是另一个体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
下次讲。

4、这些原理在推论到辩证上面还很容易理解,但是推论到方剂特别是到药物的时候很模糊...这个时候应该怎么理解这些原理?

把这些原理运用到中医的具体实践过程并不是很容易,是需要能力的,比如写字绘画的方法容易说出来,要做到就需要培养响应的能力。

这些原理推论到方剂特别是到药物,有待大家努力。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5:21

中医原理(二)(20080715)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世界产生演化的三种理论表述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老子提出的说法。

2、在《系辞》里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3、在《河图》中包含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三种关于宇宙演化,万物化生的理论表述其本质一样的,表述方法不通,他的运用也有各自的特点,其重要性不再强调,这也属于前原理,与上次那些1,2,3,4,5,6,8,9,10理论是紧密相关的,那一系列理论主要强调宇宙之间的理论,这三种强调的是发生和演化关系,这两部分理论可以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的核心理论结构,应该说这些理论已经基本完备,对这些理论的推演和应用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也是不可穷尽的,这些理论的时效不像西方理论有时效性,这些西方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原有的理论就过时了,就要被新的理论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不过时,只要天地存在,这些理论就存在。

前面的讲的这些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什么呢?都属于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些理论都是指月之手,学习这些理论是要运用这些理论去了解、探究世界的奥秘,这些理论本身并不是世界的客观实在,这需要大家认真的去体会,因为我们经常混淆了月和指月之手,那么这些理论道所指的月是什么呢?月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可能包括超现实的世界。

传统文化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是“名”,“名可名,非常名”。比如“太极原理”的名是“浑然一气”,或者说“混沌状如鸡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气盈缩”。在说太极原理时说到两个部分,其一,天地一太极,其二,一物一太极, 这两部分他的名都可以用“浑然一气”、“混沌状如鸡子(描述天地初开时)”、“ 一气盈缩”。

阴阳的名是动为阳,静为阴,阴阳都是象,所谓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动阳静阴都是象,太极理论名的表示也是象,说到象大家都会感觉到理论和我们离的比较近了,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一种象数思维,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透过象来认识的,可以说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素材。关于象数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都要谈到,说法很多,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复杂,没必要给很多说法,象就是象,是事物表露出来的那种状态,而这种状态能够为人们所感知,人们对事物所表露出的状态感知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敏感性也不同,受过训练否及受的不同的训练,感知程度都不同,但并不是“人各一象”,象还是有共通性的,每个人对“象”的感受和把握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和准确性的不同。

比如看相,最基本的能力是辨认,如果依据某种理论来看这个象,他所获得的关于相的信息就比普通人多,在某方面获得的更为清楚,并且依据他的理论对相所包涵的信息有逻辑的认识,所以通过看象可了解这个人的许多信息。看相的相与象数的象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象数的象。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是全景式的,从理论上说不遗漏任何因素的,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的。如果和西方文化认识事物的方式作比较的话,就可以对象数理论的象有更清楚一些的认识,西方文化研究事物从表象角度,重要研究的是形,形和象是有区别的。几何研究的纯粹是形,西方认识是从点开始的,从最纯粹的因素开始的,研究形之后,在形之上添加颜色、重量、气味等因素,现在电脑制图都是这样做出来的,但是这样做出来的与真实的东西越复杂的事物距离越明显,希望大家学习中医、学习传统文化要培养对象的把握能力、感知能力,这是需要训练的。

《内经》上有一篇《阴阳应象大论》,说得都是阴阳的象,《内经》为什么把阴阳的象作为一篇大论来论述呢?实际上也在强调培养把握应用象的能力,学习中医如果能把这篇大论读懂,就是很不错的中医了,他具备了感知把握阴阳象的能力,他对中医的把握水平就不低了。关于象《系辞》也专门论述了,八卦是万物类象,八卦也是在表示和推演象,象也者象也,更直接的说象就是照片,当然这个说法不确切。刚才在谈“名”这个知识系列时谈到了象,因为离开象,名就没法谈了,传统文化的名主要都是象,也就是以象为名,当然是主要而不是所有,也还有一些名不是象,是为表述服务的。通过“道”“名”“象”对传统文化的基本骨架勾勒出来了。

二、象系列和名系列

阴阳的名和象说了很多,关于阴阳的大象大家都清楚,最大的象是天地,典型的象是男女。

三才理论的象是天地人,用来认识其他事物时,人是其他事物,天地也是象,有时候就是天地,有时候是那个事物所存在的环境。

四象理论的名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最大的象就是春夏秋冬、东西南北。

五行的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象是春夏秋冬长夏,东西南北中,28星宿中五行的象不过多讨论。在中医中心肝脾肺肾是五行的名,也是五行的象,中医上有时五行的名和中医的名有时混用,如肝者木也。

六气的象是风寒数暑湿燥火,六气的名是三阴三阳。

八卦的名是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八卦的象在《易》传有专门的论述。

九宫也有名和象,河图更复杂一些,河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有机会再讲。

道、名、象在传统文化里是很清晰的,也是很完备的。对道还有两种很重要的说法,一种说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都是在探求道,所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学。另一种说法,在《系辞》中“一阴一阳谓之道”,和《内经》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意思差不多,是对阴阳理论的理解,传统文化的道系列,阴阳,三才等都是天之道,都可用于人之道,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人合一,世界是统一的,传统文化立足于一元论,人就是天地之子,他们是完全统一的。

对这样一些理论,上次课和今天讲的内容,大体勾勒了框架,中国传统文化让人看起来很直白、很亲切,也常常感觉又很遥远,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医要把握道,而道不是我们能摸得到的,我们要从象中去领悟、感悟,格物致知,如何格物呢?首先把自己看小,把自己放在天地之中,把自己放小后,头脑中的念头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念头轻了,对思维的干扰就会减弱,如果能够能使自己内心清净、一层不染,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就会非常轻松,静定生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传统文化时,能学进去的话,是不同程度在这方便努力了的,有些是有意识的努力,有些是无意识的格物了。对传统文化从任何一点深入进去都是可以的,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深入到最后达到的终点是一致的,这个终点是通天下一气而,万事万物不过这一气之变化,对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而言,不管疾病的表现是多么的复杂多样,它仍然是一气的变化,一气的变化是无穷的,人的病也是没有定数的,但是其中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学习中医就是要学习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中医的这些规律前人已经给出来了,直接去学这些规律,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原因是还没有悟道,悟道的过程即是修心的过程,也是参天仰地的过程。

三、问答

1、万物万象与万物一气的关系

万象都是一气的变化。

2、五志可以用象来表述吗?

中医五志就是用象来表述的,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这些喜怒悲都是象。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象是名系列,道是道系列,象是万物的表象,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法则。名仍然是指月之手,名不是事物本身,并不是象的变化性,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名来指称,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名来指称。老子开篇的这两句话是非常深刻的,也是点到了人们认识思维过程中最要害的地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称为道,道也并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把握住的,这个名也不是事物的本身,但是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这两点很容易出问题,只有时刻意识到我们的认识思维存在这样的倾向,我们才能不断地去向世界深层的本质规律接近。可以说象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有点问题,他们不是因果关系,道存在于万物的变化之中,道并没有表现通道,不能说哪一个象就表现了道。事物的表现是现在的说法,他们的内涵有区别,认识事物的方式也不同。脱离了人,象就不存在,象是人类思维的元素,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内容,没有人的思维活动,象就不存在了。“卦者,挂也,就是挂在那里的象”,所谓万物类象,就是把象抽象出来,作为参照,把和八卦里某一卦相似的象都归在里面,他们具有相似的性质。

重视个体是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特点,西方文化立足于二元论,中国文化立足于一元论,强调的是事物的统一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绝对意义的个体,或者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个体,任何个体都是整体中的部分,所以内经中的一句话很重要,谈认识方式的“智者查同,愚者查异”,重视个体差异的认识方法是不能探究事物的根本规律的,要在同一性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很多中医人对此重视不够。如何查同也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常常说“大道归一,大道至简”,都是说如果我们真正把握了事物的同,这个世界并不复杂,也能够把握住本质,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只接触简单的事物,简单的道理,就能得到大道,就像登山一样,不登上山顶就看不到全貌,就不可能得到至简的大道。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6:28

阴阳应象大论(一)(20080721)

一、《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一部分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开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没直接给阴阳定性,这种“者也”的句式是肯定的句式,比如“医者,意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都是给的定性的说法,这里阴阳的定性直接给不出来,因为阴阳并不是具体的存在而又无处不在,所以阴阳只能以象给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或者换一个说法,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包含在阴阳中,我们经验感知的事实大家都有体会。

现代科学的规律是否包含在阴阳理论中?比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定律是阴阳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层面。现代科学中的一个更为深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的质能互变的方程,该公式属于阴阳理论中“阳化气,阴成形”的数学表达,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指一个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有自动归回到平衡态的那样一种内在的趋势,也就是自组织的的特性,这个理论对应阴阳理论的热极生寒,这里提出三个现代理论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阴阳理论。天地之道指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都是在阴阳理论所包含的范围之中,阴阳理论揭示了天地间最本质的变化规律。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这种规律具有本质性、朴实性。

“治病必求于本”,“本”通常理解是认为是阴阳,该理解不够充分,这个“本”应该是阴阳的统一,也就是一,也就是太极。如果一个事物是完整协调统一的,那么它是不会有问题的。学习阴阳理论的目的就是把握事物的完整协调统一,《内经》在这里提出这句话显然是对于医生而言,虽然阴阳为天地之道,我们任何人都要遵循这个阴阳之道,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所以这里提出这个原则。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这段是对阴阳所做的象的描述,也是阴阳理论所涉及的主要层面,天地是阴阳的大象,在天地之间各种不同层次的阴阳之象数不胜数。

“阴静阳躁”是阴阳性质的一种象,“阴静阳躁”与“动为阳,静为阴”意思基本一致,阳用燥来象更倾向于中医的色彩。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之象的又一个层面,“阴静阳躁”是从时点上、在某一瞬间来描述阴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从过程来看阴阳属性的象,“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作用过程的象,“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种象以寒热来标示阴阳,说的是阴阳的两个极点,用一个不恰当的说法,可以说是标示了阴阳的大小、边界,阴达到他的最大值时向阳变化,阳达到他的最大值是向阴转变。

这是《阴阳应象大论》对阴阳所做的最基本的论述,这些论述都是借助于象来表示的,我们理解阴阳不能只看到阴阳的一个侧面,不能只看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阴阳的“大小”不总是相等的,尤其对中医来说,常常是不等的。这些阴阳理论所包含的方面都是我们学习阴阳理论必须要认真理解和把握的,并且要对不同的方面之间关系也需要认真的体会和理解。如“天为阳,地为阴”与“阴静阳燥”是属于观察描述角度不同所揭示的层面不同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何一定要谈出来呢?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以阴阳的象表现出来的,人们看问题、看事物也总是从一个方面去看的,做不到把一个圆完整地直接看出来,必须要变换角度。阴阳理论是天地之道,它肯定是完整的圆,我们肯定要从不用侧面去认识,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论。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这里起论述了病理状态,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与阴阳之道应该不在一个层次,后面再讲。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这是谈阴阳理论的运用,这里的天地与前段所言天地非同一对象,这里的天地是人身的天地,这样一种论述是对阴阳理论的应用在不同层次之间移动,这种移动是很自然的,因为天地之间都存在阴阳之道,阴阳之道在任何一个层次都是存在的。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天地之间的一种阴阳之象,也是人身中的阴阳之象。“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气下为雨”,天气之所以能下,是因为地气上为云,是阴阳交互的一种象。

“故清阳出上窍”是阳的性质,也是阳气上升,“浊阴出下窍”是阴的性质,也是阴气下降,是在说阳升阴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与上句话意思同。“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都是指阴阳的交互变化。这样象出来的是人体的生理运行规律中所包含的阴阳之道。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水为阴,火为阳”角度变换为以水火来标示阴阳,也就是“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之后说的都是人体的生理过程,阴阳之道在人体生理过程中是如何的变化运行。

“阳为气,阴为味”是人体中最突出的象,以阴阳来对气味定性。“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是比较难理解的一段,也是非常精彩的一段。

味指人体之外的水谷,“味归形”指水谷化为人身的形,五谷之味被人体所吸收利用是取决于人体的生理状况,这里的形既包括阴也包含阳,是人和外界的一种关系。

“形归气”这个形是阴,这个讨论范围是在人的自身,形为阴,气为阳,形是由气所统领、所生出来的。“气归精”,气为阳,精为阴,阳是以阴为根的。“精归化”这个精是由阴阳的运动变化所产生出来的。

“精食气,形食味”即是生理过程,也有可能是一种病理过程。“精食气”是指化精需要耗气的,如果精不能正常运化,也需要消耗气。“形食味”与“精食气”相似,正常的形要由味来滋养,不正常的形也会消耗味。

“精食气”的病理表现,以男子为例子比较明显,如果患有死精证的男子,他这个精就会消耗气。“形食味”一个肥胖的人会消耗味,肥胖的人喜欢肥厚的味,这是病理的状态。

“化生精”指精是由阴阳的变化产生出来的,和“肾者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意思相近,五脏六腑之精要运化才能产生。“气生形”指人体的形体藏腑气血等有形的都需要气来运化生成,更直接的就是有什么气就有什么面相。

“味伤形”,饮食不当会在体型上表现出来。“气伤精”气和精阴阳不对等,气强精弱就会伤精,很多见,所谓阴虚火旺,所谓壮火之气衰,都属于这种情况。“精化为气”是一种阴阳转化,“气伤于味”也是阴阳不对等所形成的病理结果。

这段对人体的生理过程进行了非常经验的论述,这段需要反复的、不断的去体会、去观察。《内经》中对人体生理过程做具体描述的地方不多,而这段是重在论述人体气血变化过程的一个理论性的说明,这样的说明论述都是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既有从人体的宏观角度的整体论述,也有人体生理过程的微观描述,这段话适用于人体生理过程的各个层次,通过对这段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阴阳理论无处不在,掌握这样的理论就能对事物的任何层面、任何方面得出我们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必须依赖于象,即使对人体生理进行理论性的描述,使用的仍然都是象,水火是象,气味也是象,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后面的形精都是象,也是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如果只理解实指的一面,我们的理解是欠缺的,我们就把阴阳理论形下化了,更重要的是形上的道理,如何在理解过程中避免形下化呢?那就要强调这个象,比如精,精有多重含义:生殖之精有形,藏府之精无形,用现在医学认识的微观层面,或许有些也可以是有形的,比如激素应该是人身之精,还有无形的精,比如阴精阳精,天地之精纯粹是无形的,如五运六气中讲到的岁会,就是天地之精,它没有任何形。这段要理解的比较深透的话还要结合人体的具体生理病理过程才能逐渐的深入,这里主要从阴阳理论来谈他所包涵的意思。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这里阴阳是修饰作用,是阴阳属性的自然显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是阴阳理论在五味中的运用,阴阳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规律,阴阳最基本的含义是相对性,只要存在相对的地方,就有阴阳。味有厚薄,本来味与气相对时,味是阴,气是阳,单独对味来说,味厚是阴,薄为阴之阳,气也同理。阴阳最本质的属性是相对性,所以阴阳中又有阴阳。“味厚则泄,薄则通”这里直接说的味的阴阳的生理性质功用,这句话才是阴阳理论在生理过程的应用,落实到实际了。“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种规律用阴阳理论看不需要解释,很直接很直白,这提出来的就是中医的理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我们称之为壮火少火理论,直接指导我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指导我们诊断治疗。从阴阳理论得出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是纯粹的中医理论,而不是前理论,我们可以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那些天之道运用到人身上是那么自然那么直接,我们得出的理论又是那么经典。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属阳,有发散的性质,发散就属阳,酸苦为阴,这也是中医的理论,这个理论得出来也是那么直接和自然。“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阴阳理论基本理解和熟悉了后,应用到中医理论,不需要转换和解释。阴阳不平衡了,一方的问题导致另一方的问题,阴阳不协调统一了就会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都是阴阳理论在中医的直接运用,用在人身上就是中医的理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寒为阴,热为阳,形为阴,气为阳,同气相应。气伤痛,形伤肿也是同气相应,自然得出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

风属阳主动,这样的一个阴阳的认识直接运用到人身上就成了中医的理论,所以学习中医应该投入不少于一半的精力去学习中医的前理论,学习天之道,之后再学习和掌握人之道,就会非常自然和容易。这里都是指外象,寒胜则浮应该是气浮,气浮于上会形成虚火,寒为阴,寒胜趋于下,气浮于上,不是阴盛格阳,是虚火上浮,寒胜于外不是常态,比如感受风寒,不会长久的聚于外,寒胜时聚于外时会出现阴阳的交争,发热也会出现阳气浮于外。寒胜不等于阴胜,阴盛相对于人体的阴阳,正常的阴胜了格阳,阴阳不交通,寒胜的寒是邪,寒胜如果没有身体阴胜的话不会形成格阳的局面。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在这篇中用到五行理论,因为要把人与天地相应说的更清楚需要五行理论,五行理论与阴阳理论理论可以说是同一个层次的理论,也可以说五行理论是阴阳理论的推演。“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和“寒伤形,热伤气”是同一个道理,喜为心,怒为肝,气都是往上的,喜怒指五气,五脏所化五气,相对形都是阳。“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是在五藏化的五气之内再分阴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指阴阳不相顺接、不能连续的连贯的运转气,脱离了一种顺接关系的气,称为厥气,厥气上行,有阳无阴,满脉去形,阳充于上,血脉满,形衰,去形,不能动。“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都会导致阴阳的失衡,都会破坏阴阳的统一,故生机不稳固。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这段是“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理论在中医的应用,冬伤于寒,重阴,故春天发温病。春(阳)伤于风(阳),重阳,夏生飧泄。
这是《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一部分,是阴阳理论在中医的直接运用,也最基本的要点,比如对阴阳基本性质的阐述,对阴阳理论在中医里的基本运用所作的论述。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8/8/26 20:12 编辑 ]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7:02

阴阳应象大论(二)(0728)

二、《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是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相结合运用于中医的一段非常经典非常基础的中医理论,也可以说该部分所论述的就是中医的最基本的框架,第一部分提供给我们的是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的基本线条的认识,第二部分就是立体的构图了。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黄帝的这个论述实际上是对中医眼中所看到的人的一个粗略的轮廓,就像素描最开始勾勒的那几笔。“论理人形”人的形体在这里怎样去看它呢?人的形体里有脏腑、有经络,藏腑经络有运行,是相互汇通贯通的,六合指形体之内的所有情况,“各从其经”都有它运行的轨道。各自运行的轨道通道上都有特定的穴位,各自的穴位都有各自的名称,不仅是我们的经脉,筋骨的连接也有规律,人体相互连贯融通的生命体它的运行要合于四时阴阳,“经纪”就是合于四时阴阳所遵循的规律,“外内之应,皆有表里”这是很自然的。这样的论述,我们没有直接看出阴阳的观念,也没直接看出五行的观念,接下来岐伯用阴阳五行理论作了回答。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是五行的一个基本的配属,“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都是同气相应,在中医中同气相应是非常基本的认识观念,认识观念也不是纯粹的人的主观看法,也是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同气相应是与西方医学具有根本差异的理论观点,“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这几句话在现在医学中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中医中是很基本的一种认识,为什么会发生“同气相应”,会在其他时间再讲,对学中医的来讲不深究同气相应的所以然,也一样可以做一位好医生。

同气相应中一样有阴阳的规律在里面,“同气”即是在五行中同气,在阴阳观念中也是具有相似的阴阳的属性。“肝主木”作为结论来接受。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其”指东方的“木性”。木性在天表现为“玄”,是苍色,“道”就是道理,“化”就是运化、变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从另一个角度论述的,化能生五味,道能生智慧,玄能生神明。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这几个“在”把人体中整个木性给它展示出来了,从多个方面把木的象展示出来,而我们通过这些象就能够认识和把握木性的状态和运行的规律,这些内容是我们必须牢记并熟练运用的,这是中医最基本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从阴阳五行中来,是我们直接要运用的中医元素。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这是五行的生克关系,也就是金克木的关系。木在志为怒,肝志为怒,怒过则伤肝,平息这个怒需要金,故悲胜怒,这是五行的必然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是千真万确的,给发怒的人讲道理他听不进去,但一听到悲伤的故事,怒气马上就消了。

对于这些道理学习中是很容易理解的,这里的重点不是理解而是运用,怎样用好、用活?比如怒气大的病人,想办法给制造出悲来,怒气就消了。从五行角度给出的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框架相当于西医的人体解剖和生理学,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中医的核心,我们以后所学的中医的相关的知识基本都是以这个基本框架为核心的,所以这里要认真学习,掌握熟练。11个“在”所勾勒出的关于肝的象,或者说木的象,必须牢记。后面的南、北、中等道理相同,按东方生木的认识理解方式去看就可以了,这部分不难理解,关键是需要熟练。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胎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为什么在论理人形列别藏府运用五行理论对人体生理过程给出了框架之后,又有这样的论述?这段论述实际是在说明,五行是在阴阳的框架里面,阴阳也在五行的框架里面。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五行也在天地之中,天地是阴阳的大象。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都是指在五行的框架里阴阳的性质和作用。左右者指上者左行,下者右行。五行本身是有结构的,就是水火立极,金木升降以成四象,在五行中水火立极是基本的,水为阴火为阳,五行之中有阴阳。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的相互作用所进行的。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句话是对五行中的阴阳来说的,当然对人体只以阴阳的观点来看的话,也是阴在内阳在外。作为具体的人来讲,阴阳存在于五行之中。

这是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引入五行理论,为什么要引入五行理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黄帝内经》都是直接运用五行,因为在宇宙的发生之始,在人的发生之始,五行还不具备,在天地生成后,对已经出世的人来讲,五行已经具备,阴阳的活动是在五行的框架下活动的。在《中藏经》中的“非阴阳,无以为天地,非五行,无以为阴阳”说得比较深刻,天地是阴阳变化形成的,而在天地形成之后阴阳具有五行的规律性,阴阳就存在于五行时空规律性之中。《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人的基本框架时必须要引入五行理论,这里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就结合在一起了,而我们中医在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时,也常常结合在一起的,各自独立运用有些情况下也是存在的。

三、《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三部分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从阴阳观来临证有阴胜和阳胜,阳胜表现为“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仰等”以阴阳理论来认识病理、指导治疗的,通过对这个内容的学习要很熟练的判断阴阳的性质。“身热,腠理闭”就是麻黄汤证,是阳胜,为何是阳盛呢?伤于寒是病因,是邪气,阳胜是正气的状况,法阴阳的阴阳不会指邪气,肯定指正气。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类似于四逆证,或者真武证,阴胜指正气。

“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是对这段的总结性说明,阴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相胜,据阳盛或阴盛表现出来的形象来判断阴阳的相胜,这也是阴阳理论的直接运用。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调此二者”指素体的阴胜和阳胜,“七损八益”指男女之道,女子以七为生理周期,男子以八为生理周期,男女之道也是中医的一部分内容,中医对此谈论较少,是一种疏忽,男女之道对人的健康长寿很重要,古代有房中术,后来走偏了,在最开始汉以前,马王堆出土的素女经,是纯医学的内容,是很有道理的。

“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种情况现在很普遍。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说得都是病态,原因都是不知七损八益。

“同出而名异耳”是说阴阳互根,互为前提,阴损则阳衰,阳损则阴衰。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是非常重要的认识方法,这两句话是针对调阴阳的,实际上具有普遍的意义。阴阳是有区别的,但是它的同质性更为根本、更为基础,它的差异性是次要的,愚者重视它的差异性,所以他就不足,因为阳自为阳,阴自为阴,必然会导致不足。智者重视阴阳的同质性、相同性,所以智者有余。

这段论述调阴阳的,所讲内容不多,对他的功用给了许多说明,调阴阳对人来说是非常基本的基础的过程,学习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要说得不多,要做到不容易。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这段是天人相应观点的直接体现,这部分不必深究,后面的岐伯回答的论述中所包含的道理必须要明白。这段的重要思想在“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这是很重要的思想,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不是平均分布的,每个人禀气有多少,身体的不同部分的禀气又有多少,这些区别差别是我们做医生的必须要搞清楚的。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天有精”,这个精是天地之精,也可以用最普通的说法就是:良辰美景中间就含有天之精,好日子里就含有天之精。“地有形”,懂风水的会有较强的感受,地提供给人的也是有区别的。“八纪”以二十四节气来理解,“五里”借助风水对地形的认识来理解。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都是同气相应以后发生的特异性变化,这些特异性变化后就形成了人。反过来说人的九窍、肠胃、六经也是天地之气在人体的体现。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都是阴阳的直接应象。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说得是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法于阴阳、法于天地。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依据阴阳原理给出治疗原则,在病比较表浅时清除干净,邪气侵入有层次,在邪气没有深入就彻底清除掉。

“天之邪气”这个邪气指天地之气的太过不及,运气学说中的太过不及。

“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这也是阴阳气的同气相应。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这个治法虽然说的是用针,用药道理也是如此,是比较高级的战术,需要慢慢体会运用。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说的是诊法,这部分也是依据阴阳理论给予的概述,这些概述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要从全面的认识角度看待问题,来收集信息。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这段是很重要的治法治则,对中医非常重要,一直要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需要反复不断的学习领会,即便是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了,这些东西都还要学习,还会从中得到进一步的启示,有“五色之变不可胜视”的味道。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8/8/26 20:13 编辑 ]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7:39

中医原理之脏腑理论(一)(20080804)

现在我们的教科书把藏府理论称为藏象学说,也有称藏府理论的,现在所称的藏府理论只是连缀了关于藏府知识的碎片,不能称为理论,而把藏府理论以藏象学说来指称,是对中医理论的缺失和不自信的反应。中医理论是非常成熟的,藏象不能称为理论,只是藏府理论的的一个方面,从传统文化的认识方式来讲,藏象是非常自然的过程,物生其象也,任何事物只要存在都有他的象,人有人的象,人的外貌形态行为特征就是他的象,说牡丹,牡丹的象就在其中,所以藏象本身不具有理论的内涵,因而要说藏象理论而不说藏象学说。

1、藏府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藏府?现在用“脏腑”,不是原生态的有很强的人为因素在里面。原生态是“藏府”,藏的本意就是藏(cang),藏的初始字型是藏东西的柜子。府最初的字形就是仓库,藏府的含义就是藏东西的柜子和储藏物品的仓库。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概念,对人的基本概念以前提到“人身一团气”,这一团气由天地之气化育,在人身的一团气中有一个藏,它要藏精气,只有藏了精气才能称为人。这个藏cang具有普片的意义,人要藏人的精气,其他食物也要藏cang他的精气,所以藏zang的基本定义就是藏cang精气而不泄。藏精气实际上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以然,藏人的精气就是人,藏猪的精气就是猪,我们不去深究人所藏的精气和猪所藏的精气的异同。《内经》上说“天地和气,命之曰人”,人由天地之气所化,所以成为人是藏了人所应具备的精气,藏对于人来讲,他所藏的精气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而所谓“气和而有形,气散而分之”,精气散了人就不存在了,精气不能藏人也不能存在,所以藏的含义就是藏cang精气。

府在内经中没有给出直接的定义性的含义,给的定义是“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除此之外还有“府天气之所生,藏地气之所生”。府的本意就是储藏东西的仓库,藏府有何不同呢?藏 藏cang的很宝贵的东西,府藏的用品,这个理解是接近藏府的本意的,要理解藏府理论,就要对藏府本身有个基本的理解。

因为人是天地之所生,人必然要顺应天地之道,而藏府理论就是揭示人怎么阳顺应天地之道,藏府理论不是说藏府本身要怎么样而是人身要应天地。

人怎样应天地?首先是藏,《内经》中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这是五藏所藏的天地的精气,五脏应天地藏精气是它的基本含义,除这方面的基本含义之外五脏的含义还有许多内容,先了解“藏精气”最基本的含义。

我们说人与天地相应,应有它的方式和机制的,藏精于肝等是一个方式,还有随时间的变化,如肝气旺于春,心气旺于夏等,五脏所藏的精气不同,所应天地之气也不同。

内经主要谈的五脏,对六府谈的不多,是因为六府相对于五藏功能简单,六府传化物而不藏,六腑在五藏的基础上应天气。

2、藏府之间关系

五脏六腑相互之间的关系《内经》中的《灵兰秘典论篇第八》有论述,五脏是有分别的不是平等的。“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用人类社会的结构来说明五脏六腑的区别的关系,对十二官有一个基本观点“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个认识很重要,容易理解,我们在谈五脏春夏秋冬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五藏是有差别的,有君臣之别,五藏中心是君,其他是臣,用社会结构来比喻很容易理解,这不仅是比喻,而是人身本来就是这样的关系。

在说贵贱时不必带有感情色彩,贵贱只是说明各自的位而已,不是说明高下之别,而是说明五藏六府的主从关系,这个内容也使藏府理论的重要内容,说藏府理论不能不明了藏府之间的差别。

3、藏象

关于藏象,大家比较熟悉,“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藏象的含义和所指的内容要了解,但是藏象不是藏府理论的核心,核心是藏之所以为藏,府之所以为府,也就是藏是藏cang精气的,府是藏化物的,藏象是认识藏府,了解藏府的基本方式,藏象本身不具有理论的内涵,这一点要区别清楚。

4、病理

关于病理的内容很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金匮真言论》中“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藏府功能正常叫不病,不管哪里来的邪气,所有的病要发生首先要“以为经风”,外在因素要作用与人体藏府,首先要入藏府之经,要成经气的一部分,感触接触五藏后,然后邪气的性质表现出来,然后才能发病,这是藏府理论的第四个方面。

关于中医原理的藏府理论就是先谈这四方面,藏府理论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也是中医的核心,这四个方面最为基本,还有很多内容,以后的学习中再去逐步的了解,藏府理论的基本面就是这四个方。

关于藏府理论的基本状况:

脏腑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全过程,也是临床诊治用药的指导。脏腑理论研究的深入或突破,必将带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中医学科的发展。然而,目前的脏腑学说理论体系不仅存在着大量与中医理论原旨相悖,违背历史与逻辑的“约定俗成”的“定论”,而且在体系结构上也只是“纵向”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平铺直叙的论述,缺乏“横向”对人体生理功能系统的描述和建构。由此而导致了当今的中医大学生在学习了脏腑学说之后,难以建立起一个中医学关于水谷传化、水液代谢、呼吸气化、营血循环、神志活动、生殖化育等方面是如何认识的“总画面”。

中医关于藏府理论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这也是制约中医发展的主要方便,自己的说不清楚,怎样让别人来认识清楚呢,对藏府理论说不清楚是因为认识不清楚,认识不清楚是因为对藏府最基本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就是“藏 :藏cang精气,府:藏cang化物”。藏府理论的四个方面为啥要和其他的内容区分开呢,是因为这四方面是基本面,在其上引申出的藏府理论的应用很多,比如五脏应四时。

五藏应四时都是藏府理论基本面的应用或者推演,因为肝藏的东方春天的精气,所以肝应春,旺于春,同理其他几藏,这些内容都是认识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的理论基础。肝喜欢条达主疏泄,这都可以认为是中医藏府理论的基本内容,这都是可以是肝藏春天东方精气的具体应用,春气是升发的,是条达之气,具有发陈的基本功用,所以肝主疏泄,五藏开窍实际上就是五藏内越于五窍,就是精气的直接上注,它有个便捷的通道,五藏所主的病比如肝病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就是顺肝之性,都可以是藏府理论的推演和运用,掌握藏府理论的基本面,再学习了解它的应用,就可以把握住。

藏府理论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谈中医都要谈到藏府。藏基本的意义藏精气,肝藏只是肝的一部分,肝除了肝藏之外,还有肝精肝气,肝气虽然是运行于肝藏肝经之中的气,但是还有另外的含义。肝藏与肝精有什么区别?从肝所具有的含义上讲,肝脏、肝精、肝气组合起来是肝,肝藏是肝的常设机构,肝经是肝的常设的渠道,肝气是肝的日常活动,这样的说法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不一定严密,这样说的意思是为了说明肝不仅是指肝藏,反过来肝藏并不能代表肝。肝藏西医说是器官,这是仅就它的形态结构而言,中医所言的肝,广义的就包括刚才三方面,肝藏的器官对中医来说只是肝的一部分,器官和功能都是肝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不重视器官结构是有道理的,所以不重视结构,是因为结构是因为功能而存在的,如果没有功能存在,它的结构也就不存在,结构的存在对功能同样有反作用。学中医就是学人之道,天之道,形而上谓之道,中医讲道,所以中医不重视结构,不重视结构也有不足,相对于形下,这种不足就微不足道了,重视形而下的话,我们就不能对人有正确全面的理解,西医对一些问题,从结构上去了解,结构上认识的很细,却不知其所以然,更有些问题找不到结构上的变化,就无法认识问题。我们从形而上的方法认识人生理病理的变化是不完备的,我们不能通过形而上的方法,把所有的问题都认识清楚,但是形而上的方法,仍然是我们认识人的生理病理过程的主要方法,必要时结合形而下的方法,了解结构上变化,我们不排除形而下的认识方法,但是不能偏重到形而下的方法。学习藏府理论要避免这种倾向,把五脏仅仅对应于相应的器官,而忽略了五脏藏精气应天气更基本更广泛的内容。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8:13

中医原理之脏腑理论(20080822)


中医的藏府的概念和人身之根

脏腑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对脏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许多问题。现在从形气的角度来看脏腑理论,我们对中医脏腑理论理解有偏差根源在于对形气的理解不到位、不充分。中医的脏腑不是从形上来谈的,通常说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是不是就是指西医所说的那五个脏器呢?中医的五脏包含的远不止这些脏器形态结构,中医的五脏的形态结构不是最重要的,中医是讲道的,就要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认识理解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理解呢?这涉及到世界观、方法论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何从形上的认识方法去看待人的生命过程?虽然‘形而上为道’这话说起来容易,我们在学习时难免落于形,这也是学习中医时面临的境遇。要做到从形上的角度来认识生命首先要能够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感观,道家一再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超越感观,要把事物归到无的状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要想看到事物的奥妙就要归无,怎么归无呢?把事物理解成混元一气,有点接近无的状态,就是归到太极的状态。

中医的藏府实际上是从无的状态,即太极的状态去看的,而不是从有形的物体结构上去看的,也不是从局部来看的。比如说肝,不是从肝的侧面着眼,而是从整体去看肝,气和而有形,木气汇合成肝,肝不仅是藏器的器官,而是一种气的运行方式,这样对肝的理解就接近于中医的肝了,亦可换一个说法,人身无处不有肝,这个说法是完全成立的,人身的每个细胞都有生发之气,故每个细胞都有肝。

那么人身无处不有肝与肝藏是什么关系呢?肝藏可以理解成肝气的大本营,这意思可以比方为:肝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有肝气、木气这样基本的运行方式。如办公司,需要有厂房、设备等有形的东西,这些有形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生意可做,如果没生意,这些有形的东西就会消失,这样的道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道理,形因为他的气而存在,结构是因为运行方式而存,运动方式不存在,与之相联系的那个结构那个形就不存在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中医的藏府,才能接近中医藏府的本义。

这里主要指五藏,因为对五藏的认识一直是中医现在面临的困惑,中医说肝不是肝藏,又说是肝藏,那什么时候是何时不是呢?肝藏其实是肝气存在的结构表现,且肝藏是人的肝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肝精。

中医的精到底指的什么?中医的精更主要的含义是看不见的,而我们可以理解为肝的一种运行规则,精可以理解成程序,只要人体肝气的活动是按照遵循木气的运行规则的话,肝精就是充足的、正常的,如果肝气的运行违背了木气的规则,那么肝精就受伤了,就要出问题,所以对中医五藏的理解我们要充分的从气运行方式的角度去理解,否则,嘴中说出来的是中医的说法,但是脑子里的印象与中医不相关,这就是现在的中医不称其为中医的很重要方面,其他几藏可类推。

中医的五藏zang就是五藏cang,中医的六府就是仓库,是以管道的形式存在的,腑传化物而不藏,为何腑都是管道形式而非口袋形式?因为生命都是要不停运动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因此府不可能是口袋形式的。

中医更多关注的是生气通天,人的生气都要与天地相通,这是中医认识的另一个点。人生命的根本,肾为先天之本是人身之根,这是一种根,人的生命还有一个根,就是根于天地之间,内经中称之为“气立”,神机气立说明人有个根扎在天地之间,另一个根扎在人身之中,有相应的气立就有相应的神机,这层意思希望大家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与天地相参,天人相应不仅是一个说法,而是人与天地确实是统一体,甚至说是个整体,人的生命不局限在人的身体范围内,不局限于六合之内,人的生命延续在天地之间的,‘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如果人所生存的环境,六合之外的拿掉,生命1秒也不能继续,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人的另一个根扎在天地之间。

认识到这两个根再来看五藏六府的生理病理过程就容易理解多了,第一根人身内的藏于肾的根会受到饮食、情志、劳作等影响,另一根天之间的那个根,就是要和于自然,违背自然则伤及此根,所以有“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个说法并不是个比喻,天地确实是人的又一父母,有时比我们的身生父母更重要,所以中国传统要敬天敬祖,实际是在敬自己,因为天地父母是人的根,一个是时间的根,一个是空间的根。气立可理解成天地之气不和谐,神机是自身不和谐,二者相互影响。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8/8/26 20:15 编辑 ]

素灵 发表于 2008/8/26 21:08:58

中医原理之脏腑理论(20080825)

一、中医所认识的生命过程

今天讲中医所认识的生命运行的工作机制,藏府理论揭示的生命的工作机制,通常学中医时一来就是阴阳五行五藏六府,这些东西让我们对中医感受不真切,如果对五藏六府所揭示的生命过程理解后,对此的理解都是真切的了。现在不是说原理,还是在做铺垫,原理是从实际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现在人对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有些隔膜,首先需要对中医理论背后的现实过程做一些还原,先获得真实、感性的认识,然后才能对理论有真切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许多时候忽视了的问题。谈任何实物都是有背景的有条件的,而我们学习中医的时候,对中医的背景和条件,整个中医学界对此问题都是有所忽视的,也导致对中医的许多非议,也使许多学中医的摸不着头绪,与自己隔了一段距离。

中医所认识的生命过程是什么样的呢?上次讲了五藏六府的功能,说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构,结构不过是过程的一种体现,结构是过程的一个代理机构。有形的硬件不过是企业的有形的存在,而企业的生命在生意,而不在有形的存在。生命过程也一样,我们的藏器是因功能而存在,功能不存在了,结构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人死了,但是结构还在,这个结构对生命来讲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中医在认识生命时不重视结构而重视过程,这是与西医的最显著区别。

在中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近几十年有一种说法,说中医遗憾于没有对结构有详细清楚的认识,且还给出了些依据,就是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对解剖人体的禁止,使得对结构没详细认识,这样的说法很肤浅,且与中医精神相背离。

中医实际上就是从运动、从过程的角度认识生命,结构仅是过程的附属物,如何从过程来认识生命呢?生命过程最突出的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生长收藏,生长收藏的说法是中医的一个说法,按现在的说话就是一个生命周期有开始、壮大、衰弱、结束,这样的一个生命周期是生命的根本特征,与此相应的生命还有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中医那么理论、说法,说到底是在研究这两个问题,中医的问题就是围绕这两个生命的根本特征展开,各种疾病也是在这两方面出的问题。阴阳五行理论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两个过程,五行是直接对生命周期的一种模拟,模拟的词过于现代,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个自然的存在,生命也是自然的产物。换个角度,我们认识生命把握生命过程都是从这两个过程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生命周期生长壮老已,这是五行的时间演变,一个是升降出入,多用阴阳理论,包括两元的阴阳,也包括三元的阴阳就是六气。

学习中医学习藏府理论思维的重心不应该放在藏府理论的概念上,而应该放在真实的生命过程上,透过生命的真实过程再来看藏府理论,我们就能比较清楚的理解藏府理论是怎样在揭示和把握生命过程,所谓‘得意而忘言’,对生命过程在头脑中有清晰的把握,那么藏府理论换一个说法也是一样。

中医所要揭示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呢?是生长收藏,从形式上来看是圆,藏了之后又要生,五行就是为了揭示这个圆,而五藏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一种展现、一种具形,就是说五藏的形态不过是相应的生命过程的一种气和而聚的形,生长收藏这样的过程,或者说生长壮老已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身体的所有的活动,所有的生命过程,不管在生命的哪个一个地方哪个时刻,这样的过程都是同时存在的。

通常说肝旺于春,心旺于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容易给人一种印象:生在春天,长在夏天等,那么夏生不生?,其实春夏秋冬都有生长收藏,但是春夏秋冬的生长收藏是不一样。春天的生是做主的,而长收藏是从属的,同理夏天长做主,其他从属,这样的关系大家要认真去体会。春天不可能只有生,否则生命过程是残缺的、就不是圆,但是在春天生是主导的,长收藏都是为生服务的。只有在生命过程的圆中这个生才是持续的,在春天长是为生服务,收藏也是为生服务,这样的生才是持续不断的,才能欣欣向荣。

人生无处不有肝,同理其他几行。在学习中医时,我们头脑里总是有一个圆,说一藏其他四藏都要同时存在,这样说肝才是肝。如果是说某藏时,脑子里只有这一藏那就不是这一藏。中医所认识的生命过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说是圆,该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大有小,有整体的圆,也有局部的圆。中医所认识的生命过程,除了生命周期的侧面外,还有升降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很容易理解,要把他作为一种方法论存在头脑中。

探讨任何问题时头脑中都要有这两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看待生命,那就具有中医的思维,否则即便运用的都是中医的词汇,但是理解的思考的运用的都还不是中医。

中医所认识的生命的工作机制实际上也很简单,但简单中包含有博大精深的中医的知识体系,也正因为中医所认识的生命的运行机制是简单的,才能把生命过程的复杂性充分的揭示出来,所谓‘大道至简’,为何简单的反而能构造出复杂的生命呢?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道,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二、举例说明

1、怎样从生命过程来理解咳嗽过程是怎样发生和进行的?

咳嗽从升降出入来理解,无非是两方便,一是升太过,一个是升不及,降不及也会出现咳嗽,降不及的更多的是出现喘。咳嗽是呼吸过程的病理现象,之所以出现咳嗽是因为呼吸的气机受阻了,气不能正常宣发,宣发实际上含有升也含有降的过程,不过这个降只是在升上去的高点的一个轻微的降,主要是升,升发受阻,升的力量向上冲击就会产生咳嗽。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升太过,升发的通路容纳不了那么大的流量,发生郁阻产生咳嗽。对咳嗽的理解假设,有一个咳嗽是因为宣发受阻,接下来分析在哪个层面受阻,常见的是表不开的阻,表不开涉及手太阴肺就会出现咳嗽,常用的就是小青龙(兼寒水),兼热的麻杏石甘。升太过的咳嗽常发生于肝咳,就是肝气上逆肺。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分析问题首先从生命过程的基本面考虑,就能会落到实处。

2、失眠怎样发生进行的?

失眠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即涉及升降出入又涉及生长收藏,具体病例中某一方面会占主导地位。阴不敛阳的状态是怎么发生的呢,虽然阴不足,更多的问题出在收藏,但是并不仅仅是收藏的问题,也有生长的问题,所谓‘比冬之寒,为夏之热’,生长充分,才能收藏足,这都是相互关联的。这样的一个生长收藏过程的问题,如何调整,改变呢?从临床角度说,首先气要归于和平,气和平后生长收藏都能够正常进行,哪怕功能水平低些,但是在正常状态下能逐步加强。其次让患者注意保养,就是顺四时(含每天的四时),这就是顺应生长收藏这样一种生命过程的调整方式。

一剂药两剂药就把疾病彻底治愈不是很合理,生命过程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病是生命过程失常的表现,即使恢复正常了,还会失常,病愈后永不复发不是基本面,中医的基本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能使自身和自然保持很好的和谐状态,自身内部也是很好的和谐状态,就是最佳状态。



揭谛 发表于 2008/9/2 18:33:51

补充图片

志一老师讲到生命的发展规律时说:生命是圆周式的螺旋运动,我觉得这张图片对老师这句话是较好的诠释,不仅是因为它的形状,还因为它内在的含义。

[ 本帖最后由 揭谛 于 2008/9/2 17:59 编辑 ]

高天上流云 发表于 2008/9/10 22:48:31

附注资料:

河图洛书系列。
河图,洛书的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主动。(《洪范皇极·内篇》)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易拇》)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易楔》)还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

万氏洛书
  清万年淳所定外圆内方洛书图式。其《易拇》说:“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其外,一、三、七、九为一方。二、四、六、八为一方,仍然河图之体,比又圆中藏方,洛书包裹河图之象,而中五又方中有藏圆之妙”。 “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此图对位相合皆为十,一九合十,三七合十,二八合十,四六合十,总数四十,皆为阴数。而御之以中五,则纵横上下交错皆为十五,总数四十五,皆为阳数。表明阳生于阴、阴统于阳、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理。近人杭辛斋认为万氏河图和洛书为体与用、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河图为体而体中有用,洛书为用而用中有体。此即万氏图中,分圆分方,方含圆,而圆又含方之意也”。(《易楔》)


河图主常,洛书主变
  又称“河图为体,洛书为用”。南宋朱熹、蔡元定关于河洛的观点。以五行生成图(十数图)为河图,以九宫图(九数图)为洛书。认为河图之数为十,数至十而全,为数之常、数之体;洛书之数为九,数之变始于一而终于九,为数之变、数之用。其《易学启蒙》认为:“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而肇其变,数之用也”。“河图主全,故极于十,而奇偶之位均,论其积实,然后见其偶赢而奇乏也。洛书主变,故极于九,即其位与实,皆奇赢而偶乏也,必皆虚其中也,然后阴阳之数均于二十而无偏耳”。认为河图体现五行相生次序、洛书体现五行相胜次序。河洛二图生数一、三、五所处方位皆同,二、四所处方位不同,因而其成数七、九所处方位亦不同。洛书生数二居西南,四居东南,河图二居南、四居东。“盖阳不可易,而阴可易,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阴也”。河洛主要用以解释八卦的来源。

张氏九宫图
  元张理九宫洛书图。图见其《易象图说》,此图奇圆偶方、奇外偶内与伏羲大圆图内合外分、内静外动相同,又以九州分布九宫。阳顺用三,既奇以三乘,表示“参天”之义;阴逆用二,即偶以二乘,表示“两地”之义,顺而逆生,自九而七;阴之生数,逆而顺生,自二而四;阴之成数,逆而逆生,自八而六。张氏认为:“一、三、九、七,天数也。天数 奇,奇之象图,参于三,其数左旋,始于一,居于正北。一三如三,故三次于正东。三三如九,故九次于正南。三九二十七,故七次正西,三七二十一,而复于一。二、四、八、六,地数也。地数偶,偶之象方,两于二,其数右转,起于西南,二二如四,故四次于东南。二四如八,故八次于东北。二八十六,故六次于西北。二六十二,而归于二。此阴阳左右运行自然之妙,而二、七、四、九易位,与河图不同者也”。(《易象图说》)九宫数中,蕴含两仪、四象、八卦。阳唱而阴和、阳实而阴虚,仪虽二而实三,象虽两而实五,卦虽八而实九,表示天地万物非阳不生,非阴不成。洛书之数位以阳数逆而乘之,则以七乘阳数之积右旋排列;以阴数顺而乘之,则以八乘阴数之积左旋排列,接转四隅之数,以八乘而转。一顺一逆,无数不合,符合天地之道,为自然造化之本原。


河洛卦位合图
解释河图、洛书卦位的图式。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采此图。图右边为河图之卦位,相传谓之先天,由乾至坤,自南而北,数往者顺,为消;左边为洛书之卦位,相传谓之后天,起坎穷离,自北而南,知来者逆,为息;中央为左右卦相合之数,上四卦相合各为十,下四卦相合各为九。说明河图原十合九,洛书原九合十。

河图奇偶合图
河图数理图式。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采此图。其图上列一、三、五、七、九,积二十五,故奇乏;下列二、四、六、八、十,积三十,故偶赢。奇之位五,偶之位五。体现河图与奇位与偶位相合之理。来氏认为:“然皆位与数之一定不可易也。真悟其生克之理,则图书不同者迹,末始不同者理”。(《易经来注图解》)河图与洛书之分,体现了分阴分阳之理,两者循环无端,不可拘泥于一定位数。

河图天地交
关于河图的认识观点。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载有图,来氏认为:“河图一、三、七、九,阳也,天之象也;二、四、六、八,阴也,地之象也。即奇偶位次,而天地之交见矣”。(《易经来注图解》)河图除中五、十,则外数三十,径一围三故圆,故渭图为天之象;而洛书除中五,外则四十,经一围四故方,则亦可谓之地。同时河图又为日之象,洛书又为月之象,说明河洛体现天地交泰、日月交济的道理。清胡煦《周易函书约存》亦载此图。胡氏认为:“初生之阳内,震之一阳在北内,所以为天根;初生之阴在内巽之一阴在南内,所以为月窟。不从数之散布处着眼,而在气联贯处着眼,是通《易》理者。变天地而言日月,河图则天地定位之象,是先天也”。(《周易函书约存》)


洛书日月交
关于洛书的认识观点。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载洛书日月交图。来氏认为:“洛书一、三、七、九,阳也,日之象也;二、四、六、八,阴也,月之象也。即奇偶位次,而日月之交见矣”。(《易经来注图解》)来氏还认为洛书之数四十有五,其数偶而乏,为月之象;河图之数五十有五,其数奇而盈,为日之象。同时洛书又为地象,河图又为天之象。说明河洛体现天地交泰、日月交既济的道理。清胡煦《周易函书约存》亦载此图,胡氏认为:“日月则坎、离正位之象,是后天也”。(《周易函书约存》)


河图阳动阴静
用阴阳数分析河图起源的观点。与“河图阳静阴动”相对。其图载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胡煦《周易函书约存》。原图相邻两数(除五、十外)居同位。自天位而起,以左旋而定。阴数二、四、六、八不动,阳数一、三、七、九对换,即分别转一百八十度而成河图。因阳数动,阴数不动,故名“阳动阴静”。《启蒙附论》:“《大传》言河图,曰一二、曰三四、曰五六、曰七八、曰九十,则是以两相从也”。“是故原河图之初,则有一便有二,有三便有四,至五而居中。有六便有七,有八便有九,至十而又居中。顺而布之,以成五位者也”。“若以阳动阴静而论,则数起于上。故河图之一二本在上也,三四本在右也,六七本在下也,八九本在左也”。“阳动阴静者,如乾生而坤藏也,君令而臣从也。夫行而妇顺也,自上而下,以用而言者也”。这样阳数动而交易,阴数静 而不迁,则成河图之数位。


河图阳静阴动
用阴阳数分析河图起源的观点。与“河图阳动阴静”相对。其图载清李光地《启蒙附论》、胡煦《周易函书约存》。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原图相邻两数(除五、十外)居同位。自地位而起,以左旋而生。阳数一、三、七、九不动,阴数二、四、六、八对换,转一百八十度而成河图。因阴数动而阳数不动,故名“阳静阴动”。《启蒙附论》:“如以阳静阴动而论,则数起于下。故河图之一二本在下也,三四本在左也,六七本在上也,八九本在右也”。“阳静阴动者,如乾主而坤役也,君逸而臣劳也,父安而妻子勤职也。自内而外,以体而言者也”。

[ 本帖最后由 高天上流云 于 2008/9/12 20:06 编辑 ]

高天上流云 发表于 2008/9/12 21:10:54

我比较喜欢“河洛卦位合图”,但是找到的资料不清楚,所以我就做了一张。



河洛卦位合图
解释河图、洛书卦位的图式。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采此图。图右边为河图之卦位,相传谓之先天,由乾至坤,自南而北,数往者顺,为消;左边为洛书之卦位,相传谓之后天,起坎穷离,自北而南,知来者逆,为息;中央为左右卦相合之数,上四卦相合各为十,下四卦相合各为九。说明河图原十合九,洛书原九合十。

[ 本帖最后由 高天上流云 于 2008/9/12 20:14 编辑 ]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志一老师讲中医原理录音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