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一)(20080721)
一、《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一部分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开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没直接给阴阳定性,这种“者也”的句式是肯定的句式,比如“医者,意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都是给的定性的说法,这里阴阳的定性直接给不出来,因为阴阳并不是具体的存在而又无处不在,所以阴阳只能以象给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或者换一个说法,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包含在阴阳中,我们经验感知的事实大家都有体会。
现代科学的规律是否包含在阴阳理论中?比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定律是阴阳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层面。现代科学中的一个更为深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的质能互变的方程,该公式属于阴阳理论中“阳化气,阴成形”的数学表达,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指一个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有自动归回到平衡态的那样一种内在的趋势,也就是自组织的的特性,这个理论对应阴阳理论的热极生寒,这里提出三个现代理论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阴阳理论。天地之道指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都是在阴阳理论所包含的范围之中,阴阳理论揭示了天地间最本质的变化规律。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这种规律具有本质性、朴实性。
“治病必求于本”,“本”通常理解是认为是阴阳,该理解不够充分,这个“本”应该是阴阳的统一,也就是一,也就是太极。如果一个事物是完整协调统一的,那么它是不会有问题的。学习阴阳理论的目的就是把握事物的完整协调统一,《内经》在这里提出这句话显然是对于医生而言,虽然阴阳为天地之道,我们任何人都要遵循这个阴阳之道,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所以这里提出这个原则。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这段是对阴阳所做的象的描述,也是阴阳理论所涉及的主要层面,天地是阴阳的大象,在天地之间各种不同层次的阴阳之象数不胜数。
“阴静阳躁”是阴阳性质的一种象,“阴静阳躁”与“动为阳,静为阴”意思基本一致,阳用燥来象更倾向于中医的色彩。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之象的又一个层面,“阴静阳躁”是从时点上、在某一瞬间来描述阴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从过程来看阴阳属性的象,“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作用过程的象,“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种象以寒热来标示阴阳,说的是阴阳的两个极点,用一个不恰当的说法,可以说是标示了阴阳的大小、边界,阴达到他的最大值时向阳变化,阳达到他的最大值是向阴转变。
这是《阴阳应象大论》对阴阳所做的最基本的论述,这些论述都是借助于象来表示的,我们理解阴阳不能只看到阴阳的一个侧面,不能只看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阴阳的“大小”不总是相等的,尤其对中医来说,常常是不等的。这些阴阳理论所包含的方面都是我们学习阴阳理论必须要认真理解和把握的,并且要对不同的方面之间关系也需要认真的体会和理解。如“天为阳,地为阴”与“阴静阳燥”是属于观察描述角度不同所揭示的层面不同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何一定要谈出来呢?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以阴阳的象表现出来的,人们看问题、看事物也总是从一个方面去看的,做不到把一个圆完整地直接看出来,必须要变换角度。阴阳理论是天地之道,它肯定是完整的圆,我们肯定要从不用侧面去认识,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论。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这里起论述了病理状态,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与阴阳之道应该不在一个层次,后面再讲。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这是谈阴阳理论的运用,这里的天地与前段所言天地非同一对象,这里的天地是人身的天地,这样一种论述是对阴阳理论的应用在不同层次之间移动,这种移动是很自然的,因为天地之间都存在阴阳之道,阴阳之道在任何一个层次都是存在的。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天地之间的一种阴阳之象,也是人身中的阴阳之象。“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气下为雨”,天气之所以能下,是因为地气上为云,是阴阳交互的一种象。
“故清阳出上窍”是阳的性质,也是阳气上升,“浊阴出下窍”是阴的性质,也是阴气下降,是在说阳升阴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与上句话意思同。“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都是指阴阳的交互变化。这样象出来的是人体的生理运行规律中所包含的阴阳之道。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水为阴,火为阳”角度变换为以水火来标示阴阳,也就是“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之后说的都是人体的生理过程,阴阳之道在人体生理过程中是如何的变化运行。
“阳为气,阴为味”是人体中最突出的象,以阴阳来对气味定性。“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是比较难理解的一段,也是非常精彩的一段。
味指人体之外的水谷,“味归形”指水谷化为人身的形,五谷之味被人体所吸收利用是取决于人体的生理状况,这里的形既包括阴也包含阳,是人和外界的一种关系。
“形归气”这个形是阴,这个讨论范围是在人的自身,形为阴,气为阳,形是由气所统领、所生出来的。“气归精”,气为阳,精为阴,阳是以阴为根的。“精归化”这个精是由阴阳的运动变化所产生出来的。
“精食气,形食味”即是生理过程,也有可能是一种病理过程。“精食气”是指化精需要耗气的,如果精不能正常运化,也需要消耗气。“形食味”与“精食气”相似,正常的形要由味来滋养,不正常的形也会消耗味。
“精食气”的病理表现,以男子为例子比较明显,如果患有死精证的男子,他这个精就会消耗气。“形食味”一个肥胖的人会消耗味,肥胖的人喜欢肥厚的味,这是病理的状态。
“化生精”指精是由阴阳的变化产生出来的,和“肾者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意思相近,五脏六腑之精要运化才能产生。“气生形”指人体的形体藏腑气血等有形的都需要气来运化生成,更直接的就是有什么气就有什么面相。
“味伤形”,饮食不当会在体型上表现出来。“气伤精”气和精阴阳不对等,气强精弱就会伤精,很多见,所谓阴虚火旺,所谓壮火之气衰,都属于这种情况。“精化为气”是一种阴阳转化,“气伤于味”也是阴阳不对等所形成的病理结果。
这段对人体的生理过程进行了非常经验的论述,这段需要反复的、不断的去体会、去观察。《内经》中对人体生理过程做具体描述的地方不多,而这段是重在论述人体气血变化过程的一个理论性的说明,这样的说明论述都是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既有从人体的宏观角度的整体论述,也有人体生理过程的微观描述,这段话适用于人体生理过程的各个层次,通过对这段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阴阳理论无处不在,掌握这样的理论就能对事物的任何层面、任何方面得出我们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必须依赖于象,即使对人体生理进行理论性的描述,使用的仍然都是象,水火是象,气味也是象,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后面的形精都是象,也是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如果只理解实指的一面,我们的理解是欠缺的,我们就把阴阳理论形下化了,更重要的是形上的道理,如何在理解过程中避免形下化呢?那就要强调这个象,比如精,精有多重含义:生殖之精有形,藏府之精无形,用现在医学认识的微观层面,或许有些也可以是有形的,比如激素应该是人身之精,还有无形的精,比如阴精阳精,天地之精纯粹是无形的,如五运六气中讲到的岁会,就是天地之精,它没有任何形。这段要理解的比较深透的话还要结合人体的具体生理病理过程才能逐渐的深入,这里主要从阴阳理论来谈他所包涵的意思。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这里阴阳是修饰作用,是阴阳属性的自然显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是阴阳理论在五味中的运用,阴阳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道理规律,阴阳最基本的含义是相对性,只要存在相对的地方,就有阴阳。味有厚薄,本来味与气相对时,味是阴,气是阳,单独对味来说,味厚是阴,薄为阴之阳,气也同理。阴阳最本质的属性是相对性,所以阴阳中又有阴阳。 “味厚则泄,薄则通”这里直接说的味的阴阳的生理性质功用,这句话才是阴阳理论在生理过程的应用,落实到实际了。“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种规律用阴阳理论看不需要解释,很直接很直白,这提出来的就是中医的理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我们称之为壮火少火理论,直接指导我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指导我们诊断治疗。从阴阳理论得出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是纯粹的中医理论,而不是前理论,我们可以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那些天之道运用到人身上是那么自然那么直接,我们得出的理论又是那么经典。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属阳,有发散的性质,发散就属阳,酸苦为阴,这也是中医的理论,这个理论得出来也是那么直接和自然。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阴阳理论基本理解和熟悉了后,应用到中医理论,不需要转换和解释。阴阳不平衡了,一方的问题导致另一方的问题,阴阳不协调统一了就会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都是阴阳理论在中医的直接运用,用在人身上就是中医的理论。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寒为阴,热为阳,形为阴,气为阳,同气相应。气伤痛,形伤肿也是同气相应,自然得出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
风属阳主动,这样的一个阴阳的认识直接运用到人身上就成了中医的理论,所以学习中医应该投入不少于一半的精力去学习中医的前理论,学习天之道,之后再学习和掌握人之道,就会非常自然和容易。这里都是指外象,寒胜则浮应该是气浮,气浮于上会形成虚火,寒为阴,寒胜趋于下,气浮于上,不是阴盛格阳,是虚火上浮,寒胜于外不是常态,比如感受风寒,不会长久的聚于外,寒胜时聚于外时会出现阴阳的交争,发热也会出现阳气浮于外。寒胜不等于阴胜,阴盛相对于人体的阴阳,正常的阴胜了格阳,阴阳不交通,寒胜的寒是邪,寒胜如果没有身体阴胜的话不会形成格阳的局面。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在这篇中用到五行理论,因为要把人与天地相应说的更清楚需要五行理论,五行理论与阴阳理论理论可以说是同一个层次的理论,也可以说五行理论是阴阳理论的推演。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和“寒伤形,热伤气”是同一个道理,喜为心,怒为肝,气都是往上的,喜怒指五气,五脏所化五气,相对形都是阳。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是在五藏化的五气之内再分阴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指阴阳不相顺接、不能连续的连贯的运转气,脱离了一种顺接关系的气,称为厥气,厥气上行,有阳无阴,满脉去形,阳充于上,血脉满,形衰,去形,不能动。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都会导致阴阳的失衡,都会破坏阴阳的统一,故生机不稳固。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这段是“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理论在中医的应用,冬伤于寒,重阴,故春天发温病。春(阳)伤于风(阳),重阳,夏生飧泄。
这是《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一部分,是阴阳理论在中医的直接运用,也最基本的要点,比如对阴阳基本性质的阐述,对阴阳理论在中医里的基本运用所作的论述。
[ 本帖最后由 素灵 于 2008/8/26 20:12 编辑 ] |